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yramiding of multiple genes generates rapeseed introgression lines with clubroot and herbicide resistance, high oleic acid content, and early maturity 被引量:2
1
作者 Zhaoyang Wang Fucai Wang +6 位作者 Zihan Yu Xiaorui Shi Xianming Zhou Pengfei Wang Yixian Song Dengfeng Hong Guangsheng Yang 《The Crop Journal》 SCIE CSCD 2023年第3期895-903,共9页
Clubroot and herbicide resistance,high oleic acid(OA)content,and early maturity are targets of rapeseed(Brassica napus L.)breeding.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velop new male-fertility restorer lines by pyrami... Clubroot and herbicide resistance,high oleic acid(OA)content,and early maturity are targets of rapeseed(Brassica napus L.)breeding.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velop new male-fertility restorer lines by pyramiding favorable genes to improve these traits simultaneously.Seven elite alleles for the four traits were introduced into the restorer line 621R by speed breeding with marker-assisted and phenotypic selection.Six introgression lines(ILs)were developed with four-to seven-gene combinations and crossed with two elite parents to develop hybrids.All IL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hybrids displayed high resistance to both clubroot pathotype 4 and sulfonylurea herbicides.Three ILs and their hybrids showed large increases in OA contents and four showed earlier maturity.These new ILs may be useful in rapeseed hybrid breeding for the target tra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ubroot resistance Herbicide resistance oleic acid content Flowering time Pyramid breed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油酸含量花生品种全生育期耐旱性鉴定指标筛选和综合评价
2
作者 艾鑫 王诗语 +6 位作者 马鑫磊 于洋 王婧 钟超 赵新华 张鹤 于海秋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3-522,共10页
干旱是限制我国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关键环境因素之一。为探究不同油酸含量花生对干旱胁迫的反应,筛选抗旱优质花生品种,以18个普通品种和18个高油酸品种为试材,设置全生育期正常灌水和中度干旱胁迫2个处理,通过测定花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干旱是限制我国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关键环境因素之一。为探究不同油酸含量花生对干旱胁迫的反应,筛选抗旱优质花生品种,以18个普通品种和18个高油酸品种为试材,设置全生育期正常灌水和中度干旱胁迫2个处理,通过测定花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籽粒品质指标,并结合多元统计学分析方法,对不同类型花生种质的全生育期耐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全生育期干旱胁迫下,各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高油酸花生籽粒粗脂肪含量、油酸含量和油亚比显著降低,亚油酸含量显著升高,而普通花生籽粒品质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结合逐步回归分析建立的全生育期耐旱性综合评价数学模型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发现,全生育期中度干旱条件下,单株产量、百果重、单株荚果数、饱果率和可溶性糖含量可作为普通花生耐旱性鉴定的指标,单株产量、百仁重、油亚比、饱果率和单株荚果数可作为高油酸花生耐旱性鉴定的指标。基于各指标抗旱系数的主成分分析、综合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结果,最终筛选出普通耐旱品种HY25,普通旱敏感品种FH18;高油酸耐旱品种JH16、KN71、HY665和KN1715;高油酸旱敏感品种HY52和HY9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油酸含量 全生育期 抗旱性评价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种不同油茶籽仁含油率与脂肪酸组成 被引量:4
3
作者 凡海清 胡玉玲 +4 位作者 钟海雁 杨健美 何重云 王菁 朱勇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9-63,共5页
研究产自贵州、湖南和江西10种油茶籽仁含油率及其脂肪酸组成,为油茶选育与推广提供参考。采用索氏抽提法和气相色谱法分别检测样品的含油率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油茶籽仁含油率为26.79%±0.16%~54.98%±0.76%,其中,浙江红花... 研究产自贵州、湖南和江西10种油茶籽仁含油率及其脂肪酸组成,为油茶选育与推广提供参考。采用索氏抽提法和气相色谱法分别检测样品的含油率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油茶籽仁含油率为26.79%±0.16%~54.98%±0.76%,其中,浙江红花(ZHH)油茶籽仁含油率最高,贵州松桃正大(岑软)油茶(GCR)最低;油茶籽油中含有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其中,油酸是主要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0.82%±0.26%~84.13%±0.14%,引进品种(HYZ)油茶的油酸含量最高;亚油酸含量为4.62%±0.29%~16.2%±0.23%,GCR的亚油酸和α-亚麻酸含量最高;10种油茶籽油的棕榈酸含量为8.29%±0.04%~13.92%±0.26%;硬脂酸含量为1.38%±0.02%~2.80%±0.10%。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呈负相关,二者之和介于84.67%±0.19%~89.28%±0.04%。这些结果为油茶选育与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含油率 脂肪酸 油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挖掘甘蓝型油菜油酸含量QTL与SNP分子标记
4
作者 李敏 方正 +2 位作者 陈俊锟 梁龙兵 向阳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3-58,共6页
本研究以国内外收集的300份甘蓝型油菜种质为材料,在2个环境下种植,结合油酸含量的表型和基因型数据,利用EMMAX软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关联群体的油酸含量分布呈连续性双峰分布,受2个主效基因位点控制;GWAS分析检测到一个... 本研究以国内外收集的300份甘蓝型油菜种质为材料,在2个环境下种植,结合油酸含量的表型和基因型数据,利用EMMAX软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关联群体的油酸含量分布呈连续性双峰分布,受2个主效基因位点控制;GWAS分析检测到一个控制油酸含量性状的主效QTL位点,位于C03染色体的第53853975~57808820位碱基之间,贡献率为62.51%,与chrC03_53853975(A/G)、chrC03_57808820(C/T)SNP分子标记及峰值SNP分子标记chrC03_56392730(G/T)紧密连锁,对应碱基突变导致多态性。峰值SNP等位基因为TT时,该性状表型效应值为57.93%。本研究首次揭示一种甘蓝型油菜籽油酸含量性状的C03染色体主效QTL位点及其SNP分子标记,贡献率高,为该性状的高效改良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油酸含量 QTL SNP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炒榧子仁饮片中油酸和亚油酸含量
5
作者 李志霞 李翠华 +1 位作者 侯金良 李正国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5期77-79,共3页
目的建立测定炒榧子仁饮片中油酸和亚油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Thermo Hypersil Gold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78∶22,V/V),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03 nm,进样量... 目的建立测定炒榧子仁饮片中油酸和亚油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Thermo Hypersil Gold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78∶22,V/V),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03 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亚油酸和油酸的进样量分别在0.2823~2.2582μg、0.1159~0.927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2=1.0000,1.0000,n=8);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结果的RSD均小于2.0%;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83%和97.95%,RSD分别为1.79%和1.67%(n=9)。除含量明显偏低和明显偏高的各1批样品外,其余11批样品中亚油酸和油酸的总含量为(0.65±0.34)%。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炒榧子仁饮片中油酸和亚油酸的含量测定。建议炒榧子仁饮片中油酸和亚油酸的总含量不得低于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炒榧子仁 亚油酸 油酸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不同地区加工专用花生营养成分比较
6
作者 罗舒舒 张雨 +3 位作者 张甜甜 代蕾 高建宇 王强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8,共10页
花生生长条件和环境不同导致其品质出现差异,分析不同来源花生原料的品质有利于优化原料的选择,为花生产品加工利用提供参考。新疆南、北疆和东疆均有种植花生,但适合新疆不同地区种植的加工专用品种较少,采集新疆不同地区和内地3个省份... 花生生长条件和环境不同导致其品质出现差异,分析不同来源花生原料的品质有利于优化原料的选择,为花生产品加工利用提供参考。新疆南、北疆和东疆均有种植花生,但适合新疆不同地区种植的加工专用品种较少,采集新疆不同地区和内地3个省份的32个样品,对含油量、蛋白质、蔗糖、油酸/亚油酸(O/L)、蛋白亚基、氨基酸等6个指标进行测定、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同一花生品种在不同地区种植后的营养成分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整体而言,新疆花生的含油量、蛋白质、蔗糖等指标在不同程度上优于内地,进一步分析得出花生在吐鲁番的含油量、O/L、伴花生球蛋白、总氨基酸含量最高,最高值为55.71%、35.11、37.39%、28.23 g/100 g,在阿拉尔的蛋白质、花生球蛋白含量最高,最高值为22.67 g/100 g、63.28%,在和田的蔗糖、23.5 ku亚基含量最高,为5.07 g/100 g、20.48%,在三坪的37.5 ku亚基含量最高(9.31%)。新疆不同地区不同品种花生的营养成分研究为新疆花生产业区域布局提供参考,为企业选择优质原料、建立原料基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营养成分 含油量 蛋白质 蔗糖 油酸/亚油酸(O/L) 蛋白亚基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ansfer of Superior Traits from Brassica juncea into Brassica napus 被引量:6
7
作者 刘忠松 官春云 +2 位作者 陈社员 刘淑艳 杨柳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0年第6期49-52,共4页
Both Brassica juncea(mustard)and B.napus(rapeseed)are allotetraploid species of Brassica.Although these two species have their unique characters,they possess a common A genome and a few homeologous chromosomes bet... Both Brassica juncea(mustard)and B.napus(rapeseed)are allotetraploid species of Brassica.Although these two species have their unique characters,they possess a common A genome and a few homeologous chromosomes between the genomes B and C,which provide the foundation for transfer of superior traits from B.juncea into worldwide cultivated B.napus.The unique characters of B.juncea were summarized,breeding procedure for introgression of superior traits from B.juncea into B.napus by the interspecific crossing proposed,and some recently developed rapeseed germplasm lines with novel traits such as yellow seed and super oil content,restorer of fertility for pol CMS,extreme early maturity,high oleic acid content and short-staure plant briefly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ilseed brassicas Interspecific cross Breeding procedure Germplasm enhancement Seed coat color Oil content oleic acid content Short-stature varie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oning of Cotton Delta-12 Oleate Desaturase Gene FAD2-1 and Construction of Its ihpRNA and amiRNA Interference Vectors 被引量:1
8
作者 赵立群 李红岺 +3 位作者 李仁 李蔚 华金平 郭仰东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2年第11期2281-2283,2286,共4页
Delta-12 oleate desaturase gene (FAD2-1) which converts oleic acid into linoleic acid, is the key enzyme determining the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cottonseed oil. By employing RT-PCR method, full length cDNA of cott... Delta-12 oleate desaturase gene (FAD2-1) which converts oleic acid into linoleic acid, is the key enzyme determining the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cottonseed oil. By employing RT-PCR method, full length cDNA of cotton delta-12 oleate desat- urase gene GhFAD2-1 containing an open reading frame of 1 158 bp was cloned for constructing RNAi vector. A 515 bp long specific fragment of this gene was se- lected for constructing ihpRNA vector under the control of a seed-specific promoter NAPIN, named pFGC1008-NAPIN-FAD2-1; meanwhile miRNA gene-silencing vector pCAMBIA1302-amiRNA-FAD2-1 targeting GhFAD2-1 was also construc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tton delta-12 oleate desaturase gene GhFAD2-1 ihpRNA interferencevector amiRNA interference vector High oleic acid conten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EMS诱变和小孢子培养快速获得甘蓝型油菜高油酸种质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50
9
作者 和江明 王敬乔 +3 位作者 陈薇 李根泽 董云松 寸守铣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34-36,共3页
用EMS(甲基磺酸乙酯)溶液诱变甘蓝型油菜的小孢子,离心去除EMS,用秋水仙碱溶液对诱变后的小孢子进行染色体加倍,再离心去除秋水仙碱,用NLN 13培养基进行小孢子培养。当小孢子发育成完整的试管植株后,用幼叶氧化法定性、快速地筛选高油... 用EMS(甲基磺酸乙酯)溶液诱变甘蓝型油菜的小孢子,离心去除EMS,用秋水仙碱溶液对诱变后的小孢子进行染色体加倍,再离心去除秋水仙碱,用NLN 13培养基进行小孢子培养。当小孢子发育成完整的试管植株后,用幼叶氧化法定性、快速地筛选高油酸突变材料。筛选获得的材料经移栽定植,用气相色谱法精确地分析其种子的脂肪酸组成,得到了一份油酸含量为80 3396%的高油酸突变材料。本研究提高了油酸改良工作中诱变频率,降低测试分析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高油酸种质 EMS诱变 甲基磺酸乙酯 小孢子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油酸和亚油酸含量的遗传模式分析 被引量:34
10
作者 黄冰艳 张新友 +8 位作者 苗利娟 刘华 秦利 徐静 张忠信 汤丰收 董文召 韩锁义 刘志勇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17-624,共8页
【目的】利用F2遗传群体分析油酸和亚油酸含量的遗传模式,为高油酸种质的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利用高油酸亲本wt08-0932和wt08-0934与普通(低)油酸含量品种配制杂交组合,建立不同杂交组合的遗传模型,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明确控制油酸... 【目的】利用F2遗传群体分析油酸和亚油酸含量的遗传模式,为高油酸种质的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利用高油酸亲本wt08-0932和wt08-0934与普通(低)油酸含量品种配制杂交组合,建立不同杂交组合的遗传模型,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明确控制油酸性状的主基因个数、加性或显性效应值、遗传力等。【结果】获得控制油酸和亚油酸性状遗传的2对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遗传模型,油酸和亚油酸性状的2对主基因遗传力分别为66%—89%和70%—85%,并存在多基因效应。控制油酸含量的2个主基因显性效应值均为负值,控制亚油酸含量的2个主基因的显性效应值均为正值。【结论】花生的油酸和亚油酸性状分别由2对主基因控制,同时存在基因互作及多基因效应。第一对主基因的加性和显性效应均大于第二对主基因。2对主基因同时变异形成高油酸性状;2对主基因之间的加性和显性效应的差异导致在1对主基因变异时形成中低油酸含量和中高油酸含量的性状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油酸含量 亚油酸含量 遗传模型 主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回交法快速选育高油酸花生新品系 被引量:20
11
作者 于明洋 孙明明 +8 位作者 郭悦 姜平平 雷永 黄冰艳 冯素萍 郭宝珠 隋炯明 王晶珊 乔利仙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55-861,共7页
以普通花生品种花育22为母本、高油酸花生品种开农176为父本杂交得到F1杂种,筛选油酸含量高于60%且同时含有FAD2a和FAD2b位点的F1为杂交父本,以花育22为轮回亲本(母本)连续回交得到BC1F1~BC4F1代回交种。利用近红外光谱仪测定F1及BC1F1~... 以普通花生品种花育22为母本、高油酸花生品种开农176为父本杂交得到F1杂种,筛选油酸含量高于60%且同时含有FAD2a和FAD2b位点的F1为杂交父本,以花育22为轮回亲本(母本)连续回交得到BC1F1~BC4F1代回交种。利用近红外光谱仪测定F1及BC1F1~BC4F1籽粒的油酸、亚油酸含量,选择油酸含量大于60%的种子,用刀片切取种子小部分子叶提取DNA,以F0.7/R3为引物进行PCR扩增及测序,根据测序峰图差异表现筛选出同时含有FAD2a和FAD2b位点的种子作为下一代回交的父本。切去部分子叶的种子切口用石蜡封闭,播种前浸泡于40℃温水中催芽,对12 h后未露白的种子用100 mg L–1乙烯利浸泡4 h后再转入40℃温水浸泡至24 h,发芽率可达到98%。2013年春季开始杂交,2016年春在青岛播种BC4F2代种子,取幼苗期幼叶鉴定基因型,筛选出基因型为aabb的单株,收获时选留农艺性状类似于花育22的优良单株,再利用近红外光谱仪测定所选单株油酸含量,获得油酸含量在70%以上、油酸亚油酸比值大于7.0的单株24个。这些单株与花育22相比,农艺性状基本相同,称为改良花育22高油酸花生新品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高油酸 回交 测序法 F0.7/R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花生地方资源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分析及育种利用策略 被引量:18
12
作者 黄冰艳 张新友 +6 位作者 董文召 臧秀旺 苗利娟 刘华 高伟 韩锁义 汤丰收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14-417,共4页
对233份河南省地方花生资源进行了蛋白质含量、含油量、油酸和亚油酸含量的全面测定,并与省外和国外资源的相关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河南地方品种资源中,蛋白质含量中等,平均含油量和油酸含量相对较高,但缺乏蛋白质含量超过30%或含油... 对233份河南省地方花生资源进行了蛋白质含量、含油量、油酸和亚油酸含量的全面测定,并与省外和国外资源的相关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河南地方品种资源中,蛋白质含量中等,平均含油量和油酸含量相对较高,但缺乏蛋白质含量超过30%或含油量超过56%、油酸含量超过70%的突出材料。河南省目前高油品种选育有明显进展,育成了一批高油花生品种,但育成品种蛋白质含量普遍偏低。提出了充分利用现有地方品种资源,积极采用远缘杂交、诱变、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及现代基因工程技术创制优良种质,选育优质专用品种的育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品种资源 蛋白质含量 含油量 油酸含量 亚油酸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hFAD2A等位基因在中国花生小核心种质中的分布及其与种子油酸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雷永 姜慧芳 +3 位作者 文奇根 黄家权 晏立英 廖伯寿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864-1869,共6页
在中国小核心花生种质中发掘出油酰PC脱氢酶的2个等位基因(ahFAD2A-wt和ahFAD2A-m)。研究结果表明:(1)突变型等位基因(ahFAD2A-m)与野生型等位基因(ahFAD2A-wt)在编码区442bp的SNP(448bpG>A)可导致编码氨基酸的替换(D150N);(2)突变... 在中国小核心花生种质中发掘出油酰PC脱氢酶的2个等位基因(ahFAD2A-wt和ahFAD2A-m)。研究结果表明:(1)突变型等位基因(ahFAD2A-m)与野生型等位基因(ahFAD2A-wt)在编码区442bp的SNP(448bpG>A)可导致编码氨基酸的替换(D150N);(2)突变型基因ahFAD2A-m在中国花生小核心种质中广泛存在,出现的频率为53.1%,野生型基因ahFAD2A-wt出现的频率为46.9%;(3)突变型基因ahFAD2A-m在密枝亚种(普通型和龙生型变种)中出现的频率(82.8%)显著高于其在疏枝亚种(珍珠豆型和多粒型变种)材料中出现的频率(15.4%),卡方测验结果表明,核心种质的油酸含量与其携带的等位基因类型密切相关(χ2=98.71,χ20.01,3=11.34,P<0.01),携带突变型基因(ahFAD2A-m)材料的油酸平均值显著高于野生型基因的材料(t=18.48>t0.01=2.62,P<0.01);(4)ahFAD2A等位基因的存在与种子油酸含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小核心种质 ahFAD2A 等位基因 油酸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种子油酸含量的遗传改良 被引量:19
14
作者 杜海 郎春秀 +2 位作者 王伏林 陈锦清 吴关庭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79-1183,1220,共6页
油菜是我国重要油料作物,菜籽油是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的主要食用油之一。菜籽油中的油酸营养价值很高,同时油酸也是一种重要工业原料。本文从国内外高油酸油菜育种现状、油菜籽油酸含量的诱变改良、遗传调控以及分子标记鉴定和QTL定位等... 油菜是我国重要油料作物,菜籽油是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的主要食用油之一。菜籽油中的油酸营养价值很高,同时油酸也是一种重要工业原料。本文从国内外高油酸油菜育种现状、油菜籽油酸含量的诱变改良、遗传调控以及分子标记鉴定和QTL定位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油菜种子油酸含量遗传改良研究进展,旨在为今后进一步开展油菜高油酸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油酸含量 遗传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分子标记辅助连续回交快速提高花生品种油酸含量及对其后代农艺性状的评价 被引量:14
15
作者 黄冰艳 齐飞艳 +9 位作者 孙子淇 苗利娟 房元瑾 郑峥 石磊 张忠信 刘华 董文召 汤丰收 张新友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46-555,共10页
高油酸是花生重要的品质性状,高油酸花生及其制品具有较好的品质稳定性和较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我国高油酸花生的育成品种类型较少,遗传背景不够丰富,育种手段比较单一。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开发了AS-PCR-MP高油酸分子标记检测方法,优... 高油酸是花生重要的品质性状,高油酸花生及其制品具有较好的品质稳定性和较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我国高油酸花生的育成品种类型较少,遗传背景不够丰富,育种手段比较单一。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开发了AS-PCR-MP高油酸分子标记检测方法,优化了KASP分子标记检测体系,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连续回交,结合近红外品质快速检测技术及南繁加代技术,以河南省大面积推广的豫花15、远杂9102、豫花9327、豫花9326四个不同类型品种为轮回亲本, 5年内连续回交4代、自交4代,定向获得了4个轮回亲本遗传背景的BC4F4和BC4F5稳定高油酸改良材料24个。调查分析了BC4F4和BC4F5单株的13个农艺性状与轮回亲本的相似度,并利用轮回亲本与非轮回亲本之间的差异SNP的KASP分子标记进行了BC4F4和BC4F5株系的轮回亲本遗传背景检测。结果表明,轮回亲本的遗传背景在BC4F5的比例为79.49%~92.31%。本研究为快速高效改良花生油酸含量探索了新的方法,获得的新品系拓展了高油酸花生的遗传背景,获得的一系列近等基因系可作为遗传研究材料进一步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高油酸 脂肪酸脱氢酶(FAD2) 分子标记辅助回交 遗传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ahFAD2A等位基因表达变异与种子油酸积累关系 被引量:6
16
作者 黄冰艳 张新友 +5 位作者 苗利娟 高伟 韩锁义 董文召 汤丰收 刘志勇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752-1759,共8页
花生ahFAD2A是控制种子油酸、亚油酸含量和油亚比的关键基因。利用ahFAD2A基因特异引物检测远杂9102、豫花9416等52个花生品种的ahFAD2A基因等位变异,并比较其中13个品种的ahFAD2A基因序列。结果表明,花生ahFAD2A基因存在G-A两种单核苷... 花生ahFAD2A是控制种子油酸、亚油酸含量和油亚比的关键基因。利用ahFAD2A基因特异引物检测远杂9102、豫花9416等52个花生品种的ahFAD2A基因等位变异,并比较其中13个品种的ahFAD2A基因序列。结果表明,花生ahFAD2A基因存在G-A两种单核苷酸等位变异(野生型ahFAD2A-wt和突变体ahFAD2A-m)。DNA序列比对结果证实,豫花9416等10个品种(突变体)与远杂9102、延津花籽和开农白2号(野生型)相比,在ahFAD2A基因的448bp处存在核苷酸G-A突变。应用real-timePCR检测ahFAD2A等位基因在种子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动态显示,突变体豫花9416等位基因(ahFAD2A-m)在种子发育中期表达量稍高,种子发育后期表达量下降速度较野生型远杂9102(ahFAD2A-wt)更快。进一步测定豫花9416和远杂9102在种子不同发育时期的油酸、亚油酸积累和油亚比动态,发现2个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豫花9416在籽粒发育前期油酸相对含量已超过亚油酸,油亚比大于1并逐渐增加,而远杂9102到籽粒发育中后期油酸相对含量才高于亚油酸,油亚比逐渐接近于1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油酸含量 亚油酸含量 ahFAD2A 等位变异 等位基因表达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种子油酸含量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曹永强 谢甫绨 +3 位作者 董丽杰 王雅珍 宋书宏 王文斌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29-334,共6页
大豆种子脂肪酸中油酸含量是评价大豆油脂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油酸含量受隐性等位基因ol控制,在种间和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环境条件及栽培措施亦对其影响明显。本文对大豆油酸含量的不同种质间差异、遗传特点、性状间相关性以及环境因... 大豆种子脂肪酸中油酸含量是评价大豆油脂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油酸含量受隐性等位基因ol控制,在种间和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环境条件及栽培措施亦对其影响明显。本文对大豆油酸含量的不同种质间差异、遗传特点、性状间相关性以及环境因子对其影响等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回顾与总结,以期为大豆科技工作者开展高油酸大豆遗传改良、区域规划及栽培管理等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进一步促进大豆油脂品质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油酸含量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油酸花生新品种冀花13号的选育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程增书 李玉荣 +2 位作者 陈四龙 王瑾 宋亚辉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1-66,共6页
冀花13号系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以冀9813(冀花6号)作母本,开选01-6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的高油酸花生新品种。在国家北方片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冀花13号平均荚果产量分别达4149.4kg/hm2和3904.5kg/hm2,较对照花育20号... 冀花13号系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以冀9813(冀花6号)作母本,开选01-6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的高油酸花生新品种。在国家北方片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冀花13号平均荚果产量分别达4149.4kg/hm2和3904.5kg/hm2,较对照花育20号分别增产13.6%和12.1%,油酸含量79.6%,油酸/亚油酸比值19.4。国家长江流域片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冀花13号平均荚果产量分别达4806.0kg/hm2和4215.5kg/hm2,较对照中花15分别增产5.86%和10.32%,油酸含量77.8%,油酸/亚油酸比值18.9。2014年2月、2015年1月冀花13号先后通过国家鉴定和国家扩区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高油酸 品种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油酸油菜品系农艺性状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官梅 李栒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5-28,共4页
对油菜(B.napus)种子油酸含量与种子产量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采用3个高油酸品系(油酸含量分别为77.5%,76.9%和78.9%)与3个普通油酸品系(油酸含量分别为63.5%,61.6%和62.9%),在田间试验条件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高油酸品系植株生长... 对油菜(B.napus)种子油酸含量与种子产量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采用3个高油酸品系(油酸含量分别为77.5%,76.9%和78.9%)与3个普通油酸品系(油酸含量分别为63.5%,61.6%和62.9%),在田间试验条件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高油酸品系植株生长势、农艺性状、种子产量、菌核病危害程度等与普通油酸品系差异很小,仅高油酸品系单株角果数稍少,病毒病危害程度稍高,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高油酸油菜品系叶片中的油酸含量比普通油菜高,且油酸减饱和率(ODR)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油酸含量 农艺性状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破壁灵芝孢子粉中油酸及亚油酸的含量 被引量:13
20
作者 秦臻 胡家敏 +4 位作者 彭绍忠 林大伟 周志彬 陈建南 苏子仁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9期41-43,共3页
目的建立破壁灵芝孢子粉中油酸、亚油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美国Phenomenex公司ZB-WAX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色谱条件:程序升温,检测器温度280℃,进样口温度280℃;按内标法测定含量。结果油... 目的建立破壁灵芝孢子粉中油酸、亚油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美国Phenomenex公司ZB-WAX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色谱条件:程序升温,检测器温度280℃,进样口温度280℃;按内标法测定含量。结果油酸、亚油酸分别在0.4014~2.0072μg(r=0.9991)、0.1330~0.6648μg(r=0.998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38%(RSD=1.40%)、96.90%(RSD=1.12%)。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该产品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灵芝孢子粉 油酸 亚油酸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