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8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Effect of Standardized Nutritional Care Combined with Exercise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and Its Effect on FPG,2hPG,and HbA1c Levels
1
作者 Tingting Wang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Nursing Research》 2024年第7期73-78,共6页
Objective: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standardized nutritional care combined with exercise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and the effect on fasting blood glucose(FPG),2-hour postpra... Objective: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standardized nutritional care combined with exercise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and the effect on fasting blood glucose(FPG),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G),and glycated hemoglobin(HbA1c)levels.Methods:Ninety cases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diagnosed between June 2022 and June 2023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f 45 cases each.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intervention,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combined standardized nutritional care and exercise intervention.Blood glucose levels,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and adverse neonatal outcomes were compared.Results:On the day before delivery,the FPG,2hPG,and HbA1c levels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4.44%)and adverse neonatal outcomes(2.22%)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The blood glucose levels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can be controlled through standardized nutritional care and exercise interventions,leading to improved pregnancy and neonatal outco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Standardized nutritional care exercise intervention FPG 2hPG HBA1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medical nutrition combined with exercise intervention on the placental ischemic hypoxic injury and serum angiogenesis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被引量:1
2
作者 Liang-Hui Hu Ping Xie De-Hui Chen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2017年第15期112-115,共4页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medical nutrition combined with exercise intervention on the placental ischemic hypoxic injury and serum angiogenesis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Methods: A 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medical nutrition combined with exercise intervention on the placental ischemic hypoxic injury and serum angiogenesis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Methods: A total of 90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who received antenatal care and gave birth in our hospital between July 2014 and July 2016 were collected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45 cases in each group. Control group of patients received routine therapy,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received routine therapy + nutrition combined with exercise intervention, and the ischemic hypoxic injury index expression in placenta tissue and serum angiogenesis factor levels before deliver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 ischemic hypoxic injury index NO level in placental grinding fluid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while ET-1, HIF-1α, Bax, Caspase-3 and MDA levels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serum angiogenesis factors TGFβ1, HGF, bFGF, VEGF and Ang-2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while sFlt-1 level was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medical nutrition and exercise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lacental ischemic hypoxic injury and reduce the angiogenesis in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nutrition intervention exercise intervention PLACENTAL ISCHEMIA hypoxia Angiogenesis fac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aerobic exercise and medical nutrition intervention on endothelial injury and placental blood perfusion in patients with preeclampsia
3
作者 Zhen-Ju Zhang Yan-Ping Yin Gui-Rong Ding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2017年第11期99-102,共4页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s of aerobic exercise and medical nutrition intervention on endothelial injury and placental blood perfusion in patients with preeclampsia.Methods: 72 cases of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pree...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s of aerobic exercise and medical nutrition intervention on endothelial injury and placental blood perfusion in patients with preeclampsia.Methods: 72 cases of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preeclampsia in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of Zigong Third People's Hospital between January 2013 and August 2016 were selecte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aerobic exercise, medical nutrition combined with routine interven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intervention.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serum endothelial injury markers were detected. After delivery, the expression of apoptosis molecules and the contents of stress molecules caused by hypoxia in placenta were detected.Results:After intervention, serum AnnexinV, vWF, ET-1 and oxLDL contents of both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 while NO, PLGF and ABCA1 content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serum AnnexinV, vWF, ET-1 and oxLDL contents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while NO, PLGF and ABCA1 content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after delivery, Bax, Fas, FasL and Caspase-3 mRNA expression as well as MDA, AOPP, CHOP and GRP78 protein contents in placenta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Conclusion:Aerobic exercise and medical nutrition intervention can reduce the endothelial injury and improve the placental hypoxia of preeclamps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ECLAMPSIA AEROBIC exercise MEDICAL nutrition intervention ENDOTHELIAL injury PLACENTAL HYPOX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rventions to improve sarcopenia in cirrhosis: A systematic review 被引量:11
4
作者 Maliha Naseer Erica P Turse +3 位作者 Ali Syed Francis E Dailey Mallak Zatreh Veysel Tahan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19年第2期156-170,共15页
BACKGROUND Sarcopenia, i.e., muscle loss is now a well-recognized complication of cirrhosis and in cases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can contribute to accelerate liver fibrosis leading to cirrhosis. Hence, it... BACKGROUND Sarcopenia, i.e., muscle loss is now a well-recognized complication of cirrhosis and in cases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can contribute to accelerate liver fibrosis leading to cirrhosis. Hence, it is imperative to study interventions which targets to improve sarcopenia in cirrhosis.AIM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ventions such nutritional supplementation, exercise, combined life style intervention, testosterone replacement and trans 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 to improve muscle mass in cirrhosis.METHODS We search PubMed, EMBASE and Cochrane between June-August 2018, without a limiting period and the types of articles(RCTs, clinical trial, comparative study)in adult patients with sarcopenia and cirrhosis. The primary outcome of interest was improvement in muscle mass, strength and physical function interventions mentioned above. In the screening process, 154 full text articles were included in the review and 129 studies were excluded.RESULTS We identified 24 studies that met review inclusion criteria. The studies were diverse in terms of the design, setting, interventions, and outcome measurements.We performed only qualitative synthesis of evidence due to heterogeneity amongst studies. Risk of bias was medium in most of the included studies and low quality of evidence showed improvement in the muscle mass, strength and physical function following aerobic exercise. 60% of the included studies on the nutritional intervention, 100% of the studies on testosterone replacement in hypogonadal men and trans-jugular portosystemic shunt were proved to be effective in improving sarcopenia in cirrhosis.CONCLUSION Although the quality of evidence is low, the findings of our systematic review suggest improvement in the sarcopenia in cirrhosis with exercise, nutritional interventions, hormonal and TIPS interventions. High quality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needed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se find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COPENIA CIRRHOSIS Treatment intervention nutrition Therapy exercise TESTOSTERONE Trans 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肿瘤患者术前预康复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5
作者 张林 王静 +2 位作者 张灿 盛秋 张星星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0,共5页
目的构建基于干预映射理论的胰腺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前预康复方案,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1-12月60例胰腺肿瘤切除术患者设为对照组,2023年1-12月60例胰腺肿瘤切除术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术前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基于... 目的构建基于干预映射理论的胰腺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前预康复方案,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1-12月60例胰腺肿瘤切除术患者设为对照组,2023年1-12月60例胰腺肿瘤切除术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术前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基于干预映射理论的术前预康复干预。结果观察组首次下床时间、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营养指标和运动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和希望水平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干预映射理论的胰腺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前预康复方案具有较高的科学性、适用性,有利于为胰腺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前预康复提供指导,并能有效提高患者术前营养状态、运动能力,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术前预康复 干预映射理论 营养 康复运动 焦虑 抑郁 希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肿瘤病人肌少症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
6
作者 余俊 陈烟雨 +3 位作者 陈剑 路昱琳 张琳 尤少梅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20-826,共7页
目的:分析骨肿瘤病人肌少症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23年8月—2024年1月云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骨科收治的198例骨肿瘤病人,收集病人的临床资料,测量病人的肌肉力量(握力)、身体... 目的:分析骨肿瘤病人肌少症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23年8月—2024年1月云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骨科收治的198例骨肿瘤病人,收集病人的临床资料,测量病人的肌肉力量(握力)、身体活动能力(步行速度)及肌肉质量(四肢骨骼肌指数),采用病人整体营养状况评估表、恐动症评估简表、Fried身体表型衰弱量表、阿森斯失眠量表对病人进行评估,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骨肿瘤病人肌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骨肿瘤病人肌少症发生率为27.2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质指数、规律锻炼、骨质疏松、恐动情况和衰弱情况是骨肿瘤病人肌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骨肿瘤病人肌少症患病率较高,医护人员应及时识别肌少症高危人群,并行营养、运动及心理干预,改善病人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肌少症 影响因素 运动干预 心理干预 营养支持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青年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运动恐惧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周欢 朱劲松 《黑龙江医学》 2025年第6期760-762,共3页
以运动康复为主的心脏康复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netion,PCI)术后发挥着极大作用,然而因运动康复产生的运动恐惧心理严重影响康复效果。综述了中青年患者PCI术后运动恐惧研究的现状、影响因素... 以运动康复为主的心脏康复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netion,PCI)术后发挥着极大作用,然而因运动康复产生的运动恐惧心理严重影响康复效果。综述了中青年患者PCI术后运动恐惧研究的现状、影响因素、干预方式,为中青年PCI术后患者运动康复所产生运动恐惧心理的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旨在提升中青年PCI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运动恐惧 心理干预 中青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衰弱的干预研究新进展
8
作者 赵双烨 申玉英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25年第1期37-42,共6页
衰弱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机体耐受力下降、抗应激能力减退、机体易损性增加的非特异性临床状态。衰弱会增加老年人跌倒、住院、残疾等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因此,对衰弱的老年人进行早期干预,对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减轻医疗... 衰弱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机体耐受力下降、抗应激能力减退、机体易损性增加的非特异性临床状态。衰弱会增加老年人跌倒、住院、残疾等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因此,对衰弱的老年人进行早期干预,对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减轻医疗系统和社会负担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衰弱的干预模式以营养联合运动干预为主,一些研究也探讨了口腔健康、社会支持、药物管理在衰弱干预中的价值。该文介绍了近年来老年人衰弱的干预研究进展,旨在为改善衰弱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弱 早期医疗干预 运动 营养支持 药物疗法管理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生长激素联合其他疗法在特发性矮小中的应用
9
作者 潘珂鑫 马兆慧 张梅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5年第8期191-194,共4页
矮小症是指儿童的身高低于同性别、同年龄、同种族儿童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每年生长速度低于5 cm者。特发性矮小(ISS)是矮小症中的一种重要类型。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ISS的治疗效果已在大量研究中得到证实,并在临床中广泛应用。近... 矮小症是指儿童的身高低于同性别、同年龄、同种族儿童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每年生长速度低于5 cm者。特发性矮小(ISS)是矮小症中的一种重要类型。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ISS的治疗效果已在大量研究中得到证实,并在临床中广泛应用。近些年来的研究表明,芳香化酶抑制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中医疗法、钙制剂及营养、运动、心理干预对ISS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本文对rh-GH联合以上疗法在ISS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矮小 重组人生长激素 芳香化酶抑制剂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中医疗法 钙制剂 营养、运动、心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支持干预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营养不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营养状态的影响
10
作者 瞿伶利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5年第1期73-77,共5页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干预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营养不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4月—2024年2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综合内科收治的老年COPD合并营养不良患者148例,以信封法分为两组,各74例...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干预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营养不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4月—2024年2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综合内科收治的老年COPD合并营养不良患者148例,以信封法分为两组,各7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联合营养支持干预,两组均完成4周护理。比较两组肺功能、运动耐力、营养状态、依从性及满意度。结果:两组干预后肺功能与运动耐力均提高,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FEV_(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pred)均高于对照组,6分钟步行试验(6MWT)距离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营养状态均改善,观察组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均高于对照组,上臂肌围(MAMC)、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及握力(HGS)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依从性高和满意度高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营养支持干预应用于老年COPD合并营养不良患者中,能提高患者肺功能和运动耐力,改善营养状态,提升依从性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支持干预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营养状态 运动耐力 肺功能 依从性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营养-体能系统化康复干预模式在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价值
11
作者 张明健 周春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25年第7期185-188,共4页
目的 探究胃癌根治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时应用心理-营养-体能系统化康复干预模式的价值。方法 选择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84例胃癌根治术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2例,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心理... 目的 探究胃癌根治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时应用心理-营养-体能系统化康复干预模式的价值。方法 选择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84例胃癌根治术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2例,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心理-营养-体能系统化康复干预模式。比较术后首次排气、排便、肠鸣音恢复时间,血红蛋白、前白蛋白水平,焦虑及抑郁情绪,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比对照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肠鸣音恢复时间短(P <0.05)。研究组护理干预后血红蛋白、前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相比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均更低(P <0.05)。研究组护理干预后简明健康调查问卷得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心理-营养-体能系统化康复干预模式应用于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中可以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提高营养水平。同时可以缓解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根治术 围手术期护理 心理-营养-体能系统化康复干预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运动联合营养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老年衰弱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冉茂娟 邹凡文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3期51-53,60,共4页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联合营养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老年衰弱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7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收治的80例COPD合并老年衰弱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联合营养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老年衰弱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7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收治的80例COPD合并老年衰弱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有氧运动联合营养干预,均持续干预3个月,对比分析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均大于干预前,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及营养评估简表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FEV_(1)、FVC均大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及营养评估简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ried衰弱表型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氧运动联合营养干预能够有效恢复COPD合并老年衰弱患者肺功能,改善机体衰弱及营养状况,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老年衰弱 有氧运动 营养干预 肺功能 营养状况
原文传递
赋能教育理念的心理干预联合营养支持对颅脑损伤脑出血患者不良情绪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13
作者 张真真 李峰 闫俊卿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1827-1831,共5页
目的:基于赋能教育理念的心理干预联合营养支持对颅脑损伤脑出血患者不良情绪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某院收治的105例颅脑损伤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53例,常规干预联合营养支持)和试验组... 目的:基于赋能教育理念的心理干预联合营养支持对颅脑损伤脑出血患者不良情绪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某院收治的105例颅脑损伤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53例,常规干预联合营养支持)和试验组(52例,基于赋能教育理念的心理干预联合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HAMD量表、HAMA量表)、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量表)、自我护理能力(ESCA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GSES量表)和生活质量[GQOLI-74量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结果:干预后,试验组HAMD、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9.276,7.826;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ESCA评分、GSE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7.788,-18.237,-8.708;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GQOLI-74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5.096,-7.992,-6.511,-4.119;P<0.05)。结论:基于赋能教育理念的心理干预联合营养支持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自我护理能力以及一般自我效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脑出血 赋能教育理念 心理干预 营养支持 不良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性团体心理-运动干预对农村独居老年人的影响
14
作者 李莎莎 倪莺媛 +2 位作者 徐丽君 奚迎雪 李越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2-96,共5页
目的探讨结构性团体心理-运动干预对农村独居老年人孤独感、老化态度及生活空间移动性的效果。方法采用抽签法将湖州市织里镇2个村随机分为2个组,在各村采用便利取样法招募独居老年人各32人,对照组接受乡镇卫生中心开展的常规健康管理,... 目的探讨结构性团体心理-运动干预对农村独居老年人孤独感、老化态度及生活空间移动性的效果。方法采用抽签法将湖州市织里镇2个村随机分为2个组,在各村采用便利取样法招募独居老年人各32人,对照组接受乡镇卫生中心开展的常规健康管理,干预组在常规基础上进行每周1次,共12周的结构性团体心理-运动干预。采用多维孤独感量表、老化态度问卷、生活空间评估量表测评老年人的孤独感水平、老化态度及生活空间移动性。结果12周干预后,干预组老年人孤独感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显著低于本组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老化态度、生活空间移动性得分显著高于本组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均P<0.05)。结论结构性团体心理-运动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农村独居老年人孤独感和负性老化态度,提高老年人的生活空间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老年人 独居 孤独感 老化态度 生活空间移动性 心理干预 运动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参与式护理在肝癌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5
作者 窦琳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1期163-165,共3页
目的:观察家庭参与式护理肝癌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该院收治的72例肝癌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家庭参与式护理肝癌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该院收治的72例肝癌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家庭参与式护理,比较两组营养指标(转铁蛋白、白蛋白)水平、T细胞亚群指标(CD4^(+)、CD4^(+)/CD8^(+))水平、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胃肠道不适症状发生率。结果:护理后,两组转铁蛋白、白蛋白等营养指标水平和CD4^(+)、CD4^(+)/CD8^(+)等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以及CD-RISC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HAMD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道不适症状发生率为2.7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家庭参与式护理可提高肝癌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患者营养指标水平、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和CD-RISC评分,以及降其HAMD评分和胃肠道不适症状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参与式护理 肝癌 介入治疗 营养指标 心理弹性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胃肠道不适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饮食营养联合运动疗法对小儿肥胖患儿的效果研究
16
作者 连学刚 袁琦 范秋红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2期58-60,64,共4页
目的探讨医学饮食营养联合运动疗法对小儿肥胖患儿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小儿肥胖患儿88例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表方式分为对照组(n=44,常规饮食联合运动疗法)与观察组(n=44,医学饮食营养联合运动疗法),比... 目的探讨医学饮食营养联合运动疗法对小儿肥胖患儿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小儿肥胖患儿88例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表方式分为对照组(n=44,常规饮食联合运动疗法)与观察组(n=44,医学饮食营养联合运动疗法),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的体重、体质量指数、体脂肪百分比、腰臀比、血脂指标水平以及干预期间患儿肥胖相关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体重、体质量指数、体脂肪百分比、腰臀比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TC、TG、LDL-C均低于对照组,而其HDL-C则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期间,观察组患儿肥胖相关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患儿采用医学饮食营养联合运动疗法干预能减轻体重,改善体脂肪与血脂水平,并降低患儿肥胖相关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肥胖 医学饮食营养 运动疗法 血脂指标 干预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早期肺癌患者术前预康复感知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蕊 夏露 +1 位作者 吴美 程云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2,共4页
目的了解老年早期肺癌患者对术前预康复的感知,为制定术前预康复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以目的抽样法选取术前接受过预康复健康教育的老年早期肺癌患者15例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以内容分析法归纳和提炼主题。结... 目的了解老年早期肺癌患者对术前预康复的感知,为制定术前预康复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以目的抽样法选取术前接受过预康复健康教育的老年早期肺癌患者15例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以内容分析法归纳和提炼主题。结果提炼出4个主题:术前预康复的意向(态度积极、愿意尝试接受、缺乏行为动机)、术前预康复的益处(利于适应手术、改善术后结局)、术前预康复障碍(环境设施障碍、安全问题、准备时间不足)、术前预康复需求(信息咨询需求、完善方案需求、联系支持需求)。结论老年早期肺癌患者对术前预康复有积极接受的倾向,术前预康复有助于加速术后康复。医护人员应开展个性化教育促进患者实施术前预康复、构建适老化术前预康复方案、完善联系支持体系,以提高术前预康复的适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肺癌 预康复 健康教育 运动训练 营养支持 心理支持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肌少症患者接受参苓白术散联合营养支持和运动干预的临床评价
18
作者 蒋欢欢 陈冬 +7 位作者 付爱双 戈艳蕾 王强 李世滋 申慧琴 李霞 王颖聪 陈云飞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652-2657,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肌少症患者接受参苓白术散联合营养支持和运动干预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237例老年肌少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18例)和对照组(119例)。2组患者均给予营养支持和运动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 目的探讨老年肌少症患者接受参苓白术散联合营养支持和运动干预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237例老年肌少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18例)和对照组(119例)。2组患者均给予营养支持和运动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每次6 g,每天3次;3个月后比较2种方案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结果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随访。干预前,2组患者的骨骼肌质量指数(SMI)、握力和6 m步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握力显著大于对照组(25.05 kg vs.23.18 kg,P<0.01);肌少症治疗有效率、SMI和6 m步速虽高于或大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虽低于对照组(14.41%vs.16.8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1)。与对照组方案相比,观察组方案的成本较高(981.25元vs.913.94元)、效果较好(有效率0.6186 vs.0.5630),增量-成本效果比为1210.61元。敏感性分析结果与成本-效果分析结果一致。结论老年肌少症患者接受参苓白术散联合营养支持和运动干预后,可显著增强握力,且不会提高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方案相比较,观察组每增加1例肌少症治疗有效患者需多花费1210.61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苓白术散 老年 肌少症 营养支持 运动干预 成本-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肌肉减少症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尹海宁 查莹娟 +2 位作者 丁波 朱迪 沈杨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4年第5期720-726,共7页
肌肉减少症是一种与肌肉质量和力量减少及体力下降密切相关的综合征。由于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往往需要广泛的多脏器手术治疗,还可能伴随长期的放化疗和免疫治疗,导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肌肉减少症发生率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躯体功能、治疗... 肌肉减少症是一种与肌肉质量和力量减少及体力下降密切相关的综合征。由于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往往需要广泛的多脏器手术治疗,还可能伴随长期的放化疗和免疫治疗,导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肌肉减少症发生率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躯体功能、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同时,肌肉减少症会缩短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增加化疗不良反应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文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肌肉减少症进行综述,分别从筛查与评估方法、影响因素和非药物干预措施方面进行总结,旨在帮助临床医务人员更好地了解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肌肉减少症,为肌肉减少症制订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恶性肿瘤 肌肉减少症 营养 运动干预 非药物干预 影响因素 筛查工具 肌肉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营养教育下自我超越理论结合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亚玲 梁苗苗 罗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3期165-167,共3页
目的 探究肿瘤营养教育下自我超越理论结合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80例老年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90例)与... 目的 探究肿瘤营养教育下自我超越理论结合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80例老年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90例)与对照组(90例)。对照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肿瘤营养教育下的自我超越理论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营养状况[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G-SGA)]、心理状态[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PG-SGA评分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HAMA、HAMD评分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肿瘤营养教育下自我超越理论结合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老年胃癌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营养状况与心理状态,提升临床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老年 肿瘤营养教育下自我超越理论 综合护理干预 症状改善 营养状况 积极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