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8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拓展Volume-Time理论的串联空气间隙非同期击穿过程分析
1
作者 姚晓飞 常晓雪 +5 位作者 丁健刚 陈佳莉 刘学 王建华 刘志远 耿英三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9-127,159,共10页
为了认识串联空气间隙的击穿过程,以球—球间隙为研究对象,设计了“非对称组合间隙”,即总间隙距离不变的条件下分别单独调整两个间隙的距离使上下间隙距离不一致。采用拓展Volume-Time理论计算了串联双间隙的U50%,并解释了雷电冲击电... 为了认识串联空气间隙的击穿过程,以球—球间隙为研究对象,设计了“非对称组合间隙”,即总间隙距离不变的条件下分别单独调整两个间隙的距离使上下间隙距离不一致。采用拓展Volume-Time理论计算了串联双间隙的U50%,并解释了雷电冲击电压下非对称组合空气间隙的非同期击穿物理过程。实验结果表明,上下间隙距离分布不均匀程度对串联空气间隙击穿电压和击穿延时的影响;不均匀程度较大时,较低电压下存在单个间隙放电、总体不击穿的现象,较高电压下两间隙将出现非同期击穿;不均匀程度较小时,两间隙同期击穿。为了解释这种现象,文中采用拓展Volume-Time理论,通过确定临界体积、临界面积等关键参数来计算串联双间隙的击穿电压。并把串联双空气间隙击穿的原因解释为,空气间隙电场的有效体积与有效面积超过临界值。因此,双间隙非同期击穿的产生是由于当一个间隙达到了击穿起始条件,而另一个间隙还未达到击穿起始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断口开关 串联空气间隙 雷电冲击电压 非同期击穿特性 Volume-time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sociation between tear film break up time and blink interval in visual display terminal users 被引量:6
2
作者 Miki Uchino Motoko Kawashima +2 位作者 Yuichi Uchino Kazuo Tsubota Norihiko Yoko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18年第10期1691-1697,共7页
AIM: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ear film break up time(TBUT)and blinking interval in visual display terminal(VDT)users.METHODS:Nine hundred and thirty VDT users underwent dry eye testing,and function... AIM: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ear film break up time(TBUT)and blinking interval in visual display terminal(VDT)users.METHODS:Nine hundred and thirty VDT users underwent dry eye testing,and functional visual acuity(FVA)test.The blinking interval during FVA was compared with TBUT.Subjects with longer blinking interval than TBUT were considered as unstable tear film.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vealed the risk factors for unstable tear group.RESULTS:Among 930 workers,858 subjects(92.3%)participated in this study.Almost 80% of the subjects were categorized into the unstable tear group.Unstable tear group has significantly lower Schirmer values and TBUT(17.5±11.6 vs 21.1±11.5 mm,3.7±2.6 vs 5.7±2.7s,both P〈0.001).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epithelial staining or severity of symptoms.Logistic regression showed that over 40y was a risk for being unstable tear group[odds ratio(OR)=1.53;95%confidence interval(CI)=1.06-2.20].Contact lens use was protective factor for being in the unstable tear group(OR=0.37;95%CI=0.26-0.53).CONCLUSION:Subjects with shorter TBUT than blinking interval are prevalent among VDT users.Subjects over the age of 40 shows an increased risk for unstable tear fil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y eye disease blink interval tear film break up time visual display terminal u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roving Oral English in Break Time in Junior High School
3
作者 吴小丹 《海外英语》 2013年第9X期72-73,共2页
Teachers have been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oral English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than ever before. Generally, teachers focus on teaching oral English in class, where they give preeminence to creating an environ... Teachers have been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oral English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than ever before. Generally, teachers focus on teaching oral English in class, where they give preeminence to creating an environment in the classroom which approximates to the"real-life"communicative use of language (Yang Chaochun & Cheng Lian 2005). However, there are some limits teaching oral English in class. This essay puts forwards to provide input during the break time for students to acquire oral English unconsciously in junior high school to make up for the insuffici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AL English teaching JUNIOR high SCHOOL unconsci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黏度暂堵剂液滴形态与成型效率
4
作者 华剑 余泽坤 +1 位作者 李晓鹏 谭欢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04-1912,共9页
为解决高温高黏度暂堵剂生产中液滴断裂时间过长和液滴长径比过大的问题,采用理论计算得到暂堵剂液滴成型的最小速度为0.2039 m/s,并推导出其最优扰动周期的计算公式,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析暂堵剂液滴成型过程,探究在无扰动和外加方波扰... 为解决高温高黏度暂堵剂生产中液滴断裂时间过长和液滴长径比过大的问题,采用理论计算得到暂堵剂液滴成型的最小速度为0.2039 m/s,并推导出其最优扰动周期的计算公式,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析暂堵剂液滴成型过程,探究在无扰动和外加方波扰动作用下的液滴成型流场的变化情况。模拟结果表明:无扰动时的射流在300 mm内难以断裂形成液滴,射流温度在0.5 s内基本不变,射流速度增长到初始速度的2.13倍;在外加方波扰动时,扰动周期过短不利于液滴均匀成型,扰动周期过长会导致液柱在断裂前过度拉长,在扰动周期为0.11 s左右时液滴成型效率最高,其断裂频率稳定在0.11 s,最终液滴长径比稳定在2左右。研究结果为高黏度暂堵剂液滴成型的工艺参数选取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黏度 液滴成型 扰动周期 断裂时间 长径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纱线断裂时间与强力的回归分析
5
作者 穆奎 唐孔科 +1 位作者 程杰 马艳丽 《合成纤维》 CAS 2025年第1期29-33,共5页
通过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利用极差法和显著性水平分析法得出:隔距、拉伸速度、预加张力这三个因素对单纱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断裂时间的影响不明显;隔距、预加张力对单纱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断裂时间的影响为不显著;拉伸速度... 通过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利用极差法和显著性水平分析法得出:隔距、拉伸速度、预加张力这三个因素对单纱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断裂时间的影响不明显;隔距、预加张力对单纱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断裂时间的影响为不显著;拉伸速度对单纱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的影响为不显著,对断裂时间的影响为显著。通过回归分析,断裂时间与断裂强力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函数关系,建立断裂时间与断裂强力的回归方程,R^(2)值接近1,该方程可以准确有效地模拟断裂时间与断裂强力的函数关系。断裂时间是单纱断裂强力的一个重要表征值,建议在以后的标准更新中将其纳为考核指标,为纱线的使用者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强力 断裂时间 断裂伸长率 正交试验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光纤传感在PCCP断丝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段维维 赵士海 王文凯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25年第1期27-31,共5页
断丝是影响管道结构健康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保障PCCP管线正常安全工作,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PCCP断丝监测系统。通过敷设在管道内壁的一根传感光缆,系统能够对服役管线中破坏其性能的断丝事件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快... 断丝是影响管道结构健康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保障PCCP管线正常安全工作,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PCCP断丝监测系统。通过敷设在管道内壁的一根传感光缆,系统能够对服役管线中破坏其性能的断丝事件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快速检测。试验模拟进行了管道断丝破坏,结果表明,空管时断丝信号频率主要集中在300~1000Hz,高频部分整体能量相比断丝前有所增加;管道带水时,1000Hz附近的能量占比下降,部分能量向高频部分转移,主要集中在3000Hz、4300Hz以及4700Hz频带附近。以上发现可为后续深度学习断丝信号特征、提高断丝识别准确率提供样本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 管道安全 断丝监测 信号频率 时域波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绷带镜联合埋线缝合在翼状胬肉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陈璐 余梦佳 +3 位作者 方忠杰 刘娟 覃苏帧 荀红 《中国当代医药》 2025年第6期50-54,共5页
目的探讨角膜绷带镜联合埋线缝合在翼状胬肉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江西省上饶市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60例翼状胬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眼表修复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30,30只眼)和观察组(n=30,30只... 目的探讨角膜绷带镜联合埋线缝合在翼状胬肉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江西省上饶市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60例翼状胬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眼表修复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30,30只眼)和观察组(n=30,30只眼),对照组予角膜绷带镜联合间断缝合,观察组予角膜绷带镜联合埋线缝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各时间点(术前与术后1周、2周、1个月、3个月)的干眼主观症状(SDES)评分、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染色(FL),并判断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1周、2周、1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的SDES、FL评分均低于本组术前,SⅠt、BUT均长于本组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2周、1个月、3个月,观察组的SDES、F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SⅠt、BUT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手术患者采用角膜绷带镜联合埋线缝合相比角膜绷带镜联合间断缝合可更快缓解患者术后不适症状,提高泪膜稳定性,改善角膜上皮荧光染色情况,但二者眼表修复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角膜绷带镜 埋线缝合 基础泪液分泌试验 泪膜破裂时间 角膜荧光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eaking of a Langmuir wave in cold electron-positron-ion plasmas 被引量:1
8
作者 周素云 陈辉 李艳芳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期54-58,共5页
The space-time evolution of a given density perturbation in cold homogeneous electron- positron-ion plasma is investigated with an assumption of infinitely massive ions by employing a numerical calculation method. The... The space-time evolution of a given density perturbation in cold homogeneous electron- positron-ion plasma is investigated with an assumption of infinitely massive ions by employing a numerical calculation method. The phase-mixing time and wave-breaking time can be effectively distinguished with this method. It is found that an increase of the ratio of equilibrium ion density to equilibrium electron density can attenuate plasma oscillations, leading to a delay in wave breaking. The dependence of the phase-mixing and wave-breaking times on the amplitude of the initial perturbation is also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i plasma phase-mixing time wave-breaking tim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eing time-reversal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kinetic anti-ferromagnetic Ising chain
9
作者 Chen Ying-Ming Wang Bing-Zhong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2期419-424,共6页
As an example of our new approach to complex near-field (NF) scattering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the timereversal (TR) transmission process on an NF current-element array is mapped to the statistical process on a... As an example of our new approach to complex near-field (NF) scattering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the timereversal (TR) transmission process on an NF current-element array is mapped to the statistical process on a kinetic Ising transmission chain. Equilibrium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non-equilibrium Monte Carlo (MC) dynamics help us to find signal jamming, aging, annihilating, creating, and TR symmetry breaking on the chain with inevitable background noises; and these results are general in NF systems where complex electromagnetic scattering ari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e-REVERSAL near-field scattering symmetry breaking temporal focus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extended time-dependent numerical model of the mild-slope equation with weakly nonlinear amplitude dispersion
10
作者 ZHAO Hongjun SONG Zhiyao +1 位作者 XU Fumin LI Ruijie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2期5-13,共9页
In the present paper, by introducing the effective wave elevation, we transform the extended elliptic mild-slope equation with bottom friction, wave breaking and steep or rapidly varying bottom topography to the simpl... In the present paper, by introducing the effective wave elevation, we transform the extended elliptic mild-slope equation with bottom friction, wave breaking and steep or rapidly varying bottom topography to the simplest time-dependent hyperbolic equation. Based on this equation and the empirical nonlinear amplitude dispersion relation proposed by Li et al. (2003), the numerical scheme is established. Error analysis by Taylor expansion method shows that the numerical stability of the present model succeeds the merits in Song et al. (2007)'s model because of the introduced dissipation terms. For the purpose of verifying its performance on wave nonlinearity, rapidly varying topography and wave breaking, the present model is applied to study: (1) wave refraction and diffraction over a submerged elliptic shoal on a slope (Berkhoff et al., 1982); (2) Bragg reflection of monochromatic waves from the sinusoidal ripples (Davies and Heathershaw, 1985); (3) wave transformation near a shore attached breakwater (Watanabe and Maruyama, 1986). Comparisons of the numerical solutions with the experimental or theoretical ones or with those of other models (REF/DIF model and FUNWAVE model) show good results, which indicate that the present model is capable of giving favorably predictions of wave refraction, diffraction, reflection, shoaling, bottom friction, breaking energy dissipation and weak nonlinearity in the near shore z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e-DEPENDENT mild-slope equation varying topography bottom friction nonlinear amplitude dispersion steep or rapidly wave break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itium Well Depth" and "Tritium Well Time"
11
作者 DENG Baiquan HUANG Jinhua FENG Kaiming PAN Chuanhong 《Southwestern Institute of Physics Annual Report》 2005年第1期106-107,共2页
Somewhat similar to, but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xenon-135 poisoning effects resulted from fission produced iodine-135 via β-decay during restart-up process of a fission reactor, a complete new concept of "tritium ... Somewhat similar to, but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xenon-135 poisoning effects resulted from fission produced iodine-135 via β-decay during restart-up process of a fission reactor, a complete new concept of "tritium well depth and tritium well time" is first time introduced in fusion research area by authors. It shows the least required amount of tritium storage is to start up a fusion reactor ,and the least operating time for achieving the "tritium break even" during the initial start-up phase due to the finite tritium breeding time. The tritium well depth and tritium well time depend on the tritium recovery scheme and extraction process, the tritium retention of reactor compon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tium well depth Tritium well time Tritium break ev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干眼检测算法综述
12
作者 刘俊 张志 +1 位作者 万光荣 林铭炜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29,共11页
对当前干眼检测算法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分析。首先,介绍干眼症基本概念和识别干眼症的重要指标。其次,将现有检查方法和算法按照泪河高度检查、泪膜破裂时间测定、睑板腺功能检查进行介绍和分析。通过对不同算法的总结和分析,比较各... 对当前干眼检测算法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分析。首先,介绍干眼症基本概念和识别干眼症的重要指标。其次,将现有检查方法和算法按照泪河高度检查、泪膜破裂时间测定、睑板腺功能检查进行介绍和分析。通过对不同算法的总结和分析,比较各自算法的优点并归纳缺点。最后,对待解决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并展望干眼检测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症 泪河高度 泪膜破裂时间 睑板腺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眼明目方熏蒸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致干眼症临床研究
13
作者 李新 钟柳美 柳小梅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2期112-115,共4页
目的:观察润眼明目方熏蒸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HYCOSAN)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MGD)致干眼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MGD致干眼症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HYCOSAN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润眼明目方熏... 目的:观察润眼明目方熏蒸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HYCOSAN)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MGD)致干眼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MGD致干眼症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HYCOSAN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润眼明目方熏蒸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以及2组治疗前后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FLS)、中医证候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29%,对照组为7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BUT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FLS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BUT长于对照组(P<0.05),FLS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眼干涩、畏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夜寐多梦等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润眼明目方熏蒸联合HYCOSAN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致干眼症,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中医证候,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睑板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症 睑板腺功能障碍 润眼明目方 熏蒸 泪膜破裂时间 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
原文传递
两种改良手术治疗上脸内翻倒睫对脸板腺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朱加贵 吴琼欢 +1 位作者 黄海 叶波 《医师在线》 2024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两种改良手术治疗上睑内翻倒睫对睑板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于我院确诊为上睑内翻倒睫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睑板楔形切除术(Hotz)治疗,研究组(40例)采用带蒂眼轮... 目的探讨两种改良手术治疗上睑内翻倒睫对睑板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于我院确诊为上睑内翻倒睫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睑板楔形切除术(Hotz)治疗,研究组(40例)采用带蒂眼轮匝肌桥状瓣转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眼表疾病指数(OSDI)及泪膜破裂时间(BUT)、睑板腺功能情况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OSDI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BUT均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睑板腺功能评分均上升,研究组在术后1周、1个月、2个月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带蒂眼轮匝肌桥状瓣转移术治疗上睑内翻倒睫的效果优于Hotz术式治疗效果,可提升患者的眼表功能,改善睑板腺功能,安全性高,并发症发生少,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眼部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睑内翻倒睫 睑板腺功能 OSDI评分 泪膜破裂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元素融入中小学课间操的创新实践与功能研究
15
作者 白红梅 徐欣怡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9-122,133,共5页
课间操是学校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增强学生体质,展示学生良好精神面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传统课间操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越来越多的学校将非物质文化引入课间操,创新课间操成为一种新的趋势。本文从... 课间操是学校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增强学生体质,展示学生良好精神面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传统课间操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越来越多的学校将非物质文化引入课间操,创新课间操成为一种新的趋势。本文从课间操多样化的趋势出发,研究这一新的教育现象,解读课间操创新实践的特点及其多样功能,旨在进一步提高课间操创新质量,充分发挥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课间操 创新 非物质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等臂长条件下时间延迟干涉法的最优灵敏度曲线 被引量:1
16
作者 黎志相 矫佳庚 +2 位作者 石浚希 赖景祺 田雨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0-319,共10页
发展了一种新算法,其能够不依赖于时间延迟干涉法基底构型的正交化过程,可直接得到最优灵敏度曲线;分别将其应用到第1代和第2代时间延迟干涉法.结果表明:尽管受不等臂长模型和不同基底选择的影响,但是最优灵敏度曲线仍展现出良好的鲁棒... 发展了一种新算法,其能够不依赖于时间延迟干涉法基底构型的正交化过程,可直接得到最优灵敏度曲线;分别将其应用到第1代和第2代时间延迟干涉法.结果表明:尽管受不等臂长模型和不同基底选择的影响,但是最优灵敏度曲线仍展现出良好的鲁棒性;基底数量对最优灵敏度曲线有显著影响,当基底数由3增加到5时,灵敏度曲线获得了显著的优化,其中基底数为3时,在0.0010.100 Hz引力波频段内,不同基底的选择对最优灵敏度曲线影响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延迟干涉法 引力波 灵敏度曲线 正交性破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岩微波致裂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古傲林 马占国 +2 位作者 文佳豪 李阳 陈达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91-1209,共19页
为探求微波激励对坚硬石灰岩力学特性与致裂效果的影响,选取徐州地区典型石灰岩进行微波处理和单轴压缩试验,并建立二相岩模型开展数值试验,分析石灰岩的损伤程度随微波激励功率、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微波激励对石灰岩力学性质的... 为探求微波激励对坚硬石灰岩力学特性与致裂效果的影响,选取徐州地区典型石灰岩进行微波处理和单轴压缩试验,并建立二相岩模型开展数值试验,分析石灰岩的损伤程度随微波激励功率、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微波激励对石灰岩力学性质的改变包括在两成分的交界面由温度应力引起细小裂缝,此外,微波功率恒定时,两成分交界面的温度增长梯度、应力增长梯度均与处理时间呈负相关;压缩破岩的最佳微波激励功率和时间为3.0 kW/m^(3)的微波处理岩石10 min;随着载荷作用点距中轴线的距离增加,各激励功率下的断裂应力曲线不断收缩,不同激励功率的效率趋于一致;3.0 kW/m^(3)作为岩石受微波激励的裂缝增长关键功率节点,对岩样不同区域裂缝增长梯度影响显著。研究结果可为坚硬石灰岩致裂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岩 微波破岩 单轴压缩 微波激励 最佳处理时间 最佳处理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时间晶体的前沿研究综述
18
作者 李亭美 李鸿霞 +1 位作者 陈宇辉 张向东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0-44,共15页
时间平移对称性表明系统在时间演化下具备不变的动力学特性。时间晶体是一种特殊的多体系统非平衡相态,其因时间平移对称性的自发破缺而表现出随时间周期性振荡。根据自发对称性破缺的类型,时间晶体可分为离散时间晶体和连续时间晶体。... 时间平移对称性表明系统在时间演化下具备不变的动力学特性。时间晶体是一种特殊的多体系统非平衡相态,其因时间平移对称性的自发破缺而表现出随时间周期性振荡。根据自发对称性破缺的类型,时间晶体可分为离散时间晶体和连续时间晶体。最近在超冷原子-腔系统、掺铒离子系统、里德堡原子、核自旋固态等不含时的哈密顿量系统中,都观察到连续时间平移对称性的自发破缺。文章综述近期连续时间晶体的实验成果,可为深入理解连续时间晶体的特性和潜在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移对称性自发破缺 连续时间平移对称性自发破缺 连续时间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塑形镜联合低浓度阿托品对低中度近视青少年患者屈光度、眼轴长度及泪膜功能的影响
19
作者 万美琳 符俊达 +2 位作者 朱海萍 杨婉晨 孙轶军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0期3022-3025,共4页
目的探讨角膜塑形镜(OK镜)联合低浓度阿托品对低中度近视青少年患者的屈光度、眼轴长度(AL)以及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眼科收治的100例低中度近视青少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 目的探讨角膜塑形镜(OK镜)联合低浓度阿托品对低中度近视青少年患者的屈光度、眼轴长度(AL)以及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眼科收治的100例低中度近视青少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角膜塑形镜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浓度阿托品眼药水。比较两组屈光度和AL、泪膜功能、瞳孔直径及调节力、眼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屈光度和A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屈光度大于对照组、AL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泪膜脂质层厚度(LLT)、泪膜破裂时间(BU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LT、BU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瞳孔直径和调节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瞳孔直径大于对照组,调节力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膜塑形镜联合低浓度阿托品可以有效地控制低中度近视青少年患者屈光度和眼轴的增长,泪膜功能和调节力略下降、眼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形镜 眼轴长度 低浓度阿托品 低中度近视 泪膜破裂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A CCI土壤湿度资料在中国东部的综合评估
20
作者 凌肖露 陈朝荣 +2 位作者 郭维栋 秦凯 张锦龙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2-106,共15页
卫星遥感的土壤湿度产品为研究区域尺度的气候变化、水文效应等提供了便利,然而由于观测标准不统一、仪器更迭等因素,长时间序列土壤湿度数据集在我国的验证和应用犹显不足。该文基于中国气象局农气数据集和国际土壤水分网络(internatio... 卫星遥感的土壤湿度产品为研究区域尺度的气候变化、水文效应等提供了便利,然而由于观测标准不统一、仪器更迭等因素,长时间序列土壤湿度数据集在我国的验证和应用犹显不足。该文基于中国气象局农气数据集和国际土壤水分网络(international soil moisture network,ISMN)的土壤湿度资料,首先构建了1981—2013年中国东部地区土壤湿度的月数据集;并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同时间段欧洲航天局气候变化倡议项目(European apace agency climate change initiative,ESA CCI)的4种微波遥感土壤湿度产品(包括主动、被动、融合和校正的融合产品)在中国东部的表现能力。结果显示,主动产品和被动产品分别低估、高估了中国东部的土壤湿度,其中主动产品的最大偏差分布在华北和西北地区,相对偏差分别达到-30.9%和-29.6%,被动产品在东北和西北地区的相对偏差分别为39.1%和26.5%,融合产品可以很好地改进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主动产品低估、被动产品高估的现象,相对偏差分别减少到24.3%和3.7%。对区域平均的月土壤湿度的变化特征而言,主动产品和融合产品在江淮地区的表现最优,最高相关系数达0.66,被动产品和融合产品在东北地区的相关系数达0.44和0.47,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较差。通过对遥感产品方差来源进行分析,主动产品在描述土壤湿度的演变特征方面更具优势,被动产品在精度方面表现更优,融合产品在精度方面表现最佳。该文同时研究了CCI集成卫星设备的更迭对产品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间段的主动产品在东北和西北表现较一致,被动传感器在再现土壤湿度的变化特征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融合产品的整体方差明显优于主动产品和被动产品,但是在相关系数方面,融合产品在东北和西北较主动产品基本相当。校正后的融合产品没有特别明显的改进,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利用CCI融合产品进行长期研究的可行性。研究结果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不同卫星产品数据集的误差结构和特性,为研究者挑选相应数据产品、以及进行长时间序列的研究提供了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湿度 卫星遥感 设备更替 长时间序列 ESA CCI 中国东部 突变检验和校正 综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