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6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promoting quantum mechanics-teaching modernization b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1
作者 Hong-Mei Wang 《Natural Science》 2010年第2期112-114,共3页
Quantum mechanics, one of the important theories of modern physics, is fairly esoteric and abstract.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quantum mechanics course, the article studies the modernization of quantum mecha... Quantum mechanics, one of the important theories of modern physics, is fairly esoteric and abstract.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quantum mechanics course, the article studies the modernization of quantum mechan-ics teaching in four aspects: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teaching idea, Computer-Aided Instruc-tion,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oftware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ree-di-mensional digital curriculum teaching resource libra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NTUM MECHANIC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odernIZATION of teach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loration of Mixed Teaching Pattern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Cours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
作者 Yanxia Wang 《教育研究前沿(中英文版)》 2015年第4期95-98,共4页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混合 力学 设计 路线 教学模式 内容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xed Teaching Pattern Analysis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in the Information Age
3
作者 Yanxia Wang 《教育研究前沿(中英文版)》 2015年第4期105-108,共4页
关键词 教学模式 信息时代 混合 力学 设计 教学环境 教学方法 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 the Information Age--Comment on “Research o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Information Age”
4
作者 Kaining Liu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2023年第8期74-79,共6页
This paper takes“Research o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Information Age”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and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and influence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and innovation i... This paper takes“Research o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Information Age”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and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and influence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and innovation in the information age.First,it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of education in the information age,inclu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formation age an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education.Secondly,it summarizes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book“Research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 the Information Age.”Lastly,the key points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in the information age are discussed in order to provide effective guidelines and support for the practice of futur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aching reform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theory information literacy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体育教师数字素养提升路径探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骆松 韩金菊 《当代体育科技》 2025年第2期111-114,共4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素养已成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之一。高职体育教师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群体,其数字素养的提升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具有显著意义。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素养已成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之一。高职体育教师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群体,其数字素养的提升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具有显著意义。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了高职体育教师在数字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提升高职体育教师数字素养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该文提出了具体的实施路径,旨在为高职体育教师提升数字素养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体育教师 数字素养 信息技术 教学改革 教育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的四重逻辑审思
6
作者 杨亚雄 王涛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9-25,34,共8页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一场深刻的“术语革命”,对新质生产力进行深入阐释和系统解读是当前学界的重大任务。从出场逻辑看,新质生产力是应对全球发展格局变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及“三新一高”发展阶段现实考量的精准回应;从认...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一场深刻的“术语革命”,对新质生产力进行深入阐释和系统解读是当前学界的重大任务。从出场逻辑看,新质生产力是应对全球发展格局变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及“三新一高”发展阶段现实考量的精准回应;从认识逻辑看,厘清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要义,需从系统论视阈下、历史场域中,以及与传统生产力的比较间去理解和把握;从价值逻辑看,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创造性发展,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任务应然,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国国际竞争新优势;从方法逻辑看,发展新质生产力应从强化认知、先立后破、因地制宜、绿色发展等多维度进行实践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全球发展格局 科技革命 产业变革 系统论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时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22年地理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7
作者 刘芳蕾 宫明月 +1 位作者 赵丹丹 刘雨琳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5年第1期122-126,共5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成为地理教学不可或缺的手段。为了更好地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状况,文章对2000—2022年我国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于地理教学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研究结果表明: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成为地理教学不可或缺的手段。为了更好地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状况,文章对2000—2022年我国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于地理教学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研究结果表明: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该领域逐渐受到学界重视,研究数量整体呈递增趋势且发展态势较好;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机构之间合作度较低;研究主题主要涵盖地理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和软件辅助教学两个方面,部分学者关注地图制作、地理教学模式、核心素养培育等主题,但研究以理论探索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技术 中学地理教学 新课程改革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跆拳道课程思政元素与实施路径研究
8
作者 战文鹏 崔丽华 方炜 《武术研究》 2025年第1期109-112,共4页
思政元素: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底蕴雄厚,其中儒家文化对于朝鲜半岛及跆拳道整体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跆拳道历史、文化、精神、等级制度具有显性课程思政潜质与条件;跆拳道各小项运动特点鲜明,具有丰富的隐性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实施路径:将... 思政元素: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底蕴雄厚,其中儒家文化对于朝鲜半岛及跆拳道整体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跆拳道历史、文化、精神、等级制度具有显性课程思政潜质与条件;跆拳道各小项运动特点鲜明,具有丰富的隐性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实施路径:将跆拳道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课前引导、课中实践、课后延伸”育人全过程。重参与、重体验,显隐结合、适恰融入,实现课内外一体化与“体育+思政+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跆拳道 课程思政 思政元素 实施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单元教学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武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赵佳齐 张向荣 《武术研究》 2025年第1期95-96,112,共3页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与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探讨现代信息技术在武术大单元教学中的应用优势,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提出应用策略,为现代信息技术在武术大单元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实践参考,对初中武术大单元教学优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大单元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 武术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与高校体育教学融合发展策略研究
10
作者 张育枫 《当代体育科技》 2025年第4期57-60,共4页
信息技术为高校体育教学带来了机遇,促使教学场域、课堂结构、学习方式及评价体系等多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推动了体育课程教育新范式的形成。基于此背景,该文以问题为导向,从教师教育理念、课程资源建设、课堂氛围营造、体育工作覆盖范... 信息技术为高校体育教学带来了机遇,促使教学场域、课堂结构、学习方式及评价体系等多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推动了体育课程教育新范式的形成。基于此背景,该文以问题为导向,从教师教育理念、课程资源建设、课堂氛围营造、体育工作覆盖范围等4个方面深入分析了信息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并从以下4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融合发展的策略:一是转变教师理念,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能力;二是丰富课程资源,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三是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四是完善评价体系,突出体育素养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体育教学 融合 现代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信息技术下学生音乐课堂兴趣培养研究——以竖笛教学为例
11
作者 余成成 王婷 +1 位作者 钟永双 夏茂君 《当代教研论丛》 2025年第1期48-51,共4页
在小学素质教育体系中,音乐教学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而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是音乐教学的核心目标。文章以竖笛教学为案例,探讨竖笛音乐教学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中的积极作用及其具体实践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运用... 在小学素质教育体系中,音乐教学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而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是音乐教学的核心目标。文章以竖笛教学为案例,探讨竖笛音乐教学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中的积极作用及其具体实践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策略,旨在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营造一个充满活力的音乐教学环境,进而促进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音乐课堂教学 竖笛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信息技术条件下高校教学空间媒介化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少峰 宋菲 李微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5期16-26,共11页
空间是一个技术、心理和社会合而为一的组合体。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介对数字化知识的高效供给使高校教学空间发生了巨大的结构变化,带来了教学形态颠覆性变迁与教资协同模式变革。高校教学空间内容、技术、平台、人才的媒介化... 空间是一个技术、心理和社会合而为一的组合体。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介对数字化知识的高效供给使高校教学空间发生了巨大的结构变化,带来了教学形态颠覆性变迁与教资协同模式变革。高校教学空间内容、技术、平台、人才的媒介化融合,多构造主体交织合作,多形态资源重构供给,多类型媒体混合呈现,使教学方式由单向传授向相互合作、多层次交流转换,教学过程呈现出数据驱动、数智融合和综合干预的特点,这对高校教师的传统认知、文化权力和教学方式提出了挑战。面对高校教学空间的媒介化转变,只有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技术推动和放管结合,直面空间张力结构,适配媒介界面机制,激发网络增值潜力,才能创新教学发展,提升高校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信息技术 教学空间 媒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课程教学设计创新与实践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吉敏 王长柏 +2 位作者 荣传新 杨建伟 马冬冬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92-97,共6页
针对“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课程学生动手能力弱、参与度低等教学痛点问题,以成果导向原则为指引,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评价、课程育人方法等方面开展了教学设计创新与实践,提出了重构教学内容、重立教学方法、重创教学... 针对“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课程学生动手能力弱、参与度低等教学痛点问题,以成果导向原则为指引,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评价、课程育人方法等方面开展了教学设计创新与实践,提出了重构教学内容、重立教学方法、重创教学环境、重建教学评价的“四重”反向设计教学法,以及工程背景-案例复盘-学思悟道“三段联动式”课程育人方法,解决课程教学痛点问题,促进课程的提质创新,帮助学生树立“我是未来土木工程师”的价值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 高等工程教育 产教协同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武术现代转型的内在逻辑 被引量:7
14
作者 余洋 温搏 高圣灏 《武术研究》 2024年第4期33-37,共5页
在全球化和技术快速进步的背景下,传统武术面临挑战与机遇。聚焦于现代技术手段,包括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质生产力”,探索它们如何促进传统武术的现代化转型。文章通过深入分析技术驱动的创新逻辑、市场需求的响应,以及... 在全球化和技术快速进步的背景下,传统武术面临挑战与机遇。聚焦于现代技术手段,包括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质生产力”,探索它们如何促进传统武术的现代化转型。文章通过深入分析技术驱动的创新逻辑、市场需求的响应,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融合,揭示这些技术如何帮助传统武术在形式上实现现代化,并扩大其全球文化影响力。研究不仅为武术教育者和实践者提供实践指导,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参考,促进传统武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武术 新质生产力 现代转型 信息技术 人工智能 文化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治理信息化:理论意涵、现实困厄及实践路向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小龙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2-90,共9页
教育治理信息化是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推动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有力推手。当前教育治理信息化发展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主要包括:工具理性主导下的信息化教育治理价值目标缺失、体制机制影响下的教育治理信息化活力不足和技术应... 教育治理信息化是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推动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有力推手。当前教育治理信息化发展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主要包括:工具理性主导下的信息化教育治理价值目标缺失、体制机制影响下的教育治理信息化活力不足和技术应用困境下的教育协同治理与实践的疏离。为突破上述困境,未来教育治理信息化的实践应以促成政府、学校、社会力量三者之间对立统一关系形成突破口,重塑技术的教育价值导向,深化主体信息化教育治理理念,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深度融合,打破体制机制弊端,推进共建、共享、共治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治理信息化 协同治理 现代化 新技术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程标准下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困境与路径探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丹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8期234-240,共7页
高职信息技术课程凭借其教学对象范围广、影响面大等特点,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当前我国各行各业向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该课程承担着信息化、数字化人才素养培养的重要职责。目前,在新课标背景下,高职信息技... 高职信息技术课程凭借其教学对象范围广、影响面大等特点,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当前我国各行各业向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该课程承担着信息化、数字化人才素养培养的重要职责。目前,在新课标背景下,高职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现有教学资源不足、教学队伍新技术水平较弱、教学模式固化陈旧、学生学业水平评价方式单一等困境,使得该课程无法满足新课标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的要求。高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改需要多种措施并举,创建常态化教师培训机制;多种教学资源协同开发,加快数字化资源库的建设;多种教学模式灵活选用,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促进考核客观、公正、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信息技术课程 混合式教学 双师队伍 学业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创背景下数智赋能软件工程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17
作者 李颖 苏锦河 蔡国榕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年第6期82-88,共7页
聚焦信创背景下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探索数智赋能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完善育人机制、优化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和强化工程创新,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实现人才培养与信创产业需求紧密契合,为培养创新... 聚焦信创背景下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探索数智赋能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完善育人机制、优化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和强化工程创新,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实现人才培养与信创产业需求紧密契合,为培养创新实践型高素质信创人才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创 数智赋能 新质生产力 课程思政 精准教学 产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