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ew Farmland Occupation Tax Allows No Foreign Companies Exempted
1
作者 James H.Zhao 《China Textile》 2008年第1期28-30,共3页
Farmland occupation tax that went into effect as early as in 1987 is found incompatible with the new situation as a result of Chinese rapid economic growth.A lower tax rate of farmland occupied for either textile prod... Farmland occupation tax that went into effect as early as in 1987 is found incompatible with the new situation as a result of Chinese rapid economic growth.A lower tax rate of farmland occupied for either textile production or and any industrial production for the good of foreign investors finishes with the start of the new year.All domestic and foreign companies are in the list of tax payers with the new Interim Regulations.The source from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Taxation reveals the details in an intervie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w farmland Occupation Tax Allows No Foreign Companies Exempt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n China's New Urbanization and Land Use
2
作者 Rui SONG Zhongxiang YU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6年第5期65-66,70,共3页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urbanization,as well as the adverse effects on farmland during the past urbanization process,and points out the major problems in land use during urbani...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urbanization,as well as the adverse effects on farmland during the past urbanization process,and points out the major problems in land use during urbanization. Finally,this paper brings forward the relevant recommendations: promoting the new urbanization centered around farmer citizenization and strengthening the transfer of agricultural land; developing and implementing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reduction plan and controlling construction land increment from the supply side; implementing land use and ecological coordination proj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RDS new URBANIZATION LAND USE farmland PROTE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新质生产力拓展农业多功能性 被引量:5
3
作者 谭淑豪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6-93,共8页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的基础。拓展农业多功能性对于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意义重大。以新质生产力拓展农业多功能性,不仅需要基于对农业及其多功能性的理解,明确农业多功能性发挥所面临的关键挑战,...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的基础。拓展农业多功能性对于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意义重大。以新质生产力拓展农业多功能性,不仅需要基于对农业及其多功能性的理解,明确农业多功能性发挥所面临的关键挑战,提出新质生产力的主要发力方向,还需要围绕劳动者、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三大要素的培育需求,完善法律法规,提高对农业多功能性的认识,构建多利益方公平参与和多渠道协同融资的激励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农业多功能性 耕地保护 农业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新质生产力与粮食增产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志新 高鸣涛 张秀杰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29,共13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我国粮食增产的基本保障,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关键所在。文章基于2005—2022年我国30个样本省份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DID)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对...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我国粮食增产的基本保障,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关键所在。文章基于2005—2022年我国30个样本省份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DID)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对粮食增产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考察。结果表明:高标准农田建设能够显著促进粮食增产;农业新质生产力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粮食增产之间存在中介作用,其中农业科技生产力作用最大,农业绿色生产力次之,农业数字生产力作用最小;高标准农田建设在粮食主产区、北方地区能够显著促进粮食增产,并对水稻、小麦作物有明显的增产效果。鉴于此,应继续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加大粮食主产区和水稻、小麦种植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同时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为我国粮食增产夯实“耕”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 农业新质生产力 农业强国 粮食安全 乡村振兴 科技生产力 绿色生产力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水利新质生产力关键内容及研究展望
5
作者 左其亭 田锦涛 秦西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8期7-12,共6页
水利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水利生产力质态,是实现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要以水利新质生产力助力农田发展,推动农田水利新质生产力发展。农田水利新质生产力是水利新质生产力在农田领域的具体实践,是推进实现农业现代... 水利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水利生产力质态,是实现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要以水利新质生产力助力农田发展,推动农田水利新质生产力发展。农田水利新质生产力是水利新质生产力在农田领域的具体实践,是推进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有力路径。为加速落实水利新质生产力在农田领域的部署要求,本文在深入探析农田水利新质生产力和水利新质生产力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农田水利新质生产力的研究框架,包括关键问题、战略目标、体系布局和关键内容,并针对农田水利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内容展开重点研究,最后从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和农田改造3个方面提出未来研究展望,为农田水利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农田水利新质生产力 研究框架 关键内容 研究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标准农田建设参与对农民种粮收益的影响——基于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应良 龚燕玲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124,共15页
基于全国10省1032份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使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参与对农民种粮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1)高标准农田建设参与显著提升农民种粮收益,且平均处理效应表明,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可使农民种粮收益提高2.... 基于全国10省1032份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使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参与对农民种粮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1)高标准农田建设参与显著提升农民种粮收益,且平均处理效应表明,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可使农民种粮收益提高2.77%。(2)异质性分析表明,相较于小农户,规模户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能够提升种粮收益;高标准农田建设参与不仅促进兼业农户增加种粮收益,而且促进纯农户增加种粮收益;相较于非粮食主产区,粮食主产区农户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种粮收益提升效果更明显。(3)机制分析表明,高标准农田建设参与通过提升农业新质生产力水平,从而提高农民种粮收益。据此,鼓励农民积极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工作,制定出台农户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差异化政策,同时加快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以实现农民种粮收益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建设 农民种粮收益 农业新质生产力 内生转换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新一轮土地延包30年效率与公平的研究——来自Y省J区D村调利不调地的案例证据 被引量:2
7
作者 娄磊 洪名勇 钱龙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8-196,共9页
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30年期限已经陆续到期。基于Y省J区D村新一轮土地延包30年试点工作中形成的以调利不调地为核心要义的资源配置方式,深入探究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结果表明,以调利不调地... 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30年期限已经陆续到期。基于Y省J区D村新一轮土地延包30年试点工作中形成的以调利不调地为核心要义的资源配置方式,深入探究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结果表明,以调利不调地为核心要义的资源配置方式,一方面通过借助社会大规模参与脱贫攻坚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度遗产,满足了极少数无地少地农户的利益需求,在集体层面上保障了全体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公平公正;另一方面,对绝大多数农户采取顺延承包的土地延包方式,不断放活农地经营权的自由流转,推动了新一轮土地延包30年试点工作高效开展,进而实现了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同时,构建开展新一轮土地延包30年试点工作的分析框架,进一步拓展了社会分配理论的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轮土地延包 调利不调地 效率与公平 社会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稳产视角的粮食安全:现实基础、主要问题和对策建议 被引量:2
8
作者 宋洪远 江帆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8-189,共12页
保障粮食安全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大局,是推动经济持续发展、保持社会长期稳定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基于稳产视角,在分析我国粮食生产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明确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粮食播种面积总体稳定,粮食... 保障粮食安全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大局,是推动经济持续发展、保持社会长期稳定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基于稳产视角,在分析我国粮食生产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明确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粮食播种面积总体稳定,粮食总产量和单产水平有所提高,粮食生产重心不断北移,粮食生产规模化、机械化水平以及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粮食生产形势总体向好。但是,我国粮食生产还存在产量进一步提升面临较大压力、播种面积和单产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区域性供需矛盾凸显、耕地数量减少和质量下降问题突出、政府抓粮和农民种粮积极性弱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滞后等问题。鉴于此,研究提出,落实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提高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粮食自给水平、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和耕地质量提升工程、促进大豆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完善粮食生产支持政策、加大农村金融服务供给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生产 耕地保护 新型经营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F+”模式新技术对农田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熊勇华 刘云 +3 位作者 王文琪 曾祥荣 文阳平 黄纯轮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102-106,共5页
我国耕地重金属污染严重,已严重威胁我国农产品和粮食安全,针对农田重金属污染问题,本文首次提出“PRF+”农田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模式新技术,该模式从源头水源智能监控净化、农田重金属污染治理、地力提升与作物增产到秸秆离田再利用,... 我国耕地重金属污染严重,已严重威胁我国农产品和粮食安全,针对农田重金属污染问题,本文首次提出“PRF+”农田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模式新技术,该模式从源头水源智能监控净化、农田重金属污染治理、地力提升与作物增产到秸秆离田再利用,实现边生产边修复,保障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F+ 模式新技术 重金属污染 农田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新发展理念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目标、问题与路径 被引量:1
10
作者 姚志 高鸣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5-63,共9页
建设高标准农田可以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随着新发展理念在“三农”领域的应用与深化,高标准农田建设也面临着创新发展乏力、协调发展滞后、绿色发展受阻、开放发展受限与共享发展困难等重大现实问题。为全面推进高标... 建设高标准农田可以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随着新发展理念在“三农”领域的应用与深化,高标准农田建设也面临着创新发展乏力、协调发展滞后、绿色发展受阻、开放发展受限与共享发展困难等重大现实问题。为全面推进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与建成,亟须以激发创新发展潜力为核心,推进基本农田建成现代化农田;以增强协调发展能力为导向,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并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以提升绿色发展动力为重点,优化农田水利生态系统;以提升开放发展活力为目标,产出优质农产品并打造国际品牌;以凸显共享发展实力为优势,激励多元主体参与农田共建共享并维护农民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理念 高标准农田建设 远景目标 关键问题 行动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产权稳定性与农业低碳发展——基于新一轮农地确权改革的考察
11
作者 王伟新 殷徐康 +1 位作者 王晨光 方师乐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9-59,71,共12页
研究目的:探析增强农地产权稳定性对农业低碳发展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为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和促进农业低碳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经验证据。研究方法:基于2012—2021年中国市级面板数据,以2013—2019年开展的新一轮农地确权改革为准... 研究目的:探析增强农地产权稳定性对农业低碳发展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为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和促进农业低碳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经验证据。研究方法:基于2012—2021年中国市级面板数据,以2013—2019年开展的新一轮农地确权改革为准自然实验,采用交错双重差分模型探讨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对农业低碳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农地产权稳定性的增强显著降低了农业碳强度,提升了农业碳效率,对农业低碳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这一结果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异质性处理效应并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表明,增强农地产权稳定性通过“规模经营”和“长期投资”效应促进农业低碳发展,同时也因市场化程度和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不同产生异质性。研究结论:农地产权稳定性的增强在农业低碳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应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因地制宜优化内外部发展环境,优化配套政策,多措并举推进农业低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低碳发展 交错双重差分模型 农地产权稳定性 新一轮农地确权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轮农地确权能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业吗?——来自CCAD的证据
12
作者 李林凤 蒋欣 易朝辉 《农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4-117,共14页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推动力。因此,以农地确权政策的实施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评估该政策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业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农地确权政策的实施显著提高了新型...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推动力。因此,以农地确权政策的实施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评估该政策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业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农地确权政策的实施显著提高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创业水平,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依旧稳健,且主要通过扩大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加强农业信贷支持,以及促进创新的驱动来实现。进一步分析显示,农地确权政策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业的政策效应存在异质性,仅对非粮食主产区、旱地区和自然低风险区有显著促进作用。同时,该政策效应主要来源于农业企业和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的效应贡献不显著。为进一步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业,建议继续贯彻落实农地确权政策的实施,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因地制宜、灵活调整,充分发挥农地确权政策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确权政策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创业水平 政策效应评估 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增耕地土壤盐渍化调查及改良措施分析 被引量:19
13
作者 宁松瑞 韩霁昌 +3 位作者 郝起礼 李刚 闫波 赵宣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72-178,共7页
为了解定边县新增耕地的土壤盐渍化现状,对陕西省定边县盐渍化土壤面积较大的堆子梁镇新增耕地典型地块进行田间采样调查,并对采集的土样和水样及时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定边县堆子梁镇王滩子村、小滩子村、白土岗子村的新增耕地调查地块... 为了解定边县新增耕地的土壤盐渍化现状,对陕西省定边县盐渍化土壤面积较大的堆子梁镇新增耕地典型地块进行田间采样调查,并对采集的土样和水样及时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定边县堆子梁镇王滩子村、小滩子村、白土岗子村的新增耕地调查地块内0~60cm土层的pH均呈强碱性(pH≥9),土壤全盐量较高;其中,白土岗子村调查地块的0~60cm土层全盐量最重,小滩子村次之,王滩子村最轻。3个调查地块蓄水沟内水样均呈碱性,全盐量322~1 462mg·L^(-1)。根据调查区域的新增耕地盐渍化现状,参考当地及邻近地区较成功的盐渍土改良经验,针对性的总结了耕作措施、地表覆盖措施、隔盐措施、化学措施、灌溉措施、植物措施等改良措施的原理及优缺点,以便为治理定边县盐渍化新增耕地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土 土壤改良 灌溉 新增耕地
原文传递
渭北台塬区新增耕地土壤肥力评价-以陕西澄城县为例 被引量:8
14
作者 师晨迪 韩霁昌 +2 位作者 马增辉 张露 张瑞庆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9-43,共5页
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权重对比法对渭北台塬区新增耕地土壤肥力的权重进行了分配,并对该区域土壤肥力做了进一步评价,提出了影响新增耕地土壤肥力的最大限制因素。结果表明:渭北台塬区澄城县新增耕地土壤肥力权重指标为p H值0.22,电导率0.... 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权重对比法对渭北台塬区新增耕地土壤肥力的权重进行了分配,并对该区域土壤肥力做了进一步评价,提出了影响新增耕地土壤肥力的最大限制因素。结果表明:渭北台塬区澄城县新增耕地土壤肥力权重指标为p H值0.22,电导率0.03,有机质0.22,全氮0.22,有效磷0.15,速效钾0.10,质地0.06。澄城县土地整治项目新增耕地土壤肥力分值分布在38-66之间,平均值为54分,研究区总面积的90%为新增耕地,其土壤肥力综合分值在45-65分,有一半的新增耕地的土壤肥力分值在50-60之间,分值最高和最低的面积约占到5%和3%。造成土壤肥力指数低的主要因素是土壤有效磷(AP)、土壤有机质(SOM)、土壤速效钾(AK)、土壤全氮(TN)4项指标含量较低,其影响程度为AP〉SOM〉AK〉TN。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权重对比法相结合的方法在土壤肥力评价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新增耕地 评价研究 限制因子 渭北台塬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北台塬区荒草地整治后新增耕地土壤肥力调查研究——以陕西澄城为例 被引量:6
15
作者 师晨迪 韩霁昌 +2 位作者 马增辉 张露 张瑞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8期115-118,共4页
[目的]为探讨新增耕地的肥力水平、最大限制因素以及新增耕地的综合肥力指数,并且提出合理的施肥策略。[方法]通过采样分析,采用菲尔德法和加权求和评价法对渭北台塬区荒草地土地整治后新增耕地肥力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土地整治后新增... [目的]为探讨新增耕地的肥力水平、最大限制因素以及新增耕地的综合肥力指数,并且提出合理的施肥策略。[方法]通过采样分析,采用菲尔德法和加权求和评价法对渭北台塬区荒草地土地整治后新增耕地肥力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土地整治后新增耕地土壤肥力含量处于较低水平,该研究区域有机质的平均含量为7.8 g/kg,全氮平均含量0.93 mg/kg,有效磷平均含量为4.06 mg/kg,速效钾平均含量为52.3 mg/kg。新增耕地土壤肥力指数分布在25~60分之间,平均得分41分,其中得分在30~40之间的样点约占总数的一半,大于50分的约占17.78%。[结论]土壤有效磷和土壤有机质是渭北台塬区荒草地整治新增耕地肥力指标的最大控制因素。提高土壤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是提高新增耕地肥力综合指数的最直接的方式。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将是提高新增耕地土壤肥力最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新增耕地 土壤养分 土壤肥力 渭北台塬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量对新增耕地肥料利用及大豆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武晓莉 贺龙云 +3 位作者 姚晶晶 党宏忠 张友焱 周泽福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6-110,116,共6页
在晋西黄土区新增耕地设置施加N0,N1,N2,N3,N4和N5六种不同氮水平氮肥的处理,比较分析不同施氮量对氮肥利用率、氮磷钾吸收累积、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并通过回归拟合,确定最佳施氮量,结果表明:不同氮水平下,氮肥农学利用率、氮... 在晋西黄土区新增耕地设置施加N0,N1,N2,N3,N4和N5六种不同氮水平氮肥的处理,比较分析不同施氮量对氮肥利用率、氮磷钾吸收累积、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并通过回归拟合,确定最佳施氮量,结果表明:不同氮水平下,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吸收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随施氮量的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而各氮水平条件下氮肥生理利用率差异不大;施氮能够促进大豆植株各部位对氮、磷、钾的吸收利用,各处理之间大豆植株氮素累积量、磷素累积量和钾素累积量差异显著,且在N2水平下最高,但大豆植株氮、磷、钾累积量与施氮量相关性不显著;N2水平下大豆植株在出枝期、开花期和鼓粒期的株高、冠幅均最高,且大豆产量最高,达188.83g/m2,比其他五种处理措施增产8.68%~141.32%,其增产效益最高,为0.562元/m2;晋西黄土区新增耕地的最佳施氮量为168~178kg/hm2,对应理论产量为1 800~1 802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区 新增耕地 不同氮水平 大豆产量 肥料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对浙北平原稻油—稻麦轮作制的新造农田养分平衡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石艳平 黄锦法 +1 位作者 陈轶平 倪雄伟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5-91,共7页
通过4年7季作物的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制度下浙北平原新造农田麦稻—油稻交替轮作农田养分实际养分平衡盈亏率及其与作物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春季作物养分盈余明显,氮、磷实际养分平衡盈亏率均在100%以上,而稻季磷钾养分相对亏缺... 通过4年7季作物的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制度下浙北平原新造农田麦稻—油稻交替轮作农田养分实际养分平衡盈亏率及其与作物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春季作物养分盈余明显,氮、磷实际养分平衡盈亏率均在100%以上,而稻季磷钾养分相对亏缺。施用有机肥和秸秆还田能综合平衡氮磷钾供给,从而提高作物产量。春季作物产量与氮磷钾总养分实际平衡率呈正相关,而晚稻在氮磷钾总养分实际养分平衡盈亏率5%左右能获取最佳产量,且在化肥氮投入一定条件下,晚稻产量与磷钾养分实际养分平衡盈亏率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造农田 施肥 水旱轮作 养分平衡 作物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区不同施肥措施对新造农田土壤的改良效果 被引量:3
18
作者 武晓莉 姚晶晶 +3 位作者 贺龙云 党宏忠 张友焱 周泽福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9-104,共6页
以晋西黄土区新造农田为研究对象,以大豆为种植作物,比较分析施用有机肥(M)、有机肥+无机肥(M+NPK)、生物菌肥(B)、生物菌肥+无机肥(B+NPK)、无机肥(NPK)和对照(CK)6种措施对新造农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以及大豆产量的... 以晋西黄土区新造农田为研究对象,以大豆为种植作物,比较分析施用有机肥(M)、有机肥+无机肥(M+NPK)、生物菌肥(B)、生物菌肥+无机肥(B+NPK)、无机肥(NPK)和对照(CK)6种措施对新造农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以及大豆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各施肥措施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晋西黄土区新造农田土壤物理性质并提高大豆产量。1)B+NPK措施在提高土壤最大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方面效果最显著,其最大持水量达362.80g/kg,比CK高15.23%,比其他4种施肥措施高1.85%-4.46%;其田间持水量达340.20 g/kg,比CK高15.54%,比其他4种施肥措施高1.45%-3.19%。2)M+NPK措施在降低土壤密度、提高土壤孔隙度、改善土壤机械组成、促进水稳性团聚体形成、增加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方面效果最显著,其大豆产量为5种施肥措施之首,高达173.55g/m^2,比CK增产235.95%,比其他4种施肥措施增产18.20%-125.80%。认为M+NPK措施是晋西黄土区新造农田培肥与土壤物理性质改良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措施 土壤改良 新造农田 土壤物理性质 大豆产量 黄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地制度下的土地产权安全性对土地租赁市场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马贤磊 曲福田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10,共7页
研究目的:检验新农地制度下的土地产权安全性对土地租赁市场发育的影响及农户参与土地租赁市场和非农就业市场间的联立性。研究方法:计量经济模型。研究结果:(1)农户租入土地决策与参与非农就业市场间存在联立性,提高土地产权的安全性... 研究目的:检验新农地制度下的土地产权安全性对土地租赁市场发育的影响及农户参与土地租赁市场和非农就业市场间的联立性。研究方法:计量经济模型。研究结果:(1)农户租入土地决策与参与非农就业市场间存在联立性,提高土地产权的安全性能够显著激励农户租入土地的积极性;(2)农户租出土地决策与参与非农就业市场间并不存在明显的联立性,提高土地产权的安全性对土地租出决策具有微弱的激励作用。研究结论:新农地制度下的土地产权不安全性成为制约土地租赁市场发育的重要产权因素,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放大了农地产权不安全性对土地租赁市场发育带来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产权绩效 新农地制度 土地产权安全性 土地租赁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经营权流转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被引量:43
20
作者 张海鹏 曲婷婷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0-75,83,共7页
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其能否获得农地经营权。农户在农地流转过程中的受益度和在新型农业生产方式中的参与度是影响农地流转的关键因素。通过构建以农地流转租金为对象的分析框架,可以较好地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 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其能否获得农地经营权。农户在农地流转过程中的受益度和在新型农业生产方式中的参与度是影响农地流转的关键因素。通过构建以农地流转租金为对象的分析框架,可以较好地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获得农地经营权过程中的利益博弈。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妥善处理好农户分散的流转意愿与新型经营主体对土地集中连片需求间的矛盾,农民希望获得稳定递增的土地流转收益与农业经营效益波动的矛盾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经营权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农地租金 土地流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