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4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磁性水平感知在低年资护士成长型思维与团队工作重塑间的中介效应
1
作者 王坤 周春鹤 +1 位作者 张丽敏 程丽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探讨医院磁性水平感知在低年资护士成长型思维与团队工作重塑行为间的中介效应,为护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4年2-4月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4所附属医院611名低年资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团队工作重塑量表、... 目的探讨医院磁性水平感知在低年资护士成长型思维与团队工作重塑行为间的中介效应,为护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4年2-4月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4所附属医院611名低年资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团队工作重塑量表、护士成长型思维评估量表及医院磁性要素量表进行调查。结果低年资护士团队工作重塑、成长型思维和医院磁性水平感知总分依次为(38.93±6.37)分、(105.44±17.36)分、(99.69±24.30)分,均处于中等水平。低年资护士团队工作重塑与医院磁性水平感知、成长型思维总分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医院磁性水平感知在低年资护士成长型思维对团队工作重塑的作用中起到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3.18%。结论医院磁性水平感知是低年资护士成长型思维与团队工作重塑行为的中介变量。护理管理者在团队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应关注低年资护士成长型思维的培养与医院磁性水平感知的提升,使低年资护士能够更好地融入团队,共同推动团队工作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年资护士 团队工作重塑 磁性医院 成长型思维 持续学习 中介效应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控制对中小学教师工作投入的影响:成长型思维的中介作用
2
作者 王燕 葛爱荣 《校园心理》 2025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探讨自我控制对中小学教师工作投入的影响,并考察成长型思维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自我控制量表(SCS)、智力思维模式量表(MIS)和工作投入量表(UWES)对贵州省10所中小学的550名教师进行调查和评估。结果(1)教师的自我控制与成... 目的探讨自我控制对中小学教师工作投入的影响,并考察成长型思维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自我控制量表(SCS)、智力思维模式量表(MIS)和工作投入量表(UWES)对贵州省10所中小学的550名教师进行调查和评估。结果(1)教师的自我控制与成长型思维呈正相关(r=0.44,P<0.001);自我控制与工作投入呈正相关(r=0.37,P<0.001);成长型思维与工作投入呈正相关(r=0.36,P<0.001);(2)成长型思维在自我控制对中小学教师工作投入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即自我控制通过成长型思维对中小学教师工作投入产生重要的间接积极影响。结论自我控制对中小学教师工作投入具有直接积极影响,同时,强调了自我控制通过成长型思维对中小学教师工作投入产生间接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工作投入 自我控制 成长型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我国教育研究与改革中的“两个缺失”
3
作者 王伟廉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3-7,48,共6页
在教育研究与改革过程中,我们存在两个“缺失”。第一个缺失是指在纵向上缺少实现“一竿子插到底”的一以贯之的推行策略,在横向上缺少必要的政策和条件上的配套措施。弥补第一个缺失,就需要研究者以“如何可能”的思维方式,把思想转变... 在教育研究与改革过程中,我们存在两个“缺失”。第一个缺失是指在纵向上缺少实现“一竿子插到底”的一以贯之的推行策略,在横向上缺少必要的政策和条件上的配套措施。弥补第一个缺失,就需要研究者以“如何可能”的思维方式,把思想转变为一套应用理论或实际操作方法。第二个缺失,即横向配套改革的缺失,它既指教育领域自身的配套,也指教育以外相关领域的配套。教育自身的配套有“层级”要求,基本的“配套”要求是将需要配套的所有影响因素或制约条件都找出来。教育系统外部的配套,很大一部分都与整个国家对教育的管理方式有关,涉及到非常普遍的教育与社会、与政府之间如何协调发展的问题,需要从国家和全局的角度来研究和施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研究 教育改革 “两个缺失” 思维方式 批判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影响机制探究:基于反思日志的扎根实证分析
4
作者 王峥 《科技创业月刊》 2025年第2期74-80,共7页
基于ZUA高校学生在完成《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后提交的反思日志,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深入剖析了创新创业教育(IEE)如何影响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发展。结果识别出7个影响非认知能力发展的主要范畴,其中“创业心态与发展”是核心,是激发... 基于ZUA高校学生在完成《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后提交的反思日志,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深入剖析了创新创业教育(IEE)如何影响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发展。结果识别出7个影响非认知能力发展的主要范畴,其中“创业心态与发展”是核心,是激发学生内在动机和建立积极信念体系的驱动力。与创新知识与技能发展、商业能力与市场适应、教育体验与学习动态、团队协作与领导力等6个范畴共同构成了对学生非认知能力培养的综合影响网络。为支持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全面发展,建议创新创业教育贯穿所有学科,并将非认知能力的评估纳入教育评价体系。同时,创新创业教育应聚焦培养学生的创业心态,并通过跨学科项目和以实践为导向的学习策略,进一步推动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发展。以期深化对IEE影响力的理解,并为教育者提供具体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非认知能力 反思日志 扎根理论 创业心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毛薅尽口味乏”:节俭心态如何影响食物预期享受与体验评估
5
作者 陈斯允 熊继伟 彭凯平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172,共21页
节俭心态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思维模式,但以往研究对其如何影响个体心理和行为仍知之甚少。基于6项研究和1个补充性元分析,文章揭示了“羊毛薅尽口味乏”的现象、解释机制及边界条件。具体而言,研究1通过分析来自美国大型外卖平台GRUBHUB... 节俭心态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思维模式,但以往研究对其如何影响个体心理和行为仍知之甚少。基于6项研究和1个补充性元分析,文章揭示了“羊毛薅尽口味乏”的现象、解释机制及边界条件。具体而言,研究1通过分析来自美国大型外卖平台GRUBHUB的二手数据,发现节俭心态与食物口味好评率呈负相关关系;研究2通过模拟外卖点餐情景验证了节俭心态对预期享受的负面影响;研究3以试吃活动的名义开展了一项实地实验,证实了节俭心态削弱了个体对巧克力的预期享受,并导致在吃完巧克力后整体评价更低;研究4验证了认知资源耗竭在节俭心态对果蔬沙拉预期享受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研究5则识别了获利成本的边界条件,即当获利成本较高时,节俭心态对蛋糕预期享受的消极影响更明显;研究6进一步为缓解这种负面效应提供了一种干预手段,即当施以正念干预时,节俭心态对火锅预期享受的消极影响被削弱。最后,单文章元分析证实了节俭心态对食物预期享受和体验评估的效应稳健。文章不仅丰富和拓展了节俭心态和认知资源相关的理论研究,同时为食物营销和饮食福祉提供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俭心态 食物评估 预期享受 认知资源 正念 饮食福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长型思维对小学生情绪行为问题的影响: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
6
作者 李春花 陈晓 张澜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5年第4期497-503,共7页
目的:分析小学生的成长型思维、心理资本与情绪行为问题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探索心理资本在成长型思维与情绪行为问题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思维模式量表、长处与困难问卷、心理资本问卷对湖北省711名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相... 目的:分析小学生的成长型思维、心理资本与情绪行为问题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探索心理资本在成长型思维与情绪行为问题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思维模式量表、长处与困难问卷、心理资本问卷对湖北省711名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小学生成长型思维与情绪行为问题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0.43,P<0.01),与心理资本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63,P<0.01);心理资本与情绪行为问题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0.60,P<0.01)。②中介分析表明,心理资本在成长型思维和情绪行为问题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占总效应的72.22%。结论:成长型思维不仅直接影响小学生的情绪行为问题,还能通过提升心理资本来间接减少情绪行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长型思维 情绪行为问题 心理资本 小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阶层成长型心智对大学生学业和职业投入的影响
7
作者 任小云 段锦云 张茜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7-462,共16页
社会阶层成长型心智(SES成长型心智)代表了个体对自身阶层能够发生流动的积极信念。基于内隐理论,采用问卷法(研究1)和实验法(研究2)考察了大学生SES成长型心智对学业和职业投入的影响及其阶层差异。结果发现:(1)SES成长型心智提高了学... 社会阶层成长型心智(SES成长型心智)代表了个体对自身阶层能够发生流动的积极信念。基于内隐理论,采用问卷法(研究1)和实验法(研究2)考察了大学生SES成长型心智对学业和职业投入的影响及其阶层差异。结果发现:(1)SES成长型心智提高了学业投入,该作用在家庭主观SES较低的群体中较强;(2)SES成长型心智提高了职业投入,该作用在家庭主观SES较高的群体中较强;(3)家庭主观SES影响了个体在做计划时的时间导向。家庭主观SES较低的个体具有较近的时间导向,这强化了SES成长型心智与学业投入的关系;家庭主观SES较高的个体有着相对较远的时间导向,从而促进了SES成长型心智与职业投入的关系。研究结果有望从主观能动性的角度为个体实现阶层流动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阶层 内隐理论 成长型心智 学业与职业投入 时间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爱情感如何影响青少年的STEM职业期望——成长型思维和科学素养的双中介模型
8
作者 张庭芳 首新 林长春 《考试研究》 2025年第2期68-79,共12页
青少年对科学的热爱情感反映其兴趣和正向的态度。STEM职业期望反映了青少年对于将来可能从事的科学相关工作的愿景与准备。以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韩国与新加坡两国8855名学生为样本,基于职业发展理论和期望价值理论,研究构建了以成... 青少年对科学的热爱情感反映其兴趣和正向的态度。STEM职业期望反映了青少年对于将来可能从事的科学相关工作的愿景与准备。以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韩国与新加坡两国8855名学生为样本,基于职业发展理论和期望价值理论,研究构建了以成长型思维和科学素养为双促进机制的双重中介模型。结果发现:青少年的科学热爱情感既能促进成长型思维进而激发STEM职业期望,也能提高科学素养进而促进STEM职业期望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热爱情感 成长型思维 科学素养 STEM职业期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展露对消费者形状偏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9
作者 许孙旭 丁瑛 刘艳筝 《营销科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16-135,共20页
尽管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拥有大量接触自然的机会,但营销领域内关于自然展露如何影响消费者评价与偏好的研究仍然十分有限。本研究基于环境视角,聚焦被广泛运用于产品设计和品牌标志设计等营销内容中的形状,通过4个实验系统探讨了自然展... 尽管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拥有大量接触自然的机会,但营销领域内关于自然展露如何影响消费者评价与偏好的研究仍然十分有限。本研究基于环境视角,聚焦被广泛运用于产品设计和品牌标志设计等营销内容中的形状,通过4个实验系统探讨了自然展露对消费者形状偏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验1采用内隐联想测试,发现消费者更倾向于将自然环境与圆润形状联系起来,而将建造环境与棱角形状联系起来。实验2和实验3进一步证明了自然展露会影响消费者形状偏好。结果显示,相比于接触建造环境或控制组,接触自然环境会增加消费者对于圆润形状的相对偏好,其中,感知匹配程度起到了中介作用。实验4则发现,竞争思维模式的启动会削弱上述效应。这些研究结果丰富了自然展露和形状偏好的相关文献,并为企业的形状选择提供了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展露 形状偏好 感知匹配程度 竞争思维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优化思维的双刃剑效应及内在机理
10
作者 冉雅璇 郭怡麟 +1 位作者 张谱月 张蕴涵 《心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139,共11页
最优化思维是指一种追求最佳选择并愿意为之付出更多努力的决策风格。它既可以是个体的稳定特质,也可以由情境因素临时唤起。最优化思维的个体倾向于追求最佳选择,但同时也表现出更强烈的比较倾向,这使其在道德行为、未来导向行为和幸... 最优化思维是指一种追求最佳选择并愿意为之付出更多努力的决策风格。它既可以是个体的稳定特质,也可以由情境因素临时唤起。最优化思维的个体倾向于追求最佳选择,但同时也表现出更强烈的比较倾向,这使其在道德行为、未来导向行为和幸福感上存在“双刃剑效应”。具体来说,最优化思维既提升了个体的捐赠意愿,也会导致利己的不道德行为;既增加了对未来结果的关注,也削弱了未来展望能力;既提升了生活满足感,也会导致后悔等不利于幸福感的消极情绪。社会比较理论、自我调节理论、解释水平理论和认知资源理论是解释最优化思维双刃剑效应的主要理论基础。未来研究可以继续探究影响最优化思维双刃剑效应的新现象,思考提升个人福祉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化思维 道德行为 未来导向行为 个体幸福感 双刃剑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不离家?非惯常环境理论下的邻近游探析
11
作者 高子茵 管婧婧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44,共15页
随着各类短途旅游模式的兴起,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了邻近旅游的概念,认为居住地及其周边地区亦可成为居民的游览地,拓展了“旅游”的空间和内涵边界。但亦有学者认为,邻近旅游有悖于旅游定义中的异地性假设,挑战了学科共识,易造成理论混淆... 随着各类短途旅游模式的兴起,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了邻近旅游的概念,认为居住地及其周边地区亦可成为居民的游览地,拓展了“旅游”的空间和内涵边界。但亦有学者认为,邻近旅游有悖于旅游定义中的异地性假设,挑战了学科共识,易造成理论混淆。针对上述相悖观点,该文以非惯常环境理论为基础,从到访率、空间认知和身份转换的角度,在学理上辨析了地理位移缺省能否生成“旅游”,进而以离家感为“在旅游”的替代变量,实证检验到访频率、空间构成(异质空间、差异文化、旅游活动内容)和思维模式对离家感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本地居民在进入不常涉足的居住地“旅游化空间”时也会产生离家感,即产生进入非(偏)惯常环境的认知。具备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本地居民由于更能接受行动、思维和身份的转换,这一感受更为强烈。研究不仅在理论上回应了邻近旅游的概念合法性,解析了在居住地何以产生旅游体验的影响因素,也衍生探讨了异地性与非惯常环境、旅游与“旅”和“游”,以及非惯常环境认知与“在旅游”感知之间的关系,并给出了探究这一学理问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近(旅)游 离家感 异质空间 差异文化 旅游活动内容 成长型思维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专业学习者二语焦虑与学业成绩关系新视角——语言思维模式的调节作用
12
作者 蒋娟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第3期58-63,共6页
语言思维模式是外语教学领域中较为重要的概念。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大学113位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思维模式及其与二语焦虑的关系开展研究结果表明,被试的语言思维模式与二语焦虑低度相关,并对二语焦虑和英语成绩之间的关系有调节作用。
关键词 语言思维模式 二语焦虑 调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视频过度使用对夫妻关系的影响——基于20对青年夫妻交往过程的分析
13
作者 刘友富 刘栩 李向平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80-86,106,共8页
运用非结构访谈法和参与式观察法,借鉴情感社会学理论,以注意力分配为主线,追踪并记录了2020—2023年间湘桂两地20对青年夫妻短视频过度使用现象的形成机制及其短视频使用过程中注意力的转移对夫妻情感体验的影响。研究发现,短视频以其... 运用非结构访谈法和参与式观察法,借鉴情感社会学理论,以注意力分配为主线,追踪并记录了2020—2023年间湘桂两地20对青年夫妻短视频过度使用现象的形成机制及其短视频使用过程中注意力的转移对夫妻情感体验的影响。研究发现,短视频以其特有的传播方式、信息推送方式,在快速俘获用户注意力的同时,带来了诸多非预期结果。注意力的转移打乱了家庭内部生活节奏,改变了夫妻交往中的自我认知与交往心态。这些新变化的出现给夫妻交往带来了负面情感体验,增加了家庭运行的情感风险,不利于建构稳定的家庭情感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观看 注意力转移 完美心态 情感体验 夫妻关系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庆元党禁中理学人士的心路历程与文学创作
14
作者 许和亚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72-84,共13页
庆元党禁中,理学人士身处特定政治环境中,遭到严厉禁锢,经历了一段特殊而艰难的生命历程。理学人士在因应政局变动的同时持守“吾道”,普遍形成避言、畏祸的创作心态,呈现出两大文学创作取向:一是转向内在情性的吟咏,以排遣悲哀情累,为... 庆元党禁中,理学人士身处特定政治环境中,遭到严厉禁锢,经历了一段特殊而艰难的生命历程。理学人士在因应政局变动的同时持守“吾道”,普遍形成避言、畏祸的创作心态,呈现出两大文学创作取向:一是转向内在情性的吟咏,以排遣悲哀情累,为个体生命营造乐意相关的境界;二是在遭贬处穷中通过私密文本创作,体现其忠君恋阙的醇儒品格与淑世情怀。这两大创作倾向相辅相成、并行不悖,是具体历史情境下理学人士“内圣外王”之学在文学层面的重要表征,典型地体现了理学人士的精神品格与文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庆元党禁 理学人士 心路历程 创作心态 创作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Mindsets to Health Education and Behavior Change Programs 被引量:2
15
作者 Jordan Losavio Elizabeth Gollub 《Health》 CAS 2022年第4期407-417,共11页
Successful health promotion programs are characterized in part, by the willingness of audiences to engage, participate, and adopt healthier behaviors. But presentation of messages that reach and resonate with the inte... Successful health promotion programs are characterized in part, by the willingness of audiences to engage, participate, and adopt healthier behaviors. But presentation of messages that reach and resonate with the intended audience remains challenging. This is due in part to the variety of mindsets—viewpoints, attitudes, and beliefs—within a population. These mindsets play an essential role in understanding and predicting behaviors and lifestyl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health or chronic diseas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emonstrate how a specific survey-based method of mindset segmentation can distinguish predominant mindsets and then be used to create, adapt, and/or market health programs to appeal to these mindsets. Steps in survey construction, distribution, and analysis are described.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sults, yielding three primary mindsets, is the critical outcome of this segmentation method. The applications of this interpretation to community health education programs are suggested. This approach has potential to inform, enhance, or customize programs, tailoring activities, methods, and messages to the preferences of the commun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dset Segmentation Health Promotion Cognitive Science Community Program Develop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ndset Rather Than Technology Is What Really Matters in Flipped Classroom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An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16
作者 Xiaolong Feng 《Review of Educational Theory》 2020年第1期1-6,共6页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flipped classroom in a private university and explicitly interprets the three major resisting forces that undermine the application of flipped classroom in college English...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flipped classroom in a private university and explicitly interprets the three major resisting forces that undermine the application of flipped classroom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Based on in-depth analysis of voices from different stakeholders,it is illustrated that administrators in the focal institution lack a clear mission of external adaptation and should be more aware of hearing different voices instead of forcing the policy.As for teachers,they are used to traditional teaching delivery and fear for technology challenge and the possibility of being substituted by technology,moreover,they do not have the initiative to make innovation in tech-based teaching approaches.In terms of students,due to their lack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and their dependence on teacher-centered classroom context,it is challenging to change their awareness and accept the flipped classroom.Based on the situation,it is suggested in the paper that stakeholders should adapt their mindset to the external changes,and leaders in the school need to model the way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 and inspire a shared vision so that it creates psychological safety for its members to try new th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ipped classroom mindset STAKEHOLDERS Deep change PSYCHOLOGICAL safety Whole brain LITERAC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pan's Basic Mindset for Diplomacy toward the ROK
17
作者 Wang Shan Associate Research Professor, Institute for Japan Studies, CICIR.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2004年第7期35-40,共6页
关键词 Japan’s Basic mindset for Diplomacy toward the ROK Bas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反思的教师研修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向明 《教师发展研究》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教师研修中“理论联系实际”作为决策者和研究者解决“理论脱离实际”问题而开出的良方并未大范围起效,反而存在一些误区。基于对实践—反思教育学范式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探索,提出一种超越“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反思的教师研修样... 教师研修中“理论联系实际”作为决策者和研究者解决“理论脱离实际”问题而开出的良方并未大范围起效,反而存在一些误区。基于对实践—反思教育学范式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探索,提出一种超越“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反思的教师研修样态。这种新型的教师研修样态存在四个方面的转变:研修性质从认知性实践转向伦理性实践,研修关系从情感疏离转向激发性信任,研修方式从单边控制转向自然共现,研修结果从知识—技能掌握转向心智模式转化。实践—反思的教师研修对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推动教师教育的变革有一定的理论贡献,需要教师教育者、政策制定者和广大教师共同创设条件,改变观念,使其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研修 伦理实践 自然共现 心智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ndset Breaking and Its Integration with Multi - culture --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ity Higher Education
19
作者 Zhang Min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57-261,共5页
In the new era of the 21st century,it is highly relevant to improve humanity higher education and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 to be equipped with humanistic spirit and excellent academic skills.How to create an innovat... In the new era of the 21st century,it is highly relevant to improve humanity higher education and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 to be equipped with humanistic spirit and excellent academic skills.How to create an innovation-driven model for humanistic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in higher education,and enhance the level of humanity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social education.Thereby,the paper puts forward a brand-new model to integrate thinking out of the box initiatives and multi-cultures,which is valuable to write a new chapter for the humanity higher edu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素质教育 高等教育 多元文化 定势 人文精神 教育水平 社会教育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影响——成长型思维和学业焦虑的链式中介作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志 黎佳 梁晨曦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98,共16页
本研究基于2023年济南参加OECD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的数据,聚焦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影响,并尝试从学生成长型思维和学业焦虑两个视角出发,探讨两个变量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的中介机制。研究结... 本研究基于2023年济南参加OECD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的数据,聚焦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影响,并尝试从学生成长型思维和学业焦虑两个视角出发,探讨两个变量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的中介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成长型思维都对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学业焦虑对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产生显著负向影响;(2)成长型思维发挥着显著正向中介作用,即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通过成长型思维的中介作用对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产生积极促进作用;(3)学业焦虑作为中介变量呈现显著负向中介效应,表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通过学业焦虑的中介作用对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产生不利影响;(4)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成长型思维和学业焦虑之间显著正向的链式中介作用,即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通过影响学生的成长型思维,进而调节学生的学业焦虑水平,最终对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产生综合影响。基于实证结果的讨论,本研究针对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水平的提升提出三方面建议:一是给予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弱的学生群体更多资源和平台的支持;二是以学校为主阵地,系统建立成长型思维培养的路径机制;三是推进家校联动,共同破解青少年学业焦虑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成长型思维 学业焦虑 社会与情感能力 中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