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电图碎裂QRS波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及左心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37
1
作者 周萌 孙林 +3 位作者 李波 尹琳 张麟 冯夏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4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碎裂QRS波(fQRS)与室性心律失常、心率变异性(HRV)、左心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确诊为AMI的住院患者120例.男性99例,女性21例,28~82岁,平均(60±13)岁...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碎裂QRS波(fQRS)与室性心律失常、心率变异性(HRV)、左心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确诊为AMI的住院患者120例.男性99例,女性21例,28~82岁,平均(60±13)岁.根据12导心电图QRS波形态分为3组:A组:fQRS组、B组:病理性Q波组、C组:fQRS合并病理性Q波组.采用动态心电图分析室性心律失常、HRV各项时域参数指标;心脏彩超检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进行3组间比较分析.结果 ①AMI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指标室性期前收缩LOWN分级Ⅲ级、ⅣA级、ⅣB级比较,A组(34.2%、36.8%、26.3%)、C组(33.3%、28.3%、16.7%)发生率均高于B组(9.1%、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②AMI患者A组、C组心率变异性的各项时域参数指标(SDNN、SDANN index、rMSSD、pNN50、三角指标)较B组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③AMI患者的LVDD A组(51.71±8.44)、C组(50.32±7.35)的显著高于B组(45.14 ±6.44),LVEF A组(46.92±6.96)、C组(49.00±7.80)低于B组(53.23 ±7.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结论 AMI患者fQRS波的出现可能与①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及HVR明显降低有关;②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明显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心性 左心室收缩功能 碎裂QRS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竭性跑台运动致大鼠心肌顿抑现象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李顺昌 段意梅 苏全生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9-54,共6页
目的:观察大鼠反复力竭性跑台运动后不同时相心电图、心肌梗死面积和超微结构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探讨运动性心肌顿抑现象存在的可能性。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22只,随机分为A组(空白对照组,简称对照组,n=6)和B组(反复力竭性运动组,简称运动... 目的:观察大鼠反复力竭性跑台运动后不同时相心电图、心肌梗死面积和超微结构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探讨运动性心肌顿抑现象存在的可能性。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22只,随机分为A组(空白对照组,简称对照组,n=6)和B组(反复力竭性运动组,简称运动组,n=16)。根据运动后心电图是否出现异常将B组分为B1组(心电异常组)和B2组(心电正常组)。测定运动前、运动后即刻、10min、20min、30min、1h、1.5h、2h、3h、6h、12h、24h的心电图;并于运动后24h进行左室前壁心肌坏死面积分析;电镜观察部分大鼠心电异常时及运动后24h左室前壁心肌纤维超微结构变化情况。结果:B1组在运动后1~3h大鼠心电图出现J点下移,T波低平或倒置,S波加深,R波逐渐减小,ST-T弓背上抬,一过性的病理性Q波等异常变化,至运动后24h时上述变化基本恢复正常;B2组运动前、后大鼠心电图无明显变化;A组、B1组和B2组的心肌坏死区比率分别为17.9%±14.95%、29.1%±13.91%、21.3%±11.47%,两两比较组间差异无显著性;B1组心电出现明显异常时,心肌超微结构出现异常。而运动后24h时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反复力竭性跑台运动能诱发大鼠心脏心肌顿抑,证实存在着与临床缺氧缺血所致心肌顿抑相似的运动性心肌顿抑现象;心肌线粒体大面积损伤可能与心电图异常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实验 力竭性运动 运动性心肌顿抑 心电图 心肌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型钙通道拮抗剂对未成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唐浩 周新民 +6 位作者 胡建国 肖献忠 胡野荣 杨一峰 彭昊 李津 喻杰锋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35-438,共4页
目的探讨T型钙通道拮抗剂Mibefradil对未成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2~3周龄新西兰大白兔32只随机分为4组:ST组为St.Thomas液停搏,SV组为St.Thomas液中加入0.1μmolLVerapamil,SM1组为St.Thomas液中加入0.1μmolLMibefradi... 目的探讨T型钙通道拮抗剂Mibefradil对未成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2~3周龄新西兰大白兔32只随机分为4组:ST组为St.Thomas液停搏,SV组为St.Thomas液中加入0.1μmolLVerapamil,SM1组为St.Thomas液中加入0.1μmolLMibefradil,SM2组为St.Thomas液中加入1μmolLMibefradil。建立Langendorff模型后,分别在4℃按上述心脏停搏液停搏,维持局部心肌温度在15℃,停止灌注90min,再灌注45min。观测各组停搏前、再灌注后冠状动脉流量、冠状动脉流出液乳酸脱氢酶浓度、心功能(左心室发展压、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恢复率、心肌丙二醛含量和心肌钙离子含量等指标。结果各组冠状动脉流量没有明显差异。心功能恢复发现再灌注后45min时,SV组的左心室发展压、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恢复率分别为:0.70±0.23、0.72±0.23和0.67±0.25,明显低于其余各组(P<0.05),其余各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SV组乳酸脱氢酶浓度(12.2±2.7IUL)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同时ST组(9.3±3.2IUL)也明显高于SM2组(6.6±2.2IUL),P<0.05。心肌丙二醛含量ST组(1.64±0.39μmolg)和SV组(1.76±0.51μmolg)明显高于SM2组(1.14±0.24μmolg,P<0.05)。SV组心肌钙离子含量(0.225±0.041mgg)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同时ST组(0.184±0.021mgg)也明显高于SM2组(0.147±0.020mgg,P<0.05)。结论Mibefradil对未成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Verapamil损害未成熟心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T型钙通道阻断剂 MIBEFRADIL 缺血再灌注损伤 未成熟心肌 心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医学辅助诊疗系统的构造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范逢曦 李祥生 +2 位作者 李茹香 刘卓敏 李运乾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86-89,共4页
一种医学辅助诊疗系统的构造方法范逢曦,李祥生(山西医学院计算机中心,太原)李茹香,刘卓敏,李运乾(山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太原)关键词:医学辅助诊疗,心肌梗塞,预后ASTRUCTUREDMETHODOFMED... 一种医学辅助诊疗系统的构造方法范逢曦,李祥生(山西医学院计算机中心,太原)李茹香,刘卓敏,李运乾(山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太原)关键词:医学辅助诊疗,心肌梗塞,预后ASTRUCTUREDMETHODOFMEDICALAIDEDDIAGNOS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预后 计算机 诊疗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即刻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心肌再灌注损伤和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任美欣 严松彪 陈晖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2年第6期317-320,共4页
目的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前超短期(1~2h)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80mg)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作用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85例行PPCI的STEM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目的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前超短期(1~2h)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80mg)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作用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85例行PPCI的STEM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他汀组(再灌注前1~2h给予阿托伐他汀80mg)36例和对照组49例。测定发病后CK-MB、cTnT峰值和达峰时间。于血管再通后测定TIMI血流分级(TFG)、TIMI血流帧数计数(TFC)和校正的TFC(CTFC)以及心肌呈色分级(MBG)。分别于入心内科重症监护病房(CCU)后第1天及发病后1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UCG),应用Simpson's法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试验主要终点为30天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结果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他汀组的CK-MB峰值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52.11±206.13)U/L比(345.88±242.51)U/L,t=1.922,P=0.047]。两组患者入院UCG检查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他汀组与对照组相比1个月时LVEF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62比0.58,t=-1.907,P=0.050)。结论 PPCI前超短期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可以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阿托伐他汀预处理有可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阿托伐他汀 心肌再灌注损伤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对右室梗死诊断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石湘芸 吴旭辉 +3 位作者 费宇行 徐洪涛 朱智明 黄璟 《天津医药》 CAS 1998年第8期451-452,共2页
回顾分析102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的心电图变化对右室梗死(RVI)的诊断价值。在102例AMI中,结合临床诊断RVI占40.2%(41/102),以Ⅱ导联R/Q比值<1者,RVI的阳性率为75.5%;以Ⅱ、Ⅲ、aVF导联均呈QS形者,RVI的阳性率为93.8%,两者差... 回顾分析102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的心电图变化对右室梗死(RVI)的诊断价值。在102例AMI中,结合临床诊断RVI占40.2%(41/102),以Ⅱ导联R/Q比值<1者,RVI的阳性率为75.5%;以Ⅱ、Ⅲ、aVF导联均呈QS形者,RVI的阳性率为93.8%,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的敏感性(75.6%、73.2%)和准确性(80.4%、87.2%)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其特异性分别为83.6%和96.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种心电图的测定方法均可作为早期诊断RVI的一个补充,其中以Ⅱ、Ⅲ、aVF导联QRS波形变化优于单一Ⅱ导R/Q比值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诊断 心电图 AIM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nI自身抗体对两种cTnI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赖力 沈晓丽 +3 位作者 刘小晴 林赛梅 陈点 韩莉莉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61-265,共5页
目的:比较心肌肌钙蛋白I(cTnI)抗体结合位点不同的两种免疫分析仪检测cTnI的差异,观察cTnI自身抗体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cTnI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AQT90快速免疫分析仪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2个捕获cTnI抗体位点之一处于cTnI分... 目的:比较心肌肌钙蛋白I(cTnI)抗体结合位点不同的两种免疫分析仪检测cTnI的差异,观察cTnI自身抗体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cTnI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AQT90快速免疫分析仪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2个捕获cTnI抗体位点之一处于cTnI分子稳定区中间片断之外,不受cTnI自身抗体干扰,总的来说受cT-nI自身抗体干扰较少)和Centaur CP全自动免疫系统的化学发光法(2个捕获cTnI抗体位点都处于cTnI分子稳定区中间片断,受cTnI自身抗体干扰较多),分别对36例AMI患者血浆中cTnI的含量进行检测,并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这些患者血浆cTnI自身抗体进行检测。结果:36例AMI患者AQT分析仪cTnI测定值(2.492±5.91μg/L)高于CP分析仪的(1.934±6.06μg/L),但不显著(P>0.05)。按两种分析仪测定值的差异分AQT>CP组(20例),和AQT<CP组(16例),结果AQT>CP组的cTnI自身抗体浓度(2465.0±1706.4)pg/ml,AQT的cTnI测值为(4.64±7.97)μg/L,高于CP测值(3.70±8.48),但P>0.05;而AQT<CP组的cTnI自身抗体浓度(532.6±138.2)pg/ml,显著低于AQT>CP组,P<0.001,AQT仪,CP仪的cTnI测值分别为(0.59±0.44)μg/L,(0.68±0.54)μg/L,二者非常接近,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结果说明cTnI自身抗体浓度对于cTnI测定值有显著影响,于自身抗体浓度高时,AQT法受自身抗体浓度影响小,其cTnI测定值高于CP仪的cTnI测定值;于自身抗体浓度不高时,两种仪器测定的cTnI值非常接近,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钙蛋白I 自身抗体 诊断技术和方法 心肌梗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受体GPⅢa基因P1A1/P1A2多态性与心肌梗塞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陆林 于金德 +6 位作者 乐玮 陶蓉 尤蓓 何汝敏 蔡煦 朱鼎良 龚兰生 《中国心血管杂志》 1998年第6期425-427,共3页
冠心病心肌梗塞(MI)与凝血纤溶系统的关系一直广受关注.近来,有报道称美国白种人血小板受体GPⅢa基因的PIA1/PIA2多态性与MI发病相关.本研究运用RFLP和ASO技术对82例MI患者和68例对照进行该多态性的检测,并与50例美国健康白种人作比较.... 冠心病心肌梗塞(MI)与凝血纤溶系统的关系一直广受关注.近来,有报道称美国白种人血小板受体GPⅢa基因的PIA1/PIA2多态性与MI发病相关.本研究运用RFLP和ASO技术对82例MI患者和68例对照进行该多态性的检测,并与50例美国健康白种人作比较.结果显示150例中国人的GPⅢa多态基因型均为P1A1/P1A1,与美国白种人有显著差别.表明中国人群血小板受体GPⅢa基因的PlA1/PlA2多态性与MI发病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血小板 受体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的QT离散度变化 被引量:6
9
作者 胡英 蔡乃绳 《临床心电学杂志》 1996年第3期102-104,共3页
3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接受溶栓治疗,有效15例,无效17例。无效组溶栓后6小时的QTc离散度(QTcd)较溶栓后2小时更长(81±27与64±26;P<0.01),有效组溶栓后6小时较溶栓后2小时QTcd明显下降(52±23与73±29;P<0.0... 3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接受溶栓治疗,有效15例,无效17例。无效组溶栓后6小时的QTc离散度(QTcd)较溶栓后2小时更长(81±27与64±26;P<0.01),有效组溶栓后6小时较溶栓后2小时QTcd明显下降(52±23与73±29;P<0.01),两组溶栓后6小时的QTcd差异有显著性(P<0.05)。发病一周后两组QTcd基本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心肌梗死 溶栓 QT离散度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内源性洋地黄样因子浓度变化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柯永胜 杨尚印 +1 位作者 李苏 赵振东 《老年学杂志》 CSCD 1990年第5期277-279,共3页
本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2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和15例正常老年人血清内源性洋地黄样因子(EDF)浓度。结果发现:AMI患者血清EDF浓度明显高于正常老年人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均<0.01),合并心房纤(?)者血清EDF浓度明显低于窦性节律者(P<0... 本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2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和15例正常老年人血清内源性洋地黄样因子(EDF)浓度。结果发现:AMI患者血清EDF浓度明显高于正常老年人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均<0.01),合并心房纤(?)者血清EDF浓度明显低于窦性节律者(P<0.01),血清EDF浓度与血钠浓度呈明显正相关(r=0.4783,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冠心病 血清 洋地黄样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的不同治疗方法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艳彬 吕冬燕 何海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06年第3期27-30,共4页
目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接受不同治疗的临床疗效及远期预后。方法153例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塞患者,30例接受直接PTCA冠脉支架术治疗,45例接受延迟PTCA冠脉支架术治疗,36例尿激酶静脉溶栓术,42例未再灌注治疗。对所有患者随访12 ̄24个月,... 目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接受不同治疗的临床疗效及远期预后。方法153例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塞患者,30例接受直接PTCA冠脉支架术治疗,45例接受延迟PTCA冠脉支架术治疗,36例尿激酶静脉溶栓术,42例未再灌注治疗。对所有患者随访12 ̄24个月,观察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的临床不良事件和超声心动图的变化。结果1.PTCA冠脉支架术可缩短平均住院时间(P<0.05),再灌注治疗较减少复合终点事件(P<0.05)。2.平均随访12.5±3.7个月时,平均住院时间,延迟组与直接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较静脉溶栓组、内科药物治疗组则明显缩短住院时间。住院期间四组患者各项心脏事件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在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方面,各再灌注组明显低于未再灌注治疗组(P<0.05),而且直接组与溶栓组有明显差别(P<0.05)。平均随访12.5±3.7个月时,四组患者在死亡、不稳定性心绞痛、再梗和严重卒中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在心力衰竭方面,各PTCA冠脉支架术组与未再灌注治疗有统计学意义;在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方面,各再灌注组明显低于未再灌注治疗组(P<0.05),而且直接组与溶栓组有明显差别(P<0.05)。住院期间平均住院二周左右的超声心动结果显示,各再灌注组LVEF、Fs明显低于未再灌注治疗组,直接组且明显高于静脉溶栓组(P<0.05)。随访期间,各再灌注组LVEF、Fs、LVDd、LAD与未再灌注治疗组有明显差别(P<0.05);而且各再灌注组间的LVEF、Fs、LVDd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再灌注治疗直接PTCA冠脉支架术应作为急性心肌梗塞治疗的首选,而延迟PTCA冠脉支架术应尽量提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PTCA冠脉支架术 直接PTCA冠脉支架术 急性心肌梗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对老年兔心肌梗死左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丹丹 李加平 《西部医学》 2013年第3期346-347,352,共3页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老年兔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老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1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梗死组、瑞舒伐他汀组各6只,梗死模型建立后予瑞舒伐他汀从胃肠道灌输4周所在的组为瑞舒伐他汀组。制模前后分别测...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老年兔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老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1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梗死组、瑞舒伐他汀组各6只,梗死模型建立后予瑞舒伐他汀从胃肠道灌输4周所在的组为瑞舒伐他汀组。制模前后分别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术后测量肌细胞瘢痕和肌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手术组与假手术组比较,梗死成功后心肌梗死组和瑞舒伐他汀组的LVFS、LVEF明显减小,但在某种程度上LVDD、LVDS显著增大(均P<0.01);在心肌梗死制造模型成功后的14、28d瑞舒伐他汀组LVDS低于心肌梗死组(P<0.05和P<0.01),然而LVFS和LVEF均明显高于心肌梗死组(均P<0.01);在梗死模型建立后28天瑞舒伐他汀组心肌瘢痕指数小于心肌梗死组(P<0.05);假手术组AI显著低于舒伐他汀组和心肌梗死组(P<0.01),但心肌梗死组明显高于瑞舒伐他汀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对老年兔心肌梗死后的心肌重塑与心功能的有良性的影响,其机制可能是为减少梗死的面积,增强了心肌耗氧量;这一研究将会对人类诊断和预防心肌梗死的恶化提供了新的指南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心脏功能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导联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标准及价值初探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卫泽 杜修海 +1 位作者 杜淑兰 胡静泠 《甘肃医药》 1994年第3期121-123,4,共3页
对700名就诊者分高血压、冠心病、其它疾病及青年体检组,以A和B两个标准分析三导动态心电图(DCG)对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诊断价值。(1)A标准:各组间ST下移或抬高次数无临床意义,其它疾病组的ST异常改变发生率达53.7%,假阳性率甚高;(2)... 对700名就诊者分高血压、冠心病、其它疾病及青年体检组,以A和B两个标准分析三导动态心电图(DCG)对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诊断价值。(1)A标准:各组间ST下移或抬高次数无临床意义,其它疾病组的ST异常改变发生率达53.7%,假阳性率甚高;(2)B标准:心绞痛组缺血性ST改变的发生率为51.7%,而其它各组为9%~12.7%,前者ST缺血发作2.8h^(-1),而后者各组均≤1h^(-1)。B标准下DCG对SMI有一定价值但需结合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无症状 心肌缺血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内介入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1
14
作者 曾小芳 方少意 +1 位作者 李庐 胡清娜 《实用医技杂志》 2005年第01B期242-244,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行急诊冠脉内介入治疗(PCI)的护理。方法:对2 4例6 0岁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术前准备、术后护理。结果:2 4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结论: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及疾病特点,按PCI的要求,严密心电、... 目的:探讨老年人行急诊冠脉内介入治疗(PCI)的护理。方法:对2 4例6 0岁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术前准备、术后护理。结果:2 4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结论: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及疾病特点,按PCI的要求,严密心电、血压监护,正确应用抗凝剂,认真落实护理措施,可防止和减少并发症,提高抢救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急性心肌梗死 冠脉内介入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范围对中性粒细胞氧自由基及CPK活性的影响
15
作者 汪太平 米改屏 +4 位作者 史初西 王明玉 董玉霞 李芹 史学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5年第1期21-23,共3页
应用鲁米诺依赖的全血化学发光法(CL),检测23例不同范围的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多型核中性粒细胞(PMN)氧化代谢变化,同时设立20例相应年龄的正常对照组。结果表明,AMI总组、多部位AMI组、单侧壁AMI组P... 应用鲁米诺依赖的全血化学发光法(CL),检测23例不同范围的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多型核中性粒细胞(PMN)氧化代谢变化,同时设立20例相应年龄的正常对照组。结果表明,AMI总组、多部位AMI组、单侧壁AMI组PMN-CL的本底、峰值、斜率、积分和吞噬指数及CPK活性均较正常人显著增高(P均<0.01~0.001)。多部位AMI组较单侧壁AMI组的PMN-CL本底、峰值、积分、吞噬指数及CPK活性与梗塞范围一致,临床有可能通过检测外周血PMN-CL来反映AMI患者的梗塞范围和估测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急性 中性粒细胞 病理化学 氧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变化的意义
16
作者 张萍 刘肇禧 +2 位作者 范军 楚卡琳 赵兴山 《中国医药导刊》 2001年第4期255-256,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血脂尤其是甘油三酯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析102例AMI患者(AMI组)及51例冠脉造影阴性患者(Con组)的血脂变化,尤其是TG及HDL-C与AMI的关系。结果:AMI组患者不仅TC升高...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血脂尤其是甘油三酯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析102例AMI患者(AMI组)及51例冠脉造影阴性患者(Con组)的血脂变化,尤其是TG及HDL-C与AMI的关系。结果:AMI组患者不仅TC升高,且TG也明显升高,高甘油三酯组(HTG)HDL-C有明显降低,二者比值TG/HDL-C水平、TC/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72±0.99)vs(1.28±0.52),P<0.01;(4.74±1.53)vs(3.86±0.88),P<0.01]。结论:AMI患者各项血脂可有不同程度改变,但以TG/HDL-C及TC/HDL-C比值变化更为明显,二者是对AMI的发病危险有重要预测价值的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甘油三酯 高密度脂蛋白 血脂 AM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提取液对犬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代友平 唐国华 +1 位作者 习水平 吕德裕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2期50-53,共4页
造成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损伤模型,测定静脉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心肌梗塞面积和梗塞程度。评估五味子提取液对犬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五味子提取液能提高SOD活性,明显降低静脉血... 造成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损伤模型,测定静脉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心肌梗塞面积和梗塞程度。评估五味子提取液对犬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五味子提取液能提高SOD活性,明显降低静脉血中LPO含量,缩小心肌梗塞范围,减轻心肌梗塞程度。提示五味子提取液对犬心肌缺血再灌注时脂质过氧化损伤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心肌缺血 提取液 保护作用 药理
全文增补中
QT间期离散度与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功能及心律失常的关系
18
作者 汪太平 李芹 史学功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36-338,共3页
应用超声声学定量技术和动态心电图观察QT间期离散度(QTd)对冠心病亚急性及陈旧性(伴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功能和心律失常的影响。结果发现,心肌梗死组的QTd较正常组明显延长(P<0.01);其左室收缩功能与舒张功能与正常... 应用超声声学定量技术和动态心电图观察QT间期离散度(QTd)对冠心病亚急性及陈旧性(伴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功能和心律失常的影响。结果发现,心肌梗死组的QTd较正常组明显延长(P<0.01);其左室收缩功能与舒张功能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亦受损。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组与合并窦性心律组相比,前者QTd明显延长(P<0.01);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组的左室收缩功能与舒张功能与心肌梗死合并窦性心律组相比亦受损。由此可见,冠心病亚急性及陈旧性(伴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患者QTd延长,QTd的延长可能与左室收缩功能与舒张功能的受损及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T间期离散度 左室功能 心律失常 心肌梗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缺血预适应的延迟保护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的影响
19
作者 王兵 江洪 +1 位作者 杨亚娟 姚风伟 《医学综述》 2008年第8期1272-1273,共2页
目的观察心肌缺血预适应的延迟保护对急性心肌梗死(AMl)后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60例AMI患者。按AMI前48h内有无心绞痛发作,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于住院1—2个月内查心脏彩色多普勒,并分别于左室收缩末期及舒张末期测量左室内径、室... 目的观察心肌缺血预适应的延迟保护对急性心肌梗死(AMl)后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60例AMI患者。按AMI前48h内有无心绞痛发作,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于住院1—2个月内查心脏彩色多普勒,并分别于左室收缩末期及舒张末期测量左室内径、室间隔、左室后壁厚度及左室射血时间。同时观察室壁运动状态。结果观察组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舒张末容积,收缩末容积,左室射血分数及室壁运动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肌缺血延迟预适应确有保护心肌,缩小心肌梗死范围,减轻心肌重构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病 心肌梗死 延迟预适应 左心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利用心肌断层图评价左室功能的方法
20
作者 牛广君 孙秉奇 +4 位作者 焦建国 孟玉葆 刘保平 常建东 吴景瑜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5年第4期367-369,共3页
本文探讨了在心肌灌注断层图像计算心腔与心肌的放射性计数比值(C/M)来评价左室功能的方法,40例正常对照组的C/M值为0.567±0.08(±s),其下限为0.41,C/M值与经门控心血池显像计算的左室射血分... 本文探讨了在心肌灌注断层图像计算心腔与心肌的放射性计数比值(C/M)来评价左室功能的方法,40例正常对照组的C/M值为0.567±0.08(±s),其下限为0.41,C/M值与经门控心血池显像计算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69P<0.01),以C/M值≤0.41诊断左室功能不全(LVEF≤56%)灵敏度为83.3%,特异性为86.4%,诊断准确率为85%。C/M值获取容易、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可在心肌灌注图像上同时获得左室形态学改变及其功能状态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灌注显像 左室功能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