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种杀虫剂对菇类生长抑制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4
1
作者 范芮 刘新刚 +1 位作者 芮昌辉 袁会珠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13年第4期67-71,共5页
研究了4种杀虫剂对6种不同菇类菌丝生长抑制影响及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种类杀虫剂和同一杀虫剂不同处理浓度对3种香菇、3种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皿内安全性实验表明,除虫脲对香菇、平菇抑制作用最小,均表现... 研究了4种杀虫剂对6种不同菇类菌丝生长抑制影响及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种类杀虫剂和同一杀虫剂不同处理浓度对3种香菇、3种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皿内安全性实验表明,除虫脲对香菇、平菇抑制作用最小,均表现出了较高的安全性,在香菇、平菇中可以拌料的方式(有效成分浓度<0.75g/L)使用。阿维菌素在较高浓度下对香菇、平菇生长抑制均较大,在使用时应慎用或严格控制其使用浓度。吡丙醚可在香菇上安全使用(有效成分浓度<0.5g/L),高效氯氰菊酯可在平菇上安全使用(有效成分浓度<1.33g/L)。喷雾实验表明,喷雾处理对平菇的致畸率较高,因此,平菇的害虫防治应以预防为主,可将药剂用于拌料或菌丝生长早期阶段处理菌袋或菌床,切勿在子实体萌发后进行喷雾处理。杀虫剂还能对食用菌的菌丝形态产生影响,主要表现为菌落边缘变得不整齐,菌丝变密、变粗,菌落色泽变洁白。从安全性角度考虑,除虫脲是菇类栽培中最理想的杀虫剂,不建议使用阿维菌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平菇 杀虫剂 菌丝生长抑制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狼尾草栽培球盖菇在有机幼龄茶园套种模式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韩海东 王俊宏 +2 位作者 黄毅斌 黄秀声 黄勤楼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5年第5期9-13,27,共6页
在有机幼龄茶园开展利用狼尾草栽培球盖菇套种模式研究。通过套种两年对茶树生长土壤肥力的主要限制因子及球盖菇子实体的主要营养成分研究表明:套种后茶园土壤肥力的主要限制因子得到显著提升:其中套种后第二年有机质含量达3.68g/kg,... 在有机幼龄茶园开展利用狼尾草栽培球盖菇套种模式研究。通过套种两年对茶树生长土壤肥力的主要限制因子及球盖菇子实体的主要营养成分研究表明:套种后茶园土壤肥力的主要限制因子得到显著提升:其中套种后第二年有机质含量达3.68g/kg,比没套种球盖菇(CK)的1.87 g/kg提高了96.79%,全氮含量(g/kg)、有效磷含量(mg/kg)、速效钾含量(mg/kg)分别达到0.206%、17.6%、341.7%,与CK相比分别提高了103.96%、165.15%、346.67%,球盖菇子实体的营养成分均达到WHO/FAO理想营养价值的标准。研究提出利用"茶-草(狼尾草及豆科牧草)-菌(球盖菇等食用菌)-畜禽(羊、鸡)"种养模式构建有机茶园,达到茶叶种植的高产优质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尾草 球盖菇 有机幼龄茶园 主要限制因子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于平菇生长发育的培养基 被引量:13
3
作者 殷红 《中国食用菌》 1995年第4期35-35,共1页
经过筛选和改良,发现在一种合成培养基上,平菇可以良好生长,并正常形成子实体,这种培养基可以用于平菇的营养和生理特性的研究。
关键词 平菇 生长发育 子实体 合成培养基 食用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香)菇的成因与栽培要点
4
作者 张水成 王春弘 《天中学刊》 2000年第5期25-26,共2页
花菇是香菇在特殊栽培条件下形成的上品 .花菇栽培的技术要点是低温 (8℃~ 1 2℃ ) ,干燥(相对湿度 70 %以下 ) ,较大的昼夜温差 (1 0℃~ 1 5℃ )
关键词 香菇 栽培 后期管理 花菇 温差 光照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茶树枝提取液对茶树菇、竹荪、平菇、香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文 常有情 李首成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16年第1期114-116,共3页
将茶树菇、竹荪、平菇、香菇这四种常见食用菌母种接种到含有不同浓度茶树枝提取液制成的培养基上,通过观测培养基上食用菌菌丝的生长情况,研究茶树枝提取液对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从中筛选出最适合的茶树枝提取液培养基。结果表明,茶... 将茶树菇、竹荪、平菇、香菇这四种常见食用菌母种接种到含有不同浓度茶树枝提取液制成的培养基上,通过观测培养基上食用菌菌丝的生长情况,研究茶树枝提取液对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从中筛选出最适合的茶树枝提取液培养基。结果表明,茶树枝提取液浓度和菌丝的生长势、生长速度有一定的相关性;不同浓度的茶树枝提取液对茶树菇均有促进生长的作用,对香菇有抑制作用;高浓度茶树枝提取液抑制竹荪生长,对平菇有降低生长速度但能促进长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枝提取液 菌丝生长势 生长速度 茶树菇 竹荪 平菇 香菇
原文传递
The differential requirement of mushroom body α/β subdivisions in long-term memory retrieval in Drosophila 被引量:1
6
作者 Cheng Huang Pengzhi Wang +2 位作者 Zhiyong Xie Lianzhang Wang Yi Zhong 《Protein & Cell》 SCIE CSCD 2013年第7期512-519,共8页
The mushroom body(MB),a bilateral brain structure pos-sessing about 2000-2500 neurons per hemisphere,plays a central role in olfactory learning and memory in Dros-ophila melanogaster.Extensive studies have demonstrat-... The mushroom body(MB),a bilateral brain structure pos-sessing about 2000-2500 neurons per hemisphere,plays a central role in olfactory learning and memory in Dros-ophila melanogaster.Extensive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three major types of MB neurons(α/β,α’/β’andγ)exhibit distinct functions in memory processing,including the critical role of approximately 1000 MBα/βneurons in retrieving long-term memory.Inspired by recent fi ndings that MBα/βneurons can be further divided into three subdivisions(surface,posterior and core)and wherein theα/βcore neurons play an permissive role in long-term memory consolidation,we examined the functional differ-ences of all the three morphological subdivisions of MBα/βby temporally precise manipulation of their synaptic outputs during long-term memory retrieval.We found the normal neurotransmission from a combination of MBα/βsurface and posterior neurons is necessary for retrieving both aversive and appetitive long-term memory,whereas output from MBα/βposterior or core subdivision alone is dispensable.These results imply a specifi c requirement of about 500 MBα/βneurons in supporting long-term memory retrieval and a further functional partitioning for memory processing within the MBα/β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ory retrieval neural circuits aversive olfactory conditioning appetitive olfactory conditioning mush-room bod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