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Survey of Sediment Fineness and Moisture Content in the Soyang Lake Floodplain Using GPS Data
1
作者 Mutiara Syifa Prima Riza Kadavi +1 位作者 Sung Jae Park Chang-Wook Lee 《Engineering》 SCIE EI 2021年第2期252-259,共8页
Soyang Lake is the largest lake in Republic of Korea bordering Chuncheon,Yanggu,and Inje in Gangwon Province.It is widely used as an environmental resource for hydropower,flood control,and water supply.Therefore,we co... Soyang Lake is the largest lake in Republic of Korea bordering Chuncheon,Yanggu,and Inje in Gangwon Province.It is widely used as an environmental resource for hydropower,flood control,and water supply.Therefore,we conducted a survey of the floodplain of Soyang Lake to analyze the sediments in the area.We used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data and aerial photography to monitor sediment deposits in the Soyang Lake floodplain.Data from three GPS units were compared to determine the accuracy of sampling location measurement.Sediment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t three sites:two in the eastern region of the floodplain and one in the western region.A total of eight samples were collected:Thre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t 10 cm intervals to a depth of 30 cm from each site of the eastern sampling point,and two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t depths of 10 and 30 cm at the western sampling point.Samples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for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trends in particle size and moisture content.The sizes of the sediment samples ranged from coarse to very coarse sediments with a negative slope,which indicate eastward movement from the breach.The probability of a breach was indicated by the high water content at the eastern side of the floodplain,with the eastern sites showing a higher probability than the western sites.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analyses of grain fineness,moisture content,sediment deposits,and sediment removal rates can be used to understand and predict the direction of breach movement and sediment distribution in Soyang La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yang Lake Grain fineness number moisture content GPS data Digital surface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含水率下脏污道砟累积塑性变形预测
2
作者 杨家强 朱玉龙 +1 位作者 奚邦禄 张振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715-722,共8页
为预测脏污状态下铁路有砟道床累积塑性变形,采用循环加载三轴试验和修正次加载面模型对循环荷载作用下脏污道砟的累积塑性变形发展规律开展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细粒含量及含水率协同影响道砟的水力和力学性能,特别是当道砟中细颗粒... 为预测脏污状态下铁路有砟道床累积塑性变形,采用循环加载三轴试验和修正次加载面模型对循环荷载作用下脏污道砟的累积塑性变形发展规律开展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细粒含量及含水率协同影响道砟的水力和力学性能,特别是当道砟中细颗粒含量和含水率都增长时,道砟的力学性能显著下降,进而加剧了循环荷载下铁路道砟累积沉降的发展。此外,基于次加载面本构模型并借助有限元软件,二次开发编写了修正次加载面模型子程序,通过对比室内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适用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修正次加载面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不同含水率和细粒含量影响下铁路道砟的累积塑性变形。因此,可在未来研究中借助修正次加载面模型建立实尺铁路道床分析模型,预测不同脏污条件下铁路有砟道床的累积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道砟 含水率 细颗粒含量 三轴试验 修正次加载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细小死可燃物小时步长的含水率预测模型
3
作者 张佐忠 高徳民 +2 位作者 王浩宇 牛海峰 郭在军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7-156,共10页
以张家口市崇礼区的白桦和落叶松林地为实验样地,使用传统直接估计法和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LSTM)对含水率进行单步预测,结合重新构建的直接估计法、informer、LSTM完成对不同步长含水率序列的预测,分析了informer在不依赖气象要素... 以张家口市崇礼区的白桦和落叶松林地为实验样地,使用传统直接估计法和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LSTM)对含水率进行单步预测,结合重新构建的直接估计法、informer、LSTM完成对不同步长含水率序列的预测,分析了informer在不依赖气象要素的条件下,对2种可燃物含水率序列的预测精度。结果表明:3种含水率序列预测模型对不同步长的含水率序列预测表现有很大差异,短时间步长上直接估计法预测精度最高,长时间步长上informer模型最好,LSTM模型次之。使用informer不仅解决了LSTM模型时间复杂度和模型的内存消耗高的问题,而且提高了对长时间步长含水率序列的预测精度。传统的气象要素回归以及直接估计方法对含水率的预测,必须依赖当前和历史时刻气象要素的实测值;使用深度学习方法解决多变量多步长的时间序列预测问题,实现对未来30 h含水率序列的预测,白桦林含水率预测MAE为0.2943,落叶松含水率预测MAE为0.1791,可以为林火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细小死可燃物 含水率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INFORM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地表细小死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模型 被引量:8
4
作者 陆昕 胡海清 +1 位作者 孙龙 张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4-90,共7页
以大兴安岭地区南瓮河保护区落叶松林(Larix gmelinii)、蒙古栎林(Quercus mongolica Fischer)、落叶松-白桦混交林(Mixture of Larix gmelinii and Betula platyphylla)(阴坡、阳坡)、沟塘草甸等4种典型林分为研究对象,运用气象要素回... 以大兴安岭地区南瓮河保护区落叶松林(Larix gmelinii)、蒙古栎林(Quercus mongolica Fischer)、落叶松-白桦混交林(Mixture of Larix gmelinii and Betula platyphylla)(阴坡、阳坡)、沟塘草甸等4种典型林分为研究对象,运用气象要素回归法,对春季防火期和秋季防火期内的地表细小死可燃物含水率动态进行测定,构建了不同防火期、不同林型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的预测模型,分析了相应模型的预测误差。结果表明:同林型地表可燃物含水率在春季防火期和秋季防火期差异显著;在秋季防火期,5个典型林型的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预测平均绝对误差为0.167,平均相对误差为0.218,低于春季防火期模型和春季-秋季混合模型;秋季防火期模型对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效果最好。气象要素回归法适用于南瓮河保护区典型林型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细小死可燃物 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帽儿山地区典型地表可燃物含水率动态变化及预测模型 被引量:20
5
作者 满子源 胡海清 +2 位作者 张运林 刘方策 李远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9-57,共9页
【目的】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是林火预报研究的重要内容,其中地表细小可燃物、半腐殖质和腐殖质含水率在一定程度影响了林火垂直蔓延的持续性及地下火发生的可能性,含水率变化主要是受天气状态和地形特征的影响,而我国关于半腐殖质和腐殖... 【目的】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是林火预报研究的重要内容,其中地表细小可燃物、半腐殖质和腐殖质含水率在一定程度影响了林火垂直蔓延的持续性及地下火发生的可能性,含水率变化主要是受天气状态和地形特征的影响,而我国关于半腐殖质和腐殖质含水率动态变化及其预测模型的研究较少,分析红松蒙古栎针阔混交林下的地表细小可燃物、半腐殖质和腐殖质3层可燃物含水率的动态变化,对建立我国林火预报系统有指导作用。【方法】本研究对帽儿山地区红松蒙古栎典型针阔混交林下的地表细小可燃物、半腐殖质和腐殖质含水率进行每日监测,同步监测林分内气象数据,统计分析气象要素和3层可燃物含水率的相关性,选择气象要素回归法建立3层可燃物类型的含水率预测模型。【结果】在整个监测期内,地表细小可燃物含水率波动最大,最小值为10.99%,最大值为253.30%;半腐殖质次之,最小值为19.21%,最大值为238.07%;腐殖质含水率最稳定,最小值为48.45%,最大值为193.83%,波动最小。地表可燃物含水率变化对气象因子的响应最敏感,多与当日或前一日气象因子相关,半腐殖质次之,腐殖质含水率仅与空气温度相关;建立3种可燃物含水率气象要素回归预测模型,其中地表细小可燃物、半腐殖质和腐殖质的含水率预测模型平均绝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2.2%、23.5%、17.1%和7.1%、14.8%和23.4%,以MRE为15%为界限,细小可燃物和半腐殖质含水率预测模型精度均能达到林火预报精度,腐殖质含水率预测模型精度较差。【结论】综合分析可得,3层可燃物在防火期内有被引燃,进而发展为森林火灾的可能,在今后的林火预报工作中,还应该注意地下可燃物,包括半腐殖质和腐殖质含水率的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细小可燃物 半腐殖质 腐殖质 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不同林型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丹 杨丽萍 贾成朕 《干旱气象》 2021年第1期144-150,共7页
基于2004—2019年内蒙古地区大兴安岭根河市落叶松林(阳坡),鄂伦春自治旗蒙古栎、白桦和黑桦混交林(阴坡),牙克石市白桦和山杨混交林(阴坡),阿尔山市白桦和山杨混交林(阳坡)4个林地地表死可燃物监测数据及当地气象站观测数据,分析地表... 基于2004—2019年内蒙古地区大兴安岭根河市落叶松林(阳坡),鄂伦春自治旗蒙古栎、白桦和黑桦混交林(阴坡),牙克石市白桦和山杨混交林(阴坡),阿尔山市白桦和山杨混交林(阳坡)4个林地地表死可燃物监测数据及当地气象站观测数据,分析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与林分因子、林内气象因子、林外影响因子的相关关系,发现两种阳坡林型林内郁闭度、地表死可燃物温度、林中气温与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负相关,林内相对湿度与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正相关;两种阴坡林型刚好相反。筛选有物理意义的影响因子,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分别建立不同季节防火期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模型,模型拟合优度阳坡>阴坡,秋季防火期>春季防火期>春秋混合季防火期>夏季防火期>总防火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地表死可燃物 含水率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南昌典型林分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方法优选与FWI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金森 刘万龙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8,共8页
亚热带针阔混交林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植被类型,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多。对该植被类型的典型可燃物含水率将有助于提高火险预报的准确性。以位于该区域内的南昌市茶园山林场5种典型林分地表死可燃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含水率的连续观测,... 亚热带针阔混交林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植被类型,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多。对该植被类型的典型可燃物含水率将有助于提高火险预报的准确性。以位于该区域内的南昌市茶园山林场5种典型林分地表死可燃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含水率的连续观测,分析了死可燃物含水率与气象因子的关系。采用气象要素、FWI因子和两者的结果,区分不同含水率范围,分别建立的各可燃物3种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研究地区防火期内可燃物含水率从11.8%到276.6%,只有1/4的时间低于35%,具备发生森林火灾的条件,其余的时间燃烧性都很低,平均火险不高。但最小含水率已低到10%左右,具备发生大火的潜在可能性。3种预测方法中,FWI模型误差最大,气象要素回归模型和混合模型误差相似,考虑到简单方便,该地区的含水率预测可以采用气象要素回归法。含水率小于35%时,模型MAE2.25%~4.67%,平均3.73%;MRE11.14%~23.73%,平均18.63%。含水率〉35%时,模型MAE6.34%~18.33%,平均8.63‰MRE10.49%~18.16%,平均14.43%。在全范围含水率时,模型MAE7.46%~16.43%,平均10.51%;MRE18.78%~23.64%,平均20.99%。FWI指标与研究地区可燃物含水率关系密切,也可以用于含水率预测和火险预报,如果考虑全国统一的预报模型,对于该地区,FWI系统是适用的,但为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应进行进一步的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地表死可燃物 可燃物含水率 FWI 预测模型 江西南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大兴安岭主要火环境因子对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伊伯乐 刘晏铭 张恒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1-86,共6页
森林地表死可燃物对森林火灾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对林火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内蒙古大兴安岭不同地区不同林型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为研究对象,利用2004年秋季防火期至2017年春季防火期大兴安岭林区(根河市、鄂伦春旗、... 森林地表死可燃物对森林火灾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对林火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内蒙古大兴安岭不同地区不同林型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为研究对象,利用2004年秋季防火期至2017年春季防火期大兴安岭林区(根河市、鄂伦春旗、牙克石市、阿尔山市)林分下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数据,运用SPSS软件分析主要火环境因子对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林中气温、林中相对湿度、枯枝落叶层质量、枯枝落叶层温度以及林内灌木盖度是影响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变化的重要因子。(2)各地区春季与秋季、春季与全年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预测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秋季与全年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均极显著(P<0.01),说明秋季防火期预测模型精度优于春季防火期预测模型精度。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预测,需要根据不同防火期的特点建立不同的预测模型,并相对应地引入更具有显著性影响的火环境因子,为林火预测预报提供更精准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死可燃物 含水率 火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9
作者 孙龙 刘祺 胡同欣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2-152,共11页
林火是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因子之一,林火蔓延和发展深受森林可燃物含水率的影响,尤其是林火的发生直接受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的影响。因此,准确预测森林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是预报森林火险和火行为的关键,加强森林死可燃物含水率预测... 林火是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因子之一,林火蔓延和发展深受森林可燃物含水率的影响,尤其是林火的发生直接受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的影响。因此,准确预测森林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是预报森林火险和火行为的关键,加强森林死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模型研究尤为重要。从森林可燃物含水率的研究方法、研究模型及模型精度3方面综述研究现状,并对比评价现有模型。针对目前研究的诸多问题,提出5点展望:1)加强研究重点火险区野外含水率动态。利用已有的森林火险因子采集站和森林火险监测站获取不同环境因子和可燃物含水率及气象因子监测数据,构建重点火险区基于气象参数的森林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模型。2)加强森林可燃物的基础数据监测和收集。这可为全面构建森林火险等级系统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础,同时还应建立精准的森林可燃物类型划分体系。3)加强研究可燃物含水率的空间异质性。应考虑不同影响因子下可燃物含水率动态,特别是了解小尺度内森林可燃物含水率的空间异质性,才能更准确进行林火预测预报。4)结合应用增强回归树(BRT)方法来提高模型精度。在可燃物含水率模型精度影响因子的研究中,运用BRT方法多次随机抽取一定量的数据,量化分析不同因子对模型精度的影响程度。5)结合GIS进行大尺度火险预警研究。综合应用RS和GIS技术,建立可燃物含水率的遥感反演模型,在准确模拟森林可燃物含水率空间分布的基础上,建立基于可燃物含水率的不同火险等级的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可燃物 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 预测模型 模型精度 火险预测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油杉林下死可燃物含水率与温湿度关系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蒙蒙 杨凯悦 周汝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5期238-240,共3页
[目的]研究滇油杉林下死可燃物含水率与温湿度关系模型。[方法]以滇油杉林下三类死可燃物为研究对象,借助于恒温恒湿箱对不同温湿度组合下的含水率进行测定,并研究三类死可燃物含水率与温度、湿度、温湿度的关系。[结果]在相同湿度条件... [目的]研究滇油杉林下死可燃物含水率与温湿度关系模型。[方法]以滇油杉林下三类死可燃物为研究对象,借助于恒温恒湿箱对不同温湿度组合下的含水率进行测定,并研究三类死可燃物含水率与温度、湿度、温湿度的关系。[结果]在相同湿度条件下,死可燃物含水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但在不同的湿度下具有不同的变化规律;在相同温度条件下,死可燃物含水率随相对湿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在不同的温度下具有不同的变化规律;温湿度共同作用影响死可燃物的含水率,且不同的死可燃物有不同变化规律。[结论]可燃物含水率是受多种因素影响。滇油杉林下三类死可燃物含水率从小到大依次为粗大死可燃物、腐殖质、细小死可燃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油杉 死可燃物 含水率 温度 相对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林交错区典型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预测 被引量:11
11
作者 金森 李建民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7-34,共8页
黑龙江省平原和山区交错带植被受长期的人为破坏,林相差,人为活动频繁,火险等级高,火灾频发。加强该区域可燃物含水率动态和预测研究,有利于提高火险预报准确性。以处于该交错区的黑龙江省庆安县典型地表死可燃物为研究对象,对其含水率... 黑龙江省平原和山区交错带植被受长期的人为破坏,林相差,人为活动频繁,火险等级高,火灾频发。加强该区域可燃物含水率动态和预测研究,有利于提高火险预报准确性。以处于该交错区的黑龙江省庆安县典型地表死可燃物为研究对象,对其含水率和气象要素进行了动态观测,分析了影响含水率的因子,并以气象要素、FWI指标及两者的混合为预报因子分别建立了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可燃物不同含水率时,其影响因子不同,低含水率时,受湿度影响大;高含水率时,受降雨影响大。FWI指标,主要是FFMC与全范围的含水率相关,但与≥35%的含水率相关差。该指标可用于预测全范围的含水率,但误差大于气象要素回归法,不适合降雨后的含水率预测。FWI指标与气象要素混合建模对于绝大多数模型并没有提高精度。气象要素回归模型误差在〈35%时与FWI模型差异不显著,但对于全范围的含水率预测,其误差低于后者。对于该地区除红松林〈35%的含水率以外的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的预测,应采用气象要素回归模型,MAE为2.0%~7.8%,平均5.4%;MRE为10.6%~28.1%,平均15.8%。对〈35%的红松林含水率预测,加入FWI指标能够改进预测精度,采用混合模型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交错区 地表死可燃物 可燃物含水率 黑龙江省庆安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林分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与气象因子的关系——以哈尔滨城市林业示范基地典型可燃物为例 被引量:6
12
作者 周振超 刘安婧 +2 位作者 赵磊森 王赢 孙龙 《林业科技情报》 2016年第2期4-8,11,共6页
在哈尔滨城市林业示范基地内选取蒙古栎林、胡桃楸林、白桦林三种林分设立样地并建立观测点,于2014年9月至2014年11月,对各林分地表枯落叶、1h时滞和10h时滞枯枝的可燃物含水率进行测定,同时采集空气温度、风速、空气相对湿度等气象要... 在哈尔滨城市林业示范基地内选取蒙古栎林、胡桃楸林、白桦林三种林分设立样地并建立观测点,于2014年9月至2014年11月,对各林分地表枯落叶、1h时滞和10h时滞枯枝的可燃物含水率进行测定,同时采集空气温度、风速、空气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建立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模型预测可燃物含水率。结果表明:1)不同气象因子对不同可燃物影响程度不同,空气相对湿度对蒙古栎林的影响显著,风速对胡桃楸林的可燃物含水率影响大,而白桦林易受空气温度影响;2)可燃物含水率在每日变化呈现谷状,13:00~15:00达到每日最小值;3)建立的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模型,三种林分中,白桦林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模型精度最高,白桦林三种地表死可燃物类型中,10h时滞枯枝预测模型精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林分地表 死可燃物 可燃物含水率 多元回归 气候要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度码预测江西典型地表细小死可燃物含水率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伍威 张运林 满子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7-44,56,共9页
【目的】分析加拿大火险等级系统中湿度码预测江西典型地表细小死可燃物含水率的适用性,为该地区含水率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以及更好的理解湿度码在我国的适用性。【方法】以江西省南昌市茶园山林场典型林分马尾松林(MWS)、杉木林(SM)、柳... 【目的】分析加拿大火险等级系统中湿度码预测江西典型地表细小死可燃物含水率的适用性,为该地区含水率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以及更好的理解湿度码在我国的适用性。【方法】以江西省南昌市茶园山林场典型林分马尾松林(MWS)、杉木林(SM)、柳杉林(LS)和毛竹林(MZ)下地表细小死可燃物为研究对象,在2018年10月23日—2019年1月20日(江西省防火期)以非破坏性采样方法对其含水率动态变化进行监测,并同步监测气象要素,利用Spearman偏相关分析地表细小死可燃物含水率动态变化与气象要素和湿度码的相关性,选择气象要素回归法和湿度码回归法建立地表细小死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模型,并进行模型外推分析,得到预测模型精度和外推能力,分析湿度码预测江西典型地表细小死可燃物含水率的适用性。【结果】监测共进行90 d,主要得到以下结果:1)地表细小死可燃物含水率动态变化主要受相对湿度和降雨的影响,此外,马尾松还受空气温度极显著影响,柳杉和杉木含水率与风速呈极显著负相关;2)地表细小死可燃物含水率与细小可燃物湿度码、腐殖质码和干旱码都呈极显著负相关,且相关性逐渐降低;3)直接使用细小可燃物湿度码得到的含水率值与所有地表细小死可燃物含水率实测值均有极显著差异,平均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范围分别为43.717%~80.377%和49.576%~151.698%;4)气象要素回归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范围分别为20.395%~40.765%和37.417%~59.175%,湿度码回归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范围分别为19.366%~34.372%和33.895%~47.258%,湿度码回归模型误差显著低于气象要素回归模型;5)气象要素回归模型和湿度码回归模型的外推绝对误差均值分别为50.244%和45.824%,湿度码回归模型外推能力要优于气象要素回归模型。【结论】直接使用湿度码预测江西典型地表细小死可燃物含水率并不适用,选择回归法对其校正,虽然较气象要素回归法显著提高了预测精度,但依旧无法满足火险需要。在今后研究中,还需对湿度码中关键参数:平衡含水率和失水系数等进行校正,提高基于湿度码预测地表细小死可燃物含水率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度码 江西 地表细小死可燃物 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窗帘布含水率对细颗粒物沉积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范晓伟 魏艳雨 +3 位作者 卢士艳 商良钺 张清志 王艳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5-10,共6页
探讨窗帘布含水率对空气中细颗粒物沉积性能的影响状况。在定制的密闭小室内进行实验,获得了不同粒径的颗粒物在样品布表面不同含水率下的沉积损失率。实验结果表明:颗粒物沉积损失率随粒径的增大呈V型变化,颗粒物的沉积损失率随样品含... 探讨窗帘布含水率对空气中细颗粒物沉积性能的影响状况。在定制的密闭小室内进行实验,获得了不同粒径的颗粒物在样品布表面不同含水率下的沉积损失率。实验结果表明:颗粒物沉积损失率随粒径的增大呈V型变化,颗粒物的沉积损失率随样品含水率的增加整体呈现降低的趋势;在相同含水率下,不同粒径的颗粒物在麻样品表面的沉积损失率大于涤纶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 沉积损失率 含水率 窗帘布 表面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季降雨对鲁东低山丘陵区主要森林类型地表可燃物含水率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解国磊 丁新景 +6 位作者 敬如岩 马风云 马丙尧 邢尚军 彭一丹 高燕 苑晓雯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1-177,共7页
以山东省莱芜市香山地区2种主要森林类型地表死可燃物为研究对象,从2015年3月中旬开始分别观测不同地表死可燃物的含水率,分析3次降雨对不同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的影响;根据野外观测的气象数据,分析可燃物含水率与部分气象因子的相关性;... 以山东省莱芜市香山地区2种主要森林类型地表死可燃物为研究对象,从2015年3月中旬开始分别观测不同地表死可燃物的含水率,分析3次降雨对不同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的影响;根据野外观测的气象数据,分析可燃物含水率与部分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并且测定不同林分枯落叶的熄灭含水率,结合熄灭含水率分析雨后不同林分的火险情况。结果表明:1)不同可燃物类型含水率受降雨影响程度具有差异性,麻栎林内,降雨前后可燃物含水率变异率表现为枯落叶>10h枯枝>1h枯枝;油松林内表现为10h枯枝>1h枯枝>枯落叶。并且3次不同的降雨对可燃物含水率影响具有差异性,第1次降雨对可燃物含水率影响较小,第2次降雨较大,第3次降雨中等。不同可燃物类型含水率雨后衰减率具有差异性,麻栎林内,可燃物含水率3次降雨后衰减率绝对值均表现为枯落叶>10h枯枝>1h枯枝;油松林内表现为10h枯枝>1h枯枝>枯落叶。2)所调查6种可燃物类型含水率与空气相对湿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林内空气温度呈负相关,但未达到显著水平,与林内平均风速呈极显著负相关。3)麻栎、油松枯落叶熄灭含水率分别为16.62%、23.23%,降雨导致栎林、油松林地表枯落叶含水率增大,枯落叶含水率在雨后一定时间内,高于熄灭含水率,此时,林内无火灾危险;但随着降雨结束,雨后天数的增加,林内枯落叶含水率降低,当低于熄灭含水率时,林内开始有火灾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死可燃物 含水率 降雨 气象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地表死可燃物平衡含水率和时滞与温湿度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婕 牛树奎 陈锋 《生态科学》 CSCD 2019年第1期26-32,共7页
为研究温湿度对滇中地表死可燃物平衡含水率和时滞的影响, 2017年4月于昆明西山公园采集云南松和滇青冈两个树种新凋落的枯枝和枯叶,利用恒温恒湿箱在室内测定了20个温湿度组合下的平衡含水率和时滞,并通过统计软件分析了平衡含水率和... 为研究温湿度对滇中地表死可燃物平衡含水率和时滞的影响, 2017年4月于昆明西山公园采集云南松和滇青冈两个树种新凋落的枯枝和枯叶,利用恒温恒湿箱在室内测定了20个温湿度组合下的平衡含水率和时滞,并通过统计软件分析了平衡含水率和时滞与温湿度的关系,同时以Simard和Nelson模型为响应模型拟合了4种可燃物的平衡含水率预测模型,利用均方根误差分析比较两类模型的精准性。结果表明:滇中地表死可燃物平衡含水率和时滞受温湿度的影响显著,平衡含水率和时滞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湿度的增加而增大。4种可燃物拟合得出的Simard模型和Nelson模型相比较, Simard模型的拟合效果更好,更适用于滇中地表死可燃物平衡含水率和时滞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湿度 地表死可燃物 平衡含水率 时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尔滨城市林业示范基地5种典型人工林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的预测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保中 刘鑫源 +5 位作者 于淙 韩宇 倪宝新 李妍 徐艳景 杨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5-71,共7页
在哈尔滨城市林业示范基地内,以白桦、黑皮油松、蒙古栎、水曲柳、兴安落叶松等5种典型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将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作为独立因子,与林内相关性显著的气象因子进行回归分析,采用气象要素回归法和随机森林法建立含水率预测模型... 在哈尔滨城市林业示范基地内,以白桦、黑皮油松、蒙古栎、水曲柳、兴安落叶松等5种典型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将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作为独立因子,与林内相关性显著的气象因子进行回归分析,采用气象要素回归法和随机森林法建立含水率预测模型,并对两种预测方法的模型误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种典型人工林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均与温度、相对湿度、前12 h降水量极显著相关,其中蒙古栎林与太阳辐射紫外光有显著关系,兴安落叶松林与风速有显著关系;气象要素回归法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范围分别是12.67%~21.36%和18.07%~49.23%,随机森林法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范围分别是8.35%~9.50%和15.71%~19.48%。两种方法建立气象要素的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模型,对于白桦、蒙古栎和水曲柳预测精度较差,黑皮油松和兴安落叶松预测精度较高。对比气象要素回归法,随机森林法预测准确性更高,不同林分之间误差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尔滨城市林业示范基地 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 气象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细小可燃物含水率实测值与自动测量仪器值的比较和校正 被引量:3
18
作者 范佳乐 郭妍 +3 位作者 于宏洲 孙龙 胡海清 胡同欣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9-139,共11页
为检验可燃物含水率自动测量仪器的准确性,利用仪器所得含水率数据和人工实测含水率数据,结合环境因子和仪器的工作原理分析造成误差的原因,找寻校正方法,提高仪器的准确性。该研究以哈尔滨市3种典型林分地表死可燃物作为研究对象,布设... 为检验可燃物含水率自动测量仪器的准确性,利用仪器所得含水率数据和人工实测含水率数据,结合环境因子和仪器的工作原理分析造成误差的原因,找寻校正方法,提高仪器的准确性。该研究以哈尔滨市3种典型林分地表死可燃物作为研究对象,布设新一代含水率自动测量仪器获取含水率数据和气象数据,结合野外人工实测含水率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建立线性与非线性回归模型的方法对仪器数据进行校正,最后检验模型的外推性,确定校正方法。结果表明,(1)仪器数据与实测数据之间的差异主要来自系统误差,造成的原因是网兜上所附着的水分等杂质。这主要与林内复杂的环境和仪器的工作原理有关,需要通过模型进行校正;(2)气象因子对仪器测量含水率数据与人工实测数据之间的显著差异也产生一定影响;(3)2种校正模型中,只有线性回归模型具有良好的校正效果和外推性,可以对仪器测量含水率数据进行校正,校正后的数据满足精度要求。可燃物含水率自动测量仪器存在一定的误差,导致其与人工实测数据存在显著差异。可以通过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校正,校正后的仪器数据满足测量的精度要求,提高了仪器测量含水率数据的准确性。该研究可以为今后进行快速和准确的火险预测预报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细小可燃物 含水率 仪器监测 逐步回归 校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土含水率快速检测法的研究与应用
19
作者 钟波 《四川水力发电》 2023年第6期56-58,67,共4页
现有的细粒土含水率快速检测方法包括微波炉法与酒精燃烧法。两种方法各有优劣:微波炉法影响因素较多,需要与常用的烘干法进行校准;酒精燃烧法不经济环保且存在安全隐患,因其燃烧温度过高,有机质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导致所测数值偏高... 现有的细粒土含水率快速检测方法包括微波炉法与酒精燃烧法。两种方法各有优劣:微波炉法影响因素较多,需要与常用的烘干法进行校准;酒精燃烧法不经济环保且存在安全隐患,因其燃烧温度过高,有机质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导致所测数值偏高。本文阐述了以快速检测法中的微波炉法作为研究对象,以烘干法检测值为基准,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影响含水率检测结果的因素,对微波炉法参数进行了优化组合,使微波炉法与烘干法检测值高度接近。介绍了具体的研究与应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土 含水率 快速检测 微波炉 燃烧 正交试验 苏丹上阿特巴拉水利枢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细小可燃物含水率野外自动记录监测系统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7
20
作者 于宏洲 柳慧 +4 位作者 张运林 宁吉彬 郭妍 胡同欣 杨光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8-47,共10页
为获得野外地表细小可燃物含水率数据开展林火预测预报工作,设计一套可在野外长期、自动获取地表细小可燃物含水率的监测系统。含水率监测系统中太阳能供电装置负责电力输出,利用单片机控制带动称重传感器,进行可燃物质量数据获取,北斗... 为获得野外地表细小可燃物含水率数据开展林火预测预报工作,设计一套可在野外长期、自动获取地表细小可燃物含水率的监测系统。含水率监测系统中太阳能供电装置负责电力输出,利用单片机控制带动称重传感器,进行可燃物质量数据获取,北斗模块将数据传输至计算机终端,或者通过蓝牙传送数据至手机终端,通过终端内置含水率算法即可获取可燃物含水率数据。该含水率监测系统经历极端环境测试、长期监测测试和跨区域验证测试,在长期监测中表现良好,决定系数R^(2)为0.98,跨区域验证中平均绝对误差最大值为10.8%。经与人工测量含水率对照,该含水率监测系统在野外含水率获取方面具有节约人力和降低误差等优势,可有效提高森林火险预报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火预测预报 地表细小可燃物 含水率 长期监测 自动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