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性:局限与价值——后现代话语与中国语境 被引量:4
1
作者 周建漳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0-76,共7页
以西方启蒙运动为标志的现代性的内核,可以简要概括为理性。在利奥塔、福柯等法国后现代思想家看来,理性原则所包含的一元普遍性、总体性、理想主义等特征,及其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必须引起警觉,予以矫正。基于对后现代主义的这一解读,... 以西方启蒙运动为标志的现代性的内核,可以简要概括为理性。在利奥塔、福柯等法国后现代思想家看来,理性原则所包含的一元普遍性、总体性、理想主义等特征,及其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必须引起警觉,予以矫正。基于对后现代主义的这一解读,现代性的理性原则并未破产。如果说,西方人身处现代性状态之际,对其所包含的"大而无当"倾向的矫枉之思,具有思想的真实性,那么,在当下中国的语境中,全力推进国家现代性转型乃为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启蒙 理性 后现代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是一项未竟的事业”——哈贝马斯现代性理论探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杨芳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11-15,共5页
哈贝马斯是一位关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社会理论批判家,他所提出的现代性理论,不仅对现代性的形成与发展、现代性的基本原则以及现代性与启蒙理性的辩证关系进行了历史与逻辑的阐述和论证,而且针对现代性给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带来的... 哈贝马斯是一位关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社会理论批判家,他所提出的现代性理论,不仅对现代性的形成与发展、现代性的基本原则以及现代性与启蒙理性的辩证关系进行了历史与逻辑的阐述和论证,而且针对现代性给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带来的各种弊病与危机,提出了克服和解决的方法——交往行为理论。他提出的理论观点,虽然有些偏颇且过于理想,但思考和观察问题的角度,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却有着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贝马斯 现代性 启蒙 交往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文学的审美现代性探寻——以京派作家沈从文、废名的小说创作为个案 被引量:3
3
作者 刘进才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3-98,共6页
京派作家的审美现代性首先表现于文学观念上,他们均把美作为文学的中心。在小说创作中,沈从文侧重于对现代文明乃至启蒙理性的反思和批判,废名则执着于审美乌托邦的建构。京派作家对审美现代性的自觉追求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多元化发展做... 京派作家的审美现代性首先表现于文学观念上,他们均把美作为文学的中心。在小说创作中,沈从文侧重于对现代文明乃至启蒙理性的反思和批判,废名则执着于审美乌托邦的建构。京派作家对审美现代性的自觉追求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多元化发展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派 审美现代性 启蒙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语境下的阿多诺的现代性哲学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玉成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89-95,共7页
:阿多诺认为现代性的困境主要源于启蒙理性对自然和人性的工具性控制 ,以及同一性思维对偶然的、特殊的东西的压制。他的否定的辩证法 ,通过对概念思维的不适当性的不断自我反思 ,来抵制内在于一切概念思维中的同一化的强制力 ;而他对... :阿多诺认为现代性的困境主要源于启蒙理性对自然和人性的工具性控制 ,以及同一性思维对偶然的、特殊的东西的压制。他的否定的辩证法 ,通过对概念思维的不适当性的不断自我反思 ,来抵制内在于一切概念思维中的同一化的强制力 ;而他对艺术现代性的探讨 ,则是寻求新的非压制性的思维和认知模式的尝试。他对启蒙理性和工具理性的批判 ,引起了后现代论者的共鸣 ,而他对新的理性和认知模型的寻求 ,又有助于我们避免后现代论者某些理论上的失误。因此 ,他是现代性的批判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多诺 启蒙理性 同一性 现代性 后现代性 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性缺位的总体性批判——论哈贝马斯对《启蒙辩证法》的批评 被引量:1
5
作者 傅永军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0-36,共7页
哈贝马斯用“总体化”批判来概括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对启蒙理性进行的反思,将其视作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极端化。总体化批判本应完成对启蒙的启蒙,但不幸的是,总体化批判不仅摧毁了批判的理性基础,使批判陷入尼采式虚... 哈贝马斯用“总体化”批判来概括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对启蒙理性进行的反思,将其视作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极端化。总体化批判本应完成对启蒙的启蒙,但不幸的是,总体化批判不仅摧毁了批判的理性基础,使批判陷入尼采式虚无主义,而且将启蒙反思变成反启蒙,使其在自我指涉的反思中迷失方向。对于哈贝马斯的批评,学术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究其缘由在于,哈贝马斯与霍克海默、阿多诺使用相同的概念,如“理性”、“启蒙”、“现代性”等,但却做出了不同的理解,而研究者出发点的差异又无意识地扩大了理解上的歧见,使得共识更难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贝马斯 《启蒙辨证法》 总体化批判 理性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舆论观演化的现代性理路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欣人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1-155,共5页
从启蒙运动到李普曼,西方舆论观发生了一个深刻的转向,即由倡导意见的自由市场转向对公众舆论的管理与调和。在20世纪主流大众传播理论的建构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宣传潮流的回归,舆论主导观念在工具理性的指引下与宣传研究走到了一起... 从启蒙运动到李普曼,西方舆论观发生了一个深刻的转向,即由倡导意见的自由市场转向对公众舆论的管理与调和。在20世纪主流大众传播理论的建构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宣传潮流的回归,舆论主导观念在工具理性的指引下与宣传研究走到了一起。舆论调查产生的结果是一种意见的集结化,而与原初互动沟通的公共性内涵有着本质差异。因此,在现代性的视野中,现代舆论调查已成为一种缺乏公共意蕴的舆论再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舆论观 现代性 宣传研究 启蒙 工具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后学”文化理论的反思性批评——北京大学中文系部分文艺学博士生、硕士生讨论会纪要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岳川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50-54,共5页
本纪要中 ,主持人及与会者从不同侧面对我国当代后现代理论批评者的观点做了阐释 ,对后现代主义在我国的影响予以评判 ,对现代性、工具性、启蒙等与后现代理论密切相关的命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后现代 现代性 工具理性 启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的缘起和衰落 被引量:5
8
作者 姚乃强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3-7,共5页
后现代主义是一个争论了几十年的问题,人言人殊,复杂纷繁。对于后现代主义是否已经终结或者消亡, 也是各抒己见,莫衷一是。本文从后现代主义的缘起与启蒙运动和现代主义的关系谈起,讨论了它的种种表征和 当前的状况,以期对后现代主义有... 后现代主义是一个争论了几十年的问题,人言人殊,复杂纷繁。对于后现代主义是否已经终结或者消亡, 也是各抒己见,莫衷一是。本文从后现代主义的缘起与启蒙运动和现代主义的关系谈起,讨论了它的种种表征和 当前的状况,以期对后现代主义有一个易于理解的阐述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缘起 启蒙运动 现代主义 特征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现代性之发展的缘起、迷雾及批判
9
作者 杨文选 侯彦峰 《未来与发展》 2014年第7期2-6,共5页
从一定的意义上看,发展意味着现代性的行进以及人类理性原则的进步,而现代性源于启蒙运动的建构,那么,如何透过纷繁复杂的"现代性"话语的迷雾,廓清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与逻辑定位,摆脱"欧洲中心论"发展模式和当下发... 从一定的意义上看,发展意味着现代性的行进以及人类理性原则的进步,而现代性源于启蒙运动的建构,那么,如何透过纷繁复杂的"现代性"话语的迷雾,廓清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与逻辑定位,摆脱"欧洲中心论"发展模式和当下发展困境的束缚,使当代社会既不至于无条件地超越也不至于无批判地守成,而是立足于人类历史发展实际,在辩证思维中把握人类发展的命运,就显得尤为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运动 理性 现代性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量世界》对后现代性的探讨
10
作者 黄凤祝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3-30,共8页
《测量世界》是德国青年作家克尔曼的成名之作。在这部小说中,克尔曼把德国启蒙时代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作为叙事的素材,构建了一个精英成长与老化的漫画世界。克尔曼通过高斯对欧几里得空间概念的怀疑,指出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不切实际。... 《测量世界》是德国青年作家克尔曼的成名之作。在这部小说中,克尔曼把德国启蒙时代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作为叙事的素材,构建了一个精英成长与老化的漫画世界。克尔曼通过高斯对欧几里得空间概念的怀疑,指出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不切实际。围绕德意志化和年华老去的主题,克尔曼继续了战后德国知识分子围绕"后现代性"问题的争论:启蒙产生了现代主义,也带来了后现代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 时间 理性 不确定性 现代 后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危机与现代教育研究的困境
11
作者 李长伟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9,共5页
启蒙理性开启了现代性,同时也因为毁灭了古典理性而使现代性陷入虚无主义的危机之中。虚无主义的典型特征就是消解了古典意义上的整全与善恶标准,拒绝回答何谓美好生活的问题。受此影响,本来以善为中心课题的教育研究,放弃了探询何谓美... 启蒙理性开启了现代性,同时也因为毁灭了古典理性而使现代性陷入虚无主义的危机之中。虚无主义的典型特征就是消解了古典意义上的整全与善恶标准,拒绝回答何谓美好生活的问题。受此影响,本来以善为中心课题的教育研究,放弃了探询何谓美好生活、何谓好教育,执着于效仿去价值化的自然科学模式,从而处于理性和非理性的困境与悖论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危机 古典理性 启蒙理性 教育研究 虚无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近代欧洲启蒙思想与现代性
12
作者 刘晓青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1年第4期122-128,共7页
近代启蒙运动从理性的视角审视了社会历史,分析了社会转型期的利益矛盾,其消除蒙昧、开启民智的精神实质孕育了西方现代性思想。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性逐渐呈现出动态发展性、普遍影响性与深刻反思性等特征,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 近代启蒙运动从理性的视角审视了社会历史,分析了社会转型期的利益矛盾,其消除蒙昧、开启民智的精神实质孕育了西方现代性思想。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性逐渐呈现出动态发展性、普遍影响性与深刻反思性等特征,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因此,我们在真实的社会图景中反思启蒙精神的“理性之光”,要从启蒙理性的弘扬转向对主体性的重构与对社会结构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运动 理性 现代性 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五四”至新时期初期小说的爱情婚姻启蒙阶段性表征及嬗变过程
13
作者 胡莎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1期35-37,共3页
从中国古代社会到新时期初期,中国式婚恋观走过了漫长悠远而耐人寻味的嬗变历程———从光芒初现到隐藏遮蔽再到张扬显现,从自由释放到权力压抑到再到逐渐复苏、走向多元。在此演进过程中",五四"至新时期初期的小说创作中的... 从中国古代社会到新时期初期,中国式婚恋观走过了漫长悠远而耐人寻味的嬗变历程———从光芒初现到隐藏遮蔽再到张扬显现,从自由释放到权力压抑到再到逐渐复苏、走向多元。在此演进过程中",五四"至新时期初期的小说创作中的爱情婚姻伦理启蒙,表现出不同表征。小说创作与现实生活中的爱情婚姻伦理观的互动,为爱情婚姻的生机和活力的焕发创造了无限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启蒙 新时期初小说 爱情婚姻伦理 历史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德文化现代化思想评析
14
作者 户晓辉 《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 2023年第5期101-117,共17页
康德是西方思想史上首先从哲学高度阐述文化本质的思想家。康德认为,文化是人类利用内在自然与外在自然达到自由目的的适宜性和技能,其中只有适宜性才能让人成为自然的最终目的。康德把文化建立在人的自由目的和自由能力的基础之上,并... 康德是西方思想史上首先从哲学高度阐述文化本质的思想家。康德认为,文化是人类利用内在自然与外在自然达到自由目的的适宜性和技能,其中只有适宜性才能让人成为自然的最终目的。康德把文化建立在人的自由目的和自由能力的基础之上,并且认为,为了与自由的适宜性相匹配,个人需要不断进行文化启蒙。真正的启蒙是学会理性的公共运用,以理性的公共思维方式作为判断、推理和行动的准则,以便互不侵犯他人的自由目的。所谓文化现代化,核心目的就是造就真正的启蒙。康德的文化现代化思想,具有特定的启发意义,但也有其局限性:在本体论意义上,关于文化内涵的解读建基于唯心主义世界观,并且片面夸大思想启蒙的效用,疏忽了社会实践在文化构成和内涵方面的意义;在思想内容上,关于文化现代化的观点限于人的主观文化目的与自然之间的适宜性,而缺乏对现代化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实践观照;在文化现代化发展方面,对于文化现代化的观点缺乏现实批判性,更加缺乏关于文化现代化的规律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现代化 康德 启蒙 理性的公共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现代城市规划思维理念体系及借鉴与启示 被引量:5
15
作者 曹传新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27,共5页
从美国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过程入手,重点论述了美国现代城市规划思维理念体系,包括城市规划的编制、管理、实施、监督等各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城市规划发展的借鉴、启示、建议。
关键词 美国 现代城市规划 思维理念 借鉴与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蒙与现代性:一个再思考——基于康德和福柯的启蒙观
16
作者 李真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19-22,共4页
康德和福柯先后对"什么是启蒙"这个经典问题所做出的回答,显示了启蒙在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不同语境中的意义。从一定意义上说,启蒙精神也就是批判精神,启蒙不但塑造了现代性,也塑造了后现代性。作为一种批判的哲学态度和气质,... 康德和福柯先后对"什么是启蒙"这个经典问题所做出的回答,显示了启蒙在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不同语境中的意义。从一定意义上说,启蒙精神也就是批判精神,启蒙不但塑造了现代性,也塑造了后现代性。作为一种批判的哲学态度和气质,后现代性和现代性一样,都是启蒙精神的时代表征,都揭示了主体的生存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 理性 现代性 后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新儒家之现代化与现代性批判:对批判理论之批判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瑞全 Shao Yanan 《孔学堂》 2015年第2期50-56,167,168,169,170,171,172,173,174,175,共16页
当代新儒家的课题是如何完成哲学与文化的现代化,但同时不陷于西方现代化中所衍生的现代性的黑暗面。本文通过与批判理论之比较展示儒家对文化之批判性的一面。批判理论以客观知识为依据而对意识形态作出批判,使人能从自我幻骗与自加的... 当代新儒家的课题是如何完成哲学与文化的现代化,但同时不陷于西方现代化中所衍生的现代性的黑暗面。本文通过与批判理论之比较展示儒家对文化之批判性的一面。批判理论以客观知识为依据而对意识形态作出批判,使人能从自我幻骗与自加的压迫中解放出来,以克服现代性之黑暗面。哈贝马斯批判工具理性之僭越,以实践理性复归主位来完成现代化。后现代主者则以为现代化实只是理性对个体之压迫,因而反对理性之论述而寻求个体之解放。本文以为两者都对西方现代化的诊断只对了部分,实践理性是批判的根源,但实践理性也可以对个体产生压迫。文化之能持续不断依于文化理念之是否能合理地持续发展,此即文化理念之是否能达到反省的自我认可。儒家以仁心为历史文化之原动力,仁心促使文化理性地发展,同时也是文化发展之批判根源,具备理性的反省认可的要求。本文最后从儒学作为一批判理论考察五四文化运动之性质,指出这是中国文化寻求现代化的要求,但也是一自挖传统的文化运动,不能达到理性的反省的认可。当代新儒家之开新外王正是寻求以实践理性之仁心回归正位,发挥儒学传统之批判功能,以为中国建立超越西方现代化的世界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新儒家 批判理论 后/现代化 实践理性 五四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lightenment and Its Fortunes in China's Modernization
18
作者 马德普 Qu Yunying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4年第4期161-179,共19页
The central concept of Western Enlightenment is scientific reason. It catalyze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ity, but itself contains a series of paradoxes: between "ought" and "is," between necessity and freedom, be... The central concept of Western Enlightenment is scientific reason. It catalyze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ity, but itself contains a series of paradoxes: between "ought" and "is," between necessity and freedom, between universality and historicity, and so on. The impact of Enlightenment reason on China was negative in that it generated a superstitious belief in the omnipotence of scientific method and in Western experience and political principles. Consequently, Chinese liberals were unable to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em Western culture and traditional local cultur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deals of Enlightenment modernity and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s of real-life politics. At the same time, they were unable to identify the rational and non-rational elements in Western modernity or to develop what was useful and discard what was not. The real value of the Enlightenment lies in its spirit of reflective criticism. It is, therefore, an unfinished business in terms of eliminating superstition and dog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lightenment reason SCIENCE modernity
原文传递
普遍主义与人性良善:伦理的可能性与有限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罗宾·W.卢文 陈秋红 《基督教文化学刊》 CSSCI 2017年第1期28-42,共15页
普遍主义曾是现代思想的宏愿.启蒙时代的欧洲思想家们,瞩目于一个科学发现的新时代,一个全球对话与商贸的新世界,眼睁睁看着欧洲大陆被宗教战争和相互对立的政治联盟撕裂,于是这些思想家们共同谋划了一个真理与正义的普遍标准,这一普遍... 普遍主义曾是现代思想的宏愿.启蒙时代的欧洲思想家们,瞩目于一个科学发现的新时代,一个全球对话与商贸的新世界,眼睁睁看着欧洲大陆被宗教战争和相互对立的政治联盟撕裂,于是这些思想家们共同谋划了一个真理与正义的普遍标准,这一普遍标准建立在人类知性基础上,不受宗教启示和文化成见的支配.①思想家们希望,一旦合理地建立起这一普遍理性原则,科学真理将取代迷信,人类社会将会跨越传统行事的局限,民族与宗教冲突将会终结,普遍理性的最终结果将会是“永久和平”(“perpetual peace”)②,一如康德(Immanuel Kant)在1 795年手稿中所预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lightenment POSTMODERN progress REALISM reason
原文传递
论启蒙及其在中国现代化中的命运 被引量:11
20
作者 马德普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4-48,共15页
一、问题的提出 启蒙在中国现代化中的命运问题,是一个重要而又充满争议的话题。这个问题又可以分为应然和实然两个问题:从应然的角度来讲,就是启蒙在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从实然的角度来讲,就是启蒙在中国的... 一、问题的提出 启蒙在中国现代化中的命运问题,是一个重要而又充满争议的话题。这个问题又可以分为应然和实然两个问题:从应然的角度来讲,就是启蒙在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从实然的角度来讲,就是启蒙在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实际上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由于从西方的经验来看,现代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启蒙思想的产物,或者说启蒙理想反映着现代性的基本要求,而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伟大历史使命就是实现现代化,因此如何看待启蒙在中国现代化中的命运,是关系到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如何继续推进的重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化 现代化过程 现代化事业 命运问题 启蒙思想 启蒙理想 近代以来 中华民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