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显微拉曼技术对毒品检测分析的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赵金涛 张鹏翔 +4 位作者 陈大鹏 张燕 路帆 谢虎 李虹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837-840,共4页
利用显微拉曼技术对八种常见毒品做了测试和分析, 得到拉曼散射谱。对毒品拉曼谱和分子结构的分析表明: 取代支链上甲基的数目和位置对拉曼谱线均有明显的影响。在激发光514.5 nm 下, 几种常见的毒品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荧光, ... 利用显微拉曼技术对八种常见毒品做了测试和分析, 得到拉曼散射谱。对毒品拉曼谱和分子结构的分析表明: 取代支链上甲基的数目和位置对拉曼谱线均有明显的影响。在激发光514.5 nm 下, 几种常见的毒品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荧光, 采取合适的测试条件, 对减小拉曼谱的荧光有明显的作用。此外实验中发现那可汀和蒂巴因对强光照射比较敏感,因此控制样品表面的激光功率约1 m W 左右。最后分析比较毒品的拉曼谱, 给出它们的拉曼谱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拉曼技术 毒品检测 拉曼散射谱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拉曼光谱对恐龙化石内部成分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杨群 王怡林 +1 位作者 张鹏翔 李朝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80-882,共3页
文章对云南省三个不同时期的恐龙化石内部成分进行了研究。拉曼光谱结果表明,三个不同时期恐龙化石内部的主要成分是CaCO3晶体,在早、中侏罗纪化石内部发现有SiO2晶体,而晚侏罗纪化石内部则没有。它表明晚侏罗纪化石的硅化环境条件与早... 文章对云南省三个不同时期的恐龙化石内部成分进行了研究。拉曼光谱结果表明,三个不同时期恐龙化石内部的主要成分是CaCO3晶体,在早、中侏罗纪化石内部发现有SiO2晶体,而晚侏罗纪化石内部则没有。它表明晚侏罗纪化石的硅化环境条件与早、中侏罗纪化石的硅化环境条件相差较大。实验所获资料可为恐龙化石源地及年代鉴别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拉曼光谱 恐龙化石 内部成分 云南 恐龙化石源地 年代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测量熔体法生长晶体固/液边界层结构的高温热台 被引量:6
3
作者 仇怀利 王爱华 +1 位作者 刘晓静 殷绍唐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55-558,共4页
根据水平区熔法晶体生长的原理 ,设计制作了激光显微喇曼高温热台 ;针对不同晶体 ,采用不同的加热装置 ,构成相应的温度场 ,并对其三维方向的温度场进行了测量。在工作温度为 15 0 0K时 ,控制精度为± 0 .1K。用该高温热台和激光显... 根据水平区熔法晶体生长的原理 ,设计制作了激光显微喇曼高温热台 ;针对不同晶体 ,采用不同的加热装置 ,构成相应的温度场 ,并对其三维方向的温度场进行了测量。在工作温度为 15 0 0K时 ,控制精度为± 0 .1K。用该高温热台和激光显微喇曼光谱仪对接 ,对TeO2 和BSO晶体在熔点温度下固液界面的激光显微喇曼光谱进行了实时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测量 熔体法 高温热台 激光显微喇曼光谱 晶体生长 边界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镁铌酸锂晶体抗光折变微观机理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孔勇发 李兵 +11 位作者 陈云琳 黄自恒 陈绍林 张玲 刘士国 许京军 阎文博 刘宏德 王岩 谢翔 张万林 张光寅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0-44,共5页
研究了掺镁掺铁铌酸锂晶体的紫外、可见及红外光谱 ,首次发现当掺镁量超过通常所说的阈值 (第一阀值 )时 ,Fe3+ 离子和部分Fe2 + 离子的晶格占位由锂位变为铌位 ,但仍有部分Fe2 + 离子留在锂位 .晶体缺陷化学分析表明 ,继续增加掺镁量 ... 研究了掺镁掺铁铌酸锂晶体的紫外、可见及红外光谱 ,首次发现当掺镁量超过通常所说的阈值 (第一阀值 )时 ,Fe3+ 离子和部分Fe2 + 离子的晶格占位由锂位变为铌位 ,但仍有部分Fe2 + 离子留在锂位 .晶体缺陷化学分析表明 ,继续增加掺镁量 ,占锂位的Fe2 + 离子数将逐渐减少 ;当掺镁量达到另一个适当的值 (第二阀值 )时 ,全部Fe2 + 都占铌位 ,晶体的抗光折变能力空前提高 ,这种现象称作双阈值效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镁 铌酸锂晶体 抗光折变 微观机理 吸收光谱 双阈值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叶景天的生药鉴定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徐燃 万定荣 +2 位作者 赵莉 陈雁 骆衡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60-662,共3页
目的:对凹叶景天(Sedum emarginatumMigo)进行生药学鉴定研究。方法:利用性状、显微鉴定法及红外光谱法对该药材进行鉴定研究,确立鉴别特征。结果:该品茎的横切面与全草粉末显微特征明显,且不同产地及不同采收期的药材样品具有相对稳定... 目的:对凹叶景天(Sedum emarginatumMigo)进行生药学鉴定研究。方法:利用性状、显微鉴定法及红外光谱法对该药材进行鉴定研究,确立鉴别特征。结果:该品茎的横切面与全草粉末显微特征明显,且不同产地及不同采收期的药材样品具有相对稳定的红外光谱特征。结论:研究结果可作为凹叶景天药材的鉴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叶景天 显微特征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碲镉汞体材料的显微Raman光谱 被引量:3
6
作者 黄晖 唐莹娟 +3 位作者 许京军 张存洲 潘顺臣 张光寅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7-41,共5页
利用Raman显微镜测量了ACRT Bridgman方法和Te溶剂方法生长的碲镉汞体材料的显微Raman光谱 ,在碲镉汞体材料的显微Raman光谱中识别出了碲镉汞的基本光学振动模 ,由此证明了碲镉汞按晶格振动的分类方法属于二模混晶 ;识别出了一个来源于... 利用Raman显微镜测量了ACRT Bridgman方法和Te溶剂方法生长的碲镉汞体材料的显微Raman光谱 ,在碲镉汞体材料的显微Raman光谱中识别出了碲镉汞的基本光学振动模 ,由此证明了碲镉汞按晶格振动的分类方法属于二模混晶 ;识别出了一个来源于类HgTe的TO1模 +LO1模的二级Raman散射峰 ;观察到了碲镉汞体材料中两个新的Raman散射峰 ,分别位于 6 6 2cm- 1和 74 9cm- 1;观察到了碲镉汞基本光学振动模的TO1模与LO1模的Raman散射强度比的变化 ,指出该现象是由于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镉汞晶体 显微Raman光谱 光学振动膜 RAMAN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IR显微技术在阻燃木材炭化过程及阻燃剂渗透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清文 谢延军 +1 位作者 李淑君 李坚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0-63,共4页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显微技术获得了FRW阻燃木材及其炭化产物的微区FTIR谱。用微区FTIR谱法测定了FRW阻燃木材中FRW阻燃剂的渗透深度,测定精度达0.2mm、方法准确而快速。通过解析FRW阻燃木材...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显微技术获得了FRW阻燃木材及其炭化产物的微区FTIR谱。用微区FTIR谱法测定了FRW阻燃木材中FRW阻燃剂的渗透深度,测定精度达0.2mm、方法准确而快速。通过解析FRW阻燃木材不同炭化阶段产物的微区 FTIR谱,推断其结构特征.进而讨论了 FRW阻燃木材的炭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区FTIR谱 阻燃木材 碳化 渗透 FRW阻燃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光质果袋春夏季节套袋对番茄果实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赵英 程智慧 孟焕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398-1402,共5页
通过测定分析透过5种不同果袋的光质组成,并以"东圣一号"番茄品种为试材,研究5种果袋果穗套袋处理对果实发育的微环境、鲜重增长率、产量、主要营养成分及生理病害等的影响。结果显示,套袋后,袋内光照强度极显著降低,光质组成... 通过测定分析透过5种不同果袋的光质组成,并以"东圣一号"番茄品种为试材,研究5种果袋果穗套袋处理对果实发育的微环境、鲜重增长率、产量、主要营养成分及生理病害等的影响。结果显示,套袋后,袋内光照强度极显著降低,光质组成中400 nm以下的短波紫外光减少,红膜袋内400~600 nm的光锐减;相对湿度普遍提高;温度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套袋后,番茄果实鲜重增长率、硬度、果形指数、单果重和穗果重均无显著变化;果实着色提早,成熟整齐度高;果实中番茄红素含量增加,Vc、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无显著变化。鲜膜袋处理的果实固形物含量显著降低,红膜袋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极显著降低,白膜袋处理的有机酸含量显著降低。套袋后,番茄果实畸形果、穿孔果、脐部黑疤发生率降低,但裂果率提高,果梗容易增粗。春夏季节套袋有利于番茄果实发育和着色,袋材首选紫膜袋,次选白膜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夏季节 果实套袋 番茄 光质 微环境 生长发育 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储层流体包裹体差分拉曼光谱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静 查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397-2400,共4页
拉曼微探针分析法对单个气液包裹体的化学成分和相态的无破坏性测量来说,目前几乎是唯一最好的方法。但是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主矿物具有较强荧光时,提高信噪比的问题急待解决。本工作对碳酸盐岩储层包裹体样品制成的薄片进行了... 拉曼微探针分析法对单个气液包裹体的化学成分和相态的无破坏性测量来说,目前几乎是唯一最好的方法。但是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主矿物具有较强荧光时,提高信噪比的问题急待解决。本工作对碳酸盐岩储层包裹体样品制成的薄片进行了显微观察、荧光测试及拉曼分析,并进行了空间上横向XY扫描、纵向上深度剖析(Z扫描)和冷热台上变温的流体包裹体差分拉曼光谱测量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差谱揭示了包裹体更真实的光谱曲线,消除了主矿物对包裹体的干扰,以较高的信噪比显现出包裹体中流体(-170℃温度下的冰)位于位移波数3 098 cm-1附近的宽拉曼散射峰,明显的改善了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碳酸盐岩储层 显微拉曼光谱 差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醛类希夫碱在LB膜上的光谱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雅茹 吴红 +2 位作者 牛丽萍 徐建平 邵会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45-647,共3页
合成了两种末端碳链长度不同的水杨醛类希夫碱N 十二烷基 ( 2 羟基 5 硝基苯甲亚胺 )和N 十六烷基 ( 2 羟基 5 硝基苯甲亚胺 ) ,研究了它们在气 液界面上的成膜性能 ,并通过紫外、荧光、红外显微镜等光谱手段对它们在LB膜上的性能... 合成了两种末端碳链长度不同的水杨醛类希夫碱N 十二烷基 ( 2 羟基 5 硝基苯甲亚胺 )和N 十六烷基 ( 2 羟基 5 硝基苯甲亚胺 ) ,研究了它们在气 液界面上的成膜性能 ,并通过紫外、荧光、红外显微镜等光谱手段对它们在LB膜上的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希夫碱分子在LB膜中都形成了J 聚体 ,末端碳链较长的希夫碱的成膜性能相对较好 ,并且在膜上也能光致发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性能 紫外光谱 荧光光谱 红外显微镜 水杨醛类希夫碱 LB膜 可见光谱 成膜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碲锌镉(Cd_(1-y)Zn_yTe)晶体Zn组分的显微荧光光谱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晖 潘顺臣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099-1102,共4页
利用激光显微Raman光谱仪测量了5块碲锌镉晶片的显微荧光光谱,通过对来自碲锌镉材料带隙的荧光峰进行拟合,得出碲锌镉材料Eg值,从而可以计算出材料的Zn组分值;利用激光显微Raman光谱仪的定峰位X-Y平面扫描技术,可以便捷和无损伤地给出... 利用激光显微Raman光谱仪测量了5块碲锌镉晶片的显微荧光光谱,通过对来自碲锌镉材料带隙的荧光峰进行拟合,得出碲锌镉材料Eg值,从而可以计算出材料的Zn组分值;利用激光显微Raman光谱仪的定峰位X-Y平面扫描技术,可以便捷和无损伤地给出碲锌镉晶片的Zn组分分布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锌镉晶体 显微荧光光谱 Zn组分 分布 无损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二苯甲酰甲烷配合物微晶的合成及荧光光谱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建平 田波义 +3 位作者 叶剑 段聂晶 胡林学 周红斌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1期59-62,共4页
合成了稀土(RE)二苯甲酰甲烷(DBM)配合物RE(DBM)3·H2O(RE=Sm、Eu、Tb、Dy、Pr、Nd、Gd、Y),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及差热热重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用透射电镜观察了该配合物微晶尺寸,并研... 合成了稀土(RE)二苯甲酰甲烷(DBM)配合物RE(DBM)3·H2O(RE=Sm、Eu、Tb、Dy、Pr、Nd、Gd、Y),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及差热热重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用透射电镜观察了该配合物微晶尺寸,并研究了配合物在固态时的荧光光谱.结果表明该系列配合物微晶的尺寸在50~250nm之间,在RE(DBM)3·H2O(RE=Sm、Eu)中可观察到较强的稀土离子的特征发射,而在RE(DBM)3·H2O(RE=T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甲酰甲烷 微晶 荧光光谱 稀土元素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注入GaN光致发光和微区拉曼散射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利民 张小东 刘正民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19,共5页
使用光致发光谱和微区拉曼散射谱的测量,研究了C离子注入原生无黄光发射的GaN。C离子的注入剂量范围为1013-1017cm-2。发光谱的研究表明,C注入的GaN经950℃高温退火后出现了黄光发射,而近带边发射峰的峰位则由于C注入产生的某种缺陷而... 使用光致发光谱和微区拉曼散射谱的测量,研究了C离子注入原生无黄光发射的GaN。C离子的注入剂量范围为1013-1017cm-2。发光谱的研究表明,C注入的GaN经950℃高温退火后出现了黄光发射,而近带边发射峰的峰位则由于C注入产生的某种缺陷而发生了蓝移。拉曼谱的测量表明,GaN薄膜的应力不随C注入而改变。当注入剂量增加至1015cm-2时,出现了与无序激活拉曼散射相关的300cm-1峰,但随着注入剂量进一步增加,300cm-1峰减弱并未消失,这被归因于注入束流强度随注入剂量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N 离子注入 光致发光谱 微区拉曼散射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HF-PECVD制备微晶硅材料及电池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晓丹 朱锋 +4 位作者 赵颖 薛俊明 孙建 耿新华 熊绍珍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89-793,共5页
研究了用甚高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VHF-PECVD)方法制备的不同沉积气压下的微晶硅薄膜样品。随着沉积气压的逐渐增大,样品的沉积速率也逐渐增大;样品的光敏性和激活能测试结果表明:随气压的变化两者发生了规律性一致的变化;傅立... 研究了用甚高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VHF-PECVD)方法制备的不同沉积气压下的微晶硅薄膜样品。随着沉积气压的逐渐增大,样品的沉积速率也逐渐增大;样品的光敏性和激活能测试结果表明:随气压的变化两者发生了规律性一致的变化;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测试表明制备的样品中含有一定量的氧,使得样品呈现弱n型;室温微区喇曼光谱测试分析得到样品的微晶化特征与IR的分析是一致的,用高斯函数对喇曼谱解谱分析定量得出了晶化程度;分析了H处理p/I界面对电池性能的影响;首次在国内用VHF-PECVD制备出效率达4.24%的微晶硅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甚高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 微晶硅薄膜 微晶硅电池 微区喇曼光谱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氯查尔酮缩氨基硫脲微环境效应的紫外-可见光谱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霞 刘万毅 田大年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89-392,共4页
合成了新化合物4-氯查尔酮缩氨基硫脲(CCT)并进行了表征;探讨了溶剂极性、溶液的酸度、β-CD及不同离子存在的微环境对CCT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影响。
关键词 4-氯查尔酮缩氨基硫脲 紫外-可见光谱 微环境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硅光致发光热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万小军 史华 刘小兵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3期42-46,共5页
运用微拉曼谱仪以不同功率的激光入射到用阳极脉冲腐蚀制备的多孔硅样品研究多孔硅的热稳定性.用斯托克斯与反斯托克斯散射强度的比率确定样品的温度.观察比较不同温度下多孔硅样品的拉曼谱趋向,发现在激光功率与样品温度之间的关系曲... 运用微拉曼谱仪以不同功率的激光入射到用阳极脉冲腐蚀制备的多孔硅样品研究多孔硅的热稳定性.用斯托克斯与反斯托克斯散射强度的比率确定样品的温度.观察比较不同温度下多孔硅样品的拉曼谱趋向,发现在激光功率与样品温度之间的关系曲线上分为3个过程,与拉曼频移和拉曼强度的曲线相一致.所有现象都可以用Si-O健和非晶Si被光氧化的机制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硅 热稳定性 微拉曼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S废水中芳香类污染物在微电解处理前后的荧光特征变化 被引量:5
17
作者 赖波 周岳溪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90-95,共6页
为了分解转化ABS树脂生产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毒污染物并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采用铁炭微电解系统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并利用三维荧光光谱快速检测分析废水中芳香类污染物的分解转化。结果表明,在进水pH为4.0条件下,铁炭微电解系统连续稳定运... 为了分解转化ABS树脂生产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毒污染物并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采用铁炭微电解系统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并利用三维荧光光谱快速检测分析废水中芳香类污染物的分解转化。结果表明,在进水pH为4.0条件下,铁炭微电解系统连续稳定运行30d后,ABS废水CODCr和总荧光强度的去除率分别为53.27%和73.45%。进水pH直接影响废水CODCr去除率,其对CODCr去除率的影响由高到低依次为:pH=4.0,pH=6.0,pH=8.0。但是总荧光强度的去除率不符合该规律,不同进水pH条件下,总荧光强度去除率为73.45%~74.88%,即进水pH对铁炭微电解反应器分解转化芳香类化合物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S废水 三维荧光光谱 微电解 芳香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水性层状云微物理结构个例分析 被引量:28
18
作者 李淑日 王广河 刘卫国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7-21,共5页
对 2 0 0 0年 4月 1 4日河南省一次降水性层状云系进行了飞机探测。利用探测所取得的微物理资料 ,配合同期的天气、卫星、雷达等资料对云的微物理特征进行了分析 ,讨论了云中液态水含量。
关键词 微物理结构 液水含量 粒子谱 层状云 降水物理过程 天气形势 卫星云图 雷达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PO_4∶Ho^(3+),Yb^(3+),Tm^(3+)微纳米管的合成及上转换白光发射 被引量:3
19
作者 占世平 高永毅 +1 位作者 黄海 钟慧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642-2646,共5页
水热法合成了均匀管状Tm3+,Ho3+和Yb3+三掺的YPO4微纳米管,在波长为980nm的近红外光激发下能够发射出红绿蓝三条可见光谱带以及中心波长位于795nm的近红外发射带,从而实现上转换白光发射。通过TEM,XRD和荧光光谱等表征手段对合成的Tm3+,... 水热法合成了均匀管状Tm3+,Ho3+和Yb3+三掺的YPO4微纳米管,在波长为980nm的近红外光激发下能够发射出红绿蓝三条可见光谱带以及中心波长位于795nm的近红外发射带,从而实现上转换白光发射。通过TEM,XRD和荧光光谱等表征手段对合成的Tm3+,Ho3+和Yb3+三掺YPO4微纳米管进行了结构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的YPO4微纳米管为纯净六方相,水热反应温度对荧光材料的发射光谱有较明显的影响,然而对材料物相的影响却不大。在相同反应温度下,随着掺杂稀土离子浓度的升高,相应发射峰的强度并不是单调的增强,而是由于浓度猝灭和交叉弛豫等因素呈现非单调性的变化。探讨了可能的上转换发射机制。这种上转换发射强度可调控荧光材料在三维固体显示、上转换荧光照明以及荧光探测等领域有潜在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转换 YPO4微纳米管 交叉弛豫 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荧光光谱技术在油气成藏研究中的应用——以塔里木盆地巴什托上古生界油气藏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守亮 郭巍 +1 位作者 李永飞 苏飞 《世界地质》 CAS 2016年第1期173-183,共11页
根据原油在紫外光的激发下产生荧光的特点,通过显微荧光光谱方法,对有机包裹体的荧光光谱进行定量化分析,利用其主峰波长与荧光强度、主峰波长与红/绿商的相关性,对塔里木盆地巴什托上古生界油气藏的成藏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在研究区... 根据原油在紫外光的激发下产生荧光的特点,通过显微荧光光谱方法,对有机包裹体的荧光光谱进行定量化分析,利用其主峰波长与荧光强度、主峰波长与红/绿商的相关性,对塔里木盆地巴什托上古生界油气藏的成藏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在研究区所采集的32块岩石样品中共获得64个荧光光谱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巴什托上古生界油气藏存在3个油源,其主峰波长主要集中在439~443nm、469~472 nm和498~503 nm三个值段上,且为不同演化阶段的混源充注。前两者来自于寒武—奥陶系烃源岩,由下至上充注成藏;后一油源来自于石炭系巴楚组,随演化程度的变化同时向上、下两个方向充注。综合同期捕获不同主峰波长的有机包裹体,推测研究区至少存在4期油充注、1期天然气充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包裹体 显微荧光光谱 巴什托 上古生界油气藏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