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Ⅲ)改性生物质炭对水相Cr(Ⅵ)的吸附试验 被引量:19
1
作者 潘经健 姜军 +1 位作者 徐仁扣 周立祥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00-504,共5页
为考察Fe(Ⅲ)改性对生物质炭吸附水相中Cr(Ⅵ)的影响,采用吸附平衡试验结合Zeta电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法(XRD)等方法研究了Fe(Ⅲ)改性秸秆生物质炭对Cr(Ⅵ)的吸附作用及机制.结果表明,Fe(Ⅲ)通过与... 为考察Fe(Ⅲ)改性对生物质炭吸附水相中Cr(Ⅵ)的影响,采用吸附平衡试验结合Zeta电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法(XRD)等方法研究了Fe(Ⅲ)改性秸秆生物质炭对Cr(Ⅵ)的吸附作用及机制.结果表明,Fe(Ⅲ)通过与生物质炭表面官能团形成络合物及氢氧化铁表面沉淀的物理覆盖作用降低生物质炭表面负电荷,增加表面正电荷,从而促进生物质炭对Cr(Ⅵ)的吸附.Fe(Ⅲ)改性对花生秸秆炭吸附Cr(Ⅵ)的促进作用大于稻草炭,pH值为5.0时Fe(Ⅲ)改性分别使花生秸秆炭和稻草炭对Cr(Ⅵ)的最大吸附量提高79%和26%.在pH值为4.0~6.5范围内,生物质炭和改性生物质炭对Cr(Ⅵ)的吸附量均随悬液pH值升高而降低,Fe(Ⅲ)改性对生物质炭吸附Cr(Ⅵ)的促进作用也呈相似的变化趋势.改性生物质炭的表面负电荷随pH值升高而增加是Cr(Ⅵ)吸附量减小的主要原因.Cr(Ⅵ)可在改性生物质炭表面的同时发生静电吸附和专性吸附,Cr(Ⅵ)的专性吸附量也随pH值升高而减小.因此,改性秸秆生物质炭在酸性条件下对Cr(Ⅵ)有较高的吸附容量,可用于酸性废水中Cr(Ⅵ)的吸附和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吸附 生物质炭 铁改性 ZETA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Ⅲ)-OH配合物同时引发水中Cr(Ⅵ)光还原和甲基橙光氧化 被引量:3
2
作者 封享华 丁世敏 +2 位作者 吴峰 邓南圣 Nikolai Bazhin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5-78,共4页
在250W照明金属卤化物灯(λ≥313nm)照射下,Fe(Ⅲ)-OH配合物能同时引发水中Cr(Ⅵ)的光还原和偶氮染料甲基橙的光氧化,并且同时Cr(Ⅵ)光还原和甲基橙光氧化效率都较Fe(Ⅲ)-OH配合物单独作用下的效率有明显提高。在c(Fe(Ⅲ)),c(Cr(Ⅵ))和c... 在250W照明金属卤化物灯(λ≥313nm)照射下,Fe(Ⅲ)-OH配合物能同时引发水中Cr(Ⅵ)的光还原和偶氮染料甲基橙的光氧化,并且同时Cr(Ⅵ)光还原和甲基橙光氧化效率都较Fe(Ⅲ)-OH配合物单独作用下的效率有明显提高。在c(Fe(Ⅲ)),c(Cr(Ⅵ))和c(甲基橙)为25~200μmolL时,pH=3.0是最佳值;c(Fe(Ⅲ))的增加同时有利于Cr(Ⅵ)光还原和甲基橙光氧化;c(Cr(Ⅵ))为25μmolL时,其自身光还原的初始速率最大,甲基橙光氧化反应初始速率则随c(Cr(Ⅵ))和c(甲基橙)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OH配合物 光氧化 光还原 cr() 甲基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Ⅲ)-OH体系光化学还原水溶液中的Cr(Ⅵ)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喆 吴峰 邓南圣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15-217,221,共4页
Cr( )是一种常见的有毒重金属离子。本文初步研究了Cr( )的Fe( )-OH光还原过程。Fe( )化合物在高压汞灯(125W)的照射下能使Cr( )还原。Cr( )初始浓度在10~200μmol/L时,还原率随初始浓度增大而降低。在pH=2.5~3.0时Cr( )的还原效率较... Cr( )是一种常见的有毒重金属离子。本文初步研究了Cr( )的Fe( )-OH光还原过程。Fe( )化合物在高压汞灯(125W)的照射下能使Cr( )还原。Cr( )初始浓度在10~200μmol/L时,还原率随初始浓度增大而降低。在pH=2.5~3.0时Cr( )的还原效率较佳。Fe( )化合物的初始浓度对反应也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OH体系 光化学 还原 水溶液 cr 重金属离子 高压汞灯 染料废水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植酸、EDTA、Cr(Ⅵ)调控猪粪尿废水异化Fe(Ⅲ)还原偶联VFAs的转化能力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何清明 邬红东 +1 位作者 石广军 罗颖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90-595,共6页
以人工合成Fe(OH)3作为电子受体,在猪粪尿废水中添加具有铁还原能力的菌株,厌氧恒温培养,通过对猪粪尿废水中添加不同浓度腐植酸、EDTA、Cr(Ⅵ),揭示3种典型理化因素调控猪粪尿废水中异化Fe(Ⅲ)还原偶联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 以人工合成Fe(OH)3作为电子受体,在猪粪尿废水中添加具有铁还原能力的菌株,厌氧恒温培养,通过对猪粪尿废水中添加不同浓度腐植酸、EDTA、Cr(Ⅵ),揭示3种典型理化因素调控猪粪尿废水中异化Fe(Ⅲ)还原偶联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s,VFAs)转化能力。结果表明,电子穿梭体腐植酸促进Fe(Ⅲ)还原,加速VFAs降解,而络合剂EDTA和重金属Cr(Ⅵ)则会阻碍Fe(Ⅲ)还原,减缓VFAs降解。虽然三种影响因子影响机理不同、途径不同,但最终Fe(Ⅲ)还原和VFAs平衡点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化fe()还原 EDTA 腐植酸 cr() VF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Ⅲ)-多羧酸盐配合物光催化还原Cr(Ⅵ)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延湘 刘君侠 +1 位作者 吴荣 彭婕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4期40-43,共4页
研究了在高压汞灯(300nm)光照下4种FeIII-多羧酸盐络合物(FeIII-柠檬酸,FeIII-草酸钠,FeIII-酒石酸钾,FeIII-EDTA)对CrVI的光还原试验,比较了它们光还原Cr(VI)的反应速率.具体研究了在FeIII-草酸钠体系中CrVI)的光还原.探讨了各种影响因... 研究了在高压汞灯(300nm)光照下4种FeIII-多羧酸盐络合物(FeIII-柠檬酸,FeIII-草酸钠,FeIII-酒石酸钾,FeIII-EDTA)对CrVI的光还原试验,比较了它们光还原Cr(VI)的反应速率.具体研究了在FeIII-草酸钠体系中CrVI)的光还原.探讨了各种影响因素:初始pH值,FeIII、草酸盐、CrVI的初始浓度,以及FeIII∶草酸盐的配比,光照强度等对CrVI光还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光化学体系中光还原CrVI的速率在不加FeIII时,光还原CrVI的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EDTA、草酸钠、柠檬酸钠、酒石酸钾.在FeIII-多羧酸盐络合物体系中CrVI的光还原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FeIII-酒石酸钾、FeIII-EDTA、FeIII-柠檬酸钠、FeIII-草酸钠.在FeIII-草酸钠体系中CrVI的光还原速率随着pH值的增大而减小;随FeIII、草酸钠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随CrVI初始浓度的增加,光还原CrVI的速率是减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多羧酸盐配合物 光还原 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金属离子Mn(Ⅱ)和Fe(Ⅲ)对草酸还原Cr(Ⅵ)的催化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田晓芳 高显超 +1 位作者 国静 兰叶青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60-164,共5页
25℃和pH3.0~5.0条件下,研究了Mn(Ⅱ)和Fe(Ⅲ)对草酸还原Cr(Ⅵ)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避光条件下,Mn(Ⅱ)对草酸还原Cr(Ⅵ)有显著的催化作用,光照下其催化作用进一步得到提高。然而,避光条件下Fe(Ⅲ)对草酸还原Cr(VI)的影响甚微,但在光... 25℃和pH3.0~5.0条件下,研究了Mn(Ⅱ)和Fe(Ⅲ)对草酸还原Cr(Ⅵ)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避光条件下,Mn(Ⅱ)对草酸还原Cr(Ⅵ)有显著的催化作用,光照下其催化作用进一步得到提高。然而,避光条件下Fe(Ⅲ)对草酸还原Cr(VI)的影响甚微,但在光照条件下,Fe(Ⅲ)表现出极优越的催化作用。溶液pH值和照射光波长对反应有显著影响,Mn(Ⅱ)和Fe(Ⅲ)的催化作用随pH值提高而减弱;紫外光照射下两金属离子的催化作用大于模拟日光照射的。因此,本研究结果对由Cr(Ⅵ)引起的土壤和水的污染治理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 六价铬 二价锰离子 三价铁离子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照和Fe(Ⅲ)存在下苯酚氧化与Cr(Ⅵ)还原的协同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垚 兰叶青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0-114,共5页
研究了紫外光照下Fe(Ⅲ)为光催化剂促进苯酚(C6H5OH)与Cr(Ⅵ)氧化还原反应作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μmol·L-1Fe(Ⅲ)存在下初始浓度为200μmol·L-1苯酚的氧化速率和初始浓度为200μmol·L-1Cr(Ⅵ)的还原速率均... 研究了紫外光照下Fe(Ⅲ)为光催化剂促进苯酚(C6H5OH)与Cr(Ⅵ)氧化还原反应作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μmol·L-1Fe(Ⅲ)存在下初始浓度为200μmol·L-1苯酚的氧化速率和初始浓度为200μmol·L-1Cr(Ⅵ)的还原速率均得到明显提高,平均速率分别为3.4和4.0μmol·L-1·min-1,均比无Fe(Ⅲ)时的速率提高了1倍;降低溶液pH值有利于反应速率的增加,但温度的变化对反应速率影响不显著。增加初始Fe(Ⅲ)和苯酚浓度,同样能有效提高Cr(Ⅵ)的还原速率。Cr(Ⅵ)还原和苯酚的氧化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 cr() 紫外光照 f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Ⅲ)强化单宁酸原位修复Cr(Ⅵ)污染含水层反应机理及效能 被引量:2
8
作者 滑钰铎 秦雪铭 +1 位作者 杨新如 赵勇胜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94-1302,共9页
研究Fe(Ⅲ)对单宁酸(TA)原位修复含水层Cr(Ⅵ)污染的反应机理及效能.结果表明,Fe(Ⅲ)通过与单宁酸配合可有效提高单宁酸对Cr(Ⅵ)污染含水层的修复效率.单宁酸分子中邻苯三酚结构中两个相邻的酚羟基与Fe(Ⅲ)配合并提供电子,因此修复1 mol... 研究Fe(Ⅲ)对单宁酸(TA)原位修复含水层Cr(Ⅵ)污染的反应机理及效能.结果表明,Fe(Ⅲ)通过与单宁酸配合可有效提高单宁酸对Cr(Ⅵ)污染含水层的修复效率.单宁酸分子中邻苯三酚结构中两个相邻的酚羟基与Fe(Ⅲ)配合并提供电子,因此修复1 mol Cr(Ⅵ)至少需要9 mol单宁酸;若使Fe(Ⅲ)达到最好的强化效果,则要求n(TA)∶n(Fe(Ⅲ))=3∶5,此时单宁酸-Fe(Ⅲ)结构最稳定,储存容量最大.在Cr(Ⅵ)污染被修复后,Fe(Ⅲ)在单宁酸的作用下形成稳定的FeOOH,对Cr(Ⅲ)进行吸附并形成共沉淀,从而达到去除总Cr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酸/fe()体系 cr()还原 原位修复 铁铬共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OH/UV-Vis体系中Cr(Ⅵ)还原和BPA降解的协同效应 被引量:9
9
作者 刘延湘 张旭 +2 位作者 张长波 吴峰 邓南圣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14,共4页
研究了在250W金属卤化物灯(λ≥365nm)照射下,Fe(Ⅲ)-OH配合物同时光催化还原铬(Ⅵ)和氧化双酚A(BPA)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铬(Ⅵ)光还原和BPA光氧化相互促进,具有协同作用.在低pH值(2.5—4.0)时,光还原铬(Ⅵ)和光氧化BPA的初始速率较大... 研究了在250W金属卤化物灯(λ≥365nm)照射下,Fe(Ⅲ)-OH配合物同时光催化还原铬(Ⅵ)和氧化双酚A(BPA)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铬(Ⅵ)光还原和BPA光氧化相互促进,具有协同作用.在低pH值(2.5—4.0)时,光还原铬(Ⅵ)和光氧化BPA的初始速率较大;增加Fe(Ⅲ)的浓度,有利于铬(Ⅵ)光还原和BPA光氧化;铬(Ⅵ)的光还原率及BPA的降解率随其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快速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作用 fe()-OH配合物 光氧化 光还原 铬() 双酚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Fe_2O_3光催化还原Cr(Ⅵ)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俊渤 吴景贵 +1 位作者 刘景华 臧玉春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3-85,91,共4页
用纳米Fe2O3悬浮体系成功地进行了光催化还原Cr(Ⅵ),提出了光催化还原Cr(Ⅵ)的最佳条件,确立了在溶液中H2SO4浓度为0 5mol/dm3,在质量浓度为80mg/dm3的50cm3Cr(Ⅵ)溶液中,催化剂用量为0 2g,光照时间5h,Cr(Ⅵ)的光还原率达87%以上。同时... 用纳米Fe2O3悬浮体系成功地进行了光催化还原Cr(Ⅵ),提出了光催化还原Cr(Ⅵ)的最佳条件,确立了在溶液中H2SO4浓度为0 5mol/dm3,在质量浓度为80mg/dm3的50cm3Cr(Ⅵ)溶液中,催化剂用量为0 2g,光照时间5h,Cr(Ⅵ)的光还原率达87%以上。同时,还探讨了无机离子对光催化还原Cr(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纳米Fe2O3光催化还原Cr(Ⅵ)是可行的,符合一级反应速率方程:1nC=-0 3623t+3 9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fe2O3 光催化还原 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GO/PANI对Cr(Ⅵ)的吸附还原性能及机理分析
11
作者 刘转年 廖晟 +2 位作者 魏本龙 刘威 石晓磊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0-168,共9页
以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为载体,采用原位聚合法将聚苯胺(PANI)负载到rGO上以增大其比表面积,探究复合材料对溶液中Cr(Ⅵ)的吸附还原反应效果。采用SEM、XRD、BET、FTIR和XPS等对rGO/PANI复合材料进行表征,从吸附等温模型、吸附动力模型... 以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为载体,采用原位聚合法将聚苯胺(PANI)负载到rGO上以增大其比表面积,探究复合材料对溶液中Cr(Ⅵ)的吸附还原反应效果。采用SEM、XRD、BET、FTIR和XPS等对rGO/PANI复合材料进行表征,从吸附等温模型、吸附动力模型等角度探讨rGO/PANI对Cr(Ⅵ)的吸附还原反应特征及机理。结果表明,rGO/PANI对Cr(Ⅵ)的去除包括吸附、络合和还原三个部分。Cr(Ⅵ)一部分吸附在rGO/PANI表面,一部分还原成Cr(Ⅲ),还原的Cr(Ⅲ)部分被络合在复合材料表面,少量扩散到溶液中。在pH=2时,rGO/PANI对Cr(Ⅵ)的最大去除量可达到97.61 mg/g,其中,吸附还原量为73.46 mg/g,溶液中剩余的Cr(Ⅲ)浓度为24.13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PANI cr() cr() 吸附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78)Si_(9)B_(13)非晶合金对水中Cr(Ⅵ)的去除性能研究
12
作者 张香云 赵晨凯 +1 位作者 袁明强 袁子洲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0-125,共6页
以粒径—48μm零价铁粉作为参照物,对比研究Fe_(78)Si_(9)B_(13)非晶条带对水中Cr(Ⅵ)的去除效果。结果显示,非晶条带的去除过程满足伪一级动力学模型。反应25 min后,零价铁粉的Cr(Ⅵ)去除率仅为88%,非晶条带的去除率可达99.8%。对试验... 以粒径—48μm零价铁粉作为参照物,对比研究Fe_(78)Si_(9)B_(13)非晶条带对水中Cr(Ⅵ)的去除效果。结果显示,非晶条带的去除过程满足伪一级动力学模型。反应25 min后,零价铁粉的Cr(Ⅵ)去除率仅为88%,非晶条带的去除率可达99.8%。对试验后反应产物进行观察分析,发现零价铁粉仅通过吸附去除Cr(Ⅵ),而非晶合金条带去除Cr(Ⅵ)的过程不仅有物理吸附,也发生了化学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基非晶合金 cr() 还原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纳米Fe-S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Cr(Ⅵ)的处理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高卫民 程寒飞 +1 位作者 詹茂华 张志杨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8-243,共6页
通过"一步法"制备了磁性纳米Fe-S复合材料,测试其粒径分布,并用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初步探讨磁性纳米Fe-S复合材料组成,研究了pH值、添加量和盐对磁性纳米Fe-S复合材料处理Cr(Ⅵ)性能... 通过"一步法"制备了磁性纳米Fe-S复合材料,测试其粒径分布,并用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初步探讨磁性纳米Fe-S复合材料组成,研究了pH值、添加量和盐对磁性纳米Fe-S复合材料处理Cr(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磁性纳米Fe-S复合材料是由四氧化三铁(Fe3O4)和硫化亚铁(FeS)复合而成的材料,平均粒径为284.8 nm,磁分离性好;磁性纳米Fe-S复合材料对Cr(Ⅵ)有较好的吸附还原处理效果,添加量为20 mg/L,处理浓度为2 mg/L的Cr(Ⅵ)废液30 min即可达到去除率98%以上;且磁性纳米Fe-S复合材料在酸性体系中处理性能好于碱性体系;盐对磁性纳米Fe-S复合材料处理Cr(Ⅵ)的性能几乎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 纳米fe-S复合材料 cr()废液 吸附 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铁矿硫化过程对Cr(Ⅵ)还原的影响与机理
14
作者 崔雅云 朱琳 +1 位作者 盖楠 杜江坤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6-243,共8页
Cr(Ⅵ)在自然界中的迁移转化与铁(氢)氧化物的吸附、氧化还原过程有着紧密的联系。选取针铁矿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硫化过程对Cr(Ⅵ)还原的影响与机理。结果表明:针铁矿/Na2S/Cr(Ⅵ)体系还原Cr(Ⅵ)的作用机理为体系中的S(-Ⅱ)提供电子并... Cr(Ⅵ)在自然界中的迁移转化与铁(氢)氧化物的吸附、氧化还原过程有着紧密的联系。选取针铁矿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硫化过程对Cr(Ⅵ)还原的影响与机理。结果表明:针铁矿/Na2S/Cr(Ⅵ)体系还原Cr(Ⅵ)的作用机理为体系中的S(-Ⅱ)提供电子并促进电子转移,将针铁矿结构中的Fe(Ⅲ)还原为Fe(Ⅱ)吸附态;Fe(Ⅱ)和S(-Ⅱ)均作为还原剂,将Cr(Ⅵ)还原成Cr(Ⅲ),最终形成Cr(Ⅲ)-Fe(Ⅲ)氢氧化物共沉淀物被吸附在矿物的表面;Cr(Ⅵ)的去除效果随着Na2S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在p H值为6时Cr(Ⅵ)的去除效果最好;NO_(3)^(-)、SO_(4)^(2-)、PO_(4)^(3-)、CO_(3)^(2-)对Cr(Ⅵ)的去除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PO43-对Cr(Ⅵ)的去除影响相对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铁矿 cr() 硫化作用 fe(Ⅱ)/fe()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S修饰的水化硅酸钙复合材料制备及其总铬移除性能研究
15
作者 沈晓倩 周斐 +2 位作者 刘婉晨 许露 吴俊书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67,共11页
水化硅酸钙(CSH)是一类重要的重金属吸附剂,在环境治理与修复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吸附Fe^(3+)的CSH吸附剂进行功能化创制,可实现重金属Cr(Ⅵ)的还原转化与脱毒。以酸浸工艺提取钢渣滤液为Ca源,Na_(2)SiO_(3)·9H_(2)O为Si源,... 水化硅酸钙(CSH)是一类重要的重金属吸附剂,在环境治理与修复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吸附Fe^(3+)的CSH吸附剂进行功能化创制,可实现重金属Cr(Ⅵ)的还原转化与脱毒。以酸浸工艺提取钢渣滤液为Ca源,Na_(2)SiO_(3)·9H_(2)O为Si源,采用水热法制备出CSH,并以此为基体基于离子交换与静电吸引为主要作用机制吸附Fe^(3+);随后在引入S源(硫脲)的情况下,将吸附Fe^(3+)的CSH进行水热转化,合成复合功能材料xFeS@CSH(x为Fe^(3+)初始质量浓度,mg/L)。当Fe^(3+)质量浓度为150 mg/L时,150FeS@CSH对Cr(Ⅵ)的还原性能最为优越,当pH=2时,反应4 min后Cr(Ⅵ)(10 mg/L,60 mL)还原转化率可达到100%。同时,通过调控溶液pH与反应时间(pH=3、反应时间为30 min)还可实现Cr(Ⅲ)的固定与总Cr的移除。活性FeS相实现了Cr(Ⅵ)还原,伴随溶液pH的升高,还原产物Cr(Ⅲ)以Cr(OH)_(3)、Cr_(2)O_(3)等形式固定于材料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硅酸钙 吸附剂 cr()还原 feS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氢氧化Cr(Ⅲ)_(x)Fe(Ⅲ)_(1-x)(OH)_(3)产生六价铬的规律与机制
16
作者 胡珊琼 钱傲 袁松虎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4-174,共11页
在自然过程和工程修复中,Fe(Ⅱ)还原Cr(Ⅵ)主要生成铬铁氢氧化物[Cr(Ⅲ)_(x)Fe(Ⅲ)_(1-x)(OH)_(3)],但其中Cr(Ⅲ)的复氧化会极大影响用水安全以及铬污染修复治理效果。探究了过氧化氢(H_(2)O_(2))氧化Cr(Ⅲ)_(x)Fe(Ⅲ)_(1-x)(OH)_(3)产... 在自然过程和工程修复中,Fe(Ⅱ)还原Cr(Ⅵ)主要生成铬铁氢氧化物[Cr(Ⅲ)_(x)Fe(Ⅲ)_(1-x)(OH)_(3)],但其中Cr(Ⅲ)的复氧化会极大影响用水安全以及铬污染修复治理效果。探究了过氧化氢(H_(2)O_(2))氧化Cr(Ⅲ)_(x)Fe(Ⅲ)_(1-x)(OH)_(3)产生Cr(Ⅵ)的规律与机制,主要关注的影响因素包括H_(2)O_(2)浓度、pH值和Cr(Ⅲ)含量,并选用甲醇作为活性氧化物种[HO~·、Fe(Ⅳ)]的淬灭剂,考察淬灭剂的加入对H_(2)O_(2)氧化Cr(Ⅲ)_(x)Fe(Ⅲ)_(1-x)(OH)_(3)产生Cr(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H_(2)O_(2)氧化Cr(Ⅲ)_(0.20)Fe(Ⅲ)_(0.80)(OH)_(3)产生Cr(Ⅵ)的速率与效率随着H_(2)O_(2)浓度、pH值的增加而增大,且Cr(Ⅵ)的产生效率还会受到Cr(Ⅲ)含量(x)的影响,即在pH=5.0条件下Cr(Ⅵ)的产生效率随x的降低而增加,在pH=9.0条件下Cr(Ⅵ)的产生效率随x的降低而降低;(2)甲醇淬灭试验证明,在pH=5.0~8.0范围内,H_(2)O_(2)是引起Cr(Ⅲ)氧化的主要氧化剂,同时Fe(Ⅲ)和Cr(Ⅲ)与H_(2)O_(2)发生(类)芬顿反应产生的活性氧化物种(HO~·)还可能进一步促进Cr(Ⅲ)氧化为Cr(Ⅵ),而在pH=9.0条件下,H_(2)O_(2)是引起Cr(Ⅲ)氧化的唯一氧化剂;(3)不同pH条件下,Cr(Fe)含量可以通过影响H_(2)O_(2)的消耗、活性氧化物种的产生、矿物表面的更新、Cr(Ⅵ)的释放而影响总Cr(Ⅵ)的产生速率和效率;(4)虽然Cr(Ⅲ)_(x)Fe(Ⅲ)_(1-x)(OH)_(3)被认为能更加稳定地保存还原产生的Cr(Ⅲ),但环境中的H_(2)O_(2)在特定条件下仍有可能将Cr(Ⅲ)氧化为Cr(Ⅵ),这是因为在偏酸性条件下共存的Fe(Ⅲ)可以提供更多的Cr(Ⅵ)吸附位点,将有利于H_(2)O_(2)和HO~·等氧化Cr(Ⅲ),在偏碱性条件下共存的Fe(Ⅲ)可以竞争消耗H_(2)O_(2)而抑制其对Cr(Ⅲ)的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价铬 铬铁氢氧化物 三价铬 过氧化氢 活性氧化物种 铬污染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亚铁处理含Cr(Ⅵ)废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赵玉华 王成雨 +1 位作者 李洋洋 魏志宇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6期1043-1045,1050,共4页
目的采用硫化亚铁(FeS)处理含Cr(Ⅵ)废水,达到降低污水毒性的目的.方法采取化学氧化还原方法,把毒性很强的Cr(VI)还原成Cr(III),以便通过沉淀、吸附加以去除.结果随着投加的FeS粒径减小,水的pH下降,Cr(Ⅵ)去除率增加.在1... 目的采用硫化亚铁(FeS)处理含Cr(Ⅵ)废水,达到降低污水毒性的目的.方法采取化学氧化还原方法,把毒性很强的Cr(VI)还原成Cr(III),以便通过沉淀、吸附加以去除.结果随着投加的FeS粒径减小,水的pH下降,Cr(Ⅵ)去除率增加.在10-35℃范围内,FeS对Cr(Ⅵ)去除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在35-40℃时,FeS对Cr(Ⅵ)去除率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试验条件下,pH4.5,粒径0.08-0.11 mm,温度25-30℃,是去除水中Cr(Ⅵ)含量的适宜条件.该条件下,当FeS投加量≥2 g/L时,Cr(Ⅵ)去除率99%以上.结论FeS可显著降低含Cr(Ⅵ)废水的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废水 feS 氧化还原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环境下Cr(Ⅵ)的微生物还原能力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松 曲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7-112,共6页
通过接种土壤微生物的混合培养及土壤泥浆培养试验,测定了厌氧培养过程中C r(Ⅵ)和F e(Ⅱ)浓度的变化,研究了不同浓度铬酸盐的微生物还原能力及不同浓度铬酸盐对水稻土中氧化铁还原的影响。结果表明,由水稻土中提取的微生物虽然能够直... 通过接种土壤微生物的混合培养及土壤泥浆培养试验,测定了厌氧培养过程中C r(Ⅵ)和F e(Ⅱ)浓度的变化,研究了不同浓度铬酸盐的微生物还原能力及不同浓度铬酸盐对水稻土中氧化铁还原的影响。结果表明,由水稻土中提取的微生物虽然能够直接还原C r(Ⅵ),但其还原速率和还原程度有限,且C r(Ⅵ)浓度越高,微生物的还原能力越差;不同来源的土壤微生物对C r(Ⅵ)的还原能力有所差异,其中四川水稻土中微生物对C r(Ⅵ)的还原能力均大于江西水稻土;在厌氧培养的水稻土中,添加的C r(Ⅵ)可以较迅速地还原,其中土壤氧化铁的微生物还原过程对C r(Ⅵ)还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C r(Ⅵ)的存在导致F e(Ⅱ)生成的时间出现滞后,且C r(Ⅵ)浓度越大生成F e(Ⅱ)的滞后时间越长;F e(Ⅱ)产生滞后的时间与C r(Ⅵ)还原结束的时间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cr()还原 异化fe()还原 水稻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r-Ni-O体系碳还原产物热力学计算及实验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洋 张延玲 +1 位作者 郭文明 贾昕磊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989-1998,共10页
对Fe-Cr-Ni-O体系碳还原产物的组成与特性进行探讨。首先对不同温度及碳氧摩尔比条件下Fe-Cr-Ni-O体系碳还原产物进行热力学分析,然后对Fe-Cr-Ni-O体系及模拟不锈钢粉尘进行等温碳还原实验,并对还原产物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升... 对Fe-Cr-Ni-O体系碳还原产物的组成与特性进行探讨。首先对不同温度及碳氧摩尔比条件下Fe-Cr-Ni-O体系碳还原产物进行热力学分析,然后对Fe-Cr-Ni-O体系及模拟不锈钢粉尘进行等温碳还原实验,并对还原产物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升高温度有利于体系中各金属氧化物的还原及合金相的生成;当碳氧摩尔比(nC:nO)小于1.0时,体系中金属氧化物尤其是Cr2O3的还原不完全;当碳氧摩尔比大于1.0时,还原产物中容易出现金属碳化物。当碳氧摩尔比为1.0时,渣铁分离效果较好。此外,温度主要影响反应后期的失氧速率,而碳氧摩尔比主要影响样品的最终失氧率,但温度与碳氧摩尔比对反应前期的影响均不大;推断前期主要发生Ni O和Fe2O3的还原,而后期主要发生Cr2O3的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r-Ni-O体系 还原产物 合金 金属碳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日光照射下草酸协同黄铁矿对Cr(Ⅵ)的还原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瑛 沈瑜潇 +1 位作者 国静 兰叶青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19-1624,共6页
研究了模拟日光照射下草酸协同黄铁矿对Cr(Ⅵ)的还原作用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加入草酸后,反应体系中生成了光化学活性高的草酸铁(Ⅲ)配合物,同时还可能阻止了黄铁矿表面Fe(Ⅲ)水解产物Fe(OH)3和CrxFe1-x(OH)3的生成,从而使黄铁... 研究了模拟日光照射下草酸协同黄铁矿对Cr(Ⅵ)的还原作用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加入草酸后,反应体系中生成了光化学活性高的草酸铁(Ⅲ)配合物,同时还可能阻止了黄铁矿表面Fe(Ⅲ)水解产物Fe(OH)3和CrxFe1-x(OH)3的生成,从而使黄铁矿还原Cr(Ⅵ)的速率明显得到提高.增加溶液酸度、草酸浓度和黄铁矿质量浓度,有利于Cr(Ⅵ)的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 黄铁矿 cr() 草酸铁()配合物 模拟日光照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