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足综合征中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屈建敏 王刚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10期1438-1440,F0003,共4页
手足综合征(HFS)是恶性肿瘤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随着抗肿瘤药物的广泛使用,其发病率逐渐升高。HFS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社交、生活,甚至导致药物减量或提前停药,延误治疗。现代医学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认识尚未完全明确,疗效评价缺乏... 手足综合征(HFS)是恶性肿瘤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随着抗肿瘤药物的广泛使用,其发病率逐渐升高。HFS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社交、生活,甚至导致药物减量或提前停药,延误治疗。现代医学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认识尚未完全明确,疗效评价缺乏统一标准,且针对性系统治疗方法效果较差。中医学将HFS归属于“血痹”范畴,认为其病位在手足,以虚为主,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治疗具有显著优势。现梳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HFS相关文献,从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方面总结中医药治疗现状,中医药临床将其分为内治法、外治法和内外合治法,以期为今后中医药治疗HFS提供临床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手足综合征 血痹 研究进展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踝部骨与关节肿瘤及瘤样病变103例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栋 李建民 +3 位作者 李振峰 杨京彦 张帅 吕佳楠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08年第2期14-17,共4页
目的研究足踝部骨与关节肿瘤及瘤样病变的发病规律。方法总结20年来齐鲁医院经病理确诊的足踝部骨肿瘤及瘤样病变103例,结合文献分析。结果最高发病年龄集中于l0~39岁组之间,男性多于女性,其比例为1.45:1。病变多位于跗骨,跖骨,趾骨。... 目的研究足踝部骨与关节肿瘤及瘤样病变的发病规律。方法总结20年来齐鲁医院经病理确诊的足踝部骨肿瘤及瘤样病变103例,结合文献分析。结果最高发病年龄集中于l0~39岁组之间,男性多于女性,其比例为1.45:1。病变多位于跗骨,跖骨,趾骨。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明显多于恶性肿瘤,其比例为6.38:1。良性肿瘤67例,其中骨软骨瘤、软骨瘤最多见(占良性肿瘤的55.22%);瘤样病变16例中,骨囊肿9例,最多见(占56.25%);恶性肿瘤13例,以滑膜肉瘤和软骨肉瘤最多见(分别有5例及3例)。结论足踝部骨肿瘤与瘤样病变良性多于恶性,病变多位于跗骨与跖骨。对足部恶性肿瘤的诊断应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踩 骨肿瘤 瘤样病变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腕踝针联合胃复安治疗在恶性肿瘤放化疗后顽固性呃逆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任玉珍 高超 +1 位作者 杨学娟 朱瑞芳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4542-4544,共3页
目的:探讨腕踝针联合胃复安治疗对恶性肿瘤放化疗后顽固性呃逆病人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8月就诊于我院肿瘤科的60例放化疗后顽固性呃逆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胃复安治疗... 目的:探讨腕踝针联合胃复安治疗对恶性肿瘤放化疗后顽固性呃逆病人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8月就诊于我院肿瘤科的60例放化疗后顽固性呃逆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胃复安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护理治疗基础上给予腕踝针联合胃复安治疗。治疗7 d后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有效率、治疗起效时间、生活质量及病人满意度。结果:治疗7 d后,干预组治疗有效率以及精神状态、睡眠状态、饮食状态得分和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治疗起疗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腕踝针联合胃复安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恶性肿瘤病人顽固性呃逆症状,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放化疗 顽固性呃逆 腕踝针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应用于骨科教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战 徐梦薇 +5 位作者 孙凌凌 钱胜君 张骏 张灵妲 叶招明 任英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36期66-69,共4页
人体运动系统解剖学一直是骨科临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新兴的3D打印技术为骨科临床教学提供一种新途径。随着3D打印技术的快速普及和进展,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对该技术在骨科临床教学的应用价值显示出极大的兴趣,并开展了一系列的随机试... 人体运动系统解剖学一直是骨科临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新兴的3D打印技术为骨科临床教学提供一种新途径。随着3D打印技术的快速普及和进展,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对该技术在骨科临床教学的应用价值显示出极大的兴趣,并开展了一系列的随机试验研究,证明了该技术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3D打印技术不仅广泛应用于骨科解剖教学,还在骨科手术操作教学中扮演重要角色,提升学员临床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增加了患者安全性,有助于缓解当前医患紧张的氛围。本文对近年来3D打印技术在骨科亚专科教学应用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与归纳,阐述了3D打印技术在骨科亚专科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涵盖创伤教学、足踝教学、脊柱教学和骨肿瘤教学。通过分析现阶段3D打印技术在骨科教学中应用现状和存在的挑战,我们提出相应的建议和策略,以进一步提升骨科临床教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骨科 创伤 足踝 脊柱 骨肿瘤 临床教学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频教育在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冒小平 邱小丽 张兰凤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8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视频教育在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DV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前进行DVT风险评估,将评估结果为中、高风险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 目的探讨视频教育在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DV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前进行DVT风险评估,将评估结果为中、高风险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踝泵运动视频教育。比较术后2组DVT的发生情况、踝泵运动依从性、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结果对照组下肢肿胀、疼痛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1);观察组发生下肢DVT 1例,对照组为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踝泵运动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1),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视频教育可有效增加患者踝泵运动依从性,有效促进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教育 踝泵运动 妇科恶性肿瘤 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知识培训在超声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周姣姣 陈红艳 +2 位作者 郭月 彭玉兰 罗燕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36期70-73,共4页
超声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存在临床知识薄弱,难以将超声表现与临床疾病的病理生理改变有效结合。为提高超声医学规培学员的教学质量,以“加强临床知识背景,提高超声诊断能力”为中心,通过急慢性肾脏病为例,强化肾脏疾病的临床... 超声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存在临床知识薄弱,难以将超声表现与临床疾病的病理生理改变有效结合。为提高超声医学规培学员的教学质量,以“加强临床知识背景,提高超声诊断能力”为中心,通过急慢性肾脏病为例,强化肾脏疾病的临床知识的培训、了解疾病的解剖学、病理生理学改变,从而强化培养学员临床思维能力,提高规培学员超声临床诊断能力。以期能为各级医疗机构培养具有丰富理论知识,独立胜任临床工作的超声医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医学 临床知识 超声诊断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急性肾损伤 慢性肾脏病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踝部腱鞘巨细胞瘤的临床分型、分期与治疗
7
作者 张宇 栗向东 +5 位作者 王臻 郭征 李靖 范宏斌 刘军 朱伟军 《医学研究杂志》 2012年第6期20-24,共5页
目的总结足踝部腱鞘巨细胞瘤临床特点与治疗、预后之间的关系,建立一种能指导诊断、治疗、预测预后的临床分型、分期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4~2009年期间21例足踝部腱鞘巨细胞瘤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据此对足踝部腱鞘巨细胞... 目的总结足踝部腱鞘巨细胞瘤临床特点与治疗、预后之间的关系,建立一种能指导诊断、治疗、预测预后的临床分型、分期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4~2009年期间21例足踝部腱鞘巨细胞瘤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据此对足踝部腱鞘巨细胞瘤进行临床分型、分期。结果 21例患者以男性居多,患者平均年龄为38.0岁,肿瘤好发于右足(71.4%)以及滑膜关节周围(81.0%),半数以上患者以无痛性肿物为主要症状(61.9%),X线检查对关节受肿瘤侵犯的检出率低(66.7%),但MRI非常敏感(100%),病理检查提示大部分肿瘤细胞增生活跃(52.4%)。根据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可将其分为两型:A型位于足踝部腱鞘周围;B型位于足踝部大关节周围。其中B型又划分为Ⅰ期:局限于包膜内;Ⅱ期:突破包膜局部浸润;Ⅲ期:弥漫侵袭并进入关节腔。21例病例中A型4例,B型17例(Ⅰ期6例,Ⅱ期9例,Ⅲ期2例)。对A型和B型Ⅰ期患者行边缘切除,B型Ⅱ期给予灶内切除和术后放疗,Ⅲ期在扩大切除的基础上辅以放疗。对所有病例经过平均119.6个月的随访,仅1例B型Ⅲ期患者于术后9月复发并恶性变,其余患者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足踝部的腱鞘巨细胞瘤包含生物学行为特点不同的两种亚型,根据临床资料对肿瘤进行分型、分期,可以很好地指导治疗和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腱鞘巨细胞瘤 足踝 临床分型与分期 手术治疗 辅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足坏疽合并恶性肿瘤8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林重 任力 +4 位作者 李德昌 岳颖 郑吉春 朱建平 刘明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7期491-495,共5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坏疽合并恶性外周神经鞘瘤、黑色素瘤和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确诊为糖尿病足坏疽合并恶性外周神经鞘瘤、黑色素瘤和鳞状细胞癌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坏疽合并恶性外周神经鞘瘤、黑色素瘤和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确诊为糖尿病足坏疽合并恶性外周神经鞘瘤、黑色素瘤和鳞状细胞癌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8例糖尿病足坏疽合并恶性外周神经鞘瘤、黑色素瘤和鳞状细胞癌的患者中,女性3例,男性5例,年龄57~77岁,平均65岁。肿瘤直径1—8cm,平均5cm;5例位于左足,3例位于右足。2例恶性外周神经鞘瘤细胞呈栅栏状排列,由纤维肉瘤样密集束状排列的梭形细胞组成,胞质丰富、淡染,核大、梭形;免疫组化:S-100、p53和vimentin(+),AE1/AE3、HMB-45和p16(-)。3例黑色素瘤细胞呈巢状排列,由梭形上皮样细胞组成,胞质较少、嗜酸性,细胞核有较明显的多形性及异染性;免疫组化:HMB45、melan—A、S-100和p53(+),AE1/AE3(-)。3例鳞状细胞癌细胞弥漫排列,由多角形上皮样细胞组成,胞质丰富、呈嗜酸性,细胞核增大、呈泡状,核仁明显;免疫组化:AE1/AE3、CK5/6、CK14、p53和p63(+),collagenIV(-)。8例均有皮肤破溃及感染。结论糖尿病足坏疽合并恶性肿瘤非常罕见,恶性程度高,常误诊为糖尿病足坏疽而漏诊,必要时活检行病理检查以期早诊断,早治疗,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坏疽 恶性肿瘤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腿远端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恶性肿瘤术后遗留创面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慧英 畅阳 +1 位作者 丁路 付潇潇 《癌症进展》 2019年第6期701-703,共3页
目的观察小腿远端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恶性肿瘤术后遗留创面的效果。方法对80例足踝部恶性肿瘤术后遗留不愈合溃疡创面患者给予小腿远端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后随访观察随访期间皮瓣成活、质地、外观、术后并发症发... 目的观察小腿远端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恶性肿瘤术后遗留创面的效果。方法对80例足踝部恶性肿瘤术后遗留不愈合溃疡创面患者给予小腿远端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后随访观察随访期间皮瓣成活、质地、外观、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80例患者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成活率为100%,皮瓣平均面积(73.02±3.16)cm^2,蒂部宽度3~5 cm,随访22~58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弹性较好,供区愈合良好,足趾、踝活动良好,无骨坏死和慢性骨髓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小腿远端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恶性肿瘤术后遗留创面有利于足踝部功能恢复,减少感染、肉芽瘢痕等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远端 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 足踝部恶性肿瘤 创面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因素分析足踝部软组织肿瘤和骨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率 被引量:3
10
作者 景青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820-1823,共4页
目的研究足踝部软组织肿瘤与骨肿瘤患者的临床预后和病理特征的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足踝部软组织肿瘤和骨肿瘤患者,分析研究对象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影响临床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后随访获得69例,软组织恶性肿瘤50例,骨恶性肿... 目的研究足踝部软组织肿瘤与骨肿瘤患者的临床预后和病理特征的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足踝部软组织肿瘤和骨肿瘤患者,分析研究对象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影响临床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后随访获得69例,软组织恶性肿瘤50例,骨恶性肿瘤19例;骨恶性肿瘤患者1年生存率为75.36%,明显高于3年55.07%和5年55.07%;单因素分析发现69例足踝部恶性肿瘤患者因辅助治疗、功能状况和肿瘤大小影响了5年生存率(P<0.05),但性别、年龄、手术方法、组织类型和发病部位等对患者预后无明显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大小和功能状况是影响69例足踝部恶性肿瘤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HR=7.251、6.194,P<0.005)。结论足踝部良性软组织肿瘤多以血管瘤常见,而恶性肿瘤多以滑膜肉瘤常见;肿瘤大小和功能状况是影响足踝部恶性肿瘤患者预后差的主要原因,且>5 cm的恶性肿瘤患者临床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踝部 软组织肿瘤 骨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舒适护理理论改进后的头低足高截石位摆放技术在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0
11
作者 沈俏微 徐学军 +2 位作者 黄象琼 郑晓玲 向彩云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7期173-176,189,共5页
目的分析基于舒适护理理论改进后的头低足高截石位摆放技术在妇科恶性肿瘤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浙江省宁波妇女儿童医院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2月收诊的10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术中采用... 目的分析基于舒适护理理论改进后的头低足高截石位摆放技术在妇科恶性肿瘤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浙江省宁波妇女儿童医院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2月收诊的10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术中采用常规头低臀高截石位,观察组采用基于舒适护理理论改进的头低足高截石位摆放技术。观察患者动脉压[检测时间点为T_(1)~T_(3),即麻醉完成后平卧截石位(T_(1))、气腹并头低臀高位后5 min(T_(2))、气腹并头低臀高后30 min(T_(3))]的波动、体位相关并发症、体位舒适度情况。结果两组平均动脉压水平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T_(2)、T_(3)时间点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观察组肩部、下肢麻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两组肩部、下肢麻木疼痛VAS评分低于术后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两组肩部、下肢麻木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下气肿比例低于对照组,体位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舒适护理理论改进的头低足高截石位摆放技术用于妇科恶性肿瘤腹腔镜手术中,发挥良好动脉压波动缓解、体位相关预防、疼痛缓解作用,可有效提升患者体位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恶性肿瘤 腔镜手术 舒适护理理论 头低足高截石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消毒饮熏洗联合心理疏导综合干预阿帕替尼后手足综合征(热毒壅盛)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24
12
作者 覃霄燕 李鸿章 +5 位作者 王海存 曹旸 赵丹 王兰荣 李培培 郭楠楠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8年第8期24-28,共5页
[目的]观察五味消毒饮熏洗联合心理疏导护理综合干预阿帕替尼后手足综合征(热毒壅盛)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按信封法随机分为两组。心理疏导:使患者了解化疗和靶向药物副作用表现、机理和处理措施,减少恐惧心... [目的]观察五味消毒饮熏洗联合心理疏导护理综合干预阿帕替尼后手足综合征(热毒壅盛)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按信封法随机分为两组。心理疏导:使患者了解化疗和靶向药物副作用表现、机理和处理措施,减少恐惧心理;皮肤护理:避免手足部摩擦、受压,避免激烈运动和体力劳动,减少手足接触热水次数(包括洗碗碟和热水澡);避免涂刺激性药物及酒精、碘酒;避免接触化学洗涤剂;穿鞋舒适宽松,用减震鞋垫,坐或卧位将手足放在较高位置;避免阳光曝晒,涂抹防晒霜,冬季晒太阳也只能在窗户后。对照组60例尿素软膏外涂;复合维生素B,2片/次,2次/d;疼痛明显塞来昔布,0.2g/次,1次/d。治疗组60例五味消毒饮熏洗(金银花、蒲公英各30g,野菊花20g,紫花地丁30g,紫草、赤芍各15g,当归12g,大黄10g,地黄30g,侧柏叶15g,皮损明显加丹皮、苦参、徐长卿各15g);手足麻木加海风藤15g,路路通30g,川芎10g;皮肤瘙痒加蛇床子、地肤子各15g,蝉蜕10g,上药煎制200mL/袋,1袋/次,加42℃温水熏洗40min,用保鲜膜包裹足部红斑处。连续治疗2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表现、红肿消除时间、疼痛缓解时间、手足综合征积分(中医证候积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2周),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痊愈6例,有效10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5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红肿消除时间、疼痛缓解时间治疗组改短于对照组(P<0.05)。DLQI、中医证候积分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五味消毒饮熏洗联合心理疏导护理综合干预阿帕替尼后手足综合征(热毒壅盛),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综合征 阿帕替尼 热毒壅盛 恶性肿瘤 化疗 五味消毒饮 熏洗 络病 尿素软膏 复合维生素B 塞来昔布 红肿消除时间 疼痛缓解时间 手足综合征积分 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 中药复方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化护理对肿瘤术后踝泵运动执行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谢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2期188-191,共4页
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干预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踝泵运动执行情况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1月—2019年10月医院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实施手术根治术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在实施常规护理健康教育下进行... 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干预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踝泵运动执行情况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1月—2019年10月医院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实施手术根治术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在实施常规护理健康教育下进行踝泵运动,观察组则实施规范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踝泵运动执行率及达标率;比较两组下肢血管超声检查结果;统计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术后发生血栓转外科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踝泵运动执行率及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靶血管血流峰速、靶血管内径及靶血管血流量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下肢主动活动时间、下床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血栓转外科治疗例数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均进行下肢踝泵运动,进行规范化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踝泵运动执行率及达标率,改善下肢血流情况,促进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护理 妇科恶性肿瘤 术后 踝泵运动 执行率 达标率 血流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omangiomatosis-immunohistochemical study:A case report
14
作者 Ruo-Chen Wu Ying-Hua Gao +2 位作者 Wen-Wen Sun Xiang-Yun Zhang Shu-Peng Zhang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2年第16期5406-5413,共8页
BACKGROUND Glomangiomatosis(also known as diffuse glomus tumor)is extremely rare,accounting for only 5%of glomus tumors.The prevalence of glomus tumors is only 2%of soft tissue tumors.Lesions can recur after resection... BACKGROUND Glomangiomatosis(also known as diffuse glomus tumor)is extremely rare,accounting for only 5%of glomus tumors.The prevalence of glomus tumors is only 2%of soft tissue tumors.Lesions can recur after resection.Although growth may be diffuse or infiltrating and invasive,definitive identifying standards for malignant glomus tumors are lacking.This article describes a case of glomangiomatosis with many nodular masses in the soft tissues of the right foot and calf.A review of the Chinese and English-language literature is included.CASE SUMMARY A case of glomangiomatosis in a 55-year-old Chinese woman who presented clinically with many nodular masses in the soft tissues of the right foot and calf.The tumor was examined histologically and immunostaining was performed.CONCLUSION Glomangiomatosis occurs most often in young people,in the distal extremities,but is rare.Multiple nodules are even rarer.Only 15 clinicopathological analyses of glomangiomatosis have been reported in the combined Chinese-and Englishlanguage literature.In the present case,microscopically,nested vascular globular cells were observed around the blood vessel wall.Immunohistochemistry revealed diffuse immunoreactivity for smooth muscle actin,vimentin,type Ⅳ collagen,and Bcl-2.Caldesmon,CD34,and calponin were weakly,partially,and slightly positive,respectively.There was no recurrence 1 year after res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omangiomatosis Glomus tumor foot and ankle Perivascular tumors Case repo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踝部软组织肿瘤及骨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15
作者 吴婺松 《中外医疗》 2021年第30期41-44,共4页
目的探究足踝部软组织肿瘤及骨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以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58例足踝部软组织肿瘤及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①58例... 目的探究足踝部软组织肿瘤及骨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以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58例足踝部软组织肿瘤及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①58例患者中包括11例骨肿瘤(良性7例,恶性4例)和47例软组织肿瘤(21例良性,26例恶性)。其中最常见的良性软组织肿瘤是血管瘤9例,最常见的恶性软组织肿瘤是滑膜肉瘤9例和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9例。②58例患者中有25例恶性肿瘤患者接受随访,包括4例恶性骨肿瘤和21例恶性软组织肿瘤,其中位生存时间36.1个月,且恶性骨肿瘤患者1、3年生存率依次为75.00%、50.00%;恶性软组织肿瘤患者1、3年生存率依次为85.71%、71.43%。经单因素分析发现,恶性肿瘤大小是影响足踝部恶性肿瘤患者3年生存率的主要因素,其中,肿瘤>5.0 cm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足踝部良性软组织肿瘤以血管瘤较为多见,恶性软组织瘤多见于滑膜肉瘤,而且肿瘤大小是影响足踝部恶性肿瘤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尤其是肿瘤病灶>5.0 cm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踝部软组织肿瘤 骨肿瘤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消化系统肿瘤治疗相关手足皮肤反应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郭乃婷 倪晶 +1 位作者 魏国利 霍介格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25年第1期21-27,共7页
手足综合征(hand-foot syndrome,HFS)/手足皮肤反应(hand-foot skin reactions,HFSR)是肿瘤治疗尤其是消化系统肿瘤抗癌治疗最常见的皮肤毒性反应,对患者的抗肿瘤治疗、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研究提示出现HFS/HFSR的患者... 手足综合征(hand-foot syndrome,HFS)/手足皮肤反应(hand-foot skin reactions,HFSR)是肿瘤治疗尤其是消化系统肿瘤抗癌治疗最常见的皮肤毒性反应,对患者的抗肿瘤治疗、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研究提示出现HFS/HFSR的患者往往是抗肿瘤治疗生存获益的优势人群,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也缺乏有效干预措施.本文结合相关研究,从其临床特征、发病率、发病机制、风险因素、干预措施及与抗肿瘤疗效之间的关系几个方面作一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综合征 手足皮肤反应 消化系统肿瘤 抗肿瘤治疗 分子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部骨肿瘤治疗结果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伦登兴 胡永成 +2 位作者 黄洪超 苗军 夏群 《中国骨肿瘤骨病》 2010年第5期408-412,共5页
目的探讨足部骨肿瘤的发病特点,提高足部肿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3月-2009年4月收治的足踝部骨肿瘤32例,男18例,女14例。平均年龄36岁(13~61岁)。其中Ewing肉瘤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软骨肉瘤3例,转移瘤1例,骨巨细胞瘤... 目的探讨足部骨肿瘤的发病特点,提高足部肿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3月-2009年4月收治的足踝部骨肿瘤32例,男18例,女14例。平均年龄36岁(13~61岁)。其中Ewing肉瘤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软骨肉瘤3例,转移瘤1例,骨巨细胞瘤2例,软骨母细胞瘤3例,骨囊肿7例,骨样骨瘤2例,内生软骨瘤6例,骨软骨瘤1例,动脉瘤样骨囊肿4例。骨囊肿治疗方法采取透视下经皮注射生物蛋白胶及激素治疗;骨样骨瘤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热疗术;其他良性肿瘤采用常规刮除植骨术。恶性肿瘤采用联合治疗方法,包括术前化放疗、术中磨钻及蒸馏水浸泡、术后放化疗等。结果 1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肉瘤术后10个月复发行小腿截肢术,术后12个月死亡。2例Ewing肉瘤术后因转移死亡。感染1例,伤口换药8个月愈合。因异体骨排斥渗液伤口延迟愈合1例,术后9个月痊愈。余29例随访1-59个月(平均19.3个月),长期无瘤生存。结论随着微创概念的引进及新辅助化疗的不断进展,经皮注射生物蛋白胶和激素、经皮微波热疗术在足部骨肿瘤中的应用已经取得初步成果,创伤小,恢复快;各种物理治疗如磨钻、60°蒸馏水等的术中应用可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足踝部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踝关节侵袭性及恶性骨肿瘤的外科治疗
18
作者 杨京彦 李栋 +2 位作者 马焕芝 张伟 孙成良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1552-1556,共5页
[目的]探讨踝关节侵袭性和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方式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06年1月∽2013年8月期间18例踝关节侵袭性和恶性肿瘤的患者。男10例,女8例;平均年龄31.7岁(8∽60岁)。恶性肿瘤12例,侵袭性肿瘤6例。肿瘤类型以骨肉瘤... [目的]探讨踝关节侵袭性和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方式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06年1月∽2013年8月期间18例踝关节侵袭性和恶性肿瘤的患者。男10例,女8例;平均年龄31.7岁(8∽60岁)。恶性肿瘤12例,侵袭性肿瘤6例。肿瘤类型以骨肉瘤最多(5例),其次为骨巨细胞瘤4例。10例肿瘤发生在胫骨远端,7例位于腓骨远端,1例位于距骨。12例患者行不同方式的保肢治疗,6例患者行截肢治疗。[结果]平均随访40.3个月(12∽90个月)。总体复发率16.7%。12例恶性肿瘤患者中,6例保肢患者生存率(3年83.3%,5年27.8%)与6例截肢患者生存率(3年83.3%,5年41.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例保肢患者术后踝关节平均功能评分(MSTS评分)为82.9%,患者的情绪接受评分最高(平均4.5分)。[结论]通过广泛的肿瘤切除辅以放化疗,可达到良好的局部控制和长期生存。保肢术能达到较高的功能评分,并提高患者心理接受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侵袭性肿瘤 恶性肿瘤 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足踝部软组织肿瘤和骨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鑫鑫 徐立斌 +4 位作者 许宋锋 赵振国 刘婷 张曙光 于胜吉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85-689,共5页
目的探讨足踝部软组织肿瘤和骨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06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74例足踝部软组织肿瘤和骨肿瘤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和影响预后的因素... 目的探讨足踝部软组织肿瘤和骨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06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74例足踝部软组织肿瘤和骨肿瘤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和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74例患者中,男34例,女40例,男女比例为1∶1.18;年龄为12~64岁,中位年龄为42岁。肿瘤发生于前足22例,中足22例,后足10例,踝关节14例,多部位发病6例。骨肿瘤14例,其中良性和恶性骨肿瘤均为7例;软组织肿瘤60例,其中良性和恶性软组织肿瘤分别为14例和46例。最常见的恶性软组织肿瘤为滑膜肉瘤(13例),最常见的良性软组织肿瘤为血管瘤(4例)。接受手术并获得随访的足踝部恶性肿瘤共44例,其中骨恶性肿瘤7例,软组织恶性肿瘤37例;接受保肢手术33例,截肢手术11例。44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69.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40.7个月。其中软组织恶性肿瘤患者的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8.0%、73.0%和63.0%,骨恶性肿瘤患者的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6.0%、57.0%和57.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44例足踝部恶性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的因素为肿瘤大小和辅助治疗(均P〈0.05),而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部位、组织类型和手术方式等对患者的预后无影响(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为影响44例足踝部恶性肿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RR=7.262,P=0.005)。结论足踝部软组织肿瘤和骨肿瘤多发生于前足和中足,恶性软组织肿瘤以滑膜肉瘤最为常见,良性软组织肿瘤以血管瘤最为常见。影响足踝部恶性肿瘤患者预后的因素为肿瘤大小,肿瘤〉5 cm的足踝部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踝部 软组织肿瘤 骨肿瘤 预后
原文传递
足踝骨肿瘤切除后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术的修复效果及对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范培军 袁德利 +3 位作者 王志坚 仲涛 刘智全 朱英会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0年第22期4340-4343,共4页
目的:探讨足踝骨肿瘤切除后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术的修复效果及对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2019年收治的足踝骨肿瘤切除患者83例,应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以往清创换药的保守修复... 目的:探讨足踝骨肿瘤切除后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术的修复效果及对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2019年收治的足踝骨肿瘤切除患者83例,应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以往清创换药的保守修复方法,研究组患者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术修复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致残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以及治疗前后运动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0.24%,显著高于对照组(64.29%,P<0.05);两组患者住院花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上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致残率为2.44%,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P<0.05);研究组患者修复后的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 assessment,FMA)和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术修复术较清创换药的保守修复方法可以更有效修复足踝骨肿瘤广泛切除术后患者足踝部的创伤面,改善患者运动功能,且手术方法相对简单,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踝骨肿瘤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术 修复效果 运动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