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影响北宋东京规划布局的非理性因素——象天设都与堪舆学说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合群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11,共5页
象天设都与堪舆学说作为非理性因素,直接影响了北宋东京城的选址、宋外城形制、宋皇宫的范围与布局,以及艮岳、玉清昭应宫、景灵宫、明堂等建筑的营建和方位,并带来了开辟城墙正北门、夷门山取土、城区外围下葬等禁忌。这些观念,是北宋... 象天设都与堪舆学说作为非理性因素,直接影响了北宋东京城的选址、宋外城形制、宋皇宫的范围与布局,以及艮岳、玉清昭应宫、景灵宫、明堂等建筑的营建和方位,并带来了开辟城墙正北门、夷门山取土、城区外围下葬等禁忌。这些观念,是北宋皇帝宣扬“天命王权”,企图国祚永存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天设都 堪舆 北宋东京规划布局 方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象天”到“崇礼”:两汉都城意象探析 被引量:5
2
作者 胡方 《管子学刊》 CSSCI 2015年第4期92-97,共6页
都城意象是古代王朝以皇权为中心的统治秩序的象征。西汉长安城由南、北城垣曲折走向提供的可意象性,兼以紫微宫的喻指,牛女像的标树,营构出以"斗城"为特色的"象天"意象,旨在营造与天同构的崇高感,彰显皇权的神圣... 都城意象是古代王朝以皇权为中心的统治秩序的象征。西汉长安城由南、北城垣曲折走向提供的可意象性,兼以紫微宫的喻指,牛女像的标树,营构出以"斗城"为特色的"象天"意象,旨在营造与天同构的崇高感,彰显皇权的神圣和权威。东汉洛阳城通过都城轴线的强化和礼制建筑的营建,使皇权和礼制相衔接,营构出昭示东汉王朝德治教化的"崇礼"意象。从长安到洛阳,都城意象的变化,体现出两汉政治文化由"霸王道杂之"向"柔道行之"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长安城 东汉洛阳城 都城意象 象天 崇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郊之丘——从西朱村曹魏墓看曹魏洛阳“王畿”空间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于志飞 王紫微 《洛阳考古》 2017年第1期52-65,共14页
曹魏洛阳城、圜丘及其附近西朱村曹魏墓的方位与空间,是紧密结合洛阳"天下之中"的地理地位与山川特质统一规划而成,不但内含极为缜密的尺度逻辑体系,也继承了始自秦汉的"法天"式都城规划理念,形成了曹魏洛阳"王畿"空间新制。这一... 曹魏洛阳城、圜丘及其附近西朱村曹魏墓的方位与空间,是紧密结合洛阳"天下之中"的地理地位与山川特质统一规划而成,不但内含极为缜密的尺度逻辑体系,也继承了始自秦汉的"法天"式都城规划理念,形成了曹魏洛阳"王畿"空间新制。这一理念还随着魏倭交往而东传,日本同时期"缠向遗迹"宫室以及箸墓古坟形制与其关联密切,甚至数百年后藤原京天武与持统二帝陵墓选址、"天皇"称号的出现也受到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朱村曹魏墓 曹魏洛阳城 都城设计 法天意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