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Abrupt Increase in the Summer High Temperature Extreme Days across China in the mid-1990s 被引量:24
1
作者 魏科 陈文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5期1023-1029,共7页
Based on the daily maximum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records from an updated homogenized temperature dataset for 549 Chinese stations during 1960-2008,we reveal that there is an abrupt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days wit... Based on the daily maximum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records from an updated homogenized temperature dataset for 549 Chinese stations during 1960-2008,we reveal that there is an abrupt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days with high temperature extremes (HTEs,an HTE day is defined when the maximum temperature exceeds the 95th percentile of the daily maximum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s) across China in the mid-1990s.Before this regime shift,the average number of HTE days is about 2.9 d yr 1 during the period from the 1970s to the early 1990s,while it rocketed to about 7.2 d yr 1 after the mid-1990s.We show that the significant HTE day increase occurs uniformly across the whole of China after the regime shift.The observational evidence raises the possibility that this change in HTE days is associated with global-scale warming as well as circulation adjustment.Possible causes for the abrupt change in the HTE days are discussed,and the circulation adjustment is suggested to play a crucial role in the increase in HTE days in this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temperature extremes hot days long-term trend regime shif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bined use of fly ash and silica to prevent the long-term strength retrogression of oil well cement set and cured at HPHT conditions
2
作者 Guo-Dong Cheng Xue-Yu Pang +4 位作者 Jin-Sheng Sun Zheng-Song Qiu Chuang-Chuang Wang Jian-Kun Qin Ning Li 《Petroleum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122-1134,共13页
The long-term strength retrogression of silica-enriched oil well cement poses a significant threat to wellbore integrity in deep and ultra-deep wells, which is a major obstacle for deep petroleum and geothermal energy... The long-term strength retrogression of silica-enriched oil well cement poses a significant threat to wellbore integrity in deep and ultra-deep wells, which is a major obstacle for deep petroleum and geothermal energy development. Previous attempts to address this problem has been unsatisfactory because they can only reduce the strength decline rate. This study presents a new solution to this problem by incorporating fly ash to the traditional silica-cement systems. The influences of fly ash and silica on the strength retrogression behavior of oil well cement systems directly set and cur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200°C and 50 MPa are investigated. Test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lurries containing only silica or fly ash experience severe strength retrogression from 2 to 30 d curing, while the slurries containing both fly ash and silica experience strength enhancement from 2 to 90 d. The strength test results are corroborated by further evidences from permeability tests as well as microstructure analysis of set cement. Composition of set cement evaluated by quantitative X-ray diffraction analyses with partial or no known crystal structure(PONKCS) method and thermogravimetry analyses revealed that the conversion of amorphous C-(A)-S-H to crystalline phases is the primary cause of long-term strength retrogression.The addition of fly ash can reduce the initial amount of C-(A)-S-H in the set cement, and its combined use with silica can prevent the crystallization of C-(A)-S-H, which is believed to be the working mechanism of this new admixture in improving long-term strength stability of oil well cement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y ash long-term strength retrogression high temperature Quantitative X-ray diffraction(QXRD) Partial or no known crystal structure(PONK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高温损伤影响玻化微珠混凝土氯离子传输模拟分析
3
作者 晋卓阳 李明厚 +3 位作者 SELYUTINA Nina SMIRNOV Ivan 刘元珍 张玉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5-326,共12页
【目的】火灾高温引起的隧道衬砌结构开裂损伤往往会对结构耐久性维持埋下巨大隐患。【方法】基于此,通过MATLAB和COMSOL软件交互使用,建立了包含粗骨料、玻化微珠、砂浆和界面过渡区的玻化微珠混凝土(GIC)凸多边形骨料数值模型,开展了... 【目的】火灾高温引起的隧道衬砌结构开裂损伤往往会对结构耐久性维持埋下巨大隐患。【方法】基于此,通过MATLAB和COMSOL软件交互使用,建立了包含粗骨料、玻化微珠、砂浆和界面过渡区的玻化微珠混凝土(GIC)凸多边形骨料数值模型,开展了考虑高温影响的氯离子传输模拟并进行了有效性验证。依据钢筋脱钝寿命理论,建立了灾后服役寿命参数影响评价机制。【结果】结果表明:随着玻化微珠体积分数的增加、界面过渡区厚度的减小及最大骨料直径的增大,混凝土灾后服役寿命得到一定改善,其中,玻化微珠体积分数影响尤为显著。【结论】基于参数分析,通过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及多元非线性分析方法,最终建立了考虑高温影响的耐久性极限状态函数,可为实际工程中建筑结构设计及灾后寿命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化微珠 混凝土 高温 氯离子传输 数值模拟 服役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热界面材料-纳米银纸的性能研究
4
作者 余翠娟 叶益聪 +3 位作者 堵永国 王震 彭泳潜 徐元曦 《中国材料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3-379,共7页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具有禁带宽度大、击穿电场高、热导率高等优异性能,满足大功率器件向微型化、高性能、高组装密度、高可靠性方向发展的性能要求,但传统的界面材料已无法满足器件的高散热需求,研究与之匹配的新型热界面材料迫在眉睫。...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具有禁带宽度大、击穿电场高、热导率高等优异性能,满足大功率器件向微型化、高性能、高组装密度、高可靠性方向发展的性能要求,但传统的界面材料已无法满足器件的高散热需求,研究与之匹配的新型热界面材料迫在眉睫。采用湿法造纸技术将均匀分散的银纳米线溶液制备成一种兼具高纯度、高导热和高强度的纳米银纸,研究了纳米银纸热压烧结后的导热性能和与基体的粘接强度,分析了热压烧结后纳米银纸的微观形貌及剪切断口形貌。结果表明,纳米银纸在250℃/10 MPa/10 min的条件下热压烧结后,组织致密,孔隙率<5%,热阻≤0.8 mm^(2)·K·W^(-1),与基体间的室温剪切强度高达39 MPa,400℃高温条件下剪切强度高达13 MPa。纳米银纸作为一种新型低温烧结(≤250℃)、宽温域服役(常温~800℃)的热界面材料,在大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封装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纸 新型热界面材料 湿法造纸 低温烧结 宽温域服役 大功率半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劣化润滑脂对新能源汽车电机轴承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许荣滨 田恒 +2 位作者 张迅雷 张文虎 邓四二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97,共8页
为研究不同劣化时期润滑脂对新能源汽车电机轴承性能的影响,并选取合适的润滑脂,采用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两种候选润滑脂及其对轴承性能的影响。首先,采用静态热劣化法获得了21组不同劣化时期的润滑脂样品,并分析了润滑脂样品的锥入度、... 为研究不同劣化时期润滑脂对新能源汽车电机轴承性能的影响,并选取合适的润滑脂,采用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两种候选润滑脂及其对轴承性能的影响。首先,采用静态热劣化法获得了21组不同劣化时期的润滑脂样品,并分析了润滑脂样品的锥入度、分油率等特性变化;然后,在考虑轴承工况的基础上,利用高速轴承漏脂温升性能试验机等设备试验研究了不同劣化时间润滑脂对轴承漏脂、温升、振动和噪音等性能的影响;最后,综合分析了润滑脂的劣化及其对轴承性能的影响,为新能源汽车电机轴承选择了合适的润滑脂。研究结果表明:A型润滑脂的性能更稳定,其非工作锥入度变化率为32.53%,分油率在0~0.053%范围内波动,其特性变化均小于B型润滑脂;两种劣化润滑脂均导致轴承外圈温度升高、轴承振动速度和噪音增大,但B型润滑脂对轴承振动速度和噪音的影响较大,其部分高频增加900%、噪音升高27%。因此,综合考虑润滑脂的分油率、锥入度,以及润滑脂对轴承温升、振动和噪音等使用性能的影响,推荐A型润滑脂为新能源汽车电机轴承润滑介质。该研究结果对新能源汽车电机轴承润滑介质的选择具有较为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热劣化法 高速轴承漏脂温升试验 振动和噪音 服役性能 锥入度 分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Cr1Mo1VNbTiB螺栓高温长时服役后组织演变
6
作者 张长春 《热力透平》 2025年第1期21-25,43,共6页
为了分析20Cr1Mo1VNbTiB螺栓材料服役约50000 h后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演变情况,采用直读光谱仪、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等设备对其进行了观察,并将其室温拉伸试验、布氏硬度测试、冲击试验等的结果与未服役原材... 为了分析20Cr1Mo1VNbTiB螺栓材料服役约50000 h后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演变情况,采用直读光谱仪、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等设备对其进行了观察,并将其室温拉伸试验、布氏硬度测试、冲击试验等的结果与未服役原材料进行了对比分析,对服役后螺栓能否继续服役进行了综合验证。结果表明:服役约50000 h后,该材料螺栓的组织中部分板条束发生了宽化和再结晶,晶界碳化物析出增多。螺栓硬度、强度、冲击吸收功下降,但也能满足出厂标准要求。研究成果可为该螺栓在正常服役条件下继续长时服役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Cr1Mo1VNbTiB 螺栓 微观组织 高温服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盛夏自贡市极端高温特征及气象服务技术总结
7
作者 段修荣 罗伟 +1 位作者 王玲玲 欧奕含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24年第S01期104-113,共10页
利用四川省自贡市1959—2022年盛夏3个国家气象站和55个区域气象站监测资料,分析了2022年极端高温天气特征,并对高温气象服务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2022年高温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强度最强、影响范围最广,具有极端异常性,是自... 利用四川省自贡市1959—2022年盛夏3个国家气象站和55个区域气象站监测资料,分析了2022年极端高温天气特征,并对高温气象服务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2022年高温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强度最强、影响范围最广,具有极端异常性,是自贡市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综合强度最大的高温事件;此次高温气象服务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充分发挥了作为自贡市防御应对高温天气第一道战线的先导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2年 自贡市 极端高温 气象服务 技术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暴晒和火灾服役条件下高强钢DP800的力学性能变化规律
8
作者 缑瑞宾 徐浩 +2 位作者 于敏 师泽宇 石文可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8-157,共10页
为了揭示极端高温暴晒服役条件和火灾服役条件下DP800钢的力学性能,采用“加热-保温-空冷”与“加热-保温-水冷”方法分别模拟两种高温服役条件,通过显微组织观测和静载拉伸试验研究高温服役后DP800钢的微观组织形貌特征和力学性能变化... 为了揭示极端高温暴晒服役条件和火灾服役条件下DP800钢的力学性能,采用“加热-保温-空冷”与“加热-保温-水冷”方法分别模拟两种高温服役条件,通过显微组织观测和静载拉伸试验研究高温服役后DP800钢的微观组织形貌特征和力学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高温空冷条件下(室温~200℃),DP800钢的组织均为铁素体和分布在其晶界上的岛状马氏体,随着服役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增加,其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改善;高温水冷对DP800钢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影响显著,随着服役温度的不断升高,两种保温时间下DP800钢的微观组织均经历了“马氏体铁素体化(300~700℃)→铁素体+马氏体双相组织(700~900℃)”的变化规律,其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均呈现出“不断下降(300~700℃)→持续增大(700~850℃)→再次下降(850~900℃)”的变化规律。采用非线性回归法,构建了服役时间不超过60 min时高温水冷条件下DP800钢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随服役温度变化的经验预测模型,最大预测误差仅为7.88%,该模型可为高温服役后DP800钢力学性能变化评价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高强钢 DP800 高温服役 力学性能 微观组织
原文传递
长时在役Inconel 783高温合金螺栓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
9
作者 周浩 王帅 +4 位作者 曾燕屏 马志宝 周德 郭德瑞 董树青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6-42,共7页
研究了605℃服役约3万小时的Inconel 783合金螺栓,利用Thermo-calc软件对试验材料进行热力学平衡过程的模拟,研究析出相种类、组成与温度的变化趋势。对螺栓的螺纹和光杆部位进行取样研究,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 研究了605℃服役约3万小时的Inconel 783合金螺栓,利用Thermo-calc软件对试验材料进行热力学平衡过程的模拟,研究析出相种类、组成与温度的变化趋势。对螺栓的螺纹和光杆部位进行取样研究,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研究合金试样的显微组织及析出相特征,并且进行布氏硬度、拉伸、冲击等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螺栓光杆处的晶粒尺寸略大于螺纹处,螺纹和光杆部位的γ′及β析出相形貌、尺寸及数量大体一致。此外,γ′相主要呈纳米级小颗粒状;β相主要呈两种特征,一种尺寸比较大分布于晶内及晶界,另一种尺寸相对较小分布于晶界呈网状。同时,在β相内发现γ′相及Heusler-Ni_2AlX相的析出。试验螺栓螺纹处的硬度值高于光杆处,螺纹处的屈服强度均略高于光杆处,但高温下光杆处的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却稍高于螺纹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conel 783高温合金 高温螺栓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THERMO-CALC
原文传递
基于压痕法对高温合金GH3536单轴拉伸性能的评估研究
10
作者 王明行 李建勋 +3 位作者 张泰瑞 李奕德 李颖 王威强 《能源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76-80,共5页
镍基高温合金GH3536因其优异的抗氧化和耐腐蚀性能及良好的蠕变强度,被广泛应用于高温气冷堆、石油化工设备、各类能源转换装置等能源化工行业的高温核心设备。以锻造态和增材制造GH3536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将王-张拟合系数模型用于球压... 镍基高温合金GH3536因其优异的抗氧化和耐腐蚀性能及良好的蠕变强度,被广泛应用于高温气冷堆、石油化工设备、各类能源转换装置等能源化工行业的高温核心设备。以锻造态和增材制造GH3536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将王-张拟合系数模型用于球压头压入试验,从而实现GH3536单轴拉伸性能反演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2种不同制造工艺GH3536的屈服强度与常规拉伸测试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而抗拉强度的预测则存在一定误差,但误差范围与结果稳定性同样能够基本满足工程应用需求。该研究为高温受监部件材质劣化的在线评定提供了重要技术手段,有助于保障相关能源化工行业高温核心设备的服役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合金GH3536 球压头压入试验 单轴拉伸性能 材质劣化评定 服役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xidation Behaviors of Different Grades of Ferritic Heat Resistant Steels in High-Temperature Steam and Flue Gas Environments 被引量:1
11
作者 Xiaogang Li Qu Liu +4 位作者 Shanlin Li Yu Zhang Zhipeng Cai Kejian Li Jiluan Pan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7期1103-1116,共14页
For steam tubes used in thermal power plant,the inner and outer walls were operated in high-temperature steam and flue gas environments respectively.In this study,structure,microstructure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o... For steam tubes used in thermal power plant,the inner and outer walls were operated in high-temperature steam and flue gas environments respectively.In this study,structure,microstructure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oxide films on inner and outer walls of exservice low Cr ferritic steel G102 tube and exservice high Cr ferritic steel T91 tube were analyzed.The oxide film was composed of outer oxide layer,inner oxide layer and internal oxidation zone.The outer oxide layer on the original surface of tube had a porous structure containing Fe oxides formed by diffusion and oxidation of Fe.More specially,the outer oxide layer formed in flue gas environment would mix with coal combustion products during the growth process.The inner oxide layer below the original surface of tube was made of Fe–Cr spinel.The internal oxidation zone was believed to be the precursor stage of inner oxide layer.The formation of internal oxidation zone was due to O diffusing along grain boundaries to form oxide.There were Fe–Cr–Si oxides discontinuously distributed along grain boundaries in the internal oxidation zone of G102,while there were Fe–Cr oxides continuously distributed along grain boundaries in that of T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rritic heat resistant steels high temperature service Oxide layer STEAM Flue gas Oxidation evolution
原文传递
高温服役电子元器件的焊接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阳磊 吕海强 +1 位作者 何日吉 周舟 《电子与封装》 2024年第7期29-35,共7页
在航空航天、钢铁冶金及地质勘探等领域,部分设备需要在高温环境下使用,目前常见装联结构的可耐受温度一般低于200℃,甚至低于150℃,严重制约了相关高温服役设备的电子化进程。为了探索元器件高温焊接的可行性,对高温焊接工艺开展深入... 在航空航天、钢铁冶金及地质勘探等领域,部分设备需要在高温环境下使用,目前常见装联结构的可耐受温度一般低于200℃,甚至低于150℃,严重制约了相关高温服役设备的电子化进程。为了探索元器件高温焊接的可行性,对高温焊接工艺开展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铅基高温焊料(SnAg2.5Pb96.5)的固液相线温度均高于250℃,SnAg2.5Pb96.5焊点的拉伸力平均值为139 N,剪切力平均值为237 N。与常用的无铅焊料(SAC305)相比,SnAg2.5Pb96.5的固液相线温度较高,但其焊点的拉伸力及剪切力均有所降低。相较于直接焊接工艺,采用预热焊接工艺得到的焊点润湿性好,陶瓷电容本体无裂纹,因此预热焊接工艺更适用于高温服役元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装技术 高温服役 高温焊接 装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决策树模型的轨道服役状态预警研究
13
作者 黄晖 张斌 《高速铁路技术》 2024年第5期53-58,共6页
随着高速铁路服役时间的增加,各类轨道病害不断发生,尤其是高温天气引起无砟轨道结构服役状态持续劣化,出现严重结构伤损问题。以工程应用为导向,建立可靠的轨道结构服役状态预警模型,提出判别服役状态的预警方法,是实现铁路运输安全生... 随着高速铁路服役时间的增加,各类轨道病害不断发生,尤其是高温天气引起无砟轨道结构服役状态持续劣化,出现严重结构伤损问题。以工程应用为导向,建立可靠的轨道结构服役状态预警模型,提出判别服役状态的预警方法,是实现铁路运输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本文通过在某线路搭建服役环境和轨道板温度在线监测系统,将温度梯度出现概率等于0.3%时的取值作为轨道板温度梯度预警限值,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决策树模型进行轨道结构服役状态预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决策树模型可以有效预测轨道结构服役状态,实现轨道板温度梯度的质量等级划分;(2)轨道服役状态预警结果准确性与样本数量密切相关,丰富监测样本数据库,将会更全面精准地预测轨道结构异常状态,以便保障轨道养护维修的及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服役状态 决策树 温度梯度 预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91钢管的长期高温服役组织与性能
14
作者 张英伟 白建强 +3 位作者 白占桥 李炜丽 谌康 董树青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3-46,共4页
P91钢管额定运行温度541℃,运行压力17.5 MPa,规格Φ194 mm×25 mm,服役约7.8万小时后,硬度低于标准下限。采用金相、透射电镜、化学相分析、持久性能等试验方法,对某亚临界锅炉用P91钢管长期服役后的组织和性能开展研究。结果表明:... P91钢管额定运行温度541℃,运行压力17.5 MPa,规格Φ194 mm×25 mm,服役约7.8万小时后,硬度低于标准下限。采用金相、透射电镜、化学相分析、持久性能等试验方法,对某亚临界锅炉用P91钢管长期服役后的组织和性能开展研究。结果表明:P91钢管长期高温服役后马氏体板条宽化和晶界M_(23)C_(6)相粗化是导致其高温强度降低的主要原因。通过P91钢管取样持久试验,566℃外推10万小时持久强度值为72 MPa,为P91钢剩余寿命评估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91钢管 长期高温服役 组织 性能
原文传递
高温长期服役S30432钢管的组织与性能
15
作者 杨希锐 江宝世 +3 位作者 胡锋涛 李艳军 盛超杰 王晨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22,共6页
通过室温拉伸、室温冲击、硬度测试、高温拉伸、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仪等手段研究了超超临界锅炉服役79000 h S30432钢管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S30432钢管高温服役79000 h后,室温硬度和抗拉强度升高,塑、韧性均显著降低,断后... 通过室温拉伸、室温冲击、硬度测试、高温拉伸、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仪等手段研究了超超临界锅炉服役79000 h S30432钢管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S30432钢管高温服役79000 h后,室温硬度和抗拉强度升高,塑、韧性均显著降低,断后伸长率已低于标准要求;高温下抗拉强度和塑性显著降低,670℃抗拉强度已低于标准外推值;组织严重老化,孪晶消失,除NbC、M_(23)C_(6)等碳化物外,晶内、晶界均不同程度析出了硬脆的σ相,是导致塑、韧性及高温抗拉强度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30432钢 高温长时服役 组织 Σ相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钽钨合金表面高温氧化防护涂层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王哲昊 张云汉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4年第9期78-83,共6页
钽钨合金作为重要的高温结构材料和先进功能材料,在航空航天、国防装备、化学工业等众多涉及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随着工程装置服役工况的日益严苛,钽钨合金高温耐氧化性差的缺点进一步凸显,严重制约了其工... 钽钨合金作为重要的高温结构材料和先进功能材料,在航空航天、国防装备、化学工业等众多涉及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随着工程装置服役工况的日益严苛,钽钨合金高温耐氧化性差的缺点进一步凸显,严重制约了其工程化应用。表面防护涂层作为减少基体失效行为、提高材料综合性能和延长装置服役寿命的有效手段,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材料防护领域,并且其后续发展前景也十分广阔。首先介绍了钽钨合金的基本性能,随后分别总结归纳了硅化物涂层、贵金属涂层、陶瓷涂层、复合涂层在延长钽钨合金基体高温氧化环境下服役寿命的研究进展,最后对钽钨合金表面抗高温氧化防护涂层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钽钨合金 高温结构材料 表面防护涂层 综合性能 服役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井用高密度封隔液体系研究及性能评价
17
作者 蔡斌 罗刚 +2 位作者 李三喜 李艳飞 林科雄 《化学工程师》 CAS 2024年第3期47-49,36,共4页
本文以磷酸盐、抗高温缓蚀剂HSJ-T、抗高温缓蚀剂HSJ-G配合除氧剂HCY-6研究了适合海上N油田的抗高温高密度封隔液体系,并对体系的性能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封隔液体系的密度可达1.60g·cm^(-3),抗温能力达到150℃;采用挂片... 本文以磷酸盐、抗高温缓蚀剂HSJ-T、抗高温缓蚀剂HSJ-G配合除氧剂HCY-6研究了适合海上N油田的抗高温高密度封隔液体系,并对体系的性能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封隔液体系的密度可达1.60g·cm^(-3),抗温能力达到150℃;采用挂片失重法评价了体系的高温腐蚀性,体系在150℃高温下对3Cr-L80和13Cr-L80材质的钢材的腐蚀速率小于0.076mm·a^(-1)的行业标准,表现出优良的防腐性能;采用沉降因子法SF评价了封隔液的高温稳定性,体系在150℃高温下静置沉降30d,上下密度差为0,表现出良好的高温沉降稳定性;并通过腐蚀速率大小预测了海上N油田套管和油管的服役寿命,预测结果表明,以3Cr-L80材质作为套管的服役寿命为14~19a,以13Cr-L80材质作为油管的服役寿命为9~12a。根据体系和综合性能评价结果,研究的封隔液体系满足海上N油田及类似油气田的开采作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深井 封隔液 高密度 腐蚀性能 沉降稳定性 服役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92钢长期高温服役后组织性能试验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史志刚 熊伟 +4 位作者 张红军 贾建民 马红 张宝柱 孟永乐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1-127,共7页
采用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试验及微观组织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服役8.5万h的P92钢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并与原始管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P92钢经8.5万h高温服役后,除高温抗拉强度外,其他力学性能指标均满足标准对新管的要求;与原始... 采用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试验及微观组织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服役8.5万h的P92钢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并与原始管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P92钢经8.5万h高温服役后,除高温抗拉强度外,其他力学性能指标均满足标准对新管的要求;与原始管相比,服役管的性能已有明显劣化,室温规定塑性延伸强度下降了9.2%,室温抗拉强度下降了3.0%,室温断后伸长率下降了7.7%,室温纵向和横向冲击吸收能量分别下降了73%和65%,硬度下降了2.5%;与原始管在610 ℃相比,服役管在600 ℃的规定塑性延伸强度下降了6.1%;P92钢服役管的微观组织也有明显老化,虽然其金相组织中的马氏体组织形态仍明显,但亚结构中有局部马氏体板条发生回复,出现亚晶粒并等轴化,第二相在晶界和板条界析出较多,Laves相粗化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92钢 高温服役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高温拉伸试验 冲击试验 硬度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状乳化炸药和电雷管的耐高温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19
作者 傅建秋 李战军 +1 位作者 蔡建德 朱志刚 《爆破》 CSCD 2008年第4期7-10,27,共5页
基于宁煤大峰矿硐室爆破工程实际,分别研究了高温情况下不同段数电雷管,胶状乳化炸药,以及胶状乳化炸药电雷管起爆体经不同时间后的性能变化。结果表明毫秒电雷管在温度高于130℃时发生自爆;胶状乳化炸药在长时间高温下失效;胶状乳化炸... 基于宁煤大峰矿硐室爆破工程实际,分别研究了高温情况下不同段数电雷管,胶状乳化炸药,以及胶状乳化炸药电雷管起爆体经不同时间后的性能变化。结果表明毫秒电雷管在温度高于130℃时发生自爆;胶状乳化炸药在长时间高温下失效;胶状乳化炸药电雷管起爆体经长时间高温下电雷管自爆,而起爆体的胶状乳化炸药不能被引爆。此试验结果很好地指导了工程的安全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硐室爆破 高温硐室 乳化炸药 性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环流背景下极端高温天气特征和预报服务要点 被引量:9
20
作者 岳岩裕 吴翠红 +2 位作者 周悦 陈赛男 秦鹏程 《干旱气象》 2018年第6期1027-1034,共8页
基于2013年和2017年湖北省2次极端高温过程中气象要素、NCEP再分析数据、灾情资料和服务材料等数据,对比分析2次高温重灾害年的环流背景、高温特征、主要影响和服务要点等方面的异同。结果表明,2017年环流指数明显偏强,高温来势猛、强度... 基于2013年和2017年湖北省2次极端高温过程中气象要素、NCEP再分析数据、灾情资料和服务材料等数据,对比分析2次高温重灾害年的环流背景、高温特征、主要影响和服务要点等方面的异同。结果表明,2017年环流指数明显偏强,高温来势猛、强度大,高温日平均有效积温值高,但前期降水正常,抗旱水源充足,造成损失小; 2013年副高控制湖北省中东部时间长,52站连续高温日数达到极端高温事件标准,同时,2011—2013年降水均低于历史平均值,且梅雨期降水偏少,持续高温和少雨导致重旱和特旱明显,经济损失为近10 a来最重。不同的天气背景导致高温的影响不同,重点服务方向有差别,2013年与抗旱增雨有关的决策材料占64%,而2017年更突出新媒体的应用,提供高温体验式预报服务,获得了较好的服务效果。通过对前期天气背景的分析和未来天气形势的预测,可以为气象服务的重点方向提供指导,有效加强灾害性天气服务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高温 高温热浪 气象干旱 天气特征 气象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