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5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verloading and Pavement Service Life <br/>—A Case Study on Narayanghat-Mugling Road, Nepal
1
作者 Krishna Nath Ojha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2018年第4期343-356,共14页
The ability of a pavement structure in carrying out its function reduces in line with the increase of traffic load, especially if there are overloaded heavy vehicle passing through the road. This study was done to kno... The ability of a pavement structure in carrying out its function reduces in line with the increase of traffic load, especially if there are overloaded heavy vehicle passing through the road. This study was done to know the effect of overloading vehicles on the road pavement and remaining service life of the pavement. In this study, the service life of pavement due to overloaded vehicles was analyzed using the AASHTO 1993. In Narayanghat-Mugling road the composition of traffic seems to be 83.76% heavy vehicles, 9.18% medium vehicle and 7.05% light vehicle. For the direction of Narayanghat-Mugling, the pavement service life might be reduced by 59.90% due to overloading condition, while for the opposite direction, the service life would not reduced caused by the same factor. The impact of overload conditions on the road pavement showed premature failure;that is, a condition which the damage reduced the life of roads before the design life of the road is reached. From the result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overloaded vehicles on the road are very influential to the reduction in pavement service life. Therefore, it is expected that road users to comply with existing regulations in the conduct of transportation. As overloading is increasing, it has to be controlled by rules and regulations with penalty to control the overloading. So fines must be associated with intensified enforcement when considered in further strategy. Regular monitoring, inspection and enforcement are the effective ways to control overloading. Use of technology (Automatic overloading information system) may be the effective way to control the overloa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NDARD VEHICLE overloaded VEHICLE STANDARD loading overloadING PAVEMENT Service Lif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NON-PROPORTIONAL OVERLOADING ON FATIGUE CRACK GROWTH
2
作者 GAO Hua CHEN Youxuan LI Ming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Shanghai,ChinaCHEN Dehai Shanghai Dalong Machinery,Shanghai,China Associate Professor,Dept.of Materials,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Shanghai 200051,China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1991年第1期59-64,共6页
The effect of proportional and non-proportional overloading on mode l fatigue crack growth have been studied,and the influences of crack tip plastic zone,crack tip blunting as well as crack closure were discussed.Prop... The effect of proportional and non-proportional overloading on mode l fatigue crack growth have been studied,and the influences of crack tip plastic zone,crack tip blunting as well as crack closure were discussed.Proportional(model I)overloading may cause more serious crack growth retardation than non-proportional(mixed mode)overloading.Therefore,for estimating the fatigue life of engineering structures to simplify a real overload which may of- ten be non-proportional as a proportional one is not always sa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proportional overloading fatigue crack growth mixed mode load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verload problem research on aperiodic real-time tasks
3
作者 吴悦 唐立三 杨洪斌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9年第2期136-141,共6页
In this paper, a novel scheduling mechanism is proposed to handle the real-time overload problem by maximizing the cumulative values of three types of tasks: the soft, the hard and the imprecise tasks. The simulation... In this paper, a novel scheduling mechanism is proposed to handle the real-time overload problem by maximizing the cumulative values of three types of tasks: the soft, the hard and the imprecise task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our presented mechanism in this paper is greatly improved, much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 three mechanisms: earliest deadline first (EDF), highest value first (HVF) and highest density first (HDF),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of all nominal loads and task type propor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eriodic real-time tasks tasks overload multi-choice knapsack problem nominal load hit value rati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善因营销中公益项目选项数量对消费者选择体验的影响机理:一个被调节的链式中介模型
4
作者 郑玲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8-76,共9页
为探究网络善因营销中公益项目选项数量对消费者选择体验的影响机理,基于认知负荷理论,构建了公益项目选项数量通过多样性感知与认知负荷作用于消费者选择体验的链式中介模型,考察选项分类在该模型中的调节作用,并通过2个实验进行实证... 为探究网络善因营销中公益项目选项数量对消费者选择体验的影响机理,基于认知负荷理论,构建了公益项目选项数量通过多样性感知与认知负荷作用于消费者选择体验的链式中介模型,考察选项分类在该模型中的调节作用,并通过2个实验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公益项目选项数量越多,消费者多样性感知越强,进而产生越强的认知负荷,最后产生越多的选择后负性体验;相较于公益项目选项没有分类,当公益项目选项按可互补性特质进行分类时,公益项目选项数量对多样性感知的正向影响增强,多样性感知与认知负荷在公益项目选项数量与消费者选择体验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因营销 消费者选择权 多样性感知 认知负荷 选择超载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解季节性台区重过载问题的农村电采暖负荷尖峰时移策略
5
作者 宋大彬 严干贵 吕帅帅 《电气应用》 2025年第1期76-84,共9页
随着煤改电供暖政策的推广,由于冬季对供暖的高需求以及峰谷电价交接时段用电较高的同时率,近年来,台区变压器出现季节性重过载甚至烧毁的情况愈加频繁。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缓解农村台区季节性重过载的电采暖负荷尖峰时移策略。该策略将... 随着煤改电供暖政策的推广,由于冬季对供暖的高需求以及峰谷电价交接时段用电较高的同时率,近年来,台区变压器出现季节性重过载甚至烧毁的情况愈加频繁。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缓解农村台区季节性重过载的电采暖负荷尖峰时移策略。该策略将住户舒适度、用电量和用电费用保持不变三个住户电采暖需求等效为峰移峰-谷移谷、调节前后电量不变和移峰接力-调节时长限制的数学模型约束,基于电采暖房间热惯性温度变化模型分析其保温时长,通过0-1规划制定了负荷限时平移和轮值削峰策略。严重过载情况下改变保温等级分析降低功率情况。算例验证结果表明,该策略可以高效缓解台区季节性重过载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采暖负荷 季节性台区重过载 负荷限时可平移 0-1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坐标动态转换算法的专变采集终端ALB算法
6
作者 范文婧 孙剑锋 +2 位作者 霍成欣 高阳 李毅彪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5年第3期288-294,301,共8页
为避免专变采集终端因负载差异较大影响其运行稳定性,提出基于坐标动态转换算法的专变采集终端自适应负载均衡(ALB)算法。采用分布式采集信息方法采集专变采集终端负载信息,并通过集中迁移方法量化处理采集的负载信息;结合加权平均算法... 为避免专变采集终端因负载差异较大影响其运行稳定性,提出基于坐标动态转换算法的专变采集终端自适应负载均衡(ALB)算法。采用分布式采集信息方法采集专变采集终端负载信息,并通过集中迁移方法量化处理采集的负载信息;结合加权平均算法和双线内插处理专变采集终端节点残差,经坐标动态转换获取专变采集终端新坐标;依据专变采集终端坐标位置,建立各个专变采集终端节点的星型结构,结合采集负载信息,通过负载和负载转移阀值之间的关系,判断专变采集终端节点负载是否均衡。负载不均衡时,需结合识别重载节点和基于二叉树的备用节点表,将重载节点的负载转移至备用节点,实现专变采集终端自适应负载均衡。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有效缓解重载节点的压力,使专变采集终端负载达到均衡状态,且坐标转换误差值较小;能有效降低专变采集终端负载均衡的响应时间,增强吞吐量并提升负载均衡度,负载均衡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标转换 专变采集终端 负载均衡 星型结构 重载节点 轻载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超偏载检测功能的无基坑数字指示轨道衡研制
7
作者 金少月 《铁道技术监督》 2025年第3期15-19,共5页
针对基坑(含浅基坑)轨道衡存在基坑内部积水、秤体大梁变形、设备维护维修不便等问题,研制一种无基坑超偏载数字指示轨道衡。介绍无基坑超偏载数字指示轨道衡的设计要求、结构和主要组成,并开展静态称重和超偏载测试。测试结果满足GB/T ... 针对基坑(含浅基坑)轨道衡存在基坑内部积水、秤体大梁变形、设备维护维修不便等问题,研制一种无基坑超偏载数字指示轨道衡。介绍无基坑超偏载数字指示轨道衡的设计要求、结构和主要组成,并开展静态称重和超偏载测试。测试结果满足GB/T 15561—2008《静态电子轨道衡》、JJG 781—2019《数字指示轨道衡》和JJG(铁道)129—2004《铁道货车超偏载检测装置》等相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指示轨道衡 超偏载 基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新能源的AGC断面越限预防和校正控制
8
作者 谢岩 马世英 +3 位作者 唐晓骏 李晓明 肖雄 申家锴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7-114,共8页
为应对新能源机组随机波动导致的外送断面过载约束复杂多变的问题,提出一种计及新能源特性的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断面越限预防和校正控制方法。首先,提出计及新能源特性、涵盖主站-厂站-机组三级架构的AGC... 为应对新能源机组随机波动导致的外送断面过载约束复杂多变的问题,提出一种计及新能源特性的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断面越限预防和校正控制方法。首先,提出计及新能源特性、涵盖主站-厂站-机组三级架构的AGC断面功率越限控制模型;其次,基于潮流转移比矩阵快速计算N-1故障后线路负载率矩阵,快速评估AGC断面功率越限风险;最后,推导线路N-1故障后负载率相对发电机组出力的灵敏度,明确不同机组功率调节对断面功率的差异化影响,以新能源机组消纳最大、AGC机组调节量最小为控制原则,提出基于线路负载率灵敏度的AGC断面越限校正控制方法。在PSD Power Tools中搭建实际电网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发电控制 功率越限 新能源 负载率矩阵 线路负载率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货运发站超偏载源头防治的研究与实践
9
作者 张善东 《铁路物流》 2025年第2期52-57,共6页
为更好地发挥铁路绿色低碳优势,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切实提升铁路货物运输安全管理水平,对铁路货运超偏载安全管理现状及发站超偏载源头防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加强新型超偏载检测设备的研发和应用、货运装载质量监控管理信息化研究、... 为更好地发挥铁路绿色低碳优势,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切实提升铁路货物运输安全管理水平,对铁路货运超偏载安全管理现状及发站超偏载源头防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加强新型超偏载检测设备的研发和应用、货运装载质量监控管理信息化研究、加强发站源头超偏载管理等方面入手,做好货运发站超偏载的源头防治工作。经实践证明从加强技防手段、夯实安全管理2方面入手,不仅能够实现从发站源头上控制货车的超偏载问题,而且能够减少超偏载核实车对铁路运输安全和效率带来的影响,为打造铁路物流新品牌,服务铁路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货运安全 超偏载 现代物流 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过载保护优化策略
10
作者 刘欢 《电力系统装备》 2025年第1期37-39,共3页
文章针对某城市电网中1台110 kV/35 kV降压变压器在夏季高温期间频繁出现过载现象的问题,提出了一套优化的过载保护策略.通过详细分析变压器的工作状态与环境因素,结合实际运行数据,采取了提高冷却效率、调整负载分配、增强监测系统等措... 文章针对某城市电网中1台110 kV/35 kV降压变压器在夏季高温期间频繁出现过载现象的问题,提出了一套优化的过载保护策略.通过详细分析变压器的工作状态与环境因素,结合实际运行数据,采取了提高冷却效率、调整负载分配、增强监测系统等措施,有效降低了过载风险,确保了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过载保护 优化策略 冷却效率 负载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D设施布局对城市径流与污染负荷影响评估 被引量:2
11
作者 窦明 闫佳佳 +3 位作者 王偲 关健 李桂秋 侯进进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94,共8页
关于低影响开发(LID)空间布局对水量水质控制效果影响的研究较为缺乏。针对上述问题,以郑州市中原区为对象,基于SWMM模型原理构建布设LID设施的研究区城市水量水质模型。所提模型依据城市综合径流系数的经验值以及研究区实际情况,将中... 关于低影响开发(LID)空间布局对水量水质控制效果影响的研究较为缺乏。针对上述问题,以郑州市中原区为对象,基于SWMM模型原理构建布设LID设施的研究区城市水量水质模型。所提模型依据城市综合径流系数的经验值以及研究区实际情况,将中原区划分为城市建筑高、中、低密集区,并在研究区高、中、低密集子汇水区布设不同比例的LID设施(S1~S5),计算不同雨量级别下不同空间格局下的LID设施对水量水质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随着雨量级别的增大,LID方案的径流总量削减率、峰值流量削减率和TSS负荷削减率不断减小。在降雨级别为暴雨、大雨和中雨时,在高、中、低密集子汇水区布设占比分别为35%、35%和30%的LID方案(S5),其径流总量削减率超过80%,峰值流量削减率超过70%,且TSS负荷削减率超过50%。从各事件下水量与水质综合指标评估来看,该方案表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MM模型 LID设施空间布局 径流总量削减率 管段超载 TSS负荷削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EC/TC108标准解释组发布的信息文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莹 郭子绮 缠潇潇 《安全与电磁兼容》 2024年第4期99-102,共4页
介绍IEC/TC108近期发布的7个与标准解释相关的INF文件内容,澄清了标准特定要求的适用性,确认了标准中的测试方法并对合格判据进行了解释。帮助相关人员正确地理解标准中安全评估的要求,以及部分安全评估测试的细节。
关键词 灯式电池 强度试验 压敏电阻器过载试验 负载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药过载环境力等效模拟实验技术研究
13
作者 杜烨 周炜智 +1 位作者 黄求安 李强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5-104,共10页
为解决装药安全可靠性能实验成本高、强过载环境测试难度大等瓶颈问题,以等效模拟弹体侵彻钢板时内部装药过载环境力为目标,基于数值模拟方法,设计了装药过载环境力等效模拟实验装置,并开展了等效模拟实验,突破了同时满足加载压力大于1 ... 为解决装药安全可靠性能实验成本高、强过载环境测试难度大等瓶颈问题,以等效模拟弹体侵彻钢板时内部装药过载环境力为目标,基于数值模拟方法,设计了装药过载环境力等效模拟实验装置,并开展了等效模拟实验,突破了同时满足加载压力大于1 GPa和脉冲宽度大于100μs的技术难点。结果表明,弹丸侵彻钢板时装药受到的过载为正弦波单脉冲。在装置中采用波形调整器不仅能够调控加载到待测药表面的波形,还能对压力的衰减产生大幅影响。随着波形调整器厚度的增大,加载在待测药表面的压力逐渐减小,脉冲宽度显著增大;随着飞片厚度增大,飞片获得的驱动速度逐渐减小,加载在待测药表面的压力明显减小,脉冲宽度变化不明显。装药过载环境力模拟装置形成的脉冲特征值与弹丸侵彻钢靶过程的数值模拟结果对比,超压峰值误差最高为5.71%,脉宽误差最高为14.8%,均低于15%,验证了用该装置模拟弹体侵彻钢靶时装药加载状态的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载环境力 等效模拟实验 飞片冲击 侵彻加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挖掘分布式资源潜能的主-配-微一体化协同控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潘小辉 罗兴 +4 位作者 穆煜 周航 桂仁杰 徐俊俊 李雪 《电力大数据》 2024年第5期1-8,共8页
随着配电网与微电网中分布式资源渗透率逐步增加,设备重载状况下的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成为技术挑战。针对海量分布式资源不同渗透场景下主电网输电侧、配电网与微电网全局调控难题,分析不同网络中接入的分布式资源类型,提出充分发挥分布... 随着配电网与微电网中分布式资源渗透率逐步增加,设备重载状况下的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成为技术挑战。针对海量分布式资源不同渗透场景下主电网输电侧、配电网与微电网全局调控难题,分析不同网络中接入的分布式资源类型,提出充分发挥分布式资源潜能的主-配-微一体化协同控制策略。上层利用主网输电侧中的无功补偿装置与配、微电网中的分布式电源,考虑微电网与主网并网能源转换与网络中储能约束,实现主-配-微电网无功优化;下层针对系统中的有功功率平衡,分析配电网低频切除方案与微电网可控负荷约束构建协同负荷调节优化模型;最终利用双层粒子群计算求解上层与下层的多目标优化问题。通过改进的IEEE 33节点、IEEE 30节点与IEEE 4节点在全局网络搭建含分布式资源的主-配-微一体化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双层优化控制方法在设备重载、多微电网并网运行与分布式资源出力等不同运行场景下的调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配-微网络 分布式资源 电压控制 设备过载 负荷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边协同的交直流混联电网线路过负荷协调控制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于秋玲 梁锦照 陈康平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1-247,共7页
针对交直流混联电网线路过负荷影响因素较多导致线路运行特征难捕捉、难以实现精准控制的问题,提出基于云边协同的过负荷协调控制方法。建立过负荷状态数学模型,采用解耦算法求解不同程度过负荷情况下电力参数增量值并进行特征提取,将... 针对交直流混联电网线路过负荷影响因素较多导致线路运行特征难捕捉、难以实现精准控制的问题,提出基于云边协同的过负荷协调控制方法。建立过负荷状态数学模型,采用解耦算法求解不同程度过负荷情况下电力参数增量值并进行特征提取,将其作为云边协同算法的云计算参照值,获得同时符合功率最佳、能耗最小以及避免切负荷要求的协调控制参数,实现协调控制。实验结果表明:云边协同方法在盲区约束下可以准确检测盲区以外的所有节点,未出现漏检现象;光伏、风电出力的节点功率变化明显高于正常节点,节点过负荷控制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边协同 交直流混联电网 过负荷 切负荷 解耦算法 电压偏移 线路过载 功率差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XGBoost的配变日峰值负荷预测及重过载预警方法
16
作者 邓威 梅玉杰 +3 位作者 李勇 郭钇秀 康童 任磊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9-58,共10页
为解决配变负荷日峰值预测精度不高、重过载预警误差大的问题,提出一种配变日峰值负荷预测及重过载预警方法。首先,基于时间卷积网络对配变日负荷进行预测;然后,通过贝叶斯优化极限梯度提升模型对配变日负荷峰值出现时刻及峰值区间幅值... 为解决配变负荷日峰值预测精度不高、重过载预警误差大的问题,提出一种配变日峰值负荷预测及重过载预警方法。首先,基于时间卷积网络对配变日负荷进行预测;然后,通过贝叶斯优化极限梯度提升模型对配变日负荷峰值出现时刻及峰值区间幅值进行独立预测;最后,使用峰值预测补正日负荷预测结果并转化为预警等级,实现配变重过载预警。采用湖南某地区配电台区数据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实现配变日峰值负荷精确预测及准确预警重过载运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变压器 时间卷积网络 贝叶斯优化 极限梯度提升 峰值负荷预测 重过载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场集装箱空重混装匹配及计量算法
17
作者 宫兴琦 姜会增 +2 位作者 刘宗东 安爱民 周美灵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18-1823,共6页
为解决铁路货场集装箱装火车时空重匹配实时性差和整车计量困难的问题,将称重传感器信息和空间位置信息相结合,通过称重传感器信号上升沿、下降沿判断集装箱装车时刻及落点位置信息。当北斗高精度定位信号丢失时,则采用惯性算法弥补丢... 为解决铁路货场集装箱装火车时空重匹配实时性差和整车计量困难的问题,将称重传感器信息和空间位置信息相结合,通过称重传感器信号上升沿、下降沿判断集装箱装车时刻及落点位置信息。当北斗高精度定位信号丢失时,则采用惯性算法弥补丢失的落点信息。通过综合落点经纬度及惯性速度验证当2个集装箱的落点距离为6000mm左右时装载在同1个辆货车上,将这2个集装箱的8个受力点进行力矩平衡计算,可将2个集装箱的偏载偏重状态转换为整车计量状态;通过与铁路货运安全平台中的数据进行对比,总重偏差比平均值为0.4%,横向偏重误差平均值为0.3t,纵向偏移误差平均值为3.46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计量 货场集装箱 空重混装 偏载偏重 安全检测设备 智能场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聚类法的光伏配电网负荷过载预测
18
作者 许长清 李科 +2 位作者 孙义豪 皇甫霄文 马杰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6期77-80,85,共5页
配电网负荷过载对运行安全性造成消极影响,且光伏配电网负荷过载预测时,受天气影响,导致预测误差较大。为此,基于模糊聚类法提出一种新的光伏配电网负荷过载预测方法。分析光伏配电网因素,通过模糊聚类实现信息处理,确定聚类中心,分析... 配电网负荷过载对运行安全性造成消极影响,且光伏配电网负荷过载预测时,受天气影响,导致预测误差较大。为此,基于模糊聚类法提出一种新的光伏配电网负荷过载预测方法。分析光伏配电网因素,通过模糊聚类实现信息处理,确定聚类中心,分析样本相似度,根据分析结果完成分类识别。采用路径分析方法分析影响因素指标权重,计算权重系数。利用替代法通过构造新特征加快拟合速度,通过BP神经网络优化参数,完成配电网负荷过载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恶劣环境下预测误差低于5%,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聚类法 光伏配电网 负荷过载 过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约葛南直流大负荷精准控制的关键因素
19
作者 付广旭 王永平 罗金辉 《电气技术》 2024年第2期79-84,共6页
2023年,葛南直流工程进行了控保及换流阀改造。试运行期间,系统出现过负荷限制电流导致功率未达到1 160MW的异常情况。为此,首先对改造后直流线路在大负荷情况下运行时送端直流电压无法达到额定电压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制... 2023年,葛南直流工程进行了控保及换流阀改造。试运行期间,系统出现过负荷限制电流导致功率未达到1 160MW的异常情况。为此,首先对改造后直流线路在大负荷情况下运行时送端直流电压无法达到额定电压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制约大负荷精准控制的关键因素,包括交流电压低或换流变档位低、控制中设定的相对直流感性压降值高于实际值、熄弧角运行在额定参考值之上;然后简要分析直流电压的测量误差、直流线路电阻及换流阀正向压降的偏差对直流功率精准控制的影响;最后,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并通过实时数字仿真平台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电 精准控制 过负荷限制 大负荷 线路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和声搜索的高需求响应低谷负荷过载控制
20
作者 邓航天 王金锋 +2 位作者 姜炎君 任正某 孙晓晨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17期137-140,145,共5页
由于电力系统在低谷负荷时段的负载水平较低,容易出现潮流拥挤、低电量击穿问题,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此,提出基于和声搜索的高需求响应低谷负荷过载控制方法。根据配电网拓扑结构,利用和声搜索算法,求解电信号潮流量的具体数... 由于电力系统在低谷负荷时段的负载水平较低,容易出现潮流拥挤、低电量击穿问题,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此,提出基于和声搜索的高需求响应低谷负荷过载控制方法。根据配电网拓扑结构,利用和声搜索算法,求解电信号潮流量的具体数值。提取符合和声搜索算法识别需求的信号参量,将低谷负荷解耦处理,构造过载负荷向量,联合相关电量负荷信号,确定低谷负荷过载行为的控制条件,设计高需求响应低谷负荷过载控制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高需求响应低谷负荷量不超过3.8 kW·h,不会造成低电量击穿问题,能够较好地维护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声搜索 高需求响应 低谷负荷 电量潮流 过载负荷向量 电量击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