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8篇文章
< 1 2 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gional years of life lost,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and disability-adjusted life-years for severe mental disorders in Guangdong Province,China:a real-world longitudinal study
1
作者 Wenyan Tan Lichang Chen +8 位作者 Yuqin Zhang Junyan Xi Yuantao Hao Fujun Jia Brian JHall Jing Gu Shibin Wang Haicheng Lin Xiao Lin 《Global Health Research and Policy》 2022年第1期401-414,共14页
Background:To understand the magnitude and spatial-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the regional burden attributable to severe mental disorders is of great essential and high policy relevance.The study aimed to address the bu... Background:To understand the magnitude and spatial-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the regional burden attributable to severe mental disorders is of great essential and high policy relevance.The study aimed to address the burden of severe mental disorders by evaluating the years of life lost,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and disability-adjusted life-years(DALYs)in Guangdong,China.Methods:We undertook a longitudinal study based on a multicenter database established by the Health Commission of Guangdong,involving a total of 21 prefectures and four economic regions in the Guangdong province.A total of 520,731 medical records from patients with severe mental disorders were collected for 2010-2020.Data were analyzed via an integrated evaluation framework by synthesizing prevalence estimates,epidemiological adjustment as well as comorbidity assessment to develop internally consistent estimates of DALY.DALY changes during 2010-2020 were decomposed by population growth and aging and further grouped by Socio-demographic Index(SDI).DALYs were projected to 2030 by the weighted median annualized rate of change in 2010-2020.Results:In 2010-2020,the average DALYs for severe mental disorders reached 798,474(95%uncertainty interval[UI]:536,280-1,270,465)person-years(52.2%for males,and 47.8%for females).Severe mental disorders led to a great amount of disease burden,especially in Guangzhou,Shenzhen,and Foshan cities.Schizophrenia and mental retardation with mental disorders were the two leading sources of the burden ascribed to severe mental disorders.Population growth and aging could be accountable for the increasing burden of severe mental disorders.Economic regions with higher SDI carried a greater burden but had lower annualized rates of change in DALYs.The overall burden of severe mental disorders is projected to rise modestly over the next decade.Conclusions:The findings urge prioritization of initiatives focused on public mental health,prevention strategies,health resources reallocation,and active involvement of authorities to effectively address the anticipated nee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rden of disease Disability-adjusted life-years Severe mental disorders COMORBIDITY Socio-demographic inde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2012-2023年慢性肾脏病死亡疾病负担及趋势变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丁贤彬 焦艳 +3 位作者 唐佳诗 吕晓燕 丁睿 陈莉玲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49,共7页
目的分析重庆市慢性肾脏病(CKD)死亡疾病负担及趋势变化,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提供建议。方法利用2012-2023年重庆市死因监测数据中根本死因为《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的CKD编码,采用SPSS 26.0软件统计分析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龄别死... 目的分析重庆市慢性肾脏病(CKD)死亡疾病负担及趋势变化,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提供建议。方法利用2012-2023年重庆市死因监测数据中根本死因为《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的CKD编码,采用SPSS 26.0软件统计分析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早死损失寿命年(YLL)率和构成比,死亡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率的趋势变化采用平均年变化百分比(AAPC)表示。结果2012年重庆市CKD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7.94/10万和4.63/10万,2023年CKD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6.70/10万和2.79/10万,死亡率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APC=-0.79%,t=-1.60,P=0.273),标化死亡率以年均3.59%下降(t=-3.98,P=0.003)。仅2014年和2022年男性CKD死亡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性和女性CKD标化死亡率分别以年均3.17%和4.11%下降,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016年及以后城市地区CKD死亡率高于农村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城市地区CKD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总体均保持相对平稳的水平,而农村地区CKD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总体分别以年均2.21%和4.90%下降,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血压导致的CKD构成比呈下降趋势,糖尿病和其他原因导致的CKD构成比呈上升趋势。2012-2023年CKD标化YLL率以年均2.83%下降,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结论2012-2023年重庆市CKD标化死亡率和标化YLL率呈下降的趋势,男性和城市居民是CKD应重点关注的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死亡率 早死损失寿命年 疾病负担
原文传递
疾病负担研究的报告标准(STROBOD声明)解读
3
作者 张强 赵文霞 +8 位作者 丁韵涵 张丽慧 刘素彤 王靖雯 崔健娇 柯立鑫 赵晓晓 李洁韵 卢存存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7-474,共8页
明确疾病负担对于确定卫生工作的重点及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至关重要,但研究方法和假设的差异往往会影响疾病研究结果间的可比性,进而导致卫生决策困境。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是测量疾病负担最常用的指标,但使用DALY指标的疾病负担研究... 明确疾病负担对于确定卫生工作的重点及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至关重要,但研究方法和假设的差异往往会影响疾病研究结果间的可比性,进而导致卫生决策困境。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是测量疾病负担最常用的指标,但使用DALY指标的疾病负担研究的报告质量参差不齐。为了规范此类疾病负担研究的报告,国际学者制订并于近期在Population Health Metrics期刊发布了STROBOD声明,其检查清单包括标题、摘要、引言、方法、结果、讨论和开放科学7个部分,共涉及28个条目。为了帮助国内学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报告标准,本文结合已发表的实例对各条目进行了解读,以期提高相关疾病负担研究的整体质量,从而为公共卫生决策提供高质量的参考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负担 STROBOD声明 报告标准 伤残调整生命年
原文传递
2020年河北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及疾病负担分析
4
作者 张硕 李道娟 +2 位作者 刘言玉 付艳芳 贺宇彤 《中国肿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9-97,共9页
[目的]分析2020年河北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死亡及疾病负担情况。[方法]收集整理2020年河北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患者发病和死亡数据。计算分析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年龄别发病(死亡)率及标化发病(死亡)率,年龄标准化发病... [目的]分析2020年河北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死亡及疾病负担情况。[方法]收集整理2020年河北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患者发病和死亡数据。计算分析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年龄别发病(死亡)率及标化发病(死亡)率,年龄标准化发病(死亡)率采用2000年全国标准人口构成和Segi世界标准人口构成计算,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Excel疾病负担计算模板计算分析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等疾病负担指标。[结果] 2020年河北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粗发病率、中标率和世标率分别为229.36/10万、147.06/10万和143.74/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粗发病率分别为230.26/10万和228.84/10万,年龄别发病率在80~84岁年龄组达到高峰。恶性肿瘤粗死亡率及其中标率和世标率分别为146.38/10万、85.33/10万和84.79/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城市和农村地区死亡率分别为143.82/10万和147.84/10万,年龄别死亡率随年龄升高而逐渐上升,在85岁及以上年龄组达到峰值。2020年河北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DALY为345 030人年,在45~59岁年龄段达到最大值;DALY率为15.00‰,70~79岁年龄段最高,其中肺癌疾病负担最为沉重,DALY为83 684人年,占全部恶性肿瘤的24.25%,其次为胃癌、肝癌、女性乳腺癌和结直肠癌。城市及农村地区DALY分别为122 062人年和222 993人年,DALY率变化趋势基本相同。[结论]河北省恶性肿瘤疾病负担较为沉重,防控形势严峻,今后防治工作应将城市男性及中老年人群作为重点防治人群,减轻恶性肿瘤对居民健康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发病率 死亡率 疾病负担 伤残调整寿命年 河北
原文传递
1990—2021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归因于各类危险因素的疾病负担分析与模型预测
5
作者 施春娜 郭晓莉 +1 位作者 丁云 徐倩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25年第2期131-135,共5页
目的分析1990—2021年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归因于各类危险因素的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和预测,为制定有针对性的COPD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使用Joinpoint计算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反映我国C... 目的分析1990—2021年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归因于各类危险因素的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和预测,为制定有针对性的COPD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使用Joinpoint计算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反映我国COPD疾病负担的时间变化趋势;描述1990年和2021年我国COPD归因于各类危险因素的疾病负担,比较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主要危险因素及其变化速率;通过时间序列模型预测2022—2029年我国COPD归因于各类危险因素的疾病负担情况。结果1990—2021年归因于环境细颗粒物的COPD死亡率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DALY)率呈上升趋势,平均每年上升1.96%(95%CI:1.81%~2.05%,P<0.05)和1.56%(95%CI:1.41%~1.66%,P<0.05);而固体燃料造成的家庭空气污染下降幅度最高,死亡率平均每年下降6.64%,DALY率平均每年下降7.01%。我国COPD归因于各类危险因素的疾病负担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1990和2021年COPD疾病负担的首要危险因素均为吸烟。ARIMA预测结果显示,未来8年吸烟仍然是造成我国COPD疾病负担的首要危险因素。结论吸烟是当前及未来8年造成我国COPD疾病负担的首要危险因素;老年人群为COPD疾病负担的高危人群,建议针对其相关危险因素采取控制措施,以降低COPD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伤残调整寿命年 疾病负担 预测
原文传递
1990—2021年中国育龄女性牙周病疾病负担变化趋势
6
作者 文萍 张锋 +3 位作者 许伟杰 杨秀巧 林泓 李笑天 《口腔疾病防治》 2025年第3期221-229,共9页
目的分析1990—2021年间中国育龄女性(15~49岁)牙周病疾病负担现状及变化趋势,为制定育龄期女性牙周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1990—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数据,对育龄期女性牙周病的患病率、发病... 目的分析1990—2021年间中国育龄女性(15~49岁)牙周病疾病负担现状及变化趋势,为制定育龄期女性牙周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1990—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数据,对育龄期女性牙周病的患病率、发病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s)、DALY率及其相应标化指标等牙周病疾病负担数据进行研究,分析牙周疾病负担状况及其变化趋势。采用Joinpoint 5.2.0.0对DALYs和年龄DALY率进行时间趋势分析,采用对数线性回归模型分别计算DALYs和DALY率的年平均变化率(annual average percentage change,AAPC)及趋势检验结果。结果与1990年相比,2021年中国女性牙周病患病率、发病率分别增加了45.67%(每10万人)和29.29%(每10万人)。15~49岁育龄期阶段牙周病患病情况分布呈持续快速上升趋势,增长幅度随着年龄增加而迅速增大,患病数在45~49岁年龄段增长最快,患病率在35~44岁年龄段增长最快。育龄期女性牙周病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持续上升,发病率增长最快为35~44岁年龄段。Joinpoint回归模型结果显示牙周病导致中国育龄期女性疾病负担出现不断扩大的趋势,DALYs的AAPC为1.20%,DALY率的AAPC为1.25%(P<0.001)。结论1990—2021年间中国育龄女性(15~49岁)牙周病疾病负担呈现逐渐加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龄期女性 牙周病 伤残调整寿命年 年平均变化率 患病率 发病率 疾病负担 Joinpoint回归微信公众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2021年全球及中国归因于烟草的心血管疾病负担分析
7
作者 舒艳彪 李燕玲 +2 位作者 王博雯 黄愿 谢萍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5,共8页
目的:分析1990~2021年全球及中国归因于烟草(吸烟和二手烟)的心血管疾病负担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基于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GBD)研究数据库,分析1990~2021年全球及中国归因于烟草的心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心房颤动/心房扑... 目的:分析1990~2021年全球及中国归因于烟草(吸烟和二手烟)的心血管疾病负担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基于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GBD)研究数据库,分析1990~2021年全球及中国归因于烟草的心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心房颤动/心房扑动、主动脉瘤和外周动脉疾病)的年龄标化死亡率及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率及其年估计变化百分比(EAPC),并评估人类发展指数(HDI)、社会人口学指数(SDI)与年龄标化死亡率的相关性。结果:较1990年,2021年全球归因于吸烟的心血管疾病负担下降,年龄标化死亡率从57.2/10万降至26.3/10万(EAPC=-1.81%,95%CI:-2.00%~-1.63%);全球归因于二手烟的心血管疾病负担下降,年龄标化死亡率从11.4/10万降至8.3/10万(EAPC=-1.72%,95%CI:-1.91%~-1.53%)。中国归因于吸烟的心血管疾病负担下降,年龄标化死亡率从52.2/10万降至39.6/10万(EAPC=-1.23%,95%CI:-1.44%~-1.02%);中国归因于二手烟的心血管疾病负担下降,年龄标化死亡率从15.3/10万降至14.7/10万(EAPC=-1.26%,95%CI:-1.63%~-0.90%)。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女性归因于二手烟的心血管疾病负担下降超过全球水平,中国女性年龄标化死亡率由17.9/10万降至14.5/10万(EAPC=-2.24%,95%CI=-2.78%~-1.86%)。全球及中国可归因于烟草的5类心血管疾病中,主动脉瘤、缺血性心脏病、外周动脉疾病的年龄标化死亡率、年龄标化DALY率均较高。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年龄标化死亡率越高的国家,未来的疾病负担将呈上升趋势。此外,HDI及SDI是影响疾病负担的两个主要因素,在SDI>7.2的国家/地区,年龄标化死亡率低于预测水平。在预测后期,中国的年龄标化死亡率出现下降趋势。结论:1990~2021年,全球及中国归因于烟草的心血管疾病负担均有所下降,特别是女性的疾病负担下降最显著。在SDI<7.2的国家/地区,疾病负担仍然显著。因此,需要针对重点地区(中国、东亚、中欧、中亚及东南亚地区)采取控烟措施,积极降低吸烟率和公共场所二手烟暴露,从而减轻人群心血管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负担 烟草 心血管疾病 死亡率 伤残调整寿命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2021年中国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疾病负担的年龄-时期-队列分析及预测研究
8
作者 谢婧 王正静 +3 位作者 杨梅 胡红芳 冯亮 赵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38,共6页
目的分析1990~2021年中国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及年龄、时期和队列效应产生的影响,预测2022~2035年中国AMD患者的标化患病率和标化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的DALY率。方法从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中获取1990~2021... 目的分析1990~2021年中国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及年龄、时期和队列效应产生的影响,预测2022~2035年中国AMD患者的标化患病率和标化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的DALY率。方法从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中获取1990~2021年中国AMD患病率、患病人数、DALYs和DALY率数据,采用分段回归模型分析中国AMD患者患病和DALYs的趋势变化,运用年龄-时期-队列(APC)模型估算AMD患病风险和DALY风险的年龄、时期和队列效应,并使用贝叶斯年龄-时期-队列模型预测2022~2035年中国AMD的标化患病率和标化DALY率。结果2021年中国AMD患病人数和患病率较1990年分别升高199.94%和148.02%,2021年DALYs和DALY率较1990年分别升高183.95%和134.80%,其中女性的相关指标均高于男性。1990~2021年AMD标化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为0.17%。AMD标化DALY率呈现下降趋势,AAPC为-0.03%。APC模型结果显示,中国AMD患病率和DALY率的纵向年龄曲线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85~89岁时达高峰。随着时期的推移,AMD的患病风险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DALY风险随时期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出生队列结果显示,我国AMD患病风险队列效应整体波动不大,呈现先下降后波动式上升的趋势,DALY风险则随着出生队列时间的后移逐渐降低。预测2022~2035年中国AMD的标化患病率和标化DALY率均呈现上升趋势。结论1990~2021年中国AMD的标化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标化DALY率呈下降趋势,并且女性群体疾病负担高于男性,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预测2022~2035年中国AMD的标化患病率和标化DALY率仍将持续上升,根据我国人群AMD患病和DALYs的相关特点,提示有关部门应重视对老年女性群体的干预,同时应加强对全人群的健康科普教育并制定有效的公共卫生预防政策,以期降低我国AMD造成的重大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全球疾病负担 患病率 伤残调整寿命年 分段回归模型 年龄-时期-队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诗人陈偕灿家世生平行迹考证
9
作者 徐国华 卢日 《新余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84-91,共8页
清代诗人陈偕灿出生在一个儒门世家,他的曾祖父和祖父都是宜黄县有名的读书人。据陈偕灿本人及其友人所著的诗集记载,可证陈偕灿生于乾隆五十四年八月三十日,卒于同治元年某月十一日。陈偕灿的一生可分为四个时期:少年闻名,教书为生;科... 清代诗人陈偕灿出生在一个儒门世家,他的曾祖父和祖父都是宜黄县有名的读书人。据陈偕灿本人及其友人所著的诗集记载,可证陈偕灿生于乾隆五十四年八月三十日,卒于同治元年某月十一日。陈偕灿的一生可分为四个时期:少年闻名,教书为生;科场蹭蹬,侘傺流离;宦游福建,以事去官:寓居福建,晚年潦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偕灿 家世 生卒年 生平行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204个国家和地区1990-2019年不孕不育疾病负担分析及预测
10
作者 孙雅宁 许宁 +7 位作者 陈银银 陈莹莹 曹雅雯 方闻斌 鲍双双 邵珊珊 陶芳标 潘贵霞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7-285,共9页
目的分析1990—2019年全球不孕不育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并对2020—2029年男女不育不孕的年龄标准化患病率(age-standardized prevalence rate,ASPR)与年龄标准化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year,DALY)率进行预测,从而为不... 目的分析1990—2019年全球不孕不育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并对2020—2029年男女不育不孕的年龄标准化患病率(age-standardized prevalence rate,ASPR)与年龄标准化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year,DALY)率进行预测,从而为不孕不育疾病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基于2019版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采用患病率、ASPR、DALY率和年龄标准化DALY率综合评估全球不孕不育疾病负担。采用估计年度变化百分比来描述全球21个区域不孕不育疾病负担变化趋势。使用贝叶斯年龄-时期-队列模型预测2020—2029年全球204个国家和地区男女不育不孕的ASPR与年龄标准化DALY率,并通过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全球男性不育的患病率、DALY率、ASPR和年龄标准化DALY率分别从1990年的319.52/10万、1.82/10万、2856.53/10万和16.19/10万上升至2019年的565.30/10万、3.22/10万、3398.53/10万和19.36/10万。全球女性不孕的患病率、DALY率、ASPR和年龄标准化DALY率分别从1990年的656.67/10万、3.53/10万、6036.36/10万和32.27/10万上升至2019年的1223.78/10万、6.59/10万、7483.12/10万和40.33/10万。30~34岁男女不育不孕疾病负担最高,2019年男女的ASPR分别为4407.47/10万、10270.55/10万,年龄标准化DALY率分别为25.08/10万、55.65/10万。仅在45~49岁,2019年女性不孕的患病率(11.31/10万)和DALY率(0.06/10万)低于男性(患病率为15.68/10万,DALY率为0.08/10万)。高社会人口学指数地区不孕不育的疾病负担最低。喀麦隆国家男性不育的ASPR(7652.40/10万)和年龄标准化DALY率(43.94/10万)最高,中国女性不孕的ASPR(20402.30/10万)和年龄标准化DALY率(106.16/10万)最高。预测结果显示2020—2029年全球204个国家和地区男女不育不孕疾病负担均呈现上升趋势。结论1990—2019年全球204个国家和地区男女不育不孕疾病负担均呈上升趋势,预测在2020—2029年全球不孕不育疾病负担仍呈上升趋势。应尽早开展不孕不育的初步筛查,加强健康教育并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病率 不孕不育 贝叶斯年龄-时期-队列模型 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 估计年度变化百分比 伤残调整寿命年
原文传递
等值生命年获益与质量调整寿命年作为健康产出指标的对比研究
11
作者 胡钊 刘永军 《中国新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57-464,共8页
目的:对质量调整寿命年(quality-adjusted life-year,QALY)和等值生命年获益(equal value of life years gained,evLYG)进行综合比较,为药物经济学评价中选择合适的健康产出指标提供参考。方法:将evLYG和QALY进行对比,详细探讨QALY和ev... 目的:对质量调整寿命年(quality-adjusted life-year,QALY)和等值生命年获益(equal value of life years gained,evLYG)进行综合比较,为药物经济学评价中选择合适的健康产出指标提供参考。方法:将evLYG和QALY进行对比,详细探讨QALY和evLYG的计算方法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结果:使用evLYG作为健康产出指标,在评估干预方案对罕见病患者、疾病严重程度较重的患者及基线健康状况较差的特殊患者群体的健康获益时,更能反映其实际价值。结论:在针对特殊人群干预方案开展药物经济学评价时,可同时采用QALY和evLYG作为健康产出指标,以实现医疗卫生资源的更优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值生命年获益 质量调整寿命年 药物经济学
原文传递
1990-2019年海南省感染性心内膜炎疾病负担及变化趋势分析
12
作者 陈赛苦 朱瑞轩 +8 位作者 乔利春 郭顺杰 文欣悦 王兴任 江娟 周脉耕 刘莹 何滨 韩晶 《疾病监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7-264,共8页
目的分析1990—2019年海南省感染性心内膜炎(IE)疾病负担和变化趋势,为全省IE疾病防控工作提供基础依据。方法使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库中发病率、死亡率、伤残损失寿命年(YLD)、早死损失寿命年(YLL)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及... 目的分析1990—2019年海南省感染性心内膜炎(IE)疾病负担和变化趋势,为全省IE疾病防控工作提供基础依据。方法使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库中发病率、死亡率、伤残损失寿命年(YLD)、早死损失寿命年(YLL)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及其年龄标准化率等指标对1990—2019年海南省不同性别、年龄人群的IE疾病负担变化进行分析。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分析IE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并与全国IE情况进行比较。结果1990—2019年,海南省IE的年龄标化发病率(ASIR)和年龄标化YLD率(ASYLDR)呈上升趋势,年龄标化死亡率(ASMR)、年龄标化YLL率(ASYLLR)和年龄标化DALY率(ASDR)呈下降趋势。2019年,海南省IE的ASIR为15.14/10万,ASMR为0.27/10万。DALY、YLD、YLL分别为762.70人年、22.55人年和740.15人年,其年龄标化率分别为7.63/10万、0.23/10万、7.40/10万,其中YLL占DALY的97.04%。2019年海南省IE的ASDR、ASIR和ASMR均表现为男性高于女性。在不同年龄组中,≥95岁人群的发病率、死亡率和DALY率最高。1990—2019年,海南省IE的ASIR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余疾病负担指标提示两者之间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结论1990—2019年海南省IE疾病负担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ASIR和ASYLDR呈上升趋势。未来海南省ASIR可能继续呈上升趋势,应当加强对老年群体的关注和降低伤残所致的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疾病负担 伤残调整寿命年 伤残损失寿命年 早死损失寿命年
原文传递
1990—2021年中国14周岁以下儿童先天性心脏疾病疾病负担水平及其变化趋势
13
作者 陈果 黄子睿 +1 位作者 程雁 杨旻 《医学新知》 2025年第2期123-130,共8页
目的分析1990—2021年我国14周岁以下儿童先天性心脏疾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的疾病负担及其变化趋势。方法根据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21,GBD 2021)数据库,分析1990—2021年我国0~14岁儿... 目的分析1990—2021年我国14周岁以下儿童先天性心脏疾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的疾病负担及其变化趋势。方法根据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21,GBD 2021)数据库,分析1990—2021年我国0~14岁儿童CHD的发病率、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DALY)率及其平均年度百分比变化率(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APC),以及不同年龄、性别CHD负担情况。结果我国2021年CHD发病率为1615.39/10万,死亡率为5.39/10万,DALY率为504.05/10万人年,较1990年分别下降16.10%、85.04%和84.34%,下降趋势快于同期全球水平。1990—2021年我国CHD发病率、死亡率及DALY率的AAPC分别为-0.57[95%CI(-0.62,-0.51)]、-6.01[95%CI(-6.35,-5.67)]、-5.84[95%CI(-6.19,-5.50)]。男性患儿CHD发病率均高于女性患儿,死亡率及DALY率除2~4岁区间外均高于女性。0~28 d患儿死亡率、DALY率最高,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下降,10~14岁最低。在不同社会人口学指数(sociodemographic index,SDI)地区中,1990—2021年我国0~14岁儿童CHD的发病率、死亡率和DALY率的降幅均大于各SDI地区。结论我国CHD发病率、死亡率、DALY率均呈下降趋势,且死亡率下降速度快于全球平均水平,但发病率和死亡率与高SDI地区间仍存在差距。我国需积极完善CHD的治疗手段,多方面改善CHD患儿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疾病 疾病负担 发病率 死亡率 伤残调整寿命年 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23年南充市脑及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疾病负担及其变化趋势分析
14
作者 肖一 沈琴琴 +2 位作者 邹雪平 邢晏 杨千三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25年第1期82-88,共7页
目的分析2016—2023年南充市脑及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发病、死亡和疾病负担的变化趋势,为脑及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的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16—2023年中国肿瘤登记平台脑及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数据,使用Excel 2016... 目的分析2016—2023年南充市脑及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发病、死亡和疾病负担的变化趋势,为脑及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的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16—2023年中国肿瘤登记平台脑及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数据,使用Excel 2016、SPSS 23.0、Joinpoint Regression Programme 4.5.0.1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计算发病率和死亡率及其标化率、早死损失寿命年(YLL)、伤残损失寿命年(YLD)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分析脑及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及DALY率的变化趋势。检验水准α=0.05。结果2016—2023年南充市脑及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粗发病率、中标发病率、世标发病率、粗死亡率、中标死亡率、世标死亡率和DALY率分别为4.59/10万、2.84/10万、2.78/10万、3.25/10万、1.90/10万、1.86/10万和99.11/10万人年,8年间发病率、死亡率和DALY率均上升,发病率上升趋势无统计学意义(t=1.979,P=0.095),死亡率和DALY率上升趋势有统计学意义(t=4.876、3.781,P均<0.05)。脑及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和DALY率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男性和女性脑及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DALY率均上升,趋势变化有统计学意义(t=3.218、3.199,P均<0.05)。结论2016—2023年南充市脑及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相对稳定,死亡率和DALY率升高,疾病负担持续增加,尤其是男性及老年人群脑及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的疾病负担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及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 发病率 死亡率 疾病负担 伤残调整寿命年
原文传递
1990-2021年中国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疾病负担趋势
15
作者 杨韵青 叶鹏鹏 +7 位作者 唐卫明 郑晓静 林确然 赵伟佳 杨海慧 叶兴东 罗权 李畅畅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15-123,共9页
目的阐明1990—2021年我国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感染的疾病负担现状及时间变化趋势,为优化我国生殖道CT感染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2021)数据,描述全国生殖道CT感染发病、患病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现... 目的阐明1990—2021年我国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感染的疾病负担现状及时间变化趋势,为优化我国生殖道CT感染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2021)数据,描述全国生殖道CT感染发病、患病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现况,采用对数线性回归模型计算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分析时间趋势,采用广义线性模型探索区域经济水平对疾病负担趋势的关联。结果2021年,我国估计生殖道CT感染新发病例数约6267万例,发病率4405.16/10万(标化发病率为4163.33/10万);现患病例约3874万例,患病率2722.86/10万(标化患病率为2563.92/10万);因生殖道CT感染导致的DALYs数为2.598万人年,DALYs率1.83/10万(标化DALYs率1.70/10万)。1990—2021年间,发病率和患病率稳定,DALYs呈下降趋势[AAPC=-0.32%,(95%CI:-0.45%,-0.19%)]。2021年,男性发病率和DALYs率高于女性,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1990—2021年间,男性疾病负担均下降,女性发病率和患病率上升、DALYs率下降。2021年,全人群疾病负担在30~34岁达到峰值,除女性DALYs率在40~44岁最高外,其余指标男女疾病负担峰值年龄与全人群一致;西部省份的年龄标化发病率最高,中部最低。1990—2021年间,年龄标化发病率和年龄标化患病率增长速度最快的是山西省,年龄标化DALYs率增长无统计学意义。2020—2021年,人均GDP与标化发病率、标化DALYs率呈U型关联。结论我国生殖道CT感染疾病负担虽然稳中有降,但整体仍处于高水平。未来我国应结合区域经济活动特征、人群风险等级分级分类制定防控策略实现精准防控,尤其需关注25~34岁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眼衣原体感染 生殖道 发病率 患病率 伤残调整寿命年 疾病负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年和2020年四川省30岁及以上人群恶性肿瘤疾病负担比较分析
16
作者 文小焱 陈俐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分析2010年和2020年四川省30岁及以上人群恶性肿瘤疾病负担,为恶性肿瘤防控决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收集四川省恶性肿瘤死亡人数和总人口数据,分年龄段、性别和主要类型计算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目的分析2010年和2020年四川省30岁及以上人群恶性肿瘤疾病负担,为恶性肿瘤防控决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收集四川省恶性肿瘤死亡人数和总人口数据,分年龄段、性别和主要类型计算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DALY)、早死寿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YLL)和伤残寿命损失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来评估恶性肿瘤疾病负担。结果2020年四川省30岁及以上人群恶性肿瘤死亡率为259.26/10万,较2010年增长了34.33%;标化死亡率为187.08/10万,较2010年增长了7.52%。2020年四川省30岁及以上人群恶性肿瘤DALY率为21.11/1000,其中YLL率占97.82%,YLD率占2.18%,YLL率高于YLD率(P<0.001),男性DALY率高于女性(P<0.001)。2020年30岁及以上人群恶性肿瘤标化DALY率较2010年增长了14.58%,其中30~44岁、60~69岁年龄段增长最快,增长率分别为30.96%和25.74%。2020年30岁及以上人群恶性肿瘤标化DALY率排在前五位的依次为肺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和胃癌,其中肺癌、结直肠癌较2010年分别增长33.45%和46.56%,胃癌下降22.81%,食管癌中女性下降18.51%,男性变化不明显;肝癌中女性下降8.15%,男性增长3.45%。2020年女性乳腺癌、子宫颈癌标化DALY率较2010年分别增长37.14%和94.52%。结论截至2020年,四川省30岁及以上人群恶性肿瘤疾病负担仍然较重,早死是其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重点防控肿瘤为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和子宫颈癌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 恶性肿瘤 疾病负担 死亡率 伤残调整寿命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2023年台州市黄岩区居民心脑血管疾病负担分析
17
作者 郑媚 牟盼盼 舒幼平 《健康研究》 2025年第1期27-33,共7页
目的分析2014-2023年台州市黄岩区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分布及疾病负担,为提高本地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黄岩区2014-2023年死因登记数据,采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平均减寿年数(AYLL)及... 目的分析2014-2023年台州市黄岩区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分布及疾病负担,为提高本地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黄岩区2014-2023年死因登记数据,采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平均减寿年数(AYLL)及潜在减寿率(PYLLR)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2014-2023年,黄岩区心脑血管疾病粗死亡率237.59/10万,标化死亡率184.24/10万;其中,男性心脑血管疾病粗死亡率(242.21/10万)高于女性(232.95/10万),标化死亡率(182.14/10万)低于女性(184.75/10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4-2023年,黄岩区本地居民因心脑血管疾病所致年平均PYLL、AYLL、PYLLR分别为2407.50人年、8.90年/人、4.44‰。结论黄岩区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较高,疾病负担较为严重,需采取综合性的防控措施减少发病及死亡,从而改善居民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疾病 粗死亡率 潜在减寿年数 平均减寿年数 疾病负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量调整生命年的提出和应用
18
作者 李奕萱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80,F0003,共5页
质量调整生命年(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s,QALYs)是整合生命长度和质量的量化健康方法,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为辅助医疗资源合理分配提供同时满足效率和公平的有效方法。随着生命伦理的发展,个人健康权成为国际准则,QALYs基于社会共... 质量调整生命年(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s,QALYs)是整合生命长度和质量的量化健康方法,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为辅助医疗资源合理分配提供同时满足效率和公平的有效方法。随着生命伦理的发展,个人健康权成为国际准则,QALYs基于社会共识的特征,从数学模型中没能捕捉到人群健康价值差异的技术问题,转变为对个人健康权的冒犯和对特殊人群的歧视的伦理问题。在此转变下,对QALYs的批评表现为依托于政策诞生的量化方法代表并加强政府权力,在政策目标与伦理的争论中,完全站在伦理的对立面。不论是QALYs的提出和应用,还是对该方法的批评,都体现出健康测量对人而非疾病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调整生命年 健康价值 健康测量 生命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2021年中国和全球归因于高BMI的缺血性卒中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分析
19
作者 刘乾坤 李鹏鹞 +5 位作者 马丽 戴婧佼 徐洋 庞佳雪 黄菊菊 谢晖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3,共9页
目的分析1990—2021年中国和全球由高BMI导致的缺血性卒中疾病负担的现状与趋势。方法基于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库提取高BMI相关缺血性卒中伤残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adjustedlifeyear,DALY)和死亡数据,描述2021年中国高BMI导致... 目的分析1990—2021年中国和全球由高BMI导致的缺血性卒中疾病负担的现状与趋势。方法基于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库提取高BMI相关缺血性卒中伤残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adjustedlifeyear,DALY)和死亡数据,描述2021年中国高BMI导致的卒中DALY和死亡总数及年龄标化死亡率,以及1990—2021年的变化趋势,并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计算中国和全球1990—2021年标化DALY率和死亡率的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结果1990—2021年,中国由高BMI导致的缺血性卒中死亡人数从7171人增至44263人,DALY从21.16万人年增至118.82万人年,分别增加了5.17倍和4.61倍;而全球相应增长为0.95倍和1.08倍。中国的年龄标化死亡率和年龄标化的伤残调整生命年年度变化百分比分别为2.67%和2.69%,呈显著上升趋势。结论1990年以来,中国由高BMI导致的缺血性卒中疾病负担显著上升,这显示出高BMI给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带来的压力日益增大;相较之下,全球整体相关指标则相对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体重指数 缺血性卒中 中国 疾病负担 伤残调整生命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2021年中国类风湿关节炎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分析及预测研究
20
作者 令垚 张文滨 +4 位作者 王仕鸿 陈永泽 董文娇 邓星妤 丁元林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914-1922,共9页
背景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治疗和护理需要长期投入,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等,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了较重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进行疾病负担的变化趋势及预测分析能为相关防治策略的制订提供... 背景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治疗和护理需要长期投入,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等,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了较重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进行疾病负担的变化趋势及预测分析能为相关防治策略的制订提供参考。目的了解1990—2021年中国RA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并预测2022—2042年中国RA的发病率、患病率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率。方法提取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 2021)1990—2021年有关RA的DALYs、发病和患病等疾病负担指标,采用SPSS 27.0分别计算变化率和年估计变化百分比(EAPC)。采用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对2022—2042年的发病率、患病率和DALYs率进行预测。结果2021年中国RA的发病率、患病率和DALYs率分别为17.38/10万、334.25/10万、58.61/10万,较1990年分别增长了59.89%、92.61%、71.07%;1990—2021年中国RA的发病率、患病率和DALYs率均呈现上升趋势,EAPC分别为1.61%、2.33%、2.02%(P<0.05)。2021年中国女性RA的发病率、患病率和DALYs率分别为22.55/10万、460.19/10万、78.25/10万,男性分别为12.45/10万、214.09/10万、39.87/10万。2021年中国RA的发病率在75~79岁达最高值(34.37/10万),患病率在≥80岁达最高值(836.13/10万),DALYs率在≥80岁达最高值(223.81/10万)。ARIMA模型结果显示,预计到2042年,中国RA的发病率、患病率、DALYs率分别为20.26/10万、468.60/10万、82.09/10万,较2022年分别上升了15.57%、37.94%和37.90%,且存在明显的年龄差异。结论1990—2021年中国RA的疾病负担增长趋势明显,具有年龄和性别差异。预计到2042年,RA的发病率、患病率和DALYs率将持续上升。提示相关部门应针对老年人、绝经期女性等重点人群实施相应的一级和二级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全球疾病负担 伤残调整生命年 发病率 患病率 趋势分析 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