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3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Metal Absorber Thermal Conductivity on Clear Plastic Laser Transmission Welding 被引量:3
1
作者 Min-Qiu Liu De-Qin Ouyang +2 位作者 Chun-Bo Li Hui-Bin Sun Shuang-Chen Ruan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10期44-48,共5页
In our previous study, metals have been used as absorbers in the clear plastic laser transmission welding. The effects of metal thermal conductivity on the welding quality are investigated in the present work. Four me... In our previous study, metals have been used as absorbers in the clear plastic laser transmission welding. The effects of metal thermal conductivity on the welding quality are investigated in the present work. Four metals with distinctly different thermal conductivities, i.e., titanium, nickel, molybdenum, and copper, are selected as light absorbers. The lap welding is conducted with an 808 nm diode laser and simulation experiments are also conducted. Nickel electroplating test is carried out to minimize the side-effects from different light absorptivities of different metal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welding with an absorber of higher thermal conductivity can accommodate higher laser input power before smoking, which produces a wider and stronger welding seam.The positive role of the higher thermal conductivity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fact that a desirable thermal field distribution for the molecular diffusion and entanglement is produced from the case with a high thermal condu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 Effects of Metal Absorber Thermal Conductivity on Clear plastic laser Transmission Weld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2铜合金小孔构件激光喷丸强化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2
作者 胡斌 李龙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38,共7页
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T2铜合金小孔构件激光喷丸强化模型,结合实验分析,研究了T2铜合金小孔构件激光喷丸强化后孔壁表面质量,分析了不同喷丸次数(1次、7次和15次)对孔壁强化效果的影响,研究了孔壁表面强化后残余应力分布和晶粒细化强化... 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T2铜合金小孔构件激光喷丸强化模型,结合实验分析,研究了T2铜合金小孔构件激光喷丸强化后孔壁表面质量,分析了不同喷丸次数(1次、7次和15次)对孔壁强化效果的影响,研究了孔壁表面强化后残余应力分布和晶粒细化强化。结果表明,不同的激光喷丸次数会影响强化后孔壁的残余应力分析、晶粒细化和塑性变形量等;随着激光喷丸次数的增多,孔壁表面强化产生的残余压应力增大,孔壁变形倾斜角度增大;当激光喷丸强化次数增加到一定值后,孔壁表面强化产生的残余压应力增量降低,最大残余压应力稳定在400 MPa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喷丸强化 T2铜合金 小孔构件 塑性变形 晶粒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Nd: YAG laser welded 600 MPa grade TRIP steel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文权 马凯 +1 位作者 孙大千 姜春云 《China Welding》 EI CAS 2010年第3期11-15,共5页
Microstructur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Nd : YAG laser welded transformation induced plasticity (TRIP) steel with tensile strength of 645 MPa were studied. Due to high cooling speed of laser welding, the weld ... Microstructur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Nd : YAG laser welded transformation induced plasticity (TRIP) steel with tensile strength of 645 MPa were studied. Due to high cooling speed of laser welding, the weld metal mainly consists of martensite different from the base metal, which is composed of ferrite matrix with bainite and a little retained austenite. Therefore, the weld metal has maximum hardness at welded joint. The yield strength and tensile strength of welded specimens tested perpendicular to weld line were almost equal to those of the base metal. But the yield strength and tensile strength of welded specimens tested parallel with weld line were a littl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base metal. The formability of laser welded TRIP steel was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base met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er welding transformation induced plasticity steel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crostructural and microstructural features of 1000 MPa grade TRIP steel joint by CO_2 laser welding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文权 孙大千 姜春云 《China Welding》 EI CAS 2008年第2期1-7,共7页
Bead-on-plate CO2 laser welding of 1 000 MPa grade transformation induced plasticity (TRIP) steel was conducted under different welding powers, welding speeds and shield gases. The macrostructural and microstructura... Bead-on-plate CO2 laser welding of 1 000 MPa grade transformation induced plasticity (TRIP) steel was conducted under different welding powers, welding speeds and shield gases. The macrostructural and micro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welded joint were investigated. The increase of welding speed reduced the width of the weld bead and the porosities in the weld bead resulting from the different flow mode of melted metal in weld pool. The decrease of welding power or use of shield gas of helium also contributed to the reduction of porosity in the weld bead due to the alleviation of induced plasma formation, thus stabilizing the keyhole. The porosity formation intimately correlated with the evaporation of alloy element Mn in the base metal. The laser welded metal had same martensite microstructure as that of water-quenched base metal. The welding parameters which increased cooling rate all led to fine microstructures of the weld be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laser welding transformation induced plasticity steel MACROSTRUCTURE microstruc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act toughness of a gradient hardened layer of Cr5Mo1V steel treated by laser shock peening 被引量:1
5
作者 Weiguang Xia Lei Li +5 位作者 Yanpeng Wei Aimin Zhao Yacong Guo Chenguang Huang Hongxiang Yin Lingchen Zhang 《Acta Mechanica Sinica》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2期301-308,共8页
Laser shock peening(LSP) is a widely used surface treatment technique tha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fatigue life and impact toughness of metal parts.Cr5Mo1 V steel exhibits a gradient hardened layer after a LSP p... Laser shock peening(LSP) is a widely used surface treatment technique tha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fatigue life and impact toughness of metal parts.Cr5Mo1 V steel exhibits a gradient hardened layer after a LSP process.A new method is proposed to estimate the impact toughness that considers the changing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 the gradient hardened layer.Assuming a linearly gradient distribution of impact toughness,the parameters controlling the impact toughness of the gradient hardened layer were given.The influence of laser power densities and the number of laser shots on the impact toughness were investigated.The impact toughness of the laser peened layer improves compared with an untreated specimen,and the impact toughness increases with the laser power densities and decreases with the number of laser shots.Through the fracture morphology analysis by 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we established that the Cr5Mo1 V steel was fractured by the cleavage fracture mechanism combined with a few dimples.The increase in the impact toughness of the material after LSP is observed because of the decreased dimension and increased fraction of the cleavage fracture in the gradient hardened lay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er shock peening Gradient hardened layer plastically affected depth Impact toughness Cleavage frac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SS FORMABILITY OF YAG LASER WELDED TRIP STEEL SHEETS 被引量:1
6
作者 A. Nagasaka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1-25,共5页
The effects of YAG laser welding conditions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press formability (bendability, stretch-formability and deep drawability) of high-strengthtransformation-induced plasticity-aided dual-phase (TDP... The effects of YAG laser welding conditions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press formability (bendability, stretch-formability and deep drawability) of high-strengthtransformation-induced plasticity-aided dual-phase (TDP) steel were investigated. Tensile tests andpress forming tests have been conducted for laser butt welded joints between two pieces of the samesteel. The tensile property and press formability were affected by the welding speed of 100 to1100mm/min and the energy of 6 to 9J/pulse. Excellent press formability was obtained with the energyof 6J/pulse and the welding speed of 300mm/min.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excellent weldability ofthe TDP steel can be ascribed to the weld joint 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G laser welding retained austenite transformation-induced plastic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的钛合金锥形件激光辅助铲旋成形研究
7
作者 肖刚锋 杨博文 +1 位作者 常世荣 夏琴香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0-207,共8页
针对中部带法兰锥形件采用传统“锻造+机加工”制备时材料利用率低、强度及韧性不足的问题,提出采用激光辅助铲旋成形工艺来实现钛合金中部带法兰锥形件的完整近净成形。根据铲旋成形原理,选取合适的激光热源模型,并基于Simufact Formin... 针对中部带法兰锥形件采用传统“锻造+机加工”制备时材料利用率低、强度及韧性不足的问题,提出采用激光辅助铲旋成形工艺来实现钛合金中部带法兰锥形件的完整近净成形。根据铲旋成形原理,选取合适的激光热源模型,并基于Simufact Forming软件平台建立激光辅助铲旋有限元模型,研究了铲旋成形过程中的中部法兰变形区温度、变形行为及等效塑性应力和等效塑性应变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采用坯料整体预热+激光辅助补热的方式,可实现坯料基体表层温度高、内层温度低,既有利于表面金属材料铲旋成形出法兰,又可避免锥壁翘起;铲旋成形时变形区材料轴向流动较多,径向流动较少,法兰形状呈“倒水滴”状;旋轮接触区等效塑性应力值较大,但法兰主体部分等效塑性应力值较小且分布均匀;基体主要变形区等效塑性应变值最大,达9~11,沿厚度方向逐渐减小,具有局部大塑性变形且变形不均匀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锥形件 激光辅助 铲旋成形 塑性变形 应力应变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硅陶瓷的激光改性磨削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伟 顾浩 +1 位作者 唐都波 刘顺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7-642,共6页
为了实现碳化硅陶瓷的高精加工,激光辐照被引入磨削加工中。本文以碳化硅陶瓷为研究对象,采用激光改性磨削工艺,利用激光辐照对碳化硅陶瓷进行改性处理,进而对碳化硅陶瓷进行磨削试验。与普通磨削进行比较,研究了碳化硅陶瓷试样的磨削... 为了实现碳化硅陶瓷的高精加工,激光辐照被引入磨削加工中。本文以碳化硅陶瓷为研究对象,采用激光改性磨削工艺,利用激光辐照对碳化硅陶瓷进行改性处理,进而对碳化硅陶瓷进行磨削试验。与普通磨削进行比较,研究了碳化硅陶瓷试样的磨削力、表面粗糙度、表面形貌和亚表面损伤。实验结果表明,与普通磨削相比,激光改性磨削可以有效降低法向磨削力、切向磨削力、表面粗糙度,最大下降幅度分别为33.91%、37.31%和33.14%。激光改性磨削促使SiC陶瓷在磨削过程中以塑性去除为主,磨削表面规则且光滑;工件亚表面微裂纹较少,亚表面损伤深度小;实现了大磨削深度的塑性去除,提高了SiC陶瓷的磨削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陶瓷 激光改性磨削 磨削力 表面质量 塑性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激光烧蚀CFRP材料工艺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蔡颂 宋金潮 +4 位作者 王遥遥 陈达 邓凯 汤迎红 李琦 《激光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91,共9页
为了研究20 W纳秒激光对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烧蚀的工艺质量,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及光切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得到了扫描速率、峰值功率、离焦量对材料表面加工质量的影响规律,并对0.5 mm CFRP材料板进行了烧蚀实验。结果表明,... 为了研究20 W纳秒激光对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烧蚀的工艺质量,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及光切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得到了扫描速率、峰值功率、离焦量对材料表面加工质量的影响规律,并对0.5 mm CFRP材料板进行了烧蚀实验。结果表明,调整激光器的离焦量,让激光的焦点与材料平面在同一高度,可使扫描线宽最小,减少了材料烧蚀的热影响区,提高了激光能量利用率;设定激光扫描速率为220 mm/s和峰值功率为10 W,可得到大小为3.50μm的CFRP最小表面粗糙度平均值,其中粗糙度数据稳定性样本方差最佳,约为0.133μm 2,在此条件下可得到良好的加工表现。此研究为脉冲激光加工CFRP材料工艺研究提供一定参考,并为脉冲激光加工复合材料工艺应用打下了一定的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碳纤维复合材料 脉冲激光 激光烧蚀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表面淬火对车轮多边形萌生及发展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金伟 王文健 +4 位作者 丁昊昊 郭俊 刘启跃 祝毅 齐欢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4-166,共13页
车轮多边形磨损是影响列车服役可靠性的常见异常磨损形式,而激光淬火是提高金属材料耐磨性能的新型技术,但目前关于激光淬火对车轮多边形的影响尚未深入研究.因此,本文中将研究激光淬火对车轮多边形萌生与发展的影响规律,探讨利用激光... 车轮多边形磨损是影响列车服役可靠性的常见异常磨损形式,而激光淬火是提高金属材料耐磨性能的新型技术,但目前关于激光淬火对车轮多边形的影响尚未深入研究.因此,本文中将研究激光淬火对车轮多边形萌生与发展的影响规律,探讨利用激光淬火技术抑制车轮多边形的可行性.首先利用激光器对车轮试样进行点状淬火和全表面淬火,利用MMS-2A微机控制摩擦磨损试验机进行轮轨滚动磨损试验,分析轮轨系统振动频率、车轮试样磨损表面宏观形貌、廓形、多边形阶数以及材料损伤等,探明激光淬火对车轮多边形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车轮试样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匀地进行12个和16个点状淬火时,滚动磨损试验中车轮试样分别萌生出12阶和16阶多边形,并激发出严重的轮轨系统振动,最终在15万转时产生较大波深的车轮多边形.对车轮表面进行全表面淬火处理时,滚动磨损试验过程中始终无车轮多边形产生.在此基础之上,本文作者对未淬火车轮试样进行6万转滚动磨损试验以形成多边形磨损,然后对多边形车轮试样进行点状淬火(波谷处淬火)和全表面淬火,继而进行轮轨滚动磨损试验.研究表明:对多边形车轮试样波谷区进行淬火强化后,多边形发展表现出先放缓后加快的现象,波谷逐渐转变为波峰;对多边形车轮试样进行全表面淬火强化后,多边形继续发展,运行15万转后多边形波深呈轻微下降趋势.研究结果对车轮多边形磨损控制技术研究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轮多边形 激光表面淬火 磨损 硬度 塑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增材制造质量控制及复合制造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倩 卢秉恒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8-185,共8页
相比传统制造工艺,增材制造能够实现复杂结构金属部件的近净成形。然而,增材制造具有冷却速度快、热梯度大、非平衡凝固与往复热循环历史等特点,容易存在孔洞、残余拉应力、各向异性等缺陷,极大限制增材制造的进一步应用。复合增材制造... 相比传统制造工艺,增材制造能够实现复杂结构金属部件的近净成形。然而,增材制造具有冷却速度快、热梯度大、非平衡凝固与往复热循环历史等特点,容易存在孔洞、残余拉应力、各向异性等缺陷,极大限制增材制造的进一步应用。复合增材制造技术是将传统制造方法与增材制造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传统制造工艺在性能调控与尺寸精度等方面的优势,抑制单纯增材制造引起的各类缺陷,获得高质量、无缺陷的增材制造部件。本文首先揭示增材制造工艺缺陷的形成机理,明确工艺参数优化方法在缺陷改善方面的局限性,进而阐明复合增材制造的内涵,综述近年来增材制造与轧制、激光冲击强化、热等静压、热处理等复合制造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工艺原理,探讨复合增材制造技术对不同缺陷的适用性,并对增材制造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增材制造 塑性变形 激光冲击 各向异性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表面织构化对CFRP/2060铝锂合金高速激光连接接头剪切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王栋 徐洁洁 +3 位作者 黄婷 景若木 张景泉 肖荣诗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94,102,共7页
激光表面织构化作为提高异质结构接头剪切性能的有效手段,已广泛应用于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与金属材料激光连接领域中。采用波长515 nm的飞秒激光在2060铝锂合金表面制备微结构,采用能量密度分布均匀的矩形光斑实现CFRP和2060铝锂... 激光表面织构化作为提高异质结构接头剪切性能的有效手段,已广泛应用于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与金属材料激光连接领域中。采用波长515 nm的飞秒激光在2060铝锂合金表面制备微结构,采用能量密度分布均匀的矩形光斑实现CFRP和2060铝锂合金异质接头的高速光纤激光连接,探讨飞秒激光刻蚀深度、扫描线间距对异质结构接头剪切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通过飞秒激光织构化处理,异质接头剪切强度得到了大幅提升,接头破坏形式均为界面断裂和基体断裂的混合断裂模式。在激光功率5 kW、焊接速度高达3.6 m/min条件下,接头平均剪切强度可达35.7 MPa,是未经飞秒激光织构化接头的2.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 2060铝锂合金 飞秒激光织构化 激光连接 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表面处理对工业级锆基块体非晶合金塑性变形能力的影响
13
作者 程杨洋 钟勇 +4 位作者 张星 陈辰 余龙 王鹏飞 张涛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6-173,183,共9页
目的针对工业级Zr_(49.7)Ti_(2)Cu_(37.8)Al_(10)Er_(0.5)块体非晶合金受到原材料中杂质元素和制备环境中氧元素的影响,其本征塑性变形能力较差的问题,研究激光表面处理对工业级Zr_(49.7)Ti_(2)Cu_(37.8)Al_(10)Er_(0.5)块体非晶合金在... 目的针对工业级Zr_(49.7)Ti_(2)Cu_(37.8)Al_(10)Er_(0.5)块体非晶合金受到原材料中杂质元素和制备环境中氧元素的影响,其本征塑性变形能力较差的问题,研究激光表面处理对工业级Zr_(49.7)Ti_(2)Cu_(37.8)Al_(10)Er_(0.5)块体非晶合金在压缩和拉伸条件下塑性变形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低纯原料制备工业级母合金锭子,利用铜模铸造法在低真空环境下制备工业级非晶合金试样,采用激光法对试样进行表面处理,利用万能试验机对激光处理试样的压缩和拉伸力学性能进行测试。通过X射线衍射仪和电子探针对试样的微观组织结构进行表征,采用扫描电镜对力学测试失效后试样的形貌进行微尺度观察。结果经激光表面处理后影响区的深度约为150μm,在影响区内铜元素的含量有所降低,但依然为非晶结构。在压缩条件下,未经激光表面处理的工业级Zr_(49.7)Ti_(2)Cu_(37.8)Al_(10)Er_(0.5)块体非晶合金的塑性应变为0,断裂强度为1534 MPa。经过激光表面处理后,试样具有1%的塑性应变,屈服强度为1337 MPa,断裂强度为1562 MPa。在拉伸条件下,激光表面处理前后工业级块体非晶合金的塑性应变均为0,断裂强度也无明显变化,其平均值为1379 MPa。结论通过激光表面处理在工业级Zr_(49.7)Ti_(2)Cu_(37.8)Al_(10)Er_(0.5)块体非晶合金试样表面引起的成分变化和引入的残余应力状态,能够有效促使压缩载荷作用下剪切带的萌生,提高其压缩塑性变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级块体非晶合金 激光表面处理 塑性变形 断裂强度 剪切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10 nm激光透射焊接同种透明聚苯乙烯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孟宪凤 蔡令波 +3 位作者 王剑磊 昌小涵 董红阳 王春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8-101,152,共5页
本文使用波长为1910 nm的半导体激光器对聚苯乙烯(PS)透明塑料板材进行了无吸收剂激光透射焊接实验,研究了激光功率、焊接速度以及线能量等参数对试件的焊接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910 nm半导体激光器可以实现对同种聚苯乙烯透明塑... 本文使用波长为1910 nm的半导体激光器对聚苯乙烯(PS)透明塑料板材进行了无吸收剂激光透射焊接实验,研究了激光功率、焊接速度以及线能量等参数对试件的焊接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910 nm半导体激光器可以实现对同种聚苯乙烯透明塑料的无吸收剂焊接,且焊接效果优异。在线能量为3 J/mm时,得到了较为理想的焊接试件,焊缝形貌均匀规整,可承受的拉断力达到707 N,可满足食品、医疗等对塑料制品卫生标准要求较高的塑料加工领域的需求。本研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替代传统塑料焊接(超声焊接、摩擦焊接等)以及传统激光塑料焊接(需添加吸收剂)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透明塑料 激光透射焊接 无吸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安奈德联合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术后早期切口增生性瘢痕效果
15
作者 姜筱唐 邱晓圆 +3 位作者 杨琪 刘玉倩 刘永生 陈振雨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557-560,共4页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联合595nm脉冲染料激光(PDL)治疗美容缝合术后切口早期增生性瘢痕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6月我院门诊收治的色素痣或体表肿物切除术后3个月内切口形成增生性瘢痕的病人56例。以曲安奈德联合595nmPDL治疗者...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联合595nm脉冲染料激光(PDL)治疗美容缝合术后切口早期增生性瘢痕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6月我院门诊收治的色素痣或体表肿物切除术后3个月内切口形成增生性瘢痕的病人56例。以曲安奈德联合595nmPDL治疗者为观察组,595nmPDL治疗者为对照组,每组28例病人。采用改良温哥华瘢痕量表、瘙痒程度数字评分法(NRS)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疗效。比较两组病人治疗3~6个月后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疗效和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Z=2.6、3.5,P<0.05),瘢痕色泽、柔软度、厚度以及VAS评分、NR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3.41~12.70,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安奈德联合595nmPDL治疗美容缝合术后早期切口增生性瘢痕临床疗效及满意度较好,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激光 染料 曲安奈德 外科 整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重频飞秒激光加工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热影响研究
16
作者 李兆艳 谢小柱 +1 位作者 赖庆 黄亚军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97-104,共8页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CFRP)的激光定量去除是航空航天工业中结构修复的关键技术。然而,CFRP中碳纤维和环氧树脂性能的巨大差异使得激光加工非常具有挑战性,热损伤一直是CFRP激光加工广泛应用的主要障...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CFRP)的激光定量去除是航空航天工业中结构修复的关键技术。然而,CFRP中碳纤维和环氧树脂性能的巨大差异使得激光加工非常具有挑战性,热损伤一直是CFRP激光加工广泛应用的主要障碍。为了研究高重频飞秒激光加工对CFRP复合材料的热影响,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分析了激光能量密度、扫描速度和扫描方向对材料烧蚀速率与热影响区的影响规律,并研究了飞秒激光在CFRP上的高精度选区定量去除工艺。结果表明:当工艺参数选择θ=90°,脉宽为290 fs,功率为7 W,频率为100 kHz,扫描速度为300 mm/s,扫描间距为60~80μm时,整体烧蚀表面质量较优,精度(粗糙度)可以达到10μm,去除区域表面热影响区约为33.9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工艺参数 热影响区 定量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萃取-亲和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法同时测定纺织品和食品塑料包装中16种多环芳烃的含量 被引量:1
17
作者 韦笑笑 周俭 白璐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4-199,共6页
通过优化背景电解液酸度及背景电解液中硼砂、羧甲基-β-环糊精(CM-β-CD)、二甲基-β-环糊精(DM-β-CD)的浓度,利用多环芳烃(PAHs)与CM-β-CD以及PAHs与DM-β-CD亲和力的差异,提出了提示方法。参考GB/T 28189-2011进行样品前处理,将样... 通过优化背景电解液酸度及背景电解液中硼砂、羧甲基-β-环糊精(CM-β-CD)、二甲基-β-环糊精(DM-β-CD)的浓度,利用多环芳烃(PAHs)与CM-β-CD以及PAHs与DM-β-CD亲和力的差异,提出了提示方法。参考GB/T 28189-2011进行样品前处理,将样品剪成0.5 cm×0.2 cm的细条,分取1 g,加入50 mL环己烷,密封后于50℃超声提取1 h。冷却至室温,过滤,滤液用附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的高效毛细管电泳仪分析,背景电解液为含30 mmol·L^(-1)CM-β-CD、20 mmol·L^(-1)DM-β-CD和40 mmol·L^(-1)硼砂的混合溶液(pH 5.0),荧光检测波长为325 nm。结果显示:16种PAHs的质量浓度在0.01~0.5 mg·L^(-1)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02~0.040 mg·L^(-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结果为91.4%~104%,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为0.40%~6.3%。方法用于3种纺织品以及5种食品塑料包装的分析,8种样品均不同程度地检出了PAH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和毛细管电泳法 环糊精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 多环芳烃 纺织品 食品塑料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超声的TA1工业纯钛塑性变形损伤检测
18
作者 夏振鑫 陈丹 +2 位作者 袁培龙 刘涛 殷安民 《仪器仪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64-274,共11页
采用激光超声纵波对均匀和不均匀塑性变形的TA1工业纯钛样品进行检测,利用CEEMD对信号进行降噪处理,获取激光超声特征值并进行成像,通过EBSD实验获取微观组织信息。首先对均匀塑性变形样品的成像图分析发现,随着变形量的增加,纵波声速... 采用激光超声纵波对均匀和不均匀塑性变形的TA1工业纯钛样品进行检测,利用CEEMD对信号进行降噪处理,获取激光超声特征值并进行成像,通过EBSD实验获取微观组织信息。首先对均匀塑性变形样品的成像图分析发现,随着变形量的增加,纵波声速和频域衰减系数整体呈下降趋势,时域衰减系数变化不大。随后,分析了微观组织与激光超声特征值相关性,通过加权平均法进行MFFP成像处理,MFFP整体分布呈下降趋势,与微观组织演变规律相对应。最后,对不均匀塑性变形样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纵波声速和MFFP可以区分出不同变形区域,与微观组织区分区域相似,证实了激光超声MFFP可以用来评估TA1工业纯钛塑性变形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超声 TA1工业纯钛 塑性变形损伤 多特征融合参数(MFF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料激光焊接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应用综述
19
作者 梁超 《上海塑料》 2024年第5期16-21,共6页
激光焊接技术以其高效、环保及接头性能优越等特点,逐渐成为了塑料连接领域的研究热点。尤其是在1600~2000 nm半导体激光器的推动下,极大地拓宽了激光焊接在难焊塑料材料上的适用性。阐述了塑料激光焊接的原理和基本工序,介绍了国内外... 激光焊接技术以其高效、环保及接头性能优越等特点,逐渐成为了塑料连接领域的研究热点。尤其是在1600~2000 nm半导体激光器的推动下,极大地拓宽了激光焊接在难焊塑料材料上的适用性。阐述了塑料激光焊接的原理和基本工序,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塑料激光焊接技术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可以预见,塑料激光焊接技术在未来将围绕高精度、智能化、绿色化进行技术升级,以满足不断发展的工业需求和社会对环保、高效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制品 激光焊接 聚氯乙烯 无吸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钛合金构件激光熔化沉积制造过程残余应力诱发开裂机理研究
20
作者 谢勇 张文奇 +5 位作者 武致军 严振宇 彭深沉 黄鹏 郭宁 周庆军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55-64,共10页
残余应力诱发开裂问题仍是限制大型构件激光熔化沉积工业化应用的一大瓶颈。因此,探究激光熔化沉积大型复杂构件残余应力的演化规律,以及残余应力诱发裂纹萌生和扩展的微观组织相关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大型钛合金构件开裂断口形貌分... 残余应力诱发开裂问题仍是限制大型构件激光熔化沉积工业化应用的一大瓶颈。因此,探究激光熔化沉积大型复杂构件残余应力的演化规律,以及残余应力诱发裂纹萌生和扩展的微观组织相关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大型钛合金构件开裂断口形貌分析及宏观热-力耦合有限元计算,首次发现激光熔化沉积过程独特的热应力三阶段非对称循环加载模式,即稳定循环-突增加载阶段、非线性循环加载阶段及线性循环加载阶段。以热-力耦合计算得到的残余应力为输入,采用耦合损伤的晶体塑性计算研究了3种热应力加载模式对激光熔化沉积特有的网篮组织的破坏程度,发现线性循环加载模式对网篮组织破坏性最大,稳定循环-突增加载模式破坏性次之,非线性循环加载模式破坏性最小。这种热应力加载模式、断口形貌及微观组织分析进一步表明,残余应力诱发开裂现象是由过大的热应力累积、零件的几何特征、热应力加载模式及成形缺陷等多因素协同控制的,而非单一因素影响,这也为从适时消除应力、优化零件结构及工艺参数、减少和抑制缺陷产生等方面系统化控制开裂问题提供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化沉积 TC11钛合金 残余应力 裂纹扩展 晶体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