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帽型梁冲击零件加工对材料性能影响分析
1
作者 夏明 李燕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5-288,共4页
汽车零件的冲压过程,对金属薄板材料的力学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这将影响碰撞分析的可靠性,采用预拉伸进行研究。选取车身吸能盒常用材料低合金高强钢340LA进行研究,基于静态拉伸测试,获取0、5、10、15%预应变后,材料力学性能和加工硬化... 汽车零件的冲压过程,对金属薄板材料的力学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这将影响碰撞分析的可靠性,采用预拉伸进行研究。选取车身吸能盒常用材料低合金高强钢340LA进行研究,基于静态拉伸测试,获取0、5、10、15%预应变后,材料力学性能和加工硬化的变化,获取变化规律;根据Hollomon和Swift方程,提取材料加工硬化影响的关键参数,并将此因素拟合加入材料碰撞力学性能的Cowper-Symonds模型;基于帽型梁冲击试验测试,采用实测和仿真分析的方法,对比考虑加工硬化与否的材料模型仿真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的误差,验证前述模型的准确性。结果可知:加工硬化对材料强度、延伸率影响较大,碰撞分析时,不能忽略;强塑积则随着预应变率的增大而增大,整体强塑性性能增大;在不同预应变的影响下瞬时加工硬化n值有着明显的变化;未考虑加工硬化时,平均力误差超过了8%;考虑加工硬化的分析结果,各个关键参数的误差小于2.5%,表明此种模型更符合实际情况;考虑加工硬化的载荷比为0.58,与实际结果基本一致,很好的体现了材料在整个承载过程中的波动情况,分析结果更接近于实际情况。分析模型和结果为此类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零件 加工硬化 预拉伸 帽型梁 落锤冲击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帽形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组合梁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周天华 何保康 +2 位作者 李鑫全 王光煜 丁兆如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8-50,14,共4页
为探讨帽形冷弯薄壁型钢 混凝土组合梁的受力和变形性能 ,对三根足尺组合梁试件进行了两根简支、一根两跨连续梁的静力加载试验。详细介绍了三根试件的试验情况 ,依据钢结构规范中的等效矩形应力图法验证了该结构形式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 为探讨帽形冷弯薄壁型钢 混凝土组合梁的受力和变形性能 ,对三根足尺组合梁试件进行了两根简支、一根两跨连续梁的静力加载试验。详细介绍了三根试件的试验情况 ,依据钢结构规范中的等效矩形应力图法验证了该结构形式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提出了尚待研究的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帽形冷弯薄壁型钢 混凝土 组合梁 试验 钢结构 变形 连续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帽型加筋层合梁刚度的理论计算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胡明勇 郑波 王安稳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12,共7页
根据层合板理论,首先利用三维应力、应变转换关系,推导出复合材料帽型加筋层合梁的总体刚度矩阵公式,建立了复合材料帽型加筋层合梁的拉伸刚度和弯曲刚度理论计算式;然后,计算了轴向或横向荷载作用下,复合材料帽型加筋悬臂层合梁的拉伸... 根据层合板理论,首先利用三维应力、应变转换关系,推导出复合材料帽型加筋层合梁的总体刚度矩阵公式,建立了复合材料帽型加筋层合梁的拉伸刚度和弯曲刚度理论计算式;然后,计算了轴向或横向荷载作用下,复合材料帽型加筋悬臂层合梁的拉伸和弯曲变形,并和ANSYS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最后,计算分析了腹板倾斜角度对结构刚度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腹板倾斜角度为60°时,帽型加筋结构的刚度和所需材料的比值达到最优值;拉伸和弯曲刚度的理论解和ANSYS有限元计算结果吻合较好,说明上述方法以及推导的计算公式是准确、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层合梁 帽型加筋 刚度 三维应力-应变转换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材异厚帽型梁结构轴向压溃理论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顾纪超 樊涛 +2 位作者 段利斌 李奇奇 许东阳 《汽车工程学报》 2016年第4期252-259,共8页
在车身耐撞性设计中,前纵梁等吸能部件广泛采用异材、异厚的帽型梁结构,而传统理论方法很难对其轴向压溃力进行准确预测。针对传统方法存在的不足,以超折叠单元(Superfolding Element,SE)理论为基础,提出通用帽型梁结构轴向压溃理论,可... 在车身耐撞性设计中,前纵梁等吸能部件广泛采用异材、异厚的帽型梁结构,而传统理论方法很难对其轴向压溃力进行准确预测。针对传统方法存在的不足,以超折叠单元(Superfolding Element,SE)理论为基础,提出通用帽型梁结构轴向压溃理论,可准确预测异材、异厚单帽及双帽薄壁梁结构的平均压溃力,并通过试验及仿真手段验证了该理论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帽型薄壁梁 超折叠单元 轴向压溃 理论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I泡沫芯材填充GFRP帽型筋梁弯曲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文晓 吴文平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6-59,共4页
通过三点弯曲试验得到聚甲基丙烯(酰)亚胺(PMI)泡沫芯材填充玻纤增强塑料(GFRP)帽型筋梁的弯曲性能数据,发现该结构有较好的延性,破坏形式较为安全。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与试验相符的模拟结果,证明了数值模拟的... 通过三点弯曲试验得到聚甲基丙烯(酰)亚胺(PMI)泡沫芯材填充玻纤增强塑料(GFRP)帽型筋梁的弯曲性能数据,发现该结构有较好的延性,破坏形式较为安全。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与试验相符的模拟结果,证明了数值模拟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泡沫芯材倾角、宽度、厚度的变化对结构刚度的影响并进行了数值计算,进一步考虑工艺等因素得出用于电动汽车车身覆盖件的PMI泡沫芯材填充GFRP帽型筋梁的优化设计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芯材填充帽型筋梁 弯曲性能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侧面碰撞工况下B柱抗弯性能优化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常建娥 李铁铮 +2 位作者 莫易敏 王峰 谢业军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8年第2期176-180,共5页
基于侧碰工况,选取B柱薄弱截面,将其等效简化为单帽型薄壁梁.建立三点弯曲试验模型,研究单帽梁的抗弯性能.选取截面长宽比和外板厚度为设计变量,加载力峰值和比吸能为优化指标,轻量化和抗弯稳定性为约束条件.利用最优拉丁超立方设计采... 基于侧碰工况,选取B柱薄弱截面,将其等效简化为单帽型薄壁梁.建立三点弯曲试验模型,研究单帽梁的抗弯性能.选取截面长宽比和外板厚度为设计变量,加载力峰值和比吸能为优化指标,轻量化和抗弯稳定性为约束条件.利用最优拉丁超立方设计采取30组样本点,建立优化目标的响应面模型,通过NCGA遗传算法进行多目标优化.优化后最大加载力下降7.87%,比吸能提高14.4%,同时加载力波动度下降10.5%,质量下降8.97%.抗弯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面碰撞 B柱 单帽梁 NCGA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铝双帽型保险杠横梁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旭飞 谭飞 +3 位作者 焦登宁 周鹏 刘怡帆 刘菊蓉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6-75,共10页
为了保证保险杠横梁优良的碰撞性能,并使其质量更小和结构简单,研究了一种钢铝双帽型保险杠横梁。使用LS-DYNA软件对保险杠横梁进行摆锤正面冲击数值模拟,经对比发现,钢铝双材横梁相比相同结构单一材料的横梁在正面碰撞中显示出良好的... 为了保证保险杠横梁优良的碰撞性能,并使其质量更小和结构简单,研究了一种钢铝双帽型保险杠横梁。使用LS-DYNA软件对保险杠横梁进行摆锤正面冲击数值模拟,经对比发现,钢铝双材横梁相比相同结构单一材料的横梁在正面碰撞中显示出良好的平衡性和碰撞性能;使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发现,横梁前后帽的厚度和法兰的位置对其碰撞性能有显著影响;以最优拉丁超立方算法建立38组设计点,基于Kriging算法构建近似模型,并使用NSGA-II算法,以碰撞性能最优、质量最小为目标对横梁进行多目标优化。优化后钢铝双帽型保险杠横梁碰撞性能更优、质量更小,其总吸能为838.28 J,载荷峰值为18.31 kN,质量为2.08 kg,侵入量为24.78 mm,碰撞时间为0.10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铝双帽型 保险杠横梁 正面摆锤冲击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口帽型薄壁梁压溃历程的精确仿真 被引量:1
8
作者 苏庆 孙凌玉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37-140,共4页
应用数值仿真方法对车辆抵抗碰撞的典型构件进行了压溃历程研究。对比试验数据,分析了4个关键因素对变形模式和仿真精度的影响,得到闭口单帽型薄壁梁获得稳定压溃模式的参数控制方法。提出了车架前端耐撞构件兼顾吸能最大化与吸能平顺... 应用数值仿真方法对车辆抵抗碰撞的典型构件进行了压溃历程研究。对比试验数据,分析了4个关键因素对变形模式和仿真精度的影响,得到闭口单帽型薄壁梁获得稳定压溃模式的参数控制方法。提出了车架前端耐撞构件兼顾吸能最大化与吸能平顺化的两步设计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梁 闭口帽型截面 压溃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台各速度段激光直写二元图案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山 王雷 吕英俊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31-540,共10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直角坐标激光的直写效率,提出了一种扫描工作台各速度段进行激光直写二元图案的方法。该方法用扫描工作台的位置反馈脉冲同步触发激光束曝光光刻胶,实现像素点的理想位置曝光;而且依据扫描工作台的运动特性和匀速直写时... 为了进一步提高直角坐标激光的直写效率,提出了一种扫描工作台各速度段进行激光直写二元图案的方法。该方法用扫描工作台的位置反馈脉冲同步触发激光束曝光光刻胶,实现像素点的理想位置曝光;而且依据扫描工作台的运动特性和匀速直写时各像素点获得的曝光量情况,对处于扫描工作台加、减速度段的像素点的曝光强度进行调制,保证需要曝光的像素点对应的每一个位移分辨力距离上所获的曝光量与扫描工作台匀速运动时相同,从而保证扫描工作台速度连续变化的情况下激光直写能获得预期的曝光效果。仿真实验表明:以5mm×5mm曝光图案为例,该方法所需的直写时间是传统只在匀速段直写的77.77%;同时配备的声光调制器由16位降为12位时,扫描工作台整个加速段直写产生的曝光量相对误差由0.4%上升为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直写 二元图案 方形平顶激光束 曝光强度调制 直写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铝填充双帽保险杠横梁碰撞性能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旭飞 谭飞 +3 位作者 刘怡帆 周鹏 王鹏辉 刘菊蓉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8-54,90,共8页
为了轻量化碰撞性能优良的汽车保险杠,优化研究新型泡沫铝填充的钢铝双帽型保险杠横梁。分别以正面对中、正面偏置和斜向角度3种碰撞工况建立摆锤和保险杠横梁的有限元模型,以横梁的前帽厚度、后帽厚度、前帽屈服应力和泡沫铝密度为设... 为了轻量化碰撞性能优良的汽车保险杠,优化研究新型泡沫铝填充的钢铝双帽型保险杠横梁。分别以正面对中、正面偏置和斜向角度3种碰撞工况建立摆锤和保险杠横梁的有限元模型,以横梁的前帽厚度、后帽厚度、前帽屈服应力和泡沫铝密度为设计变量,根据碰撞工况确定设计变量的约束条件,进行了3种碰撞工况下以比吸能最大和侵入量最小的多目标优化。进一步考虑横梁碰撞发生的概率,并将其作为权重因子建立包含综合比吸能最大和综合侵入量最小的多目标优化模型。优化后的保险杠横梁综合比吸能提高了4.19%,综合侵入量减少了3.54%,提高了新型保险杠横梁的碰撞性能及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铝填充 双帽型 保险杠横梁 碰撞性能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帽型薄壁梁弯曲和轴向压溃吸能的理论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朝辉 杜展鹏 +2 位作者 段利斌 张光亚 武敬伟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67-973,共7页
以Kecman薄壁梁弯曲压溃理论和Wierzbicki超折叠单元理论为基础,建立一种改进的单帽型薄壁梁准静态弯曲压溃和轴向压溃理论模型,并推导相应的吸能公式。该模型适用于求解同材同厚、同材异厚、异材同厚和异材异厚的单帽型薄壁梁弯曲压溃... 以Kecman薄壁梁弯曲压溃理论和Wierzbicki超折叠单元理论为基础,建立一种改进的单帽型薄壁梁准静态弯曲压溃和轴向压溃理论模型,并推导相应的吸能公式。该模型适用于求解同材同厚、同材异厚、异材同厚和异材异厚的单帽型薄壁梁弯曲压溃和轴向压溃吸能。试验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理论和模型相比,改进理论模型对于预测单帽型薄壁梁的弯曲压溃和轴向压溃吸能具有较高的精度,在应用范围方面更具有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帽型薄壁梁 准静态弯曲压溃 准静态轴向压溃 吸能 理论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边位置对双帽梁吸能特性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莫易敏 张青 +3 位作者 苏东 石志华 徐敏 韩楠楠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11,共6页
针对焊接边不同位置对双帽梁吸能特性的影响问题,通过改变焊接边的相对位置,并与传统焊接边双帽梁进行对比分析,在有限元仿真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落锤试验对双帽梁的吸能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焊接边的位置对双帽梁吸能效率和变形有一... 针对焊接边不同位置对双帽梁吸能特性的影响问题,通过改变焊接边的相对位置,并与传统焊接边双帽梁进行对比分析,在有限元仿真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落锤试验对双帽梁的吸能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焊接边的位置对双帽梁吸能效率和变形有一定的影响,焊接边越靠近薄壁梁边缘,吸能率越低,但变形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帽梁 焊接边 吸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向冲击载荷下帽形截面梁加强板设计研究
13
作者 莫易敏 徐芳 +1 位作者 何庆 张杰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914-1918,共5页
为了提高帽形截面梁在轴向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吸能特性,利用超单元理论,结合动态落锤试验,对加强板设计进行研究,从变形形式、压溃力曲线和压溃结果特征值三方面,对多胞结构进行了优势验证和对加强板的结构进行了探讨,对受到轴向冲击载荷... 为了提高帽形截面梁在轴向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吸能特性,利用超单元理论,结合动态落锤试验,对加强板设计进行研究,从变形形式、压溃力曲线和压溃结果特征值三方面,对多胞结构进行了优势验证和对加强板的结构进行了探讨,对受到轴向冲击载荷的帽形截面梁中加强板的设计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加强板的设计应适量在帽型梁截面较为薄弱的地方增加方形胞元的个数,可以使截面超单元的数量增加,超单元边长缩小,从而减小褶皱半波长。本文提出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帽形截面梁吸能效率,有效改善结构的变形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帽型截面梁 加强板 超单元 轴向冲击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架空地板横梁受力性能有限元分析
14
作者 王春刚 李志强 +1 位作者 李帼昌 王大川 《钢结构》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4-68,共5页
建筑装修一体化技术的普及,使得能够满足自由布线,接线等要求的架空地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满足架空地板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研发一种新型的架空地板冷弯帽形钢横梁截面,有效增大了建筑室内的使用高度。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方钢横梁... 建筑装修一体化技术的普及,使得能够满足自由布线,接线等要求的架空地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满足架空地板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研发一种新型的架空地板冷弯帽形钢横梁截面,有效增大了建筑室内的使用高度。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方钢横梁和不同截面的冷弯帽形钢横梁进行受力性能研究。研究表明,新型横梁极限承载力和抗弯刚度与壁厚和翼缘宽度有关,壁厚对极限承载力和抗弯刚度的影响更为显著。冷弯帽形钢横梁在能够满足正常使用要求的同时,增加了地板上方的使用高度,可以取代方钢横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地板 方钢横梁 冷弯帽形钢横梁 受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RB变厚板典型结构件性能对比试验
15
作者 韩非 张文 +1 位作者 徐伟力 高永生 《精密成形工程》 2017年第6期79-86,共8页
目的研究VRB与等厚板成形件在吸能特性和抗弯性方面的差异。方法通过准静态压溃、动态压溃及三点弯曲试验,获得并对比分析VRB变厚板的帽型梁典型结构件性能。结果变厚帽型梁的特殊结构在进行压溃变形时能起到诱导槽的作用;VRB帽型梁相... 目的研究VRB与等厚板成形件在吸能特性和抗弯性方面的差异。方法通过准静态压溃、动态压溃及三点弯曲试验,获得并对比分析VRB变厚板的帽型梁典型结构件性能。结果变厚帽型梁的特殊结构在进行压溃变形时能起到诱导槽的作用;VRB帽型梁相比同质量的等厚板帽型梁,降低了峰值力,且吸能效果更优;随着帽型梁厚度(质量)的增加,冲击速度的提高,峰值力升高,吸收的能量增大;变厚板帽型梁的过渡区位置、过渡区长度、厚度分布等结构参数对抗弯承载性能有较大的影响。结论变厚板与等质量的等厚板成形件相比,有更好的结构性能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厚板 结构性能 压溃实验 帽型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截面几何参数对帽型梁轴向冲击响应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田泽 韩阳 +3 位作者 尹晓文 辛浩 赵隆茂 李志强 《高压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2-99,共8页
帽型梁结构作为汽车前纵梁主要部件,其轴向冲击变形模式和吸能特性是汽车被动安全设计的主要参考指标。为此,对带有倒角的帽型梁进行了初始能量为17.8kJ的落锤轴向冲击实验和数值模拟。保持梁结构的质量不变,对不带倒角和直角弯折的两... 帽型梁结构作为汽车前纵梁主要部件,其轴向冲击变形模式和吸能特性是汽车被动安全设计的主要参考指标。为此,对带有倒角的帽型梁进行了初始能量为17.8kJ的落锤轴向冲击实验和数值模拟。保持梁结构的质量不变,对不带倒角和直角弯折的两种截面梁进行同等条件的数值模拟,在一定范围内探讨截面几何参数对帽型梁的变形模式、变形量、吸能总量、峰值载荷、平均碰撞载荷和碰撞力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带有倒角的帽型梁,其变形模式和变形量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合理性;倒角的存在使结构变形模式从非紧凑型向紧凑型转变,提高了缓冲效果,降低了峰值载荷;弯折角度由93°变为90°时,对变形模式的影响较小,非直角弯折梁的吸能效果较直角弯折梁好。因此,截面几何参数对帽型梁结构的变形模式和吸能特性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帽型梁 落锤试验 有限元模拟 变形模式 能量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顶帽和Canny算子的电子束斑图像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煜玺 袁晗 +2 位作者 朱宗晓 何顺帆 田微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2-227,共6页
电子束技术在切割和表面融合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更好地检测电子束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基于OpenCV对电子束斑图像进行处理分析,提出了电子束斑图像处理算法.该算法融合顶帽和Canny算子进行边缘检测,同时计算得到轮廓的圆度参数... 电子束技术在切割和表面融合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更好地检测电子束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基于OpenCV对电子束斑图像进行处理分析,提出了电子束斑图像处理算法.该算法融合顶帽和Canny算子进行边缘检测,同时计算得到轮廓的圆度参数与宽度参数,并进行双阈值提取,成功得到清晰的目标轮廓;基于网格计数法提出的电子束斑图像专用的均匀度标准,可准确计算电子束斑的均匀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斑 顶帽 边缘检测 圆度 均匀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迈克尔逊干涉仪在相位相干成像测量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沙金巧 杨俊义 +1 位作者 范君柳 王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98-305,共8页
传统4f相位相干成像测量技术中,利用相位物体使测量材料产生的相位变化转换为可直接观察的振幅变化,实现材料光学非线性折射率的测量。然而相位物体的厚度是固定不变的,相位延迟会随激光波长的改变而改变,测量中需要更换合适的相位物体... 传统4f相位相干成像测量技术中,利用相位物体使测量材料产生的相位变化转换为可直接观察的振幅变化,实现材料光学非线性折射率的测量。然而相位物体的厚度是固定不变的,相位延迟会随激光波长的改变而改变,测量中需要更换合适的相位物体。理论分析了不同激光波长对相位物体相移大小的影响,详细讨论了不同形状光束下相位物体的半径和相移的大小对4f相位相干成像系统灵敏度的影响。利用了迈克尔逊干涉仪中两束光的相位延迟替代传统相位物体的功能,实现了一种相位可调的相位物体。因为迈克尔逊干涉仪两束光的相位延迟连续可调,使得在不同形状光束及不同波长激光下的测量灵敏度达到最优。该方法进一步完善了4f相位相干成像测量技术,不仅解决了传统相位物体的不足,而且提高了系统测量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迈克尔逊干涉仪 相位物体 激光 折射率 近平顶光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帽型梁落锤轴向冲击实验及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特捷 付应乾 +2 位作者 俞鑫炉 周刚毅 董新龙 《现代应用物理》 2014年第1期59-63,共5页
对长300mm的帽型梁试件在落锤轴向冲击下的变形及能量吸收特性进行了实验及有限元分析。比较了不同厚度试件的力-位移响应及屈曲过程,分析了其能量吸收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随厚度减少,试件会发生弯曲失稳,厚度为1.0mm的试件较厚度为1.2m... 对长300mm的帽型梁试件在落锤轴向冲击下的变形及能量吸收特性进行了实验及有限元分析。比较了不同厚度试件的力-位移响应及屈曲过程,分析了其能量吸收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随厚度减少,试件会发生弯曲失稳,厚度为1.0mm的试件较厚度为1.2mm和0.8mm的试件具有更好的能量吸收效率。有限元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力学 帽型梁 落锤 冲击能量吸收 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自锚上承式拱桥拱肋现浇支架施工技术研究
20
作者 静国锋 《交通科技》 2015年第2期31-33,共3页
对沪杭客运专线海杭特大桥上跨石大公路88m+160m+88m自锚上承式拱桥的拱肋现浇支架施工技术进行研究。通过计算分析,采用梁柱式整体支架、拉杆协作体系支架、异型帽梁等一系列新颖、安全的施工措施,保证了该桥顺利施工。
关键词 自锚上承式拱桥 梁柱支架 拉杆协作体系 异型帽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