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新文科建设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1
作者 宁继鸣 冯迎霜 周汶霏 《新文科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期94-123,128,共31页
新文科建设恰逢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肩负着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与人才自主培养体系的重大使命,迄今已经走过五年历程。五年来,新文科建设理论研究正在经历一个从概念理念的厘清建构到实践落地、经验凝练、模式形成的发展过... 新文科建设恰逢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肩负着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与人才自主培养体系的重大使命,迄今已经走过五年历程。五年来,新文科建设理论研究正在经历一个从概念理念的厘清建构到实践落地、经验凝练、模式形成的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新文科建设理论研究进展(2018—2023)和文科创新发展海外研究动态(1980—2023)两个维度分别进行历时分析与重点解读。展望未来,新文科建设理论研究应融入时代,发出新文科建设的中国之声;以世界为参照,建构文科教育现代化的中国学派;以强国建设为目标,加快文科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建设 文科创新发展 理论研究 海外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古籍传承创新的文创开发人才培养思考
2
作者 刘玲 唐尔同 李梓杉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4年第11期59-62,共4页
古籍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文献价值,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古籍保护与文创开发相结合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更是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关键路径,对于推动古籍文化的保... 古籍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文献价值,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古籍保护与文创开发相结合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更是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关键路径,对于推动古籍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新文科背景下,古籍文创开发人才的培养需要政府、高校、图书馆、文化企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通过优化学科交叉融合课程设置、构建产学研用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和创新能力培养、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等措施,培养更多具备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古籍文创开发人才,为古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古籍传承创新 文创开发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艺术设计教育的创新发展研究
3
作者 曹春燕 李琼 《网印工业》 2024年第12期113-115,共3页
以新文科建设为背景,深入探究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与创新路径。剖析当前艺术设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艺术设计教育创新发展的策略。通过强化跨学科融合、深化产教融合及创新教学方法,阐述“设计+”理念的应用,涵盖瞄准新产业、新业态需... 以新文科建设为背景,深入探究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与创新路径。剖析当前艺术设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艺术设计教育创新发展的策略。通过强化跨学科融合、深化产教融合及创新教学方法,阐述“设计+”理念的应用,涵盖瞄准新产业、新业态需求,培养跨专业复合型设计人才。着重强调“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促使艺术设计教育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致力于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国际视野的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艺术设计教育 创新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信息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创新思考 被引量:26
4
作者 孙建军 裴雷 +1 位作者 柯青 李阳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25,共7页
"信息资源管理"课程是大多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之一。在新文科理念提出后,"信息资源管理"课程应不断革新教学理念:坚持与社会融合共创,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对话;不断融入数智逻辑,促进传统与现代... "信息资源管理"课程是大多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之一。在新文科理念提出后,"信息资源管理"课程应不断革新教学理念:坚持与社会融合共创,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对话;不断融入数智逻辑,促进传统与现代的兼顾;勇于突破专业疆界,促进专业知识与跨学科知识的结合。面向新环境,"信息资源管理"课程教学需要坚持思维、技术与人文的融合,在坚守和传承的基础上历久弥新,培养符合新时代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资源管理 数智环境 新文科 人才培养 教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我国图书情报学科的发展前景 被引量:224
5
作者 马费成 李志元 《中国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15,共12页
学科从分化走向综合、社会问题越来越复杂多变、综合型高素质人才紧缺是新文科提出的三大背景。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物联网、虚拟现实、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对我国图书情报工作、图书情报学研究、图... 学科从分化走向综合、社会问题越来越复杂多变、综合型高素质人才紧缺是新文科提出的三大背景。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物联网、虚拟现实、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对我国图书情报工作、图书情报学研究、图书情报学教育均产生了深刻影响。进入新时期,我国图书情报学科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抓住新文科建设契机,推进学科持续健康发展。我国图书情报学科未来的发展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关注社会需求,重视交叉融合,加强理论创新,坚守人文传统。图1。参考文献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新技术 图书情报学 学科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共识 中国创新——准确把握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着力点 被引量:53
6
作者 吴岩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10,23,共5页
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必须准确把握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国际共识和中国创新的着力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了三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主题分别是“质量”“质量保障”“重塑高等教育,实现可持续未来”。创新是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国... 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必须准确把握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国际共识和中国创新的着力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了三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主题分别是“质量”“质量保障”“重塑高等教育,实现可持续未来”。创新是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国际共识。中国创新的着力点是深化“四新”建设,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2.0,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推进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建设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高等教育大会 创新发展 人才培养 “四新”建设
原文传递
坚持科学发展观 增强社会服务功能——区域大学教育改革与创新初探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晓成 江玲 +1 位作者 马力煌 曾强 《湘南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114-118,共5页
区域大学增强社会服务功能,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因此,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定位,完善功能,立足当地实际,发挥专业优势,形成办学特色,积极为区域经济社会服务,是推动教育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 社会服务功能 科学发展观 改革与创新 大学教育 经济社会发展 客观要求 内在需要 自身发展 高等教育 科学定位 完善功能 专业优势 办学特色 区域经济 重要途径 办学实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势蓄势谋势 识变应变求变——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 被引量:158
8
作者 吴岩 《新文科教育研究》 2021年第1期5-11,141,共8页
文科占学科门类的三分之二,其专业种类和在校学生数占半壁江山,文科教育的振兴关乎高等教育的振兴。高等文科教育应精准把握高等教育新形势,构建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格局,加快培养新时代文科人才,全面提升国家文化软... 文科占学科门类的三分之二,其专业种类和在校学生数占半壁江山,文科教育的振兴关乎高等教育的振兴。高等文科教育应精准把握高等教育新形势,构建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格局,加快培养新时代文科人才,全面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新时代 新文科 创新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德育现状与创新发展思考 被引量:6
9
作者 王俊杰 《郑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58-61,共4页
分析了我国高校德育的现状及问题产生的原因,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阐述了21世纪我国高校德育的重大意义,进而提出德育创新与发展的思路,即确定现代化的德育观念,设计渐进式的德育内容,坚持生活化的德育价值取向,构建个性化的... 分析了我国高校德育的现状及问题产生的原因,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阐述了21世纪我国高校德育的重大意义,进而提出德育创新与发展的思路,即确定现代化的德育观念,设计渐进式的德育内容,坚持生活化的德育价值取向,构建个性化的德育模式,创立科学化的德育方法,构建健全的德育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德育网络。面向新的世纪,还需要继续探索高校德育适应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深入探讨高校德育的内在规律,进行古今中外的综合比较研究,完善高校德育的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 高校 中国 21世纪 管理体系 理论体系 创新 价值取向 素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高校文科教学模式改革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3
10
作者 范钦林 《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年第3期82-85,共4页
高校文科既存教学模式是一种知识型教育,其理论基点,是建立在农业社会的经济基础上的。这个时期社会的总体知识有限,而百科全书式的大家在这种经济形态之下成为可能。当人类进入现代社会,特别是信息社会,知识的获取手段与来源是前人所... 高校文科既存教学模式是一种知识型教育,其理论基点,是建立在农业社会的经济基础上的。这个时期社会的总体知识有限,而百科全书式的大家在这种经济形态之下成为可能。当人类进入现代社会,特别是信息社会,知识的获取手段与来源是前人所无法想象的方便与丰富。这样的社会所要求的人才就不是那种知识的仓储者,而是懂得如何不断获取新的知识,与创造新的知识的人。因而现代教育将决不能是被动式教育,而只能是一种“知识超市”,或知识的“猎场”。这种时代的变革也应带来我们教育观念与文科教育模式的根本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文科教学模式改革 素质教育 创新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细化与拓展——以文科类高职院校为例
11
作者 周伟川 《高等职业教育探索》 2017年第3期20-24,共5页
文科类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与其他类型的高职院校相比具有鲜明的特色,应该结合专业特点、学生特点及其成长成才的规律对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作出细化与拓展。创意、创效、创优与创新、创业本质相同且关系密切,可以作为二级元素嵌入到文科... 文科类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与其他类型的高职院校相比具有鲜明的特色,应该结合专业特点、学生特点及其成长成才的规律对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作出细化与拓展。创意、创效、创优与创新、创业本质相同且关系密切,可以作为二级元素嵌入到文科类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之中,细化与拓展为推行创意教育、创效教育、创优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实践 细化与拓展 文科类高职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文科教育路径
12
作者 姚丽亚 王春艳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1期52-56,共5页
应用型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提振文科教育,可使应用型教育内涵由过去的以技术技能为主的“小应用”转向包含精神(思想)和技术技能的“大应用”。提振文科教育的关键路径包括:创新学科价值理念和文... 应用型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提振文科教育,可使应用型教育内涵由过去的以技术技能为主的“小应用”转向包含精神(思想)和技术技能的“大应用”。提振文科教育的关键路径包括:创新学科价值理念和文科的时代内涵;由“唯技术之习”转向“与体验并重”,创新文科实践教学;重基础强特色,做好文科的学科融合;探索多元切入点,创新通识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科教育 应用型教育 高质量发展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视域下的英语学科特色建设与创新发展
13
作者 聂鑫琳 王惠敏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73-76,80,共5页
《新文科建设宣言》标志着高等文科教育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为英语类专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面对新形势与新要求,英语学科应抓住机遇,找准定位,以中国特色价... 《新文科建设宣言》标志着高等文科教育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为英语类专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面对新形势与新要求,英语学科应抓住机遇,找准定位,以中国特色价值观为引领,培养知中国、爱中国的新时代文科人才,以深化学科内涵为根本,克服弱化人文知识教育的倾向,以凸显校本优势为抓手,提高教学质量,彰显办学特色,切实推进英语学科的创新发展。为实现建设特色学科和创新发展的目标,改变课程设置是基础,推动教师特色发展是关键,创新理念是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地方院校 英语学科 特色 创新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视域下我国体育伦理学的创新发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昊 龚正伟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4-39,共6页
新文科视域下我国体育伦理学的创新发展要明确以中国特色为特征的新阶段、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新理念、以体育治理为需求的新格局以及以学科融合为标志的新方法。对比这一新内涵,当前我国体育伦理学还存在话语力度不足、学科价值式微、... 新文科视域下我国体育伦理学的创新发展要明确以中国特色为特征的新阶段、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新理念、以体育治理为需求的新格局以及以学科融合为标志的新方法。对比这一新内涵,当前我国体育伦理学还存在话语力度不足、学科价值式微、社会服务欠缺、育人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因此,为最大限度发挥我国体育伦理学的人文价值,应不断加强理论自信与话语体系构建、凸显我国体育伦理学的人文精神、提升我国体育伦理学的社会治理能力、健全完善我国体育伦理教育,积极推动我国体育伦理学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伦理学 新文科 创新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的语言学融合、创新与发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沈维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24-32,共9页
新科技和产业革命时代的到来与新文科建设的启动,对语言学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第三届(功能)语言学融合、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围绕“外汉互鉴、理论互融与本土创新”的主题,从外语学界与汉语学界、语言学内部各理论与流派以及语... 新科技和产业革命时代的到来与新文科建设的启动,对语言学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第三届(功能)语言学融合、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围绕“外汉互鉴、理论互融与本土创新”的主题,从外语学界与汉语学界、语言学内部各理论与流派以及语言学与其他人文社科、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之间的互融互鉴展开研讨,为新时代和新文科背景下语言学研究的融合、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新方向、新视角和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学研究 新文科 融合 创新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视域下外语专业发展路径探析
16
作者 朱玉 侯雁慧 《语言与文化论坛》 2023年第1期238-245,共8页
新文科是顺应时代发展、国家发展和高校发展需求,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而提出的“四新”建设学科之一。在新文科背景下,外语专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应抓住机遇、积极应变、主动求变。该文首先分析新文科的内涵与特点... 新文科是顺应时代发展、国家发展和高校发展需求,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而提出的“四新”建设学科之一。在新文科背景下,外语专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应抓住机遇、积极应变、主动求变。该文首先分析新文科的内涵与特点,然后阐述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外语专业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并据此提出外语专业未来发展路径,例如,完善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推进外语专业课程思政改革,提升外语专业教师能力,以对接新文科建设,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外语专业 外语教育 创新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高校图书馆在新文科建设中的使命与创新 被引量:1
17
作者 冯宸劼 《科技创新导报》 2021年第5期254-256,共3页
21世纪以来,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我国立足新时代,适时提出了新的人才培养计划,调整学科建设,提出了新文科建设。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是教育教学和科研的重要机构,将是新文科建设得以实现的重要支撑。高校图书馆要以... 21世纪以来,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我国立足新时代,适时提出了新的人才培养计划,调整学科建设,提出了新文科建设。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是教育教学和科研的重要机构,将是新文科建设得以实现的重要支撑。高校图书馆要以此为契机,立足优势,结合高校的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路径,肩负起辅助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使命,不断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建设 高校图书馆 创新发展 智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科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策略探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彭希宁 《科教文汇》 2022年第7期27-29,共3页
文章针对当前文科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梳理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逻辑联系,探索了文科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本科专业教育融合推进的有效策略,旨在促进文科类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成为满足时代需求的高... 文章针对当前文科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梳理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逻辑联系,探索了文科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本科专业教育融合推进的有效策略,旨在促进文科类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成为满足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科类 创新创业教育 专业教育 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创新发展研究
19
作者 陈琨琨 《语言与文化论坛》 2023年第1期153-162,共10页
新文科建设理念推动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变革,商务英语专业建设需要不断探索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变革路径。该文以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为例研究新文科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的创新发展模式。该文认为商务英语专业作为外语专业在新文科背景下... 新文科建设理念推动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变革,商务英语专业建设需要不断探索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变革路径。该文以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为例研究新文科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的创新发展模式。该文认为商务英语专业作为外语专业在新文科背景下应该遵循以需求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联合优势学科开展跨学科合作,融合新技术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的新文科外语专业创新策略。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围绕这种策略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跨学科的教师和学生培养、商务英语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创新实践。这是新文科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创新发展的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商务英语 创新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传播能力与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融合路径探索
20
作者 杨连瑞 张慧 刘晓兰 《当代外语研究》 2025年第1期34-42,共9页
国际传播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软实力的关键指标,高质量人才培养无疑是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中之重。外语是提高国际传播效能的必由之路,外语专业理应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专业本领的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本文遵循新文科... 国际传播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软实力的关键指标,高质量人才培养无疑是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中之重。外语是提高国际传播效能的必由之路,外语专业理应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专业本领的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本文遵循新文科建设理念,拟提出搭建外语专业创新育人平台的构想,以提升外语教育效能,更好地服务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该平台致力于汇集跨学校、跨课堂的社交资源,提供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技能,着重培育外语专业人才的理解力、阐释力、鉴别力和创新力,凸显辐射面广、针对性强、迅捷灵活、实践为核心的四大特征,是广大外语学子夯实基础和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创新实践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国际传播 外语专业 人才培养 创新育人平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