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水足迹的福建省沿海-内陆地区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郭兴利 林惠花 黄青青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8年第3期4-10,共7页
为了真实地揭示福建省水资源利用现状,基于虚拟水、水足迹理论,构建水资源承载能力、水资源利用评价指标,定量测度并对比福建省内陆、沿海地区的水足迹,分析评价各区域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态。结果显示:①2002~2016年,福建全省水足迹... 为了真实地揭示福建省水资源利用现状,基于虚拟水、水足迹理论,构建水资源承载能力、水资源利用评价指标,定量测度并对比福建省内陆、沿海地区的水足迹,分析评价各区域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态。结果显示:①2002~2016年,福建全省水足迹呈快速增长趋势,其农畜产品虚拟水消费量占较大比重。全省水资源匮乏度较大,处于不可持续利用状态;水资源压力较大,水资源进口依赖度逐年攀升。相比内陆地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对水资源的消耗更多,水资源压力更大;②研究期间,福建省经济较快发展,消耗了大量水资源,但水资源创造的效益也越来越多,特别是沿海地区。可见水资源的丰缺和时空分布影响着地区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足迹 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 沿海-内陆地区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协调发展视域下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产业合作的困境与突破 被引量:2
2
作者 吴碧波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131,共10页
中国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生产活动紧密联系,二者共同参与全球价值分工、培育新形势下的竞争新优势是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选择。沿海地区对内陆地区的辐射带动力受空间异质性、地区间政策、空间距离等影响,城乡之间、群体之间、地区之... 中国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生产活动紧密联系,二者共同参与全球价值分工、培育新形势下的竞争新优势是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选择。沿海地区对内陆地区的辐射带动力受空间异质性、地区间政策、空间距离等影响,城乡之间、群体之间、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近年来,内陆地区经济增长呈现良好势头,与沿海地区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但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也开始呈现出来。面对国际格局深刻演变和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未来应着眼于内陆地区资源禀赋与内生能力、沿海地区辐射带动力的提升,深化区域产业合作机制,破除区域间利益藩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 内陆地区 沿海地区 产业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南沿海与南岭内陆A型花岗岩的对比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32
3
作者 胡建 邱检生 +2 位作者 王德滋 王汝成 张晓琳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04-414,共11页
中国东南部广泛发育中生代A型花岗岩,按其空间展布,可区分为东南沿海和南岭内陆两个岩带.东南沿海A型花岗岩主要形成于晚白垩世(92~103 Ma),时间跨度不大,而南岭内陆A型花岗岩起始时间早,延续时间长(186~124 Ma),自早侏罗世至早白垩... 中国东南部广泛发育中生代A型花岗岩,按其空间展布,可区分为东南沿海和南岭内陆两个岩带.东南沿海A型花岗岩主要形成于晚白垩世(92~103 Ma),时间跨度不大,而南岭内陆A型花岗岩起始时间早,延续时间长(186~124 Ma),自早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均有发育.东南沿海A型花岗岩可区分为过碱性和铝质两种类型,但南岭内陆A型花岗岩基本均属铝质类型.与南岭内陆A型花岗岩相比,东南沿海A型花岗岩相对富SiO2,富Na2O,而K2O,Rb,Sr,Ba含量及FeO*/(FeO*+MgO)比值则相对偏低.Nd同位素示踪指示两带A型花岗岩均为壳幔混熔岩浆经高度分异演化结晶的产物,但不同地区A型花岗岩因区域引张程度不同,导致幔壳物质混熔比例存在差异.通过对两带A型花岗岩共生岩石组合及产出构造背景的综合分析,认为东南沿海A型花岗岩形成于与古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有关的弧后伸展引张环境,而南岭内陆A型花岗岩的产出则主要受板内裂谷环境控制,可能与古特提斯及古太平洋构造域的联合制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花岗岩 地球化学 中生代 中国东南沿海及南岭内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陆经济一体化的时空分异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于丽丽 孟德友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12,共6页
不同时空尺度下,海陆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具有不同的变化和差异。从海陆经济规模、产业结构、经济效率和发展潜力四个方面构建海陆经济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模型和耦合协调模型揭示了中国沿海地区海陆经济系统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 不同时空尺度下,海陆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具有不同的变化和差异。从海陆经济规模、产业结构、经济效率和发展潜力四个方面构建海陆经济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模型和耦合协调模型揭示了中国沿海地区海陆经济系统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并进行时空分异研究。研究发现:时序变动上,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和波动变化特征,总体具有增长态势,但增长进程极为缓慢;空间差异上,耦合度空间分异不明显,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明显,近一半区域属于中协调,中国海陆一体化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经济一体化 耦合度 耦合协调度 中国沿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地区农业保险发展效应的理论与实证分析——以沿海六省(市)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颜廷武 王原雪 王丞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22-28,共7页
阐述了沿海地区农业保险发展的条件与基础,从政府支持对沿海农业保险发展的推动效应、财政补贴对沿海农业保险发展的拉动效应以及沿海六省(市)农业保险发展对区域经济的促动效应等3个方面,对沿海地区农业保险发展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 阐述了沿海地区农业保险发展的条件与基础,从政府支持对沿海农业保险发展的推动效应、财政补贴对沿海农业保险发展的拉动效应以及沿海六省(市)农业保险发展对区域经济的促动效应等3个方面,对沿海地区农业保险发展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以山东省为例的实证研究表明,农业保险费用支出对促进沿海农业发展具有积极而显著的影响。指出沿海农业保险与传统农业保险有较大区别,沿海地区在发展农业保险时应突出沿海农业的特色与优势,并始终将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工作重点;沿海与内地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的差异,使得农业保险的供给形式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符号特征,农业保险的区域差异化特征将长期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地区 农业保险 发展效应 内陆地区 政府支持 财政补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分析我国西北与海岸地区新月型沙丘形态及成因差异 被引量:4
6
作者 许振文 王晓东 +2 位作者 王桂君 尤芳芳 刘惠清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4期63-66,共4页
本文选择西北的库母塔格、乌兰布和沙漠与中国河北昌黎黄金海岸和北戴河翡翠岛沿岸的新月型沙丘为研究对象,选择沙丘的数量和规模、沙的粒度为指标作形态和形成机理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海岸地区新月型沙丘的规模小于西北,沙丘排布和形... 本文选择西北的库母塔格、乌兰布和沙漠与中国河北昌黎黄金海岸和北戴河翡翠岛沿岸的新月型沙丘为研究对象,选择沙丘的数量和规模、沙的粒度为指标作形态和形成机理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海岸地区新月型沙丘的规模小于西北,沙丘排布和形态相对规则,海岸沙丘粒度较小;西北地区新月形沙丘粒度各地差异大,沙丘的不同部位粒度分异明显。两地新月形沙丘形态与粒度差异明显的原因是:内陆风力强劲,风向多变;海岸地区沙丘是在水与定向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月型沙丘 西北地区 海岸地区 差异 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与内地区际不平衡性发展趋势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曾万涛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4-298,共5页
我国是一个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国家,这种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沿海与内地之间。进入新的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一个新阶段,并且国家已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我国也已加入WTO,世界经济呈现调整走势,在这种新阶段和新的环境背景下,我国... 我国是一个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国家,这种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沿海与内地之间。进入新的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一个新阶段,并且国家已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我国也已加入WTO,世界经济呈现调整走势,在这种新阶段和新的环境背景下,我国沿海与内地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将呈现新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地区 内地 区际不平衡性 发展趋势 西部大开发 WTO 区域经济 中国 制约因素 地区经济差距 经济全球化 经济结构 市场化程度 制度缺陷 经济运行机制 发展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沿海和内陆高技术产业发展差异及变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大海 葛佳敏 +1 位作者 纪瑞雪 李晓璇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6年第1期14-20,共7页
对于推动海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而言,有必要从海陆视角分析沿海和内陆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差异及变化趋势。本研究基于区位商模型,从数量水平和质量水平角度分别构建适用于评价海陆差距的"高技术产业总人口区位指数"和"高... 对于推动海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而言,有必要从海陆视角分析沿海和内陆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差异及变化趋势。本研究基于区位商模型,从数量水平和质量水平角度分别构建适用于评价海陆差距的"高技术产业总人口区位指数"和"高技术产业从业人员区位指数",对全国省级区域1997-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系统处理,科学测算出沿海和内陆地区区位指数,并针对测算结果进行回顾与趋势分析,从二元差异、变化趋势、影响因素3方面深入研究。结果证明:沿海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明显优于内陆地区,海陆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二元差异;1997-2013年沿海地区高技术产业呈现稳定发展趋势,同期内陆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只呈现略微上升趋势;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受到地理区位因素和行政区位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地区 内陆地区 高技术产业 高技术产业总人口区位指数 高技术产业从业人员区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陆国家级新区发展政策建议——基于内陆与沿海新区的对比 被引量:11
9
作者 茹伊丽 李莉 郭源园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1-65,共5页
文章依据内陆新区的优劣势,比对功能定位,研究认为其未来发展应在国家战略统领下,综合考虑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条件上的具体特点,在注重环境保护、贯彻生态文明理念的同时,积极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与沿海新区在对... 文章依据内陆新区的优劣势,比对功能定位,研究认为其未来发展应在国家战略统领下,综合考虑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条件上的具体特点,在注重环境保护、贯彻生态文明理念的同时,积极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与沿海新区在对外开放和产业发展上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并借助新区叠加优惠政策形成政策洼地,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制度建设以促进生产要素和人才集聚,最终实现新区的增长极核心带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陆新区 沿海新区 区位条件 功能定位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我国西部建设 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初探
10
作者 林昭文 《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6期1-3,40,共4页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 ,是我国现代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本文根据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区近 2 0年经济发展的有关资料 ,分析了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差距的产生、扩大的基本原因 。
关键词 中国 东部地区 西部地区 地区经济差距 经济建设 资金 财政 税收 信贷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长效管理模式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莹 张晨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61-67,共7页
从项目属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4个方面构建了农村污水处理管理模式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地形地貌、发展规模等区域特征,选取平潭综合实验区和武夷山全市作为沿海平原地区和内陆山区地区研究区域,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污水... 从项目属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4个方面构建了农村污水处理管理模式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地形地貌、发展规模等区域特征,选取平潭综合实验区和武夷山全市作为沿海平原地区和内陆山区地区研究区域,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污水处理管理模式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提出适合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模式,为中国农村污水处理管理模式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与政策导向。结果显示:福建省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逐年增大,平潭全区需要建设以及运营的污水设施数量比较大,建设及运维成本较高,在运营模式选择时,主要考虑工程施工质量、处理成效以及融资的可靠性,因此,BOT模式更适合平潭全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管理。而武夷山市还需要建设的村数较少,建设及运营的资金需求相对较小,在管理模式选择时主要考虑项目主体的抗风险能力,所以MC模式是较符合武夷山全市农村污水设施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污水处理 管理模式 社会资本 沿海农村 内陆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沿海发达地区、内陆欠发达山区农业产业结构演变对比研究——以福清市和松溪县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代绍奇 伍博炜 林羽珊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1期161-167,共7页
福建省依山傍海,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条件呈现沿海与内陆的地域分异特点,农业生产表现显著。为了探寻福建沿海发达地区、内陆欠发达山区农业生产的差异,以位于沿海地区的福清市和内陆山区的松溪县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样性指数、优势度... 福建省依山傍海,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条件呈现沿海与内陆的地域分异特点,农业生产表现显著。为了探寻福建沿海发达地区、内陆欠发达山区农业生产的差异,以位于沿海地区的福清市和内陆山区的松溪县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分析两地农业产业结构在近18年里的演变特点,并提出影响农业产业结构形成与变动的因素。结果表明:11995~2013年间,福清市和松溪县农业产业结构多样性指数均下降,优势度指数皆上升,但农业结构内部变化两地差异大;2近18年的时间尺度上,福清市确立了蔬菜、水产品、肉奶蛋等主要发展农产品,农产品梯次发展明显,粮食作物地位受到极大削弱;松溪县农产品产量内部差距大,山区特色农产品和都市服务型产品发展较快,粮食作物产量虽有下降,但依然占据重要地位;3土地利用结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政策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与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农业地域条件不同,因素的作用程度不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结构 演变 沿海发达地区 内陆欠发达山区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朝鲜半岛局势缓和所蕴含的商机——将威海发展成为东北亚转口贸易中心的构想
13
作者 徐晓明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2期31-36,共6页
虽然朝鲜半岛的局势已趋缓和 ,但实现统一还相当遥远 ,而在北、南之间又难以开辟直接贸易的途径 ,这就为威海提供了机遇——作为朝、韩间接贸易的主要转口港 ,即类似目前香港在海峡两岸间所扮演的角色。通过转口贸易积累资金并带动相关... 虽然朝鲜半岛的局势已趋缓和 ,但实现统一还相当遥远 ,而在北、南之间又难以开辟直接贸易的途径 ,这就为威海提供了机遇——作为朝、韩间接贸易的主要转口港 ,即类似目前香港在海峡两岸间所扮演的角色。通过转口贸易积累资金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可望把威海建成“北方香港”,并闯出一条依靠海向腹地发展和振兴港口城市的新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海市 转口贸易 朝鲜 韩国 发展 转口港 集装箱枢纽港 港口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2020年沿海与内陆地区水产品质量安全比较研究
14
作者 陈莉 李太平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2年第2期60-66,共7页
中国是水产品生产及消费大国,水产品的质量安全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2019—2020年沿海和内陆地区代表省份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通告数据,整理计算出了水产品抽检合格率,再利用描述性统计法对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水产... 中国是水产品生产及消费大国,水产品的质量安全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2019—2020年沿海和内陆地区代表省份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通告数据,整理计算出了水产品抽检合格率,再利用描述性统计法对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水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内陆地区的水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好于沿海地区;从类别来看,内陆地区的淡水产品、海水产品及贝类食品质量均较沿海地区安全。两地区间水产品中淡水鱼不合格占比最大,不合格原因主要是恩诺沙星残留超标。沿海地区海水产品问题较内陆地区突出,主要受金属镉污染。政府应因地制宜对问题较严重的水产品加大监督抽检力度;消费者也基于已知信息进行消费替代,从而指导市场提供质量安全的水产品,从根本上保障水产品的质量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质量安全 抽检合格率 沿海 内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陆港发展建设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雅靓 陈坚 《价值工程》 2019年第2期185-187,共3页
内陆港作为一个新兴业态,在理论体系、行业规范、发展模式等方面均有着极大的潜力。该文详细论述了内陆港的发展历史和经济作用。同时以西安国际港务区为实例,详细讲述了内陆港在促进内陆与沿海地区经济贯通的过程中的作用,从而确定如... 内陆港作为一个新兴业态,在理论体系、行业规范、发展模式等方面均有着极大的潜力。该文详细论述了内陆港的发展历史和经济作用。同时以西安国际港务区为实例,详细讲述了内陆港在促进内陆与沿海地区经济贯通的过程中的作用,从而确定如下建议:加强宏观调控指导、注重高新技术应用、营建良好发展环境、优化通关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陆港 潜力 西安国际港务区 促进内陆与沿海地区经济贯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地理格局
16
作者 叶超 罗燊 《地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095-3109,共15页
从经济地理的视角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至关重要。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持续互动互塑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地理格局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城乡、东西、中外三大关系来考察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地理格局,将历史与地理结合起来,多尺度分析经济... 从经济地理的视角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至关重要。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持续互动互塑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地理格局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城乡、东西、中外三大关系来考察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地理格局,将历史与地理结合起来,多尺度分析经济地理格局的演化。1840—1949年间中外关系改变重塑了中国的经济地理格局,城乡、东西区域不平衡和差距凸显。1949年后,中外关系和城乡、东西关系在趋于平衡中出现转折。1978年以来,全球化和多极化进程推动中国现代化转型,城乡、东西、中外不平衡从加剧转向缓和,中国也迅速成为世界重要一极。新时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城乡、东西、中外不平衡发展且充满变数,处理好三大关系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能否成功的关键。中外关系具有“U”型周期变化特征,区域和城乡关系也随之具有时空分异特征,未来将形成“H”型经济地理格局。在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需要强化经济地理格局的研究,统筹城乡、区域和中外三大关系,整合新时代的空间发展战略,通过制度创新和人才资源赋能,重塑开放引领、由内而外的新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二元结构 不平衡发展 治理 城乡关系 内陆与沿海
原文传递
山东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冠心病心绞痛证候特点差异 被引量:10
17
作者 周景想 唐明 +7 位作者 李洁 聂颖颖 王学工 谷刚 孟昭阳 刘现峰 徐彦 张利华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573-1576,共4页
目的探讨山东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冠心病心绞痛证候特点及差异。方法 2029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来源于沿海地区1007例和内陆地区1022例,制定临床信息采集表,在入院48h内进行信息采集,结合中医辨证标准进行证候要素及其组合形式进行判定,同... 目的探讨山东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冠心病心绞痛证候特点及差异。方法 2029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来源于沿海地区1007例和内陆地区1022例,制定临床信息采集表,在入院48h内进行信息采集,结合中医辨证标准进行证候要素及其组合形式进行判定,同时对与痰浊偏热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年龄、体重指数、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水平方面两个区域患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血瘀、气虚是心绞痛证候最主要的证素,但两个证素在区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痰浊偏热、寒凝证候两地区的构成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高嘌呤饮食、高脂血症与痰浊偏热相关性最高,肥胖、高盐饮食、胆固醇也与痰浊偏热密切相关。结论山东沿海地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痰浊,尤其痰浊偏热证候高于内陆地区,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与区域特点、气候特点、生活习惯有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绞痛 沿海地区 内陆地区 证候特点
原文传递
上海周边地区海陆风特征及其对PM_(2.5)和O_(3)浓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孙璐 田文寿 +2 位作者 张文煜 刘朝顺 方春刚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39-350,共12页
海陆风环流对沿海和内陆城市的大气污染物浓度有重要作用,基于风廓线雷达数据、大气PM_(2.5)和O_(3)质量浓度数据等分析了上海及周边地区海陆风局地环流的特征及其对区域大气污染物PM_(2.5)和O_(3)浓度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一... 海陆风环流对沿海和内陆城市的大气污染物浓度有重要作用,基于风廓线雷达数据、大气PM_(2.5)和O_(3)质量浓度数据等分析了上海及周边地区海陆风局地环流的特征及其对区域大气污染物PM_(2.5)和O_(3)浓度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一年四季均会发生海陆风,海陆风发生的年平均日数为37.8 d.海陆风频率和强度在滨海高于内陆.海风持续时间在滨海大于内陆,而陆风持续时间滨海小于内陆.夏季的海风强度最强,其内陆地区风速和强度均小于沿海地区.海陆风导致该区的PM_(2.5)浓度降低和沿海地区O_(3)浓度升高.风向风速对污染物PM_(2.5)和O_(3)的影响在滨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更加显著.滨海地区的PM_(2.5)污染主要来自西北方向(WNW、NW、和NNW),西北风(NW)和偏南方向的风(SSW、S、和SSE)会分别导致夏季和春季的O_(3)浓度增大.随着风速增加,O_(3)浓度增大,大约当风速在3~4 m∙s^(-1)时增加到峰值,然后逐渐减小.海陆风对沿海地区的O_(3)及其前体物等污染物的循环输送及其引起的湍流混合使得沿海地区的O_(3)变化变得很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风 PM_(2.5) O_(3) 上海 滨海 内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