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nthesis and Identification of Artificial Antigen for Imidacloprid 被引量:17
1
作者 ZHU Guo-nian GUI Wen-jun +2 位作者 ZHENG Zun-tao CHENG Jing-li WU G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07-312,共6页
This study reported that a hapten of imidacloprid, 1-[(6-Carboxylethylthio-3- pyridinyl)methyl]-N -nitro-imidazolidinimine was synthesized using technical material of imidacloprid to react with 3-mercaptopropionic a... This study reported that a hapten of imidacloprid, 1-[(6-Carboxylethylthio-3- pyridinyl)methyl]-N -nitro-imidazolidinimine was synthesized using technical material of imidacloprid to react with 3-mercaptopropionic acid in hot alkaline solution. The hapten was conjugated to bovine serum albumin (BSA) and ovalbumin (OVA) to form the immuno-antigens and the coating antigen, respectively. The antibody with high titer (2.56 × 10^4) was obtained after immuning rabbi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ntibody had a high affinity to imidacloprid test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which IC50 and IC20 were 20.7 and 1.1 μg L^-1; and the cross reactibilities to those compounds related with imidacloprid were less than 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idacloprid artificial antigen antibod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Anti-Isoproturon Polyclonal Antibody 被引量:4
2
作者 LI Fang-shi SUN Feng +1 位作者 LIU Xian-jin CUI Heng-hua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7年第8期964-969,共6页
A competitive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suitabl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urea herbicide isoproturon, 3-(4-isopropylphenyl)-l,l-dimethylurea, in food and environmental samples was developed. Tw... A competitive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suitabl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urea herbicide isoproturon, 3-(4-isopropylphenyl)-l,l-dimethylurea, in food and environmental samples was developed. Two haptens named 1-(3- carboxypropyl)-3-(4-isopropylphenyl)-1-methylurea (hapten 4C) and 1-(5-carboxypentyl)-3-(4-isopropylphenyl)-1- methylurea (hapten 6C) were synthesized. The haptens were coupled to bovine serum albumin (BSA) and ovalbumin (OVA), respectively, using the N-hydroxysuccinimide reaction. The hapten 6C-BSA conjugate was used as the immunogen, with which a high-titer anti-isoproturon polyclonal antibody (pAb) was successfully obtained by immunization of New Zealand white rabbits. The hapten 4C-OVA conjugate was used as coating antigen and a method of the indirect competitive ELISA for isoproturon was established. The haptens were confirmed with TLC, IR, and 1H NMR. The conjugation molar ratios of hapten 4C to OVA and hapten 6C to BSA were 36:1 and 46:1, respectively, as calculated by a UV spectrophotometry. The highest titer of the anti-isoproturon sera determined by a non-competitive indirect ELISA procedure was 1.6 × 10^5. The optimal concentrations of the coating antigen and the dilution of the anti-isoproturon sera used in the ELISA were 0.1 mg·L^-1 and 1.0 × 10^5, respectively. The concentration of isoproturon that inhibits 50% of antibody-antigen binding (IC50) was 0.07 mg·mL^-1. The cross-reactivities of six urea herbicides including chlorbromuron, fluometuron, monolinuron were lower than 0.1%. Isoproturon is a small molecule without immune activity and active functional group for attaching to carrier protein. To produce an antibody against isoproturon with high titer and high specificity is the most important step in the development of an immunochemical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isoproturon in food and environmental samples. The two haptens synthesized in this study have carboxyl groups and accommodate different lengths of spacer arms, and the phenyl and isopropyl groups are fully exposed. An anti-isoproturon polyclonal antibody with high titer and high specificity was successfully obtained by immunization of rabbits with the conjugate of the hapten attached to the protein carri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OPROTURON HAPTEN artificial antigen polyclonal antibod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丁香酚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胶体金试纸条检测方法的建立
3
作者 董晓涵 翟璐 +4 位作者 黄雅丽 杨加成 陈青舟 廖杰 金仁耀 《核农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9-350,共12页
为制备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度的抗丁香酚(Eugenol)单克隆抗体,建立检测丁香酚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本研究采用亲核取代法合成丁香酚半抗原(Eugenol-COOH)并进行质谱(HRMS)鉴定;采用碳二亚胺法制备丁香酚免疫抗原(Eugenol-BSA)和包被抗原(Eug... 为制备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度的抗丁香酚(Eugenol)单克隆抗体,建立检测丁香酚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本研究采用亲核取代法合成丁香酚半抗原(Eugenol-COOH)并进行质谱(HRMS)鉴定;采用碳二亚胺法制备丁香酚免疫抗原(Eugenol-BSA)和包被抗原(Eugenol-OVA),进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紫外扫描鉴定;利用免疫抗原Eugenol-BSA免疫小鼠,经细胞融合、筛选和克隆,最终得到1株能稳定分泌抗丁香酚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3D9),并准备腹水,利用间接竞争ELISA(icELISA)方法测定腹水效价;对获得的单克隆抗体进行鉴定,经条件优化建立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方法,对试纸条的灵敏度和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Eugenol-BSA偶联比约为16∶1,Eugenol-OVA偶联比约为10∶1,完全抗原偶联成功;3D9细胞株的抗体类型及亚类均为免疫球蛋白G(IgG1),轻链为κ链;单克隆抗体效价达1×10^(-6);丁香酚浓度与抑制率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9.671lnx+10.539(R^(2)=0.998),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59.2 ng·mL^(-1),表明制备的抗丁香酚单克隆抗体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所制备的胶体金免疫试纸条优化参数为:胶体金标记最适pH值9、0.2 mol·L^(-1)K2CO3添加量12μL、抗体最佳标记量7μg·mL^(-1)、胶体金试纸条的T线消失浓度1.8μg·mL^(-1),该参数下的裸眼检出限0.3μg·mL^(-1)。本研究可为丁香酚的现场检测提供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酚 单克隆抗体 人工抗原 胶体金试纸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基香兰素人工抗原的合成及鼠源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4
作者 赵银丽 陈盼盼 +2 位作者 王金荣 段二珍 甘丽平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3-180,共8页
为研究检测乙基香兰素(EV)的免疫学方法,采用活性酯(AE)和混合酸酐(MA)2种方法,将乙基香草酸(EV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制备乙基香兰素人工免疫抗原BSA-EV(AE)和BSA-EV(MA),并采用紫外扫描(UV)和凝胶电泳(SDS-PAGE)对人工抗原进行... 为研究检测乙基香兰素(EV)的免疫学方法,采用活性酯(AE)和混合酸酐(MA)2种方法,将乙基香草酸(EV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制备乙基香兰素人工免疫抗原BSA-EV(AE)和BSA-EV(MA),并采用紫外扫描(UV)和凝胶电泳(SDS-PAGE)对人工抗原进行鉴定。将BSA-EV(AE)和BSA-EV(MA)分别免疫BALB/c小鼠,3免后10 d断尾采血并分离血清制备鼠源多克隆抗体。采用间接ELISA法测定血清抗体效价,间接竞争ELISA法测定血清抗体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显示,乙基香兰素人工抗原制备成功,BSA-EV(AE)和BSA-EV(MA)的偶联比分别为1∶2.92和1∶37.95。BSA-EV(AE)免疫组3号血清效价最高为1∶51 200,对EV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173.78μg/L,线性范围为14.79~2 041.74μg/L。BSA-EV(MA)免疫组1号血清效价最高为1∶102 400,对EV的IC_(50)为617.00μg/L,线性范围为42.66~8 709.64μg/L。2个免疫组的血清抗体与香兰素、甲基香兰素、麦芽酚、乙基麦芽酚、BSA、鸡卵清蛋白(OVA)的交叉反应率均小于1%。综上,人工抗原BSA-EV合成成功,并成功制备了对EV灵敏特异的鼠源多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基香兰素 人工抗原 活性酯法 混合酸酐法 多克隆抗体 间接竞争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菌灵人工抗原的合成及其鼠源性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宇彤 李洋洋 +1 位作者 郑佳慧 艾金霞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3-167,共5页
目的合成多菌灵人工抗原,制备多菌灵多克隆抗体并鉴定其特性。方法利用混合酸酐法引入羧基制备多菌灵半抗原。将小分子半抗原与大分子载体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偶联合成多菌灵人工抗原和包被抗原,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 目的合成多菌灵人工抗原,制备多菌灵多克隆抗体并鉴定其特性。方法利用混合酸酐法引入羧基制备多菌灵半抗原。将小分子半抗原与大分子载体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偶联合成多菌灵人工抗原和包被抗原,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人工抗原进行鉴定。用制备的人工抗原免疫小鼠获得抗多菌灵多克隆抗体,利用间接ELISA对抗体效价以及特异性进行测定。结果成功制备多菌灵人工抗原。免疫小鼠后获得的抗体效价可达1:12800。抗体对多菌灵的半数抑制剂量(IC_(50))为0.107μg/mL,且与苯菌灵、噻菌灵的交叉反应率均<1%。结论成功获得高敏感性、高特异性的多克隆抗体,为多菌灵残留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菌灵 人工抗原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抗原直接包被的四环素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的建立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玉超 刘良禹 +1 位作者 朱思洁 刘旭东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3期187-193,共7页
为建立更优的四环素(tetracycline,TC)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将TC与蛋白质偶联制备人工完全抗原免疫BALB/c小鼠,获得抗TC的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采用酸性高锰酸钾羧化酶标板,... 为建立更优的四环素(tetracycline,TC)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将TC与蛋白质偶联制备人工完全抗原免疫BALB/c小鼠,获得抗TC的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采用酸性高锰酸钾羧化酶标板,将TC直接包被在酶标板上,并对ELISA反应体系条件进行优化,构建一种半抗原直接包被的TC ELISA检测方法。所制备的MAb特异性良好,交叉反应率低。所构建的检测方法最低检测限IC_(10)值为0.306 ng/mL,半数抑制率IC_(50)值为9.26 ng/mL,牛奶和水中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6.46%~101.89%、96.84%~102.50%。与人工完全抗原包被的检测方法相比(IC_(10)值:0.624 ng/mL,IC_(50)值:28.24 ng/mL,牛奶和水中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3.86%~105.12%、94.04%~105.56%),检测灵敏度有明显提高,并可用于实际样品中TC含量的检测,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环素 半抗原包被 人工完全抗原 单克隆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多沙星抗体的制备及其在兽药残留检测中的初步应用
7
作者 黄小乘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11期54-58,共5页
普多沙星(Pradofloxacin)是一种动物专用的新型第3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普多沙星虽然为犬猫专用药物,但仍存在将其用于食品动物的可能,而动物源食品中兽药残留会损害人类的健康。因此,有必要建立快速高效的普多沙星残留检测方法。酶联... 普多沙星(Pradofloxacin)是一种动物专用的新型第3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普多沙星虽然为犬猫专用药物,但仍存在将其用于食品动物的可能,而动物源食品中兽药残留会损害人类的健康。因此,有必要建立快速高效的普多沙星残留检测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非常适合于抗生素药物残留的快速检测。该研究利用化学偶联方法将普多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鸡卵清蛋白(OVA)成功偶联,获得了普多沙星-BSA和普多沙星-OVA,并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合成的免疫原进行初步鉴定分析。以人工抗原普多沙星-BSA为免疫原免疫实验兔,制备抗血清,最终建立了检测普多沙星的间接竞争ELISA方法。本方法的检测限0.0238μg/mL,检测范围为0.0238~4.010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多沙星 人工抗原 多克隆抗体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虫啉人工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被引量:15
8
作者 朱国念 桂文君 +2 位作者 郑尊涛 程敬丽 吴刚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11-515,共5页
以吡虫啉原药与β-巯基丙酸为起始原料,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合成了半抗原{1-[6-(2-羧基乙硫基)-3-吡啶基甲基]-N-硝基亚咪唑烷-2-叉胺}。利用该半抗原与牛血清蛋白(BSA)和卵清白蛋白(OVA)偶联得到了人工抗原,经免疫动物后,获得了高效价的... 以吡虫啉原药与β-巯基丙酸为起始原料,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合成了半抗原{1-[6-(2-羧基乙硫基)-3-吡啶基甲基]-N-硝基亚咪唑烷-2-叉胺}。利用该半抗原与牛血清蛋白(BSA)和卵清白蛋白(OVA)偶联得到了人工抗原,经免疫动物后,获得了高效价的特异性多克隆抗体,抗血清效价为 2.56×104。经酶联免疫反应(ELISA)测定,吡虫啉对抗体的抑制中浓度(IC50)为 20.7 μg·L-1,最低检测限(IC20 )为 1.1 μg·L-1,检测范围在 1~1 000 μg·L-1内线性关系较好,吡虫啉结构类似物交叉反应率均小于 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价 酶联免疫反应 卵清白蛋白 交叉反应 ELISA 抗体 特异性 吡虫啉 人工抗原 免疫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velopment and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of Rapid Detection ciELISA Kit for Ractopamine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海棠 姜金庆 +1 位作者 邓瑞广 王自良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08年第5期124-129,共6页
Mixed anhydride(MA)was used to conjugate ractopamine(RAC)to BSA and obtained artificial antigen BSA-RAC identified by UV and SDS-PAGE.Balb/c mice were immunized with BSA-RAC and hybridoma lines that secrete RAC monocl... Mixed anhydride(MA)was used to conjugate ractopamine(RAC)to BSA and obtained artificial antigen BSA-RAC identified by UV and SDS-PAGE.Balb/c mice were immunized with BSA-RAC and hybridoma lines that secrete RAC monoclonal antibody(mAb)were generated with cell fusion.A ciELISA kit for detection of RAC(RAC-Kit)was developed with RAC mAb and its performance were tested.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BSA-RAC was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and its conjugation ratio of RAC to BSA was about 24.5∶1.Three hybridoma lines were filtered and the best one was 4D8-3E11,its affinity constant(Ka)was 1.65×1010 L/mol.The limit of detection of RAC-Kit was 0.5 ng/ml and its detection range was 0.5-184 ng/ml.The mean recoveries of RAC spiked in feed were 85.6% and in swine urine were 88.6%.The precision and accuracy of the assay as determined by inter-assay and intra-assay coefficient variation were below 15%.It had 9.4% cross-reactivity(CR%)to dobutamine and little or no CR to other compounds.The validity of RAC-Kit in 4 ℃ was in 18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CTOPAMINE artificial antigen MONOCLONAL antibody COMPETITIVE ELISA Rapid test KI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载体免疫原制备河豚毒素抗体的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燕婷 钟青萍 +3 位作者 雷红涛 张挺 余海虎 孙远明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4-236,共3页
目的比较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匙孔型血蓝蛋白(KLH)两种载体蛋白合成的河豚毒素人工抗原的免疫原性,并对其制备的抗体进行研究。方法用曼尼希法将半抗原河豚毒素(TTX)分别与大分子载体BSA和KLH偶联合成人工抗原TTX-BSA及TTX-KLH... 目的比较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匙孔型血蓝蛋白(KLH)两种载体蛋白合成的河豚毒素人工抗原的免疫原性,并对其制备的抗体进行研究。方法用曼尼希法将半抗原河豚毒素(TTX)分别与大分子载体BSA和KLH偶联合成人工抗原TTX-BSA及TTX-KLH,免疫6~8周龄Balb/c雌性小鼠,制备多抗;以卵清白蛋白(OVA)为载体蛋白,同样用曼尼希法制备包被抗原TTX—OVA。TTX—KLH多抗血清同时采用TTX-OVA和TTX—BSA作包被抗原检测,抗血清经问接酶联免疫吸附法(iELISA)以及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icELISA)检测。结果经TTX-KLH免疫获得的多抗血清较TTX—BSA免疫获得的多抗血清特异性高。两种包被抗原的检测效价一致:均为1:64000,而以TTX—OVA为包被原的检测值稍高,与TTX进行竞争酶联免疫检测,其IC50值波动范围为10~20ng/ml。结论TTX—KLH具有更好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豚毒素 载体 人工抗原 抗体 食品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赭曲霉毒素A单克隆抗体建立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刘仁荣 余宙 +1 位作者 何庆华 许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74-177,共4页
本研究通过活性酯法合成赭曲霉毒素A人工抗原,免疫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竞争ELISA检测方法,线性范围为200~6000pg/ml,检测下限为150pg/ml。单抗与赭曲霉毒素B的交叉反应率为35%,与桔霉素、黄曲霉毒素B1和展青霉素等毒... 本研究通过活性酯法合成赭曲霉毒素A人工抗原,免疫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竞争ELISA检测方法,线性范围为200~6000pg/ml,检测下限为150pg/ml。单抗与赭曲霉毒素B的交叉反应率为35%,与桔霉素、黄曲霉毒素B1和展青霉素等毒素交叉反应低于0.01%。在小麦样品中的加标回收率为83%~116%,变异系数为9.4%~19.8%。测试23份样品,赭曲霉毒素A的含量在0.6~2.56μg/kg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赭曲霉毒素A 人工抗原 单克隆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霉素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免疫活性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黄雅丽 程敬丽 +1 位作者 桂文君 朱国念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0-185,共6页
为建立氯霉素的免疫分析方法,由氯霉素原药与丁二酸酐反应合成了氯霉素两种半抗原(CAP-HS1、CAP-HS2),分别纯化后经质谱法(MS)分析鉴定结构.纯化的半抗原与牛血清蛋白(BSA)以碳二亚胺法偶联得到人工抗原.将免疫抗原分别免疫... 为建立氯霉素的免疫分析方法,由氯霉素原药与丁二酸酐反应合成了氯霉素两种半抗原(CAP-HS1、CAP-HS2),分别纯化后经质谱法(MS)分析鉴定结构.纯化的半抗原与牛血清蛋白(BSA)以碳二亚胺法偶联得到人工抗原.将免疫抗原分别免疫免子获得了相应抗体.当包被抗原的浓度为10μg·mL^-1时,抗CAP-HS1和CAP-HS2的冻干粉效价分别为8.39×10^6和6.55×10^4(OD490nm=1.0).研究了抗原抗体反应的亲和力和竞争抑制能力,其中抗CAP-HS1抗体适合免疫分析,检测线性范围为0.2~100ng·mL^-1,最低检测限IC20为0.239ng·mL^-1,抗CAP-HS1抗体对各类似物如甲砜霉素、氟甲砜霉素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0.025%和0.166%,对其他类抗生素的交叉反应率〈2×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霉素 半抗原合成 人工抗原 抗体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力霉素人工抗原的合成与抗体制备 被引量:8
13
作者 甘金华 邓薇 +1 位作者 李进平 艾晓辉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16-320,共5页
采用改进的碳二亚胺两步法将强力霉素半抗原与载体蛋白BSA连接制备强力霉素-牛血清白蛋白(BSA-DC)人工免疫抗原,并用同样方法将强力霉素与载体蛋白OVA连接制备人强力霉素-卵清白蛋白(OVA-DC)人工包被抗原。经紫外扫描分析和动物免疫试... 采用改进的碳二亚胺两步法将强力霉素半抗原与载体蛋白BSA连接制备强力霉素-牛血清白蛋白(BSA-DC)人工免疫抗原,并用同样方法将强力霉素与载体蛋白OVA连接制备人强力霉素-卵清白蛋白(OVA-DC)人工包被抗原。经紫外扫描分析和动物免疫试验证实:强力霉素人工抗原合成成功,强力霉素与BSA的结合比为3∶1,经动物免疫试验所得抗血清效价为2.048×106,完全能够满足强力霉素残留的ELISA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力霉素 人工抗原 抗体 合成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苯巴比妥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及其免疫学特性鉴定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自良 张改平 +3 位作者 杨艳艳 张海棠 王选年 邓瑞广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6-340,317,共6页
苯巴比妥(PB)经化学修饰在其苯环上引入活性基团氨基,合成半抗原对氨基苯巴比妥(pAPB),用重氮化法将pAPB偶联于BSA,合成人工抗原BSA-pAPB,并用红外(IR)、紫外(UV)、SDS-PAGE鉴定;用BSA-pAPB免疫Balb/C小鼠,细胞融合技术建立抗PB的单克... 苯巴比妥(PB)经化学修饰在其苯环上引入活性基团氨基,合成半抗原对氨基苯巴比妥(pAPB),用重氮化法将pAPB偶联于BSA,合成人工抗原BSA-pAPB,并用红外(IR)、紫外(UV)、SDS-PAGE鉴定;用BSA-pAPB免疫Balb/C小鼠,细胞融合技术建立抗PB的单克隆抗体mAb(PB mAb)杂交瘤细胞株,体内诱生腹水法制备PB mAb,并鉴定其免疫学特性。结果表明,BSA-pAPB偶联成功,偶联率为1∶19;筛选出1B9、3C4、3F6、4E6共4株杂交瘤细胞,其中最好的4E6株间接ELISA效价细胞培养上清为1∶8.1×102,腹水为1∶6.4×105,同种型为IgG1/κ,亲和常数(Ka)为2.08×1010L/mol,对PB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1.35μg/L,与巴比妥的交叉反应率(CR%)为12.4%,与其他化合物无CR。本试验研制出高效价、敏感、特异的PB mAb,可用于PB残留检测的免疫学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巴比妥 半抗原 人工抗原 单克隆抗体 免疫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氧磷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鉴定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刚垛 徐勤惠 +2 位作者 马兆扬 荣康泰 何凤生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21-323,共3页
重氮化法使对氧磷(E600)与牛血清白蛋白(BSA)、血蓝蛋白偶合合成人工抗原。用人工抗原E600- BSA免疫Balb/c小鼠,然后将SP2/0小鼠骨髓瘤细胞和E600- BSA免疫的Balb/c小鼠脾脏细胞融合,成... 重氮化法使对氧磷(E600)与牛血清白蛋白(BSA)、血蓝蛋白偶合合成人工抗原。用人工抗原E600- BSA免疫Balb/c小鼠,然后将SP2/0小鼠骨髓瘤细胞和E600- BSA免疫的Balb/c小鼠脾脏细胞融合,成功的建立了能分泌抗对氧磷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并分析了该细胞株的染色体及对其产生的单克隆抗体的类型、特异性、亲和力进行了鉴定和检测。上述杂交瘤细胞连续传代或冻存10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氧磷 人工抗原 单克隆抗体 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赤霉醇人工抗原合成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17
16
作者 刘媛 刘贤进 +4 位作者 余向阳 张存政 陈育如 龚振明 周全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4,共4页
对玉米赤霉醇(ZER)16-OH进行改造,设计合成了模拟玉米赤霉醇特征结构的半抗原——ZER-16-羧丙基丁醚。用混合酸酐法将其与载体蛋白BSA连接,用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的抗血清效价达1:102400。基于活性酯法合成的包被抗原建立了CI... 对玉米赤霉醇(ZER)16-OH进行改造,设计合成了模拟玉米赤霉醇特征结构的半抗原——ZER-16-羧丙基丁醚。用混合酸酐法将其与载体蛋白BSA连接,用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的抗血清效价达1:102400。基于活性酯法合成的包被抗原建立了CI-ELISA检测方法,该法对玉米赤霉醇检测的线性范围为18.39~1744.70ng/mL,检出限为8.61n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赤霉醇 人工抗原 多克隆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酰胺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宵雪 刘冰 +3 位作者 吕燕彦 徐小婧 方国臻 王硕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05-408,440,共5页
通过活化酯法制备了三种丙烯酰胺人工抗原并进行动物免疫,得到高效价抗体,经测定三种抗血清效价分别为1:32000、1:40000、1:80000。比较三种人工抗原,使用对巯基苯甲酸衍生方法获得的抗体对衍生产物表现了很高的特异性,经测定针对1μg/m... 通过活化酯法制备了三种丙烯酰胺人工抗原并进行动物免疫,得到高效价抗体,经测定三种抗血清效价分别为1:32000、1:40000、1:80000。比较三种人工抗原,使用对巯基苯甲酸衍生方法获得的抗体对衍生产物表现了很高的特异性,经测定针对1μg/mL衍生产物的抑制率达到80.7%,而针对丙烯酰胺及对巯基苯甲酸均无交叉反应。本研究为建立快速检测食品中丙烯酰胺残留的ELISA方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人工抗原 多克隆抗体 衍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苄青霉素人工抗原的制备及抗体特性鉴定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海棠 李桂平 +1 位作者 季跃光 王自良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8-141,共4页
根据氨苄青霉素(AMP)分子结构上存在的化学活性基团羧基,用碳化二亚胺法(EDC)将AMP偶联于载体蛋白BSA,合成人工抗原BSA-AMP,用紫外扫描(UV)和SDS-PAGE进行鉴定,推算分子结合比;用BSA-AMP免疫新西兰白兔,间接ELISA测定多抗血清(pAb)效价... 根据氨苄青霉素(AMP)分子结构上存在的化学活性基团羧基,用碳化二亚胺法(EDC)将AMP偶联于载体蛋白BSA,合成人工抗原BSA-AMP,用紫外扫描(UV)和SDS-PAGE进行鉴定,推算分子结合比;用BSA-AMP免疫新西兰白兔,间接ELISA测定多抗血清(pAb)效价,阻断ELISA鉴定其敏感性,琼脂双扩散试验和交叉反应试验鉴定其特异性。结果表明,BSA-AMP偶联成功,分子结合比为1∶17.6,获得了高效价、敏感、特异的AMPpAb,为AMP残留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苄青霉素 半抗原 人工抗原 抗体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百菌清单克隆抗体的研制与鉴定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玲玲 职爱民 +6 位作者 杨艳艳 宋春美 王坤 柴书军 侯玉泽 邓瑞广 张改平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509-1515,共7页
【目的】制备高灵敏、高特异性的百菌清(CTN)单克隆抗体,并对其免疫学特性进行鉴定。【方法】将CTN进行化学修饰后引入羟基活性基团,合成具有半抗原结构特征的百菌清衍生物(CTN-OH);采用N,N-羰基二咪唑法(CDI)将CTN-OH与牛血清白蛋白(B... 【目的】制备高灵敏、高特异性的百菌清(CTN)单克隆抗体,并对其免疫学特性进行鉴定。【方法】将CTN进行化学修饰后引入羟基活性基团,合成具有半抗原结构特征的百菌清衍生物(CTN-OH);采用N,N-羰基二咪唑法(CDI)将CTN-OH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鸡卵清蛋白(OVA)偶联合成人工免疫抗原CTN-BSA和包被抗原CTN-OVA,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和凝胶电泳(SDS-PAGE)进行鉴定后,免疫BALB/c小鼠,利用间接ELISA和间接竞争ELISA测定其多抗血清效价和敏感性,选出效价高、敏感性好的小鼠进行细胞融合,经过多次亚克隆筛选出分泌高敏感的特异性抗CTN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体内诱生腹水法制备抗CTN的单克隆抗体并对其免疫学特性进行鉴定。【结果】UV和SDS-PAGE鉴定结果显示,CTN-BSA成功偶联,间接ELISA检测显示免疫的3只小鼠效价均达1﹕104以上,其中2号小鼠多抗血清敏感性最好,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93.593 ng.mL-1,融合后筛选出4株杂交瘤细胞株1E8、1F4、2A10和2E2,其细胞上清效价分别为1﹕1.6×103、1﹕6×102、1﹕6×102、1﹕6×102,1E8株腹水效价为1﹕5.12×105,抗CTN单克隆抗体对CTN的IC50为21.6685 ng.mL-1,且具有较好的特异性。【结论】本试验成功合成了CTN人工抗原,并制备了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的单克隆抗体,为CTN免疫学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菌清 人工抗原 单克隆抗体 免疫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二亚胺法制备阿莫西林人工抗原及其鉴定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庆堂 王磊 +6 位作者 职爱民 滕蔓 胡骁飞 孙亚宁 宋春美 王寅彪 张改平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2-145,共4页
合成、鉴定了阿莫西林(amoxicillin,AMO)人工抗原,并通过动物免疫法生产了亲和力高、特异性好的鼠源AMO多克隆抗血清。采用碳二亚胺(EDC)法将AMO分别与载体蛋白BSA和OVA偶联,合成完全免疫抗原AMO-BSA和检测抗原AMO-OVA,经紫外分光光度法... 合成、鉴定了阿莫西林(amoxicillin,AMO)人工抗原,并通过动物免疫法生产了亲和力高、特异性好的鼠源AMO多克隆抗血清。采用碳二亚胺(EDC)法将AMO分别与载体蛋白BSA和OVA偶联,合成完全免疫抗原AMO-BSA和检测抗原AMO-OVA,经紫外分光光度法和SDS-PAGE以及动物免疫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偶联后的紫外吸收峰与BSA和AMO相比都发生了一定的位移,AMO-BSA在276nm处出现最大吸收峰,BSA的泳动速度大于AMO-BSA。免疫后获得的3只小鼠多抗血清,通过间接竞争ELISA测定,效价可达1×10-4以上,1号小鼠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573.75ng/mL,敏感性较好。AMO完全人工抗原的合成以及鼠源多克隆抗体血清的制备,为AMO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莫西林 人工抗原 合成 多克隆抗体 碳二亚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