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参白术多糖复合物对免疫抑制模型小鼠的免疫功能影响
1
作者 任杰 任佳欣 +4 位作者 马伟东 赵剑 成怡然 赵文娟 杜莎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82-86,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人参多糖与白术多糖复合使用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将300只体重接近的小鼠随机分为10组,其中T1~T5组为免疫抑制模型组,分别添加人参多糖[0.033 g/(只·d),T1组]、白术多糖[0.033 g/(只·d),T2组]、黄芪多糖[0.012 ... 试验旨在研究人参多糖与白术多糖复合使用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将300只体重接近的小鼠随机分为10组,其中T1~T5组为免疫抑制模型组,分别添加人参多糖[0.033 g/(只·d),T1组]、白术多糖[0.033 g/(只·d),T2组]、黄芪多糖[0.012 g/(只·d),T3组]、人参白术多糖复合物[0.016+0.01 g/(只·d),T4组]及生理盐水(0.7 mL/(只·d),T5组),试验结束前24 h小鼠一次性腹腔注射环磷酰胺200 mg/kg BW。T6~T10组为正常饲喂组,添加物、添加剂量分别与T1~T5组一致,饲喂30 d。试验结束后测定小鼠免疫器官指数、血清免疫指标以及血液中CD4+/CD8+值。结果显示:在免疫抑制模型中,与T5组相比,T4组可极显著提高小鼠平均日增重、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P<0.05);正常饲喂情况下,与T10组相比,T9组中显著提高小鼠平均日增重(P<0.05),极显著提高小鼠胸腺指数(P<0.01)。在免疫抑制模型中,与T5组相比,T4组可极显著提高IL-2、TNF-α含量和CD4+/CD8+值(P<0.01),显著提高IgG含量;正常饲喂情况下,与T10组相比,T9组显著提高IL-2、TNF-α、IgM含量和CD4+/CD8+值(P<0.05)。综上表明人参白术多糖复合使用在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功能和颉颃免疫抑制剂方面效果要优于单独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白术多糖复合物 免疫抑制 免疫器官指数 免疫血清指标 CD4+/CD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ti-PD1 antibody and not anti-LAG-3 antibody improves the antitumor effect of photodynamic therapy for treating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2
作者 Shan Long Yibing Zhao +9 位作者 Yuanyuan Xu Bo Wang Haixia Qiu Hongyou Zhao Jing Zeng Defu Chen Hui Li Jiakang Shao Xiaosong Li Ying Gu 《Journal of Innovative Optical Health Sciences》 SCIE EI CSCD 2024年第1期87-103,共17页
Photodynamic therapy(PDT)has limited effects in treating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Immune checkpoints can deplete the function of immune cells;however,the expression of immune checkpoints after PDT is unclear.This stud... Photodynamic therapy(PDT)has limited effects in treating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Immune checkpoints can deplete the function of immune cells;however,the expression of immune checkpoints after PDT is unclear.This study investigates whether the limited e±cacy of PDT is due to upregulated immune checkpoints and tries to combine the PDT and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 to observe the e±cacy.A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model was treated by PDT mediated by hematoporphyrin derivatives(HpD-PDT).The anti-tumor effect of HpD-PDT was observed,as well as CD4þT,CD8þT and calreticulin(CRT)by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immunofluorescence.Immune checkpoints on T cells were analyzed byflow cytometry after HpD-PDT.When combining PDT with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the antitumor effect and immune effect were assessed.For HpD-PDT at 100 mW/cm2 and 40,60 and 80 J/cm2,primary tumors were suppressed and CD4þT,CD8þT and CRT were elevated;however,distant tumors couldn't be inhibited and survival could not be prolonged.Immune checkpoints on T cells,especially PD1 and LAG-3 after HpD-PDT,were upregulated,which may explain the reason for the limited HpD-PDT effect.After PDT combined with anti-PD1 antibody,but not with anti-LAG-3 antibody,both the primary and distant tumors were signi-cantly inhibited and the survival time was prolonged,additionally,CD4þT,CD8þT,IFN-þCD4þT and TNF-þCD4þT cells were signi-cantly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HpD-PDT.HpD-PDT could not combat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PD1 and LAG-3 were upregulated after HpD-PDT.Anti-PD1 antibody,but not anti-LAG-3 antibody,could augment the antitumor effect of HpD-PDT for treating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todynamic therapy anti-PD1 antibody anti-LAG-3 antibody anti-tumor im-mune effects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I、SII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3
作者 左皓环 刘雅琼 +3 位作者 郑云 徐明艳 邵润霞 刘剑波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系统炎症反应指数(systemic inflammation response index,SIRI)、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SII)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13... 目的探讨系统炎症反应指数(systemic inflammation response index,SIRI)、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SII)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137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观察组)和65例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研究对象入院24h内的血常规、CRP、IL-6,比较SIRI、SII、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等指标的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SIRI、SII、NLR和联合指标的诊断效能,分析SIRI与传统指标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NEU、MONO、NLR、SIRI、SII、CRP、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LYM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SIRI是慢阻肺急性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OR=3.105,95%CI 1.463~6.590)(P<0.05)。SIRI、SII、NLR评估慢阻肺急性加重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8、0.752、0.760。多指标联合诊断时,SIRI+SII+NLR和SII+SIRI+NLR+CRP+IL-6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2、0.832,敏感度分别为74.8%和63.4%,特异度分别为78.0%和96.0%。SIRI与CRP、IL-6、住院时间、1年内加重次数等指标均呈正相关(r=0.481、0.556、0.441、0.265,P<0.01)。结论SIRI、SII水平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中明显升高,对慢阻肺急性加重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且高水平SIRI可能延长慢阻肺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系统炎症反应指数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 血常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昼夜节律对绵羊营养物质消化利用效率、血液指标和免疫应答的影响
4
作者 姜露 徐泽君 +6 位作者 杨斯涵 陈其新 王献伟 胡业勇 王林枫 高腾云 杨改青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528-6538,共11页
为研究绵羊营养物质消化代谢、肉品质等受昼夜节律的影响以及绵羊在不同时间段的营养物质消化代谢水平,本试验选用体重为(43.00±2.42) kg、年龄(7月龄)相近的健康杜湖(杜泊?×湖羊♀)杂交公羊12只,单独饲养在代谢笼中,饲喂相... 为研究绵羊营养物质消化代谢、肉品质等受昼夜节律的影响以及绵羊在不同时间段的营养物质消化代谢水平,本试验选用体重为(43.00±2.42) kg、年龄(7月龄)相近的健康杜湖(杜泊?×湖羊♀)杂交公羊12只,单独饲养在代谢笼中,饲喂相同的饲粮,适应期7 d,消化代谢试验14 d。之后做永久性瘤胃、十二指肠、回空肠瘘管。术后恢复期30 d,灌注期7 d,采样期4 d。采集的光照时段样品为白天组(DP组),黑暗时段的样品为夜间组(NP组)。结果表明:1)DP组和NP组间瘤胃和各肠段食糜流通量及胃区和各肠段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2)NP组的粪磷含量显著高于DP组(P<0.05),NP组氮消化率和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DP组(P<0.05)。3)NP组血清中尿素含量显著低于DP组(P<0.05),而胰高血糖素样肽-1、五羟色胺、褪黑素含量显著高于DP组(P<0.05)。综上所述,绵羊营养物质消化代谢水平以及血液代谢物水平具有昼夜差异,在白天对氮、粗脂肪的代谢能力更强,夜间绵羊免疫应答和抗氧化能力高于白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节律 绵羊 消化代谢 血清代谢物 抗氧化能力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刺五加散对母猪和哺乳仔猪血清生化、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5
作者 彭雄 李想 +5 位作者 伍蓉蓉 曹宇航 刘自逵 柳高峰 孙志良 伍勇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911-2923,共13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妊娠后期和哺乳期母猪饲喂复方刺五加散对母猪和哺乳仔猪血清生化、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60头胎次、配种时间和体况相近的健康长×大二元母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低剂... 本试验旨在研究妊娠后期和哺乳期母猪饲喂复方刺五加散对母猪和哺乳仔猪血清生化、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60头胎次、配种时间和体况相近的健康长×大二元母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母猪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5、1.0和2.0 kg/t复方刺五加散的试验饲粮,饲喂试验从母猪妊娠第80天开始至哺乳第21天结束。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哺乳仔猪的平均日增重有增加的趋势(P=0.091)。2)在哺乳第1天,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母猪血清白蛋白(ALB)、无机磷(IP)含量显著升高(P<0.05),血清葡萄糖(GLU)含量显著降低(P<0.05);在哺乳第21天,与高剂量组相比,对照组、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母猪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21日龄哺乳仔猪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升高(P<0.05)。3)在哺乳第1天,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母猪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同时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在哺乳第21天,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中剂量组母猪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高剂量组母猪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降低(P<0.05),低剂量组、中剂量组母猪血清MDA含量有降低趋势(P=0.075);低剂量组21日龄哺乳仔猪血清T-AOC显著高于对照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P<0.05),低剂量组、中剂量组血清MDA含量较对照组有降低趋势(P=0.081)。4)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哺乳第1、21天母猪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以及21日龄哺乳仔猪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和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中剂量组哺乳第1天母猪血清IL-1β、IL-6含量与哺乳第21天母猪血清IFN-γ、IL-1β含量以及21日龄哺乳仔猪血清IFN-γ、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高剂量组哺乳第1天母猪血清IL-1β、IL-6含量与哺乳第21天母猪血清IFN-γ、IL-1β、IL-2和IL-6含量以及21日龄哺乳仔猪血清IFN-γ、IL-2和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5)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哺乳第1天和第21天母猪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与21日龄哺乳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IgG和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中剂量组哺乳第1天母猪与21日龄哺乳仔猪血清IgA、IgG和IgM含量以及第21天母猪血清IgG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高剂量组哺乳第1天母猪血清IgA、IgM、IgG含量以及21日龄哺乳仔猪血清Ig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在基础饲粮中添加复方刺五加散对母猪和哺乳仔猪的健康状况无不良影响,但可增强母猪与哺乳仔猪的抗氧化与免疫功能,且以0.5 kg/t的添加量最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刺五加散 母猪 哺乳仔猪 抗氧化能力 免疫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胁迫下罗非鱼的鳃组织结构变化及其生理响应
6
作者 葛玉腾 童靖圆 +2 位作者 李玮 周艳 陈良标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127-3135,共9页
【目的】探究低温胁迫下罗非鱼鳃组织损伤的调控机制,为后续开展罗非鱼越冬养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广温性草鱼为参照,对罗非鱼进行12℃室外低温胁迫及18℃室内复温试验,采集罗非鱼和草鱼的鳃组织,分别制作组织切片、测定抗氧化酶... 【目的】探究低温胁迫下罗非鱼鳃组织损伤的调控机制,为后续开展罗非鱼越冬养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广温性草鱼为参照,对罗非鱼进行12℃室外低温胁迫及18℃室内复温试验,采集罗非鱼和草鱼的鳃组织,分别制作组织切片、测定抗氧化酶活性及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当温度由18℃降至12℃后,罗非鱼鳃组织发生严重损伤,具体表现为细胞凋亡程度加重,次级鳃瓣形态不完整,板层融合,层间细胞团增多,组织内空泡化,血细胞堆积较多;复温至18℃后,罗非鱼鳃组织细胞凋亡程度有所缓解,但板层融合现象并未好转。草鱼在12℃低温胁迫下其鳃丝上皮组织略微增厚,但次级鳃瓣和鳃小片结构相对较完整,凋亡细胞数量远少于罗非鱼;复温至18℃后,草鱼的次级鳃瓣结构损伤情况好转,鳃丝上皮组织厚度下降,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在12℃低温胁迫下,罗非鱼鳃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下同),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极显著降低;草鱼则表现为CAT活性极显著升高,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下同),SOD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下同)。此外,罗非鱼的BPI、MKK6、STAT1、CD122和IL-2基因相对表达量在12℃低温胁迫下极显著下降,而IL-1β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上升;而草鱼在12℃低温胁迫下表现为STAT1和IL-1β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上升,CD122和IL-2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上升,BPI和MKK6基因相对表达量下降,但差异不显著。【结论】在低温胁迫下,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免疫功能受损三者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共同介导了罗非鱼鳃组织的损伤,且这种损伤不可逆转。在今后的罗非鱼抗寒工作中应以抗寒相关基因为分子标记,通过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加速抗寒品种(系)的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鳃组织 低温胁迫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桃体切除影响大鼠TH1/TH2免疫平衡、B细胞亚群及LILR表达差异
7
作者 瞿帅 周汝环 +2 位作者 张雁冰 李坤军 曹峰 《解剖学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310-314,321,共6页
目的 分析扁桃体切除对大鼠TH1/TH2免疫平衡及免疫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样本选取21只成年雄性大鼠,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大鼠分为对照组、囊内切除组及囊外切除组,对照组大鼠正常喂养,囊内组大鼠基于扁桃体囊内切除... 目的 分析扁桃体切除对大鼠TH1/TH2免疫平衡及免疫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样本选取21只成年雄性大鼠,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大鼠分为对照组、囊内切除组及囊外切除组,对照组大鼠正常喂养,囊内组大鼠基于扁桃体囊内切除术,囊外组给予扁桃体囊外切除术。比较各组大鼠TH1/TH2细胞因子及TH1/TH2、CD3^(+)、CD4^(+)、CD8^(+)细胞水平、免疫蛋白水平表达,检测各组大鼠MCP-1、CCR2蛋白表达。结果 囊内组、囊外组TH1、TH2、TH1/TH2水平低于对照组且囊内组高于囊外组(P<0.05);囊内组、囊外组CD3^(+)、CD4^(+)、CD8^(+)、CD4^(+)/CD8^(+)水平低于对照组且囊内组高于囊外组(P<0.05);囊内组、囊外组IgA、IgG、IgM水平低于对照组且囊内组高于囊外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囊内组B细胞亚群变化低于囊外组(P<0.05);囊内切除对大鼠B细胞亚群影响更小且B1在每个B细胞亚群上表达,而囊外组B2、B3在B细胞亚群上的表达减少。B4在ASC上呈现唯一表达,囊外组的水平低于囊内组(P<0.05),比较平均荧光强度,囊内组ASC的B1、B4水平显著高于囊外组(P<0.05);囊内组、囊外组MCP-1、CCR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且囊内组低于囊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扁桃体囊内、囊外切除大鼠均表现出免疫失衡及免疫细胞、免疫蛋白降低,但使用囊内切除有助于提高大鼠TH1/TH2细胞因子及TH1/TH2免疫平衡、免疫蛋白表达、CD3^(+)、CD4^(+)、CD8^(+)、CD4^(+)/CD8^(+)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MCP-1/CCR2蛋白通路调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体切除 囊内切除 囊外切除 辅助性T细胞 免疫蛋白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CC趋化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埋揿针联合己酮可可碱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凝血、免疫功能及内耳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杨久梅 冯俊 +3 位作者 刘良蓉 苟浩铖 范丽 雷嗣鸿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8期1450-1454,共5页
目的观察穴位埋揿针联合己酮可可碱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凝血、免疫功能及内耳微循环的影响。方法突发性耳聋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穴位埋揿针联合己酮可可... 目的观察穴位埋揿针联合己酮可可碱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凝血、免疫功能及内耳微循环的影响。方法突发性耳聋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穴位埋揿针联合己酮可可碱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记录两组眩晕消失时间、耳鸣消失时间、耳闷消失时间,检测听力损失程度、内耳道内听动脉、小脑前下动脉管径,检测免疫球蛋白G(IgG)、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内皮素-1(ET-1)、胱抑素C(CysC)、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眩晕消失时间、耳鸣消失时间、耳闷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听力损失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内耳道内听动脉、小脑前下动脉管径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CD8+、ET-1、CysC、sVCAM-1、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IgG、CD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埋揿针联合己酮可可碱治疗突发性耳聋,可有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免疫功能与凝血功能,减少听力损伤,改善耳内微循环,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穴位埋揿针 己酮可可碱 血管内皮功能 免疫功能 耳内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与经皮肾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对术后应激及免疫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张路锋 詹绍洋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24年第5期313-317,共5页
目的:探究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与经皮肾镜在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中对患者术后应激、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合肥京东方医院收治的18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0例(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 目的:探究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与经皮肾镜在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中对患者术后应激、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合肥京东方医院收治的18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0例(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和观察组100例(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比较两组的术后应激反应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4^(+)/CD8^(+))。结果:术前两组NE、COR、ACTH、CD4^(+)、CD8^(+)、CD4^(+)/CD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NE、COR、ACTH水平显著上升(P<0.05),CD4^(+)、CD8^(+)、CD4^(+)/CD8^(+)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NE、COR、ACTH及CD4^(+)、CD8^(+)、CD4^(+)/CD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NE、COR、ACT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4^(+)、CD8^(+)、CD4^(+)/CD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在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时,较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对应激、免疫功能的影响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上段结石 输尿管软镜碎石 经皮肾镜碎石 应激反应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glia subtypes in Alzheimer’s disease: insights from single-cell omics
10
作者 Ruikang Han Feng Li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Neuroscience》 2024年第4期14-22,共9页
Microglia are immune-competent cells involved in maintaining brain homeostasis through their capacity to prune synapses and continuously survey the brain environment.The activation of microglia is one of the most prom... Microglia are immune-competent cells involved in maintaining brain homeostasis through their capacity to prune synapses and continuously survey the brain environment.The activation of microglia is one of the most prominent characteristics of Alzheimer’s disease(AD),a severe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 featuring extra-cellular deposits of amyloid-βplaques(Aβplaques)and intracellular 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s)as the result of tau hyperphosphorylation.Whether microglia activation is beneficial or detrimental for brains with AD is still con-troversial.In this article,we review recent studies focus-ing on microglia phenotypes in AD by single-cell omics,to understand the signature genes,functions,and regula-tory factors of each phenotype.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heterogeneity of microglial phenotypes will sug-gest new avenues for treatments for 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GLIA Alzheimer’s disease im-munity SUBTYPE heterogeneity NEUROINFLAMMATION lipid metabol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枞菌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1
11
作者 王思芦 汪开毓 +2 位作者 赵玲 陈德芳 周赵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探讨鸡枞菌多糖(TAP)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黄芪多糖(APS)为阳性对照,用不同剂量的TAP对免疫抑制小鼠进行腹腔注射,检测其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免疫器官指数、血清溶血素、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 目的探讨鸡枞菌多糖(TAP)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黄芪多糖(APS)为阳性对照,用不同剂量的TAP对免疫抑制小鼠进行腹腔注射,检测其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免疫器官指数、血清溶血素、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脾淋巴细胞增殖等免疫指标。结果 TAP在5~20 g.L-1浓度范围内不同程度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提高免疫器官指数,且有剂量依赖性;20 g.L-1TAP可明显降低免疫低下小鼠CD4+/CD8+比值,并使IL-2、IFN-γ水平分别上升312.3%和88.1%,同时降低IL-4水平;TAP能明显提高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结论 TAP可提高免疫抑制小鼠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且效果优于A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枞菌多糖 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免疫器官指数 血素 T淋巴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淋巴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虚湿阻证动物免疫水平改变及薏苡仁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21
12
作者 韩晓春 季旭明 +4 位作者 赵海军 张亚楠 于婉晨 李洪雷 王世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582-2586,共5页
目的:探讨脾虚湿阻证动物免疫水平变化及薏苡仁不同组分健脾利湿作用机制。方法:薏苡仁不同组分干预脾虚湿浊证动物模型,比较其免疫球蛋白IgA、IgG变化情况;并采用基因芯片对其空肠差异基因进行检测,对差异基因进行富集分析,获得Immun... 目的:探讨脾虚湿阻证动物免疫水平变化及薏苡仁不同组分健脾利湿作用机制。方法:薏苡仁不同组分干预脾虚湿浊证动物模型,比较其免疫球蛋白IgA、IgG变化情况;并采用基因芯片对其空肠差异基因进行检测,对差异基因进行富集分析,获得Immune Response功能注释到的差异基因后,对相关差异基因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模型和对照组体质量、白蛋白水平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糖、蛋白和油组白蛋白水平有所提高且达到正常对照水平(P〉0.05);模型组IgA、IgG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分治疗后IgA、IgG水平上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基因芯片进行分析后显示,Immune Response共获得差异基因28个,以累积贡献率〉85%为依据,共获得3个主成分,模型组对照组区分程度良好;各组分治疗后差异基因改善明显,尤其是油、多糖、淀粉和水煎液组,蛋白组对免疫功能调节作用较弱,更接近与模型组;聚类分析也显示,多糖、水煎液、油和正常对照更接近与一类,而蛋白组和模型组更接近与一类;作用的主要基因为Ccl7、Azgp1、Ccr7、Zap70、Tnfsf9、Lat、Lax1、Bpi、Ccl21、Plscr1、Cxcl10、Cxcl9、Tnfsf8。结论:脾虚湿阻证大鼠免疫水平降低,薏苡仁各拆分组分均具有健脾利湿作用,油功效最为显著,其机制与趋化因子和抑癌因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湿阻证 薏苡仁 健脾利湿 差异基因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人工免疫系统的聚类算法 被引量:14
13
作者 刘韬 王耀才 王致杰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2004年第11期2051-2053,共3页
根据数据分析中聚类判断所遵循的原则,模拟抗体捕获抗原的机制,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免疫系统的聚类算法,最终可以获得全局最优解,并且具有本质上的并行性、计算效率高和聚类能力强等优点。
关键词 人工免疫系统 聚类算法 并行性 捕获 数据分析 全局最优解 模拟 抗原 抗体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晚期胃癌患者术后化疗联合黄芪颗粒治疗对其生活质量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4
作者 宋敏 李佳 +3 位作者 刘洪岩 李晓敏 毕秋萍 韩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6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术后化疗联合黄芪颗粒对中晚期胃癌患者生存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42例中晚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取单纯术后化疗,观察组给予术后化疗联合黄芪颗粒治疗,对比2种治疗方案的疗效... 目的探讨术后化疗联合黄芪颗粒对中晚期胃癌患者生存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42例中晚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取单纯术后化疗,观察组给予术后化疗联合黄芪颗粒治疗,对比2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对患者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功能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KPS评分(卡氏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晚期胃癌患者在术后化疗基础上加用黄芪颗粒可显著改善免疫功能及生存状况,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胃癌 化疗 黄芪颗粒 免疫功能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主流FPGA的数字电路在线生长进化方法 被引量:6
15
作者 姚睿 于盛林 +2 位作者 王友仁 高桂军 张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82-587,共6页
采用主流FPGA器件构建了在线进化平台,提出了一种适合较大规模数字电路在线进化的生长进化方法。该方法模拟植物生长机理进化以解决进化速度缓慢问题,采用增长验证评估方法取代传统的穷举式验证评估方法来解决在线验证评估难题;应用免... 采用主流FPGA器件构建了在线进化平台,提出了一种适合较大规模数字电路在线进化的生长进化方法。该方法模拟植物生长机理进化以解决进化速度缓慢问题,采用增长验证评估方法取代传统的穷举式验证评估方法来解决在线验证评估难题;应用免疫遗传算法克服遗传算法的早熟收敛问题;采用多参数级联十进制整数编码方法缩短染色体长度;采用生长进化方法成功地进化出了16位加法器和8位乘法器。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生长进化方法无论是进化出的电路规模,还是进化速度均优于传统的直接进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化硬件 生长进化 数字电路 在线验证评估 免疫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寡糖对刺参生长、免疫反应和抗病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韩丽蓉 徐玮 +1 位作者 汪东风 王艳龙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39,共6页
以初始质量(5.28±0.03)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as Selenka)为实验对象,进行为期56d的摄食生长实验。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25%、0.50%、1.00%和2.00%的壳寡糖(Chitosan oligosaccharide,COS),配制成5种实验饲料,研究... 以初始质量(5.28±0.03)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as Selenka)为实验对象,进行为期56d的摄食生长实验。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25%、0.50%、1.00%和2.00%的壳寡糖(Chitosan oligosaccharide,COS),配制成5种实验饲料,研究壳寡糖对仿刺参生长、免疫反应和抗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了壳寡糖后,刺参的特定生长率呈上升趋势,但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饲料中添加壳寡糖对刺参体腔细胞吞噬活性的影响不显著(P>0.05),而显著提高了刺参体腔细胞的呼吸爆发活力(P<0.05)。饲料中添加0.50%的壳寡糖可显著提高刺参体腔细胞的一氧化氮合酶活性(P<0.05)。刺参体腔细胞内酸性磷酸酶活性呈下降趋势,其中0.50%壳寡糖添加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攻毒实验表明,饲料中添加壳寡糖对提高抵抗灿烂弧菌的能力无明显作用(P>0.05)。综合比较表明,饲料中添加壳寡糖,对刺参的生长和抵抗灿烂弧菌的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壳寡糖 生长 免疫反应 抗病力中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维生素E水平对三疣梭子蟹幼蟹生长性能、血清非特异性免疫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弋 张稳 +4 位作者 金敏 霍雅文 邱红 侯迎梅 周歧存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31-1439,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维生素E水平对三疣梭子蟹幼蟹生长性能、血清非特异性免疫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以初始体重为(5.94±0.17)g的三疣梭子蟹幼蟹为研究对象,配制6种维生素E水平分别为8.9、19.6、27.0、39.7、77.6和156.9 mg/kg的...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维生素E水平对三疣梭子蟹幼蟹生长性能、血清非特异性免疫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以初始体重为(5.94±0.17)g的三疣梭子蟹幼蟹为研究对象,配制6种维生素E水平分别为8.9、19.6、27.0、39.7、77.6和156.9 mg/kg的等能等氮的试验饲料,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试验。每种试验饲料投喂60只幼蟹,每20只幼蟹作为1个重复。结果显示:当饲料中维生素E水平从8.9 mg/kg增加39.7 mg/kg时,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升高(P<0.05);当饲料中维生素E水平从39.7 mg/kg增加到156.9 mg/kg时,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反而出现降低的趋势(P>0.05)。饲料中维生素E水平对幼蟹的饲料系数、成活率和蜕壳率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饲料中维生素E水平对三疣梭子蟹全蟹粗蛋白质、水分和粗灰分含量以及血清中总蛋白、甘油三酯和葡萄糖含量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对全蟹粗脂肪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料中维生素E水平的增加,血清溶菌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当维生素E水平为39.7 mg/kg时,血清溶菌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饲料中维生素E水平对幼蟹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P>0.05)。血清中丙二醛含量随着饲料中维生素E水平的增加逐渐降低,当饲料中维生素E水平增加到156.9 mg/kg时,血清中丙二醛含量最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以特定生长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折线模型分析得出三疣梭子蟹幼蟹维生素E的适宜需求量为39.0 mg/kg(饲料干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幼蟹 维生素E 生长性能 抗氧化指标 非特异性免疫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源复合微生态制剂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7
18
作者 赵杰 徐静茹 +8 位作者 马立 陈佳雯 谢昕 李璐鑫 杨克礼 冯士彬 李玉 吴金节 王希春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110-4122,共13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牛源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大别山黄牛免疫功能、抗氧化能力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以评价其应用效果。从大别山黄牛的肠道内分离鉴定具有益生潜力的菌株,制备成复合微生态制剂。选取12只体型相近的健康断奶大别山黄牛,随机分为... 本试验旨在探究牛源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大别山黄牛免疫功能、抗氧化能力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以评价其应用效果。从大别山黄牛的肠道内分离鉴定具有益生潜力的菌株,制备成复合微生态制剂。选取12只体型相近的健康断奶大别山黄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4头。对照组(C组)、芽孢杆菌组(B组)、复合微生态制剂组(E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菌粉饲粮和添加牛源复合微生态制剂饲粮。试验期为30 d。于试验第0、15和30天,每组4头犊牛均经颈静脉采血,分离血清,用于细胞因子、免疫与抗氧化指标检测。试验第30天采集牛粪便进行高通量测序,检测菌群丰度与结构变化。结果显示:1)从大别山黄牛体内分离到的菌株包含6株芽孢杆菌与5株乳酸菌,根据耐酸与耐胆盐试验结果,选择枯草芽孢杆菌和乳酸乳球菌制作复合微生态制剂。2)第15、30天时,与C组相比,B组和E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E组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极显著高于B组与C组(P<0.01)。3)第30天时,E组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γ-干扰素(IFN⁃γ)含量显著高于C组(P<0.05)。4)第30天时,B组与E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高于C组(P<0.05),E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极显著高于C组(P<0.01),B组血清SOD活性显著高于C组(P<0.05),B组和E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C组(P<0.05)。5)与C组相比,E组和B组肠道内容物中拟杆菌门所占比例增加,变形菌门所占比例有所降低。综上可知,本试验制备的牛源微生态制剂能够增强大别山黄牛机体的免疫功能及抗氧化能力,改善肠道菌群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山黄牛 牛源复合微生态制剂 抗氧化能力 免疫功能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祛疣颗粒治疗多发性跖疣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孔宇虹 李元文 +2 位作者 任琳 孙占学 赵雅静 《环球中医药》 CAS 2016年第4期406-409,共4页
目的观察自拟祛疣颗粒治疗多发性跖疣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60例多发性跖疣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祛疣颗粒每天2剂(共4袋),其中1剂开水冲服,每次1袋,每天2次;另1剂加枯... 目的观察自拟祛疣颗粒治疗多发性跖疣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60例多发性跖疣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祛疣颗粒每天2剂(共4袋),其中1剂开水冲服,每次1袋,每天2次;另1剂加枯矾10 g,加入热水冲化后浸泡患足,每次40分钟,每天1次,2周为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并判定疗效。对照组采用液氮冷冻治疗,每2周1次,治疗4周后观察并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7%,明显高于对照组(55.2%),经检验,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比较,治疗组对外周血细胞免疫有一定的改善作用,CD4+增高,CD8+降低,CD4+/CD8+增高,而对照组对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布几乎无影响;两组复发率的比较,治疗组复发率7.7%,明显优于对照组(50%)。结论祛疣颗粒内服加外用治疗多发性跖疣具有安全有效,复发率低的特点,疗效明显优于冷冻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跖疣 寻常疣 中药 免疫功能 冷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府逐瘀口服液对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病人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刘剑刚 徐浩 +4 位作者 董国菊 史大卓 周广华 朱建华 李涛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6年第8期659-661,共3页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口服液对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病人血管内皮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90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5例,治疗4周后进行中医证候疗效评定及心绞痛疗效评定,并观察病人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功...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口服液对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病人血管内皮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90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5例,治疗4周后进行中医证候疗效评定及心绞痛疗效评定,并观察病人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79.0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2.79%(P<0.01)。治疗组能降低病人低切率下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活化的表达,改善病人的血液流变性,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内皮素(ET)水平显著降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下降,一氧化氮(NO)含量升高(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血液黏度、NO水平无显著改变。结论血府逐瘀口服液能改善冠心病心绞痛及其相关症状,并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液流变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口服液 冠心病 心绞痛 血瘀证 血液流变学 血管内皮功能 免疫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