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2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form Practice of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Guidance Course under the Concept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1
作者 Lei Yan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2024年第8期220-225,共6页
Under the background of“fostering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higher education must effectively integr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he concept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fostering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higher education must effectively integr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he concept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developed and sophisticated,which can be a guiding concept for the teaching and reform practice of college students’employment guidance courses.Based on educational observation and logical analysis,this paper elaborates on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analyzes the key points of the reform of college students’employment guidance courses under this concept,and affirms the value of course reform.On this basis,this paper specifically analyzes the common problems in the reform of the employment guidance course under the new concept and makes a detailed interpretation of the performance problems such as the vague course objectives and the lack of innovation in the course teaching methods.Combined with the relevant problems,this paper proposes strategies such as building the course objective system by linking the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and driving the teaching innovation of the course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aiming to provide more references for the corresponding course refor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Employment guidance Curriculum refor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信精神指引下材料力学性能课程思政探索
2
作者 姜龙涛 晁振龙 +1 位作者 王黎东 郏凌 《高教学刊》 2025年第5期45-49,共5页
高校肩负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哈工大建校100周年的贺信中给予哈工大在人才培养和国之重器打造方面的赞扬和希冀。材料力学性能作为一门... 高校肩负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哈工大建校100周年的贺信中给予哈工大在人才培养和国之重器打造方面的赞扬和希冀。材料力学性能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其对于科研人才的专业知识素养和实际工程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文以材料力学性能课程为例,对标贺信中立德树人、人才培养和科研攻关三个方面的思政元素,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地融入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为理工科课程的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信精神 课程思政 价值引领 材料力学性能 思政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领域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探索
3
作者 杨牧南 黄建辉 +2 位作者 张雪辉 汪航 杨斌 《高教学刊》 2025年第6期59-62,共4页
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阶段,各行各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积极推动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切实提升研究生教育支撑引领经济社... 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阶段,各行各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积极推动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切实提升研究生教育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已成为培养的重点。该文针对稀土领域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通过思政导学,厚植家国情怀,强化学术道德规范教育,规范科研活动实践理性,建立正确的学术伦理关系;通过教学模式创新,实现基础理论和科研实践的相互衔接,促进教研融合,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辨能力;结合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打造稀土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样板间”,实现校企之间供需的一体化。以此培养研究生爱国、爱岗及艰苦奋斗的精神,优化对知识体系的理解,提升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着重培养一批与行业需要相适应、与企业要求相关联的稀土领域研究生,带动学科乃至全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领域 思政引领 教学培养模式 供给侧改革 行业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思政”格局下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角色定位与能力提升策略
4
作者 克琴 史官清 刘娟 《职业技术》 2025年第3期61-66,共6页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在“大思政”格局下,高校辅导员是实现立德树人与学生高质量就业的骨干力量。基于广西8所高校辅导员的问卷调查,得出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面临宏观就业环境、学...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在“大思政”格局下,高校辅导员是实现立德树人与学生高质量就业的骨干力量。基于广西8所高校辅导员的问卷调查,得出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面临宏观就业环境、学生就业观念、自身能力、激励机制等方面的挑战。因此,在“大思政”格局下,辅导员应重塑政策宣教员、观念引导员、生涯规划员、能力培养员等角色,并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认知水平、专业技能与协调作用;同时,学校需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共同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提质增效的工作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思政”格局 高校辅导员 就业指导 角色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软引导模型在应用型高校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创新应用
5
作者 聂钰石 刘语涵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4期18-21,25,共5页
应用型高校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面临着内外两方面的挑战,即网络引力的“围猎”和学生自我心理抵触的“固守”。创新建立网络软引导模型,并通过引导实验来分析其在应用型高校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际应用效果。通过积... 应用型高校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面临着内外两方面的挑战,即网络引力的“围猎”和学生自我心理抵触的“固守”。创新建立网络软引导模型,并通过引导实验来分析其在应用型高校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际应用效果。通过积极利用网络引力、正视学生抵触心理,可以让网络软引导模型有效突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内外阻力,提供一种应用型高校艺术类大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教育引导形式,吸引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认真学习思想政治内容,增强他们对维护思想政治安全、坚持思想政治斗争的真切理解与自发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 艺术类大学生 网络引力 软引导 思想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气学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改革
6
作者 马玉霞 《高教学刊》 2025年第1期51-54,共4页
为实现全面育人目标,培养高素质大气科学人才,在课程讲授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进行课程思政改革和探索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根据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本科生专业课程天气学原理的课程特点和知识体系,深入挖掘课程中包含的思政元素并融入课... 为实现全面育人目标,培养高素质大气科学人才,在课程讲授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进行课程思政改革和探索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根据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本科生专业课程天气学原理的课程特点和知识体系,深入挖掘课程中包含的思政元素并融入课堂教学,给出相应的教学设计与案例,探索天气学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有机融合,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科学 天气学原理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价值引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创业类混合式“金课”建设的“五重”举措——以“创业就业指导”课程为例
7
作者 刘喻 《职业教育研究》 2025年第1期75-80,共6页
深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探索创业类混合式“金课”建设,不仅能提升课程的吸引力,还能激发学生创业就业热情,增强其获得感和幸福感。文章以“创业就业指导”课程为例,阐述了课程的内涵特征及价值意蕴,梳理了课程当前面临的五大困境,即课... 深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探索创业类混合式“金课”建设,不仅能提升课程的吸引力,还能激发学生创业就业热情,增强其获得感和幸福感。文章以“创业就业指导”课程为例,阐述了课程的内涵特征及价值意蕴,梳理了课程当前面临的五大困境,即课程设置边缘化、课程内容同质化、教学模式单一化、师资队伍无序化及思政建设分离化,并提出了“五重”举措:重塑目标,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新质生产力;重构内容,因“群”制宜融入课程思政元素;重造流程,完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各个环节;重组师资,打造“教师+校友”的专兼职师资队伍;重建评价,构建多元化的评价考核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混合式“金课” 创业就业指导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教学渗透思政教育的路径
8
作者 张勇 周明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50-53,共4页
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教学是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就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探讨如何将思政教育有效渗透于高... 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教学是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就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探讨如何将思政教育有效渗透于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教学,通过分析当前职教政策、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就业软实力提升的需求,揭示思政教育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意义。同时,针对当前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职业生涯规划 就业指导 思政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措并举破解电气工程专业本科生跨学科学习难题——以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持续改进为例
9
作者 张俊勃 陈戈 +2 位作者 韩永霞 戴栋 武志刚 《高教学刊》 2025年第5期1-7,共7页
该文针对电气工程专业本科跨学科教学面临的教学内容选择困难、学生跨学科壁垒强、实践能力提升难和负面情绪影响大等问题,提出思政引领、教研结合、教学相长的特色教改方法,并以华南理工大学人工智能课程为例进行详细介绍。连续两学年... 该文针对电气工程专业本科跨学科教学面临的教学内容选择困难、学生跨学科壁垒强、实践能力提升难和负面情绪影响大等问题,提出思政引领、教研结合、教学相长的特色教改方法,并以华南理工大学人工智能课程为例进行详细介绍。连续两学年学生课程考核成绩对比、匿名问卷调研结果分析和督导机构评价表明,采用所提教改方法可直击学生跨学科学习关切,破解跨学科学习难题,持续提升课程目标达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引领 教研结合 教学相长 跨学科课程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政教育引领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究
10
作者 何茂平 《科教导刊》 2025年第7期131-133,共3页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思政教育作为高校育人工作的核心要素,对学生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文章基于高校育人目标与管理实践需求,探讨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的深度融合路径,构建“全过程、全方...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思政教育作为高校育人工作的核心要素,对学生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文章基于高校育人目标与管理实践需求,探讨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的深度融合路径,构建“全过程、全方位、全员育人”的管理新模式,通过优化管理制度设计、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搭建信息化平台等多元举措,充分发挥思政教育在价值引领、行为规范、品德养成等方面的导向作用,以期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由单一约束向价值引导的转变,推动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政教育 学生管理 价值引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思政课”背景下高校舆论引导工作的理实向度
11
作者 杨戏戏 王玮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CAS 2025年第1期15-21,共7页
“大思政课”与高校舆论引导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强调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引领力,目标一致,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中国共产党领导思想文化工作的成就与经验,为“大思政课”建设与高校舆论引导工作提供了思路与方法。推... “大思政课”与高校舆论引导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强调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引领力,目标一致,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中国共产党领导思想文化工作的成就与经验,为“大思政课”建设与高校舆论引导工作提供了思路与方法。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等,为“大思政课”背景下高校舆论引导工作提供了价值旨向。在此背景下,高校舆论引导工作需要解决好主流思想“由谁来领导”“由谁来说”“说什么”“在哪说”以及“怎么说”等问题,需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推进青年学生文化自信自强、强化平台建设,着力引导青年学生舆论正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思政课 高校舆论引导工作 青年学生 思想政治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强大思政引领力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学习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笔谈
12
作者 刘宝民 张伟 +1 位作者 白洁 张新科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2-51,共10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强大的思政引领力是教育强国的重要特质。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以强大思政引领力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政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强大的思政引领力是教育强国的重要特质。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以强大思政引领力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推动职业院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文化传承与技能培养相结合,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人才。本刊邀请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如何以强大思政引领力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以期为职业教育战线学习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引领力 职业教育 思政课建设 立德树人 课程思政 专业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思政课教学话语实效性的三维向度
13
作者 欧庭宇 《南京开放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9-15,共7页
思政课教学话语是思政课教师向学生群体提供精心设计的教育内容,在话语交往中进发出强烈的真理说服力、价值感召力和情感感染力,提升教学认同度和有效性的语言载体。构建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要挖掘话语资源的生命力、思想力和亲和力,提... 思政课教学话语是思政课教师向学生群体提供精心设计的教育内容,在话语交往中进发出强烈的真理说服力、价值感召力和情感感染力,提升教学认同度和有效性的语言载体。构建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要挖掘话语资源的生命力、思想力和亲和力,提升思政课教学话语的解释性;要夯实话语主体理论功底,提升思政课教师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和以志育人的能力,提升思政课教学话语的引领性;要注重差异化教学导向,呈现以受众、内容和语境等差异为导向的思政课教学话语方法,提升思政课教学话语的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教学话语 实效性 思政引领力 讲道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政课的就业引导功能及其发掘路径
14
作者 胡海容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60-66,共7页
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思政课应该充分发掘就业引导功能,助力大学生就业。高校思政课具有引导提高大学生政治素质和领导能力、理论技能和批判能力、道德法治素质和人际技能、养成积极乐观就业态度和抗挫折能力、行动... 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思政课应该充分发掘就业引导功能,助力大学生就业。高校思政课具有引导提高大学生政治素质和领导能力、理论技能和批判能力、道德法治素质和人际技能、养成积极乐观就业态度和抗挫折能力、行动能力等独特功能。在当前形势下充分发掘高校思政课就业引导功能,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主动强化引导大学生就业理念,着力提升高校思政课就业引导功能;另一方面,政府、社会和高校要为充分发挥思政课引导就业功能创造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 就业引导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世代“饭圈”青年的思想行为分析与引导机制
15
作者 李莉 胡俊欢 《鹿城学刊》 2025年第1期39-42,共4页
Z世代是成长于互联网飞速发展时期的一代人,也深受“饭圈”文化影响,Z世代“饭圈”青年受到个人因素、资本逐利、网络媒介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在价值取向、价值认知以及言行举止方面出现不良倾向,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培根铸魂,... Z世代是成长于互联网飞速发展时期的一代人,也深受“饭圈”文化影响,Z世代“饭圈”青年受到个人因素、资本逐利、网络媒介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在价值取向、价值认知以及言行举止方面出现不良倾向,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培根铸魂,以“大思政课”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饭圈”影响力,以优质偶像引领青年正确价值取向,以实践活动强化Z世代青年爱国主义情怀,在不断关注“饭圈”文化的发展动态中,形成及时调整和引导策略帮助Z世代“饭圈”青年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饭圈” 青年思想 行为分析 引导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引领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内在机理
16
作者 张国玉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94-102,共9页
中国共产党思想引领力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对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和行动所产生的一种定向、积极的非强制性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旨在赢得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及其政治主张的内在认同和自觉行动。中国共... 中国共产党思想引领力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对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和行动所产生的一种定向、积极的非强制性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旨在赢得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及其政治主张的内在认同和自觉行动。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蕴含的三大内核是形成中国共产党思想引领力的内在根源和本质规定: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使命任务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这三大内核分别规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的初心、使命以及保证党实现初心使命的哲学之道,形成了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持续引领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内在机理。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不断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有机结合,始终坚持这三大内核的守正创新,始终确保中国共产党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持续追求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使命任务,不断加强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核心的能力支撑建设,进而从根本上确保中国共产党思想引领力的生成和形成,为持续成功引领和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提供思想条件和行动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思想引领力 自我革命 社会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融合创新探索
17
作者 吴迪 《科教导刊》 2025年第6期119-121,共3页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校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文章旨在探讨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的融合创新策略。文章分析“互联网+”时代特征及其对高校教育的影响,进而阐述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融合创...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校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文章旨在探讨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的融合创新策略。文章分析“互联网+”时代特征及其对高校教育的影响,进而阐述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融合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基于此,文章提出具体策略,以实现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的无缝对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就业竞争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 思政教育 就业指导 融合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媒体视域下民办高职院校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引导策略
18
作者 陈巨红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4期60-61,68,共3页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民办高职院校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识形态工作关乎其办学方向、改革道路以及立德树人事业的成败。民办...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民办高职院校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识形态工作关乎其办学方向、改革道路以及立德树人事业的成败。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认知水平普遍比较低,思维比较活跃,其世界观和价值观还不够清晰明朗,易受到各种网络思潮的影响。本文从讨论全媒体与高校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关联性入手,分析了全媒体时代民办高职院校学生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最终提出了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意识形态宣传引导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意识形态 全媒体 高职学生 民办院校 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人精神推动实现大学生政治认同的路径研究
19
作者 张莉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4期128-130,共3页
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本质在于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身份。实现这一认同需要从本能认同、情感认同、价值理念认同以及行为导向层层推进。铁人精神兼具情感导向和意识形态建设功能,对实现大学生政治认同具有推动作用。优化铁... 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本质在于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身份。实现这一认同需要从本能认同、情感认同、价值理念认同以及行为导向层层推进。铁人精神兼具情感导向和意识形态建设功能,对实现大学生政治认同具有推动作用。优化铁人精神育人功能,推动实现大学生政治认同的路径有:以情感共鸣为发力点,整合教学资源提升铁人精神的思想引领性;探究铁人精神蕴藏的文化基因,在反思与实践中推动大学生价值认同形成;将铁人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促进大学生成才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铁人精神 政治认同 身份认同 思想引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