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车轮跳轨的有砟轨道路-桥过渡段动力响应影响规律分析
1
作者 林士财 龚凯 +3 位作者 向俊 董楠 褚卫松 苏玮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7-408,共12页
为明确提速线路路-桥过渡段提速必要条件,基于列车车轮跳轨全过程计算方法,分析考虑车轮跳轨的路-桥过渡段轨道动力响应特性,研究列车速度和过渡段折角对车轮跳轨特征和轨道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轮轨密贴时,轮轨力、钢轨竖... 为明确提速线路路-桥过渡段提速必要条件,基于列车车轮跳轨全过程计算方法,分析考虑车轮跳轨的路-桥过渡段轨道动力响应特性,研究列车速度和过渡段折角对车轮跳轨特征和轨道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轮轨密贴时,轮轨力、钢轨竖向位移等动力学指标随过渡段折角和列车速度的增大呈逐渐增大的趋势,且过渡段折角对这些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明显比列车速度对其的影响大,如列车速度由160 km/h增至300 km/h,轮轨竖向力由105 kN增至140 kN,增幅33.3%;过渡段折角由0.05%增至0.25%,轮轨竖向力由84 kN增至143 kN,增幅70.2%。考虑轮轨分离时,跳轨持续时间和车轮跳轨高度车轮跳轨高度随列车速度或过渡段折角的增大而增大,且过渡段折角对车轮跳轨特征影响明显,如当列车速度由280 km/h增至320 km/h时,车轮跳轨高度和跳轨持续时间跳轨高度由4 ms、4.12 mm分别增至6 ms、4.52 mm,增幅分别为50%、9.7%;过渡段折角由0.18%增至0.22%,跳轨持续时间和车轮跳轨高度由3.7 ms、2.89 mm分别增至7.9 ms、6.04 mm,增幅分别为113.5%、109.0%;轨道动力响应随列车速度或过渡段折角的增大而增大,且建议考虑车轮跳轨发生后冲击阶段的轮轨相互作用。250 km/h提速300 km/h有砟轨道线路,路-桥过渡段折角建议不应大于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道工程 有砟轨道 跳轨高度 持续时间 过渡段 折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子排球运动员下肢力量不对称性与扣球起跳高度间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王先驰 《浙江体育科学》 2025年第2期106-112,共7页
目的:探讨女子排球运动员下肢力量不对称性与扣球起跳高度间的关系,找出影响扣球起跳高度的相关性要素,为科学提升运动员起跳扣球运动表现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和实际参考。方法:选取省队以上专业女子排球运动员26名作为研究的受试者,测量... 目的:探讨女子排球运动员下肢力量不对称性与扣球起跳高度间的关系,找出影响扣球起跳高度的相关性要素,为科学提升运动员起跳扣球运动表现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和实际参考。方法:选取省队以上专业女子排球运动员26名作为研究的受试者,测量其单、双侧肢下蹲跳和反弹跳能力以及扣球起跳高度等下肢爆发力数据指标,采用皮尔森相关分析计算出下蹲跳(Countermovement Jump,CMJ)和反弹跳(Rebound Jump,RJ)测试中两侧肢体的功能不对称性(Functional Asymmetry)与不同助跑步数的扣球起跳高度间的相关性。结果:①CMJ和RJ测试中,跳跃高度不对称率分别为12.74%±10.20%和14.87%±14.50%,但CMJ测试中不对称率最高的指标为最大RFD值,RJ测试中不对称最高的指标为最大反应力量系数,数值分别为37.64%±11.52%和22.29%±22.46%;②单侧RJ测试中,强侧肢最大下肢刚度和最大峰值力均显著大于弱侧肢(P<0.05);③RJ测试中RJ跳跃高度、最大下肢刚度的不对称率与SPJ1-H和SPJ3-H均存在显著性负相关(P<0.05)。结论:女子排球运动员下蹲跳和反弹跳测试中存在肢体间的不对称,且两种跳跃类型所测得的肢体间不对称具有相对独立性;反弹跳测试跳跃高度和最大下肢刚度不对称率增加会导致起跳扣球高度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排球运动员 纵跳 肢体间不对称性 扣球起跳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管二次雷达目标高度跳变分析与改进
3
作者 卓齐刚 《科技资讯》 2025年第2期77-80,共4页
二次雷达通过发送询问信息获取飞机应答机下发的二次代码、高度、地址码、航班号等信息,为航空管制提供数据源。目标高度跳变问题一直是影响雷达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深入研究空管二次雷达目标高度跳变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并... 二次雷达通过发送询问信息获取飞机应答机下发的二次代码、高度、地址码、航班号等信息,为航空管制提供数据源。目标高度跳变问题一直是影响雷达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深入研究空管二次雷达目标高度跳变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改进方案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对提高空管二次雷达目标高度解码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雷达 询问信息 应答机 高度跳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KH-LSSVM的架空导线脱冰跳跃高度估算
4
作者 马晓宇 郑权 陈海旭 《红水河》 2025年第1期111-115,共5页
为了准确获取架空导线脱冰跳跃的最大高度,笔者以导线分裂数量、覆冰厚度、档距、脱冰率等4个参数作为输入量,以导线脱冰跳跃最大高度作为输出量,构建基于改进磷虾群算法(improved krill herd,IKH)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 为了准确获取架空导线脱冰跳跃的最大高度,笔者以导线分裂数量、覆冰厚度、档距、脱冰率等4个参数作为输入量,以导线脱冰跳跃最大高度作为输出量,构建基于改进磷虾群算法(improved krill herd,IKH)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的架空导线脱冰跳跃高度估算模型。通过利用混沌映射初始化和柯西变异策略对磷虾群算法进行改进,采用IKH算法获得LSSVM参数的最优值,从而搭建IKH-LSSVM模型。算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IKH-LSSVM模型估算的结果具有较高的决定系数(0.971)、较低的均方根误差(0.928 m)和平均相对误差(4.623%),各项误差指标均为最优,验证IKH-LSSVM模型在架空导线脱冰跳跃高度估算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冰跳跃高度 架空导线 改进磷虾群算法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纵跳能力、下肢等速肌力及其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黄昊坤 满喜 +2 位作者 刘鑫 贺江涛 王柯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6期653-660,共8页
为分析男女大学生纵跳能力特征和下肢三关节等速肌力特征,并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利用EZEjump无线纵跳测试系统获得大学生单、双腿半蹲跳和下蹲跳高度,Con⁃trex等速肌力测试系统获得其下肢等速肌力特征。结果显示:(1)男性纵跳高度与髋、... 为分析男女大学生纵跳能力特征和下肢三关节等速肌力特征,并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利用EZEjump无线纵跳测试系统获得大学生单、双腿半蹲跳和下蹲跳高度,Con⁃trex等速肌力测试系统获得其下肢等速肌力特征。结果显示:(1)男性纵跳高度与髋、膝关节峰力矩相关,其中半蹲跳高度与髋关节伸肌群快速测试峰力矩更相关,而下蹲跳与膝关节伸肌群快速测试峰力矩更相关;(2)女性单腿半蹲跳高度与慢速测试下髋关节屈肌峰力矩和屈伸比相关,双腿半蹲跳高度与快速测试下踝关节屈肌肌力差异相关;(3)研究结果表明,男性发展髋、膝关节屈伸肌群力量可以提高其纵跳高度,其中针对性的发展髋关节伸肌爆发力和膝关节伸肌爆发力可分别提高其半蹲跳高度和下蹲跳高度;女性纵跳高度与各关节肌群力量之间相关性不显著;男女单腿纵跳高度与各关节屈伸比之间相关性不显著。异侧同名肌力差异<10%时,男女双腿纵跳高度不会受到肌力差异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跳高度 等速肌力 下肢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跳跃高度与分离时间试验研究
6
作者 刘成龙 邓伟刚 +2 位作者 李俊儒 闫东 任志琦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1-128,共8页
针对现有马铃薯收获机摆动筛式薯土分离筛装置破皮率和分离输送效率两者难以平衡的问题,对马铃薯输送分离作业进行了室内试验,确定了影响马铃薯破皮率和分离输送效率的主要作业参数。以马铃薯在摆动分离筛上的最大跳跃高度和分离时间为... 针对现有马铃薯收获机摆动筛式薯土分离筛装置破皮率和分离输送效率两者难以平衡的问题,对马铃薯输送分离作业进行了室内试验,确定了影响马铃薯破皮率和分离输送效率的主要作业参数。以马铃薯在摆动分离筛上的最大跳跃高度和分离时间为指标进行室内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单因素试验表明:马铃薯在摆动分离筛上最大跳跃高度与马铃薯质量、曲柄转速呈正相关,与筛杆间距、筛面倾角呈负相关;分离时间与筛杆间距呈正相关,与马铃薯质量、曲柄转速、筛面倾角呈负相关;筛杆材料65Mn-橡胶表现较好。正交试验表明:影响马铃薯最大跳跃高度的主次顺序为筛杆材料>筛杆间距>筛面倾角>曲柄转速;影响马铃薯分离时间的主次顺序为筛面倾角>筛杆间距>曲柄转速>筛杆材料;较优的分离筛参数组合为曲柄转速200r/min、筛面倾角21.7°、筛杆材料65Mn-橡胶、筛杆间距50mm。得到的试验数据和结论可为马铃薯输送分离装置的结构改进和参数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薯土分离筛 跳跃高度 分离时间 破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平男子跳高运动员跳深动作的生物力学特点研究
7
作者 闫相宁 陈永欢 +2 位作者 王超 陈雷 李小生 《福建体育科技》 2024年第5期60-65,共6页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通过Kislter进行不同下落高度的跳深测试,深入剖析不同水平跳高运动员下肢跳深动作时的生物力学特征,为今后跳高运动员下肢力量水平的提高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结果表明:(1)在6...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通过Kislter进行不同下落高度的跳深测试,深入剖析不同水平跳高运动员下肢跳深动作时的生物力学特征,为今后跳高运动员下肢力量水平的提高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结果表明:(1)在60cm高度下落时,优秀组运动员足部落地阶段力峰值明显大于普通组(P<0.01),优秀组运动员在45cm和60cm下落高度时缓冲和蹬伸阶段所用的时间明显小于普通组(P<0.05);(2)优秀组跳深最佳下落高度范围为60cm~75cm,普通组跳深最佳下落高度范围为45cm~60cm。结论表明:(1)运动员着地阶段力峰值随下落高度的增加而增加,缓冲结束时刻力值是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缓冲结束时刻力值在最佳下落高度时最大;(2)优秀组在跳深动作足部着地阶段的时间更短,在最佳下落高度时缓冲阶段和蹬伸阶段时间优秀组所用时间均更短;(3)通过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预测最佳下落高度优秀组为0.663米,普通组为0.521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高运动员 不同高度 跳深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房屋多跨高低差底板结构施工技术
8
作者 金字宣 王浩沣 喻明翰 《建筑技术开发》 2024年第3期32-34,共3页
学校房屋多跨高低差底板受到结构复杂程度的影响,在浇筑过程中容易出现浇筑不全面的问题,从而影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因此,为提高多跨高低差底板结构的整体强度,研究了学校房屋多跨高低差底板结构施工技术。优化调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学校房屋多跨高低差底板受到结构复杂程度的影响,在浇筑过程中容易出现浇筑不全面的问题,从而影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因此,为提高多跨高低差底板结构的整体强度,研究了学校房屋多跨高低差底板结构施工技术。优化调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折叠接触式底板结构。然后结合跳仓法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施工,并进行套箱底板下放操作以及套箱体系转换操作,再对底板龙骨进行起吊回收。通过采用钻芯取样的方式,布设检测点对底板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底板结构混凝土芯样抗压强度在40 MPa以上,由此可以说明提出的底板结构施工技术具备较为理想的施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房屋 多跨高低差 底板结构施工 跳仓法 钻芯取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尾墩三元水跃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尹进步 梁宗祥 龚红林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33-1338,共6页
通过传统二元水跃与宽尾墩三元水跃形成及发展机理的类比,借助水工模型试验,对宽尾墩三元水跃特征跃高Ht、特征跃长Lt与来流流能比K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微淹没临界状态下的宽尾墩三元水跃特征跃长Lt与跃高Ht均可回归为... 通过传统二元水跃与宽尾墩三元水跃形成及发展机理的类比,借助水工模型试验,对宽尾墩三元水跃特征跃高Ht、特征跃长Lt与来流流能比K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微淹没临界状态下的宽尾墩三元水跃特征跃长Lt与跃高Ht均可回归为流能比的一次线性函数,流能比较小时,三元水跃跃高比二元水跃略低一些,随着流能比的增加,两种水跃跃高趋于相同;宽尾墩三元水跃跃长比二元水跃减小约50%,随着流能比的增加,减小幅度还会有所增加。利用经验式对已建或在建工程消力池体型参数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宽尾墩消能工可显著缩短消力池长度,戽式消力池可缩短的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尾墩 水跃 跃高 跃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鞋帮高度对跳跃动作踝关节矢状面运动学及动力学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傅维杰 何俊良 +1 位作者 王熙 刘宇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28-534,共7页
目的探讨穿着高、低帮篮球鞋对跳跃动作踝关节矢状面运动学、动力学以及运动表现的影响。方法利用Vicon运动捕捉系统和Kistler三维测力台同步采集12名受试者穿着高、低帮篮球鞋进行双腿落地反跳(drop jump,DJ)和单腿跨步跳(lay-up jump,... 目的探讨穿着高、低帮篮球鞋对跳跃动作踝关节矢状面运动学、动力学以及运动表现的影响。方法利用Vicon运动捕捉系统和Kistler三维测力台同步采集12名受试者穿着高、低帮篮球鞋进行双腿落地反跳(drop jump,DJ)和单腿跨步跳(lay-up jump,LJ)过程中踝关节矢状面屈伸最小/最大角度、力矩、功率、刚度、跳跃高度以及背屈活动度等参数指标。结果 (1)穿着高帮鞋能够显著减小踝关节的背屈角度(P<0.05)。在DJ和LJ过程中,两款鞋的跳跃高度、踝关节触地角度、最小/最大角度、活动度均无显著性差异;(2)在DJ过程中,穿着两款鞋的踝关节屈伸动力学特征无显著差异;但在LJ过程中,穿着高帮鞋的跖屈力矩和功率峰值均显著小于低帮鞋(P<0.05)。结论穿着高帮鞋虽然没有限制跳跃情况下踝关节的屈伸表现,但会影响踝关节矢状面的部分动力学特征,建议鞋帮高度的选择和设计能够在护踝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踝关节在矢状面的力学作用,从而实现运动表现的最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鞋帮高度 踝关节 运动学 动力学 跳跃动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输电线脱冰动力响应数值模拟 被引量:16
11
作者 陈科全 严波 +2 位作者 郭跃明 梁明 陈将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44-549,共6页
采用ABAQUS软件建立500 kV超高压输电线路的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具有不同结构参数的耐张线路段在各种脱冰工况下导线的动力响应,获得导线冰跳高度和张力随时间的变化,进一步得到脱冰率、覆冰厚度、耐张段档数、档距以及高差等对导线脱... 采用ABAQUS软件建立500 kV超高压输电线路的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具有不同结构参数的耐张线路段在各种脱冰工况下导线的动力响应,获得导线冰跳高度和张力随时间的变化,进一步得到脱冰率、覆冰厚度、耐张段档数、档距以及高差等对导线脱冰后最大冰跳高度的影响规律,为重冰区超高压输电线路电线的间隙设计以及杆塔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输电线 脱冰 动力响应 冰跳高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稳定性测试与女子排球运动员急停起跳高度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海斌 翟丰 +1 位作者 张大中 张松奎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6-163,共8页
目的:探讨排球运动员核心稳定性与急停起跳高度特征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20名排球专业队一级水平运动员,运用三维测力台、高速摄像机及运动解析系统采集被试者急停起跳过程中的动力学和运动学数据;采用侧向平板支撑、侧抛实心球、... 目的:探讨排球运动员核心稳定性与急停起跳高度特征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20名排球专业队一级水平运动员,运用三维测力台、高速摄像机及运动解析系统采集被试者急停起跳过程中的动力学和运动学数据;采用侧向平板支撑、侧抛实心球、仰卧起坐、躯干屈伸、优势侧单腿站立、优势侧单腿跳远和躯干伸肌耐力7项核心稳定性测试收集被试者的相关数据。结果:运动员在急停起跳过程中,蹬伸阶段的足底压力越大,起跳高度越大;运动员膝关节屈角介于105°至115°之间时,其急停起跳高度值最大;优势侧单腿跳远、躯干屈伸及侧抛实心球主效应均显著,其余核心稳定性测试未表现出显著效应,且此3项核心稳定性测试均与急停起跳高度具有显著的正向线性相关关系。结论与建议:足底压力特征能使急停起跳高度产生相应变化,建议重点加强动量转化与下肢发力训练;膝关节屈角影响排球运动员急停起跳高度,建议训练时将急停起跳环节进行专项化训练,且训练时采用105°至115°的膝关节屈角范围;优势侧单腿跳远、躯干屈伸及侧抛实心球是预测和改善急停起跳高度的有效指标,建议训练时采用并强化此3项核心稳定性的练习,且以其测试距离最大化为训练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球 核心稳定性 急停起跳高度特征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冰输电线路脱冰跳跃高度理论算法 被引量:7
13
作者 伍川 严波 +2 位作者 张亮 张博 李清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7-126,共10页
建立连续档线路脱冰理论分析简化模型,基于导线脱冰跳跃过程中的能量关系、应力弧垂关系、变形关系和平衡关系,给出求解导线最大脱冰跳跃高度的理论计算方法.利用算例与数值模拟方法和Morgan理论算法进行比较,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进而... 建立连续档线路脱冰理论分析简化模型,基于导线脱冰跳跃过程中的能量关系、应力弧垂关系、变形关系和平衡关系,给出求解导线最大脱冰跳跃高度的理论计算方法.利用算例与数值模拟方法和Morgan理论算法进行比较,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进而针对典型输电线路的脱冰跳跃问题,利用获得的理论算法、数值模拟方法与现行输电线路设计规程中的脱冰跳跃高度计算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讨论了该理论算法的实用性.采用所获得的冰跳高度理论算法,可在冰区输电线路的设计中快速确定导线冰跳时的绝缘间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冰线路 脱冰 跳跃高度 理论算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油泵固定阀球最佳跳动高度的确定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刚 李隽 +3 位作者 许晶 吴俊霞 韩永 安淑凯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38,共3页
华北油田第四采油厂部分油井沉没度超过100m,而泵效却较低,只有20%。为了提高这部分油井泵效,对泵效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了气蚀效应对泵效的影响。通过计算重新确定了固定阀球最佳跳动高度,其移动距离由传统的45mm降低为12mm,减少了... 华北油田第四采油厂部分油井沉没度超过100m,而泵效却较低,只有20%。为了提高这部分油井泵效,对泵效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了气蚀效应对泵效的影响。通过计算重新确定了固定阀球最佳跳动高度,其移动距离由传统的45mm降低为12mm,减少了原油中的溶解气逸出和气蚀的影响,解决了阀球运动距离较大导致阀来不及关闭、原油漏失率大的问题。现场应用中改进泵的固定阀罩后,油井平均泵效提高了18%,证明固定阀球跳动高度改为12mm后能有效提高油井泵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油泵 气蚀效应 固定阀 跳动高度 泵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非均匀脱冰严重工况的规律 被引量:19
15
作者 王黎明 曹露 +2 位作者 高亚云 王琼 李庆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442-2449,共8页
导线因脱冰而上下剧烈运动对输电线路造成电气和机械事故。为研究随机非均匀脱冰跳跃建立了3自由度多档导线运动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分析随机非均匀1次、2次、3次的脱冰跳跃规律得知:随机非均匀脱冰跳跃幅值最大点并不一定在脱冰档中点;... 导线因脱冰而上下剧烈运动对输电线路造成电气和机械事故。为研究随机非均匀脱冰跳跃建立了3自由度多档导线运动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分析随机非均匀1次、2次、3次的脱冰跳跃规律得知:随机非均匀脱冰跳跃幅值最大点并不一定在脱冰档中点;非均匀脱冰段中点位置在0.35~0.75档距之间时能够产生严重的冰跳幅值;非均匀脱冰量一定时,脱冰率越大,冰跳幅值越大;非均匀脱冰量一定且脱冰段数〉2时,脱冰段互相紧靠比相互分离产生更大的冰跳高度;非均匀脱冰量一定时,脱冰次数对冰跳幅值影响较小,脱冰段整体位置对冰跳幅值影响较大。比较非均匀脱冰与均匀脱冰,证明非均匀脱冰比均匀脱冰具有更严重的冰跳幅值。研究表明,架空输电线路设计应考虑随机非均匀脱冰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输电线路 随机非均匀脱冰 脱冰跳跃 跳跃幅值 严重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纵跳高度的间接测量方法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坦 傅水根 吴平东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2-44,共3页
为了准确测量人体的纵跳高度 ,对人体纵跳时的运动状态进行力学分析 ,提出了应用光电传感器对人体纵跳高度进行间接测量的新方法 ,设计并制造了间接式纵跳测试仪。实际测试结果表明 ,所设计的间接式纵跳测试仪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测试... 为了准确测量人体的纵跳高度 ,对人体纵跳时的运动状态进行力学分析 ,提出了应用光电传感器对人体纵跳高度进行间接测量的新方法 ,设计并制造了间接式纵跳测试仪。实际测试结果表明 ,所设计的间接式纵跳测试仪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测试结果较机械式直接测试方法准确 ,可以满足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纵跳 高度 间接测量 光电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架空输电线脱冰跳跃高度的计算公式 被引量:23
17
作者 严波 郭跃明 +1 位作者 陈科全 梁明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06-1310,共5页
在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架空高压输电线脱冰跳跃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种脱冰工况和不同参数情况下导线脱冰动力响应数值结果的分析,得到导线脱冰后最大跳跃高度与导线脱冰前后静止状态的弧垂差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而给出连续档最... 在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架空高压输电线脱冰跳跃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种脱冰工况和不同参数情况下导线脱冰动力响应数值结果的分析,得到导线脱冰后最大跳跃高度与导线脱冰前后静止状态的弧垂差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而给出连续档最大跳跃高度的工程实用简化计算公式。利用该公式可以简化重冰区高压输电线导线之间以及导地线之间安全间隙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输电线 脱冰 动力响应 冰跳高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三坐标雷达测高方法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玉杰 刁丹丹 +1 位作者 张涛 陈新峰 《现代电子技术》 2014年第5期16-17,20,共3页
针对三坐标雷达双波束测高精度低及高度突跳问题,提出四波束测高方法,该方法在满足信号处理能力的情况下,采用四波束测量,利用回波幅度较大的两个波束进行仰角测量。用雷达设备进行实际测飞实验,测飞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测高... 针对三坐标雷达双波束测高精度低及高度突跳问题,提出四波束测高方法,该方法在满足信号处理能力的情况下,采用四波束测量,利用回波幅度较大的两个波束进行仰角测量。用雷达设备进行实际测飞实验,测飞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测高精度,改善高度突跳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坐标雷达 比幅测高 高度突跳 测高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高差覆冰输电线路链式脱冰振动 被引量:11
19
作者 晏致涛 李孟珠 +1 位作者 熊辉 游溢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5-121,共7页
输电线路是电网中重要的生命线工程,覆冰荷载是输电线路最大威胁之一.以国网新疆电力科学研究院某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商业软件ANSYS进行输电线路的有限元数值仿真,通过冰单元生死技术实现对覆冰输电线链式和同时脱冰振动的有限元分析,... 输电线路是电网中重要的生命线工程,覆冰荷载是输电线路最大威胁之一.以国网新疆电力科学研究院某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商业软件ANSYS进行输电线路的有限元数值仿真,通过冰单元生死技术实现对覆冰输电线链式和同时脱冰振动的有限元分析,得到等高差和有高差下单跨输电线脱冰跳跃高度的规律,由此与缩尺模型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链式和同时覆冰导线脱冰模拟结果与实验吻合很好,相差在5%以内,证明了模拟方式的准确性;在等高差链式脱冰下,随着脱冰速度的增大,最大脱冰跳跃高度会增大逼近到一个定值,而最大轴力不随脱冰速度变化而变化.有高差链式脱冰情况下,保持初张力不变时,随着高差的增大,跨中最大脱冰跳跃高度近似指数增大,链式脱冰的最大跳跃高度逐渐逼近同时脱冰的跳跃高度值;高差的存在会加剧输电线的上翻情况,也即是脱冰跳跃最大高度大于覆冰后的垂度,可以通过降低输电线的初张力或者覆冰厚度来减少上翻情况的发生,降低危险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输电线路 数值仿真 覆冰 跳跃高度 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优秀男排选手的身高、体重、年龄与弹跳素质特征——兼析亚洲男排现状 被引量:27
20
作者 张雪临 曹景伟 《浙江体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1-14,54,共5页
以亚特兰大奥运会男子排球决赛队员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身高、体重、年龄、弹跳素质进行数理统计,揭示当今世界级优秀男排运动员的基本特征,为亚洲男排的重新崛起提供部分参考依据。
关键词 男排 身高 体重 年龄 助跑摸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