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se of 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 in spine surgery 被引量:5
1
作者 Marios Lykissas Ioannis Gkiatas 《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17年第7期531-535,共5页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 are osteoinductive factors which have gained popularity in orthopaedicsurgery and especially in spine surgery. The use of 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 has been officially ...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 are osteoinductive factors which have gained popularity in orthopaedicsurgery and especially in spine surgery. The use of 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 has been officially approved by the United State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only for single level an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nevertheless it is widely used by many surgeons with off-label indications. Despite advantages in bone formation, its use still remains a controversial issue and several complications have been described by authors who oppose their wide u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 SPINE fusion BONE GRAFT Yale UNIVERSITY Open Data proj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重组SCF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系的建立及初步鉴定 被引量:2
2
作者 薛生 孙瑛勋 +1 位作者 朱元晓 沈倍奋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93年第4期35-37,共3页
本研究利用PEX31B作为载体,在大肠杆菌表达出重组人SCF融合蛋白。用该蛋白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鼠-鼠杂交瘤技术,成功地获得4株分泌抗人重组SCF单克隆抗体(下称单抗)的杂交瘤细胞系。经检测,它们所分泌的抗体亚类均为IgG1,免... 本研究利用PEX31B作为载体,在大肠杆菌表达出重组人SCF融合蛋白。用该蛋白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鼠-鼠杂交瘤技术,成功地获得4株分泌抗人重组SCF单克隆抗体(下称单抗)的杂交瘤细胞系。经检测,它们所分泌的抗体亚类均为IgG1,免疫印迹试验和抗体特异性鉴定证实,4株单抗均能特异性地识别可溶性SCF。抗SCF单抗杂交瘤细胞系的建立,为深入研究SCF的生物学特性、功能以及SCF产品的纯化,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融合蛋白 杂交瘤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防己甲素片联合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炎症指标、免疫功能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3
作者 李晓华 曾静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5年第6期69-72,共4页
目的 探讨汉防己甲素片联合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炎症指标、免疫功能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108例RA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 目的 探讨汉防己甲素片联合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炎症指标、免疫功能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108例RA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和研究组(54例,汉防己甲素片联合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晨僵时间短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及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CD3^(+)、CD4^(+)及CD4^(+)/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骨钙素(BGP)及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汉防己甲素片联合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RA的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的晨僵时间,降低疼痛程度及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及骨代谢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防己甲素片 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类风湿性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hibitory effect of endostatin expressed by human liver carcinoma SMMC7721 on endothelial cell proliferation in vitro 被引量:11
4
作者 Xuan Wang Fu-Kun Liu Xi Li Jai-Sou Li,Research Institute of General Surgery,Clinical School of Medicine,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02,Jiangsu Province,China Gen-Xin Xu,Department of Molecular Biology,Nanjing Military Medical School,Nanjing 210002,Jiangsu Province,Chin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53-257,共5页
AIM: To construct a stable transfectant of human liver carcinoma cell line SMMC7721 that could secret human endostatin and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human endostatin expressed by the transfectant on endothelial cell pr... AIM: To construct a stable transfectant of human liver carcinoma cell line SMMC7721 that could secret human endostatin and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human endostatin expressed by the transfectant on endothelial cell proliferation. METHODS: Recombinant retroviral plasmid pLncx-Endo containing the cDNA for human endostatin gene together with rat albumin signal peptide was engineered and transferred into SMMC7721 cell by lipofectamine. After selection with G418, endostatin-transfected SMMC7721 cells were chosen and expanded.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and Western blot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human endostatin in transfected SMMC7721 cells and its medium. The conditioned medium of endostatin-transfected and control SMMC7721 cells were collected to cultivate with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for 72 hours.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endostatin, expressed by transfected SMMC7721 cells, on endothelial proliferation in vitro was observed by using MTT assay. RESULTS: A 550 bp specific fragment of endostatin gene was detected from the PCR product of endostatin-transfected SMMC7721 cells.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Western blot analysis confirmed the expression and secretion of foreign human endostatin protein by endostatin-transfected SMMC7721 cells. In vitro endothelial proliferation assay showed that 72 hours after cultivation with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the optical density (OD) in group using the medium from endostatin-transfected SMMC7721 cells was 0.51 +/- 0.06, lower than that from RPMI 1640 group (0.98 +/- 0.09) or that from control plasmid pLncx-transfected SMMC7721 cells (0.88 +/- 0.11). The inhibitory rate for medium from endostatin-transfected SMMC7721 cells was 48%,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from empty plasmid pLncx-transfected SMMC7721 cells (10.2%, P【0.01). CONCLUSION: Human endostatin can be stably expressed by SMMC7721 cell transferred with human endostatin gene and its product can significantly inhibit the proliferation of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 in vitr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imals Antineoplastic Agents CARCINOMA Cell Line Collagen ENDOSTATINS Endothelium Vascular humans Liver Neoplasms Peptide Fragments Rats recombinant fusion proteins Transduction Genetic Tumor Cells Cultur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ression, purification and bioactivity of human 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 被引量:2
5
作者 Yang-De Zhang Jian Zhou +4 位作者 Jin-Feng Zhao Jian Peng Xiao-Dong Liu Xin-Sheng Liu Ze-Ming Ji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27期4401-4405,共5页
AIM: To construct the expression vectors for prokaryotic and eukaryotic human 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 (hALR) and to study their biological activity. METHODS: hALRcDNA clone was obtained from plasmid pGEM-T... AIM: To construct the expression vectors for prokaryotic and eukaryotic human 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 (hALR) and to study their biological activity. METHODS: hALRcDNA clone was obtained from plasmid pGEM-T-hALR, and cDNA was subcloned into the prokatyotic expression vector pGEX-4T-2. The recombinant vector and pGEX-4T-2hALR were identified by enzyme digestion and DNA sequencing and transformed into E coli JM109. The positively selected clone was induced by the expression of GST-hALR fusion protein with IPTG, then the fusion protein was purified by glutathine s-transferase (GST) sepharose 4B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cleaved by thrombin and the hALR monomer was obtained and detected by measuring H thymidine incorporation. RESULTS: The product of PCR from plasmid pGEM-T- hALR was examined by 1.5% sepharose electrophoresis. The specific strap was coincident with the theoretical one. The sequence was accurate and pGEX-4T-hALP digested by enzymes was coincident with the theoretical one. The sequence was accurate and the fragment was inserted in the positive direction. The recombinant vector was transformed into E coli JM109. SDS-PAGE proved that the induced expressive fusion protein showed a single band with a molecular weight of 41 kDa. The product was purified and cleaved. The molecular weights of GST and hALR were 26 kDa, 15 kDa respectively. The recombinant fusion protein accounted for 31% of the total soluble protein of bacterial lysate. HALR added to the culture medium of adult rat hepatocytes in primary culture and HepG2 cell line could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rate of DNA synthesis compared to the relevant control groups (P 〈 0.01).CONCLUSION: Purified hALR has the ability to stimulate DNA synthesis of adult rat hepatocytes in primary culture and HepG2 cells in vitro, and can provide evidence for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 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 Gene recombination EXPRESSION PURIFICATION fusion protein TRANSFORMATION Biological activ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cloning and expression of human papiilomavirus type 18 E6 gene in Escherichia coli
6
作者 文维延 徐钤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1991年第1期15-20,共6页
We have cloned the E6 gene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 18 into anexpression plasmid pBD2.One of the recombinant plasmids (named pDV11) wasidentified by DNA analysis and protein product analysis.It could express a new... We have cloned the E6 gene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 18 into anexpression plasmid pBD2.One of the recombinant plasmids (named pDV11) wasidentified by DNA analysis and protein product analysis.It could express a newprotein whose molecular weight correspods well with the expected one.Afterpurification,the expressed protein showed a positive result in countercurrentimmuno-electrophoresis with anti-β-gal serum and was proved to be the expectedβ-gal/E6 fusion protein.The physical map of pDV11 was also prepa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 18 recombinant and EXPRESSION LAC promoter EXPRESSION PLASMID fusion prote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7
作者 王燕玲 王丽娜 +5 位作者 黄巧玲 王燕燕 宋娜娜 刘旭蓉 吴静 蔡兴锐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1265-1268,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治疗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TEN患者20例,均给予rhTNFR:Fc治疗。治疗21 d后,记录TE... 目的探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治疗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TEN患者20例,均给予rhTNFR:Fc治疗。治疗21 d后,记录TEN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不同时段(治疗后7、14、21 d)的药疹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DASI)评分[DASI评分平均值,50%DASI(DASI50)、75%DASI(DASI75)、90%DASI(DASI90)所占比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体温下降时间、皮疹控制时间、住院时间及药物治疗的安全性。结果治疗21 d后,TEN患者中,显效18例(90.00%),有效2例(10.00%)。TEN患者治疗后7、14、21 d的DASI评分分别为(30.44±5.68)、(5.28±2.31)、(2.04±1.12)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52.34±7.4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治疗前、治疗7 d、治疗14 d,治疗21 d后的DASI50(100.00%)、DASI75(100.00%)、DASI90(90.00%)的改善比率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EN患者治疗后7、14、21 d的血清TNF-α水平分别为(22.73±5.58)、(15.99±4.60)、(4.44±1.10)pg/mL,均低于治疗前[(33.63±17.36)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EN患者体温下降时间为(2.49±0.81)d,皮疹控制时间为(5.19±1.90)d,住院时间为(11.92±4.20)d。治疗期间患者未出现终止治疗或失访,均未出现急性不良反应,随访期间病情未见复发,定期复查结果显示并无合并症、活动性肝炎与结核疾病等。结论rhTNFR:Fc作为治疗TEN疾病的药物其疗效随治疗时间延长而提高,可降低血清TNF-α水平与DASI评分,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生物制剂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抑制剂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注射用依那西普致葡萄膜炎2例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孙武 陈水龄 +5 位作者 周婉瑜 史航 刘璐 贺严 付文涛 褚利群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4期457-460,共4页
目的探讨TNF-α抑制剂与葡萄膜炎发病的关系并分析TNF-α抑制剂诱发性葡萄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3年2月某院收治的2例使用TNF-α抑制剂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注射用依那西普后出现葡萄... 目的探讨TNF-α抑制剂与葡萄膜炎发病的关系并分析TNF-α抑制剂诱发性葡萄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3年2月某院收治的2例使用TNF-α抑制剂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注射用依那西普后出现葡萄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葡萄膜炎发生时间分别在用药后2周和6周,其中前葡萄膜炎1例,前、中间葡萄膜炎1例,经对症治疗后均有好转。在持续生物制剂治疗过程中2例患者均有反复发作倾向。查阅文献发现目前引起葡萄膜炎的TNF-α抑制剂主要包括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等,多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肿瘤、强直性脊柱炎、眼内葡萄膜炎患者等。患者年龄区间在5~77岁,发病时间为用药后1周~4年。经系统治疗,停止免疫抑制剂后,绝大多数诱发性葡萄膜炎患者视力可恢复。结论TNF-α抑制剂可以诱发葡萄膜炎的发生,发病类型以前葡萄膜炎为主,且有复发倾向。及时诊疗后患者的视力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F-Α抑制剂 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注射用依那西普 葡萄膜炎 副作用 英夫利昔单抗 阿达木单抗 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糖蛋白激素β5/α2融合蛋白在CHO-S细胞中的表达纯化及功能活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千爱君 萧耿苗 +4 位作者 李壮 梁志成 穆云萍 赵子建 李芳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0-396,共7页
目的在悬浮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inese hamster ovary cells,CHO-S)中分泌表达、纯化重组hCGH-CTP融合蛋白,验证其对3T3-L1成熟脂肪细胞脂质积累的影响。方法构建CTP连接肽融合人糖蛋白激素β5/α2重组蛋白表达载体pcDNA3.1-rhCGH-CTP,... 目的在悬浮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inese hamster ovary cells,CHO-S)中分泌表达、纯化重组hCGH-CTP融合蛋白,验证其对3T3-L1成熟脂肪细胞脂质积累的影响。方法构建CTP连接肽融合人糖蛋白激素β5/α2重组蛋白表达载体pcDNA3.1-rhCGH-CTP,将其瞬时转染CHO-S悬浮细胞中,大量表达纯化并验证rhCGH-CTP蛋白生物学活性;通过干预3T3-L1成熟脂肪细胞24 h,观察细胞内甘油三酯(TG)水平的变化。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hCGH-CTP蛋白在CHO-S细胞中成功表达,表达量可达715.4 mg·L^(-1);用AKTA pure蛋白纯化系统纯化蛋白,SDS-PAGE方法鉴定纯化出的蛋白纯度较高可达90%。此外,在高表达TSHR基因的成熟脂肪细胞3T3-L1中,利用ELISA试剂盒测定不同浓度rhCGH-CTP蛋白干预后胞内cAMP含量明显升高,说明rhCGH-CTP蛋白具有生物活性;油红O染色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rhCGH-CTP蛋白干预组的成熟脂肪细胞中TG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成功表达并纯化了rhCGH-CTP融合蛋白,其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并能有效降低TG,该研究为后续深入揭示CGH蛋白的生理作用及在临床实践中的潜在应用提供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糖蛋白激素β5/α2融合蛋白 真核表达 悬浮CHO-S细胞 cAMP活性 基因工程 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Ⅰ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表达及纯化
10
作者 滕飞 柯博文 +3 位作者 全冰华 王勇 易祥 韩双艳 《现代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1-48,共8页
胶原蛋白(Collagen)目前广泛应用于食品、医疗、美容等领域,然而,重组胶原蛋白存在包涵体形式表达及纯度较低等问题,限制了其规模化生产及制备应用。该研究在Ⅰ型人源化胶原蛋白hCOL1A1的基础上,在其N末端融合了小分子泛素样修饰蛋白(SU... 胶原蛋白(Collagen)目前广泛应用于食品、医疗、美容等领域,然而,重组胶原蛋白存在包涵体形式表达及纯度较低等问题,限制了其规模化生产及制备应用。该研究在Ⅰ型人源化胶原蛋白hCOL1A1的基础上,在其N末端融合了小分子泛素样修饰蛋白(SUMO)和6×His标签,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ET21a(+)-SUMO-hCOL1A1,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通过对工程菌BL21(DE3)/pET21a(+)-SUMO-hCOL1A1进行IPTG诱导表达、培养条件的优化及蛋白的分离纯化,实现了重组Ⅰ型人源化胶原蛋白hCOL1A1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表达及有效纯化。工程菌破碎上清经Ni-NTA亲和层析、TEV酶切、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可收获纯度95%以上的hCOL1A1蛋白。所确定的25℃诱导培养温度,添加0.4 mmol/L IPTG的最佳诱导培养条件,进一步在5 L发酵罐进行分批补料发酵放大,最终蛋白产量达到1.43 g/L。该研究实现了hCOL1A1蛋白的可溶表达、5 L发酵罐生产及纯化,为重组胶原蛋白大规模生物合成及纯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胶原蛋白 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 融合表达 蛋白纯化 分批补料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11
作者 曾宪林 李曼 谢永欣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6期25-28,共4页
目的 观察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7月龙岩市第二医院血液风湿科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98例,依据随机抽签法分为联合抗风湿组和常规... 目的 观察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7月龙岩市第二医院血液风湿科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98例,依据随机抽签法分为联合抗风湿组和常规抗风湿组,每组49例。常规抗风湿组采取常规抗风湿治疗,联合抗风湿组在常规抗风湿组基础上使用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6个月。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血清类风湿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白介素-6(IL-6)],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抗风湿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高于常规抗风湿组81.63%(χ^(2)=5.018,P=0.025)。治疗6个月后,2组晨僵时间较治疗前缩短,压痛指数评分、疼痛指数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抗风湿组短/低于常规抗风湿组(P均<0.01);2组CRP、RF、IL-6水平较治疗前下降,ESR较治疗前缩小,且联合抗风湿组低/小于常规抗风湿组(P均<0.01)。联合抗风湿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08%,低于常规抗风湿组的18.37%(χ^(2)=5.018,P=0.025)。结论 常规抗风湿治疗基础上采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显著,利于临床症状、血清指标的改善,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及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促进病症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类风湿因子 炎性因子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藤壮骨片联合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曹森林 辜转荣 程铁兵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4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探究芪藤壮骨片联合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血清人类白细胞抗原B 27(human leukocyte antigen B 27,HLA-B27)阳性强弱将其分为... 目的探究芪藤壮骨片联合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血清人类白细胞抗原B 27(human leukocyte antigen B 27,HLA-B27)阳性强弱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芪藤壮骨片联合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进行治疗,2组均治疗18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脊柱关节疼痛评分以及炎症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脊柱关节疼痛评分及HLA-B27和免疫炎症相关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上述评分及实验室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芪藤壮骨片联合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能有效减轻患者的脊柱关节疼痛度,并降低炎症相关指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藤壮骨片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强直性脊柱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疗法联合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6
13
作者 魏艳林 吕青 +4 位作者 李秋霞 李丽 戈兰 曹双燕 古洁若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通过综合国内外相关的运动疗法,建立一套方便强直性脊柱炎(AS)病人简单易行有效运动疗法;并探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联合该运动疗法治疗AS的有效性和价值。【方法】本研究共纳入符合1984修订的纽约诊断标准... 【目的】通过综合国内外相关的运动疗法,建立一套方便强直性脊柱炎(AS)病人简单易行有效运动疗法;并探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联合该运动疗法治疗AS的有效性和价值。【方法】本研究共纳入符合1984修订的纽约诊断标准活动性AS患者60例,随机分配到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患者均予每周一次50 mg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皮下注射,用药时间12周,研究组同时联合运动治疗。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第0、2、6和12周患者ASAS20、BASFI、BASDAI、ASDAS3、BASMI、患者总体评价、ASQo L、CRP、ESR等指标,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间疗效差异。【结果】研究组,ASAS20改善达到80.67%,BASFI、BASDAI、ASDAS2、BASMI、患者总体评价、ASQo L、CRP和ESR在治疗后3个月均得到显著的改善(P<0.05)。对照组,ASAS20改善达到80.67%,其余指标除BASMI(P=0.681)、Schober(P=0.578)和胸廓活动度(P=0.161)外,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BASMI、Schober、扩胸度及ASQo L比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皆<0.05)。【结论】此运动疗法联合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AS较之单独使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在活动度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均具有显著的疗效,且对患者的脊椎活动度、胸廓活动度和机体功能改善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运动疗法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MUC1和鼠Muc1蛋白疫苗抗肿瘤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4
14
作者 方芳 宋献美 +4 位作者 张庆勇 马吉春 窦蕊 陈文博 台桂香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4-118,F0003,共6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MUC1-MBP和鼠Muc1-MBP疫苗的抗肿瘤作用,为肿瘤疫苗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人MUC1-MBP和鼠Muc1-MBP融合蛋白分别免疫小鼠,实验分为阴性对照组、人MUC1-MBP组和鼠Muc1-MBP组,ELISA方法分别检测小鼠血清抗人MUC1... 目的:探讨重组人MUC1-MBP和鼠Muc1-MBP疫苗的抗肿瘤作用,为肿瘤疫苗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人MUC1-MBP和鼠Muc1-MBP融合蛋白分别免疫小鼠,实验分为阴性对照组、人MUC1-MBP组和鼠Muc1-MBP组,ELISA方法分别检测小鼠血清抗人MUC1抗体与抗鼠Muc1抗体的交叉反应;LDH法检测小鼠抗人MUC1和鼠Muc1特异的CTL活性。通过小鼠肺癌转移模型及皮下人乳腺癌移植瘤模型检测人MUC1-MBP和鼠Muc1-MBP免疫诱导的抗肿瘤作用。结果:抗人MUC1抗体和鼠Muc1抗原可产生较强的交叉反应,抗鼠Muc1抗体与人MUC1抗原可产生较弱的交叉反应;人MUC1-MBP和鼠Muc1-MBP免疫均可诱导CTL杀伤活性,对MCF-7细胞杀伤活性分别为(48.7±7.1)%和(54.6±7.8)%,对LLC1细胞杀伤活性分别为(61.9±10.2)%和(43.5±8.4)%。人MUC1-MBP组和鼠Muc1-MBP组小鼠Lewis肺癌的肺结节转移抑制率分别为94.4%和68.5%;在人乳腺癌移植瘤实验中,人MUC1-MBP组、鼠Muc1-MBP组和PBS组小鼠肿瘤平均体积分别(23.5±15.7)、(56.5±46.7)和(142.8±70.2)mm3,人MUC1-MBP组和鼠Muc1-MBP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人MUC1和鼠Muc1有共同的B和T细胞表位,人MUC1诱导的交叉反应更强烈;人MUC1-MBP诱导的抗肿瘤活性强于鼠Muc1-MBP抗肿瘤活性;人MUC1-MBP有希望发展成人类抗肿瘤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MUC1-MBP 鼠Muc1—MBP 重组融合蛋白质类 癌症疫苗 交叉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表达麻疹病毒L4株HA和F蛋白及人白细胞介素2(IL2)的重组痘苗病毒疫苗株的构建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克俭 阮力 +4 位作者 朱诚 孙朝辉 陆柔剑 徐水婵 朱既明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99-306,共8页
构建了同时表达麻疹病毒LA株HA和F基因及人白细胞介素2(IL2)的重组痘苗病毒疫苗株RVJMLHAFKIL2。Westemblot结果显示,HA、F和人IL2基因均在痘苗病毒中稳定有效表达,且产物与天然蛋白相近。H... 构建了同时表达麻疹病毒LA株HA和F基因及人白细胞介素2(IL2)的重组痘苗病毒疫苗株RVJMLHAFKIL2。Westemblot结果显示,HA、F和人IL2基因均在痘苗病毒中稳定有效表达,且产物与天然蛋白相近。HA分子有糖化的79kD和非糖化的田kD两种形式;F分子以60kD的前体F0、43kD的F1和18kD的F2三种形式存在。表达产物的血凝效价为1:8,血溶活性OD540的测定结果是O37。该重组病毒免疫新西兰白兔及C57小鼠,可以产生抗麻诊病毒HA和F蛋白的特异性ELISA(1:644~1600)、血凝抑制(1:256~512)、血溶抑制(1:80~160)和NT(1:640)抗体。接种兔及裸鼠后的毒力反应,明显低于只表达IL2的重组痘苗病毒疫苗株RVJ123,表现为兔皮肤红肿范围小,持续时间短,皮肤无坏死;裸鼠毒力的结果,表现出RVJMLHAFKIL2病毒只存留于接种局部,而且滴度大大降低,未发现该病毒向其它脏器播散和增殖。麻疹重组痘苗病毒疫苗株的构建为该疫苗株的人体免疫观察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病毒 融合蛋白 白细胞介素 重组痘苗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肽Cecropin B-人溶菌酶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7
16
作者 冯瑄 杨晓燕 边六交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5,共3页
目的是构建抗菌肽B (CecropinB)和人溶菌酶 (hLyso)的融合蛋白表达载体。从pUC118-hLyso上卸下人溶菌酶基因后 ,通过重叠区扩增法人工合成抗菌肽B基因 ,并将其融合到人溶菌酶基因的 5’端。将抗菌肽B基因和人溶菌酶基因按正确的阅读框... 目的是构建抗菌肽B (CecropinB)和人溶菌酶 (hLyso)的融合蛋白表达载体。从pUC118-hLyso上卸下人溶菌酶基因后 ,通过重叠区扩增法人工合成抗菌肽B基因 ,并将其融合到人溶菌酶基因的 5’端。将抗菌肽B基因和人溶菌酶基因按正确的阅读框架定向克隆至大肠杆菌高效表达载体pET32a,终止子位于人溶菌酶基因的 3’端。PCR鉴定及序列分析表明 ,所转化的BL2 1(DE3)菌落中含有插入CecropinB -hLyso基因的重组质粒pET32a -CB -hLys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CecropinB 人溶菌酶 融合蛋白 融合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赵浩 赵福涛 王艳玲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509-1511,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7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rhTNFR:Fc治疗A组22例(rhTNFR:Fc25mg/次,2次/周;甲氨蝶呤10mg/周)、rhTNFR:Fc治疗B组2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7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rhTNFR:Fc治疗A组22例(rhTNFR:Fc25mg/次,2次/周;甲氨蝶呤10mg/周)、rhTNFR:Fc治疗B组24例(rhTNFR:Fc12.5mg/次,2次/周;甲氨蝶呤10mg/周)和对照组30例(甲氨蝶呤10mg/周)。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开始后不同时间点(2、4、6、8、12、16、24周)进行关节功能相关指标检测,包括关节肿胀数、压痛数、疼痛程度、晨僵时间、健康评价问卷(HAQ)评分、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关节功能指标的变化,比较治疗后各组关节功能改善情况,以达到ACR20、ACR50、ACR70改善标准来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关节功能相关指标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三组患者各项关节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其中rhTNFR:Fc治疗A、B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第2、4周,rhTNFR:Fc治疗A组达到ACR50改善标准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B组(P<0.05);在治疗后第8、12、16、24周,A、B两组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rhTNFR:Fc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是一个有效且经济的备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类风湿关节炎 甲氨蝶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递减联合沙利度胺递增治疗方案干预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的1年评价 被引量:19
18
作者 周进 付林 +1 位作者 周珍 李秋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5期5664-5669,共6页
背景: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如益赛普、阿达木单抗等)是目前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的最佳选择,但此类药物价格昂贵,寻求有效价廉的替代方案势在必行。目的:探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益赛普)递减应用联合沙利度胺递... 背景: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如益赛普、阿达木单抗等)是目前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的最佳选择,但此类药物价格昂贵,寻求有效价廉的替代方案势在必行。目的:探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益赛普)递减应用联合沙利度胺递增治疗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的1年随访。方法:研究经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86例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3例,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2组患者均用益赛普皮下注射,均25mg/次:初始用药,2次/周,连用2个月;当病情达到临床缓解标准后,即将益赛普每隔2个月递减剂量:第3个月初由2次/周减至1次/周;第5个月初减至10d1次;第7个月初减至2周1次;第9个月初减至3周1次;第11个月初减至4周1次,此后不再减量,用至12月末。若每次减量使病情加重而达不到临床缓解标准,则将益赛普重新调回前一个剂量。联合组患者同时联用沙利度胺片睡前服用,1次/d。初始剂量25mg/d,连用2个月,以后每隔2个月剂量递增25mg/d,直到第7个月初达到100mg/d时不再增加。2组患者疗程为12个月。结果与结论:①对照组43例,完成12个月疗程38例;联合组43例,完成12个月疗程40例;②从治疗后第4个月末至第12个月末,联合组的基于C-反应蛋白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度评分(ASDAS-CRP)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③联合组的20%改善程度(ASAS20)达标率和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评价ASAS5/6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④联合组的临床缓解维持率高于对照组(χ~2=8.527,P=0.003);⑤12个月内联合组每位患者益赛普总用药量低于对照组(t=2.932,P=0.004);⑥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174,P=0.677);⑦结果说明,益赛普递减联合沙利度胺递增治疗强直性脊柱炎12个月,在延长益赛普用药间隔的方案中,可取得较高的疾病缓解率或低疾病活动状态,沙利度胺联合益赛普并不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沙利度胺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GF和hbFGF的C端(78-154aa)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及活性测定 被引量:3
19
作者 余榕捷 张玲 +4 位作者 林剑 谢秋玲 孙奋勇 蒲含林 李志英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67-370,共4页
目的 :将人表皮生长因子 (hEGF)与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hbFGF)的C端连接 ,构建出既可与肝素结合 ,又具有促进细胞生长活性的融合蛋白 ,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方法 :将PCR扩增hEGF全基因与PCR扩增hbFGF 5 端的 2 31bp的片段连... 目的 :将人表皮生长因子 (hEGF)与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hbFGF)的C端连接 ,构建出既可与肝素结合 ,又具有促进细胞生长活性的融合蛋白 ,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方法 :将PCR扩增hEGF全基因与PCR扩增hbFGF 5 端的 2 31bp的片段连接 ,克隆到表达载体pJN ,构建出含融合基因的表达质粒pJRH。将pJRH转化BL2 1(DE3)表达菌株 ,获得融合蛋白的表达菌株pJRH(BL)。Westernblot检测表达产物免疫学活性。表达产物上肝素亲和柱和分子筛进行纯化。结果 :融合蛋白表达产量为 30 % ,融合蛋白不仅能与肝素结合 ,而且具有促细胞增殖的活性。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融合蛋白有EGF的免疫活性。融合蛋白的等电点为 5 2。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一个hEGF和hbFGF的C端的融合蛋白 ,该蛋白基本保持了两者原有的生物活性。作为一个新的活性因子 ,本研究为探讨活性因子蛋白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 尿抑胃素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碱性 重组融合蛋白类 大肠杆菌 H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MD-2/GST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的表达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发良 顾长国 +1 位作者 胡承香 李磊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6-208,共3页
构建人髓样分化蛋白 2 (humanmyeloiddifferentiatonprotein 2 ,hMD 2 )与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 ( glutathione S transferase,GST)的融合蛋白(hMD 2 /GST)表达载体PGEX 4T 1/hMD 2 ,在大肠杆菌中融合表达hMD 2 /GST。以真核表达载体PEF B... 构建人髓样分化蛋白 2 (humanmyeloiddifferentiatonprotein 2 ,hMD 2 )与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 ( glutathione S transferase,GST)的融合蛋白(hMD 2 /GST)表达载体PGEX 4T 1/hMD 2 ,在大肠杆菌中融合表达hMD 2 /GST。以真核表达载体PEF BOS/hMD 2为模板 ,用PCR法在MD 2编码序列上下游引入酶切位点和终止密码子 ;将hMD 2编码序列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 4T 1的相应酶切位点 ;用PCR和酶切筛选、鉴定重组质粒PGEX 4T 1/hMD 2 ,并对插入基因片断测序 ;重组质粒PGEX 4T 1/hMD 2转化大肠杆菌 ,经IPTG诱导后用SDS PAGE分析表达产物。结果PCR、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证实MD 2编码序列正向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 4T 1的相应酶切位点 ,片断与PCR扩增产物大小相同、序列无误、阅读框架正确 ;SDS PAGE证实hMD 2 /GST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 3 0 %。说明成功构建了PGEX 4T 1/hMD 2载体 ,hMD 2 /GST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得到初步表达 ,为M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融合蛋白类 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 人髓样分化蛋白-2 遗传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