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94篇文章
< 1 2 1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擦除编码和副本复制的分布式混合存储研究
1
作者 付雄 宋朝阳 +1 位作者 王俊昌 邓松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47,共6页
随着大数据技术、云计算、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数据呈爆炸性增长,海量数据的高效存储成为当前互联网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传统的多副本冗余机制导致了巨大的存储成本,引起了研究者们对新型存储解决方案的关注。... 随着大数据技术、云计算、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数据呈爆炸性增长,海量数据的高效存储成为当前互联网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传统的多副本冗余机制导致了巨大的存储成本,引起了研究者们对新型存储解决方案的关注。在这一背景下,提出了一种基于擦除编码和副本复制的分布式混合存储策略。该策略根据数据特性,对热数据采用副本复制以确保高可靠性和性能,而对冷数据则采用擦除编码以提高存储利用率。基于牛顿冷却定律将数据文件划分为热文件和冷文件,并引入一种自适应的数据温度识别及冷热数据自适应动态分配算法,使系统能够在运行时自动调整冷热数据的比例,然后根据实时数据冷热情况智能调整数据的存储策略,体现了系统在动态环境下的自适应性。其不仅增强了系统对动态工作负载的适应能力,也为提高分布式存储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效率和灵活性提供了新的范式。这一创新点在学术和实践层面都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同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策略的有效性和可用性,其为分布式存储系统的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副本复制 擦除编码 冷热数据 存储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低温和硬度对电缆附件硅橡胶材料绝缘性能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2
作者 张帆 王景兵 +5 位作者 齐朋帅 周旭光 张连康 王家兴 魏艳慧 李国倡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2-110,共9页
温度是影响电缆附件绝缘性能的关键因素。文中分析了不同硬度硅橡胶材料的红外光谱和玻璃化转变特性,测试分析了高低温环境-40~+60℃下不同硬度电缆附件硅橡胶材料的介电性能、电阻特性和击穿特性;从微观层面,通过计算分析不同温度硅橡... 温度是影响电缆附件绝缘性能的关键因素。文中分析了不同硬度硅橡胶材料的红外光谱和玻璃化转变特性,测试分析了高低温环境-40~+60℃下不同硬度电缆附件硅橡胶材料的介电性能、电阻特性和击穿特性;从微观层面,通过计算分析不同温度硅橡胶的自由体积和均方位移等参数,揭示了高低温对硅橡胶材料绝缘性能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随着温度升高,硬度40 HA硅橡胶相对介电常数从3.66下降到3.22,下降约12%,相比而言90 HA硅橡胶下降约15%;两者介质损耗角正切值在-40~+60℃范围内均基本不变,平均值分别为1.46×10^(-3)和1.57×10^(-3)。这是由于温度的升高,硅橡胶分子均方位移增大,这种无序性运动阻碍了束缚电荷极化过程;此外,白炭黑含量增大会提高硬度90 HA硅橡胶的介电常数。随着温度的升高-40~+60℃,硬度40 HA硅橡胶材料体积电阻率从1.24×10^(17)Ω·cm下降到1.14×10^(15)Ω·cm;同一温度下硬度90 HA硅橡胶体积电阻率整体降低约1个量级。这主要与温度引起的载流子浓度、迁移率变化以及白炭黑的含量有关系。随着温度的升高-40~+60℃硬度40 HA硅橡胶击穿场强从39.29 kV/mm下降到23.98 kV/mm,下降约39%,同一温度下硬度90 HA的试样击穿强度略有降低。这是由于温度升高硅橡胶自由体积增大,导致电子自由行程变大,自由电子加速获得的能量更多;同时,白炭黑作为杂质引入会导致硅橡胶发生弱点击穿概率增加。该工作对于电缆附件异常分析和性能提升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附件 硅橡胶 高低温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热冬冷地区某三甲医院空调制冷机房运行性能实测研究
3
作者 舒展 苏阳洋 +7 位作者 王元国 付开旗 次仁旺姆 陈敏 彭晨玮 龚飞 邓杰文 魏庆芃 《暖通空调》 2025年第2期145-151,105,共8页
医院建筑夏季供冷需求高,实现制冷机房高效运行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益。以夏热冬冷地区某三甲医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空调制冷机房在夏季的运行性能进行实测研究,总结出冷水机组运行负荷率偏低,蒸发器与冷凝器换热性能不佳,冷水、冷... 医院建筑夏季供冷需求高,实现制冷机房高效运行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益。以夏热冬冷地区某三甲医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空调制冷机房在夏季的运行性能进行实测研究,总结出冷水机组运行负荷率偏低,蒸发器与冷凝器换热性能不佳,冷水、冷却水系统缺乏合理调控导致的大流量小温差等问题,并提出了优化措施。研究结果旨在为同类建筑制冷机房节能运维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热冬冷地区 医院建筑 空调 制冷机房 冷水机组 水系统 实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新质生产力与城乡融合耦合协调时空分析
4
作者 余文学 张颖 《河南科学》 2025年第3期446-456,共11页
选取2012—2022年长三角地区各地级市的新质生产力与城乡融合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运用熵权法分别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分别计算综合发展指数和耦合协调度,并应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冷热点分析探析该地区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发展规律。结果表... 选取2012—2022年长三角地区各地级市的新质生产力与城乡融合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运用熵权法分别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分别计算综合发展指数和耦合协调度,并应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冷热点分析探析该地区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发展规律。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城市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于城乡融合发展水平,但其增长速度高于城乡融合;两系统发展水平呈现出江苏>浙江>安徽的空间非均衡特征;截至2022年仅有上海市达到高水平协调阶段;空间上呈现出耦合协调度“东热西冷”的格局:东南沿海地区为高值的集聚区如上海、苏州等地,越靠向内陆地区则低值的集聚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城乡融合 耦合协调度 冷热点分析 熵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热冬冷地区某三甲医院供暖系统运行性能实测研究
5
作者 舒展 苏阳洋 +4 位作者 王元国 马明辉 彭晨玮 龚飞 邓杰文 《暖通空调》 2025年第2期138-144,共7页
医院建筑具有功能复杂、能耗强度高等特点,是节能减排的重要领域。特别是夏热冬冷地区三甲医院通常采用燃气锅炉系统来满足冬季供暖需求,但易出现能源消耗大、能源利用效率低、碳排放较高等问题。以夏热冬冷地区某三甲医院为例,对其燃... 医院建筑具有功能复杂、能耗强度高等特点,是节能减排的重要领域。特别是夏热冬冷地区三甲医院通常采用燃气锅炉系统来满足冬季供暖需求,但易出现能源消耗大、能源利用效率低、碳排放较高等问题。以夏热冬冷地区某三甲医院为例,对其燃气锅炉供暖系统运行能耗、供热量及关键设备实际运行性能开展了实测研究,总结出燃气锅炉频繁启停、板式换热器换热性能不佳、水系统存在大流量小温差,以及末端室内环境冷热不均等问题,存在较大的节能优化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热冬冷地区 医院建筑 供暖系统 燃气锅炉 板式换热器 实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评估与转移预测
6
作者 姜俊超 李彩玲 吕乐婷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40-48,共9页
基于SolVES模型,以游客的主观偏好为基础,评估和量化大连市5区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探索其社会价值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对青岛市4区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进行转移预测.结果表明:大连市5区的城市生态系统社会价值评估中,... 基于SolVES模型,以游客的主观偏好为基础,评估和量化大连市5区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探索其社会价值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对青岛市4区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进行转移预测.结果表明:大连市5区的城市生态系统社会价值评估中,游客在美学、文化、生物多样性以及生物可持续性价值赋予明显的偏好;各社会价值类型在空间上呈现显著性聚类分布,各价值类型冷热点区域分布具有关联性;受访游客偏好良好的亲水性景观,且交通便利、海拔较低、缓坡的地方更适合休憩.在青岛市4区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评估中,游客在美学、生物多样性和文化价值赋予的偏好较高,其中地形和道路分布对价值指数的影响最大,滨海地区、交通便利、有缓坡的地方社会价值较高.评估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有助于为城市管理者和规划者在进行空间规划时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推动城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连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SolVES模型 冷热点 游客 价值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设备日志结构文件系统综述
7
作者 杨梨花 董勇 +3 位作者 邬会军 谭支鹏 王芳 卢凯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74,共17页
NAND闪存(NAND flash)因为其大容量、轻便、抗震等优异特性,被广泛使用于移动设备.面向闪存特性设计的闪存友好型文件系统(flash friendly file system,F2FS)是典型的日志结构文件系统(log-structured file system,LFS),它采用日志结构... NAND闪存(NAND flash)因为其大容量、轻便、抗震等优异特性,被广泛使用于移动设备.面向闪存特性设计的闪存友好型文件系统(flash friendly file system,F2FS)是典型的日志结构文件系统(log-structured file system,LFS),它采用日志结构写机制提升了随机写性能,使用前滚恢复技术实现快速的一致性保护,经常被用作移动设备的文件系统.文件系统因碎片化和段清理问题导致性能下降,而日志结构文件系统的异地更新机制和移动应用的高并发随机同步小写模式进一步加剧了碎片化,导致I/O请求响应变慢、设备运行卡顿.首先介绍了移动设备日志结构文件系统的相关概念和内容,随后总结了日志结构文件系统碎片化和段清理问题的研究现状.一方面分析了碎片产生的原因与影响,从预防碎片产生和重整碎片2个角度总结了减少碎片的研究工作.另一方面分析了冷热数据混合对段清理的影响,从静态分类和动态分类2方面总结了冷热数据区分技术的研究现状,从管理数据分布和调整段清理时机、频率、对象2个角度总结了段清理的研究现状.最后展望了移动设备日志结构文件系统研究的主要挑战和未来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志结构文件系统 移动存储 文件碎片 空闲空间碎片 段清理 冷热数据区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地区地表温度时空分布及其驱动因子分析
8
作者 廖朝莲 周鹏飞 +1 位作者 叶江霞 周汝良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5-200,共16页
地表温度(LST)是影响陆地和大气间能量交换和水分循环的重要因素,在干旱、冻害、森林防火等灾害监测中起关键作用。基于2000—2020年LST数据,通过GIS空间分析、多环缓冲区以及地理探测器等手段,对滇中地区年、季、月、昼夜的年均LST空... 地表温度(LST)是影响陆地和大气间能量交换和水分循环的重要因素,在干旱、冻害、森林防火等灾害监测中起关键作用。基于2000—2020年LST数据,通过GIS空间分析、多环缓冲区以及地理探测器等手段,对滇中地区年、季、月、昼夜的年均LST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结合多源遥感数据对年均LST的关键影响因子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地表温度年均、年均白天及年均夜晚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滇中东北部较低,西南部较高,三者均呈升温趋势,且年均夜晚变化率最大(0.043 4℃·a^(-1));年均的季节变化率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年均LST以6月为中点呈现年内强对称规律,最低值在12月,最高值在6月;2)气温、DEM、DSR、DNMI、NDVI是LST的主要影响因子,且气温和DEM与其他影响因子交互作用时对LST的解释力极度增强;滇中地区海拔每升高100 m,年均、年均白天及年均夜晚LST分别下降0.48、0.46、0.49℃;不同下垫面的年均LST为建设用地>耕地>草地>林地>水域;在所取圆环面积内城市热岛效应强度为蒙自市>楚雄市>红塔区>麒麟区,五华区属于城市冷岛效应。滇中地区地表温度的空间格局分析可以为该区农业及消防事业规划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中地区 地表温度 空间分布 地理探测器 热(冷)岛效应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elling and Thermodynamic Analysis of a Hot-Cold Conversion Pipe Using R134a-DMF-He as the Working Pair 被引量:1
9
作者 LI Haiyu LIN Peng +1 位作者 DU Shuai WANG Liwei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期64-75,共12页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a diffusion absorption system,a hot-cold conversion pipe utilizing 1,1,1,2-tetrafluoroethane(R134 a)-dimethylformamide(DMF)-helium(He)as the working pair is presented with the aim of cooling ou...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a diffusion absorption system,a hot-cold conversion pipe utilizing 1,1,1,2-tetrafluoroethane(R134 a)-dimethylformamide(DMF)-helium(He)as the working pair is presented with the aim of cooling output by recovering the low-grade waste heat.The model of the hot-cold conversion pipe is established,in which a heat pipe is used to transfer the waste heat as the heat input.The equations of the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of the working pair are established by equation of state method(EOS).The model of the hot-cold conversion pipe is built based on the mass,species and energy balance equations of each component.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heat to cold is achieved by the desorption,absorption,condensation and diffusion evaporation processes of R134 a.The hot-cold conversion pipe is cooled by natural convection,which can be enhanced by chimney effect.The thermodynamic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the boundary conditions,i.e.the heat source temperature,the refrigeration temperature,and the 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on the system performance.This paper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actual application of the hot-cold conversion pipe in waste heat recovery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ffusion absorption refrigeration R134a-DMF-He hot-cold conversion waste heat recovery thermodynamic analysis
原文传递
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用地稳定性及空间格局分析
10
作者 邓诗语 刘少坤 +3 位作者 黄李澄 陆汝成 卢盛权 邓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7-142,共16页
中国西部地区是维护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20多年以来,一系列重大生态建设工程使西部地区的生态状况和生态服务发生了重要变化,西部地区生态稳定性格局的探索对宏观生态用地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西部地区土... 中国西部地区是维护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20多年以来,一系列重大生态建设工程使西部地区的生态状况和生态服务发生了重要变化,西部地区生态稳定性格局的探索对宏观生态用地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西部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遥感监测数据对2000—2020年西部地区生态用地稳定性指数的时空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20年西部地区生态用地总量呈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在2000—2010年生态用地面积减少2232.71万hm^(2),2010—2020年面积增加102.56万hm^(2)。两个时段的稳定性生态用地空间分布变化不大,稳定性生态用地以草地与森林为主。2)2000—2010年和2010—2020年西部地区整体生态用地稳定性指数分别为48.46%和53.68%。2000—2020年生态稳定性指数存在显著聚集,生态用地稳定性格局以高-高聚集区和低-低聚集区为主,两种类型生态稳定性空间前后期分别占总面积的48.17%和46.70%;高-高聚集区、高-低异常值区面积呈增加趋势,低-低聚集区、低-高异常值区呈下降的趋势。3)冷点区域总面积减少1026万hm^(2),热点区域总面积增加206万hm^(2),表明西部地区生态稳定性指数在缓慢提升的同时,稳定性生态用地的集聚效应也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用地 生态用地稳定性指数 空间自相关 冷/热点分析 西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热冬冷地区低能耗住宅供冷能源灵活性及对可再生能源自给率的影响
11
作者 艾代峰 郝小礼 +1 位作者 邓章 刘仙萍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1-300,共10页
以夏热冬冷地区的普通住宅公寓和低能耗住宅公寓为例,定义温度向上和向下两种灵活性调节事件,利用DesignBuilder对比分析建筑本体固有的保冷能力,量化建筑在供冷季的能源灵活性潜力。结果表明:在不影响人体热舒适的前提下,低能耗住宅在... 以夏热冬冷地区的普通住宅公寓和低能耗住宅公寓为例,定义温度向上和向下两种灵活性调节事件,利用DesignBuilder对比分析建筑本体固有的保冷能力,量化建筑在供冷季的能源灵活性潜力。结果表明:在不影响人体热舒适的前提下,低能耗住宅在向下调节中增加的冷量远低于普通住宅,最优时长为12:00—18:00。通过向下调节,低能耗住宅的可再生能源自给率达到79.8%,远超普通住宅的37.2%。经济性分析显示,低能耗住宅在向上和向下调节中均有收益,一天内节省电费分别为129元和105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灵活性 低能耗建筑 夏热冬冷地区 可再生能源 蓄冷 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热冬冷地区城市住宅改造特性与改造需求专家采访研究
12
作者 韩时雨 姚润明 彭梦月 《暖通空调》 2025年第3期11-19,共9页
相变储能一般是利用相变材料的熔化和凝固进行热量的储存和释放,具有储能密度高、相变温度恒定等优点,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但是目前常见的相变材料普遍存在导热系数低导致储能速率较低的问题,不利于相变储能的实际应用。本文对... 相变储能一般是利用相变材料的熔化和凝固进行热量的储存和释放,具有储能密度高、相变温度恒定等优点,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但是目前常见的相变材料普遍存在导热系数低导致储能速率较低的问题,不利于相变储能的实际应用。本文对目前相变储能传热强化技术进行了分类,综述了研究中常见的传热强化技术,包括添加翅片、高导热纳米粒子和多孔介质等单一传热强化技术,2种单一传热强化技术耦合形成的组合传热强化技术,以及采用梯级相变材料和增强对流传热的强化技术。研究了各类技术的应用案例,分析了技术存在的优缺点。最后对传热强化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展望了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储能 翅片 纳米粒子 多孔介质 强化传热 对流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热冬冷地区绿色生态住区热岛及干岛的实测研究
13
作者 杨雅鑫 刘鹏 +4 位作者 杨勇 杨雪瑞 罗国波 李洋 毛瑞勇 《山西建筑》 2025年第5期33-39,共7页
城镇化发展加剧城市热岛及干岛现象,学者对特定气候区的热岛、干岛效应的实测研究很少。通过对夏热冬冷地区的城区住宅、郊区、水体公园进行热岛及干岛实测研究,得出湿地公园的建设有助于构建微环境,可调节绿色生态住区的热湿平衡,但湿... 城镇化发展加剧城市热岛及干岛现象,学者对特定气候区的热岛、干岛效应的实测研究很少。通过对夏热冬冷地区的城区住宅、郊区、水体公园进行热岛及干岛实测研究,得出湿地公园的建设有助于构建微环境,可调节绿色生态住区的热湿平衡,但湿地公园的大小和距离绿色生态住区的远近直接影响贡献效果。故在建设规划绿色生态住区时,选址尽量围绕湿地公园,保留山体、水体、湿地等自然资源。通过对绿色生态住区的天空可视度SVF值进行测量,得到结果:建筑密度越小,SVF数值越大,楼间距越大,楼栋间的来风流量越大,验证了绿色生态住区对缓解热岛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热冬冷地区 绿色生态住区 热岛 干岛 实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热冬冷地区铁路客站站区开敞空间特征对微气候的影响——以成都东站与成都南站为例
14
作者 范莉 崔叙 郝杨光 《新建筑》 2025年第1期141-147,共7页
铁路客站站区作为城市门户与气候敏感区域,随着城市的发展,逐渐由城市边缘演变为城市核心,给城市带来的负面影响与日俱增。研究通过移动实测大尺度低密度的成都东站与小尺度高密度的成都南站,深入分析两个站区空间形态与微气候变量间的... 铁路客站站区作为城市门户与气候敏感区域,随着城市的发展,逐渐由城市边缘演变为城市核心,给城市带来的负面影响与日俱增。研究通过移动实测大尺度低密度的成都东站与小尺度高密度的成都南站,深入分析两个站区空间形态与微气候变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站区开敞空间微气候变化冬季比夏季更为明显;到股道垂线距离对站域微气候变量的影响显著,且股道面积越大,显著性越强;夏季东站绿地面积比绿地数量相关性强,南站正好相反;同时,街道比例、朝向与天空可视因子SVF对东站微气候影响不显著,却是南站微气候变化的主要因子。在此基础上,研究进一步识别并分析了具有相对良好微气候效应的空间要素组织特征,为夏热冬冷地区气候适应性站区的未来开发和规划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热冬冷 铁路客站站区 空间特征 微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VEST模型祁连山南坡土地利用变化及碳储量时空分布研究
15
作者 孙子婷 袁杰 +1 位作者 李晓燕 唐建亭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2-342,共11页
[目的]生态系统中碳储量变化与土地利用格局关系紧密,研究土地利用变化与碳储量两者的关系,以期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升区域固碳能力。[方法]以祁连山南坡为研究区,将土地利用和碳密度数据作为InVEST模型的输入参数,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导... [目的]生态系统中碳储量变化与土地利用格局关系紧密,研究土地利用变化与碳储量两者的关系,以期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升区域固碳能力。[方法]以祁连山南坡为研究区,将土地利用和碳密度数据作为InVEST模型的输入参数,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碳储量变化及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1)2000—2020年祁连山南坡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呈现未利用地和林地持续增加、草地持续减少、耕地和建设用地先减少后增加、水域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特征。2000—2010年未利用地变化率最大,草地变化率最小;2010—2020年建设用地变化率最大,草地变化率最小。2000—2010年草地转入是未利用地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2010—2020年草地流向未利用地和林地是草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草地和水域的转入是未利用地面积大幅扩张的主要原因。(2)祁连山南坡在2000年、2010年和2020年的总碳储量依次为4.03×10^(8) t,4.13×10^(8) t,4.22×10^(8) t,生态固碳效率上优于历史时期土地利用结构,固碳水平持续增高。未利用地转化为草地和水域以及草地转化为林地和水域是导致碳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3)祁连山南坡碳储量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南部、西北部中间地带和中部北侧,土地类型为林地;碳储量较低的区域主要位于研究区的东南部中侧,以未利用地为主。(4)碳储量冷热点分布与土地利用类型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碳储量较高的区域主要位于林地,而较低的区域则主要在水域、建设用地、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上。[结论]祁连山南坡生态系统碳储量呈增加趋势,主要是碳储量较低的土地利用类型转化为碳密度较高的土地利用类型,未来应控制建设用地转化为林地、耕地和草地等碳密度较高的扩张,优化用地布局,提高区域碳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储量 土地利用变化 InVEST模型 冷热点分析 祁连山南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资源”撬动“热经济”: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与实践进路
16
作者 毛愈钧 李荣日 《山东体育科技》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加速冰雪“冷资源”持续向“热经济”转化,做大做强冰雪经济,让冰雪产业成为重要民生支撑,是推动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关键着力点。该研究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系统厘清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和特征体... 加速冰雪“冷资源”持续向“热经济”转化,做大做强冰雪经济,让冰雪产业成为重要民生支撑,是推动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关键着力点。该研究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系统厘清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和特征体现基础上,深入探究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遵循,即持续壮大冰雪经济发展规模、满足多样化冰雪消费需求、打造特色冰雪文化品牌名片、助力冰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以及释放区域冰雪产业集聚效应。为更好、更快和更高质量推动冰雪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参照,研究提出了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进路:加强冰雪产业顶层规划布局,完善冰雪产业市场支撑体系;促进冰雪要素市场有序流动,释放冰雪资源要素配置活力;提高冰雪产品服务供给品质,规范创新冰雪市场运营模式;提升冰雪产业发展质量效益,推动冰雪产业区域协调发展;加大冰雪产业融合发展力度,营造独特浓厚冰雪文化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雪运动 冰雪产业 高质量发展 冷资源 热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炉内盖新型叠层注塑模具设计
17
作者 李国林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93,共3页
根据微波炉内盖结构特点设计了新型叠层注塑模具。模具采用全新产品布局和热流道冷流道交互浇注方式及新型斜顶结构,较传统叠层模具成本降低40%,注塑机吨位降低45%。模具通过采用极简动作控制拉钩机构代替常规叠层模齿轮齿条动作控制机... 根据微波炉内盖结构特点设计了新型叠层注塑模具。模具采用全新产品布局和热流道冷流道交互浇注方式及新型斜顶结构,较传统叠层模具成本降低40%,注塑机吨位降低45%。模具通过采用极简动作控制拉钩机构代替常规叠层模齿轮齿条动作控制机构,成型周期缩短了10%。模具导向定位系统采用方型导柱和青铜导套,大大提高了模具的精度和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炉内盖 新型叠层注塑模具 新型斜顶结构 极简动作控制结构 热流道冷流道浇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养护中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研究
18
作者 张振杰 袁朝 《中国厨卫》 2025年第1期183-185,共3页
新材料的应用提升了再生混合料的抗裂性和耐久性,同时智能化施工技术优化了施工过程的精确度和质量控制。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在公路养护中展现出显著的优势,通过高效利用资源和减少环境污染,提供了经济且可持续的养护方案。基于此,文章阐... 新材料的应用提升了再生混合料的抗裂性和耐久性,同时智能化施工技术优化了施工过程的精确度和质量控制。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在公路养护中展现出显著的优势,通过高效利用资源和减少环境污染,提供了经济且可持续的养护方案。基于此,文章阐述了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概念和应用现状,分析了该技术的优缺点,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再生 热再生 冷再生 厂拌热再生 养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地)源热泵机组性能测试系统改进及验证
19
作者 程永强 聂颖 +5 位作者 李伟 魏昇 周宇文 鲁琳琳 吴俊峰 贾甲 《制冷与空调》 2025年第3期57-60,共4页
分析原有水(地)源热泵机组性能测试系统存在的问题,对原有测试系统进行改进,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测试系统可以将使用侧出水温度和热源侧进水温度误差均控制在±0.05℃内,相较于原有测试系统(±0.15℃)提高了测试精... 分析原有水(地)源热泵机组性能测试系统存在的问题,对原有测试系统进行改进,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测试系统可以将使用侧出水温度和热源侧进水温度误差均控制在±0.05℃内,相较于原有测试系统(±0.15℃)提高了测试精度和测试稳定性;改进后测试系统制冷、制热工况的切换不需要拆装被试机,简化了操作流程;兑水回水管路的调整能够满足全测试工况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地)源热泵机组 冷热水型 制冷 制热 测试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加热炉冷热分装装炉顺序优化模型
20
作者 陈兆宇 《宝钢技术》 2025年第1期35-39,共5页
热连轧加热炉采用冷热分装的装炉方式可以显著降低加热炉的能耗,节约能源,但在加热炉装炉顺序编排过程中,由于不同板坯在炉时间差异、轧机轧制节奏变化和冷热分装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无法通过人工手动方法编排加热炉的装炉顺序。针对该... 热连轧加热炉采用冷热分装的装炉方式可以显著降低加热炉的能耗,节约能源,但在加热炉装炉顺序编排过程中,由于不同板坯在炉时间差异、轧机轧制节奏变化和冷热分装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无法通过人工手动方法编排加热炉的装炉顺序。针对该问题,设计一种多加热炉冷热分装装炉顺序优化模型。该模型可实现加热炉装炉顺序的自动编排,并且能够根据生产节奏进行动态优化,与传统混装方式相比,能显著降低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连轧 加热炉 冷热分装 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