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再论宋江起义与梁山泊无关 |
李蕊芹
许勇强
|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6
|
|
2
|
从草莽英雄到忠臣义士——试论宋江形象演变的主要过程 |
符晓黎
|
《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2 |
4
|
|
3
|
朱有燉“偷儿”传奇在水浒故事流变中的意义 |
朱仰东
|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2
|
|
4
|
京剧《红桃山》本事以及创作时间考——兼及简本《水浒传》的问题 |
邓雷
|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0 |
|
5
|
试论《水浒传》《红楼梦》对苏轼的接受 |
李新
韩松言
|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17 |
0 |
|
6
|
《水浒传》与《聊斋志异》中复仇描写比较 |
王建平
|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05 |
0 |
|
7
|
从水浒故事政治心态的变迁看《水浒传》的成书时间 |
许勇强
邓雷
|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16 |
0 |
|
8
|
群体的构建与个体的消解——浅析《水浒传》《儒林外史》结构模式 |
熊恺妮
|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1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