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2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lication and Discussion on the Training of Innovative Graduate Talent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Double First-Class”Construction
1
作者 Lijiang Yu Yunlong Ji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2024年第12期150-156,共7页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double first-class”construction,the training of innovative graduate tal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in higher education.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training of top...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double first-class”construction,the training of innovative graduate tal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in higher education.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training of top graduate innovative talent,analyzes the status of the training of top graduate innovative talent at home and abroad,and summarizes the current challenges in the training of graduate innovative talent in China.Lastly,this paper proposes relevant reform suggestions in response to problems in the training of innovative graduate talent,which provides important references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innovative graduate trai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uble first-class”construction graduate students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novation Abil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aduates Cultivated by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stitute Cooperation Program:A Case Study of 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2
作者 Chenyan LIANG Lin JIANG +2 位作者 Rumei LU Yunli TANG Wenya CHEN 《Medicinal Plant》 CAS 2020年第4期98-100,共3页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stitute cooperation has important strategic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value for cultivating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graduate students.Taking 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as ...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stitute cooperation has important strategic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value for cultivating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graduate students.Taking 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joint cultivation of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stitute,and explored an effective way to cultivate top-notch innovative talents with innovative spirit,entrepreneurial awareness and 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ability,in order to maximally stimulate talents to create the vital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stitute Traditional Chinese pharmacy cultivation of graduat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一流”背景下生物学研究生科创育人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3
作者 夏庆友 侯勇 +2 位作者 程道军 赵萍 李志清 《高教学刊》 2025年第8期49-52,共4页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在“科技强国”的背景下,切实提高生物学研究生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实践能力,培养能够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生物学领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是落实国家“双一流”...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在“科技强国”的背景下,切实提高生物学研究生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实践能力,培养能够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生物学领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是落实国家“双一流”建设战略规划的有效途径。针对生物学学科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遇到的“成才大目标不清、创新颠覆性不足、学科交叉不够和与实践结合薄弱”等问题,西南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生物学研究中心导师团队经过20余年探索,建立科创育人体系和培养模式,助力培养生物学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具体举措包括构建“德技双优”思政育人模式,厚植报国情怀;构建“前沿驱动”科创育人模式,激发创新创造;构建“交叉融合”协同育人模式,促进融通发展;构建“产学研用”实践育人模式,推动服务社会。希望以上措施能为培养生物学学科研究生综合素质和科研创新能力提供借鉴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 生物学 研究生 科创育人 德技双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中医妇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探讨
4
作者 韩凤娟 颜梦宇 +4 位作者 郭滢 郝松莉 沈影 陈翘楚 张跃辉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24-128,共5页
中医妇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培养合格中医妇科研究生需要全面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根据目前中医妇科研究生的培养现状,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培养中医思维,共享云端资源、传承中医经典,推广网络助教、探析名家医案;提升科研能力,远... 中医妇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培养合格中医妇科研究生需要全面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根据目前中医妇科研究生的培养现状,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培养中医思维,共享云端资源、传承中医经典,推广网络助教、探析名家医案;提升科研能力,远程文献分享、拓展学术视野,组织网络研讨,培养创新思维;夯实临床技能,开展多元诊疗、体验跟师临诊,用活社交平台、双向病例讨论;注重心理教育;加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通过培养模式改革以适应当前不断变化的医疗资源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中医妇科研究生 培养模式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育人理念下“六位一体”研究生培养体系的构建与探索
5
作者 黄玉兰 王艳红 +5 位作者 赵蕊 刘传雷 姚笛 李丽阳 贾桂燕 李建伟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5年第1期76-80,共5页
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培养“心中有梦”“眼中有光”的具有家国情怀的新时代研究生,文章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从高尚师德教育、学术规... 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培养“心中有梦”“眼中有光”的具有家国情怀的新时代研究生,文章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从高尚师德教育、学术规范教育、课程思政教育、奖励激励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引导教育等多角度进行研究生“全方位”的德育教育,构建“六位一体”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人 研究生 六位一体 培养体系 立德树人 心理健康 就业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研究生学风建设的思考
6
作者 陈旭凌 刘徐兵 梁琰 《高教学刊》 2025年第S2期92-95,共4页
现阶段我国研究生招生和培养规模逐年扩大,研究生教育体系建设取得显著进步。然而,目前还存在高校党建和研究生学风建设工作较为脱离、研究生党员在学风建设工作中的模范作用不足、教师党员在学风建设工作中的引领作用不强和党支部在促... 现阶段我国研究生招生和培养规模逐年扩大,研究生教育体系建设取得显著进步。然而,目前还存在高校党建和研究生学风建设工作较为脱离、研究生党员在学风建设工作中的模范作用不足、教师党员在学风建设工作中的引领作用不强和党支部在促进学风建设工作中模式单一等问题,导致高校党建在研究生学风建设中并未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各高校应结合自身情况,学校党委全面部署推进,坚持思想铸魂;研究生党支部加强模范作用,树立优秀典型;教师党支部发挥育人作用,强化规范意识;依托支部活动,搭建学风建设平台;深化宣传教育,营造优良学术氛围等措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研究生学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党建 学风建设 人才培养 研究生 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教授制度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耦合逻辑、制约因素及路径探析
7
作者 葛昊 李维林 周统建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50,共6页
近年来,以江苏为代表的很多省份推动实施了产业教授制度。从理论逻辑上分析,产业教授制度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具有耦合关系:产业教授功能与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耦合,产业教授职责与研究生培养方式耦合,产业教授作用与研究生培养体系... 近年来,以江苏为代表的很多省份推动实施了产业教授制度。从理论逻辑上分析,产业教授制度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具有耦合关系:产业教授功能与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耦合,产业教授职责与研究生培养方式耦合,产业教授作用与研究生培养体系耦合。尽管产业教授制度推动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但基于调研及实践逻辑分析发现,产业教授制度在具体执行和保障、人才队伍建设与管理、参与渠道与机制设计等层面依然面临制约因素。对此,需要进一步聚焦发展定位,优化产业教授顶层设计;围绕产教融合,完善产业教授选聘机制;瞄准人才培养,健全产业教授管理办法;着眼深度推进,拓展多元的资源共享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教授 研究生 人才培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工科研究生多维度全过程培养探讨
8
作者 李盈利 姚松 +2 位作者 彭勇 宋晓东 饶燕妮 《高教学刊》 2025年第5期153-156,共4页
交通运输工程研究生培养面向国家交通强国建设需要,培养适应未来科技进步、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系统人才,能够胜任大型工程技术研发与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国际视... 交通运输工程研究生培养面向国家交通强国建设需要,培养适应未来科技进步、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系统人才,能够胜任大型工程技术研发与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国际视野和领导意识的高层次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该文从培养方案顶层设计、学术素养与国际视野、导师多方位跟踪制培养、课题组团队精神文明建设、高年级学长逐级传帮带、专业实践与社会实践教育、年度思政与过程考核、工程项目研究与技能训练、学位论文撰写与评审九个维度开展新时代工科研究生的全过程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研究生 多维度 培养模式 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科研能力培养的探讨
9
作者 石秋月 毛敏 常静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5年第1期189-193,共5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不仅重视生活水平,而且更加关注自身健康,对就医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主要包括医疗环境、设备设施、医护人员专业能力这三个方面。为了全面提升临床医生的医学储备知识和专业医疗水平,现已开始推行的毕业后...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不仅重视生活水平,而且更加关注自身健康,对就医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主要包括医疗环境、设备设施、医护人员专业能力这三个方面。为了全面提升临床医生的医学储备知识和专业医疗水平,现已开始推行的毕业后医学继续教育和临床医学并轨模式使得本科毕业的医学生需进一步完成三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此期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为了学到更多临床知识,将大部分时间用于临床工作中,致力于临床实践以提升临床专业能力,从而忽视了科研能力方面的提升,对科研知之甚少,缺乏科研精神。文章就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所有学员的科研能力培养计划和具体如何实施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相关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科研能力 培养计划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临床医学 临床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流学科助力土木工程人才跨越式发展培养模式探索
10
作者 王玲玲 陈红鸟 孔德文 《高教学刊》 2025年第6期27-30,共4页
依托土木工程一流学科,提出“重基础、强能力、突创新”的培养理念,注重基础课程改革,拓宽研究生国际化视野,提升科研成果质量,结合一流学科,探索土木工程人才跨越式发展的培养模式,重点解决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高水平科研... 依托土木工程一流学科,提出“重基础、强能力、突创新”的培养理念,注重基础课程改革,拓宽研究生国际化视野,提升科研成果质量,结合一流学科,探索土木工程人才跨越式发展的培养模式,重点解决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高水平科研论文数量较少、国际化视野拓宽力度不足、特色留学生培养模式缺乏的问题。实践证明“重基础、强能力、突创新”的培养理念与模式可显著提升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与科研创新能力,为西部高校土木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借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学科 土木工程 研究生 培养模式 培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构建与实践
11
作者 王靓亮 和正华 《江苏科技信息》 2025年第1期115-119,共5页
文章基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高校图书馆的作用,分析了当前高校图书馆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给出了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改革与发展策略,包括加强馆藏资源整合、建设特色学科资源,强化信息素养教育、建设嵌入合... 文章基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高校图书馆的作用,分析了当前高校图书馆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给出了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改革与发展策略,包括加强馆藏资源整合、建设特色学科资源,强化信息素养教育、建设嵌入合作课程,强化基础阶段服务、满足高阶个性需求,建立专题研究空间、加强学术交流协作,建立联合培养模式、全程跟踪学科服务等,以期助力高校图书馆实现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服务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服务模式 人才培养 研究生 创新能力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12
作者 马霄 黎欣雨 +2 位作者 文轩 韩星瑀 曾江峰 《高教学刊》 2025年第4期134-137,142,共5页
科技论文写作是培养研究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重要课程。然而,当前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存在着教学形式单一、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以及考核方式固化等问题。该文在分析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现状、课程改革意... 科技论文写作是培养研究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重要课程。然而,当前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存在着教学形式单一、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以及考核方式固化等问题。该文在分析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现状、课程改革意义与必要性的基础上,对课程改革方式进行初步探索与实践,包括课堂教学方式改革,教学内容改革及评价方式改革,以期进一步提升面向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教学成效,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论文写作 计算机专业 研究生 课程改革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中英教育合作:人才培养——探索中英合作办学之路(二)
13
作者 梁秋莎 李姝琪 《教育国际交流》 2025年第1期44-49,共6页
中英合作办学作为高校深度探索和实践“在地国际化”培养模式的主要形式,已成为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途径。从生源情况、培养过程、毕业生质量、学生评价四个层面,即“入口—过程—出口—反馈”,系统分析中英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特点与... 中英合作办学作为高校深度探索和实践“在地国际化”培养模式的主要形式,已成为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途径。从生源情况、培养过程、毕业生质量、学生评价四个层面,即“入口—过程—出口—反馈”,系统分析中英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特点与成效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中英合作办学在优质教育资源融合、国际化视野拓展、实践能力培养及高水平人才供给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新时期,中英合作办学应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设置、建立现代大学治理体系,以全面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英合作办学 人才培养 生源情况 培养过程 毕业生质量 学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师团队协同指导模式下林业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环境构建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左迎峰 李新功 +2 位作者 李兆双 万才超 吴义强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8-140,共3页
研究生培养环境的建设与创新是确保研究生创新能力与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在深入分析现有林业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组建多元化导师团队、完善研究生学术培养计划、制定“导师团队+课题小组”联合组会制度、搭建学术交流... 研究生培养环境的建设与创新是确保研究生创新能力与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在深入分析现有林业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组建多元化导师团队、完善研究生学术培养计划、制定“导师团队+课题小组”联合组会制度、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提供学术资源支持、建立学科学术评估和反馈机制等研究生培养环境构建方法;并以学科具体研究生培养、团队建设情况为例介绍了导师团队协同指导模式下的研究生培养环境对研究生创新能力与培养质量的成效,以证明该模式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工程 研究生 导师团队 培养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化工类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东彦 刘仕伟 +1 位作者 张青瑞 陶旭梅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8期33-36,共4页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成为重中之重。同时,地方高校也要主动应对“双一流”建设对研究生教育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该文深入分析目前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现状和存在的主要不足,利用该校山东省化学工程与技术优势...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成为重中之重。同时,地方高校也要主动应对“双一流”建设对研究生教育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该文深入分析目前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现状和存在的主要不足,利用该校山东省化学工程与技术优势特色学科的建设契机,提出通过重构多元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和构建基于新型导学关系的培养模式,实现突出学科特色的研究生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上述举措的探索与实践,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专业影响力不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 人才培养 创新能力 优质课程 “双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经济创新发展下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实践
16
作者 孙彬青 黄利强 +2 位作者 纪向宏 朱礼智 李冬娜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3-110,共8页
围绕天津市“1+3+4”产业体系,根据区域经济创新发展下包装产业迭代升级的需要,本文探索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将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四链贯通、深度融合,培养出专业知识扎实、实践技能过硬、创新能力强、... 围绕天津市“1+3+4”产业体系,根据区域经济创新发展下包装产业迭代升级的需要,本文探索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将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四链贯通、深度融合,培养出专业知识扎实、实践技能过硬、创新能力强、具备工程思维的高层次复合型创新人才。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理念贯穿研究生的培养全过程。“引企入校”共建校企平台;“引企入课”校企共同授课;“引企入师”双师指导;“引企入研”联合开展校企项目,深度融合式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同时,通过高校教师走进企业增强实践和聘请各类企业技术专家的方式,组建一支理论水平高、生产实践能力强的多元化双导师团队。在天津区域经济创新发展背景下,将行业产业和高校深度融合,打造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人才,很好地化解了企业高技能人才的缺乏和科技创新基础薄弱的短板问题,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装工程 专业学位研究生 区域经济创新发展 创新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印刷产教深度融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17
作者 张正健 孙彬青 +3 位作者 陈凤宝 李冬娜 刘莹莹 刘洪斌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62,205,共8页
如何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以及如何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与产业发展相匹配,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天津科技大学二级学科印刷工程为例,对其依托印刷行业资源在产教深度融合方面的探索与实践进行阐述... 如何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以及如何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与产业发展相匹配,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天津科技大学二级学科印刷工程为例,对其依托印刷行业资源在产教深度融合方面的探索与实践进行阐述。以服务产业特色学科群建设为支撑,夯实了产教融合基础;通过校企联合科研平台建设,促进了产教的深度融合;基于产教深度融合,打造了高水平的专业学位导师队伍,培养了适应印刷行业发展的高质量实践创新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工程 产教深度融合 专业学位研究生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叠形态知识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以大连理工大学哲学类学术型研究生为例
18
作者 林丹 陈高华 +2 位作者 徐强 郭菁 王文敬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5期135-142,共8页
第四次产业革命开启了信息技术时代,信息技术支撑的交叠形态知识呈现跨学科综合性知识特性与多维层次性特质,决定了研究生培养方式及教育理念的现代化变革。为满足“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发展对差异化... 第四次产业革命开启了信息技术时代,信息技术支撑的交叠形态知识呈现跨学科综合性知识特性与多维层次性特质,决定了研究生培养方式及教育理念的现代化变革。为满足“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发展对差异化、交叠形态知识的需求,大连理工大学哲学学科以导师团队协同培养为依托,设计多样性教学实践活动,创新发展全过程课程思政、体验式教学、专题式组会、经典读书会、论文工作坊“五位一体”培养模式,培养具备知识创新能力的卓越型实践性高质量哲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叠形态知识 知识创新能力培养 哲学类学术型研究生 导师团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育融合”视域下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19
作者 鲍艳丹 曲海燕 姜丹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4年第11期76-80,共5页
基于“五育融合”的教育理念,探讨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现路径。通过分析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五育”在研究生教育中的逻辑关系、重要意义、融合方式以及两者的契合性,从明确教育观念与目标,优化教育内容与方法,强化师... 基于“五育融合”的教育理念,探讨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现路径。通过分析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五育”在研究生教育中的逻辑关系、重要意义、融合方式以及两者的契合性,从明确教育观念与目标,优化教育内容与方法,强化师资力量与环境,完善评价与激励机制等方面,进一步提出适应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路径,以期提升高校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融合” 高校研究生 创新能力 培养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20
作者 姜桂英 王贝贝 +1 位作者 黄岩 刘世亮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32期30-33,共4页
从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指导内容、指导时间及频率、导师自身能力等方面,分析了目前我国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这些因素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形成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和因素... 从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指导内容、指导时间及频率、导师自身能力等方面,分析了目前我国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这些因素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形成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和因素,分别在指导内容、指导时间及频率、导师自身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导师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作用的建议和启示。同时,对于研究生本身在创新能力提高过程中的作用,给出了相应的建议,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导师 研究生 创新能力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