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dvancing Material Stability Prediction: Leveraging Machine Learning and High-Dimensional Data for Improved Accuracy
1
作者 Aasim Ayaz Wani 《Materials Sciences and Applications》 2025年第2期79-105,共27页
Predicting the material stability is essential for accelerating the discovery of advanced materials in renewable energy, aerospace, and catalysis. Traditional approaches, such as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are a... Predicting the material stability is essential for accelerating the discovery of advanced materials in renewable energy, aerospace, and catalysis. Traditional approaches, such as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are accurate but computationally expensive and unsuitable for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This study introduces a machine learning (ML) framework trained on high-dimensional data from the Open Quantum Materials Database (OQMD) to predict formation energy, a key stability metric. Among the evaluated models, deep learning outperformed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s and Random Forest, achieving up to 0.88 R2 prediction accuracy. Feature importance analysis identified thermodynamic, electronic, and structural properties as the primary drivers of stability, offering interpretable insights into material behavior. Compared to DFT, the proposed ML framework significantly reduces computational costs, enabling the rapid screening of thousands of compounds. These results highlight ML’s transformative potential in materials discovery, with direct applications in energy storage, semiconductors, and cat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for Material Discovery Machine Learning data-Driven Structural Stability Analysis AI for Chemical Space Exploration Interpretable ML Models for Material Stability Thermodynamic Property Prediction Using A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被引量:10
2
作者 Zhu Qiang-long Liu Shi +1 位作者 Gao Peng Luan Fei-shi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4年第3期84-96,共13页
Gene sequencing is a great way to interpret life, and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technology is a revolutionar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gene sequencing researches. This technology is characterized by low cost and h... Gene sequencing is a great way to interpret life, and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technology is a revolutionar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gene sequencing researches. This technology is characterized by low cost and high-throughput data. Currently,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multi-level researches on genomics, transcriptomics and epigenomics. And it has fundamentally changed the way we approach problems in basic and translational researches and created many new possibilities. This paper presented a general description of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technology and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its application with plain, concisely and precisely. In order to help researchers finish their work faster and better, promote science amateurs and understand it easier and bet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data analysis genome sequence transcriptome sequence BIOINFORMA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基因组测序解读与报告专家共识
3
作者 卢宇蓝 李国壮 +31 位作者 王雅琼 徐可欣 董欣然 蔡继昊 吴冰冰 王慧君 方萍 王剑 王华 孙路明 叶勇裕 李晴 刘雅萍 刘丽 刘宁 刘嘉琦 宋昉 杨琳 邱正庆 陈泽夫 罗华夏 郭丹 郝婵娟 赵森 黄尚志 彭镜 蔡小强 睢瑞芳 李林康 吴南 周文浩 张抒扬 《遗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4-328,共15页
基因组测序(genome sequencing,GS)是一种全面且系统地检测个体核基因组和线粒体基因组DNA序列的技术,旨在识别遗传变异并研究这些变异在人类健康和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作为一种应用越来越广泛的检测技术,GS凭借高通量、高准确性和... 基因组测序(genome sequencing,GS)是一种全面且系统地检测个体核基因组和线粒体基因组DNA序列的技术,旨在识别遗传变异并研究这些变异在人类健康和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作为一种应用越来越广泛的检测技术,GS凭借高通量、高准确性和全面性的优势,为临床诊断提供了重要支持。然而,其复杂的数据分析与解读对专业知识和经验提出了较高要求,也带来了诸多挑战。运用GS技术进行遗传病分子诊断会涉及临床应用的伦理与技术问题,包括知情同意、诊断性数据解读、报告范围和内容等。本专家共识总结了临床基因组测序(clinical GS,c GS)的核心流程,明确了检测范围与技术局限性,提供了数据质控、分析、注释及变异解读的关键步骤,并对报告内容和知情同意的争议性问题展开讨论。本共识旨在帮助相关从业人员正确理解和规范使用临床基因组测序技术,提升遗传病诊断的准确性,优化技术的临床效用,推动医学科学研究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罕见病 基因组测序 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 变异解读 遗传检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grative analysis of layers of data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reveals pathway dependencies
4
作者 Mamatha Bhat Elisa Pasini +5 位作者 Chiara Pastrello Sara Rahmati Marc Angeli Max Kotlyar Anand Ghanekar Igor Jurisica 《World Journal of Hepatology》 2021年第1期94-108,共15页
BACKGROUND The broader use of high-throughput technologies has led to improved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AIM To comprehensively analyze and characterize all publicly available genomic... BACKGROUND The broader use of high-throughput technologies has led to improved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AIM To comprehensively analyze and characterize all publicly available genomic,gene expression,methylation,miRNA and proteomic data in HCC,covering 85 studies and 3355 patient sample profiles,to identify the key dysregulated genes and pathways they affect.METHODS We collected and curated all well-annotated and publicly available highthroughput datasets from PubMed and Gene Expression Omnibus derived from human HCC tissue.Comprehensive pathway enrichment analysis was performed using pathDIP for each data type(genomic,gene expression,methylation,miRNA and proteomic),and the overlap of pathways was assessed to elucidate pathway dependencies in HCC.RESULTS We identified a total of 8733 abstracts retrieved by the search on PubMed on HCC for the different layers of data on human HCC samples,published until December 2016.The common key dysregulated pathways in HCC tissue across different layers of data included 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R)andβ1-integrin pathways.Genes along these pathways were significantly and consistently dysregulated across the different types of high-throughput data and had prognostic value with respect to overall survival.Using CTD database,estradiol would best modulate and revert these genes appropriately.CONCLUSION By analyzing and integrating all available high-throughput genomic,transcriptomic,miRNA,methylation and proteomic data from human HCC tissue,we identified EGFR,β1-integrin and axon guidance as pathway dependencies in HCC.These are master regulators of key pathways in HCC,such as the mTOR,Ras/Raf/MAPK and p53 pathways.The genes implicated in these pathways had prognostic value in HCC,with Netrin and Slit3 being novel proteins of prognostic importance to HCC.Based on this integrative analysis,EGFR,andβ1-integrin are master regulators that could serve as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s in H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Gene expression miRNA METHYLATION PROTEOMICS high throughput da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n RNA-seq Data Analysis 被引量:1
5
作者 Zhang Li Liu Xuejun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16年第3期339-361,共23页
RNA-sequencing(RNA-seq),based on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technologies,has rapidly become a standard and popular technology for transcriptome analysis.However,serious challenges still exist in analyzing and interpre... RNA-sequencing(RNA-seq),based on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technologies,has rapidly become a standard and popular technology for transcriptome analysis.However,serious challenges still exist in analyzing and interpreting the RNA-seq data.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technology,the sequencing depth of RNA-seq data increases explosively.The intricate biological process of transcriptome is more complicated and diversified beyond our imagination.Moreover,most of the remaining organisms still have no available reference genome or have only incomplete genome annotations.Therefore,a large number of bioinformatics methods for various transcriptomics studies are proposed to effectively settle these challenges.This review comprehensively summarizes the various studies in RNA-seq data analysi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analysis methods,including genome annotation,quality control and pre-processing of reads,read alignment,transcriptome assembly,gene and isoform expression quantification,differential expression analysis,data visualization and other analy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criptome analysis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RNA-seq data analysis analysis pipel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监测数据的PMF源解析数据输入量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牛明芬 商莹 +4 位作者 王镜然 周强 陈欣 王颜红 柴美云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22-2431,共10页
为探究数据输入量的变化对源解析结果的影响,以上海某工业区的大气重金属高通量监测数据为例,按不同数据量将监测数据分别输入至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 PMF)模型中,通过考察模型中Q理论值(Qtheo)与Q计算值(Qt... 为探究数据输入量的变化对源解析结果的影响,以上海某工业区的大气重金属高通量监测数据为例,按不同数据量将监测数据分别输入至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 PMF)模型中,通过考察模型中Q理论值(Qtheo)与Q计算值(Qtrue)的接近程度、源分类以及源贡献与研究区污染源分布特点的吻合情况,分析数据输入量对源解析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该区域大气重金属污染受工业生产主导(64.44%),其次是扬尘(19.60%)和交通运输(15.96%)。通过对数据量的考察,发现输入量为60~120时能够得出研究区域的污染源数量与贡献率,但考虑到测试成本、获取数据的时间,认为输入量为60~80时,也能得出合理的源解析结果。短期高通量的分钟级数据集,有益于PMF模型输出高精密度、高时效性的源解析结果,是解决应急污染监控的最佳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大气重金属污染物 高通量监测数据 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 数据输入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驱动研制发光材料的策略与挑战 被引量:1
7
作者 黄霖 解荣军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19-1231,共13页
人工智能在高效处理数据、精准预测、自动化执行任务以及个性化服务等方面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机器学习与高通量计算在材料领域的广泛渗透与成功应用,也为发光材料的研制开辟了新路径——通过算法进行高效... 人工智能在高效处理数据、精准预测、自动化执行任务以及个性化服务等方面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机器学习与高通量计算在材料领域的广泛渗透与成功应用,也为发光材料的研制开辟了新路径——通过算法进行高效挖掘和大规模数据处理,加速新材料的筛选与设计,进而推动材料的创新发现与应用进程。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基于数据驱动发光材料研究的前沿进展,从相关研究案例出发,对数据驱动材料研究进行全流程梳理,详细阐述发光材料研制场景下数据获取阶段的重要性及实施策略,并对如何提取表征材料性能的核心特征进行分析,同时探讨发光材料领域适用的模型选择与优化方案。最后,就当前数据驱动式发光材料研究面临诸如高质量数据匮乏、复杂结构-性能关联模型构建困难的问题,从发光材料数据库平台的构建、高通量实验的实施以及相应数据生产规范的建立等方向提出突破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发光材料 机器学习 高通量计算 发光材料数据工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的电池新材料设计
8
作者 许晶 王宇琦 +4 位作者 符晓 杨其凡 连景臣 王力奇 肖睿娟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920-2932,共13页
固态电池是极具潜力的下一代储能器件之一,寻找综合性能优异的电池材料有望从根本上提升电池的性能。本文围绕固态电池中离子传输、表面/界面现象以及微观结构动态演化等关键科学问题,介绍了基于多精度传递思想的高通量材料筛选策略,以... 固态电池是极具潜力的下一代储能器件之一,寻找综合性能优异的电池材料有望从根本上提升电池的性能。本文围绕固态电池中离子传输、表面/界面现象以及微观结构动态演化等关键科学问题,介绍了基于多精度传递思想的高通量材料筛选策略,以及机器学习技术在加速模拟复杂物理化学过程、解析电池内部复杂构效关系的突出作用。受益于多精度传递思想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应用,可以从直接筛选、元素替换、结构单元搭建、非晶结构构建等多个角度高效获得快离子导体材料,多维度解析离子传输性能与微观机制,极大丰富了电极材料、固态电解质材料等候选范围。此外,针对电池材料研发流程的云工具箱提供了数据归档、分析及复用等多项功能,旨在使得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材料研发流程更为自动化。本文介绍的基于大数据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模式,结合新兴的机器学习技术,能够有效加速新型电池材料的设计和开发进程,深化对电池内部复杂物理化学现象的理解,为设计实用的新型固态电池材料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材料 材料设计 高通量计算 大数据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桁架式农田高通量信息远程采集平台设计与试验
9
作者 张刚 王宇 +3 位作者 杨宇航 唐武 乔印虎 杨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3-103,共11页
针对当前作物表型采集平台存在适用性差、采集数据量少、对农田配套设施要求高且需要人工实地采集等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桁架导轨结构的农田高通量信息远程采集平台。采集平台的运动轨道为桁架导轨结构,平台搭载相机、雷达、北斗... 针对当前作物表型采集平台存在适用性差、采集数据量少、对农田配套设施要求高且需要人工实地采集等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桁架导轨结构的农田高通量信息远程采集平台。采集平台的运动轨道为桁架导轨结构,平台搭载相机、雷达、北斗及集成式环境传感器,可在轨道上进行前后(X轴)、左右(Y轴)、俯仰(P轴)运动,通过4G通信方式实现作物表型信息及农田环境信息的远程多方位采集。田间试验表明,4G远程通信端到端的最大延时不超过60 ms,远程监控端和采集平台端可在极短时间内进行数据交互;在远程监控端下发X、Y、P三轴阶跃信号控制指令,采集平台三轴的运动速度分别为0.5 m/s、0.0769 m/s和1.81°/s,表型传感器可在较短时间内到达目标位置进行信息采集,响应稳态误差分别为0.04 m/s、0.001 m和0.5°,运动过程平滑稳定,保证采集数据质量;Y轴从最左端移动到最右端跨度2 m的过程中,可有效对10行玉米产生近距离有效拍摄,P轴从-60°到60°的俯仰拍摄中,可对玉米苗带行垂直、前侧、后侧等几种不同的方向进行表型采集,且相机图像与雷达点云采集的一致,相机旋转俯仰拍摄的过程中受光照影响较小;对采集到相机及雷达数据融合得到具有颜色信息的三维点云,通过融合后的信息对油菜进行分株及提取株高信息,与人工实际测量株高值对比得到的R^(2)为0.96,表明采集数据效果满足后期实际作物表型参数的分析与处理;单区域的环境信息采集平均耗时10 s,各项环境参数组内无明显差异,与实测数据相比精度均大于0.95。研究结果表明该采集平台满足对农田高通量表型数据的智能化采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桁架 数据采集 远程控制 高通量 作物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R-UWB的高吞吐量、低延时MAC协议硬件设计
10
作者 刘灏 林敏 +1 位作者 郑立寅 于泽 《电子技术应用》 2024年第10期44-50,共7页
针对IEEE 802.15.4高速数据传输的应用场景,提出一种具有高吞吐量和低延时特性的定制化MAC协议。基于HRP UWB PHY对数据传输模型和吞吐量深入分析,并结合MAC协议的冲突避免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 针对IEEE 802.15.4高速数据传输的应用场景,提出一种具有高吞吐量和低延时特性的定制化MAC协议。基于HRP UWB PHY对数据传输模型和吞吐量深入分析,并结合MAC协议的冲突避免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CSMA-CA)和保障时隙(Guaranteed Timeslot,GTS)实时传输的特性,设计了该机制有效的管理流程。最后在Vivado中使用Verilog HDL对MAC控制器进行硬件设计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与经典IEEE 802.15.4 MAC协议相比,该MAC控制器的吞吐量提高了26%,同时数据传输时延降低了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EE 802.15.4 高速数据传输 高吞吐量 低延时 MAC协议 UWB VERILO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冷冻电镜无倾转成像数据的新型蛋白质原位结构解析方法
11
作者 赵明洁 曹端方 章新政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18-2429,共12页
与体外纯化的蛋白质复合物相比,细胞内处于工作状态的蛋白质复合物往往更为完整,并且其三维结构处于完全生理的构象,这对于理解蛋白质复合物在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功能的结构基础尤为关键,也可以为药物设计等提供更精确的靶点信息。直接... 与体外纯化的蛋白质复合物相比,细胞内处于工作状态的蛋白质复合物往往更为完整,并且其三维结构处于完全生理的构象,这对于理解蛋白质复合物在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功能的结构基础尤为关键,也可以为药物设计等提供更精确的靶点信息。直接在细胞内解析蛋白质复合物的三维结构也被称为蛋白质的细胞原位结构解析,而冷冻电镜电子断层重构技术是原位结构解析的关键技术,但是电子断层重构技术的序列倾转数据采集通量低、数据处理较为繁琐,并且达到准原子分辨率对样品有特殊要求,这些问题成为了限制原位结构解析分辨率和实际应用的瓶颈。近年来,一种基于单张无倾转数据的蛋白质原位结构解析方法发展迅速,可以高通量地对细胞中的蛋白质复合物进行高分辨率结构解析,本综述将分析这类方法的原理,讨论这个方法相较于传统断层重构方法的优缺点,并对蛋白质的细胞原位结构解析进行展望。希望可以通过这篇综述,帮助结构生物学科研人员更好地选择合适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原位重构 冷冻电镜原位结构解析 isSPA滤波 无倾转数据 高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域抗损高吞吐URDMA技术
12
作者 段晓东 陆璐 +3 位作者 孙滔 李志强 杨红伟 杜宗鹏 《中兴通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30,共8页
随着国家“东数西算”战略实施以及智算、超算业务的快速发展,海量数据广域传输需求不断增多。提出一种广域抗损高吞吐超远程直接内存访问(URDMA)技术方案,通过对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TCP/IP)协议栈的完全卸载,消除中央处理器(CPU)... 随着国家“东数西算”战略实施以及智算、超算业务的快速发展,海量数据广域传输需求不断增多。提出一种广域抗损高吞吐超远程直接内存访问(URDMA)技术方案,通过对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TCP/IP)协议栈的完全卸载,消除中央处理器(CPU)对网络高吞吐性能的限制。采用拥塞控制、丢包恢复、丢包重传等技术增强标准第2代基于融合以太网的远程直接内存访问(RoCEv2)协议,使其在广域有损网络下保持高吞吐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往返时延(RTT)时延为20 ms、丢包率0.1%的网络环境下,TCP协议吞吐性能仅为0.02 Gbit/s,标准RoCEv2性能接近为0,URDMA协议吞吐性能为88.26 Gbit/s;当RTT时延增加到80 ms时,TCP和RoCEv2协议吞吐基本衰减为0,URDMA协议吞吐性能为83.12 Gbit/s,仍然保持较高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抗损高吞吐 数据快递 远程直接内存访问 RoCEv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空尺度的农作物高通量表型分析的应用与挑战
13
作者 陈龙跃 段丹丹 +5 位作者 徐卫兵 李作麟 赵冲 姜毅 高永钢 左文庆 《广东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149-162,共14页
农作物高通量表型分析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手段,旨在通过分析大量的表型数据,快速、准确地揭示农作物性状与基因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而优化育种效率和准确性、提升作物产量和品质、解决全球人口增加及环境恶化趋势下对粮食需求提升的问... 农作物高通量表型分析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手段,旨在通过分析大量的表型数据,快速、准确地揭示农作物性状与基因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而优化育种效率和准确性、提升作物产量和品质、解决全球人口增加及环境恶化趋势下对粮食需求提升的问题。该文对农作物高通量表型分析的关键技术架构进行剖析后,从传感器、多尺度观测和大数据挖掘层面阐述收集、整理和分析农作物表型信息的手段及其不足。在此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农作物表型分析的主要应用领域,研究证实农作物高通量表型分析是量化作物性状、监测作物长势、优化田间管理、提升育种效率的有效工具,但其应用性能仍具有提升潜力。最后,探讨农作物高通量表型分析面临的挑战、优化方案、广阔前景及未来发展趋势。表明其在数据处理和解析、跨品种、跨组织、跨环境的应用等方面还存在着挑战,但随着对大体量、高复杂度数据处理有着巨大优势的云端大数据处理平台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日益发展,同时结合生物技术和基因组学研究方法,农作物高通量表型分析将在对抗全球环境变化和人口增加所带来的粮食短缺隐患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地、空尺度 高通量表型分析 大数据挖掘 传感器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在畜禽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14
作者 陈宇坤 《畜禽业》 2024年第9期39-42,共4页
探讨了大数据在畜禽遗传改良中的应用,旨在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收集和整合遗传资源,实现更精准的育种策略。研究表明,大数据技术显著提升了畜禽育种的效率和准确性,尤其在基因组选择和疾病管理方面展示出巨大潜力。案例分析显示,各国利... 探讨了大数据在畜禽遗传改良中的应用,旨在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收集和整合遗传资源,实现更精准的育种策略。研究表明,大数据技术显著提升了畜禽育种的效率和准确性,尤其在基因组选择和疾病管理方面展示出巨大潜力。案例分析显示,各国利用大数据技术在奶牛基因组选择、猪育种技术和绵羊遗传改良等领域已取得显著成果。结论指出:未来畜禽育种将更侧重于精准和定制化解决方案,同时应重视伦理和生物安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技术 畜禽遗传改良 高通量测序 基因组选择 精准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及其在鳞翅目昆虫上的应用 被引量:20
15
作者 杨帆 黄立华 张爱兵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91-1000,共10页
转录组是指组织或者细胞在某一特定状态下转录出来的所有RNA的集合。高通量第2代测序技术使转录组学的研究模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所衍生出的转录组测序迅速成为研究非模式生物的先进技术。转录组测序能够在整体水平上探究细胞内基因表... 转录组是指组织或者细胞在某一特定状态下转录出来的所有RNA的集合。高通量第2代测序技术使转录组学的研究模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所衍生出的转录组测序迅速成为研究非模式生物的先进技术。转录组测序能够在整体水平上探究细胞内基因表达的种类和数量,揭示在特定条件下机体生理生化发生过程以及其中的分子机理。本文简要阐述了转录组测序技术的基本概念、技术流程与原理,详细介绍了转录组测序在解决鳞翅目昆虫的分类、毒理、发育、与寄主互作以及非编码RNA调控等问题上做出的贡献,并对该技术现存的困难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了简要的预测与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组 转录组测序 高通量测序 数据组装 测序流程 鳞翅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医学数据分析中的深度学习方法应用 被引量:18
16
作者 李渊 骆志刚 +4 位作者 管乃洋 尹晓尧 王兵 伯晓晨 李非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72-483,共12页
生物医学数据的积累速度史无前例,为生物医学研究带来机遇的同时,也让传统数据分析技术面临巨大挑战.本文综述了深度学习方法应用在生物医学数据分析中的最新研究进展.首先阐述了深度学习方法,列举深度学习方法的主要实现模型,随后总结... 生物医学数据的积累速度史无前例,为生物医学研究带来机遇的同时,也让传统数据分析技术面临巨大挑战.本文综述了深度学习方法应用在生物医学数据分析中的最新研究进展.首先阐述了深度学习方法,列举深度学习方法的主要实现模型,随后总结了目前生物医学数据分析中的深度学习方法应用情况,分析了在数据处理、模型构建和训练方法等方面共有问题的解决方法,最后给出了深度学习方法应用于生物医学数据分析时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高通量组学 临床医学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DNA测序数据压缩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朱泽轩 张永朋 +2 位作者 尤著宏 姜亮 纪震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9-415,共7页
针对高通量DNA测序技术发展产生的DNA测序数据量猛增,数据压缩技术是解决存储和传输高通量DNA序列数据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评述DNA测序数据传统压缩方法包括替代法和统计法,以及基于参考基因组的高通量DNA测序数据压缩方法,介绍并比较... 针对高通量DNA测序技术发展产生的DNA测序数据量猛增,数据压缩技术是解决存储和传输高通量DNA序列数据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评述DNA测序数据传统压缩方法包括替代法和统计法,以及基于参考基因组的高通量DNA测序数据压缩方法,介绍并比较重测序数据压缩、从头测序数据压缩、质量分数压缩和压缩数据检索的代表性算法,研究高通量DNA测序数据压缩面临的挑战及对未来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DNA测序 下一代测序 重测序 从头测序 高通量测序 数据压缩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间作物高通量表型信息获取与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8
作者 程曼 袁洪波 +1 位作者 蔡振江 WANG Ning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314-324,共11页
田间作物表型信息获取种类、数量以及信息处理与分析方法对于发现有价值的表型特性并确定其遗传因素有着重要影响,而传统的田间表型信息获取方法依赖于研究人员的人工采样测量,不但费时费力,还存在效率低和主观性强等缺点。为解决这一问... 田间作物表型信息获取种类、数量以及信息处理与分析方法对于发现有价值的表型特性并确定其遗传因素有着重要影响,而传统的田间表型信息获取方法依赖于研究人员的人工采样测量,不但费时费力,还存在效率低和主观性强等缺点。为解决这一问题,田间作物高通量表型信息获取及分析技术成为了当前植物表型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目前,表型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传感器、平台和信息分析。本文从这3个方面阐述国内外田间作物高通量表型信息获取及分析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表型信息获取技术中常用传感器的应用范围和使用限制条件以及不同表型信息获取平台的优缺点,总结表型信息分析的方法,提出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实际需求以及经济合理性选择和设计。最后展望田间作物表型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将集中在多类型数据融合、数据标准化管理、多学科知识整合等方面。该项研究成果对推广田间表型信息获取技术和分析方法、促进表型研究和遗传育种研究的深入融合提供了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间作物 高通量表型 信息获取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材料基因组理念的钎焊材料开发与智能钎焊技术创新系统工程 被引量:12
19
作者 何鹏 林盼盼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6-161,共6页
近年来,依赖于科学直觉与试错的传统材料研究方法日渐成为制造业发展与技术进步的瓶颈。革新材料研发方法已成为国际新材料研发的趋势。材料基因组技术是材料科学技术的一次飞跃,是新材料研发的"加速器"。钎焊过程的复杂性和... 近年来,依赖于科学直觉与试错的传统材料研究方法日渐成为制造业发展与技术进步的瓶颈。革新材料研发方法已成为国际新材料研发的趋势。材料基因组技术是材料科学技术的一次飞跃,是新材料研发的"加速器"。钎焊过程的复杂性和随机性使得钎焊材料的设计开发相比普通材料更加复杂、研发周期更长,"材料基因组计划"作为先进材料开发的崭新模式也应及时应用到钎焊材料性能优化及开发中,这对促进钎焊技术尤其是智能钎焊的长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材料基因组技术包括高通量材料计算、高通量材料实验和材料数据库三个要素。大规模的高通量计算可提供大量而系统的数据,高通量实验方法可对这些数据进行快速验证,材料数据库的建立则可实现计算数据与实验数据的有效集成,使其相互补充的同时相互验证。三要素协同工作,可以使得材料研发过程中的理论与实验结合更加紧密,加快材料从研发、制造到应用的过程,降低新材料的开发成本。开发新型钎焊材料除考虑材料本身的性能外,还需要考虑钎焊材料与母材物理化学性能的匹配性以及连接过程中钎焊材料与母材之间的相互作用(扩散和新相形成)。钎焊材料与母材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复杂,除了受到连接工艺(连接温度、保温时间、压力、气氛等)的影响之外,还与钎料和母材的成分有直接关系。因此,相比于普通材料,钎焊材料的设计开发过程更加复杂,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新材料的研发周期更长,有必要尽快启动钎焊材料基因工程。开发高通量计算软件、高通量实验方法(高通量制备及表征)及数据集成系统是实施钎焊材料基因工程需解决的三个基础问题。目前焊接智能化的发展多集中在熔化焊领域,如弧焊、激光焊等,也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果。但是,钎焊全过程智能控制的发展相对缓慢,现有研究多集中在钎焊设备及钎焊过程控制方面。钎焊材料制备是智能钎焊的重要组成部分,钎焊材料基因工程的实施将促进钎焊技术的智能化进程。智能焊接尤其是智能钎焊的技术进步可大大简化和缩短新型钎料的试验验证过程,同时能够在过程中搜集到更多实时数据,丰富数据库,因而反过来又会对钎焊材料基因工程的发展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本文论述了材料基因组技术的三要素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材料基因组技术应用于钎焊材料开发时需考虑的影响因素及需解决的关键共性基础问题,并且阐述了钎料材料基因工程与智能钎焊相互促进的发展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基因组 高通量计算 高通量实验 材料数据库 钎焊材料 智能钎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基因组技术内涵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2
20
作者 关永军 陈柳 王金三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1-78,共8页
材料基因组计划旨在变革材料传统研发模式,从而缩短材料研发周期并降低其研发成本。主要从航空材料领域对材料基因组技术需求的角度,对材料基因组技术的具体内涵进行阐述与讨论。提出发展材料基因组技术需要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高通量计... 材料基因组计划旨在变革材料传统研发模式,从而缩短材料研发周期并降低其研发成本。主要从航空材料领域对材料基因组技术需求的角度,对材料基因组技术的具体内涵进行阐述与讨论。提出发展材料基因组技术需要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高通量计算、高通量实验、以及材料信息学与数据库平台。在发展方向上,提出发展材料信息学与数据库、集成计算材料设计、材料虚拟工艺、材料虚拟服役四方面技术与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基因组计划 高通量 计算材料 数据库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