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位切开高位虚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16
1
作者 郭佑建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271-275,共5页
目的:观察低位切开高位虚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的疗效。方法:选取94例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行低位切开高位虚挂线术治疗,对照组接受低位切开高位常规挂线术治疗。进行3个月的随访,分别于出院时... 目的:观察低位切开高位虚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的疗效。方法:选取94例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行低位切开高位虚挂线术治疗,对照组接受低位切开高位常规挂线术治疗。进行3个月的随访,分别于出院时、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测定肛门直肠压力,包括:直肠静息压(RRP)、肛管静息压(ARP)、肛管最长收缩时间(ALCT)、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记录治愈时间(d)、治愈率及复发情况。结果:出院时,治疗组RRP、ARP、ALCT和AMCP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ARP和AMC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治疗组RRP、ARP、ALCT和AMCP与对照组RRP、ARP、ALCT和AMC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ARP和AMC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后,治疗组RRP、ARP、ALCT和AMCP分别为(3.53±0.72)kPa、(19.87±3.82)kPa、(35.16±5.12)min和(25.36±5.93)kPa,对照组RRP、ARP、ALCT和AMCP分别为(3.23±0.68)kPa、(17.24±3.61)kPa、(36.25±4.83)min和(22.65±5.12)kPa,治疗组RRP、ARP和AMCP高于对照组(P<0.05),ALC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91.49%vs 89.36%,P=0.537),且治疗组平均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28.43±2.78)d vs(33.62±3.27)d,P=0.003];对照组复发1例。结论:低位切开高位虚挂线术能显著保护高位肛瘘患者的肛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切开高位虚挂线术 高位肛瘘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