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易》卦爻辞所见“诚信”思想诠解——兼论《周易》的性质
1
作者 夏虞南 廖名春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15-126,共12页
诚信作为古今通义,是传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周易》卦爻辞中蕴含着丰富深刻的“诚信”思想,是《周易》的基本精神和核心价值之一,表达集中于“孚”“躬”“贞”“允”四字。结合各类新出文献考释与“孚”“躬”“贞”“允”四字... 诚信作为古今通义,是传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周易》卦爻辞中蕴含着丰富深刻的“诚信”思想,是《周易》的基本精神和核心价值之一,表达集中于“孚”“躬”“贞”“允”四字。结合各类新出文献考释与“孚”“躬”“贞”“允”四字相关的卦爻辞,探析此四字本义,分析前学对卦爻辞的误释。“孚”释为“信”,大多可理解为“诚信”;释作“符合”“相应”时,表示历法与天象、天时相合;释作“信服”时,指心悦诚服;释作“仁爱”时,则表示因仁爱而让人信服。“躬”释作“信”,二字音韵、字形密切,释作“诚信”之义,卦爻辞文意更加通顺。“贞”当训为“正、定、静”,且有“贞固”之义,强调不变化、固定,符合对君子固守“诚信”之德的要求。“允”本作“果然”“确实”之义,商周之际出现了“诚信”的用法。如此释读,既能坐实《周易》本经是哲理之书,也能印证孔子解《易》思想与方法的正确,孔子重信当源于《周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诚信 《周易》卦爻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n the Double-Reference Character of "Hexagram" Names in the Yijing: Engaging Fregean&Kripkean Approaches to the Issue of How Reference Is Possible
2
作者 MOU Bo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2014年第4期523-537,共15页
This paper aims to examine the general issue of how reference is possible in philosophy of language through a case analysis of the "double reference" semantic-syntactic structure of ideographic hexagram (guaxiang ... This paper aims to examine the general issue of how reference is possible in philosophy of language through a case analysis of the "double reference" semantic-syntactic structure of ideographic hexagram (guaxiang 卦象) names in the Yijing text. I regard the case of the "hexagram" names as being quite representative of the "double-reference" semantic-syntactic structure of referring names. I thus explore how the general morals drawn from this account of "hexagram" names can engage two representative approaches, the Fregean and Kripkean ones, and contribute to our understanding and treatment of the issue of refer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language FREGE hexagram names Kripke REFERENCE Locke yijing
原文传递
《易经》卦爻辞辨及其英译 被引量:3
3
作者 任运忠 曾绪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1-96,共6页
《易经》是中国最早传入西方的古典文献之一,但其卦爻辞古奥难训,结构复杂,以往的英译本在字、词、句三个层面都存在大量误译现象。对于英译《易经》卦爻辞来说,译者应对原文中的通假字、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进行详细的考辩,并对原文的... 《易经》是中国最早传入西方的古典文献之一,但其卦爻辞古奥难训,结构复杂,以往的英译本在字、词、句三个层面都存在大量误译现象。对于英译《易经》卦爻辞来说,译者应对原文中的通假字、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进行详细的考辩,并对原文的句法结构进行细致的分析,包括正确的句读,以及对省略和倒装等语言现象的辨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经》 卦爻辞 英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易》浅识 被引量:3
4
作者 黄济 于超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6-114,128,共10页
《易》在历史上是一部备受推崇,同时又有着广泛国际影响的著作。《易》分为"经"和"传"两部分,其中"经"又包含有"卦辞"和"爻辞","传"又分为"大传"和"小传&q... 《易》在历史上是一部备受推崇,同时又有着广泛国际影响的著作。《易》分为"经"和"传"两部分,其中"经"又包含有"卦辞"和"爻辞","传"又分为"大传"和"小传"。每一部分都有不少神秘的和迷信的难解难读的问题,但同时又蕴涵有先哲们朴素的哲理智慧和辩证的思维方法。其成书已久,成书过程说法不一,难以考证;发展过程中,更是识随时迁。所以,在国学的学习中,学《易》一直是一个较难的问题。我们当今学者在对《易》进行研读与评价时,必须注意到《易》的这些特点,运用好历史的、唯物的和辩证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 《易经》 “卦辞” “爻辞” “经” “传” 阴和阳 二进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释《周易·渐卦》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尚信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1-66,共6页
通过对渐卦卦象的分析,并考《说文》段注“陂陀曰渐”,得出渐卦取名为渐,当取坡渐之意,进而引伸为渐进之意。又从卦爻象出发,对渐卦的卦爻辞作出分析,认为渐卦的卦爻辞是根据其卦爻象而系出,而且其整卦的卦爻辞都是围绕着一个中心主题... 通过对渐卦卦象的分析,并考《说文》段注“陂陀曰渐”,得出渐卦取名为渐,当取坡渐之意,进而引伸为渐进之意。又从卦爻象出发,对渐卦的卦爻辞作出分析,认为渐卦的卦爻辞是根据其卦爻象而系出,而且其整卦的卦爻辞都是围绕着一个中心主题而展开,且其思想与《诗经》中的《鸿雁》等篇不无关系。这或可为进一步解读《周易》古经及其产生时代问题提供某种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卦 坡渐 诗经 卦爻象 卦爻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易》卦爻辞非歌谣考 被引量:3
6
作者 张节末 王莹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6-76,共11页
在《周易》原初的占筮语境中,筮法的控制使卦爻辞与卦爻象一一对应,不存在叙事主体以及完整的叙事结构,因而卦爻辞绝非歌谣式的叙事。卦爻辞和歌谣的异质性决定了两者迥异的传播特征。两者的专名"繇"与"谣"在先秦... 在《周易》原初的占筮语境中,筮法的控制使卦爻辞与卦爻象一一对应,不存在叙事主体以及完整的叙事结构,因而卦爻辞绝非歌谣式的叙事。卦爻辞和歌谣的异质性决定了两者迥异的传播特征。两者的专名"繇"与"谣"在先秦不相混用。目前学界根据卦爻辞与歌谣形式上的相近,普遍将卦爻辞定性为歌谣,并尊之为中国诗歌先导,其探求思路的合理性或值得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卦爻辞 占筮 歌谣 叙事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象思维"视野下的"易道" 被引量:9
7
作者 王树人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1-57,共7页
"易道"的根本在于,观物取象,并进而在象的流动与转化中洞察出卦象,由卦象以尽意。"象思维"的本质在于"非实体性",而这种非实体性使《周易》的象思维具有"原发创生"性,并且表现出与西方实体性... "易道"的根本在于,观物取象,并进而在象的流动与转化中洞察出卦象,由卦象以尽意。"象思维"的本质在于"非实体性",而这种非实体性使《周易》的象思维具有"原发创生"性,并且表现出与西方实体性的概念思维本质不同。从原发刨生的视角观之,历史上和今天关于卦爻之象数与卦爻辞哪个根本的问题,可以归结为原发创生的"筑象"过程。"原发创生",就是无极而太极之生,是"无中生有"和"有中见无"之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卦爻 非实体性 原发创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数字卦与六十四卦符号体系之形成问题 被引量:14
8
作者 梁韦弦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19,共6页
将见于商周器物上的数字卦与传逝文献的有关记载结合起来分析,商周时期应已存在用两个符号记写的六十四卦体系;周初陶拍所见易卦与传本《周易》相同的非覆即反的排列方法,也表明当时的筮书应是用两个确定的符号记写的;六十四卦应如文献... 将见于商周器物上的数字卦与传逝文献的有关记载结合起来分析,商周时期应已存在用两个符号记写的六十四卦体系;周初陶拍所见易卦与传本《周易》相同的非覆即反的排列方法,也表明当时的筮书应是用两个确定的符号记写的;六十四卦应如文献所记是由八卦重合而成的,而这种八卦形成的前提同样是将其记写符号确定为两个;构成八卦的阴阳爻应是按阴阳观念将偶数记成“一一”,将奇数记戚“—”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卦 六十四卦 八卦 阴阳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卦与《周易》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化平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23,共5页
文章的第一部分简单回顾了近年的数字卦研究,重点评述了六篇论文,对文章中的观点提出意见。第二部分集中讨论了数字卦研究中的几个焦点问题:一是数字卦之说能否成立;二是阴阳爻与数字卦的关系;三是数字卦研究应注意古代筮法的多样性。... 文章的第一部分简单回顾了近年的数字卦研究,重点评述了六篇论文,对文章中的观点提出意见。第二部分集中讨论了数字卦研究中的几个焦点问题:一是数字卦之说能否成立;二是阴阳爻与数字卦的关系;三是数字卦研究应注意古代筮法的多样性。文章论证了阴阳爻可能由数字一、六演变而成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卦 阴阳爻 周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易·震》卦辞、爻辞正诂 被引量:2
10
作者 程建功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22,共6页
关于《周易·震》卦爻辞,古今传注大多以雷声震动解之,根据卦爻辞内容及其所描述的情形, 此解显然不合情理。若以地震释之,则豁然贯通,且文理顺畅。故本文从训诂学的角度对震卦卦爻辞加 以重新解读,认为震即地震,卦爻辞乃记录了古... 关于《周易·震》卦爻辞,古今传注大多以雷声震动解之,根据卦爻辞内容及其所描述的情形, 此解显然不合情理。若以地震释之,则豁然贯通,且文理顺畅。故本文从训诂学的角度对震卦卦爻辞加 以重新解读,认为震即地震,卦爻辞乃记录了古代一场地震的完整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震卦 卦辞 爻辞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西周时期筮书中易卦的写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梁韦弦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11,共9页
西周青铜器所见的一卦可以有多种写法的数字卦相当于后世以《周易》实占时用七八九六来记写的占筮记录而并非当时筮书上易卦的写法。陕西长安西仁村陶拍上所见与王家台秦简《归藏》、上博简《周易》等古本筮书写法大体一致的数字卦应是... 西周青铜器所见的一卦可以有多种写法的数字卦相当于后世以《周易》实占时用七八九六来记写的占筮记录而并非当时筮书上易卦的写法。陕西长安西仁村陶拍上所见与王家台秦简《归藏》、上博简《周易》等古本筮书写法大体一致的数字卦应是西周时期筮书上易卦的写法。如战国秦汉古本筮书上相当于用两个符号或数字记写的六十四卦体系当早已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筮书 数字卦 卦爻写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经》意义的来源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坚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3-62,共10页
《易经》文本的零散性使其表面上看来并没有什么意义,但是,易学史上所诠释出来的《易经》意义却丰富多彩,那么《易经》的这许多意义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易经》意义的来源有三个方面,即(一)天地赋予《易经》以意义,这就是《易经》的天... 《易经》文本的零散性使其表面上看来并没有什么意义,但是,易学史上所诠释出来的《易经》意义却丰富多彩,那么《易经》的这许多意义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易经》意义的来源有三个方面,即(一)天地赋予《易经》以意义,这就是《易经》的天地意义;(二)《易经》符号(卦爻符号和文字符号)之间的逻辑关系会产生意义,这就是《易经》的逻辑意义;(三)人类将自己的认识投射到《易经》上而形成《易经》的投射意义。《易经》的这三大意义及其来源有着中国式的独特学理,即使是专门研究文本意义的西方解释学对之亦不能完全加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经 天地 卦爻符号 解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王堆帛书《周易》卦爻辞校札九则 被引量:3
13
作者 丁四新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0,共8页
本文就帛书《周易》部分疑难卦爻辞的训释作了探讨,认为:《剥》六二"辩"读作"蹁(髌)",膝端也,"辩"及初爻"足"均非床体;《赣》九五"塭"即"堤"之形讹,读作"疷",&q... 本文就帛书《周易》部分疑难卦爻辞的训释作了探讨,认为:《剥》六二"辩"读作"蹁(髌)",膝端也,"辩"及初爻"足"均非床体;《赣》九五"塭"即"堤"之形讹,读作"疷","祇"读作"底",训"病",或以"祇"为语词,或写作"祇",皆误;《屯》六三"鹿"读为"麓",山足也,不训禽鹿,"几",词也,"如",往也,"舍"者舍置也;《归妹》六五"日月既望(望)","日"字衍文,"既",今本、帛书《昭力》均作"几","既"读作"几",几者辞也,或如字作解,或以"近望"实解,均非;《泰》初九"胃"读作"曹","曾"为"(■)"或体,"(■)(汇)"为"(?)"之假借字,"曾"者类也;《鼎》九四"屋"读作"(剭)","刑(剭)"者厚刑也,此汉人古义通训,今本作"形渥","渥"训"渥沾",疑非;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王堆 帛书 周易 卦辞 爻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易》“屯”卦音义辨正--敬答成中英教授 被引量:3
14
作者 郑吉雄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4,共12页
2008年拙文"Interpretations of YANG(阳)intheYijing"刊登于美国学术期刊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时,成中英教授(该刊主编)坚持将拙文"屯"卦的注音由我原来书写的"zhun",更改为"tun",... 2008年拙文"Interpretations of YANG(阳)intheYijing"刊登于美国学术期刊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时,成中英教授(该刊主编)坚持将拙文"屯"卦的注音由我原来书写的"zhun",更改为"tun",并在拙文中加注宣称"屯"的本义应为"屯聚",指本人提出读音"zhun"与意义"困难"是错误的。本文根据《经典释文》所载录"屯"的两种音义纪录,说明"屯"的上古声类虽只有舌头音"t",但中古以降则已派生出舌上音"zh"(后世读为齿音)以专门表达"困难"的意义。再从"屯"卦六爻的含义、《彖传》的辞例、汉宋明清历代的《易》注考察,在在证明"困难"才是"屯"的本义。"屯"卦读音为"zhun",意义为"困难",是毫无争议余地的事实;将"屯"卦读为"tun",释为"屯聚"是错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经 类隔 爻义 辞例 易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易》古经义利观浅探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永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1-74,共4页
作为我国古代占卜之书的《易经》,隐含着对义利问题的思考。《易经》的义利观明显侧重谈利,更多是为满足最低生存欲望为基础而提出的,道德观念原始而简约。
关键词 易经 卦爻辞 义利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卦爻辞的内容看其性质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保贞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4-60,共7页
根据卦爻辞的形式和内容,我们把它分为三类;直接表述吉凶等断辞的;记述象占的;单纯纪事,无吉凶等断辞的。从性质上来说,《易经》是一部老皇历式的著作。卦爻画表示的是日历。直接表述吉凶的卦爻辞记述的是时日占候。记述象占的卦爻辞表... 根据卦爻辞的形式和内容,我们把它分为三类;直接表述吉凶等断辞的;记述象占的;单纯纪事,无吉凶等断辞的。从性质上来说,《易经》是一部老皇历式的著作。卦爻画表示的是日历。直接表述吉凶的卦爻辞记述的是时日占候。记述象占的卦爻辞表述的是一些行为禁忌,其中的某些卦爻辞也应和时日有关系。单纯纪事的卦爻辞情况则较复杂,有些卦爻辞可能是祈使句,表示此卦爻所当时日内应做某事,有些则是记述的某时日内“名人”“名物”的事迹,供后人参考,有些则可能是些“半拉子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经 卦爻辞 象占 时日占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易》鸟占类卦爻辞释证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保贞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3-28,36,共7页
《周易》卦爻辞中有许多"物占"方面的内容,鸟占是其中的一种。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世界及我国少数民族原始宗教中有关鸟占的资料,对《周易》中有关鸟占的14条卦爻辞进行了新的解读。
关键词 《周易》 鸟占 卦爻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易》的希望品格及其文化价值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玉强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7-91,96,共6页
《周易》的希望品格是指《周易》在时间之维中展现出的对未来昂扬自信、积极乐观的精神气象和文化面貌,对其充分认识对开掘《周易》的文化内涵具有基础性意义。《易经》卦爻辞中的吉辞明显多于凶辞,凶转吉的现象显著,在事实上彰显出对... 《周易》的希望品格是指《周易》在时间之维中展现出的对未来昂扬自信、积极乐观的精神气象和文化面貌,对其充分认识对开掘《周易》的文化内涵具有基础性意义。《易经》卦爻辞中的吉辞明显多于凶辞,凶转吉的现象显著,在事实上彰显出对未来的自信与希望。《易传》进一步在哲学理路上,从天道、人事、愿景等方面系统展现出《周易》的希望品格。从《周易》希望品格的视角考察中国式的终极关怀和民族精神,能获得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希望品格 卦爻辞 盛德大业 民族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易·渐卦》新解——兼论《渐卦》与《诗经·渐渐之石》的关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欧阳小建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28-33,共6页
考《诗经·渐渐之石》篇,得出《渐卦》与《渐渐之石》无论是单个的"渐"字还是各自描述的内容都存在一定联系的结论,其中"渐"义应为"山石高峻之貌"。《渐卦》初爻辞有"小子"一词,各家解释不... 考《诗经·渐渐之石》篇,得出《渐卦》与《渐渐之石》无论是单个的"渐"字还是各自描述的内容都存在一定联系的结论,其中"渐"义应为"山石高峻之貌"。《渐卦》初爻辞有"小子"一词,各家解释不一,通过对先秦主要典籍中凡出现"小子"一词的各篇章的分析,可知《渐卦》中的"小子"指代"青年男子"。整个《渐卦》描述两件事:一是青年男子出征打仗之始末;二是妻子对出征丈夫的思念及艰辛的生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卦》 《渐渐之石》 小子 卦爻辞 卦爻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易·晋卦》与“迎日歌” 被引量:1
20
作者 武家璧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2-42,共11页
《周易.晋卦》卦辞载康(唐)侯封于晋,是由于此地适于繁殖。"晋"字本义表示日出。《晋卦》爻辞是一首古"迎日歌"。
关键词 周易 晋卦 卦辞 爻辞 迎日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