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海绿潮分布年际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郭伟 赵亮 李秀梅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6-45,共10页
2008—2015年,连续8年在黄海海域暴发大规模绿潮,但因暴发时间、规模及漂移路径的不同,对沿海地区造成的环境影响和经济损失大不相同。本文利用 EOS/MODIS 卫星的多通道资料,采用 NDVI算法获取绿潮信息,给出了2007年以来5—8月所... 2008—2015年,连续8年在黄海海域暴发大规模绿潮,但因暴发时间、规模及漂移路径的不同,对沿海地区造成的环境影响和经济损失大不相同。本文利用 EOS/MODIS 卫星的多通道资料,采用 NDVI算法获取绿潮信息,给出了2007年以来5—8月所有无云或少云晴朗天气下黄海海面绿潮的分布情况。黄海绿潮覆盖面积变化每年呈现单峰值分布,MODIS 卫星在5月中旬至6月初首次发现绿潮,随后30~40 d 内达到覆盖面积峰值,7月快速消退,8月上旬完全消失。2007年绿潮出现首年覆盖面积极低,发现绿潮时面积均未超过50 km2;2008年和2009年绿潮覆盖面积峰值分别为3110 km2和4075 km2,自此绿潮灾害成为新的海洋环境事件;2010—2012年绿潮暴发规模异常低值,各年覆盖面积峰值均未超过1800 km2,但从2013年开始绿潮规模逐渐攀升,到2015年绿潮覆盖面积峰值达5629 km2,持续可达98 d,覆盖面积和持续时间为历年之最。绿潮漂移路径可归纳分为3类:2008年和2011年绿潮主体先北向漂移越过34°30′N 后,西北向垂直于岸线漂移,主要对连云港、日照和青岛造成较大影响;2009年和2012年绿潮主体先北向漂移越过35°N 后,东北向平行于岸线漂移,故只有少许绿潮上岸;2010年、2013—2015年绿潮主体北向漂移至近岸后东北向沿岸漂移,对日照、青岛和荣成沿海造成大面积影响。所有年份绿潮影响范围均限于南黄海内,东侧边界最远未越过124.2°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潮 覆盖面积 漂移路径 年际变化 黄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的海滨景区绿潮监测 被引量:4
2
作者 徐福祥 高志强 +3 位作者 尚伟涛 宁吉才 姜晓鹏 宋德彬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61-1067,共7页
基于无人机航拍数据,利用四种颜色指数,结合无人机RGB影像对海阳市海滨景区绿潮进行特征统计和监测识别,验证不同空间位置绿潮的适宜监测指数。结果表明:海滨景区G波段高于其他波段的特征使其可以利用颜色指数进行监测;对于不同位置的... 基于无人机航拍数据,利用四种颜色指数,结合无人机RGB影像对海阳市海滨景区绿潮进行特征统计和监测识别,验证不同空间位置绿潮的适宜监测指数。结果表明:海滨景区G波段高于其他波段的特征使其可以利用颜色指数进行监测;对于不同位置的绿潮灾害,NGBDI指数较适用于海滨景区漂浮绿潮的监测,而GLI指数则更适用于海滨景区海滩绿潮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潮 海滨景区 无人机 颜色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沿岸大型绿藻主要物种及其季节性变化 被引量:4
3
作者 穆新武 陆勤勤 +6 位作者 胡传明 沈颂东 胡希亮 张涛 王苗苗 朱建一 许璞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70-480,共11页
采用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手段,调查并分析了江苏沿岸水域大型绿藻物种、数量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等主要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域大型绿藻的优势种为缘管浒苔(Ulva linza Linnaeus)和浒苔(U.prolifera O.F.Müller).藻体形态随栖息地... 采用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手段,调查并分析了江苏沿岸水域大型绿藻物种、数量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等主要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域大型绿藻的优势种为缘管浒苔(Ulva linza Linnaeus)和浒苔(U.prolifera O.F.Müller).藻体形态随栖息地、生长季节等发生较大变化.大型绿藻生物量呈南高北低的趋势,在春末夏初达到顶峰,随后快速下降,与江苏以北黄海海域漂浮浒苔相比差异明显.黄海绿潮的来源复杂,分子标记法和形态学观察方法的判定仍有不足,还需要更深入的开展生物学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沿岸 绿潮 浒苔 生物量 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的黄海绿潮覆盖面积受表层温盐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辛蕾 丁一 +3 位作者 王宁 卢博 黄蕊 葛勇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210-215,共6页
【目的】研究黄海绿潮生长发展环境影响因素。【方法】利用2014—2017年卫星遥感影像提取黄海绿潮覆盖面积,并与同期浮标温度数据对比分析。【结果】绿潮的生命周期有"发生-发展-暴发-衰落-消亡"5个阶段。绿潮的覆盖面积变化... 【目的】研究黄海绿潮生长发展环境影响因素。【方法】利用2014—2017年卫星遥感影像提取黄海绿潮覆盖面积,并与同期浮标温度数据对比分析。【结果】绿潮的生命周期有"发生-发展-暴发-衰落-消亡"5个阶段。绿潮的覆盖面积变化随所发生海域的表层水温的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走势,在约22℃时绿潮覆盖面积达到最大,其后随着温度上升绿潮逐渐衰亡;与同期浮标盐度数据比较发现,前半期盐度基本稳定在31.5‰,绿潮该段时期内逐渐发展达到最大,之后随着盐度降低绿潮逐渐衰亡。【结论】研究结果与已有实验室研究获得结论基本吻合,可为绿潮灾害防灾预警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潮 遥感 覆盖面积 海表温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季南黄海绿潮分布区浮游生物群落现状 被引量:1
5
作者 朱旭宇 陈中伟 +4 位作者 刘吉堂 丁言者 许海华 葛跃浩 杨华 《环境生态学》 2020年第1期43-51,56,共10页
为了更好地了解南黄海绿潮分布区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环境现状,本研究于2019年春季(3月)对江苏近岸海域浮游生物样品进行了分析,并同步监测其他环境因子。结果表明,浮游植物共鉴定出4门34属63种,以硅藻为主,优势种共6种;浮游动物10大类21... 为了更好地了解南黄海绿潮分布区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环境现状,本研究于2019年春季(3月)对江苏近岸海域浮游生物样品进行了分析,并同步监测其他环境因子。结果表明,浮游植物共鉴定出4门34属63种,以硅藻为主,优势种共6种;浮游动物10大类21种,以桡足类为主,优势种共7种。环境因子(悬浮物、pH、DO、浊度、水温、活性磷酸盐和活性硅酸盐)各断面存在显著差异。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因子悬浮物、p H、DO、盐度、水温、活性磷酸盐和活性硅酸盐与浮游生物群落参数呈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生物 南黄海 绿潮分布区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卫星遥感监测的2011—2016年黄海绿潮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杨静 张思 刘桂梅 《海洋预报》 2017年第3期56-61,共6页
基于多源卫星数据对黄东海海域进行的绿潮遥感监测数据分析,研究了2011—2016年绿潮高发季节的变化规律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绿潮灾害每年爆发的特点是一般在5月份开始爆发,6—7月为绿潮的发展持续期,其主体的漂移生长方向是偏北和偏西... 基于多源卫星数据对黄东海海域进行的绿潮遥感监测数据分析,研究了2011—2016年绿潮高发季节的变化规律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绿潮灾害每年爆发的特点是一般在5月份开始爆发,6—7月为绿潮的发展持续期,其主体的漂移生长方向是偏北和偏西方向,8月份逐渐消亡。卫星遥感监测绿潮的最大分布面积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这可能与全球气候变化等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潮 卫星遥感 黄海 最大分布面积 特征分析 全球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监测的黄海绿潮漂移路径及分布面积特征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王宁 曹丛华 +2 位作者 黄娟 钟山 黄蕊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24-29,共6页
本文利用2008~2012年的多源卫星遥感序列图像,动态监测各年绿潮发生的漂移路径、影响海域面积,得到各年绿潮漂移趋势、分布面积和最大分布面积出现时间。根据监测结果,划分出影响绿潮漂移路径的关键区域,并分析了2008、2009和2010... 本文利用2008~2012年的多源卫星遥感序列图像,动态监测各年绿潮发生的漂移路径、影响海域面积,得到各年绿潮漂移趋势、分布面积和最大分布面积出现时间。根据监测结果,划分出影响绿潮漂移路径的关键区域,并分析了2008、2009和2010年关键区域内各年绿潮漂移方向和面积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潮 黄海 多源数据 遥感监测 漂移路径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海域浒苔时空分布特征及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吉启轩 赵新伟 章志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15年第1期61-64,共4页
绿潮作为一种新型生态灾害自2007年以来在江苏沿岸海域频繁发生,对江苏海洋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基于2014年MODIS数据,分析获得江苏绿潮发生时间、面积、影响范围及漂移路径。结果表明:绿潮最早发生于四月下旬,浒苔在2014年5月生长增殖速... 绿潮作为一种新型生态灾害自2007年以来在江苏沿岸海域频繁发生,对江苏海洋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基于2014年MODIS数据,分析获得江苏绿潮发生时间、面积、影响范围及漂移路径。结果表明:绿潮最早发生于四月下旬,浒苔在2014年5月生长增殖速度最快,覆盖面积达到全年最大值。2014年6月至7月绿潮进入爆发期,8月逐渐衰退,9月中旬在遥感影像上趋于消亡并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浒苔无毒并具有一定营养价值,但绿潮爆发改变海洋原有生态环境,造成生态系统紊乱,对海洋渔业生产造成影响。浒苔堆积氧化变质亦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进而发生次生灾害。开展浒苔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浒苔爆发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沿海 浒苔 绿潮中图法分类号:Q914.8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沿海不同海潮模型的倾斜负荷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赵大江 郭春喜 +2 位作者 张世娟 王斌 陈敏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4-39,共6页
采用积分格林函数方法及6种全球海潮模型(CSR4.0,EOT11a,FES2004,GOT4.7,NAO99b和TPXO7.2)和中国近海潮汐资料,计算了我国沿海大地控制点上的海潮倾斜负荷效应。通过标准差、均方根RMS及和方根RSS等综合分析表明,海潮倾斜负荷普遍为10-8... 采用积分格林函数方法及6种全球海潮模型(CSR4.0,EOT11a,FES2004,GOT4.7,NAO99b和TPXO7.2)和中国近海潮汐资料,计算了我国沿海大地控制点上的海潮倾斜负荷效应。通过标准差、均方根RMS及和方根RSS等综合分析表明,海潮倾斜负荷普遍为10-8rad量级,最大达10-7rad量级。在中国沿海区域,各模型差异较大,应针对不同区域采用更适合本区的模型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分格林函数 全球海潮模型 大地控制点 倾斜负荷 中国沿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海绿潮发展规模影响因子及预测方法研究
10
作者 焦艳 商杰 +5 位作者 高松 吴玲娟 李杰 于清溪 赵一丁 付迪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5-73,共9页
黄海绿潮自2008年起连年暴发,对沿海地区的海上活动带来严重影响,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破坏了近海海洋生态环境。本文基于绿潮多源监测数据和大气海洋再分析资料,对绿潮规模的年际变化及其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2008... 黄海绿潮自2008年起连年暴发,对沿海地区的海上活动带来严重影响,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破坏了近海海洋生态环境。本文基于绿潮多源监测数据和大气海洋再分析资料,对绿潮规模的年际变化及其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2008至2019年间黄海绿潮平均分布面积和覆盖面积分别为40 000 km^(2)和620 km^(2);影响绿潮规模的关键因子为绿潮生成区的海温和纬向海流,由此建立的绿潮分布面积回归模型与观测值相关系数达到0.80;欧亚遥相关波列、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和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可能是影响绿潮规模年际变化的大尺度环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海绿潮 分布面积 影响因子 预测模型 大气环流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的海滨景区绿潮监测
11
作者 周瑞佳 赵升 +2 位作者 丁凯 徐东会 孙蓓蓓 《价值工程》 2020年第30期201-202,共2页
海滨景区绿潮会对当地的养殖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海洋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由于绿潮的爆发时间长、规模较大并且位置随机的特点,目前常用无人机结合多源数据来对其进行检测,本文即讨论基于无人机的海滨景区绿潮... 海滨景区绿潮会对当地的养殖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海洋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由于绿潮的爆发时间长、规模较大并且位置随机的特点,目前常用无人机结合多源数据来对其进行检测,本文即讨论基于无人机的海滨景区绿潮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海滨景区 绿潮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海域浒苔绿潮分布及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敏 《环境与发展》 2019年第11期177-177,179,共2页
江苏海域浒苔绿潮发生于夏季,最初多在盐城、南通外海以及长江入海口海域出现,之后往北扩散。浒苔绿潮能影响近海岸生态系统平衡,污染海水环境、影响渔业生产并破坏人类生活环境。研究浒苔绿潮分布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能够把握其生长... 江苏海域浒苔绿潮发生于夏季,最初多在盐城、南通外海以及长江入海口海域出现,之后往北扩散。浒苔绿潮能影响近海岸生态系统平衡,污染海水环境、影响渔业生产并破坏人类生活环境。研究浒苔绿潮分布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能够把握其生长及扩散规律,同时对进行预防控制及后续处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海域 浒苔绿潮 分布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光照和降水量对江苏海域浒苔绿潮暴发的影响
13
作者 梁晓红 时珉 奚子惠 《水产养殖》 CAS 2023年第2期1-5,11,共6页
根据2016—2021年江苏管辖海域浒苔绿潮分布的遥感数据,分析海温、光照时长、降水量对浒苔绿潮暴发的影响。结果表明,2021年江苏海域海温上升速率较快,为浒苔的发生与大规模暴发提供了有利条件;日照时数偏长,加速了浒苔的繁殖增长;沿海... 根据2016—2021年江苏管辖海域浒苔绿潮分布的遥感数据,分析海温、光照时长、降水量对浒苔绿潮暴发的影响。结果表明,2021年江苏海域海温上升速率较快,为浒苔的发生与大规模暴发提供了有利条件;日照时数偏长,加速了浒苔的繁殖增长;沿海降水量偏多,较多的陆地降水可能使海水中的营养物质含量上升,导致浒苔绿潮的发生与大规模暴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浒苔 绿潮 海温 光照 降水量 江苏管辖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江苏如东岸基绿潮藻分布特征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建恒 陈丽平 +8 位作者 霍元子 田晓玲 陈群芳 于克锋 胡翔 杨建强 房建孟 马家海 何培民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共5页
总结了2010年江苏如东沿岸岸基绿潮藻分布调查结果。结果发现,如东紫菜养殖筏架、沿岸堤坝、养殖池塘和入海河道中均有大量绿潮藻分布;通过对江苏如东沿岸采集的15个绿潮藻样品进行ITS、5S rDNA间隔序列分析和形态观察,共鉴定出6种绿潮... 总结了2010年江苏如东沿岸岸基绿潮藻分布调查结果。结果发现,如东紫菜养殖筏架、沿岸堤坝、养殖池塘和入海河道中均有大量绿潮藻分布;通过对江苏如东沿岸采集的15个绿潮藻样品进行ITS、5S rDNA间隔序列分析和形态观察,共鉴定出6种绿潮藻:浒苔(Ulva prolifera)、缘管浒苔(U.linza)、扁浒苔(U.compressa)、曲浒苔(U.flexuosa)、条浒苔(U.clathra-ta)和肠浒苔(U.intestinalis)。紫菜养殖筏架上未发现U.clathrata,其他5种绿潮藻均有生长。U.prolifera分布最广,河道、堤坝、池塘和紫菜筏架上均有分布,并在如东沿岸两个岸基位点发现了与2008年青岛大规模漂浮浒苔优势种序列一致的绿潮藻。紫菜养殖筏架、沿岸堤坝、养殖池塘和入海河道绿潮藻生物量(湿重)约为3.95×106kg、9.6×105kg、3.75×103kg和0.15×103kg。本论文为阐释绿潮发生机制及溯源提供了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如东 绿潮藻 岸基 浒苔
原文传递
HY-1卫星CZI影像在黄海绿潮监测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鑫华 刘海龙 +3 位作者 邢前国 刘建强 丁静 金松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6-156,共11页
海洋一号C(HY-1C)卫星搭载的海岸带成像仪CZI(Coastal Zone Imager)广泛应用于中国近海生态灾害监测。本研究以16 m分辨率的高分六号WFV(Wide Field of View)影像提取的绿潮覆盖面积作为参考值,从绿潮漏检率和覆盖面积定量评估了CZI影... 海洋一号C(HY-1C)卫星搭载的海岸带成像仪CZI(Coastal Zone Imager)广泛应用于中国近海生态灾害监测。本研究以16 m分辨率的高分六号WFV(Wide Field of View)影像提取的绿潮覆盖面积作为参考值,从绿潮漏检率和覆盖面积定量评估了CZI影像的绿潮监测能力,并与250 m分辨率的MODIS提取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CZI影像的绿潮平均漏检率只有MODIS影像的1/5左右,绿潮覆盖面积比MODIS影像小50%以上。MODIS和CZI影像的绿潮覆盖面积呈线性相关,将MODIS影像的绿潮覆盖面积转换为CZI结果;该结果显示,2019年、2021年度绿潮最大覆盖面积为2000 km^(2)左右,是2020年同期的6倍左右。在绿潮监测方面,相比于MODIS,CZI影像的绿潮漏检率较低且覆盖面积更接近真实参考值。本研究建立了CZI与目前较常用的MODIS绿潮覆盖面积的转换关系,可弥补CZI观测频次的缺陷,进而实现绿潮高频次观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潮 浒苔 HY-1C CZI MODIS 漏检率 覆盖面积 黄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