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Control Efficiency of Plant Alcohol Extracts on the Laboratory Populations of Myzus persicae(Sulzer)and Lipaphis erysimi (Kaltenbach) 被引量:8
1
作者 ZHOU Qiong, LIANG Guang-wen ,ZENG Ling and SHEN Shu-ping(Department of Biology, Xiangtan Normal University, Xiangtan 411201 , P. R. China Laboratory of Insect Ecology , South China Arig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 , P. R. China)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2年第11期1199-1203,共5页
The effects of semiochemicals extracted from 63 species of plants, on peach aphid (Myzus per-sicae) and mustard aphid (Lipaphis erysimi), were studied in laboratory. The deterrent rate, reproduction deterrent index an... The effects of semiochemicals extracted from 63 species of plants, on peach aphid (Myzus per-sicae) and mustard aphid (Lipaphis erysimi), were studied in laboratory. The deterrent rate, reproduction deterrent index and the interferential index of population control (IIPC)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iciency of semiochemicals on population control of the two target aphid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tracts of 34 species of common plants have noticeable effect on both aphid populations, especially, Xanthium sibiricum Petr. Et Widd. and Syngonium podophyllum Schott. These plant extracts could be used to construct the plant pro-tectant to protect cro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nt alcohol extracts peach aphid [myzus persicae(Sulzer)] Mustard aphid [Lipaphis erysimi (Kaltenbach)] Deterrent rate Interferential index of population control (II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寄主植物上桃蚜种群动态的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侯有明 刘绍友 +3 位作者 周靖华 胡作栋 胡美绒 赵耀先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5-49,共5页
1993 年~1996 年,在陕西耀县、乾县对101 种植物的24 次调查结果表明,当地桃蚜的寄主植物有43 种,其中主要危害寄主36 种,偶发寄主7 种,越冬寄主3 种。通过系统调查,查明了桃蚜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数量变化规律和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迁... 1993 年~1996 年,在陕西耀县、乾县对101 种植物的24 次调查结果表明,当地桃蚜的寄主植物有43 种,其中主要危害寄主36 种,偶发寄主7 种,越冬寄主3 种。通过系统调查,查明了桃蚜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数量变化规律和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迁移规律,为桃蚜种群数量测报和防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蚜 种群动态 寄主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染马铃薯块茎蛾幼虫的球孢白僵菌对桃蚜的毒力测定 被引量:6
3
作者 何恒果 李正跃 +1 位作者 陈斌 计坤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2-24,共3页
室内测定了从罹病马铃薯块茎蛾 Phthorimaea operculella (Zeller) 幼虫上分离到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两菌株(Bb001,Bb004)对甘蓝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 的毒力。运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对死亡率随时间和剂量的变化趋... 室内测定了从罹病马铃薯块茎蛾 Phthorimaea operculella (Zeller) 幼虫上分离到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两菌株(Bb001,Bb004)对甘蓝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 的毒力。运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对死亡率随时间和剂量的变化趋势,以及两种菌株在不同温度下对桃蚜的毒力作了 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菌株对桃蚜均具有毒杀作用,菌株Bb004在21℃下表现了较高的毒力,菌株Bb001在21℃~28℃下对桃蚜均有较强的致病力,21℃~25℃下是两菌株共同发挥毒力最佳的温度。其中,Bb001有较宽的适宜 温度范围,而Bb004适宜温度范围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桃蚜 毒力 温度 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 马铃薯块茎 蛾幼虫 甘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植物提取物对桃蚜和萝卜蚜的拒食活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周琼 梁广文 曾玲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4年第6期521-524,共4页
采用改进的蜜露色斑法 ,测试 34种植物乙醇提取物 (0 0 1g干重·mL-1,0 0 1gDW·mL-1)和几种天然源药剂对桃蚜Myzuspersicae(Sulzer)和萝卜蚜Lipaphiserysimi(Kaltenbach)取食的影响。结果表明 ,白蝴蝶Syngonium podophyllumS... 采用改进的蜜露色斑法 ,测试 34种植物乙醇提取物 (0 0 1g干重·mL-1,0 0 1gDW·mL-1)和几种天然源药剂对桃蚜Myzuspersicae(Sulzer)和萝卜蚜Lipaphiserysimi(Kaltenbach)取食的影响。结果表明 ,白蝴蝶Syngonium podophyllumSchott.、苍耳XanthiumsibiricumPrtr.etWidd、白花非洲山毛豆Tephrosiavo gelliHook .的提取物对两种蚜虫的活性均较高 ,2 4h对桃蚜的拒食率分别达 0 6 82、0 6 2 9和 0 80 6 ,对萝卜蚜的拒食率分别为 0 4 0 5、0 370和 0 383,与对照之间差异极显著 ;油茶Camelliaoleifera和花椒Zanthoxylumschinifolium的提取物拒食作用亦较强 ,2 4h对桃蚜的拒食率分别为 0 5 5 2和 0 5 14 ,对萝卜蚜的拒食率分别为 0 5 70和 0 5 18。三种药剂 (0 3%印楝素乳油、鱼藤酮精、机油乳剂 )在所测试的浓度对两种蚜虫的拒食率均达 0 719以上 ,拒食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蚜 桃蚜 拒食率 种植 拒食活性 干重 白花 植物提取物 对照 天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寄主植物对桃蚜不同寄主生物型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仵均祥 刘绍友 +3 位作者 周靖华 赵耀先 胡作栋 胡美绒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9-63,共5页
采集桃树和油菜上的桃蚜,分别接于桃树、油菜、烟草、白菜、莴笋、甘蓝和菠菜上单体饲养,观察不同寄主植物对来自桃树和油菜上的桃蚜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寄主植物对来自不同寄主桃蚜的存活率、发育历期、成蚜寿命、... 采集桃树和油菜上的桃蚜,分别接于桃树、油菜、烟草、白菜、莴笋、甘蓝和菠菜上单体饲养,观察不同寄主植物对来自桃树和油菜上的桃蚜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寄主植物对来自不同寄主桃蚜的存活率、发育历期、成蚜寿命、生殖力及种群干扰效应等均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蚜 生长发育 寄主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蚜不同体色生物型的寄主适应性 被引量:16
6
作者 刘绍友 侯有明 +3 位作者 周靖华 安英鸽 胡作栋 胡美绒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1-4,共4页
将4种寄主植物上的4种不同体色的桃蚜分别接到该4种寄主植物上进行反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体色生物型桃蚜在各寄主植物上的存活率,成、若蚜发育历期,产仔动态及内禀增长力均有明显差异,说明不同体色生物型对不同寄主植物的适应性... 将4种寄主植物上的4种不同体色的桃蚜分别接到该4种寄主植物上进行反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体色生物型桃蚜在各寄主植物上的存活率,成、若蚜发育历期,产仔动态及内禀增长力均有明显差异,说明不同体色生物型对不同寄主植物的适应性不同。尤其是各色型个体当从烟草转接到桃树、从油菜转接到桃树或烟草、从甘蓝转接到桃树或烟草时,新接蚜虫均不能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蚜 体色生物型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植物上桃蚜两种体色生物型的DNA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陈磊 张春妮 仵均祥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7-131,共5页
用微卫星引物PCR方法分析了烟草、油菜、甘蓝3种不同寄主植物上桃蚜Myzus persica(Sulzer)红、 绿两种体色生物型的DNA多态性。结果表明:①来自不同寄主植物上的同一体色生物型个体之间的遗传关系 近于不同体色生物型个体之间的遗传关... 用微卫星引物PCR方法分析了烟草、油菜、甘蓝3种不同寄主植物上桃蚜Myzus persica(Sulzer)红、 绿两种体色生物型的DNA多态性。结果表明:①来自不同寄主植物上的同一体色生物型个体之间的遗传关系 近于不同体色生物型个体之间的遗传关系。两种生物型内个体之间比较,红色生物型个体之间的遗传关系近 于绿色生物型个体之间的遗传关系。②来自3种不同寄主植物上的同一色型桃蚜个体中,其中同为十字花科 的甘蓝和油菜上的红色桃蚜或绿色桃蚜之间的遗传关系近于来自茄科寄主烟草上的红色桃蚜或绿色桃蚜。 ③3种寄毛上的红色桃蚜和绿色桃蚜的遗传关系相对较远,但并不明显,处于连续过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蚜 体色生物型 微卫星引物 遗传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蚜体色生物型种群动态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侯有明 仵均祥 +4 位作者 安英鸽 胡美绒 南新平 刘绍友 胡作栋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35-38,共4页
1993~ 1 995年连续 3 a对桃蚜在 7种主要寄主植物——桃树、烟草、油菜、杏树、甘蓝、白菜和萝卜上不同时期 4种体色生物型 (红色型、绿色型、黄绿色型和褐色型 )种群消长动态进行了系统调查 ,并对优势生物型的优势度与优势集中性时间... 1993~ 1 995年连续 3 a对桃蚜在 7种主要寄主植物——桃树、烟草、油菜、杏树、甘蓝、白菜和萝卜上不同时期 4种体色生物型 (红色型、绿色型、黄绿色型和褐色型 )种群消长动态进行了系统调查 ,并对优势生物型的优势度与优势集中性时间变化格局作了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蚜 体色生物型 种群动态 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病原真菌对二点叶螨、桃蚜的侵染能力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宋丽雯 白海莉 沈慧敏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52-55,共4页
从兰州市刘家堡乡自然感病的菜豆蚜尸上,经分离、纯化、筛选得到5种病原真菌,即新接霉属、干尸霉属、虫瘴霉属、虫疠霉属、匍柄霉属。以室内盆栽菜豆上饲养供试桃蚜、二点叶螨为供试生物,测定了几种病原真菌的侵染力。结果表明:匍柄霉... 从兰州市刘家堡乡自然感病的菜豆蚜尸上,经分离、纯化、筛选得到5种病原真菌,即新接霉属、干尸霉属、虫瘴霉属、虫疠霉属、匍柄霉属。以室内盆栽菜豆上饲养供试桃蚜、二点叶螨为供试生物,测定了几种病原真菌的侵染力。结果表明:匍柄霉属、新接霉属、虫瘴霉属、虫疠霉属对桃蚜有较高的侵染力,接种第7 d后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4.0%、70.0%、64.0%、62.0%;对二点叶螨雌成螨的侵染力相对较低,干尸霉属、新接霉属、虫瘴霉属、匍柄霉属接种第7 d后校正死亡率分别为48%、45.9%、42.7%和38.8%。几种病原真菌孢子悬浮液处理二点叶螨螨卵后,可延长螨卵的发育历期,降低螨卵孵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霉日 丝孢日 二点叶螨 桃蚜 侵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蚜种群繁殖参数的估计 被引量:2
10
作者 陶方玲 刘丽葵 +2 位作者 李润森 王朝阳 陈文胜 《昆虫天敌》 CSCD 1996年第4期14-19,共6页
根据采自不同寄主植物[烟草和菜心(Brassicachinensisvar.utilis)]烟蚜(Myzuspersicae)个体接于原寄主与新寄主上饲养研究结果数据。本文应用几个描述蚜虫种群数量动态的参数(内禀增长... 根据采自不同寄主植物[烟草和菜心(Brassicachinensisvar.utilis)]烟蚜(Myzuspersicae)个体接于原寄主与新寄主上饲养研究结果数据。本文应用几个描述蚜虫种群数量动态的参数(内禀增长率rm、净增殖率R0、周限增长率λ、世代历期T)讨论蚜虫种群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生长生殖情况。结果显示:采自烟草的蚜虫接于新寄主的蚜虫个体几个参数取值均大于接于原寄主的群体,分别为:接于烟草群体rm=0.193,R0=8.274,λ=1.213,T=10.951;接于菜心群体rm=0.208,R0=10.670,λ=1.231,T=11.374。采自菜心种群接于烟草、菜心上也得到同样的结论,各参数分别为0.269,19.551,1.309,11.047;0.242,13.133,1.274,10.652。可见,烟蚜个体在菜心与烟草同样可以良好地生存、生殖,存活率与产仔量与产仔过程均近似。从转换寄主情况可见,采自原寄主上的个体,当转接于其他寄主植物上时,不仅可生存,从几个种群繁殖参数反映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蚜 种群繁殖参数 烟草害虫 蔬菜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泛靶向代谢组学解析桃蚜危害对桃树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闫乐乐 卜璐璐 +6 位作者 牛良 曾文芳 鲁振华 崔国朝 苗玉乐 潘磊 王志强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49-1158,共10页
【目的】阐明桃蚜(Myzus persicae)危害条件下桃树抗蚜和感蚜品种的代谢响应机制,并确定桃树响应桃蚜危害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次生代谢产物。【方法】采用抗蚜和感蚜桃树幼嫩新梢进行桃蚜危害处理,取接种3 d的桃树新梢进行次生代谢产物提... 【目的】阐明桃蚜(Myzus persicae)危害条件下桃树抗蚜和感蚜品种的代谢响应机制,并确定桃树响应桃蚜危害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次生代谢产物。【方法】采用抗蚜和感蚜桃树幼嫩新梢进行桃蚜危害处理,取接种3 d的桃树新梢进行次生代谢产物提取,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对抗蚜品种(品系)‘96-5-1’(9651)和枣油桃(ZYT),感蚜品种中油13号(CN13)和中农金辉(ZNJH)进行广泛靶向代谢组分析,以|log2 fold change|≥1,P-value≤0.01作为筛选差异代谢物(differentially altered metabolite,DAM)的阈值。采用OPLS-DA模型的VIP值表示抗蚜和感蚜品种之间的差异。【结果】对桃蚜危害3 d后的处理取样,处理后的样品进行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全部样品中共鉴定出528种代谢物。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层次聚类分析(HCA)和维恩图分析,发现感蚜品种中油13号被桃蚜危害后的差异代谢物总数为7种,有2种含量下降,5种含量上升;中农金辉被桃蚜危害后的差异代谢物总数为7种,有3种含量下降,4种含量上升。抗蚜品种‘96-5-1’被桃蚜危害后的差异代谢物总数为33种,有1种含量下降,32种含量上升;枣油桃被桃蚜危害后的差异代谢物总数为55种,有12种含量下降,43种含量上升。大多数差异代谢物来自两个抗蚜品种,并且抗蚜品种中差异代谢物的变化幅度比感蚜品种更大。经过分析获得的15种次生代谢产物(6种氨基酸及其衍生物、5种酚酸、3种核苷酸及其衍生物、1种有机酸)可能与寿星桃来源的桃蚜抗性相关。【结论】抗蚜品种在桃蚜危害后显著上调的次生代谢产物可能参与桃树对桃蚜的抗性反应过程,这些次生代谢产物(氨基酸及其衍生物、酚酸类物质、核苷酸及其衍生物和有机酸)的调控是桃树抵抗桃蚜危害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树 桃蚜 抗性 代谢组学 次生代谢产物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季烟蚜有翅蚜空间分布及迁入量估计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朝阳 陶方玲 +2 位作者 古德就 张维球 陈泽鹏 《生态科学》 CSCD 1995年第2期73-77,共5页
本文通过对春季烟田烟蚜有翅蚜的抽样调查,研究有翅蚜的空间分布并进行迁人量估计。采用频次分布方法进行有翅蚜空间分布型测定,拟合结果既符合泊松分布又符合负二项分布;通过计算有翅蚜在不同叶位上的概率分布,结果表明,有翅蚓适... 本文通过对春季烟田烟蚜有翅蚜的抽样调查,研究有翅蚜的空间分布并进行迁人量估计。采用频次分布方法进行有翅蚜空间分布型测定,拟合结果既符合泊松分布又符合负二项分布;通过计算有翅蚜在不同叶位上的概率分布,结果表明,有翅蚓适入后大部分集中于烟株上部;通过定期调查烟株有翅蚜数量,并采用定积分中的抛物线法近似计算有翅蚜迁入总量,结果表明,有翅蚜迁入量约为479头/百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烟蚜 迁入量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82灭蚜菌对桃蚜的生物测定及温度、湿度对其毒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江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16期64-65,75,共3页
研究并比较了6种不同浓度梯度的EB-82灭蚜菌对桃蚜(Myzus persicae Sulzer)的毒力及其与温度、湿度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桃蚜的死亡率随着EB-82灭蚜菌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同处理浓度梯度之间桃蚜的死亡率存在明显差异;EB-82灭蚜菌... 研究并比较了6种不同浓度梯度的EB-82灭蚜菌对桃蚜(Myzus persicae Sulzer)的毒力及其与温度、湿度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桃蚜的死亡率随着EB-82灭蚜菌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同处理浓度梯度之间桃蚜的死亡率存在明显差异;EB-82灭蚜菌对桃蚜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稀释420倍,而EB-82灭蚜菌对桃蚜的LC75为稀释300倍,当EB-82灭蚜菌的稀释倍数小于300倍时,其对桃蚜的死亡率大于75%。EB-82灭蚜菌对桃蚜的毒力在一定的湿度范围内,随温度的不同,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82灭蚜菌 桃蚜(myzus persicae Sulzer) 生物测定 温度和湿度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色瓢虫不同地理种群对拉萨设施蔬菜桃蚜的捕食功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欢欢 旺珍 +1 位作者 尼玛玉珍 杨杰 《植物医生》 2021年第5期53-58,共6页
为明确异色瓢虫对桃蚜的捕食潜能及不同地理种群异色瓢虫捕食能力的差异,本研究以辣椒为寄主植物,研究了异色瓢虫各龄幼虫和成虫对桃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异色瓢虫4龄幼虫在不同益害比下的捕食作用及不同地理种群异色瓢虫4龄幼虫的捕食能... 为明确异色瓢虫对桃蚜的捕食潜能及不同地理种群异色瓢虫捕食能力的差异,本研究以辣椒为寄主植物,研究了异色瓢虫各龄幼虫和成虫对桃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异色瓢虫4龄幼虫在不同益害比下的捕食作用及不同地理种群异色瓢虫4龄幼虫的捕食能力.结果表明,异色瓢虫各虫态对桃蚜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 II反应模型,对桃蚜的捕食量有明显差异,在相同桃蚜密度下,日最大捕食量按从高到低依次为4龄幼虫(250.00头)、雌成虫(166.67头)、雄成虫(142.88头)、3龄幼虫(62.50头)、2龄幼虫(13.33头)、1龄幼虫(3.77头).当桃蚜密度均为500头时,随着异色瓢虫数量的增加,其捕食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当瓢虫与桃蚜数量之比为6∶500时,其最大日捕食量为443.10头,最佳益害比例为1∶83.通过比较3个不同地理种群的4龄异色瓢虫日均捕食量,发现林芝4龄异色瓢虫在不同蚜虫密度下显著高于沈阳和福建4龄幼虫,而福建和沈阳4龄幼虫之间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色瓢虫 桃蚜 捕食功能反应 设施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MRLK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蚜虫侵染后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樊美丽 潘磊 +6 位作者 曾文芳 鲁振华 崔国朝 孟君仁 靳哲 王志强 牛良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38-1450,共13页
以Malectin(PF11721)、Malectin-like(PF12819)和Pkinase(PF07714)保守域全蛋白序列为种子序列,鉴定桃(Prunus persica)基因组中全部MRLK类受体激酶(Malectin receptor-like kinases)家族成员,并利用转录组测序分析桃绿蚜侵染不同时间M... 以Malectin(PF11721)、Malectin-like(PF12819)和Pkinase(PF07714)保守域全蛋白序列为种子序列,鉴定桃(Prunus persica)基因组中全部MRLK类受体激酶(Malectin receptor-like kinases)家族成员,并利用转录组测序分析桃绿蚜侵染不同时间MRLK在抗蚜和感蚜品系材料中的表达情况。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进行分析,共获得41个MRLK家族成员,这些基因分布在桃的8条染色体上。家族成员氨基酸数量介于391~1 035 aa,分子量44.05~115.09 kD,等电点5.38~9.16。分析系统进化树发现拟南芥、水稻和桃的MRLK家族分为5个亚组,其中桃MRLK家族成员分布在Ⅰ、Ⅱ和Ⅲ亚组上。亚细胞定位预测显示该家族成员全部定位在细胞膜上。顺式作用元件预测结果显示该家族成员启动子包含光、激素以及响应生物与非生物胁迫的作用元件。桃绿蚜侵染结果表明,桃MRLK家族中19个基因在5个桃材料中均未表达,15个基因在抗蚜品系‘P5868’与其他4个材料之间无差异表达。Pp MRLK2、Pp MRLK9、Pp MRLK22、Pp MRLK23、Pp MRLK24、Pp MRLK26和Pp MRLK32在抗蚜品系‘P5868’中表达量比其他品系高,其中Pp MRLK26表达量差异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抗蚜品系‘P5868’中表达的22个MRLK呈组成型表达,蚜虫侵染处理不会对基因的表达产生影响。综上,推测Pp MRLK26可能调控抗蚜品系‘P5868’的抗蚜性状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LK类受体激酶 生物信息学分析 桃绿蚜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