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切玻璃纤维增强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压缩性能 被引量:34
1
作者 王建华 芦艾 +5 位作者 周秋明 田春蓉 杨鸣波 李忠明 冯建民 谢帮互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50-152,共3页
研究了短切玻璃纤维 (GF)增强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RRPUF)的压缩性能 ,探讨了影响 RRPUF压缩性能的因素 ,考察了 RRPUF的密度、GF含量及 GF长度对 RRPUF压缩性能的影响。发现RRPUF的压缩模量和压缩强度随含量增加而增加 ;尽管理论分析认... 研究了短切玻璃纤维 (GF)增强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RRPUF)的压缩性能 ,探讨了影响 RRPUF压缩性能的因素 ,考察了 RRPUF的密度、GF含量及 GF长度对 RRPUF压缩性能的影响。发现RRPUF的压缩模量和压缩强度随含量增加而增加 ;尽管理论分析认为 GF长度有一临界值 ,超过该临界值再增加 GF长度就无意义了 ,但本工作中 ,RRPUF的压缩模量随 GF长度在 3~ 12 mm范围内增加而升高 ;随 RRPUF的密度增加 ,压缩模量显著增加。文中还介绍了压缩模量计算公式并计算了 RRPUF的压缩模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切玻璃纤维 增强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压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切玻璃纤维增强硬质聚氨酯的弹性模量 被引量:9
2
作者 许俊强 全学军 +2 位作者 高伟斌 高焕方 吴永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2-115,共4页
采用一步法制备玻纤增强硬质聚氨酯的复合材料(RPU)。不同长径比的玻纤增强RPU的性能差异显著。长径比为40的玻纤表现出最优的增强性能。当玻纤用量为10%时,长径比为20、40和100的玻纤增强材料的弹性模量分别为9.39MPa、10.5MPa和9.59M... 采用一步法制备玻纤增强硬质聚氨酯的复合材料(RPU)。不同长径比的玻纤增强RPU的性能差异显著。长径比为40的玻纤表现出最优的增强性能。当玻纤用量为10%时,长径比为20、40和100的玻纤增强材料的弹性模量分别为9.39MPa、10.5MPa和9.59MPa,其中长径比为40的玻纤增强材料的弹性模量比未增强的增加了55%,而长径比为20和100的玻纤增强分别为38.7%和41.7%;该材料增强的压缩弹性模量与拉伸弹性模量规律几乎一致。SEM图表明适宜长径比的纤维本身的拉伸强度对增强硬泡塑料的力学性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 硬质聚氨酯 力学性能 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纤维增强PPESK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平 陆春 +1 位作者 于祺 孙明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9-164,共6页
用SEM观察了复合材料的微观断面结构,用横向拉伸强度和层间剪切强度表征玻璃纤维(GF)、T700碳纤维(CF)、芳纶纤维(F-12)增强PPESK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研究了界面性能对三种复合材料耐湿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700/PPESK和F 12/PP... 用SEM观察了复合材料的微观断面结构,用横向拉伸强度和层间剪切强度表征玻璃纤维(GF)、T700碳纤维(CF)、芳纶纤维(F-12)增强PPESK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研究了界面性能对三种复合材料耐湿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700/PPESK和F 12/PPESK复合材料的界面粘接性能均优于GF/PPESK复合体系.三种纤维复合材料的破坏机理不同:玻璃纤维发生纤维与树脂的界面脱粘破坏,碳纤维复合材料在破坏时,树脂与纤维并没有完全脱粘,破坏发生在树脂内;而芳纶纤维复合材料的破坏总伴随着纤维本身横向的撕裂破坏.三种复合材料体系均具有较低的吸湿率和良好的耐湿热性能, T700/PPESK复合材料在湿热条件下的性能保持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高分子材料 聚芳醚砜酮 连续纤维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载速率对大直径GFRP筋足尺试件抗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国维 葛万明 +2 位作者 倪春 戴剑 牟春林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469-1477,共9页
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GFRP)筋是一种由玻璃纤维与树脂复合而成的新型加固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GFRP筋为非均质各向异性材料,横向抗压强度远小于轴向抗拉强度,具有显著的尺寸效应,因此,GFRP筋强度指标的测试比钢筋材料更复杂。本文... 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GFRP)筋是一种由玻璃纤维与树脂复合而成的新型加固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GFRP筋为非均质各向异性材料,横向抗压强度远小于轴向抗拉强度,具有显著的尺寸效应,因此,GFRP筋强度指标的测试比钢筋材料更复杂。本文试验解决大直径GFRP筋足尺试件的端部锚固问题。通过在拉力试验机上进行大直径GFRP筋足尺试件的抗拉破坏性试验,研究不同加载速率下大直径GFRP筋的抗拉强度、拉伸弹性模量、延伸率等基本力学指标的变化规律,并对比分析GFRP筋与钢筋的受力破坏机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大,大直径GFRP筋的抗拉强度、延伸率明显增大,拉伸模量的变化幅度较小,基本保持恒定;并分析得出,材料的组成结构决定材料的力学特征和破坏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材料 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 加载速率 抗拉性能 破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杂增强聚氨酯复合硬泡塑料的物理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14
5
作者 赵斌 杨振国 +3 位作者 王建华 秦桑路 胡正飞 金忠(告羽)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6,共6页
 研究纤维与颗粒混杂增强聚氨酯复合硬泡塑料的物理及力学性能,着重分析增强剂SiO2颗粒和玻璃纤维含量以及纤维长度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O2含量为20wt%,玻璃纤维含量为7.8wt%时,试样的拉伸强度达到最佳值。此外,还比较了玻璃纤...  研究纤维与颗粒混杂增强聚氨酯复合硬泡塑料的物理及力学性能,着重分析增强剂SiO2颗粒和玻璃纤维含量以及纤维长度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O2含量为20wt%,玻璃纤维含量为7.8wt%时,试样的拉伸强度达到最佳值。此外,还比较了玻璃纤维、尼龙66纤维和PAN基碳纤维的增强效果。结果表明,3wt%~5wt%含量碳纤维增强的聚氨酯复合硬泡塑料拉伸强度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复合硬泡塑料 性能 SEM 增强剂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增强聚氨酯泡沫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罗霞 俞科静 +2 位作者 王梦蕾 喻飞 钱坤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0-92,共3页
为了提高聚氨酯泡沫(PUF)的力学性能,通过使用短切玻璃纤维改性PUF的方法,实现了材料的增强增韧。分别取3%(wt,质量分数,下同)、5%和8%的同规格玻璃纤维改性PUF,对不同试样的泡孔形貌进行观察,同时对纯PUF和玻璃纤维增强PUF的压缩性能... 为了提高聚氨酯泡沫(PUF)的力学性能,通过使用短切玻璃纤维改性PUF的方法,实现了材料的增强增韧。分别取3%(wt,质量分数,下同)、5%和8%的同规格玻璃纤维改性PUF,对不同试样的泡孔形貌进行观察,同时对纯PUF和玻璃纤维增强PUF的压缩性能和弯曲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玻璃纤维含量为5%时玻璃纤维增强PUF的泡孔直径更小,泡孔结构更加均匀。PUF的力学性能随着玻璃纤维的加入先上升后下降,5%的玻璃纤维复合PUF的压缩性能和弯曲性能最好,当玻璃纤维含量为8%时,复合材料压缩强度和弯曲强度开始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泡沫 玻璃纤维 增强 泡孔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切玻纤对硬质聚氨醋力学性能和形态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许俊强 全学军 +2 位作者 高炜斌 高焕方 吴永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5-87,共3页
采用一步法制备了玻纤增强硬质聚氨酯的复合材料(RPU)。与长径比为20和100的玻纤相比,长径比为40的玻纤增强材料的弹性模量增加了55%,而前者增强材料的弹性模量仅分别提高38.7%和41.7%;该材料增强的压缩弹性模量与拉伸弹性模量规律几乎... 采用一步法制备了玻纤增强硬质聚氨酯的复合材料(RPU)。与长径比为20和100的玻纤相比,长径比为40的玻纤增强材料的弹性模量增加了55%,而前者增强材料的弹性模量仅分别提高38.7%和41.7%;该材料增强的压缩弹性模量与拉伸弹性模量规律几乎一致。SEM图表明:适宜长径比的纤维本身的拉伸强度对于硬泡塑料的力学性能增强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 硬质聚氨酯 力学性能 增强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纤增强硬质聚氨酯材料的合成及其力学性能 被引量:3
8
作者 许俊强 郭芳 +3 位作者 储伟 高炜斌 金学军 吴永 《合成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3-186,195,共5页
以聚醚多元醇,玻璃纤维(G)及多次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为原料,采用一步法制备了玻纤增强硬质聚氨酯复合材料(RPU-G)。对RPU—G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G含量(m)的增加,其拉伸强度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当m为10%... 以聚醚多元醇,玻璃纤维(G)及多次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为原料,采用一步法制备了玻纤增强硬质聚氨酯复合材料(RPU-G)。对RPU—G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G含量(m)的增加,其拉伸强度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当m为10%[长径比(n)为20~40]时,RPU-G10^20-40的力学性能达到最佳。由于G的n不同,其增强效果差异显著,以RPU-G10^20-40的拉伸强度最大(0.80MPa),与RPU相比提高了95%。压缩强度因G的n不同出现不同的趋势,仍以n为20~40的G增强效果最为明显,RPU-G5^20-40加的压缩强度增加了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 硬质聚氨酯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径比不同的玻纤对硬质聚氨酯的形态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许俊强 高伟斌 +1 位作者 全学军 吴永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8-41,共4页
采用一步法制备了玻纤增强硬质聚氨酯的复合材料(RPU),研究了不同长径比的玻纤对硬质聚氨酯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玻纤的长径比不同,其对RPU的增强效果差异显著。以长径比为20~40玻纤所制备的材料的拉伸强度为最大,当其质量分数为1... 采用一步法制备了玻纤增强硬质聚氨酯的复合材料(RPU),研究了不同长径比的玻纤对硬质聚氨酯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玻纤的长径比不同,其对RPU的增强效果差异显著。以长径比为20~40玻纤所制备的材料的拉伸强度为最大,当其质量分数为10%,拉伸强度为0.80MPa,与未增强的材料相比提高了95%。当其质量分数为5%时,压缩强度增加了10%。SEM分析揭示样品的形貌呈球形泡孔。从拉伸端口的形貌可看出长径比为20~40玻纤受力痕迹明显,表明纤维本身的拉伸强度对于硬泡塑料的力学性能增强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纤 硬质聚氨酯 力学性能 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碎玻璃纤维/聚氨酯/环氧灌封材料的形态结构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芝华 谢科予 郑子樵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1-55,共5页
采用真空灌注工艺,制备磨碎玻璃纤维(MG)/聚氨酯(PU)/环氧(EP)灌封材料,并对其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U含量的增加,PU/EP共混聚合物的拉伸和冲击强度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当PU含量为15%时,共混聚合物的... 采用真空灌注工艺,制备磨碎玻璃纤维(MG)/聚氨酯(PU)/环氧(EP)灌封材料,并对其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U含量的增加,PU/EP共混聚合物的拉伸和冲击强度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当PU含量为15%时,共混聚合物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拉伸强度为60.57 MPa,冲击强度为23.56 kJ/m2,与EP相比分别提高32.77%和115%。为进一步提高材料的强度,并保持良好韧性,采用添加MG的方法来增强PU/EP。当MG与EP的质量比为1:1时,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79.72 MPa,与PLJ/EP相比提高31.95%,而冲击强度为17.83 kJ/m2,仍保持较高水平;同时,与相同含量的活性硅微粉相比增强PU/EP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提高18.91%和11.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碎玻璃纤维 聚氨酯 环氧树脂 灌封材料 形态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碎玻璃纤维增强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10
11
作者 巴志新 戴玉明 王章忠 《材料开发与应用》 CAS 2005年第6期17-20,共4页
研究了磨碎玻璃纤维(GF)增强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RRPUF)的压缩强度和冲击韧性,探讨了GF含量及粒度、GF偶联处理对RRPUF压缩性能的影响。发现RRPUF的压缩强度随着磨碎玻纤粒度的细化而增大;当添加量为20%(w)时达到最大值;对玻纤进行偶联... 研究了磨碎玻璃纤维(GF)增强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RRPUF)的压缩强度和冲击韧性,探讨了GF含量及粒度、GF偶联处理对RRPUF压缩性能的影响。发现RRPUF的压缩强度随着磨碎玻纤粒度的细化而增大;当添加量为20%(w)时达到最大值;对玻纤进行偶联处理后RRPUF的增强效果较好,且在添加量为15%(w)时压缩强度达到最大值;冲击韧性随着磨碎玻纤添加量的增加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碎玻璃纤维 增强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增强气凝胶的动态力学性能及其破坏机理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杨杰 李树奎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24-528,共5页
使用Hopkinson压杆对玻璃纤维增强气凝胶进行动态压缩实验,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气凝胶破坏机理.结果表明,气凝胶的动静态应力应变曲线均包括弹性区、屈服区和致密化区,气凝胶在屈服区出现塑性屈服的特征.气凝胶的应变率强化效应明显.... 使用Hopkinson压杆对玻璃纤维增强气凝胶进行动态压缩实验,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气凝胶破坏机理.结果表明,气凝胶的动静态应力应变曲线均包括弹性区、屈服区和致密化区,气凝胶在屈服区出现塑性屈服的特征.气凝胶的应变率强化效应明显.气凝胶对入射波的整形作用导致输入杆承载应力的幅值明显降低,承载应力的时间延长.在高应变率条件下,气凝胶中的玻璃纤维几乎全部断裂,与基体分离,气孔急剧收缩.气凝胶在动态压缩下的粉碎破坏是气凝胶轴向压应力和内部横向张应力升高所共同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玻璃纤维增强气凝胶 动态力学性能 微观分析 破坏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玻璃纤维复合建筑材料及其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戌社 宁辰校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02年第2期6-7,共2页
竹 /玻璃纤维复合建筑材料是一种新型三维复合材料结构 ,该材料可以成型各种承力构件和覆盖面板结构。探讨了其在活动房屋方面的应用 。
关键词 竹/玻璃纤维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增强杨木重组木的物理力学性能 被引量:5
14
作者 林雨斌 朱兆龙 +2 位作者 那斌 梁星宇 郭晓磊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8-52,共5页
采用了玻璃纤维作为增强材料对杨木单板重组木进行了增强,研究了密度和纤维铺装结构对杨木重组木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玻璃纤维铺装层数的增加,重组木的力学性能增加,但当玻璃纤维添加到3层时,重组木力学性能相较双层玻璃... 采用了玻璃纤维作为增强材料对杨木单板重组木进行了增强,研究了密度和纤维铺装结构对杨木重组木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玻璃纤维铺装层数的增加,重组木的力学性能增加,但当玻璃纤维添加到3层时,重组木力学性能相较双层玻璃纤维铺装有所降低。随着密度的增加,玻璃纤维对重组木力学性能的增强效果减弱。玻璃纤维对重组木的尺寸稳定性同样有着显著的增强效果,随着纤维铺装层数的增加,玻璃纤维增强重组木的吸水厚度膨胀率、吸水率及线性膨胀率的抑制效果均呈增加趋势。随着浸水时间的增加,玻璃纤维对线性膨胀率的抑制效果也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木 力学性能 玻璃纤维 尺寸稳定性 增强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与GF改性聚氨酯保温材料的阻燃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圣程 姜慧 +1 位作者 张云峰 禄利刚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15,共5页
为提高聚氨酯保温材料应用的安全性,利用无机材料可膨胀石墨(EG)与玻璃纤维(GF)对聚氨酯保温材料进行改性。通过测试常规与改性聚氨酯保温材料的热重、极限氧指数(LOI)、压缩强度与剪切强度,对比分析EG与GF对聚氨酯保温材料阻燃及力学... 为提高聚氨酯保温材料应用的安全性,利用无机材料可膨胀石墨(EG)与玻璃纤维(GF)对聚氨酯保温材料进行改性。通过测试常规与改性聚氨酯保温材料的热重、极限氧指数(LOI)、压缩强度与剪切强度,对比分析EG与GF对聚氨酯保温材料阻燃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氨酯保温材料的热稳定性随着EG质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强,LOI随着EG质量的增加呈指数上升,但压缩强度和剪切强度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EG和GF同时使用时,能协同增加聚氨酯保温材料的阻燃性能,但GF的影响有限;随着GF添加量的增加,聚氨酯保温材料的力学性能先上升后下降,EG质量分数为8.1%时,GF最佳质量分数为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保温材料 可膨胀石墨 玻璃纤维 阻燃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基体对玻纤单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郝名扬 潘复生 +3 位作者 曾庆文 汤爱涛 罗成云 姚远 《聚氨酯工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22,共4页
采用玻璃纤维增强聚氨酯(PU)树脂与环氧树脂(EP)分别制备了两种单向复合材料,通过动态接触角与纤维拔出法表征了玻纤与树脂的润湿性和界面强度,并研究了单向复合材料静态与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与环氧树脂相比,聚氨酯树脂黏度低和表... 采用玻璃纤维增强聚氨酯(PU)树脂与环氧树脂(EP)分别制备了两种单向复合材料,通过动态接触角与纤维拔出法表征了玻纤与树脂的润湿性和界面强度,并研究了单向复合材料静态与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与环氧树脂相比,聚氨酯树脂黏度低和表面张力小,与玻纤之间具有更低的动态接触角和更高的界面强度,使得PU/玻纤复合材料具有更优异的静态力学性能;但在动态测试下,与EP/玻纤复合材料相比,PU/玻纤复合材料具有较低的储能模量、较高的损耗模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复合材料 玻纤增强 界面强度 动态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用模拟舱舱体材料的选择与结构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勇 金星国 +2 位作者 王连贵 胡银燕 施晓毅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2000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选用玻璃钢复合材料作为舱体结构材料,实现单一金属材料所不能实现的特殊性能要求。方法依据玻璃钢与几种常规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比较,选择符合技术要求的舱体结构材料。根据载荷条件和结构件形状,将复合材料内纤维设计成适当含... 目的选用玻璃钢复合材料作为舱体结构材料,实现单一金属材料所不能实现的特殊性能要求。方法依据玻璃钢与几种常规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比较,选择符合技术要求的舱体结构材料。根据载荷条件和结构件形状,将复合材料内纤维设计成适当含量并合理铺设,进行结构与材料的最佳设计。结果舱体结构达到了整体强度高、刚度大、重量轻、抗疲劳和减振等效果。材料有害气体环境检测符合医学卫生标准。结论模拟舱采用玻璃钢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是成功的,是比较科学经济的设计方案,它降低了舱体重量,提高了整舱强度和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钢 模拟舱 材料 力学性能 环境检测 航天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增强尼龙66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11
18
作者 曲日华 王立岩 +2 位作者 张龙云 关冲 钟林 《合成纤维工业》 CAS 2020年第1期27-31,共5页
使用双螺杆挤出机,采用共混改性方法制备玻璃纤维(GF)增强尼龙66(PA 66)复合材料(GF-PA 66),并对其结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GF质量分数分别为20%,25%,30%的GF-PA 66复合材料的密度均低于1.4 g/cm 3,GF在GF-PA... 使用双螺杆挤出机,采用共混改性方法制备玻璃纤维(GF)增强尼龙66(PA 66)复合材料(GF-PA 66),并对其结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GF质量分数分别为20%,25%,30%的GF-PA 66复合材料的密度均低于1.4 g/cm 3,GF在GF-PA 66复合材料体系中呈现纤维交错复杂的网络结构;GF-PA 66复合材料的起始热降解温度均在320℃以上,具有较好的耐热性;随着GF含量的增加,GF-PA 66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升高,当GF质量分数达到30%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为147.4 MPa,比纯PA 66提高了75%,弯曲强度达到202 MPa,比纯PA 66提高了112%,弯曲模量达到7783.3 MPa,比纯PA 66提高了175%;随着GF含量的增加,GF-PA 66复合材料的悬臂梁冲击强度先降低后升高,当GF质量分数为30%时,复合材料的悬臂梁冲击强度高于纯PA 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二酰己二胺 玻璃纤维 复合材料 共混改性 增强 力学性能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湿法成形的玻璃纤维非织造材料加筋技术及原理 被引量:1
19
作者 邓超 靳向煜 孟灵晋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80-385,共6页
介绍了玻璃纤维斜网湿法加筋非织造材料的成形技术,讨论了加筋耙与成形网所成夹角对湿法非织造材料加筋的影响.分析了湿法非织造材料的加筋原理,并对该非织造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加筋能有效地减小湿法非织造材料的形变;... 介绍了玻璃纤维斜网湿法加筋非织造材料的成形技术,讨论了加筋耙与成形网所成夹角对湿法非织造材料加筋的影响.分析了湿法非织造材料的加筋原理,并对该非织造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加筋能有效地减小湿法非织造材料的形变;通过加筋能有效提高玻璃纤维湿法非织造材料的纵向拉伸断裂强力,但加筋后湿法非织造材料的横向拉伸断裂强力略低于未加筋湿法非织造材料;加筋湿法非织造材料的纵向拉伸断裂强力与加筋数量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 湿法成形 非织造材料 加筋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改性聚氨酯硬泡的力学性能增强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圣程 姜慧 +2 位作者 张云峰 禄利刚 钟东南 《聚氨酯工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14,共3页
为提升可膨胀石墨(EG)改性聚氨酯硬泡的力学性能,利用玻璃纤维(GF)与空心玻璃微珠(HGM)对聚氨酯硬泡进行改性。结果表明,添加GF后的EG改性聚氨酯硬泡的压缩强度和剪切强度先增加后下降;而HGM与GF复配使用后,能进一步增强EG改性聚氨酯硬... 为提升可膨胀石墨(EG)改性聚氨酯硬泡的力学性能,利用玻璃纤维(GF)与空心玻璃微珠(HGM)对聚氨酯硬泡进行改性。结果表明,添加GF后的EG改性聚氨酯硬泡的压缩强度和剪切强度先增加后下降;而HGM与GF复配使用后,能进一步增强EG改性聚氨酯硬泡的力学性能;在聚醚多元醇用量90 g、EG用量10 g、多异氰酸酯PM-400用量100 g的配方中,当GF与HGM添加量分别为10 g和5 g时,所制备的EG改性聚氨酯硬泡的力学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增强材料 玻璃纤维 空心玻璃微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