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球孢白僵菌菌条持续控制松褐天牛效果的分子评价 被引量:10
1
作者 丁德贵 樊美珍 +2 位作者 孟艳琼 李增智 夏成润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64-568,共5页
采用Ⅰ型内含子技术对应用球孢白僵菌无纺布菌条持续控制松褐天牛的防治效果进行了分子生物学评价.结果表明:采用常规手段评价防治效果,两个处理区的防治效果分别为19.5%和10.8%;而采用分子手段进行评价,防治效果分别为14.2%和11%.证明... 采用Ⅰ型内含子技术对应用球孢白僵菌无纺布菌条持续控制松褐天牛的防治效果进行了分子生物学评价.结果表明:采用常规手段评价防治效果,两个处理区的防治效果分别为19.5%和10.8%;而采用分子手段进行评价,防治效果分别为14.2%和11%.证明常规评价以死亡率或侵染率来计算微生物防治效果,难以排除当地微生物区系中的土著菌株所造成的侵染死亡,而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防治效果评价可从一定程度上消除土著菌株的干扰,较准确地反映人工放菌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无纺布菌条 松褐天牛 分子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僵菌在木麻黄林间宿存动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蔡守平 何学友 +2 位作者 曾丽琼 苏文晶 黄金水 《防护林科技》 2016年第4期23-26,共4页
通过测定木麻黄林间土壤中、菌条上的绿僵菌孢子的宿存数量及萌发率,研究绿僵菌在木麻黄林中的宿存动态。结果表明:绿僵菌孢子引入木麻黄林间土壤中,45d内孢子数量迅速下降;45d时土壤中的绿僵菌孢子数不足初始带菌量的30%,其后孢子数量... 通过测定木麻黄林间土壤中、菌条上的绿僵菌孢子的宿存数量及萌发率,研究绿僵菌在木麻黄林中的宿存动态。结果表明:绿僵菌孢子引入木麻黄林间土壤中,45d内孢子数量迅速下降;45d时土壤中的绿僵菌孢子数不足初始带菌量的30%,其后孢子数量呈持续缓慢下降或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绿僵菌菌条绑缚在木麻黄树干上后,其上的孢子迅速下降,至30d时,菌条孢子量仅为初始值的30%左右,随后呈现持续缓慢下降的趋势。土壤中的孢子萌发率可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而菌条上孢子的萌发率变化较为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子 菌条 萌发率 绿僵菌 宿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