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6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onlinear Stability Analysis of Long Span Continuous Rigid Frame Bridge with Thin Wall High Piers 被引量:3
1
作者 LiLi PengYuancheng LongXiaohong LiaoPing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SCIE CSCD 2005年第1期72-78,共7页
By utilizing the current finite element program ANSYS, two types of finite element models (FEM), the beam model (BM) and shell model (SM), are established for the nonlinear stability analysis of a practical rigid fram... By utilizing the current finite element program ANSYS, two types of finite element models (FEM), the beam model (BM) and shell model (SM), are established for the nonlinear stability analysis of a practical rigid frame bridge—Longtanhe Great Bridge. In these analyses, geometrical and material nonlinearities are simultaneously taken into account. For geometrical nonlinearity, updated Lagrangian formulations are adopted to derive the tangent stiffness matrix. In order to simulate the nonlinear behavior of the plastic hinge of the piers, the multi lines spring element COMBIN39 is used in the SM while the bilinear rotational spring element COMBIN40 is employed in the BM. Numerical calculations show that satisfying results can be obtained in the stability analysis of the bridge when the double coupling nonlinearity effects are considered. In addition, the conclusion is significant for practical enginee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in wall high pier rigid frame bridg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nonlinear st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动持时对双层高架桥框架式桥墩抗震性能评价的影响
2
作者 许成祥 吴双玙 +1 位作者 吴永昂 朱红兵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2,共11页
为研究地震动持时对双层高架桥框架式桥墩抗震性能评价的影响,基于双层框架式桥墩的拟静力试验,借助OpenSees有限元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两者吻合较好。选取两组具有长、短持时特性的地震动记录,通过增量动... 为研究地震动持时对双层高架桥框架式桥墩抗震性能评价的影响,基于双层框架式桥墩的拟静力试验,借助OpenSees有限元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两者吻合较好。选取两组具有长、短持时特性的地震动记录,通过增量动力分析(IDA)建立峰值地面加速度(PGA)与位移延性比u的关系,得到易损性曲线。长持时地震动作用下PGA中位值为0.35g、0.55g、0.78g、0.98g,短持时地震动作用下PGA中位值为0.35g、0.59g、0.91g、1.20g。随着损伤程度的加大,双层框架式桥墩易损性曲线的差异区间随着PGA的增大而增大;9度(0.40 g)罕遇地震时,长、短持时地震动作用下双层框架式桥墩发生严重损伤和完全破坏的概率分别为25.57%、8.61%和16.98%、4.79%,说明当PGA较大时,双层框架式桥墩在长持时地震动作用下更容易受到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持时 框架式桥墩 抗震性能 增量动力分析 易损性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余震影响的双层高架桥框架式桥墩易损性分析
3
作者 许成祥 石晗晨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25年第1期11-19,33,共10页
为研究主余震作用下双层高架桥框架式桥墩的抗震性能,基于双层高架桥框架式桥墩拟静力试验,采用OpenSees开放平台建立桥墩数值模型,对比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验证了模型可行性。从美国太平洋地震研究中心(PEER)数据库中挑选来自12次地震... 为研究主余震作用下双层高架桥框架式桥墩的抗震性能,基于双层高架桥框架式桥墩拟静力试验,采用OpenSees开放平台建立桥墩数值模型,对比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验证了模型可行性。从美国太平洋地震研究中心(PEER)数据库中挑选来自12次地震事件的81条真实型主余震地震序列,基于增量动力分析(IDA)的方法,考虑不同余震强度(ΔPGA)的影响,对框架式桥墩进行了易损性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主震,余震强度的增大对结构附加损伤影响较小,主震是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随着结构主震损伤的增大,结构在余震下的累积损伤也随之增加,当PGA_(MS)达到0.4 g时余震对结构损伤的影响已不可忽略。ΔPGA=0.4~1.0时,余震使得结构超过各损伤极限值的概率要高于仅主震作用,超越概率最大值平均提升1.60%~21.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高架桥框架式桥墩 主余震 抗震性能 余震强度 易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墩台施工偏差对多跨连续刚架系杆拱桥受力性能影响
4
作者 王术剑 吴庆雄 +3 位作者 徐常泽 何小健 于淼 朱建瑞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5,共8页
以一座多跨连续刚架系杆拱桥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建立全桥有限元计算模型,开展墩台施工偏差对多跨连续刚架系杆拱桥受力性能影响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墩台施工偏差引起拱肋截面受力变化主要影响因素是矢跨比,墩台纵向偏... 以一座多跨连续刚架系杆拱桥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建立全桥有限元计算模型,开展墩台施工偏差对多跨连续刚架系杆拱桥受力性能影响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墩台施工偏差引起拱肋截面受力变化主要影响因素是矢跨比,墩台纵向偏差引起轴力变化与拱轴线相对偏差成正比,墩台纵向偏差引起面内弯矩变化与实际偏差量成正比,墩台横向偏差引起面外弯矩变化与实际偏差量和跨径的乘积成正比.墩台纵向施工偏差影响大于墩台横向施工偏差,多墩台偏差引起的拱肋内力变化可由单墩台偏差叠加计算.以拱肋截面承载力为指标,墩台纵向偏差可控制在5L/6000之内,墩台横向偏差可控制在30 mm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钢管混凝土拱桥 刚架系杆拱 墩台施工偏差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细化模型在大悬臂预应力混凝土矮框架墩中的分析与应用
5
作者 胡肖强 《中国市政工程》 2025年第1期119-121,125,150,151,共6页
对大悬臂预应力混凝土矮框架墩而言,盖梁跨高比L/H较小,悬臂部分为比值小于5的深受弯构件,双柱间部分甚至为比值小于2的深梁构件,同时矮墩柱的高度和截面尺寸相差不大,剪跨比较小,此时的盖梁和墩柱空间效应均较明显。采用常规的杆系单... 对大悬臂预应力混凝土矮框架墩而言,盖梁跨高比L/H较小,悬臂部分为比值小于5的深受弯构件,双柱间部分甚至为比值小于2的深梁构件,同时矮墩柱的高度和截面尺寸相差不大,剪跨比较小,此时的盖梁和墩柱空间效应均较明显。采用常规的杆系单元模型已经不能准确模拟结构的受力情况,其结果失真,与实际不相符合,会使得设计偏于保守或偏于不安全。文章采用精细化有限元模型FEA对大悬臂预应力混凝土矮框架墩建立2个实体空间模型,并与标准墩高的框架墩实体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论如下:大悬臂预应力混凝土盖梁的应力分布不均匀,有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截面应力应变不符合平截面假定;实体薄壁墩整体应力相对均匀,其竖向变形、上下缘应力和主拉应力等均小于双柱墩,墩柱受温度影响的内力也小于双柱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模型 大悬臂 矮框架墩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装配式框架墩施工技术应用
6
作者 薛林 郝耀旭 翟长青 《建筑与装饰》 2025年第1期160-162,共3页
随着铁路建设高速发展,上跨既有线的情况不断增加,研究不同上跨既有线施工技术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简要阐述了三种常见的上跨既有线施工技术的特点及适用条件,以集大原高速铁路工程为依托,结合施工现场条件、建设成本和工期要求,运用了... 随着铁路建设高速发展,上跨既有线的情况不断增加,研究不同上跨既有线施工技术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简要阐述了三种常见的上跨既有线施工技术的特点及适用条件,以集大原高速铁路工程为依托,结合施工现场条件、建设成本和工期要求,运用了一种新型装配式框架墩上跨既有线的施工技术,针对墩柱与基础、墩柱与钢横梁的连接构造做法进行了详细论述与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两条线路夹角较小且采用小跨度跨越既有线时,装配式框架墩在施工工期、施工安全、施工成本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完全符合铁路营业线施工的要求,在今后铁路桥梁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跨既有线 装配式 框架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对连续刚构桥桥墩的设计及受力分析
7
作者 王旭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5年第2期67-71,共5页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其展开分析,主要的分析内容包括连续刚构桥的基本信息、理论分析和模拟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当主梁在整体升降温或活荷载作用情况下,墩差<30 m时对高墩和底墩的受力有利,高低墩受力相差不大,可以满足设计的要求。
关键词 数值模拟 连续刚构桥 桥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良铁路刚构连续梁桥设计研究
8
作者 龚皓 《山西建筑》 2025年第7期177-179,共3页
以黄良铁路刚构连续梁桥设计为研究对象,针对小清河分洪区的特殊需求,提出将行洪通道内的路基改造为桥梁的方案。通过优化梁部截面布置和墩台设计,提高了结构的整体性和刚度,同时降低了梁部高度,适应了分洪区的行洪需求,总结了刚构连续... 以黄良铁路刚构连续梁桥设计为研究对象,针对小清河分洪区的特殊需求,提出将行洪通道内的路基改造为桥梁的方案。通过优化梁部截面布置和墩台设计,提高了结构的整体性和刚度,同时降低了梁部高度,适应了分洪区的行洪需求,总结了刚构连续梁桥在铁路工程中的应用特点及关键技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良铁路 刚构连续梁 墩梁固结 有砟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钢筋混凝土刚架桥设计与分析
9
作者 田泽敏 《山西建筑》 2025年第6期151-155,共5页
刚架桥以其结构轻便、净空充足的特点在铁路与道路、河流的交叉交通工程中应用广泛。文章以东北地区某铁路扩能改造项目为背景,根据现场地形情况,设计了采用4孔1联和2孔2联两种布孔方式的4孔刚架桥。基于Midas/Civil有限元模型,对比分... 刚架桥以其结构轻便、净空充足的特点在铁路与道路、河流的交叉交通工程中应用广泛。文章以东北地区某铁路扩能改造项目为背景,根据现场地形情况,设计了采用4孔1联和2孔2联两种布孔方式的4孔刚架桥。基于Midas/Civil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了采用这2种布设方案下刚架桥的内力。结果表明:刚架桥墩梁固结区内力复杂,相较于2联布设,采用4孔1联布设的刚架桥纵向弯矩、钢筋应力、混凝土应力及裂缝宽度值均较大,且受温度效应的影响,其墩梁固结区在主加附作用下的裂缝宽度不满足规范要求,该布孔方式不可行。该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项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刚架桥 布孔方式 有限元模型 墩梁固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薄壁墩特大连续刚构桥挂篮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10
作者 钟少祥 《广东建材》 2025年第1期132-136,共5页
双薄壁支墩连续刚构桥具有自重轻,结构强度大等优点,但由于桥墩普遍较高,作业界面小等技术难点,使得施工难度较大,本研究基于某双薄壁特大连续T型刚构桥挂篮施工,对该类桥型的挂篮施工关键技术进行优化,通过对挂篮系统施工、模版工程、... 双薄壁支墩连续刚构桥具有自重轻,结构强度大等优点,但由于桥墩普遍较高,作业界面小等技术难点,使得施工难度较大,本研究基于某双薄壁特大连续T型刚构桥挂篮施工,对该类桥型的挂篮施工关键技术进行优化,通过对挂篮系统施工、模版工程、混凝土工程进行优化,并对桥梁线型监测控制。研究表明:该关键优化方案克服了支墩高,施工难度大,受力不利及作业面积小的难题,并保证桥梁的合理线型,并保证了桥梁的顺利安全推进。同时,该关键施工技术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及可靠性,对于双薄壁连续刚构桥的挂篮施工具有较大的借鉴及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薄壁墩 特大桥 挂篮施工 连续刚构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桩基础双薄壁墩连续刚构桥的地震响应研究
11
作者 杨秀涛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5年第1期101-105,109,共6页
为探究高桩基础的双薄壁墩连续刚构桥的地震响应机理,基于OpenSees平台建立一座四跨双薄壁墩连续刚构桥有限元模型,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通过与未考虑高桩基础桥墩的模型进行对比,可得到高桩基础桥墩对桥梁抗震性能的影响;再通过对比... 为探究高桩基础的双薄壁墩连续刚构桥的地震响应机理,基于OpenSees平台建立一座四跨双薄壁墩连续刚构桥有限元模型,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通过与未考虑高桩基础桥墩的模型进行对比,可得到高桩基础桥墩对桥梁抗震性能的影响;再通过对比Xtract程序计算桩基截面弯矩曲率的结果,得到高桩基础的桥梁破坏模式。结果表明:(1)考虑采用高桩基础的桥梁各阶周期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结构柔性显著增强;(2)在地震作用下,桥梁上部结构的纵横向位移较大且幅度接近,墩底弯矩则大幅减小,承台纵向位移明显大于横向位移;(3)桥梁边墩内肢的地震内力响应最大,中墩次之,边墩外肢最小;(4)采用群桩形式的高桩基础在地震作用下不易发生轴压破坏,但在大震作用下角桩桩顶可能出现塑性铰,影响基础正常功能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桩基础 双薄壁墩 增量动力分析 地震响应:连续刚构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RP及EWSS复合加固震损双层高架桥框架式桥墩恢复力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成祥 吴永昂 +1 位作者 胡序辉 肖良丽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67,共13页
为研究碳纤维布(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及外包型钢(Externally Wrapped Steel Section,EWSS)复合加固震损双层高架桥框架式桥墩的恢复力模型,对1榀原型对比试件、1榀无预损加固试件和2榀遭受不同地震损伤加固试件进行... 为研究碳纤维布(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及外包型钢(Externally Wrapped Steel Section,EWSS)复合加固震损双层高架桥框架式桥墩的恢复力模型,对1榀原型对比试件、1榀无预损加固试件和2榀遭受不同地震损伤加固试件进行了低周往复加载破坏试验,获取了滞回曲线并提取骨架曲线,分析其滞回特性,提出一种弹性段和强化段为双折线、下降段为指数函数且考虑初始损伤的骨架曲线模型;采用试验数据回归拟合方法,定量描述了试件滞回曲线卸载刚度的退化规律,考虑了同级加载承载力退化和定点指向特征,建立了恢复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加固试件滞回曲线捏缩现象明显,呈倒S型,各滞回环分别相交于骨架曲线上正向、负向荷载为屈服荷载0.25倍的点,峰值荷载后EWSS产生包辛格效应;所提出的骨架曲线模型对中度震损和重度震损加固试件下降段指数函数的参数k建议取值分别为3.6和3.4;所建立的骨架曲线模型和恢复力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实测结果吻合较好,可为该类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框架式桥墩 地震损伤 碳纤维布及外包型钢复合加固 滞回特性 恢复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tical Research on Deformation Monitoring of Large Span Continuous Rigid Frame Bridge during Operation 被引量:3
13
作者 Aicheng Shan 《Engineering(科研)》 2015年第8期477-487,共11页
Based on a large span continuous rigid frame bridge in Chongqing of China, the main pier vertical displacement and deviation, the bridge deck alignment and the expansion joint deformation are analytically researched d... Based on a large span continuous rigid frame bridge in Chongqing of China, the main pier vertical displacement and deviation, the bridge deck alignment and the expansion joint deformation are analytically researched during operation. Firstly, the monitoring content and method of the large span continuous rigid frame bridge are clearly stated. Secondly, by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Midas Civil, the relevant deformation values of the bridge are calculated. Thirdly, in practice, the relevant deformation values of the bridge are measured. Finally, the measured values in practice are compared with the calculated ones by the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Midas Civil, finding that the former is less than the latter, and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bridge is basically in the normal working condition. In this paper, the analytical research on the deformation monitoring can provide the basis for similar bridges, which has goo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inuous RIGID frame BRIDGE DEFORMATION Monitoring Main pier Vertical DISPLACEMENT and Deviation BRIDGE DECK Alignment Expansion Joint DEFORM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包钢套加固震损双层高架桥框架式桥墩地震损伤分析与评估
14
作者 许成祥 邓建涛 +1 位作者 吴永昂 朱红兵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5-104,113,共11页
为了对外包钢套加固震损双层框架式桥墩的地震损伤进行分析与评估,基于已有试验,应用OpenSees开放平台,以损伤指数折减材料性能参数模拟地震损伤,建立了双层框架式桥墩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低周往复加载,对比模拟与试验得到的滞回... 为了对外包钢套加固震损双层框架式桥墩的地震损伤进行分析与评估,基于已有试验,应用OpenSees开放平台,以损伤指数折减材料性能参数模拟地震损伤,建立了双层框架式桥墩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低周往复加载,对比模拟与试验得到的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可行性。采用Pushover分析方法,结合能力谱法求得4榀双层框架式桥墩试件在不同地震烈度下的性能点以及层间位移角,基于改进的Park-Ang损伤模型对桥墩试件的地震损伤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当遭遇8度地震时,试件FP-2和试件FP-3最大层间位移角相对原型对比试件FP-0分别减小了26.4%和22.5%;当遭遇9度地震时,分别减小了26.5%和22.2%;当遭遇6度和7度地震时,各试件基本完好或造成轻微损伤;当遭遇8度和9度地震时,原型对比试件FP-0处于重度损伤,试件FP-2和试件FP-3均处于中度损伤,说明震损加固试件的损伤程度相较于原型对比试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框架式桥墩 外包钢套加固 地震损伤 PUSHOVER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跨连续刚构桥合龙顶推方案优化
15
作者 胡志坚 王智康 李玉生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7-145,共9页
为了能更好地减少多跨连续刚构桥成桥后期各个桥墩墩顶的纵桥向水平位移和结构附加内力,提出由中到边合龙依次顶推的优化方案,作出了相应的计算图示且推导了相关的理论计算公式,同时根据顶推力理论计算公式的需要,推导了变截面的主梁和... 为了能更好地减少多跨连续刚构桥成桥后期各个桥墩墩顶的纵桥向水平位移和结构附加内力,提出由中到边合龙依次顶推的优化方案,作出了相应的计算图示且推导了相关的理论计算公式,同时根据顶推力理论计算公式的需要,推导了变截面的主梁和桥墩的抗弯惯性矩的理论计算公式,以某六跨连续刚构桥为例,建立有限元模型,通过理论计算公式和有限元模型分别计算了优化方案的顶推力数值并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合龙优化方案顶推力理论计算公式的有效性,然后将由边到中的原合龙顶推方案和先中后边的优化合龙顶推方案作对比,验证合龙优化方案的合理性。结果表明:相较于原方案,使用优化方案虽然增加了顶推次数,但是其每次顶推力的数值较原方案中一次顶推力的数值都有大幅减少,从而能够有效地减少顶推处的局部应力水平;优化方案能更好地调控各个墩的变形,尤其是距离主梁中点较远的桥墩,因此优化方案对墩顶的纵向水平位移和墩底的弯矩改善效果更加明显;优化方案理论计算公式计算得到的顶推力数值相比于使用有限元模型推算的顶推力数值偏大,但总的来说相差不大,满足实际工程的要求;不同的顶推方案主要的影响是桥墩的变形与内力,顶推施工对成桥后主梁的收缩徐变以及线形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顶推方案优化 数值模拟 连续刚构桥 墩变形
原文传递
混凝土格构式桥墩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影响参数分析
16
作者 赵文斌 张戎令 +2 位作者 武维宏 高新民 刘益麟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93,共7页
为研究混凝土格构式桥墩几何参数对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的影响,以某(65+4×120+65)m连续刚构桥为背景,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采用反应谱法和非线性时程法分析混凝土格构式桥墩单肢截面尺寸、单肢纵向间距、系梁道数对该桥动力特性和地... 为研究混凝土格构式桥墩几何参数对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的影响,以某(65+4×120+65)m连续刚构桥为背景,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采用反应谱法和非线性时程法分析混凝土格构式桥墩单肢截面尺寸、单肢纵向间距、系梁道数对该桥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混凝土格构式桥墩单肢截面尺寸、单肢纵向间距、系梁道数对连续刚构桥的各阶振型基本没有影响;随着单肢截面尺寸、单肢纵向间距的增大及系梁道数的增加,连续刚构桥自振频率均逐渐增加,其中系梁道数对其影响较大,随着系梁道数的增加,该桥1阶、2阶自振频率逐渐增加;罕遇地震作用下,随着单肢截面尺寸、单肢纵向间距的增大及系梁道数的增加,桥墩位移逐渐减小;随着单肢截面尺寸的增大,桥墩内力明显增加,而单肢纵向间距对桥墩内力影响较小;随着系梁道数的增加,桥墩剪力逐渐增加,而墩顶及墩底弯矩逐渐降低;单肢截面尺寸、单肢纵向间距、系梁道数对墩顶、墩底塑性转角影响很小,但是墩顶、墩底塑性转角随格构式桥墩单肢截面尺寸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刚构桥 混凝土格构式桥墩 桥墩参数 动力特性 地震响应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水河特大桥桥墩温度场及温度效应研究
17
作者 闫生龙 王健 +1 位作者 翟晓亮 冯云成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82,共7页
为研究温度效应对连续刚构桥空心薄壁墩受力行为的影响,以(98+5×185+98)m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三水河特大桥主桥为背景,通过现场温度场测试,研究桥墩垂直温度场和水平温度场的分布规律,并以实测温度场为依据,选取对桥... 为研究温度效应对连续刚构桥空心薄壁墩受力行为的影响,以(98+5×185+98)m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三水河特大桥主桥为背景,通过现场温度场测试,研究桥墩垂直温度场和水平温度场的分布规律,并以实测温度场为依据,选取对桥墩刚度影响较大的桥墩高度、顺桥向宽度和壁厚作为关键参数,分析整体均匀温度T和梯度温度ΔT对空心薄壁墩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实测桥墩垂直温度场随着墩高的变化分布差异较小,水平温度场受日光照射影响较大,桥墩夏季的梯度温度值约为冬季的2倍。墩高对桥墩温度应力的影响基本呈反比关系,顺桥向宽度对墩底温度应力的影响呈线性增长趋势,壁厚与温度应力呈反比关系。对于长联刚构桥,为减小桥墩的温度效应,建议边主墩高度不宜小于60 m,桥墩顺桥向宽度宜尽量减小,桥墩壁厚宜取80~10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刚构桥 空心薄壁墩 温度效应 均匀温度 梯度温度 桥墩刚度 受力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等高双薄壁墩结构参数对连续刚构桥力学行为影响分析
18
作者 李杰 李梦闯 +3 位作者 元成方 吴伟军 王红光 庞栋元 《结构工程师》 2024年第3期39-48,共10页
对于因地形和地貌原因而使双薄壁墩连续刚构桥相邻桥墩高度相差较大的情况,设计常采用不等高双薄壁墩。相比常规双薄壁墩,不等高双薄壁墩结构设计及优化可供借鉴和参考的成果不多。以某不等高、不等厚双薄壁墩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为... 对于因地形和地貌原因而使双薄壁墩连续刚构桥相邻桥墩高度相差较大的情况,设计常采用不等高双薄壁墩。相比常规双薄壁墩,不等高双薄壁墩结构设计及优化可供借鉴和参考的成果不多。以某不等高、不等厚双薄壁墩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为工程依托,基于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改变低墩壁厚和墩间距,针对结构恒载作用、最大悬臂状态稳定及结构自振,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研究薄壁墩结构参数对连续刚构桥结构力学行为影响。结果表明:恒载作用下,低墩壁厚对主梁根部弯矩影响很小,对跨中弯矩影响相对较大;增大双肢间距可明显降低主跨跨中、根部弯矩。低墩稳定安全系数对壁厚更敏感;墩参数变化不改变失稳模态。随着低墩壁厚和间距增加,结构自振频率增大,壁厚、双肢间距影响结构一阶振动模态,且壁厚对一阶自振影响最显著。分析结论可供不等高双薄壁墩连续刚构桥结构设计和优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刚构桥 不等高双薄壁墩 力学行为 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快速建造式框架墩设计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帅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8-114,149,共8页
新建铁路常采用框架墩跨越运营铁路,现有框架墩特别是立柱施工对运营铁路影响较大,如何快速高效地完成施工、减少对运营铁路的影响值得研究。以铁路快速建造式框架墩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有限元计算、方案对比和工程应用验证等方法... 新建铁路常采用框架墩跨越运营铁路,现有框架墩特别是立柱施工对运营铁路影响较大,如何快速高效地完成施工、减少对运营铁路的影响值得研究。以铁路快速建造式框架墩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有限元计算、方案对比和工程应用验证等方法,开展结构形式、连接形式、设计计算和施工方法等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快速建造式框架墩横梁采用钢结构,立柱采用混凝土立柱、钢混组合立柱、钢立柱及钢混混合立柱,采用全装配化施工,可适应不同横梁跨度、高度的框架墩快速建造需要;(2)提出快速建造式框架墩横梁与立柱间、立柱与基础间等新型形式,可实现现场快速化拼装;(3)通过计算分析,快速建造式框架墩的强度、刚度、疲劳、连接性能等均满足受力要求;(4)研究成果在工程上成功实施,实现了减少施工对运营铁路影响、降低行车安全风险的目标,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工程 框架墩 装配式 钢混组合结构 结构设计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整体节点理念的钢盖梁与混凝土墩柱连接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1
20
作者 梁全章 郭文华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9-134,共6页
针对传统钢盖梁设置套筒外包混凝土墩柱方案墩梁连接位置刚度突变、应力集中及施工定位精度要求高的问题,基于梁柱整体节点理念,以门式框架墩为例,提出一种钢盖梁与钢套筒连接结构优化方案。该方案将连接位置处钢盖梁和钢套筒腹板设计... 针对传统钢盖梁设置套筒外包混凝土墩柱方案墩梁连接位置刚度突变、应力集中及施工定位精度要求高的问题,基于梁柱整体节点理念,以门式框架墩为例,提出一种钢盖梁与钢套筒连接结构优化方案。该方案将连接位置处钢盖梁和钢套筒腹板设计为整体节点板,钢盖梁和钢套筒翼缘板加劲肋一一对应,并将现场接头设置在钢盖梁侧。以某公路工程匝道桥为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分析其门式框架墩采用传统方案与优化方案的受力性能,并将优化方案应用于实桥。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案传力顺畅,结构应力集中程度较低,构造合理;该优化方案施工较为简单,容错性更好,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门式框架墩 钢盖梁 混凝土墩柱 墩柱连接构造 结构优化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