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eciphering the protein-DNA code of bacteria Ninged helix-turn-helix transcription factors
1
作者 Adam P. Joyce James J. Havranek 《Frontiers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in China》 CSCD 2018年第1期68-84,共17页
Background: Sequence-specific binding by transcription factors (TFs)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selection and regulation of target genes. At the protein:DNA interface, amino acid side-chains construct a diver... Background: Sequence-specific binding by transcription factors (TFs)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selection and regulation of target genes. At the protein:DNA interface, amino acid side-chains construct a diverse physicochemical network of specific and non-specific interactions, and seemingly subtle changes in amino acid identity at certain positions may dramatically impact TF:DNA binding. Variation of these specificity-determining residues (SDRs) is a major mechanism of functional divergence between TFs with strong structural or sequence homology. Methods: In this study, we employed a combination of high-throughput specificity profiling by SELEX and Spec-seq, structural modeling, and evolutionary analysis to probe the binding preferences of winged helix-turn-helix TFs belonging to the OmpR sub-family in Escherichia coil Results: We found that E. coli OmpR paralogs recognize tandem, variably spaced repeats composed of"GT-A" or "GCT"-containing half-sites. Some divergent sequence preferences observed within the "GT-A" mode correlate with amino acid similarity; conversely, "GCT"-based motifs were observed for a subset of paralogs with low sequence homology. Direct specificity profiling of a subset of OmpR homologues (CpxR, RstA, and OmpR) as well as predicted "SDR-swap" variants revealed that individual SDRs may impact sequence preferences locally through direct contact with DNA bases or distally via the DNA backbone. Conclusions: Overall, our work provides evidence for a common structural code for sequence-specific wHTH:DNA interactions, and demonstrates that surprisingly modest residue changes can enable recognition of highly divergent sequence motifs. Further examination of SDR predictions will likely reveal additional mechanisms controlling the evolutionary divergence of this important class of 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cription factor SELEX winged helix-turn-helix specificity detenlainants two-component signaling
原文传递
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患者PD-L1与TILs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堃 卢善明 +4 位作者 郑志坚 姚运红 郑少秋 刘清华 谢寿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5期2186-2192,共7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患者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亚群(TILs)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3年9月在梅州市人民医院诊治并接受宫颈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发生淋巴结转移的101例患者作为研究... 目的探讨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患者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亚群(TILs)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3年9月在梅州市人民医院诊治并接受宫颈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发生淋巴结转移的10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D-L1、CD4^(+)TILs、CD8^(+)TILs、叉头翼螺旋转录因子3(Foxp3)^(+)TILs表达水平。比较不同PD-L1表达水平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对PD-L1表达水平与TILs密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分析PD-L1表达水平、TILs密度及密度比值与累计生存率的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PD-L1表达于肿瘤细胞的细胞质和(或)细胞膜,阳性表达率为34.65%(35/101);CD4^(+)TILs计数为94(45,190);CD8^(+)TILs计数为63(31,117);FoxP3^(+)TILs计数为6.0(2.5,13.5);FoxP3^(+)TILs/CD8^(+)TILs比值为0.109(0.036,0.193)。PD-L1阳性表达组与PD-L1阴性表达组CD4^(+)TILs、CD8^(+)TILs、FoxP3^(+)TILs密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D-L1表达情况与CD4^(+)TILs、CD8^(+)TILs、FoxP3^(+)TILs密度均呈正相关(r=0.305、0.222、0.222,P=0.002、0.026、0.026)。生存组与死亡组CD4^(+)TILs密度、CD8^(+)TILs密度和PD-L1表达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年龄<50岁、PD-L1阳性表达、CD4^(+)TILs高密度、CD8^(+)TILs高密度、FoxP3^(+)TILs/CD8^(+)TILs低比值患者累计生存率均高于手术年龄≥50岁、PD-L1阴性表达、CD4^(+)TILs低密度、CD8^(+)TILs低密度、FoxP3^(+)TILs/CD8^(+)TILs高比值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D-L1阳性表达、CD8^(+)TILs高密度是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PD-L1、CD4^(+)TILs、CD8^(+)TILs、FoxP3^(+)TILs/CD8^(+)TILs比值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患者预后均有关,其中PD-L1阳性表达、CD8^(+)TILs高密度是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淋巴结转移 程序性死亡配体-1 叉头翼螺旋转录因子3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黄胶囊联合TP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Foxp3、Ang-2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小红 杨庆辉 +2 位作者 张永恒 王荦楠 袁红昌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第6期1214-1217,1222,共5页
目的探讨西黄胶囊联合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6例,采用随机摸球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TP方案化疗,治... 目的探讨西黄胶囊联合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6例,采用随机摸球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TP方案化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西黄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2 d后,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症状积分、血清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3(Forkhead or winged helix transcription,Foxp3)、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能状况(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 performance status,ECOGPS)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46.51%、疾病控制率为83.72%,与对照组有效率25.38%、疾病控制率65.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咳嗽、气短、胸闷、出汗、乏力、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积分及总分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Foxp3、Ang-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COGP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发热(30.23%)、恶心呕吐(30.23%)、血小板减少(34.88%)、白细胞减少(41.86%)及肝肾功能损伤(30.23%)发生率与对照组(53.49%、60.47%、55.81%、48.84%、44.1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黄胶囊联合TP方案治疗NSCLC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能状况,减轻化疗毒副反应,并降低血清Foxp3、Ang-2表达水平发挥抗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黄胶囊 TP方案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3(forkhead or winged helix transcription Foxp3) 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 Ang-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靛玉红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CD4CD25Treg细胞Foxp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郝微微 温红珠 +1 位作者 李佳 唐志鹏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1年第12期82-84,共3页
目的观察青黛及其有效成分靛玉红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脾脏CD4CD25Treg细胞Foxp3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UC的作用机制和靶点。方法将50只BABL/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靛玉红组、青黛组和5-ASA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小鼠采用自由饮... 目的观察青黛及其有效成分靛玉红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脾脏CD4CD25Treg细胞Foxp3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UC的作用机制和靶点。方法将50只BABL/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靛玉红组、青黛组和5-ASA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小鼠采用自由饮用5%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5天,制备DSS诱导的UC小鼠模型。于造模后第5天开始,予各组小鼠给药治疗7天。观察各组小鼠一般状况及结肠组织病理学改变,同时检测脾脏CD4CD25Treg细胞Foxp3的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CD4CD25Treg细胞Foxp3的表达显著减少(P<0.01);各治疗组CD4CD25Treg细胞Foxp3的表达较模型组升高(P<0.01)。结论青黛及其有效成分靛玉红可通过上调CD4CD25Treg细胞Foxp3表达以防治U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黛 靛玉红 溃疡性结肠炎 FOXP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辅助细胞亚群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中的变化 被引量:6
5
作者 陆金来 陈金联 +4 位作者 陈明祥 洪静 陈维雄 朱金水 陈尼维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962-1968,共7页
目的:探讨T辅助细胞亚群Th1/Th2和Treg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SD大鼠正常喂养1wk后,随机分为正常组(n=20)和高脂饮食组(n=20).正常组大鼠以普通饲料喂养,高脂饮食组以高... 目的:探讨T辅助细胞亚群Th1/Th2和Treg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SD大鼠正常喂养1wk后,随机分为正常组(n=20)和高脂饮食组(n=20).正常组大鼠以普通饲料喂养,高脂饮食组以高脂饲料喂养.实验第8、16周分批处死大鼠.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改变,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肝脏TNF-a、IFN-γ、IL-4和Foxp3的基因表达.结果:高脂饮食8wk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明显,无明显炎症改变,IFN-γ、IL-4在肝脏的基因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无明显变化,TNF-α稍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Foxp3 mRNA的表达比正常组明显降低(ct值:26.12±0.69 vs 24.22±0.62,P<0.05).高脂饮食16wk大鼠脂肪肝明显,炎症明显,IFN-γ和TNF-α基因表达均显著升高(ct值:24.52±0.87 vs 29.94±1.44,24.31±1.13 vs 28.88±1.95,均P<0.05),IL-4与正常组相比较无明显变化,Foxp3基因表达较正常组和高脂饮食8wk时均显著降低(ct值:32.57±1.54 vs 24.29±1.08,26.12±0.69,P<0.05).结论:高脂饮食大鼠肝脏Foxp3和Treg表达减少可能是高脂饮食NAFLD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IFN-γ和TNF-α的联合作用加重了肝脏的炎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TH1/TH2 肿瘤坏死因子-α 干扰素-Γ 白介素-4 叉头蛋白3 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在BXSB狼疮小鼠肾脏中的表达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玮炜 黄安斌 +4 位作者 杜戎 刘宇宏 宋优 沈凌汛 余立凯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67-570,共4页
目的观察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在BXSB狼疮小鼠肾脏中的表达,探讨Foxp3在狼疮性肾炎中可能的免疫耐受诱导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8周龄及16周龄雄性BXSB小鼠各6只,以8周龄C57BL/6雄性小鼠6只为正常对照,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实时... 目的观察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在BXSB狼疮小鼠肾脏中的表达,探讨Foxp3在狼疮性肾炎中可能的免疫耐受诱导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8周龄及16周龄雄性BXSB小鼠各6只,以8周龄C57BL/6雄性小鼠6只为正常对照,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Foxp3在小鼠肾脏中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C57BL/6小鼠肾组织Foxp3阳性表达,细胞呈深棕色着色,广泛分布于肾小管;8周龄及16周龄BXSB小鼠肾脏组织Foxp3弱阳性表达,细胞呈浅棕色着色,分布于肾小管。8、16周龄BXSB组小鼠肾组织内Foxp3mRNA表达水平[(0.55±0.06),(0.51±0.07)]均较正常对照组(1.02±0.08)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16周龄BXSB组小鼠的Foxp3mRNA表达水平较8周龄BXSB组降低,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XSB小鼠狼疮肾炎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调节性T细胞的Foxp3表达下调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 狼疮肾炎 调节性T细胞 BXSB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XP3过表达对HPV感染阳性宫颈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孟芳 陈秀芹 +2 位作者 李巧云 郭尚云 葛倩倩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8年第12期1826-1830,共5页
目的:探讨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过表达对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阳性宫颈癌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利用脂质体介导转染方法,建立Foxp3过表达HPV感染阳性SiHa细胞株,作为Foxp3过表达阳性细胞,同时利用pcDNA... 目的:探讨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过表达对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阳性宫颈癌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利用脂质体介导转染方法,建立Foxp3过表达HPV感染阳性SiHa细胞株,作为Foxp3过表达阳性细胞,同时利用pcDNA3.1空载体转染SiHa细胞株,作为本研究阴性对照,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方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三组Foxp3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SiHa细胞中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实验检测SiH a细胞增殖能力,采用利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SiHa细胞周期及凋亡率情况。结果:过表达组Foxp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Foxp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比较,各时间点过表达组IL-8水平明显降低,36 h、48 h IL-10水平明显升高;MTT结果显示,Foxp3过表达可明显促进SiHa细胞增殖,FCM检测显示,Foxp3过表达可明显抑制SiHa细胞凋亡,抑制G_0/G_1期阻滞。结论:Foxp3过表达可促进HPV感染阳性宫颈癌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 宫颈癌 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D4+CD25+Treg细胞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9
8
作者 沈俊辉 李宁 范学工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6期2790-2795,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CD25+T调节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66例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和19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进行检测,并观察CD4+CD25+Tre...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CD25+T调节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66例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和19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进行检测,并观察CD4+CD25+Treg细胞与患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v,PTA)和病毒复制指标HBV DNA水平的关系.免疫组化检测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forkhead/winged helix transcription factor,FOXP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慢性重型肝炎组CD4+CD25+Treg细胞(4.80±1.50)%分别高于慢性肝炎组(1.67±0.87)%、HBV携带者组(0.53±0.37)%和正常对照组(0.50±0.34)%,(P<0.01);慢性肝炎组与HBV携带者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FOXP3蛋白表达也相应增高,且与CD4+CD25+Treg细胞的变化相平行.CD4+CD25+Treg细胞的变化与TBIL的变化成正相关(r=0.43,P<0.01),与PTA的变化成负相关(r=-0.57,P<0.05),与HBV-DNA水平的变化没有相关性(r=0.22,P>0.05).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发病过程中,CD4+CD25+Treg细胞水平相应增高,FOXP3蛋白变化与CD4+CD25+Treg细胞的改变相平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重型肝炎 CD4+CD25+TREG细胞 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培养人外周血CD4^+CD25^-T细胞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苏苗赏 徐漫欢 +4 位作者 陈福将 李昌崇 张维溪 陈小芳 陈慧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11-714,共4页
目的:分离培养人外周血CD4+CD25-T细胞,并鉴定其生物学特性。方法:设对照组(A组)、LPS组(B组)、LPS+抗TGF-β1mAb组(D),用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与免疫磁珠法,分离培养健康人外周血CD4+CD25-T细胞。用光镜及电镜观察其形态特征,台... 目的:分离培养人外周血CD4+CD25-T细胞,并鉴定其生物学特性。方法:设对照组(A组)、LPS组(B组)、LPS+抗TGF-β1mAb组(D),用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与免疫磁珠法,分离培养健康人外周血CD4+CD25-T细胞。用光镜及电镜观察其形态特征,台盼蓝试验检测其活力,流式细胞术(FCM)鉴定其纯度。体外培养4h、3d及5d后,用FCM检测CD4+CD25+T细胞的阳性率,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TGF-β1的浓度,RT-PCR法检测细胞中叉状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mRNA的表达。结果:(1)光镜下观察分离的CD4+CD25-T细胞主要为小体积细胞,电镜下观察细胞核呈圆形,染色质致密。体外抗人CD3/CD28mAb刺激培养的CD4+CD25-T细胞体积逐渐增大,胞质较丰富,电镜下观察细胞核呈椭圆形或肾型,染色质较稀疏。(2)FCM检测CD4+CD25-T细胞纯度达91.5%~96%。台盼蓝试验检测分离前后活细胞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3)FCM检测表明,B5d组为CD4+CD25+T细胞的阳性率为(55.99±1.42)%与A5d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D5d组CD4+CD25+T细胞的阳性率为(1.99±0.83)%与A5d组的阳性率(1.29±0.04)%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4)ELISA测定表明,培养液中TGF-β1的浓度,B3d组为(1.60±0.09)μg/L、B5d组为(1.83±0.14)μg/L,分别与A3d组为(0.35±0.04)μg/L、A5d组为(0.33±0.08)μg/L相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D3d、D5d组与A3d、A5d组相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5)RT-PCR检测表明,FOXP3mRNA的表达:以β-actin的A值作为内参照,B3d组为(0.84±0.07)、B5d组为(1.85±0.24)分别与A3d组(0.05±0.02)、A5d组(0.04±0.02)相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D组与A组的各个组间相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6)LPS诱导的人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培养液上清中TGF-β1的水平与该细胞中FOXP3mRNA的表达呈显著的正相关(r=0.812,P<0.01)。结论:用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与免疫磁珠法体外分离培养的人外周血CD4+CD25-T细胞的活力及纯度较理想;LPS诱导的CD4+CD25-T细胞中FOXP3mRNA的表达,可能与TGF-β1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亚型 转化生长因子 叉状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 脂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小鼠CD4^+T细胞中microRNA-31和FOXP3 mRNA的表达及相互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酆孟洁 史菲 邱晨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19-422,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哮喘CD4+T细胞中microRNA-31和FOXP3的表达水平、两者的相关性及激素对它们的影响。方法以卵蛋白(OVA)致敏激发建立哮喘小鼠模型。将15只BALB/c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OVA组和地塞米松组,ELISA检测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 目的初步探讨哮喘CD4+T细胞中microRNA-31和FOXP3的表达水平、两者的相关性及激素对它们的影响。方法以卵蛋白(OVA)致敏激发建立哮喘小鼠模型。将15只BALB/c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OVA组和地塞米松组,ELISA检测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4和IFN-γ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脾脏CD4+T细胞的microRNA-31和FOXP3 mRNA的水平,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OVA组BALF中IL-4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228.29±66.18)pg/ml vs(66.63±17.33)pg/ml,P<0.05],地塞米松组BALF中IL-4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或OVA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各组间IFN-γ无统计学差异。OVA组CD4+T细胞中FOXP3 mRNA为正常对照组的0.10倍(P<0.05);地塞米松组CD4+T细胞中FOXP3 mRNA为OVA组的3.75倍(P<0.05);正常对照组与地塞米松组之间FOXP3mRNA无统计学差异。OVA组的microRNA-31为正常对照组4.79倍(P<0.05);地塞米松组的microRNA-31为正常对照组4.85倍(P<0.05);OVA组microRNA-31水平和地塞米松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microRNA-31和FOXP3 mRNA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609(P<0.05)。结论哮喘中microRNA-31和FOXP3 mRNA具有相关性。microRNA-31与地塞米松可能通过不同的途径调节CD4+T细胞中FOXP3 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CD4+T细胞 microRNA-31 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xp3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詹欣宇 肖琳 +3 位作者 张泽高 银皓 鲁晓擘 张跃新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51-857,共7页
目的:研究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所有病例经肾组织活检病理诊断.分组:A组为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组(n=58);B组为非乙型肝炎肾炎组(n=52);C组为HBV感染对照组(n=2... 目的:研究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所有病例经肾组织活检病理诊断.分组:A组为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组(n=58);B组为非乙型肝炎肾炎组(n=52);C组为HBV感染对照组(n=24),患者血清HBsAg阳性、肾组织中HBsAg阴性,血清肌酐轻度升高经肾组织活检排除肾炎.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组患者肾组织Foxp3、CD4、CD25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A、B、C3组患者在年龄(F=1.02,P=0.36)、性别(x2=1.09,P=0.57)、民族构成(x2=0.04,P=0.98)、血清肌酐(F=0.05,P=0.61)、谷丙转氨酶(F=0.06,P=0.76)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与B组尿蛋白(>0.3g/2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组和B组病理类型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8,P=0.99),但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5,P=0.027),且A组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较B组重;(3)Foxp3、CD4、CD25蛋白主要表达于肾小管间质;在A组与B组肾小管间质中,每高倍镜视野下Foxp3+淋巴细胞、CD4+T细胞、CD25+T细胞数分别为(3.41±1.16)vs(3.52±1.27);(2.78±0.15)vs(3.12±0.17);(2.90±0.20)vs(3.09±0.18),均明显低于C组Foxp3+淋巴细胞数、CD4+T细胞、CD25+T细胞数(均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Foxp3、CD4、CD25的表达低于B组.结论:调节性T细胞Foxp3表达水平的下调可能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叉状头 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 FOXP3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对小鼠调节性T细胞Foxp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莹 姚咏明 +2 位作者 董宁 刘峰 盛志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1980-1983,共4页
目的观察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对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cell,Treg)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forkhead/winged helix transcription factorp3,Foxp3)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目的观察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对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cell,Treg)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forkhead/winged helix transcription factorp3,Foxp3)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免疫磁珠法分离正常BALB/c小鼠脾脏Treg。采用固相包被抗-CD3及可溶性CD28辅助活化,给予HMGB1刺激,观察HMGB1刺激与Foxp3基因及蛋白表达的时间-效应关系及剂量-效应关系。结果经HMGB1刺激后的TregFoxp3蛋白表达于24~72h明显下调(P<0.05,P<0.01),其中以作用48、72h后表达下调尤为显著(P<0.01);给予不同剂量HMGB1刺激72h后,10、100、1000ng/ml的HMGB1均可诱导Foxp3表达减弱(P<0.05,P<0.01),其中HMGB1的浓度在1000ng/ml时Foxp3表达下调最明显。Foxp3mRNA表达呈现出与蛋白表达相同的时间、剂量依赖关系。结论HMGB1通过诱导TregFoxp3mRNA表达下调,进一步影响其蛋白产物合成,从而影响Treg免疫调节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调节性T细胞 FOXP3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斑颗粒Ⅰ号方对白癜风患者Foxp3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峻岭 王琳 +2 位作者 赵俊芳 张丹丹 刘晓洁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279-281,共3页
目的观察白斑颗粒Ⅰ号方对白癜风患者Foxp3 m RNA表达的影响,阐明白斑Ⅰ号方治疗白癜风的作用机制。方法白癜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PBMC中Foxp3 m RNA表达变化情况。结果白癜... 目的观察白斑颗粒Ⅰ号方对白癜风患者Foxp3 m RNA表达的影响,阐明白斑Ⅰ号方治疗白癜风的作用机制。方法白癜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PBMC中Foxp3 m RNA表达变化情况。结果白癜风患者组Foxp3 m RNA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3个月后Foxp3 m RNA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Foxp3 m RNA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治疗前后外周血Foxp3 m RNA升高值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外周血Foxp3 m RNA升高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斑颗粒Ⅰ号可能通过上调调节T细胞功能,使PBMC Foxp3 m RNA恢复或接近正常水平达到治疗白癜风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白斑颗粒Ⅰ号方 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 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冲汤对异种移植子宫肌瘤小鼠免疫逃逸相关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宇 李冬华 +2 位作者 王文娜 韦超 邱甜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13期12-15,共4页
目的从免疫逃逸角度探讨“扶正祛瘀”中药理冲汤对异种移植子宫肌瘤小鼠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和叉头状螺旋转录因子3(Foxp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法将32只CB-17 Scid雌性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理冲汤组和阳性药组,每组... 目的从免疫逃逸角度探讨“扶正祛瘀”中药理冲汤对异种移植子宫肌瘤小鼠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和叉头状螺旋转录因子3(Foxp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法将32只CB-17 Scid雌性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理冲汤组和阳性药组,每组8只。采用异种移植法制备子宫肌瘤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理冲汤组给予理冲汤,阳性药组给予米非司酮,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干预4周后进行组织样本采集。通过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子宫平滑肌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小鼠子宫平滑肌组织中IDO表达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Foxp3 m RNA的表达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理冲汤组小鼠子宫内膜及肌层增厚现象减轻,纤维组织含量较少;理冲汤组小鼠子宫平滑肌组织中IDO、Foxp3 mRNA表达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理冲汤具有抑制子宫肌瘤发生发展的作用,其药理机制可能与阻断肿瘤免疫逃逸途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冲汤 子宫肌瘤 免疫逃逸 吲哚胺-2 3双加氧酶 叉头状螺旋转录因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的表达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爱华 曹祥山 +4 位作者 邱国强 顾伟英 凌云 翁开枝 谭琪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75-777,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急性白血病(AL)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43例AL初诊(A组)、经化疗完全缓解(CR,B组)25例及20例健康志愿者(C组)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所占比例;荧光定量RT-PCR分析... 目的初步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急性白血病(AL)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43例AL初诊(A组)、经化疗完全缓解(CR,B组)25例及20例健康志愿者(C组)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所占比例;荧光定量RT-PCR分析各组外周血中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并逐层分析比较。结果B组CD4+CD25+T细胞比例及Foxp3含量均明显高于A、C组(P<0.01)。A组Foxp3表达明显高于C组(P<0.01)。在AL各亚型之间CD4+CD25+T细胞及Foxp3表达均无显著差异。结论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初治AL或CR患者外周血中比例增加,可能是AL免疫抑制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CD_~4+ CD_(25)^+调节性T细胞水平及Foxp3 mRNA表达的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薛克营 周咏明 +1 位作者 熊盛道 熊维宁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6年第9期11-13,共3页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及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mRNA表达的变化,探讨CD4+CD2+5Treg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78例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组3...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及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mRNA表达的变化,探讨CD4+CD2+5Treg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78例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组30例,慢性持续期组25例,缓解期组23例)和29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PBMCs中CD4+CD2+5Treg的比例;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BMCs中Foxp3mRNA的表达。结果急性发作期组和慢性持续期组PBMCs中CD4+CD2+5Treg的比例及Foxp3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缓解期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缓解期组CD4+CD2+5Treg的比例及Foxp3mRNA的表达虽亦低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发作期组CD4+CD2+5Treg的比例及Foxp3mRNA的表达低于慢性持续期组(P<0.05)。结论哮喘患者外周血中具有免疫抑制活性的CD4+CD2+5Treg数量减少,功能下降,可能参与哮喘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单个核细胞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类趋化因子22和叉头状翅膀样转录因子3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文斌 刘兵 +3 位作者 吕海涛 王天阳 张腾飞 何伟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19-23,共5页
目的探讨CC类趋化因22(C-C class chemokines 22,CCL22)和叉头状翅膀样转录因子3(forkhead/winged helix transcription factor 3,FOXP3)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0例胆管癌组织和15例非肿瘤胆道... 目的探讨CC类趋化因22(C-C class chemokines 22,CCL22)和叉头状翅膀样转录因子3(forkhead/winged helix transcription factor 3,FOXP3)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0例胆管癌组织和15例非肿瘤胆道上皮组织中CCL22、FOXP3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胆管癌临床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70例胆管癌、15例非肿瘤胆道上皮组织中CCL22和FOXP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4%(44/70)、20.0%(3/15)及71.4%(50/70)、13.3%(2/15)。CCL22和FOXP3蛋白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肿瘤胆道上皮组织(P<0.01)。有淋巴结转移者和TNM分期Ⅲ+Ⅳ期者较无淋巴结转移者和TNM分期Ⅰ+Ⅱ期者CCL22和FOXP3的表达阳性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L22与FOXP3蛋白表达呈明显正相关(P<0.01)。CCL22和FOXP3蛋白阴性表达者生存时间明显长于阳性表达者(P<0.01)。结论 CCL22和FOXP3可能对胆管癌发展及预后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CC趋化因子22 叉头状翅膀样转录因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xp3基因多态性与广东地区产后抑郁相关性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3
18
作者 冯桂玲 潘昆贻 邓小燕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1598-1600,1603,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广东地区女性叉头状螺旋转录因子3(Foxp3)-6054(deletion/ATT,rs5902434)、Foxp3-3279(A/C,rs376158)、Foxp3-924(A/G,rs2232365)与产后抑郁症(PPD)发病的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分析法对69例... 目的探讨中国广东地区女性叉头状螺旋转录因子3(Foxp3)-6054(deletion/ATT,rs5902434)、Foxp3-3279(A/C,rs376158)、Foxp3-924(A/G,rs2232365)与产后抑郁症(PPD)发病的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分析法对69例PPD确诊患者(PPD组)和140例健康产后女性(对照组)的外周血提取DNA样本,进行Foxp3-6054、Foxp3-3279、Foxp3-924点突变分析,比较两群体该基因多态性的差异。结果 Foxp3基因Foxp3-6054位点在PPD组AA基因型频率和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oxp3-6054位点等位基因频率、Foxp3-3279、Foxp3-924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PPD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广东地区Foxp3-6054与PPD的发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中国广东地区Foxp3-3279、Foxp3-924与PPD的发病未发现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叉头状螺旋转录因子3 单核苷酸多态性 产后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gp1和FoxP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陆志红 蔡卫梅 +2 位作者 孔灵利 刘新玲 康小红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9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P-糖蛋白1(Pgp1)和核转录因子蛋白3(FoxP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保存的结直肠癌标本106例,同时选取癌旁组织标本64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Pgp1和FoxP3表达,同时根... 目的探讨P-糖蛋白1(Pgp1)和核转录因子蛋白3(FoxP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保存的结直肠癌标本106例,同时选取癌旁组织标本64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Pgp1和FoxP3表达,同时根据Pgp1和FoxP3表达情况将患者分为Pgp1和FoxP3双阴性表达(A组),Pgp1单阳性表达(B组)、FoxP3单阳性表达(C组),Pgp1和FoxP3双阳性表达(D组)。结果结直肠癌组织Pgp1和FoxP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21%和43.4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结肠癌Pgp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8.95%,明显高于直肠癌(P<0.05);FoxP3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以及治疗方案无明显关系(P>0.05);B组中位总体生存时间为52个月(95%CI:40.01~63.99),明显高于A组、D组和C组(P<0.05);A组和D组中位总体生存时间为40个月(95%CI:31.20~48.80)和34个月(95%CI:30.74~37.26),明显高于C组的24个月(95%CI:18.56~29.4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gp1和FoxP3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较弱,其中仅Pgp1表达与肿瘤位置有一定相关性;Pgp1和FoxP3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有一定关系,其中Pgp1阳性表达,FoxP3阴性表达者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糖蛋白1 核转录因子蛋白3 结直肠癌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xp3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高血压的相关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谢文杰 陈晞明 +6 位作者 易春 陈永权 伍金雷 崔树春 宋代富 陈盛强 戴文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33期11-13,共3页
目的通过对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3(Foxp3)多态性基因位点的序列分析,探讨Foxp3基因多态性分布及基因型变异对妊娠期高血压(HDCP)发病的易感性,以阐明其在DHCP发生中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186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设为病例组;另选取同... 目的通过对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3(Foxp3)多态性基因位点的序列分析,探讨Foxp3基因多态性分布及基因型变异对妊娠期高血压(HDCP)发病的易感性,以阐明其在DHCP发生中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186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设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251例本院住院的正常孕妇,设为对照组。分析两组Foxp3-6054、924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HDCP的相关性。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高血压家族史、孕周、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oxp3-924基因多态性检测中两组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中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A/A基因型频率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AT+TT型可减少HDCP的发生风险(OR=0.367,95%CI为0.218,0.617,P<0.05),而联合基因型AA+AT可增加罹患HDCP的风险(OR=2.518,95%CI为1.654,3.832,P<0.05)。结论 Foxp3-6054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HDCP组与正常妊娠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Foxp3-6054位点多态性可能参与HDCP的发生,而Foxp3-924基因多态性可能与HDCP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叉状头 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3 妊娠期高血压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