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梯度投影法实现永磁同步电机最优曲线跟踪
1
作者 赵昊鹏 齐亮 洪展靖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5-100,共6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在线计算复杂度高、计算负担较重的问题,提出一种高效的弱磁曲线跟踪方法,以实现永磁同步电机的运动控制,通过一种更优化的投影与迭代结合的方法实现在一定的电流、电压约束下,电机最优运行状态的在线跟踪。同...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在线计算复杂度高、计算负担较重的问题,提出一种高效的弱磁曲线跟踪方法,以实现永磁同步电机的运动控制,通过一种更优化的投影与迭代结合的方法实现在一定的电流、电压约束下,电机最优运行状态的在线跟踪。同时,提出了针对ADADELTA梯度下降法的一种简化方法,优化了梯度下降法的计算流程,减少了迭代次数,提高了运算性能。该方法避免了不同运行区域的算法切换,有效地发挥了电机潜能,保证电机高功率输出。最后通过电机对拖实验,验证了此算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投影梯度下降法 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 弱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季在北京城郊草地下垫面上的一次臭氧干沉降观测试验 被引量:13
2
作者 潘小乐 王自发 +3 位作者 王喜全 董华斌 谢付莹 郭宇宏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0-130,共11页
2007年9月23日至10月13日,在北京昌平区蟒山森林公园内,利用浓度梯度观测法研究了秋季草地下垫面上臭氧的干沉降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整个观测期间,臭氧干沉降通量和干沉降速率平均值分别为-0.40μg.m-2.s-1(负号表示方向指向地面)和0... 2007年9月23日至10月13日,在北京昌平区蟒山森林公园内,利用浓度梯度观测法研究了秋季草地下垫面上臭氧的干沉降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整个观测期间,臭氧干沉降通量和干沉降速率平均值分别为-0.40μg.m-2.s-1(负号表示方向指向地面)和0.55cm/s。(2)臭氧干沉降通量和干沉降速率受观测点山谷风的影响,当白天谷风主导时,臭氧的干沉降通量最大,其平均值为-0.67μg.m-2.s-1;在山风、谷风转换期间,其平均值为-0.44μg.m-2.s-1;夜间山风主导时最小,为-0.26μg.m-2.s-1。臭氧干沉降速率也呈现同样的变化规律,三种情形下的平均沉降速率分别为0.74cm/s、0.50cm/s和0.47cm/s。(3)利用阻力模型计算了臭氧的植被冠层阻力(Rc),结果表明:由于白天植被的光合作用,叶面气孔打开,冠层阻力相对较小,Rc的平均值为109.0s/m;夜间植被叶面气孔关闭,阻力有明显升高,Rc的平均值为217.7s/m;在整个观测期间,Rc的平均值为184.0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干沉降通量 沉降速率 冠层阻力 梯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尘释放通量外场观测和参数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朱好 张宏升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68-776,共9页
沙尘释放通量的参数化是准确模拟和预报沙尘天气的重要因素,而外场观测为参数化方案提供直接的实验验证。在对不同沙尘释放模式的物理机制、参数化方案和输入数据需求进行阐述的基础上,讨论了不同模式的异同。沙尘释放模式的验证、校准... 沙尘释放通量的参数化是准确模拟和预报沙尘天气的重要因素,而外场观测为参数化方案提供直接的实验验证。在对不同沙尘释放模式的物理机制、参数化方案和输入数据需求进行阐述的基础上,讨论了不同模式的异同。沙尘释放模式的验证、校准和改进需要外场沙尘通量的实测结果,梯度法和粒子数浓度测量是外场观测沙尘释放通量的两种常用方法。通过对模式参数化方案和外场观测结果的对比分析,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可能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水平跃移通量 垂直释放通量 参数化 梯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盘锦芦苇湿地水热通量计算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何奇瑾 周广胜 +1 位作者 周莉 王云龙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6年第4期35-41,共7页
利用2005年7月盘锦芦苇湿地生长旺季的小气候梯度系统30 min观测资料和开放式涡动相关系统10Hz原始观测资料,比较并分析了廓线法、波文比能量平衡法与涡动相关法计算的芦苇湿地生态系统水热通量。结果表明:廓线法与波文比能量平衡法计... 利用2005年7月盘锦芦苇湿地生长旺季的小气候梯度系统30 min观测资料和开放式涡动相关系统10Hz原始观测资料,比较并分析了廓线法、波文比能量平衡法与涡动相关法计算的芦苇湿地生态系统水热通量。结果表明:廓线法与波文比能量平衡法计算的芦苇湿地生态系统水热通量与涡动相关法得到的芦苇湿地生态系统水热通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但是涡动相关法存在能量不平衡。分析盘锦芦苇湿地生态系统水热通量的日变化发现,能量平衡各分量基本上以正午为中心,呈倒“U”型分布。用波文比法计算得到的芦苇湿地生态系统日感热通量最大值为164.25 W.m-2,日潜热通量最大值为294.18 W.m-2。降雨之后,芦苇湿地生态系统水热通量都有所增加,尤其是潜热通量增加显著,且峰值出现时间提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 湿地 微气象 水热通量 廓线法 波文比能量平衡法 涡动相关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贴装式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策略的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唐朝晖 丁强 +1 位作者 喻寿益 桂卫华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84-387,共4页
研究表面贴装式永磁同步电机的弱磁控制策略,提出了一种修正电流设定值的方法。该方法由两部分组成:弱磁区域的确定和设定电流修正值的计算。电机运行所在的弱磁区域由恒转矩曲线方向和电流调节器输出电压递减方向之间的夹角来确定,输... 研究表面贴装式永磁同步电机的弱磁控制策略,提出了一种修正电流设定值的方法。该方法由两部分组成:弱磁区域的确定和设定电流修正值的计算。电机运行所在的弱磁区域由恒转矩曲线方向和电流调节器输出电压递减方向之间的夹角来确定,输出电压的递减方向信息通过梯度下降法计算得到。设定电流修正值的大小根据该弱磁区域内转矩、电压变化量的方向信息和电流调节器输出电压与电压设定值的差值来确定。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并且具有控制精度高、响应速度快、鲁棒性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贴装式永磁同步电机 弱磁控制 电流设定值 梯度下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反问题算法的管道壁面热流密度测量技术 被引量:3
6
作者 吴洪潭 崔志尚 许祝安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7-238,287,共3页
为了解决目前传统测量方法中无法准确计量热流密度的问题,在已知管道内沿层流的几处不同点的测温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热流密度计量的反问题数学模型,采用共轭梯度法,给出了简明的热流测量步骤。数值实验表明,在存在较大温度测量误差的... 为了解决目前传统测量方法中无法准确计量热流密度的问题,在已知管道内沿层流的几处不同点的测温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热流密度计量的反问题数学模型,采用共轭梯度法,给出了简明的热流测量步骤。数值实验表明,在存在较大温度测量误差的情况下,这种方法仍具有较高的计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热流密度 反问题 共轭梯度法 测量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稳态表面热流反演算法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钱炜祺 何开锋 +1 位作者 桂业伟 汪清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5-161,共7页
表面热流的反演是一类典型的热传导逆问题。在采用有限体积法数值求解三维非稳态热传导问题的基础上,将该热传导逆问题转化为优化问题,建立了顺序函数法和共轭梯度法这两类反演算法。采用这两类算法对一个典型算例的计算结果表明:建立... 表面热流的反演是一类典型的热传导逆问题。在采用有限体积法数值求解三维非稳态热传导问题的基础上,将该热传导逆问题转化为优化问题,建立了顺序函数法和共轭梯度法这两类反演算法。采用这两类算法对一个典型算例的计算结果表明:建立的两类反演算法都是有效的,具有较好的抗噪性能。顺序函数法的优势在于算法的推导和实现较为简便,但算法中存在人为确定的参数r,该参数的选取对反演结果有较大影响。共轭梯度法的算法中没有自由参数,但算法的推导和实现都较为复杂,其反演结果的精度和顺序函数法的反演结果精度基本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非稳态热传导逆问题 表面热流 顺序函数法 共轭梯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障渐变同步磁阻电机低转矩脉动转子优化设计 被引量:13
8
作者 董砚 颜冬 +1 位作者 荆锴 郭瑾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21-31,共11页
以横向叠片转子同步磁阻电机(TLR-Syn RM)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绝缘磁障渐变型转子结构。首先,在保证各层绝缘磁障直线段与圆弧曲线段宽度相等的条件下,分析绝缘磁障"渐变"的几何特征,推导出在较小转矩脉动下,各结构参数间... 以横向叠片转子同步磁阻电机(TLR-Syn RM)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绝缘磁障渐变型转子结构。首先,在保证各层绝缘磁障直线段与圆弧曲线段宽度相等的条件下,分析绝缘磁障"渐变"的几何特征,推导出在较小转矩脉动下,各结构参数间所满足的解析表达式。其次,在解析法所设计的初始电机模型基础上,结合有限元法和二维等高线分析法获得结构参数与转矩脉动的函数关系,为采用Taguchi法的水准选取提供可靠依据。再次,利用Taguchi法建立正交表、设计正交试验,优化调整电机结构参数,寻求低转矩脉动的最优解。最后,根据所提出的方案设计并研制了实验样机,仿真和样机试验表明,该绝缘磁障渐变型转子结构可以有效地抑制电机的高转矩脉动,验证了优化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叠片转子同步磁阻电机 转矩脉动 绝缘磁障渐变 Taguchi法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热传导逆问题的表面热流辨识方法 被引量:15
9
作者 钱炜祺 周宇 +2 位作者 何开锋 袁军娅 黄建栋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5-150,共6页
当材料的热物性参数随温度变化时,其内部的热传导方程是一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对应的热传导逆问题称为非线性热传导逆问题。本文建立了非线性热传导逆问题的两种表面热流辨识方法:顺序函数法和共轭梯度法,介绍了这两种辨识方法的基本思想... 当材料的热物性参数随温度变化时,其内部的热传导方程是一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对应的热传导逆问题称为非线性热传导逆问题。本文建立了非线性热传导逆问题的两种表面热流辨识方法:顺序函数法和共轭梯度法,介绍了这两种辨识方法的基本思想和具体算法推导,并针对典型算例进行了仿真辨识,结果表明:两种辨识方法虽然在算法构造、计算效率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都能给出较好的辨识结果,并且算法受测量噪声的影响较小,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热传导逆问题 表面热流辨识 顺序函数法 共轭梯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演航天器在轨瞬态外热流的导热反问题 被引量:9
10
作者 宋馨 张有为 刘自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61-2066,共6页
获得航天器在轨飞行过程中的外热流数据对于研究热控涂层在轨退化规律、各种空间因素对热控产品的影响以及航天器姿轨控发动机羽流热效应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直接测量热流存在很多困难,因此可以通过求解导热反问题得到满足一定精度... 获得航天器在轨飞行过程中的外热流数据对于研究热控涂层在轨退化规律、各种空间因素对热控产品的影响以及航天器姿轨控发动机羽流热效应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直接测量热流存在很多困难,因此可以通过求解导热反问题得到满足一定精度的结果.首先,通过研究利用航天器设备在轨遥测温度值反演出航天器在轨瞬态外热流的导热反问题方法,建立了反演航天器在轨瞬态外热流的数学模型,采用共轭梯度法求解导热反问题并从物理概念角度改进了共轭梯度法的迭代过程以增加其抗不适定性;然后构造了两组能够代表目前大多数地球轨道航天器以及深空探测航天器在轨吸收外热流变化的数值试验对共轭梯度法的反演效果进行了检验.除阶跃变化位置以外反演值与真实值的最大相对偏差为2.9%,反演效果非常好;对于阶跃变化位置的吸收外热流在对反演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后也能够得到较好的反演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热流 辐射 导热反问题 共轭梯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瑞穗站辐射平衡及湍流通量特征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树华 于鹏 熊康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68-77,共10页
本文利用南极瑞穗站1979—1980年近地面层微气象及辐射平衡等观测资料,分析了春、夏、秋和冬季辐射平衡分量的日、年变化特征,采用空气动力学方法和廓线梯度迭代法计算了不同季节的动量通量、感热通量和由能量平衡方程得到的... 本文利用南极瑞穗站1979—1980年近地面层微气象及辐射平衡等观测资料,分析了春、夏、秋和冬季辐射平衡分量的日、年变化特征,采用空气动力学方法和廓线梯度迭代法计算了不同季节的动量通量、感热通量和由能量平衡方程得到的潜热通量的日变化特征,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文中还对湍流热量交换系数、湍流动量交换系数与理查孙数的日变化关系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平衡 湍流通量 南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埋式永磁同步电机的弱磁控制策略 被引量:53
12
作者 唐朝晖 丁强 +2 位作者 喻寿益 桂卫华 李勇刚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8-72,共5页
针对内埋式永磁同步电机的弱磁控制,提出一种修正电流设定值的方法。该方法由两部分组成:弱磁区域的确定和设定电流修正值的计算。电机运行所在的弱磁区域由恒转矩曲线方向和电流调节器输出电压递减方向之间的夹角来确定,输出电压的递... 针对内埋式永磁同步电机的弱磁控制,提出一种修正电流设定值的方法。该方法由两部分组成:弱磁区域的确定和设定电流修正值的计算。电机运行所在的弱磁区域由恒转矩曲线方向和电流调节器输出电压递减方向之间的夹角来确定,输出电压的递减方向信息通过梯度下降法计算得到;设定电流修正值的大小根据该弱磁区域内转矩、电压变化量的方向信息和电流调节器输出电压与电压设定值的差值来确定。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控制精确度高、响应速度快、鲁棒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埋式永磁同步电机 弱磁控制 弱磁区域 电流设定值 梯度下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变几何域下的表面热流反演 被引量:4
13
作者 邵元培 何开锋 +1 位作者 周宇 钱炜祺 《计算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34-540,共7页
采用共轭梯度法,给出二维变几何域下的热流反演算法,并对算法的有效性和稳定性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测点数目对反演结果有较大影响,测点数目的选取和热流的空间变化剧烈程度有关;反演初值的选取对反演结果,尤其是末时段,会有较大影响,应... 采用共轭梯度法,给出二维变几何域下的热流反演算法,并对算法的有效性和稳定性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测点数目对反演结果有较大影响,测点数目的选取和热流的空间变化剧烈程度有关;反演初值的选取对反演结果,尤其是末时段,会有较大影响,应尽可能选择传热过程末时刻热流作为反演初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传导逆问题 共轭梯度法 表面热流反演 二维变几何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F-1飞行试验表面热流辨识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宇 杨庆涛 +2 位作者 王安龄 袁先旭 钱炜祺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38-944,共7页
利用物体内部测点温度辨识表面热流,是一典型热传导逆问题。利用一维表面热流辨识方法处理分析MF-1航天模型飞行试验的温度测量数据,获得了表面热流数据。辨识结果结合数值模拟预测结果可以有效地判断边界层流态变化(再层流化、转捩)发... 利用物体内部测点温度辨识表面热流,是一典型热传导逆问题。利用一维表面热流辨识方法处理分析MF-1航天模型飞行试验的温度测量数据,获得了表面热流数据。辨识结果结合数值模拟预测结果可以有效地判断边界层流态变化(再层流化、转捩)发生的区域,达到了预期目标。一维辨识方法模型过于简单有其局限性,比如一维方法没有考虑到测温结构与飞行器壳体之间的横向传热,辨识结果中出现了不合理的负热流,精度不足以支持深入定量对比分析。为了克服这一缺陷,提高辨识精度,采用三维传热模型来分析处理温度测量数据、辨识表面热流,由此得到的辨识结果比一维辨识结果更加合理。在三维传热模型的表面热流辨识计算中,还考虑了接触热阻对测温部件表面温度辨识结果的影响,并通过模拟计算给出了他们的影响规律。通过这一系列分析可以看到,飞行试验中测温部件传热较为复杂,而基于精细传热模型的表面热流辨识方法可以有效获得精度较高的辨识结果。同时这也预示了这一方法在航天飞行试验中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热流 热传导逆问题 共轭梯度法 接触热阻 飞行试验 边界层转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系统热负荷红外在线监测定量识别 被引量:1
15
作者 吕事桂 李东臻 +1 位作者 杨立 杨晓伟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08-415,共8页
热负荷是评估动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关键参数之一,传统热负荷检测方法存在操作复杂、应用范围窄、准确性低等缺点。对动力系统壁面建立了二维数学物理传热模型,采用数值计算方法求解壁面温度分布,在分析三角型和正弦型两种热负荷分布形式... 热负荷是评估动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关键参数之一,传统热负荷检测方法存在操作复杂、应用范围窄、准确性低等缺点。对动力系统壁面建立了二维数学物理传热模型,采用数值计算方法求解壁面温度分布,在分析三角型和正弦型两种热负荷分布形式下壁面热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依据红外热像仪监测到的壁面温度信息利用共轭梯度优化算法对动力系统壁面热负荷进行在线监测定量识别的方法。通过数值模拟实验的方法考察了红外热像仪测温误差、壁面热负荷初始假设以及壁面材料对壁面热负荷定量识别结果的影响,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发现热负荷定量识别的结果主要受到测温误差的影响,并且低导热率材料动力壁面上的正弦型热负荷受红外测温误差的影响较小,在相同壁面材料和测温误差为0.05℃的情况下,基于内壁面温度信息和外壁面温度信息的正弦型热负荷识别相对误差分别为0.56%和1.94%,而三角型热负荷识别相对误差却分别为8.13%和12.65%,但两者都满足一定的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系统 热负荷 红外监测 定量识别 共轭梯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管道内幂律流体流动数值模拟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克亮 崔海清 +1 位作者 吴辅兵 郑晓松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3-96,共4页
螺旋管道可作为聚合物溶液的分层配注器。根据螺旋管道内聚合物溶液的流动特征,建立了正交螺旋坐标系下Navier-Stokes方程。通过无因次分析,得到了螺旋管道内充分发展幂律流体流动的控制方程组。采用有限容积法,研究了圆截面螺旋管道内... 螺旋管道可作为聚合物溶液的分层配注器。根据螺旋管道内聚合物溶液的流动特征,建立了正交螺旋坐标系下Navier-Stokes方程。通过无因次分析,得到了螺旋管道内充分发展幂律流体流动的控制方程组。采用有限容积法,研究了圆截面螺旋管道内幂律流体的流动规律;采用三角形网格进行了数值计算。讨论了曲率和挠度对二次流动、流函数等值线和轴向速度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曲率和挠度螺旋管道内流量与压力梯度之间的关系。在相同流量下,螺旋管挠度和曲率越大,压力梯度越大;挠度和曲率相同的螺旋管流量越大,压力梯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管道 幂律流体 流体流动 有限容积法 数值计算 流量 压力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透明平板边界入射辐射热流密度的反问题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林华 谈和平 余其铮 《计算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35-252,共18页
对一维半透明平板内辐射、导热及边界对流耦合换热过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由一侧边界出射辐射强度反演另一侧边界入射辐射热流密度的方法。通过对各向异性散射、吸收系数、散射系数、边界外侧来流温度、对流换热系数、半透明平板的... 对一维半透明平板内辐射、导热及边界对流耦合换热过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由一侧边界出射辐射强度反演另一侧边界入射辐射热流密度的方法。通过对各向异性散射、吸收系数、散射系数、边界外侧来流温度、对流换热系数、半透明平板的导热系数和平板厚度等参数对反演精度影响的分析表明,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反问题 辐射热流密度 半透明平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连续温度场问题的间断Galerkin方法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冬欢 郑小平 刘应华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4-82,共9页
针对不连续温度场问题建立了一种间断Galerkin有限元方法,该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允许插值函数在单元边界上存在跳变.在建立有限元方程时,通过在单元边界上引入数值通量项和稳定性项来处理间断效应,并且数值通量可以直接由接触热阻的定义式... 针对不连续温度场问题建立了一种间断Galerkin有限元方法,该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允许插值函数在单元边界上存在跳变.在建立有限元方程时,通过在单元边界上引入数值通量项和稳定性项来处理间断效应,并且数值通量可以直接由接触热阻的定义式导出.数值算例表明该方法可以很方便且准确地捕捉到结构内部由于接触热阻而引起的温度跳变,同时在局部高梯度温度场的模拟方面也比常规连续Galerkin有限元方法效率明显要高.该方法也为研究由接触热阻引起的温度场与应力场之间的耦合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数值模拟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断Galerkin法 接触热阻 高梯度 数值通量 耦合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对流换热反问题的共轭梯度法求解 被引量:6
19
作者 吴洪潭 《宇航计测技术》 CSCD 2005年第4期25-27,40,共4页
将共轭梯度法引入反问题数值计算中,建立了基于泛函变分原理的反问题数学模型,通过把对流换热反问题转换成三个问题的求解:正问题,灵敏度问题及伴随问题,遏止了反问题对测量误差的放大作用,数值实验中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共轭梯度法 反问题 测量误差 热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电动汽车用内置式PMSM的MTPA-FW控制算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起旭 邹忠月 +1 位作者 曹秉刚 徐俊 《微电机》 2017年第6期44-50,共7页
以一台25 kW电动汽车用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作为被控对象,分别使用梯度下降法、电流超前角β法对比分析,实现了弱磁控制。在整个控制系统中,2种算法均使用了电流、转速和电压三闭环反馈控制,以定子相电压Us对变频器直流侧母线电压Udc的... 以一台25 kW电动汽车用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作为被控对象,分别使用梯度下降法、电流超前角β法对比分析,实现了弱磁控制。在整个控制系统中,2种算法均使用了电流、转速和电压三闭环反馈控制,以定子相电压Us对变频器直流侧母线电压Udc的利用率为基础,采集电流调节器ACR输出的交/直轴电压U_(dq),与定子相电压最大值Usmax相比较组成反馈电压控制环,经积分调节器,最终得到修正后的交/直轴电流。与反馈的交/直轴电流比较后的差值,作为电流调节器ACR的输入。在t=0.2 s时刻,负载转矩由80 Nm阶跃到20 Nm,转速由额定转速3000 r/min阶跃到最高转速12000 r/min,由转速曲线可以看出,采用2种不同弱磁调速算法,均可以实现具备4倍弱磁调速能力。仿真证明了弱磁控制算法的合理性,实现了电磁转矩与转速的快速跟踪,以及较小的电流与转矩纹波,并初步搭建了动力系统平台,为后续试验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 弱磁控制 梯度下降法 电流超前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