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mi-partial Quadratic Subtraction Set Pair Potential(SQSSPP)method for regional drought risk assessment:A case study in Suzhou City,China
1
作者 Datang Jin Qibing Zhang +3 位作者 Guoqing Wang Xiaosan Shang Yong Hu Ting Zhou 《River》 2024年第3期304-315,共12页
Drought risk assessment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effective drought management.However,it is often challenging due to the intricate relationships among various indicators and the lack of practical guidance.This study pr... Drought risk assessment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effective drought management.However,it is often challenging due to the intricate relationships among various indicators and the lack of practical guidance.This study presents a drought risk assessment model developed using the Semi-partial Quadratic Subtraction Set Pair Potential(SQSSPP)method,which is derived from the theory of set pair analysis.The indicator system comprises 21 indicators divided into four subsystems.The SQSSPP method utilizes uncertainty information in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trend of regional drought risk states by extracting connection numbers from the Sub-traction Set Pair Potential(SSPP),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of evaluation results.The SQSSPP method is validated through a case study of Suzhou City,China,from 2007 to 2017.Three grades are used to evaluate comprehensive drought risk.The result shows an overall decreasing trend over time,with a level III risk in 2010 and consistently at level II from 2011 to 2017.Indicators in the hazard and resilience subsystems are the primary factors influencing drought risk in the Suzhou City.Specific indicators requiring emphasis for improvement are identified,including arable land rate,agricultural population ratio,reservoir regulation rate,current water supply capacity,and irrigation index.The SQSSPP method not only provides targeted drought risk assessment but also provides valuable guidance for future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While the study focuses on Suzhou City,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applicable to broader-scale risk management evaluations and pract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nection number drought risk assessment Semipartial Quadratic subtraction set pair potential(SQSSPP) set pair analysis Suzhou C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偏联系数与随机模拟耦合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
2
作者 石询询 金菊良 +3 位作者 吴成国 汪洁 刘凌 常伊婷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2,共10页
为定量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挖掘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信息、合理构造集对分析联系数分量的迁移率矩阵,提出采用基于同异反总关系程度“a+b+c”度量的整体偏联系数方法计算得到修正联系数分量,再结合三角模糊数随机... 为定量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挖掘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信息、合理构造集对分析联系数分量的迁移率矩阵,提出采用基于同异反总关系程度“a+b+c”度量的整体偏联系数方法计算得到修正联系数分量,再结合三角模糊数随机模拟方法,构建了基于整体偏联系数与随机模拟耦合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文中模型在宿州市2011—2019年的应用结果表明:宿州市水资源承载能力总体偏低,除2018年以外,其余年份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等级均在2级以上,但是评价等级有逐年下降趋势,水资源承载力呈现正向改善的趋势;水资源承载力级别特征值全部落在本文方法计算出的评价区间内,认为该方法合理,与基于偏联系数原理构造的迁移率矩阵计算的评级等级基本一致且误差更小,说明该方法在联系数分量迁移转化时更合理,可为判别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等级、合理调控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提供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宿州市 减法集对势 整体偏联系数 三角模糊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对分析的新疆喀什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3
作者 刘爽 陈伏龙 +2 位作者 姜波 高源 王统霞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4-201,共8页
为了分析新疆喀什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riving-pressure-state-impact-response,DPSIR)模型选取17项评价指标构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分别采用能够较好揭示不确定性系... 为了分析新疆喀什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riving-pressure-state-impact-response,DPSIR)模型选取17项评价指标构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分别采用能够较好揭示不确定性系统内在规律的集对分析法与偏联系数法建立切实适用于本区域的可持续评价模型,对新疆喀什地区2010—2019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并结合三元半偏减法集对势诊断该区域发展态势,识别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脆弱性指标.结果表明:新疆喀什地区各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不一,其中,2010—2013年与2017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情况较好,区域内水资源得到了较好的开发与利用,2014—2016年、2018—2019年区域内政策规划基本合理,水资源综合可持续能力一般;集对分析法对喀什地区水资源可持续评价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影响喀什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较为脆弱的指标包括人口密度、人均GDP、生活用水量与生态用水量.研究结果可为促进新疆喀什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什地区 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DPSIR模型 集对分析法 三元半偏减法集对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对分析的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评价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平 周亮广 +5 位作者 金菊良 吴成国 周戎星 袁康 刘凌 崔毅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62,共11页
基于发展目标、发展途径、发展条件相作用形成的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系统结构和相对联系数的指标体系筛选方法,构建了由59个评价指标、11个发展方面、3个发展子系统组成的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专家咨询和遗传层次分析法... 基于发展目标、发展途径、发展条件相作用形成的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系统结构和相对联系数的指标体系筛选方法,构建了由59个评价指标、11个发展方面、3个发展子系统组成的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专家咨询和遗传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采用集对分析计算指标、方面、子系统和样本4个层次与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评价标准集对间的联系数,应用减法集对势判断4个层次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状态,建立了基于集对分析的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评价方法(SPA-HDEM),并将其应用于陕西省2020年10个地市的水利高质量发展评价中。结果表明:西安水利高质量发展状态处于中等偏较高等级,咸阳、汉中、渭南、安康、宝鸡、榆林均处于中等等级,延安、商洛、铜川均处于较低偏中等等级;非陕南的7个地市的发展条件均不佳,10个地市的发展途径均相对较低;各地市处于反势的指标中,西安有“人均水资源量”等11个、铜川有“防洪堤防达标率”等32个、宝鸡有“水利投资占GDP比重”等16个、咸阳有“人均生活用水量”等14个、渭南有“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等19个、延安有“供水模数”等21个、榆林有“供水模数”等22个、汉中有“防洪堤防达标率”等15个、安康有“防洪堤防达标率”等21个、商洛有“人均工资”等25个,重点调控这些反势指标是全省水利高质量发展工作中的重要任务。SPA-HDEM适用性强,在已知评价等级标准的实际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评价问题中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高质量发展评价 集对分析 联系数 减法集对势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对分析的用水定额评估方法及应用
5
作者 张欣 张保祥 吴振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4-198,共5页
为深入贯彻落实“四水四定”原则,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水平,建立由覆盖性评估、规范性评估、合理性评估、先进性评估和实用性评估构成的用水定额评估指标体系及分级标准。基于集对分析理论构建用水定额评估模型,采用五元减法集... 为深入贯彻落实“四水四定”原则,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水平,建立由覆盖性评估、规范性评估、合理性评估、先进性评估和实用性评估构成的用水定额评估指标体系及分级标准。基于集对分析理论构建用水定额评估模型,采用五元减法集对势识别出较差的单指标。将该方法应用于我国华北缺水地区典型工业行业用水定额评估中,结果表明,山东省医药制造业重点工业产品用水定额总体评估结果为“宽松”,行业类别覆盖比例等7个指标的集对势处于反势或偏反势,可作为用水定额修订需要重点完善的内容。基于集对分析的用水定额评估方法系统实用,克服了评估指标覆盖不全面的缺陷,可以给出用水定额合理客观的评估结论,对于确保用水定额始终满足节水管理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工业行业 用水定额评估 评估指标体系 集对分析 五元减法集对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对分析和信息扩散的区域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与诊断 被引量:1
6
作者 韦亚龙 周玉良 +3 位作者 周平 金菊良 张宇亮 李征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9-184,共6页
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是农业旱灾风险防控的重要依据。该文基于信息扩散改进指标值隶属度计算方法,构建样本指标值与评价等级标准之间的联系数,采用级别特征值法确定区域旱灾脆弱性等级,完成利用减法集对势对子系统发展态势进行分析。同时... 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是农业旱灾风险防控的重要依据。该文基于信息扩散改进指标值隶属度计算方法,构建样本指标值与评价等级标准之间的联系数,采用级别特征值法确定区域旱灾脆弱性等级,完成利用减法集对势对子系统发展态势进行分析。同时,识别出农业旱灾脆弱性主要诱导因子,建立了基于集对分析和信息扩散的区域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与诊断模型。该文将模型应用于安徽省宿州市,结果表明:宿州市在2007—2017年的农业旱灾脆弱性处于中等程度,且总体呈下降趋势;农业旱灾暴露性改善明显,灾损敏感性降低且发展较平缓,防灾减灾能力有所提升,但仍处于较弱水平。宿州市农业旱灾脆弱性主要诱导因子依次为:监测预警能力、单位面积应急浇水能力、农业GDP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节水灌溉率、复种指数、灌溉指数、单位面积现状供水能力、耕地率、农业人口比例、库容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旱灾 脆弱性评价 集对分析 信息扩散 减法集对势 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传递减法集对势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吴啸骎 吴成国 +3 位作者 秦广虎 杨振龙 赵齐雅 金菊良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71,共10页
为有效评估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系统演变特征并诊断脆弱性影响因素,引入物理学热传递思想,在集对分析传统减法集对势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确定性项和不确定项之间的势差概念,构建了基于热传递减法集对势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并应用于安... 为有效评估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系统演变特征并诊断脆弱性影响因素,引入物理学热传递思想,在集对分析传统减法集对势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确定性项和不确定项之间的势差概念,构建了基于热传递减法集对势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并应用于安徽省江淮丘陵区。结果表明:2011—2018年安徽省江淮丘陵区除合肥市外,其余地市水资源承载力水平整体有所改善,合肥市水资源承载力等级较低;人均水资源量、产水模数、生态用水率等因素是影响安徽省江淮丘陵区水资源承载力变化的重要脆弱性因素。整体而言,本文计算分析结果与传统减法集对势及半偏减法集对势计算结果基本一致,这表明构建的基于热传递减法集对势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计算结果合理有效,且丰富和发展了集对势的内涵,可为开展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脆弱性因素识别提供新的研究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减法集对势 热传递减法集对势 江淮丘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水资源复合系统均衡评价及障碍因子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粉霞 于国荣 张代青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260-267,共8页
水资源空间均衡是我国水资源综合管理的根本原则,探讨水资源、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复合系统的均衡评价及障碍因子,是研究水资源空间均衡的重要内容。根据水资源复合系统的特点,建立了基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水资源空间均衡是我国水资源综合管理的根本原则,探讨水资源、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复合系统的均衡评价及障碍因子,是研究水资源空间均衡的重要内容。根据水资源复合系统的特点,建立了基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五元联系数及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对云南省2010—2022年水资源复合系统均衡状况进行评价,并进一步采用减法集对势对影响其均衡状况的障碍因子进行诊断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10—2022年云南省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状态在持续改善,系统均衡程度在逐渐增强。然而,距离优质均衡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水资源问题越发严峻,时刻面临着失衡的风险。(2)影响水资源复合系统均衡状况的障碍子系统为社会系统,障碍指标为人均用水量和人均生活用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复合系统均衡 障碍因子 五元联系数 耦合协调度 减法集对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差异度系数在淮北平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中的应用
9
作者 刘凌 陈浩 +4 位作者 周戎星 王平 金菊良 袁康 葛瑞敏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80,共9页
为科学有效地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基于现有动态差异度系数的相关研究,充分挖掘评价样本与等级标准之间的不确定性信息,推导出随样本值变化而变化的差异度系数计算式,构建了基于动态差异度系数的四元联系数值法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定量... 为科学有效地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基于现有动态差异度系数的相关研究,充分挖掘评价样本与等级标准之间的不确定性信息,推导出随样本值变化而变化的差异度系数计算式,构建了基于动态差异度系数的四元联系数值法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定量评价方法。该方法在安徽省淮北平原的应用结果表明:2015—2019年安徽省淮北平原六市水资源承载状况均处于2级临界可载与3级临界超载之间,说明水资源承载状况较差;联系数值法得出的评价结果与级别特征值法、四元减法集对势基本相同,联系数值法较其他两种方法更客观,灵敏度更高;联系数值法可准确判断集对系统的发展趋势,为解决水资源、水环境等领域类似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动态差异度系数 联系数值 减法集对势 淮北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集对分析的城市供水安全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钰 李扬 +2 位作者 张紫涵 孙博 王静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34,共5页
为更精准地评价城市供水安全,将集对分析法与主客观组合赋权法相结合,建立区域城市供水安全评价模型,即用最小相对信息熵原理确定指标综合权重并耦合到指标联系度中,构建出城市供水安全的组合赋权-集对分析的评价体系,通过五元减法集对... 为更精准地评价城市供水安全,将集对分析法与主客观组合赋权法相结合,建立区域城市供水安全评价模型,即用最小相对信息熵原理确定指标综合权重并耦合到指标联系度中,构建出城市供水安全的组合赋权-集对分析的评价体系,通过五元减法集对势确定城市供水安全等级,并对昆明市2011~2020年的供水安全评价划分安全等级。结果表明,2011~2013年昆明市供水处于安全等级,其中2011、2012年更倾向于基本安全等级;2014~2020年昆明市供水处于非常安全等级但更倾向于安全等级,供水状态相对安全和稳定。所提方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市供水安全评价等级中的不确定性和多指标性问题,为城市供水安全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供水 安全评价 五元减法集对势 集对分析 组合赋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基尼系数和减法集对势的区域水资源空间均衡评价与诊断
11
作者 董涛 董国强 +2 位作者 胡勇 冯耀龙 张军 《人民珠江》 2024年第10期15-23,共9页
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水利高质量发展,科学判断区域水资源空间均衡状态至关重要。为此,构建水资源与人口数量、GDP匹配的洛伦兹曲线,对人口数量和GDP进行赋权,根据计算得到的区域水资源匹配各要素的综合基尼系数判断空间均衡状态,采用... 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水利高质量发展,科学判断区域水资源空间均衡状态至关重要。为此,构建水资源与人口数量、GDP匹配的洛伦兹曲线,对人口数量和GDP进行赋权,根据计算得到的区域水资源匹配各要素的综合基尼系数判断空间均衡状态,采用减法集对势识别影响区域水资源空间均衡的弱区域,建立了基于综合基尼系数和减法集对势的区域水资源空间均衡综合评价模型。模型应用于重庆市,结果表明,2015—2022年重庆市水资源空间均衡总体处于不均衡状态。中心城区、渝西地区和渝东新城大部分区域常年处于不均衡状态,且减法集对势为偏反势或反势,是影响重庆市水资源空间均衡状态的弱区域,未来应以这些区域为重点采取调控措施改善均衡状态。评价模型可为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和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空间均衡 综合基尼系数 洛伦兹曲线 减法集对势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偏减法集对势在引黄灌区水资源承载力动态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12
作者 金菊良 沈时兴 +3 位作者 崔毅 张修宇 何飘 宁少尉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07-520,共14页
为有效处理、充分挖掘水资源承载力动态评价中评价样本与评价标准之间的不确定性,分析识别区域水资源承载状态及其变化的物理机制,构建了引黄灌区水资源承载力动态评价的半偏减法集对势方法(SSSPP)。SSSPP在河南省大功灌区的应用结果表... 为有效处理、充分挖掘水资源承载力动态评价中评价样本与评价标准之间的不确定性,分析识别区域水资源承载状态及其变化的物理机制,构建了引黄灌区水资源承载力动态评价的半偏减法集对势方法(SSSPP)。SSSPP在河南省大功灌区的应用结果表明:从承载力系统角度看,灌区总体承载状态得到改善,且从2013年起更为明显,2017年灌区5县均为水资源临界超载,其中距离黄河干流越远的县承载状态越差;从承载力子系统角度看,各县的承载支撑力均呈小幅恶化态势,这是限制灌区承载力提升的主要原因,承载压力在波动中减小、承载调控力显著增强;从承载力评价指标角度看,各县的支撑力指标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长期处于反势,压力指标人均GDP、缺水率长期处于反势或偏反势,这些均是灌区承载力调控的重点对象,而部分县调控力指标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生态环境用水率由反势逐步发展为偏同势或同势,这是承载力提升的重要原因,反映其对农业和生态用水的管控。可见,SSSPP可分别从承载力系统、子系统和评价指标三个层次定量解析引黄灌区水资源承载状态及其演变特点,既可测度灌区承载力的强弱,又可诊断影响承载力的重要子系统和关键指标。半偏减法集对势的内涵更具解释性、方法直观、计算简便,是减法集对势与一阶效应全偏联系数相结合的一种改进减法集对势,为准确判别资源、环境、生态承载力动态评价等集对系统所处状态及其发展趋势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引黄灌区 脆弱性诊断 集对分析 半偏减法集对势 联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偏减法集对势在区域旱灾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3
作者 金菊良 赵行玥 +3 位作者 崔毅 周玉良 陈梦璐 宁少尉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6-44,共9页
为深入挖掘旱灾风险动态评估中评价样本与评价标准之间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提出用半偏减法集对势这一新的联系数伴随函数,建立区域旱灾风险动态评估的半偏减法集对势方法(SSSPP),并应用于宿州市2007—2017年旱灾风险动态评估和风险脆弱... 为深入挖掘旱灾风险动态评估中评价样本与评价标准之间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提出用半偏减法集对势这一新的联系数伴随函数,建立区域旱灾风险动态评估的半偏减法集对势方法(SSSPP),并应用于宿州市2007—2017年旱灾风险动态评估和风险脆弱性因子识别研究。结果表明:宿州市旱灾风险综合等级基本在2级以上,处于偏危险状态,通过半偏减法集对势值可判别2009、2010及2011年处于偏反势,为高危险年份。通过半偏减法集对势方法识别出了宿州市旱灾风险脆弱性指标有:相对湿润度指数、土壤相对湿度、土壤类型、单位面积水资源量、耕地率、农业人口比例、水库调蓄率、单位面积现状供水能力、单位面积应急浇水能力、灌溉指数、节水灌溉率,这11个指标是宿州市降低旱灾风险等级进一步需要调控的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灾风险 动态评估 脆弱性指标 诊断识别 集对分析 联系数 半偏减法集对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投影寻踪权重优化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 被引量:38
14
作者 金菊良 刘东平 +3 位作者 周戎星 张礼兵 崔毅 吴成国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共6页
针对基于专家判断的层次分析法(AHP)等主观定权方法存在一定的主观随意性,会导致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结果具有不确定性的问题,提出采用投影寻踪(PP)方法优化AHP确定的指标权重,再结合减法集对势理论,构建了基于PP-AHP方法定权的水资源... 针对基于专家判断的层次分析法(AHP)等主观定权方法存在一定的主观随意性,会导致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结果具有不确定性的问题,提出采用投影寻踪(PP)方法优化AHP确定的指标权重,再结合减法集对势理论,构建了基于PP-AHP方法定权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并以安徽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为例加以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进一步优化AHP法确定的指标权重,挖掘AHP法定权结果的不确定性信息,更好地将AHP法主观定权与PP法客观定权的优点相结合,所得权重更接近最优解,降低了指标权重不确定性带来的评价结果不合理的风险,评价结果更为稳健,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投影寻踪 层次分析法 权重优化 减法集对势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序联系度熵的水资源空间均衡综合评价方法 被引量:11
15
作者 吴成国 王晓宇 +3 位作者 金菊良 周玉良 白夏 崔毅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04-1316,共13页
实现水资源空间均衡目标是当前我国水资源集成化管理实践的重要思路。为有效描述水资源空间均衡不同子系统及均衡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构特征及整体均衡态势,提出从水资源承载压力、支撑力及调控力三大子系统之间的作用关系角度出发,采用集... 实现水资源空间均衡目标是当前我国水资源集成化管理实践的重要思路。为有效描述水资源空间均衡不同子系统及均衡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构特征及整体均衡态势,提出从水资源承载压力、支撑力及调控力三大子系统之间的作用关系角度出发,采用集对分析三元联系数刻画不同均衡指标与相应承载等级之间的单指标联系属性,利用有序度熵与三元联系数耦合模型表征水资源空间均衡系统整体均衡态势及其变化趋势,并依据减法集对势诊断识别制约水资源空间均衡态势变化的关键影响因素,最终提出了基于有序联系度熵的水资源空间均衡综合评价方法(OCDE)。上述方法在安徽省不同地市2009—2018年水资源空间均衡综合评价的应用结果表明:皖南地区水资源空间均衡程度最高,皖中次之,皖北最差,全省2009—2018年水资源空间均衡系统整体均衡态势呈现逐渐改善的趋势,且人均水资源量和产水模数是制约全省及不同地市水资源空间均衡系统均衡态势变化最主要的负向驱动因素。上述计算结果与安徽省历史年份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基本一致,表明构建的水资源空间均衡综合评价模型计算结果合理有效,可为制定和实施区域水资源空间均衡措施及方案提供科学有效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空间均衡 系统评价 集对分析 有序联系度熵 减法集对势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法集对势法在河流生态健康评价与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金菊良 李蔓 +3 位作者 周戎星 张诗懿 白夏 崔毅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8-204,共7页
为合理精准判别河流生态健康评价等级,应用集对分析原理和五元减法集对势进行河流生态健康评价,并用五元减法集对势判断北运河生态健康发展趋势,识别、诊断影响北运河生态健康的脆弱性指标。结果表明:北运河生态整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为... 为合理精准判别河流生态健康评价等级,应用集对分析原理和五元减法集对势进行河流生态健康评价,并用五元减法集对势判断北运河生态健康发展趋势,识别、诊断影响北运河生态健康的脆弱性指标。结果表明:北运河生态整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为改善北运河生态健康,应优先关注水质指数,在上游河段及时采取措施改善水质,并重视提升和增强全河段的河流连通性和防洪功能;基于减法集对势的河流生态健康评价方法简便、通用性强,评价结果合理,可为河流生态健康评价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生态健康 评价方法 集对分析 减法集对势法 北运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五元半偏减法集对势的区域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 被引量:13
17
作者 金菊良 孔令茹 +3 位作者 崔毅 周戎星 陈梦璐 宁少尉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40-348,共9页
农业旱灾脆弱性动态评价对保障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分析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子系统及指标的发展趋势,识别影响区域农业旱灾脆弱性变化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一种联系数伴随函数——五元半偏减法集对势,据此建立了区域农业旱... 农业旱灾脆弱性动态评价对保障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分析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子系统及指标的发展趋势,识别影响区域农业旱灾脆弱性变化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一种联系数伴随函数——五元半偏减法集对势,据此建立了区域农业旱灾脆弱性动态评价方法,在蚌埠市应用结果表明:蚌埠市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系统中的暴露子系统2001—2010年总体由均势转向偏反势,向着集对势降低的方向发展,农业旱灾脆弱性呈增强趋势,其中,对蚌埠市农业旱灾脆弱性变化影响较大的指标为复种指数,且复种指数存在向反势发展的趋势;灾损敏感性子系统发展趋势波动较大,2001—2010年逐渐由偏反势发展到偏同势,评估结果呈现逐年向好趋势,其中,单位农业增加值耗水量的减少使得蚌埠市农业旱灾脆弱性有较为明显的改善;防灾减灾能力子系统在2001—2009年处于偏反势,2009年之后逐渐稳定为均势,脆弱性状况呈缓慢改善趋势,其中,影响脆弱性的主要指标有节水灌溉率、农民人均GDP。本研究可为改善区域农业旱灾脆弱性状况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也可为解决复杂系统多等级问题提供新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旱灾 风险防控 脆弱性评价 五元半偏减法集对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资源承载力动态评价的五元引力减法集对势方法 被引量:17
18
作者 金菊良 郭涵 +4 位作者 李征 周戎星 崔毅 宁少尉 吴成国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共7页
【目的】动态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状态及变化趋势,识别、诊断水资源承载力脆弱性子系统和指标。【方法】综合考虑五元联系数分量的物理意义及对所论集对系统态势影响程度的差异性,借鉴万有引力和阻尼的思想,构建了基于联系数的五元引力... 【目的】动态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状态及变化趋势,识别、诊断水资源承载力脆弱性子系统和指标。【方法】综合考虑五元联系数分量的物理意义及对所论集对系统态势影响程度的差异性,借鉴万有引力和阻尼的思想,构建了基于联系数的五元引力减法集对势。将五元引力减法集对势应用于四川省、黑龙江省水资源承载力动态评价和变化趋势分析中,并与现有的五元减法集对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四川省水资源承载力总体态势向好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子系统对四川省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排序为:生态环境子系统>社会经济子系统>水资源子系统,其中连续处于反势、偏反势的生态环境子系统是脆弱性子系统,相关指标是需要密切关注和调控的;黑龙江省水资源承载状况整体较好,可以支撑承载客体,其中指标“降水量”“第三产业占比”处于反势,“产水能力”“人口密度”“第一产业占比”处于偏反势,是需要调控的指标,五元引力减法集对势判别的系统集对势值和态势与五元减法集对势计算结果基本一致,且在诊断、识别脆弱性子系统和指标上更为敏感、有效。【结论】所构建的五元引力减法集对势的计算结果与实际物理意义更为符合,且计算简单、解释性强,为多等级集对系统动态分析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集对势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趋势分析 联系数 五元引力减法集对势 四川省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基尼系数和联系数的区域水资源空间均衡评价模型 被引量:14
19
作者 金菊良 苏维 +3 位作者 周戎星 崔毅 吴成国 张礼兵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3-78,共6页
为定量评价研究区及其子区域的水资源空间均衡程度、分析水资源空间均衡的分布特征,针对基尼系数无法单独评价子区域均衡性的问题,提出基尼系数和联系数相结合的水资源空间均衡评价模型。该模型在应用洛伦兹曲线计算得到基尼系数的基础... 为定量评价研究区及其子区域的水资源空间均衡程度、分析水资源空间均衡的分布特征,针对基尼系数无法单独评价子区域均衡性的问题,提出基尼系数和联系数相结合的水资源空间均衡评价模型。该模型在应用洛伦兹曲线计算得到基尼系数的基础上,通过分级分区,采用联系数计算反映研究区隶属于均衡、临界均衡、不均衡3个不同空间均衡等级的隶属度,再结合减法集对势对脆弱性子区域进行诊断识别。将该模型应用于安徽省水资源空间均衡评价中,分别对16个地市的人口与水资源、GDP与水资源的空间均衡状况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2011—2018年人口、GDP与水资源量的基尼系数高于国际警戒线0.4,长期处于较不均衡和不均衡状态;水资源空间均衡状况从南向北逐渐变差;2018年安徽省水资源空间均衡脆弱性区域有合肥、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马鞍山、芜湖、铜陵10个地市,这些地市应作为水资源空间均衡的主要调控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空间均衡评价 基尼系数 洛伦兹曲线 联系数 减法集对势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五元减法集对势的山东省旱情动态评价 被引量:8
20
作者 金菊良 李征 +3 位作者 陈梦璐 周戎星 崔毅 宁少尉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3-68,83,共7页
为深入剖析和充分挖掘评价样本与评价等级之间的关系信息,进行区域旱情动态评价,以山东省1972—2003年历史资料作为评价样本,选取水库蓄水量距平百分率、地下水埋深、土壤含水率和降水量距平百分率4个旱情评价指标,采用基于加速遗传算... 为深入剖析和充分挖掘评价样本与评价等级之间的关系信息,进行区域旱情动态评价,以山东省1972—2003年历史资料作为评价样本,选取水库蓄水量距平百分率、地下水埋深、土壤含水率和降水量距平百分率4个旱情评价指标,采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模糊层次分析方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通过计算评价样本的指标数联系数、指标值联系数并用最小相对熵原理得到样本的平均联系数,建立了基于集对分析五元联系数的区域旱情评价模型,从而判定山东省旱情等级,并将五元联系数的减法集对势方法应用于山东省旱情动态评价分析,诊断识别山东省旱情的主要脆弱性指标。结果表明:五元联系数旱情评价模型的旱情等级计算值与有关研究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较为符合实际情况;在时间尺度上,山东省总体干旱频率和强度在提高,1981年、1989年、2002年发生特旱且1977—1979年、1981—1984年、1986—1989年、1991—1994年和1997—2002年均发生连续干旱;五元减法集对势诊断和识别出了导致山东省出现严重旱情的主要指标为水库蓄水量距平百分率和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地下水埋深呈波动下降趋势也是引起旱情趋于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五元联系数减法集对势克服了常用集对势处理复杂系统的不确定性问题时出现的失真现象,内涵更加丰富,能更好地刻画系统的不确定性趋势,且计算简单、操作方便,为准确判别区域旱情动态评价等集对系统所处状态及总体发展趋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情动态评价与分析 集对分析 五元联系数 减法集对势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