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5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an Embedded Numerical Control System 被引量:1
1
作者 ZHANG Jinhuan 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 430070,China,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3期1121-1124,共4页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new scheme of Embedded Numerical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ARM and DSP,which is at the base of research on traditional numerical control system and embedded technology.And the paper also descri...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new scheme of Embedded Numerical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ARM and DSP,which is at the base of research on traditional numerical control system and embedded technology.And the paper also describes the develop- ment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platform.All the development and realization are based on the idea of module design.The embed- ded numerical control system,using ARM and DSP to construct the main control platform,realizes the real-time operation of sys- tem and improves the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 with the modular designing ideas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and with the support of embedded real-time operating system(uc/os-Ⅱ).And the system could realize the multi-network supporting,which is also accor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ularization,flexibility and latticing of numerical control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AL-TIME operating SYSTEM EMBEDDED technology numerical control SYSTEM ARM D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EN ARCHITECTURE CNC SYSTEM HITCNC AND KEY TECHNOLOGY 被引量:4
2
作者 WANG Yongzhang LIU Tao FU Hongya HAN Zhenyu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3-16,共4页
Aiming 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ularity and reconfigurable in open architecture 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 (CNC) system, the open architecture CNC system,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 nology computer numerical cont... Aiming 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ularity and reconfigurable in open architecture 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 (CNC) system, the open architecture CNC system,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 nology 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 (HITCNC), is researched and manufactured based on the interface standards. The system's external interfaces are coincident with the corresponding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nd the internal interfaces follow the open modular architecture controller (OMAC) agreement. In the research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 object-oriented technology is used to ensure the openness of the HITCNC, and static programming is applied in the CNC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idea of modularization disassembly. The HITCNC also actualizes real-time and unreal-time modules adopting real-time dynamical linked library (RTDLL) and component object model (COM). Finite state ma- chine (FSM) is adopted to do dynamically modeling of HITCNC. The complete separation between the software and the hardware is achieved in the HITCNC by applying the SoftSERCANS techniqu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above key techniques decreases the programming workload greatly, and uses software programs replacing hardware functions, which offers plenty technique ensures for the openness of HITCNC. Finally, based on the HITCNC, a three-dimensional milling system is established. On the system, series experiments are done to validate the expandability and interchangeability of HITCNC. 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established open architecture CNC system HITCNC is correct and feasible, and has good openn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HITCNC) Open architecture CNC system Interface standard Statically modeling Finite state machine (FSM) SoflSERCA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技术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施
3
作者 杜娟 王琛 +3 位作者 刘佩杰 马国红 刘丽琴 王友利 《高教学刊》 2025年第8期185-188,共4页
该文针对当前数控技术课程思政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对数控技术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及实施进行研究。依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及T/CEEAA 001—2022《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要求及数控技术课程特点,重构课... 该文针对当前数控技术课程思政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对数控技术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及实施进行研究。依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及T/CEEAA 001—2022《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要求及数控技术课程特点,重构课程教学目标;系统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将其与课程内容进行有机融合。该文从创新教学方法、完善思政考核体系及提升教师思政意识和能力方面探究课程思政的实施途径,以期为工科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技术 课程思政 教学设计 思政元素 实施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五轴数控技术的复杂曲面零件加工精度提升研究
4
作者 郭慧静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5年第1期198-200,共3页
为提升复杂曲面零件的加工精度,研究五轴数控技术在复杂曲面零件加工中的应用。通过优化工艺设计和应用智能化夹具,结合自适应粗加工和振动抑制精加工技术,显著提升零件的加工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案能有效降低复杂曲面零件的轮廓... 为提升复杂曲面零件的加工精度,研究五轴数控技术在复杂曲面零件加工中的应用。通过优化工艺设计和应用智能化夹具,结合自适应粗加工和振动抑制精加工技术,显著提升零件的加工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案能有效降低复杂曲面零件的轮廓度偏差、螺距误差和表面粗糙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轴数控技术 复杂曲面零件 加工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控技术的加工方法与工艺研究
5
作者 刘科明 黄军龙 赵成龙 《中国农机装备》 2025年第2期5-9,共5页
在加工复杂零件时,传统加工方法与工艺无法满足加工的要求。为提高加工效率并保障产品质量,加工不规则产品零件时,选择三轴或五轴数控技术加工方法。在对加工工艺进行深入探究与分析的基础上,以大力神杯为加工对象,分析了切实可行的加... 在加工复杂零件时,传统加工方法与工艺无法满足加工的要求。为提高加工效率并保障产品质量,加工不规则产品零件时,选择三轴或五轴数控技术加工方法。在对加工工艺进行深入探究与分析的基础上,以大力神杯为加工对象,分析了切实可行的加工方案。通过对数控加工方法的研究,为企业在加工复杂零件时提供科学的工艺参考,确保产品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技术 加工方法 工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6
作者 徐明明 《模具制造》 2025年第2期196-198,共3页
在当前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中,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逐渐崭露头角,并逐步成为机械制造加工领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之一。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标志着我国在使用数控加工机床方面迈出了非常坚实的一步,也意味着传统生产机床正在经历一场深... 在当前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中,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逐渐崭露头角,并逐步成为机械制造加工领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之一。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标志着我国在使用数控加工机床方面迈出了非常坚实的一步,也意味着传统生产机床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机械制造工程中,可以借助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促进其生产效率的显著提升,同时提高产品质量,为整个行业发展迎来新的机遇。因此,探讨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一体化 数控技术 机械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制造在金属拉拔设备上的应用
7
作者 李志 《五金科技》 2025年第1期41-44,共4页
本文旨在探讨智能制造技术及其在金属拉拔设备中的应用,文章首先介绍了数控技术、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分析等智能制造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金属拉拔设备中的具体应用。接着文章又以A公司为例,分析了该公司是如何... 本文旨在探讨智能制造技术及其在金属拉拔设备中的应用,文章首先介绍了数控技术、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分析等智能制造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金属拉拔设备中的具体应用。接着文章又以A公司为例,分析了该公司是如何利用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及智能控制技术等前沿科技来实现对金属拉拔设备的智能化运行。文章在末尾展望了智能制造在金属拉拔设备上的未来发展趋势。譬如说柔性制造的崛起将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对多样化、小批量与高品质的需求,使得生产能变得更加灵活、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金属拉拔设备 数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机械与数控技术融合发展现状与方向
8
作者 陈健 《中国农机装备》 2025年第4期45-47,共3页
将农业机械与数控技术相结合,可提升农业设备的精准度、智能化水平及产出效率。通过数控技术调控农机运行状态,可确保设备的高效运作,降低人工成本,提升农机操作的准确性。在智能农业、精准农业以及现代农业生产领域,二者的融合应用展... 将农业机械与数控技术相结合,可提升农业设备的精准度、智能化水平及产出效率。通过数控技术调控农机运行状态,可确保设备的高效运作,降低人工成本,提升农机操作的准确性。在智能农业、精准农业以及现代农业生产领域,二者的融合应用展现出广阔的发展潜力。以农业机械与数控技术融合为对象,阐述两者的融合发展现状,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数控技术 融合现状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加工技术课程微课与慕课资源开发研究
9
作者 杨扬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1期163-166,共4页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微课与慕课成为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开发的重要形式。该文以数控加工技术课程为切入点,通过分析数控加工技术课程的教学特点与学习需求,构建适合职业教育的资源开发框架,开发若干针对数控加工技能培养的...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微课与慕课成为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开发的重要形式。该文以数控加工技术课程为切入点,通过分析数控加工技术课程的教学特点与学习需求,构建适合职业教育的资源开发框架,开发若干针对数控加工技能培养的微课与慕课资源,并在实际教学中应用。研究表明,这些资源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技能水平,同时实现个性化教学和学习效果的提升,并提出进一步完善资源开发与推广的建议。通过系统化地开发高质量的微课与慕课资源,旨在提高教学资源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从而更好地满足职业教育中技能培养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加工技术 微课 慕课 职业教育 资源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藏厚煤层煤层群开采裂隙演化及三维漏风规律研究
10
作者 邓江 王伟东 《煤炭技术》 2025年第3期203-206,共4页
以察哈素煤矿3-1煤层工作面为背景,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践对浅埋藏厚煤层煤层群开采三维漏风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开采下层煤时,受重复采动影响,覆岩出现采动裂隙,这些裂隙形成层间连通,使工作面与邻近采空区、上覆... 以察哈素煤矿3-1煤层工作面为背景,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践对浅埋藏厚煤层煤层群开采三维漏风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开采下层煤时,受重复采动影响,覆岩出现采动裂隙,这些裂隙形成层间连通,使工作面与邻近采空区、上覆采空区、地表之间构成复杂三维漏风系统;当地表存在漏风时,上下煤层采空区氧气浓度均呈条带分布,与工作面同一距离位置,下煤层采空区回风侧氧气浓度基本都小于进风侧氧气浓度,而上煤层采空区内氧气浓度分布呈不同分布状态。多层采空区内氧化带范围由下到上呈先降低后增大的趋势;针对察哈素煤矿3-1煤层推采过程中采空区漏风防控难题,提出“喷注+二次堵漏+两道两线隔断+减风降压+地表裂隙回填”综合三维漏风防治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深 漏风规律 数值模拟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东煤业下分层窄煤柱留设及沿空巷道控制技术研究
11
作者 路瑞军 《晋控科学技术》 2025年第1期14-19,共6页
针对晋能控股集团阳城晋圣润东煤业有限公司1305下分层工作面下沿空进风巷窄煤柱宽度与巷道支护问题,采用数值模拟与现场工程试验的方法对下分层沿空留巷支护方案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煤柱宽度需要在4 m以上、架棚间距需要在600 mm以下... 针对晋能控股集团阳城晋圣润东煤业有限公司1305下分层工作面下沿空进风巷窄煤柱宽度与巷道支护问题,采用数值模拟与现场工程试验的方法对下分层沿空留巷支护方案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煤柱宽度需要在4 m以上、架棚间距需要在600 mm以下可以满足窄煤柱与沿空巷道稳定;基于此在现场进行工业试验,巷道单侧变形量均小于250 mm,巷道在掘进和回采过程稳定性好,达到了围岩控制的预期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开采 窄煤柱 围岩控制技术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规则孤岛工作面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控制技术研究
12
作者 胡建 周亚菲 +3 位作者 王轩 徐昆昆 王鹏 黄令金 《能源与环保》 2025年第2期241-247,共7页
为防治不规则孤岛工作面巷道掘进期间因应力集中引起的围岩失稳,提高井下开采的安全性,以二井田煤矿E8104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采用FLAC 3D数值模拟软件对巷道围岩应力分布以及塑性区进行探究,并据此进行巷道围岩合理支护设计。研究结果表... 为防治不规则孤岛工作面巷道掘进期间因应力集中引起的围岩失稳,提高井下开采的安全性,以二井田煤矿E8104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采用FLAC 3D数值模拟软件对巷道围岩应力分布以及塑性区进行探究,并据此进行巷道围岩合理支护设计。研究结果表明,E8104工作面巷道两帮围岩应力集中程度较高,而且通过塑性区分析发现,巷道周围发生了剪切破坏,容易发生变形和失稳,需要对巷道进行合理支护设计;经过对不同支护参数支护效果进行模拟分析发现,锚杆长度采用2400 mm,锚杆间排距为800 mm×800 mm,锚杆角度按照10°布置,有利于维护巷道的稳定安全。研究可为其他相似地质条件矿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孤岛工作面 回采巷道 锚杆支护 数值模拟 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钻孔-切槽的冲击诱导突出耦合灾害防治技术研究
13
作者 徐文海 单磊 +2 位作者 高毅仁 吴攀 莫嵘桓 《煤矿机械》 2025年第3期80-85,共6页
针对深部开采“三高一扰动”条件下煤矿易发生冲击诱导突出耦合灾害问题,提出了一种耦合灾害钻孔-切槽综合防治技术。基于致灾过程应力传递规律分析和MATLAB数值计算,确定了冲击诱导突出耦合灾害发生的本质原因。通过FLAC3D数值模拟方... 针对深部开采“三高一扰动”条件下煤矿易发生冲击诱导突出耦合灾害问题,提出了一种耦合灾害钻孔-切槽综合防治技术。基于致灾过程应力传递规律分析和MATLAB数值计算,确定了冲击诱导突出耦合灾害发生的本质原因。通过FLAC3D数值模拟方法依次开展了巷帮钻孔、底板切槽和钻孔-切槽综合防治3种技术治理效果研究。研究表明,钻孔-切槽综合防治技术可有效削弱巷道围岩与底板应力集中,达到防治冲击诱导突出耦合灾害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切槽 数值模拟 冲击诱导突出耦合灾害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的中职《数控技术》新形态AI课程研究与实践
14
作者 甘志玮 《模具制造》 2025年第1期42-44,48,共4页
针对中职《数控技术》科目教学中存在的理论与实际脱节、传统教学方法与学生需求不匹配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知识图谱技术构建的新形态AI课程教学模式,并在此框架下设计并实施了相关的教学实践。通过构建知识图谱,让学生在学习《数控技术... 针对中职《数控技术》科目教学中存在的理论与实际脱节、传统教学方法与学生需求不匹配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知识图谱技术构建的新形态AI课程教学模式,并在此框架下设计并实施了相关的教学实践。通过构建知识图谱,让学生在学习《数控技术》时得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同时运用知识图谱嵌入技术将复杂的数控知识体系转换为低维度、高效率的知识表示形式。在教学实施方面,采取混合式教学方法,利用虚拟仿真实验室和实体实训基地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对比实验结果显示,应用该新形态AI教学模式的学生在知识理解程度、技能掌握水平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均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教育 数控技术 知识图谱嵌入 AI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带煤柱工作面冲击地压机理与应力转换防冲技术研究
15
作者 王兆义 温林朋 +1 位作者 李广汉 曹晨 《煤炭技术》 2025年第2期21-26,共6页
随着我国煤炭资源开采向深部延伸,条带煤柱工作面因复杂应力环境面临严峻的冲击地压风险,以梁宝寺煤矿为例,通过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深入研究了条带煤柱工作面的应力分布特征及冲击地压机理,并提出了基于应力与围岩结构关系的分类方法... 随着我国煤炭资源开采向深部延伸,条带煤柱工作面因复杂应力环境面临严峻的冲击地压风险,以梁宝寺煤矿为例,通过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深入研究了条带煤柱工作面的应力分布特征及冲击地压机理,并提出了基于应力与围岩结构关系的分类方法。针对冲击地压问题,创新性地应用了应力转换防冲技术,通过“双层钻孔”和“水利压裂”等卸压措施,在梁宝寺煤矿3314工作面有效降低了应力水平,确保了矿压平稳,未发生冲击征兆,验证了技术的显著效果。本研究不仅丰富了理论体系,还为深部煤炭资源的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实践经验和理论参考,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带煤柱工作面 冲击地压机理 应力转换防冲技术 数值模拟 矿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曲面零件的五轴数控加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映故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3期63-65,共3页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精密复杂曲面零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曲面驱动是复杂曲面零件加工的重要方法,驱动刀轨的规划直接关系到曲面物理特性的调控,应用五轴数控加工技术能够提升复杂曲面零件的加工质量。文章主要研究复杂曲面零件的...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精密复杂曲面零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曲面驱动是复杂曲面零件加工的重要方法,驱动刀轨的规划直接关系到曲面物理特性的调控,应用五轴数控加工技术能够提升复杂曲面零件的加工质量。文章主要研究复杂曲面零件的五轴数控加工技术,以佛像这个复杂曲面零件为例,分析了曲面驱动刀轨规划、工装方案设计、加工策略以及试制加工过程。在实际加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应充分理解驱动刀轨规划思路与原理,在粗加工、精加工中完善刀轨设计,并进行试制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曲面零件 五轴数控加工技术 曲面驱动 刀轨 粗加工 精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