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velopment and assessment of an onsite large volume solid phase extraction (LV-SPE) devic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pharmaceuticals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 (PPCPs) in water 被引量:1
1
作者 Xue Cheng Ning Fang +5 位作者 Yuxi Ge Wenchao Li Yamei Hui Zilong Tang Yu Wan Yuancheng Li 《Emerging Contaminants》 CSCD 2024年第1期24-31,共8页
It is essential to determine the occurrence of emerging organic contaminants(EOCs),such as pharmaceuticals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PPCPs),in the ambient environment to address growing public concerns.However,such a... It is essential to determine the occurrence of emerging organic contaminants(EOCs),such as pharmaceuticals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PPCPs),in the ambient environment to address growing public concerns.However,such analysis is quite challenging due to the low trace level of such contaminants in water,which therefore requires several litres of water samples.In this study,a large volume solid phase extraction(LV-SPE)device was developed and evaluated for its performance in monitoring PPCPs as an example.Relatively good recoveries and reproducibility were obtained under specific operating conditions:a water sample volume of no more than 20 L,a flow rate not exceeding 120 mL/min,and a methanol elution volume of at least 30 mL.In addition,the results from the onsite enrichment approach using LV-SPE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from the conventional approach using a standard SPE device in the laboratory for real groundwater samples.Among the eight selected PPCPs(nalidixic acid,carbamazepine,bezafibrate,clofibric acid,sulfadiazine,sulfamethoxypyridazine,sulfamethazine and sulfamonomethoxine),LV-SPE approach detected more target compounds.While the detected concentrations were generally comparable,slightly higher concentrations were observed for carbamazepine,clofibric acid,sulfadiazine and sulfamethazine using the LV-SPE method.The developed LV-SPE device provides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for trace analysis of PPCPs and may also be applicable for other emerging organic contamina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rge-volume solid phase extraction onsite enrichment PPCPS Emerging organic pollutants
原文传递
Application of magnetic solid phase extraction in separation and enrichment of glycoproteins and glycopeptides 被引量:1
2
作者 He Qi Liyan Jiang Qiong Jia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9期2629-2636,共8页
The analysis of endogenous glycoproteins and glycopeptides in human body fluid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screening and discovering disease biomarkers with clinical significance.However,the presence of interfering su... The analysis of endogenous glycoproteins and glycopeptides in human body fluid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screening and discovering disease biomarkers with clinical significance.However,the presence of interfering substances makes the direct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low-abundance glycoproteins and glycopeptides in human body fluids one of the great challenge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Magnetic solid phase extraction(MSPE)has the advantages of easy preparation,low cost and good magnetic responsiveness.Magnetic adsorbents are the core of MSPE technology,and magnetic adsorbents based on different functional materials are widely used in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glycoproteins and glycopeptides in human body fluids,making it possible to analyze glycoproteins and glycopeptides with low abundance as well as multiple types,which provides a technical platform for screening and evaluating glycoproteins and glycopeptides in body fluids as disease biomarkers.In this paper,we focus on the recent advanc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MSPE technology and magnetic adsorbents for the separation and enrichment of glycoproteins and glycopeptides in human body fluids,and the future trends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this field are also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YCOPROTEINS GLYCOPEPTIDES Magnetic solid phase extraction(MSPE) SEPARATIon enrichment Human body fluids
原文传递
分子印迹膜-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橙子中噻苯隆和氯吡脲
3
作者 石雨 王建 +6 位作者 豆瑞 祁迎春 董晓 牛志睿 任景俞 黄华 赵怡雪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6-183,共8页
以聚多巴胺(polydopamine,PDA)修饰的聚偏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膜为基膜,噻苯隆(thidiazuron,TDZ)为模板,甲基丙烯酸(methacrylic acid,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thylene glycol dimethacrylate,EGDMA)为... 以聚多巴胺(polydopamine,PDA)修饰的聚偏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膜为基膜,噻苯隆(thidiazuron,TDZ)为模板,甲基丙烯酸(methacrylic acid,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thylene glycol dimethacrylate,EGDMA)为交联剂,合成TDZ分子印迹膜(molecularly imprinted membrane,MIM),并将其应用于橙子中TDZ及其结构类似物氯吡脲(forchlorfenuron,CPPU)的高选择性同时提取。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结果表明,致密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PDA涂层固定在PDA@PVDF膜的三维网络结构表面;性能测试结果表明,MIM对TDZ和CPPU的吸附容量分别是相应非印迹膜的1.80、1.89倍,分别在20、30 min达到吸附平衡;MIM对干扰物质香豆素和3-叔丁基苯酚的特异性因子分别达到23.2和19.3。以MIM为固相萃取膜片,成功从橙子样品中高选择性同时提取TDZ和CPPU,在加标浓度为2.0、3.0、5.0μmol/L时,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0.3%~99.4%和88.2%~98.1%,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9%~2.5%和1.2%~3.0%(n=3)。该方法能同时快速检测TDZ和CPPU,操作简单,具有较好的灵敏度、精密度及回收率,检测成本低,适用于果蔬中TDZ和CPPU残留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膜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 特异性识别 噻苯隆 氯吡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中15种全氟化合物
4
作者 刘新 《净水技术》 2025年第1期192-202,共11页
【目的】建立了一种在线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质谱(online SPE-LC/MS/MS)同时测定水中15种全氟化合物的新方法。【方法】取少量水样经简单前处理后,通过在线固相萃取,经WAX小柱富集后,直接冲洗至C18分析柱上进行梯度洗脱,在质谱... 【目的】建立了一种在线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质谱(online SPE-LC/MS/MS)同时测定水中15种全氟化合物的新方法。【方法】取少量水样经简单前处理后,通过在线固相萃取,经WAX小柱富集后,直接冲洗至C18分析柱上进行梯度洗脱,在质谱仪动态多重反应监测(dMRM)模式下进行检测,通过内标法定量,可实现水中15种全氟化合物的快速检测。并考察了该方法的线性范围、检出限、定量限、精密度。【结果】结果表明,15种目标全氟化合物在4~400 ng/L的质量浓度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检出限为0.6~2.4 ng/L,定量限为2.4~9.6 ng/L。同时,选取了6种不同滤膜材质(再生纤维素滤膜、尼龙膜、玻璃纤维膜、混合纤维素膜、聚醚砜膜、醋酸纤维膜)的针式过滤器,进行了回收率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玻璃纤维膜效果最佳,更适用于此方法的水样过滤。选取了某水厂出厂水及对应水源水,进行高中低浓度加标回收率测定,测得2种类型水样的加标回收率为71.8%~122.2%。【结论】与常规的离线固相萃取法相比,此方法具有需求水样量更少,前处理过程更简单等优点,为检测水体中全氟化合物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水中全氟化合物 针式过滤器 滤膜材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moval of Di-2-Ethyl Hexyl Phthalates by Membrane Bioreactor 被引量:3
5
作者 Salah Al Sakiti Suwanna Kitpati Boontanon Narin Boontan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13年第4期380-384,共5页
A lab scale membrane bioreactor system was built to investigate the removal of Di-2-Ethyl Hexyl Phthalates (DEHP) in wastewater under variation of three runs: two 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HRT) 24 and 36 hours in addi... A lab scale membrane bioreactor system was built to investigate the removal of Di-2-Ethyl Hexyl Phthalates (DEHP) in wastewater under variation of three runs: two 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HRT) 24 and 36 hours in addition to two biomass: concentrated and light sludge. Solid phase extraction (SPE) followe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HPLC-MS/MS) was applied to quantitatively identify DEHP in wastewater samples. Membrane bioreactor was built and operated to investigate DEHP removal. Higher HRT removed DEHP more efficiently than lower HRT. The concentrated MLSS could achieve higher removal efficiency than the lighter MLSS at the same HRT value. The performance of MBR in removing DEHP, TOC and COD from wastewater with a maximum removal efficiency were 29%, 85%, and 98%, respectively. Mass balance of DEHP in the system indicated that a majority was removed by adsorption process rather than filtration or microbiological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HP LC-MS/MS membrane BIOREACTOR (MBR) solid phase extraction (SP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f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trace copper after the separation and enrichment with solid phase extractant-microcrystalline phenolphthalein 被引量:1
6
作者 LI QuanMin ZHAO XiaoHong JIANG Kai LIU GuoGua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7年第1期65-70,共6页
A new method of using phenolphthalein loaded with 1-(2-pyridylazo)-2-naphthol (PAN) as solid phase extractant to separate and enrich trace copper in diverse water samples has been developed. The ef- fects of different... A new method of using phenolphthalein loaded with 1-(2-pyridylazo)-2-naphthol (PAN) as solid phase extractant to separate and enrich trace copper in diverse water samples has been developed. The ef- fects of different parameters, such as the amounts of PAN and phenolphthalein, stirring time, various salts and metal ions on the enrichment yield of Cu(II)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o select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Under the optimum conditions, Cu(II) can be totally adsorbed on the surface of microcrys- talline phenolphthalein. By controlling appropriate acidity (pH=1.0), Cu(II) is completely separated from Cd(II), Pb(II), Mn(II), Co(II), Fe(III), Ni(II), Al(III), Zn(II) and Hg(II) in the solution. The possible reaction mechanism of the enrichment of copper is discussed in detail in this paper. The detection limit of this proposed method is found to be 0.03 μg·L-1 with the enrichment factor of 200. The recovery is in a range of 96.8%―105%. The standard deviation is less than 2.5%. The proposed method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trace copper in different water samples with satisfactory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提取物 微晶 酚酞
原文传递
磁性氮化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磷酸化肽的富集
7
作者 姜丽艳 张玮璐 +1 位作者 赵璐 胡良海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4-571,共8页
蛋白质的磷酸化在细胞信号传导和疾病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磷酸化的动态变化和低丰度的特点使得对其直接分析有着较大的困难。为了解决磷酸化肽难离子化、检测丰度低的瓶颈问题,本研究制备了一种磁性氮化碳复合材料,结合基质辅助... 蛋白质的磷酸化在细胞信号传导和疾病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磷酸化的动态变化和低丰度的特点使得对其直接分析有着较大的困难。为了解决磷酸化肽难离子化、检测丰度低的瓶颈问题,本研究制备了一种磁性氮化碳复合材料,结合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建立了一种对复杂样品中低丰度磷酸化肽富集与分析的方法。采用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分析及X射线衍射分析等手段对合成的磁性氮化碳材料进行表征。以酪蛋白酶解产物为实验模型,发现磁性氮化碳材料能够实现对磷酸化肽的高选择性富集和高灵敏度检测,检出限为0.1 fmol。选择脱脂牛奶、人唾液和人血清为实际分析样品,发现磁性氮化碳材料对微量蛋白生物样品中磷酸化肽的分析具有较高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碳 磁性固相萃取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磷酸化肽 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膜式固相萃取的水体全氟化合物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姚志建 顾凯丽 +6 位作者 李涛 耿旭 周庆 李爱民 张韦华 王卫 焦伟 《环境科技》 2024年第2期40-45,共6页
基于膜式固相萃取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建立了一种高灵敏、快速分析环境水样中痕量全氟化合物(PFASs)的方法。采用最优条件的模式固相萃取进行样品前处理,以乙酸铵水溶液及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经Accucore aQ C18色谱柱分离,采... 基于膜式固相萃取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建立了一种高灵敏、快速分析环境水样中痕量全氟化合物(PFASs)的方法。采用最优条件的模式固相萃取进行样品前处理,以乙酸铵水溶液及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经Accucore aQ C18色谱柱分离,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采集模式和质谱多反应监测模式分析,实现了环境水样中17种全氟化合物的快速分析,17种全氟化合物检出限(S/N=3)为0.2~0.3 ng/L。将方法应用于实际环境水样中全氟化合物的分析,加标回收率为87%~95%。研究可为快速、有效地检测环境水样中痕量全氟化合物提供新方法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式固相萃取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全氟化合物 环境水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性壳聚糖膜净化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法测定牛奶中5种兽药残留 被引量:1
9
作者 潘旺 张申平 +2 位作者 王安琪 胡军 周丽绘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58-765,共8页
本研究通过在壳聚糖膜(chitosan membrane,CSM)表面接枝长碳链,获得了十八烷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的壳聚糖膜(C_(18)-CSM),将其作为分散固相萃取吸附剂对牛奶基质进行净化,并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HPLC-Q/Exactive... 本研究通过在壳聚糖膜(chitosan membrane,CSM)表面接枝长碳链,获得了十八烷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的壳聚糖膜(C_(18)-CSM),将其作为分散固相萃取吸附剂对牛奶基质进行净化,并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建立了牛奶中氧氟沙星、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地西泮和甲硝唑的测定方法。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接触角测试仪对C_(18)-CSM材料进行表征。对牛奶样品的前处理条件进行优化,最优条件如下:提取溶剂为5%甲酸乙腈,NaCl用量为1 g,萃取次数为1次,C_(18)-CSM用量为20 mg。采用Hypersil GOLD VANQUISH色谱柱(100 mm×2.1 mm,1.9μm)进行分离,以0.1%甲酸水溶液和0.1%甲酸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进样量为1μL,柱温为25℃,在电喷雾电离源正离子模式下进行检测。在优化的前处理条件下,5种兽药在0.5~100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70,检出限(LOD)为0.2μg/L,定量限(LOQ)为0.5μg/L。5种兽药在3个加标水平(0.5、1、5μg/L)下的回收率为79.5%~115%,日内精密度为7.0%~13%(n=6),日间精密度为1.3%~11%(n=3)。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能够满足牛奶中5种兽药残留的同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膜 分散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 兽药残留 牛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材料在固相萃取汞中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黄朝耿 周雷 周晓岚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8期71-73,109,共4页
汞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随着水体、土壤、大气和生物圈迁移和转化并在生物体内富集,人体由于直接或间接地接触汞污染的水源、土壤、食物等引发各种疾病,汞被认为是对人类和环境最具危害性的重金属元素之一。相较于其他有机化合物的污染,... 汞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随着水体、土壤、大气和生物圈迁移和转化并在生物体内富集,人体由于直接或间接地接触汞污染的水源、土壤、食物等引发各种疾病,汞被认为是对人类和环境最具危害性的重金属元素之一。相较于其他有机化合物的污染,某些有机化合物可以经由自然界物理、化学或是生物过程得到净化以减轻其有害性,但重金属(尤其是汞)则难以在环境中降解消除。但是一般样品中汞的含量是在痕量或者超痕量的水平,很难准确检测出汞的形态以及含量,所以目前都是在检测前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对汞进行分离富集。本文简单综述了在汞分离富集领域-固相萃取中磁性材料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材料 分离富集 固相萃取 重金属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印迹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11
作者 杨座国 许振良 邴乃慈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1-135,共5页
介绍了分子印迹膜的制备方法、表面形态、识别机理、传质模型;评述了分子印迹膜在手性化合物的分离、膜传感器、固相萃取、渗透汽化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关键词 分子印迹膜 手性分离 膜传感器 固相萃取 传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水样中邻苯二甲酸酯固相膜萃取预富集方法 被引量:31
12
作者 戴树桂 张东梅 +2 位作者 张仁江 张林 金珊珊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6-149,共4页
使用C_(18)键合硅胶固相萃取膜,研究了环境水样中邻苯二甲酸酯(PAEs)类化合物的固相膜萃取预富集方法,探讨了影响萃取效果的因素;并以环境水样为介质,比较了固相膜萃取与液-液萃取的富集效果.结果表明,4种PAEs... 使用C_(18)键合硅胶固相萃取膜,研究了环境水样中邻苯二甲酸酯(PAEs)类化合物的固相膜萃取预富集方法,探讨了影响萃取效果的因素;并以环境水样为介质,比较了固相膜萃取与液-液萃取的富集效果.结果表明,4种PAEs膜萃取回收率均高于85%,与液-液萃取结果相近;同时还给出了实际水样中4种PAEs固相膜萃取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邻苯二甲酸酯 预富集 水质监测 碳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萃取技术在环境样品预处理中的应用及发展 被引量:22
13
作者 吴景雄 陈梅芹 马晓国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14,共5页
对萃取技术包括传统技术以及新近发展起来的如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膜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微波萃取等技术在环境样品预处理方面的运用进行综述,分析各自的优缺点以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 预处理 固相萃取 固相微萃取 膜萃取 超临界流体萃取 微波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选择性固相萃取吸附剂——分子印迹聚合物 被引量:20
14
作者 胡树国 李礼 何锡文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31-543,共13页
固相萃取是对样品富集、分离的一种有效方法,因而得到广泛应用。分子印迹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由于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高的选择性,被应用于环境、药物、生物、食品等样品的分析。本文介绍了固相萃取和分子印迹技术的原理以及两者... 固相萃取是对样品富集、分离的一种有效方法,因而得到广泛应用。分子印迹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由于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高的选择性,被应用于环境、药物、生物、食品等样品的分析。本文介绍了固相萃取和分子印迹技术的原理以及两者结合用于固相萃取的过程,对近10年来国内外分子印迹聚合物应用于固相萃取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和评述,并对其将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分子印迹 富集 在线 离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膜富集-超声解吸-气相色谱法测定地下水中有机磷农药的含量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莉 刘佳 +3 位作者 李晓亚 张辰凌 张永涛 桂建业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45-749,共5页
应用以苯乙烯/二乙烯苯聚合物为吸附剂的固相萃取膜对地下水中6种有机磷农药(OPPs)进行富集。经解吸后所得解吸液直接用气相色谱法进行测定。取水样500mL,加入甲醇2.5mL,逐滴加入20%(体积分数)的盐酸溶液或200g·L^-1的氢氧化钠溶... 应用以苯乙烯/二乙烯苯聚合物为吸附剂的固相萃取膜对地下水中6种有机磷农药(OPPs)进行富集。经解吸后所得解吸液直接用气相色谱法进行测定。取水样500mL,加入甲醇2.5mL,逐滴加入20%(体积分数)的盐酸溶液或200g·L^-1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水样的酸度至pH6.0,将此溶液以100mL·min^-1的流量流经SDB-XC固相萃取膜,取下膜片,折叠后置于10mL棕色小瓶中,加入丙酮2.0mL,硫酸钠约0.2g,盖紧瓶塞后于30℃条件下将膜片上吸附的6种OPPs超声解吸(7min),使其溶于丙酮中。避光静置约5min后,直接分取丙酮溶液0.50mL,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中OPPs的含量,采用火焰光度检测器。结果表明:6种OPPs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其对应的峰面积之间呈线性关系,其检出限(3S/N)均小于0.01μg·L^-1。以空白水样为基质,加入0.10μg·L^-1的OPPs的混合标准溶液,按上述方法进行7次平行测定,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在4.3%~7.6%之间。以3个实际样品为基体,分别加入3个浓度水平(0.050,0.10,0.70μg·L^-1)的6种OPPs混合标准溶液进行回收试验,测得6种OPPs的回收率均在76.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膜富集 超声解吸 气相色谱法 有机磷农药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技术在环境水质监测方法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李利荣 吴宇峰 +1 位作者 时庭锐 杨家凤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1-44,共4页
固相萃取技术非常适用于环境水质中痕量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分析。文章从选择固相萃取柱到萃取液进入色谱分析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并以使用该技术萃取环境水样中的硝基苯类化合物为例,具体阐述了如何使用固相萃取技术建立一个方便实用的环... 固相萃取技术非常适用于环境水质中痕量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分析。文章从选择固相萃取柱到萃取液进入色谱分析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并以使用该技术萃取环境水样中的硝基苯类化合物为例,具体阐述了如何使用固相萃取技术建立一个方便实用的环境水质监测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水质监测 富集和净化 方法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印迹技术在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61
17
作者 胡小刚 李攻科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35-1041,共7页
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选择性高、稳定性好及制备简单的特点,可用于生物、医药、环境样品等复杂基体中痕量分析物的高选择性分离与富集,因此在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特别引人关注。本文介绍了分子印迹技术的基本原理,综述了分子印迹技术在样... 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选择性高、稳定性好及制备简单的特点,可用于生物、医药、环境样品等复杂基体中痕量分析物的高选择性分离与富集,因此在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特别引人关注。本文介绍了分子印迹技术的基本原理,综述了分子印迹技术在样品前处理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 样品前处理 固相萃取 固相微萃取 膜分离 评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材料在金属离子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玲玲 闫永胜 +2 位作者 邓月华 李松田 李春香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7-44,共8页
纳米材料的特殊结构使其具有奇异的光、电、磁、热性能。目前,该材料在陶瓷、金属、聚合物纳米粒子、纳米结构合金、着色剂与化妆品,电子原件的制备,金属元素的分析等方面有广泛应用。本文分析了纳米材料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综述了其制... 纳米材料的特殊结构使其具有奇异的光、电、磁、热性能。目前,该材料在陶瓷、金属、聚合物纳米粒子、纳米结构合金、着色剂与化妆品,电子原件的制备,金属元素的分析等方面有广泛应用。本文分析了纳米材料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综述了其制备方法、吸附金属离子的原理和应用,重点讨论纳米氧化物、纳米管、纳米线、纳米棒、杂化纳米材料以及分子印迹微纳米材料在金属离子分析方面的应用,并对其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固相萃取 金属离子 分离/富集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氧氟沙星分子印迹膜固相萃取选择性分离氧氟沙星 被引量:11
19
作者 邴乃慈 许振良 +1 位作者 王学军 杨座国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3-166,199,共5页
以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超滤膜为支撑膜,左氧氟沙星(LVFX)为模板分子,采用热聚合方法制备了分子印迹聚合物膜,并应用于固相萃取选择性分离氧氟沙星外消旋体(OFLX)。通过紫外光谱法研究了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得到了单体α-... 以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超滤膜为支撑膜,左氧氟沙星(LVFX)为模板分子,采用热聚合方法制备了分子印迹聚合物膜,并应用于固相萃取选择性分离氧氟沙星外消旋体(OFLX)。通过紫外光谱法研究了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得到了单体α-甲基丙烯酸和模板分子LVFX缔合的化学计量数2和结合常数K=3.83×105L2/mol2;用扫描电镜表征膜的表面形貌;固相萃取实验结果表明:分子印迹聚合物膜中存在着空间结构和大小均与模板分子LVFX互补的孔穴组成的通道,该通道可选择性地透过底物分子,得到的LVFX和OFLX的最大分配系数KL和KO分别为2.7和2。该方法为分子印迹膜萃取技术用于手性药物拆分提供了理论和实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膜 固相萃取 手性药物 左氧氟沙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膜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尿液和血液中的毒鼠强 被引量:8
20
作者 周亚红 吴国平 王军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7-169,共3页
研究了固相膜萃取 气相色谱测定尿液、血液中毒鼠强的方法。样品经固相膜吸附,然后经溶剂洗脱、蒸发浓缩定容,最后进行气相色谱分析。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能有效排除杂质的干扰。毒鼠强在尿液和血液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6 4%和... 研究了固相膜萃取 气相色谱测定尿液、血液中毒鼠强的方法。样品经固相膜吸附,然后经溶剂洗脱、蒸发浓缩定容,最后进行气相色谱分析。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能有效排除杂质的干扰。毒鼠强在尿液和血液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6 4%和83 4%,检出限分别为0 1ng和2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定 固相膜萃取 气相色谱 毒鼠强 尿液 血液 中毒案件 生物检材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