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mal City Size in China:An Extended Empirical Stu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ergy Consump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Zhang Jie Xie Yang +1 位作者 Qian Fang(译) Mao Qizhi(校) 《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 CSCD 2017年第2期22-28,共7页
The optimal city size has always been a heated topic for debate in China. Given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 warming and fossil fuel crisis, it is argued that the issue should be considered from not only the perspective o... The optimal city size has always been a heated topic for debate in China. Given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 warming and fossil fuel crisis, it is argued that the issue should be considered from not only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 benefits of a city but should also consider the energy consumption efficiency of the city. On the basis of the energy consumption data of 286 cities at the prefectural level and above in Chinese mainland except Lasa, which are obtained from the EU Emission Database for Global Atmospheric Research(EDGAR), this paper carries out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ity size and the energy consumption efficiency of the city. Then based on this analysis, the paper further examines the economic benefits, social benefits, and environment quality of cities in different scales, and the findings reveal that large cities with 2 – 5 million population have the highest efficiency in all these asp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mal city size energy consumption of urban residents per capita EDGAR database curve fitting method
原文传递
共同富裕视域下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能否助推居民生活源碳减排 被引量:1
2
作者 宋鹏 尹梦蕾 张慧敏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6-106,共21页
中国致力于实现的共同富裕是建立在经济福利和生态福利基础上多层次的共同富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提高全民经济福利和促进共同富裕的必要环节,而抑制居民生活源碳排放则是面向“双碳”目标增加生态福利的重要方面。以2010—2020年中国... 中国致力于实现的共同富裕是建立在经济福利和生态福利基础上多层次的共同富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提高全民经济福利和促进共同富裕的必要环节,而抑制居民生活源碳排放则是面向“双碳”目标增加生态福利的重要方面。以2010—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并选取地势平整度为工具变量,实证研究了城乡收入差距对生活源碳排放的影响。结果显示:城乡收入差距越大,居民生活源碳排放越多,且该结论在系列稳健性检验下仍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对居民生活源碳排放的减排作用更偏向于居民生活源碳排放水平较高的地区,更偏向于贫困地区,更偏向于低城镇化地区,以及更偏向于东部和西北等地区,这为因地制宜的生活源碳减排政策提供了依据;机制分析表明,城乡收入差距通过作用于居民能源消费结构清洁度而影响居民生活源碳排放。在新时期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进程中,应持续缩减城乡收入差距,以降减生活源碳排放和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居民生活源碳排放 共同富裕 居民能源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居民出行方式与城市交通CO2排放及减排对策 被引量:86
3
作者 赵敏 张卫国 俞立中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47-752,共6页
以上海市居民出行方式为研究对象,利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温室气体排放计算指南中关于交通能源消费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探讨2002—2006年上海市居民出行选择的不同交通方式对CO2排放的影响和规律,并提供应对策略.结... 以上海市居民出行方式为研究对象,利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温室气体排放计算指南中关于交通能源消费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探讨2002—2006年上海市居民出行选择的不同交通方式对CO2排放的影响和规律,并提供应对策略.结果表明,2002年以来上海市因居民出行导致的交通CO2排放总量呈显著增长趋势.私家车的CO2排放量增加速度最快,截至2006年私家车CO2排放量约相当于出租车、轨道交通和公交车3种公共交通方式之和.公共交通中,出租车的CO2年排放量和人均CO2排放量都最大,轨道交通的CO2年排放量和人均CO2排放量最小.公交车和出租车的CO2排放量所占比例减少,轨道交通的CO2排放量所占比例增加,这种排放结构的变化有利于减少CO2排放总量.CO2减排的具体措施包括限制私家车数量,设计合理的道路交通方案,使汽车尽可能接近其经济车速,改变汽车燃料种类等,其中限制私家车数量最为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出行方式 城市交通 CO2排放 能源消耗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地区住宅热环境与能耗调查 被引量:23
4
作者 胡平放 江章宁 +1 位作者 冷御寒 向才旺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1-22,71,共3页
对城乡住宅进行了抽样调查 ,给出了室内热环境与能耗的部分调查结果。城乡夏季热舒适问题比冬季严重 ,夏季城镇热舒适问题比农村严重 ;被调查住宅的耗电量和空调耗电量分别为 9.0~ 36.9kWh/(m2 ·a)和 1 .0~ 9.8kWh/(m2 ·a)
关键词 湖北 热环境 城乡住宅 热舒适 建筑能耗 通风换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化对中国区域能源消费及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 被引量:27
5
作者 郭文 孙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166-3176,共11页
通过引入城镇化和居民消费变量,拓展了能源消费分解的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方法(LMDI),并将区域能源消费和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分解为能源结构、能源强度、人口规模、城镇化、居民消费和消费抑制6大效应,分析其对区域整体能源消费和居民... 通过引入城镇化和居民消费变量,拓展了能源消费分解的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方法(LMDI),并将区域能源消费和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分解为能源结构、能源强度、人口规模、城镇化、居民消费和消费抑制6大效应,分析其对区域整体能源消费和居民能源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2003~2012年,城镇化对3大区域的能源消费和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的贡献明显高于人口规模;人口的东部聚集现象使得东部地区人口规模效应最大;居民消费对区域能源消费和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的驱动力远高于其它5大效应;源于居民消费相对于政府消费、资产投资和净出口等经济成分在节能方面的比较优势,居民消费率降低反而推动了区域能源消费的增长;能源利用技术进步放缓了区域能源消费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居民消费 能源消费 居民生活能源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镇居民能源消费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0
6
作者 申俊 孙涵 成金华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1期45-53,共9页
基于2008—2012年中国30个省域城镇居民直接、间接、完全能源消费的截面数据,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相关理论与方法,检验省域之间城镇居民能源消费的空间自相关性,分析城镇居民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居民间接与完全能... 基于2008—2012年中国30个省域城镇居民直接、间接、完全能源消费的截面数据,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相关理论与方法,检验省域之间城镇居民能源消费的空间自相关性,分析城镇居民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居民间接与完全能源消费存在显著的正空间相关性,直接能源消费的空间相关性不显著;能源价格和人口规模是影响中国城镇居民能源消费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在进行能源市场化改革时,要控制人口规模,稳定生活能源价格,保证居民正常生活;同时,政府也要积极引导和改善城镇居民的生活消费方式,鼓励提倡环保绿色出行方式,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居民直接、间接与完全能源消费 空间计量 居民能源价格 城镇人口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活能源需求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林卫斌 谢丽娜 苏剑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2-129,共8页
城镇化是未来中国社会变迁的主旋律,也是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随着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方式都将发生较大转变,这必然对能源消费提出更高的要求。研究清楚城镇化率的快速增长对中国生活能源需求产生怎... 城镇化是未来中国社会变迁的主旋律,也是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随着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方式都将发生较大转变,这必然对能源消费提出更高的要求。研究清楚城镇化率的快速增长对中国生活能源需求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在城镇化进程中生活能源消费如何增长,对于帮助把握未来生活能源需求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实证分析表明,能源使用成本和人均生活能源消费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居民消费水平和人均生活能源消费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研究还发现城镇化率对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具有滞后效应,滞后期为4年左右。考虑城镇化影响的滞后效应及中国城镇化进程,预计中国生活能源消费需求的增长将在2024年左右出现拐点,进入平稳增长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人均生活能源消费 滞后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昱 刘斯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5-77,共3页
笔者通过建立广东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计量经济模型,对影响广东省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可能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及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广东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具有重要的影响。而利... 笔者通过建立广东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计量经济模型,对影响广东省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可能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及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广东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具有重要的影响。而利率因素因受目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环境及居民消费心理惯性等因素的影响,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并未产生预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 城镇居民 人均消费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居民直接能耗碳排放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8
9
作者 张艳 陈太政 秦耀辰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1-167,共7页
采用2009年我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市区数据,在对人均直接能耗的CO2排放量进行测算的基础上,分析城市居民各项直接能耗碳排放在不同尺度下的空间格局,并探索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城市居民人均直接能耗CO2排放量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均存在... 采用2009年我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市区数据,在对人均直接能耗的CO2排放量进行测算的基础上,分析城市居民各项直接能耗碳排放在不同尺度下的空间格局,并探索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城市居民人均直接能耗CO2排放量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均存在差异:从区域层面看,东北和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北方地区高于南方地区;从省级层面看,北方高纬度地区的省份高于位置靠南的省份,中部无集中供暖的省份最低;从城市层面看,北方纬度较高的寒冷地区以及珠三角地区的城市高于其他城市;②城市居民人均直接能耗CO2排放在结构上亦存在空间差异:北方城市以集中供暖和电为主,南方城市以电和交通为主;东北地区城市以集中供暖为主,东部城市以电及交通为主,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城市各项构成相对均匀;③人均直接能耗CO2排放在经济和气候因素的作用下,分别呈现出东西向、南北向的空间差异,城市规模的不同使城市居民人均交通CO2排放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空间格局 城市居民 直接能耗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镇居民生活完全能源消费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孙涵 王洪健 +1 位作者 彭丽思 郭海湘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53-59,共7页
本文在对中国城镇居民生活完全能源消费的变化规律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中国现阶段能源消费特征,引入城市化因素,分析中国城镇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运用协整方法分析我国城镇居民生活能源消费量与主要变量之间长期均衡关系... 本文在对中国城镇居民生活完全能源消费的变化规律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中国现阶段能源消费特征,引入城市化因素,分析中国城镇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运用协整方法分析我国城镇居民生活能源消费量与主要变量之间长期均衡关系,发现居民消费支出对能源消费影响更大,其次是能源消费强度,影响最小的是人口因素;最后采用蒙特卡洛方法动态地解释和预测在各解释变量服从既定概率分布的前提下城镇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变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2020年,中国城镇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的变动情况,超过70%的概率在76340.97到89039.33万吨标准煤之间,而过高或过低的增长都会带来经济社会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城镇居民 完全能源消费 蒙特卡洛方法 协整模型 城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整利息税率对中国居民人均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1985-2008年的经验数据 被引量:5
11
作者 何辉 尹音频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3-28,共6页
本文通过所构建的居民消费效用函数模型,得到利息税率调整引起居民人均消费的变化量,并利用中国1985-2008年的数据估计出模型中的参数。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第一,调整利息税率对我国人均消费产生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第二,调整利息税... 本文通过所构建的居民消费效用函数模型,得到利息税率调整引起居民人均消费的变化量,并利用中国1985-2008年的数据估计出模型中的参数。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第一,调整利息税率对我国人均消费产生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第二,调整利息税率对城镇和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影响的效应不同:提高利息税率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产生的总效应相对较大,而降低利息税率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产生的总效应相对较大;第三,城镇居民消费时间偏好、储蓄效用因子大于农村居民的消费时间偏好和储蓄效用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息税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人均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居民生活消费生态足迹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以长沙市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倪琳 张欢 余红梅 《西北人口》 CSSCI 2014年第1期69-73,共5页
运用生态足迹理论,采用相关经济数据,计算了1990—2010年工业化进程中长沙市城市居民生活消费人均生态足迹,然后采用STIRPAT扩展模型,应用岭回归方法计量分析了人口、消费、技术及工业化水平对人均生态足迹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1990—... 运用生态足迹理论,采用相关经济数据,计算了1990—2010年工业化进程中长沙市城市居民生活消费人均生态足迹,然后采用STIRPAT扩展模型,应用岭回归方法计量分析了人口、消费、技术及工业化水平对人均生态足迹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1990—2010年长沙市城市居民生活消费的人均生态足迹由1990年的0.7133 hm2增至2010年的1.3699 hm2。但自2007年以来,人均生态足迹的增速有所减缓,这与长沙市培养居民生态消费模式密不可分。(2)人口增长、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提高导致长沙市城市居民生活消费人均生态足迹的增长,而人均万元GDP生态足迹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导致人均生态足迹的降低。为缓解城市居民生活消费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长沙应降低人口负荷,大力推行生态消费模式,推进工业化的成效,强化技术和服务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均生态足迹 城市居民生活消费 STIRPAT扩展模型 岭回归 长沙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镇化、居民消费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效应——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2
13
作者 丁翠翠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7-50,61,共5页
基于1999—2011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在STIRPAT模型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基础上,考察现阶段中国城镇化、居民消费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城镇化对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与区域差异,城镇化水平与环境污染之间倒U型的... 基于1999—2011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在STIRPAT模型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基础上,考察现阶段中国城镇化、居民消费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城镇化对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与区域差异,城镇化水平与环境污染之间倒U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关系并不显著,居民消费水平与环境污染之间亦存在着倒U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关系,而且我国的居民消费水平距拐点还有一段距离;城镇化水平提高能抑制居民消费水平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且居民消费水平不同的地区,城镇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居民消费 人均消费水平 环境污染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环境影响评估模型 温室效应 循环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强指数”2.0版本的构造及实证检验 被引量:7
14
作者 董雨 马冰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18,共7页
2015年国务院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使用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能耗强度、中长期贷款量三个指标用于描绘经济发展水平。基于此,本文研究首先通过Pearson相关性检验,证明这三个指标与GDP高度相... 2015年国务院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使用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能耗强度、中长期贷款量三个指标用于描绘经济发展水平。基于此,本文研究首先通过Pearson相关性检验,证明这三个指标与GDP高度相关,的确可以用于评价经济发展状况。然后根据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参照花旗银行编制"克强指数"1.0版本的思想,利用这三个指标创造"克强指数"2.0版本。最后利用能让人们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参照标准,使用1995—2013年的实际经济数据进行评价,证明该指数具有较高的可靠度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强指数 经济发展水平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R& D经费支出 能耗强度 贷款发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居民直接生活能耗的空间计量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国志 赵峰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8,共8页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收入水平提高,城镇居民直接生活能耗快速攀升,已经成为推动我国能源消费增长的重要力量。基于30个省份的数据,利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对城镇居民直接生活能耗的空间相关性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居...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收入水平提高,城镇居民直接生活能耗快速攀升,已经成为推动我国能源消费增长的重要力量。基于30个省份的数据,利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对城镇居民直接生活能耗的空间相关性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居民直接生活能耗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相邻省份的消费量会产生正向刺激效应;人口规模对城镇居民直接生活能耗的弹性系数为0.2386,具有明显的促进效应;收入水平的弹性系数为0.6142,是最重要的驱动因素;节能技术的弹性系数为0.1643,是居民生活能耗的抑制因素。另外,收入水平与城镇居民直接生活能耗之间存在典型的倒"U"型EKC关系,但要达到曲线拐点,尚需要较长的时间。基于上述分析,提出简要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居民 直接生活能耗 空间相关性 影响因素 动态空间面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乡居民人均GDP与旅游消费关系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文彬 梁明珠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9-150,共2页
文章从研究城乡居民的人均GDP与旅游消费的关系入手,对城乡居民的人均GDP与旅游消费的关系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国内旅游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城乡居民 人均GDP 旅游消费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民收入倍增主脉:重构国家、企业、居民关系 被引量:12
17
作者 刘尚希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18,共7页
收入差距和财产差距是相互影响的,把消费考虑进来,收入差距、财产差距与消费差距三者也是相互影响的。要遏制贫富差距,从眼前看,控制收入差距更重要;从未来看,控制消费差距更重要;从发展看,控制财产差距更重要。仅从某一个方面入手,是... 收入差距和财产差距是相互影响的,把消费考虑进来,收入差距、财产差距与消费差距三者也是相互影响的。要遏制贫富差距,从眼前看,控制收入差距更重要;从未来看,控制消费差距更重要;从发展看,控制财产差距更重要。仅从某一个方面入手,是无法缩小贫富差距的。在影响分配的各种纷繁复杂的制度问题中,国家、企业和居民之间的制度考量具有轴心意义。重构国家、企业和居民三者关系,是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实现居民收入倍增的关键。现阶段,应立足于创造更好的体制、政策环境,实现全社会的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即从发展过程来缩小贫富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收入倍增 收入分配改革 收入差距 财产差距 消费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对间接能源消费的影响实证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秦翊 侯莉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4-66,81,共4页
居民家庭生活能源消耗可以分为直接和间接能耗,随经济水平提高两者均呈现不断增加趋势,其中间接能耗远高于直接能耗。影响城镇居民能源消费最重要的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实证结果表明,城镇居民间接能耗的收入弹性是一般消费收入弹性的三倍... 居民家庭生活能源消耗可以分为直接和间接能耗,随经济水平提高两者均呈现不断增加趋势,其中间接能耗远高于直接能耗。影响城镇居民能源消费最重要的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实证结果表明,城镇居民间接能耗的收入弹性是一般消费收入弹性的三倍,说明收入提高使消费者选择了更多高能耗产品,主要集中在交通通信、医疗保健、居住类开支。我国应该在提倡可持续消费、开发和推广节能技术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努力争取降低家庭间接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能源消费 可支配收入 间接 城镇居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测算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被引量:10
19
作者 郑继承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18,27,共6页
根据贵州省2001—2014年相关数据,利用碳排放系数法测度贵州省14年间居民生活直接和间接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动态变化特征。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贵州省居民生活能源消费CO_2排放量整体上呈增加态势,从2001年的5 145.07万吨增加到2014年的9... 根据贵州省2001—2014年相关数据,利用碳排放系数法测度贵州省14年间居民生活直接和间接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动态变化特征。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贵州省居民生活能源消费CO_2排放量整体上呈增加态势,从2001年的5 145.07万吨增加到2014年的9 857.79万吨,年均增长率高达5.13%。(2)直接能源消费产生的CO_2排放量从2 343.23万吨上升到2 993.91万吨,增幅高达27.77%,其中电力和煤炭消耗是CO_2排放的主要来源,占比高达95%以上。(3)间接能源消耗产生的CO_2排放量从2 801.84万吨攀升到6 863.87万吨,年均增长率高达7.14%,其中食品、居住、交通通讯、杂项商品与服务是CO_2排放的重要来源,占比高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生活 直接能源消费 间接能源消费 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居民消费视角的广州市能源消耗及碳排放特征 被引量:4
20
作者 何爱 吕拉昌 《资源与产业》 2015年第4期61-68,共8页
为了分析广州市居民消费碳排放特征,从城乡居民消费方面计算直接和间接的能源消耗量及碳排放量。结果表明,2000—2010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直接碳排放量持续增长,但农村居民直接碳排放量低于城镇居民直接碳排放量。城镇居民间接碳排放... 为了分析广州市居民消费碳排放特征,从城乡居民消费方面计算直接和间接的能源消耗量及碳排放量。结果表明,2000—2010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直接碳排放量持续增长,但农村居民直接碳排放量低于城镇居民直接碳排放量。城镇居民间接碳排放量呈波动性变化,农村居民间接碳排放量呈下降趋势,远低于城市居民间接碳排放量。食品、交通通讯、居住、教育文化娱乐是城乡居民主要的碳排放源。全市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总量呈上升趋势,其中直接能耗和碳排放量呈递增趋势,间接能耗和碳排放量呈递减趋势。最后提出减少碳排放的几点建议,即推进新型城市化,加快建设低碳型城市;发展新能源,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倡导低碳生活,改变传统消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消费 能源消耗 碳排放 政策建议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