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七多糖对糖尿病模型大鼠的降血糖作用和眼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34
1
作者 杨洁 马英慧 +3 位作者 崔秀成 王红梅 董微丽 谭小波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34-738,共5页
目的:通过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大鼠糖尿病眼病模型,探讨三七多糖对糖尿病模型大鼠的降血糖作用及其眼病的治疗作用,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70只SD雄性大鼠分为对照组(10只)和造模组(60只),造模组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2周后,造模组... 目的:通过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大鼠糖尿病眼病模型,探讨三七多糖对糖尿病模型大鼠的降血糖作用及其眼病的治疗作用,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70只SD雄性大鼠分为对照组(10只)和造模组(60只),造模组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2周后,造模组大鼠腹腔注射35mg·kg^(-1)STZ制备高血糖模型。3d后,动物禁食不禁水12h,检测空腹血糖(FBG)水平,以FBG>11.1mmol·L-1为造模成功标准。选取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150 mg·kg^(-1))组,低、中、高剂量(75、150和300 mg·kg^(-1))三七多糖组。灌胃给药5和8周后检测大鼠FBG水平,8周后检测大鼠糖耐量,处死大鼠取肝脏检测肝糖原水平,检测血清谷胱甘肽(GSH)和一氧化氮(NO)水平。分离大鼠视网膜,Q-PCR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水平,HE染色观察其组织形态表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用药5周后,中剂量三七多糖组大鼠FBG水平明显降低(P<0.05);用药8周后,不同剂量三七多糖组大鼠FBG、糖耐量和肝糖原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血清检测,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三七多糖组大鼠GSH水平明显升高,NO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Q-PCR法检测,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三七多糖组大鼠视网膜中VEGF和iNOS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HE染色,与模型组比较,中和低剂量三七多糖组大鼠视网膜部分血管增生,未见视网膜萎缩;高剂量三七多糖组大鼠视网膜血管增生状态明显改善,未见视网膜萎缩。结论:三七多糖具有降血糖的作用,同时可以通过升高GSH和NO水平、提高VEGF和iNOS基因表达水平,起到治疗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多糖 糖尿病 实验性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内皮生长因子 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醒脑开窍”针刺法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早期脑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1
2
作者 李钦潘 韩永升 +5 位作者 韩咏竹 王伟 汪炜民 毛玉强 郭铁 韩峰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45-650,共6页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早期脑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和电针对照组,每组20只。采用线栓...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早期脑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和电针对照组,每组20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电针组和电针对照组主穴取双侧内关、水沟、三阴交、百会,采取"醒脑开窍"法行电针治疗30min。首次针刺在动物造模成功后24h内进行,其后每天上午针刺1次,每7天为一疗程(针刺6d,休息1d)。假手术组、模型组常规饲养于笼内,不进行任何干预治疗。各组大鼠在模型制作成功后第7天、第14天两个时间点取10只进行Longa神经功能评估、免疫组化SP法观察VEGF与GFAP的表达。结果:电针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大鼠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在模型制作成功后第7天、第14天时,电针组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模型组。免疫组化SP法检测电针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可见少量VEGF与GFAP的表达,模型组大鼠脑梗死后第7天,脑缺血周围出现VEGF与GFAP表达增多,第14天时增多明显,与假手术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电针组VEGF与GFAP表达在各时间点较模型组增加更显著。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能通过促进脑局灶性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VEGF与GFAP的表达,有效改善大鼠局灶性脑梗死后的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开窍”针刺法 脑缺血再灌注 大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细胞因子及视网膜血流变化的意义 被引量:21
3
作者 周纯 牛佳媛 +1 位作者 蔡洁 张雪荣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1030-1032,共3页
目的:探讨VEGF、细胞因子及视网膜血流状态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将174例糖尿病患者根据视网膜病变情况分为无DR组(NDR,41例)、背景DR(NPDR,68例)及增殖期DR组(PDR,65例)三组,纳入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 目的:探讨VEGF、细胞因子及视网膜血流状态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将174例糖尿病患者根据视网膜病变情况分为无DR组(NDR,41例)、背景DR(NPDR,68例)及增殖期DR组(PDR,65例)三组,纳入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血清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进行测定,并对其进行眼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视网膜中央动脉的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清VEGF,TNF-α,sICAM-1,sVCAM-1,bF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DR血清VEGF,TNF-α,sICAM-1,sVCAM-1,bFGF水平显著高于NDR和NPDR组,NPDR组血清VEGF,TNF-α,sICAM-1,sVCAM-1,bFGF水平又显著高于NDR(P<0.05)。糖尿病患者Vmax,Vmin,Vmean和PI显著低于对照组,RI显著高于对照组;PDR组Vmax,Vmin,Vmean和PI显著低于NDR和NPDR组,RI显著高于NDR和NPDR组;NPDR组Vmax,Vmin,Vmean和PI又显著低于NDR,RI则显著低于NDR和NPDR组(P<0.05)。结论:VEGF,TNF-α,sICAM-1,sVCAM-1,bFGF以及CRA血流动力学改变与DR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DR诊断和治疗中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血管内皮细胞生子因子 细胞因子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藤黄酸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及血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梁文龙 曹杰 +6 位作者 杨平 李旺林 廖述文 张通 陈熙文 王强 孙政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2498-2501,共4页
目的探讨藤黄酸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和肿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及藤黄酸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藤黄酸抗结直肠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人结肠癌SW480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15 d后开始用不... 目的探讨藤黄酸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和肿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及藤黄酸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藤黄酸抗结直肠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人结肠癌SW480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15 d后开始用不同浓度藤黄酸治疗,28 d后处死,测定裸鼠移植瘤的体积和质量,计算其抑瘤率;HE染色观察肿瘤坏死、微血管形态的变化;提取组织中总RNA和蛋白,RT-PCR检测肿瘤组织中VEGFR2 mRNA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VEGFR2蛋白表达水平和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1)对照组,藤黄酸低、中、高剂量组移植瘤体积分别为(691±67.2)、(481±62.9)、(377±37.0)、(190±67.9)mm3,瘤质量分别为(0.681±0.072)、(0.473±0.062)、(0.377±0.044)、(0.192±0.068)g,藤黄酸低、中、高剂量组瘤体积、瘤质量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藤黄酸低、中、高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31%、45%、72%;(2)HE染色可见藤黄酸组肿瘤组织出现凝固性坏死,肿瘤新生血管闭锁;(3)与对照组相比,藤黄酸组VEGFR2 mRNA表达丰度和蛋白水平明显降低,并呈显著量效关系;(4)对照组MVD明显高于藤黄酸组(P<0.05)。结论藤黄酸能够抑制人结肠癌SW480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能抑制结肠癌移植瘤内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抑制VEGFR2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藤黄酸 SW480细胞 裸鼠移植瘤 新生血管生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沉默HIF-1α在缺氧状态下对食管鳞癌细胞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吴欣爱 孙燕 +4 位作者 樊青霞 王留兴 王瑞林 赵培荣 张岚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43-746,815,共5页
目的观察体外乏氧培养条件下食管鳞癌细胞系EC9706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探讨HIF-1α在低氧条件下对食管鳞癌血管生成的调控作用。方法CoCl2化学缺氧法模拟肿瘤缺氧环境,RT-PCR、免疫组化法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缺氧状态下HIF-1α和VEG... 目的观察体外乏氧培养条件下食管鳞癌细胞系EC9706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探讨HIF-1α在低氧条件下对食管鳞癌血管生成的调控作用。方法CoCl2化学缺氧法模拟肿瘤缺氧环境,RT-PCR、免疫组化法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缺氧状态下HIF-1α和VEGF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采用化学合成小干扰RNA(siRNA)介导的RNA干扰技术(RNAi)用siRNA转染EC9706细胞。观察转染后HIF-1α沉默效果。结果低氧条件下,EC9706细胞HIF-1α mRNA水平稳定,蛋白表达显著升高,而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升高。SiRNA转染EC9706后能够显著下调HIF-1α的基因表达,同时VEGF基因的表达也受到明显抑制。结论缺氧促使EC9706细胞HIF-1α在蛋白水平表达升高,并通过转录激活VEGF的机制调控食管鳞癌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乏氧诱导因子-l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双链RNA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瓜蒌皮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缺血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3
6
作者 黄荫浩 吴翔 +1 位作者 陆齐 耿海华 《海南医学》 CAS 2013年第24期3589-3592,共4页
目的探讨瓜蒌皮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单纯手术组、低剂量给药组、高剂量给药组、假手术组各12只。采用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目的探讨瓜蒌皮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单纯手术组、低剂量给药组、高剂量给药组、假手术组各12只。采用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心肌梗死模型,4周后处死动物。测定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MB(CK-MB)、一氧化氮(NO),取梗死边缘区心肌组织行病理分析及分级。免疫组化技术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缺血心肌VEGF蛋白质水平表达变化;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缺血心肌VEGF mRNA表达变化。结果给药组心肌坏死病理积分较组单纯手术明显降低,手术组和给药组大鼠血清CK-MB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假手术组,给药组血清CK-MB均较单纯手术组降低(P<0.01),且高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P<0.01);单纯手术组大鼠血清NO明显低于给药组和对照组,给药组高于单纯手术组。单纯手术组VEGF及其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增加,给药组缺血心肌VEGF及其mRNA表达较单纯手术组增加(P<0.01),高剂量组缺血心肌VEGF及其mRNA表达高于低剂量给药组(P<0.01)。结论瓜蒌皮注射液能够减轻心梗大鼠缺血心肌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增加心肌损伤大鼠心肌VEGF表达,与血清NO的含量有关,且作用与剂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皮 急性心肌梗死 缺血心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对乳腺癌血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杨海燕 童彩玲 +1 位作者 楚爱景 谢丹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23-626,共4页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对乳腺癌血管生成的影响及机理。【方法】将行术前化疗的4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给予桃红四物汤及术前化疗,对照组20例单纯行术前化疗。观察各组患者化疗前及化疗3个疗程后(21 d为1个...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对乳腺癌血管生成的影响及机理。【方法】将行术前化疗的4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给予桃红四物汤及术前化疗,对照组20例单纯行术前化疗。观察各组患者化疗前及化疗3个疗程后(21 d为1个疗程)肿瘤的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flk-1)的表达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均能降低MVD、VEGF-A的表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比较,治疗组MVD及VEGF-A表达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亦能降低flk-1表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能抑制乳腺癌患者肿瘤血管生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VEGF-A及MVD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四物汤 治疗应用 术前化疗 抗血管生成 微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原文传递
肾母细胞瘤中Stat3 HIF-1α及VEGF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牛之彬 王常林 +2 位作者 侯英 杨屹 高红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461-464,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3,Stat3)和低氧诱导因子HIF-1α(hypoxia-induciblefactor-1α,HIF-...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3,Stat3)和低氧诱导因子HIF-1α(hypoxia-induciblefactor-1α,HIF-1α)在肾母细胞瘤(Wilms’tumor,WT)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辅以计算机图像分析的方法,研究Stat3,HIF-1α与VEGF在52例WT组织,47例瘤旁组织及8例正常肾组织表达强度情况。结果VEGF,Stat3及HIF-1α在WT组织中表达强度较瘤旁组织及正常肾组织显著增强(P〈0.05),且瘤旁组织中VEGF表达强度高于正常肾组织。另外,临床分期Ⅲ~Ⅳ和预后不良病理类型的WT中Stat3及VEGF表达强度明显高于临床分期Ⅰ~Ⅱ的WT,预后不良病理类型及直径≥6cm的WT中HIF-1α表达强度较预后良好型及直径〈6cm的WT升高。结论VEGF,Stat3及HIF-1α表达与肾母细胞瘤的发展预后有关,参与了肿瘤血管的生成及肿瘤的增殖侵袭,Stat3可能对HIF-1和VEGF的表达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对于靶向治疗肾母细胞瘤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 低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肾母细胞瘤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18)F-FDG PET/CT标准化摄取值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通道蛋白1表达及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乐 孙洪赞 +3 位作者 辛军 杜思瑶 张立欧 李可心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0-264,共5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18 )F-FDG PET/CT标准化摄取值(SUV)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通道蛋白-1(AQP-1)表达水平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宫颈癌患者术前PET/CT影像资料,测量肿瘤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_(mean))、... 目的探讨宫颈癌^(18 )F-FDG PET/CT标准化摄取值(SUV)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通道蛋白-1(AQP-1)表达水平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宫颈癌患者术前PET/CT影像资料,测量肿瘤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_(mean))、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_(max))及标准化摄取值峰值(SUV_(peak))。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宫颈癌组织的VEGF、AQP-1表达水平,分析SUV值与VEGF、AQP-1表达水平及临床病理特征间的相关性。结果国际妇产科联合会(FIGO)不同分期间SUV_(mean)、SUV_(peak)、VEGF、AQP-1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肿瘤最大径≥4cm者SUV_(peak)和VEGF表达水平均高于最大径<4cm者(P均<0.05);浸润深度≥1/2宫颈肌壁者SUV_(peak)、VEGF和AQP-1表达水平均高于浸润深度<1/2宫颈肌壁者(P均<0.05);有淋巴结转移者VEGF和AQP-1表达水平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均<0.05)。SUV_(peak)与VEGF(r_s=0.529,P<0.001)、AQP-1(r_s=0.356,P=0.007)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相对较高。结论宫颈癌术前PET/CT SUV_(peak)值与临床病理特征有相关性,可用于指导制定宫颈癌个体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水通道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安奈德对缺氧条件下恒河猴脉络膜视网膜内皮细胞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许建华 刘哲丽 +2 位作者 李若溪 孔伟 张薇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1053-1055,共3页
目的:研究曲安奈德对缺氧条件下恒河猴视网膜脉络膜内皮细胞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图像分析和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曲安奈德对正常和缺氧条件下RF/6A细胞VEGF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曲安奈德对缺氧条件下恒河猴视网膜脉络膜内皮细胞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图像分析和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曲安奈德对正常和缺氧条件下RF/6A细胞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缺氧条件下VEGF蛋白在细胞胞质中的染色强度明显增强,加入曲安奈德后VEGF蛋白在细胞胞质中的染色强度明显减弱,正常条件下的VEGF蛋白的A值为276.8±8.6;正常加药组的A值为137.1±10.2;缺氧条件下的A值为406.1±8.8;缺氧加药组的OD值244.2±12.8。半定量RT-PCR表明VEGFmRNA在正常对照组RF/6A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为1.38±0.05;缺氧对照组RF/6A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为5.41±0.06;正常加药组RF/6A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70±0.06;缺氧加药组RF/6A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为4.23±0.05,以上两种方法,缺氧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缺氧对照组与缺氧加药组比较、正常对照组与正常加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0)。结论:缺氧状态下RF/6A细胞中VEGF的表达明显增高,曲安奈德能显著抑制正常和缺氧状态下RF/6A细胞中VEGF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安奈德 血管内皮细胞牛长因子 缺氧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高度近视患者玻璃体中VEGF和EPO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坤 万光明 +1 位作者 徐亚娟 梁申芝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45-447,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高度近视合并糖尿病患者玻璃体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ial growth factor,VEGF)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的浓度,探讨高度近视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方法选取待行玻璃体手术的视网膜脱离患... 目的通过检测高度近视合并糖尿病患者玻璃体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ial growth factor,VEGF)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的浓度,探讨高度近视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方法选取待行玻璃体手术的视网膜脱离患者62例(62眼),其中对照组18眼,高度近视组16眼,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组15眼,高度近视合并糖尿病组13眼,对玻璃体切割术中取出的玻璃体原液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VEGF、EPO含量的测定。结果对照组玻璃体中VEGF及EPO浓度分别为(152.8±35.2)pg·mL-1、(74.3±16.5)U·L-1;高度近视组为(81.3±17.5)pg·mL-1、(65.1±13.7)U·L-1;PDR组为(826.3±363.2)pg·mL-1、(649.8±267.9)U·L-1;高度近视合并糖尿病组为(309.4±138.7)pg·mL-1、(156.2±56.7)U·L-1,高度近视合并糖尿病组玻璃体中VEGF、EPO浓度均低于PD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高度近视对糖尿病患者玻璃体中VEGF和EPO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VEGF和EPO低表达可能在高度近视阻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高度近视 玻璃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促红细胞生成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1α、VEGF在妊娠期糖尿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胎儿缺氧的关系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杨晓菊 杨宗利 +1 位作者 王学芹 戴淑真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62-966,共5页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妊娠期糖尿病(GDM)胎盘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糖控制效果和胎儿缺氧的关系。方法:选取GDM孕妇64例,其中血糖控制不良组(A组)22例,血糖控制良好组(B组)42例,同期分娩正常孕妇27...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妊娠期糖尿病(GDM)胎盘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糖控制效果和胎儿缺氧的关系。方法:选取GDM孕妇64例,其中血糖控制不良组(A组)22例,血糖控制良好组(B组)42例,同期分娩正常孕妇27例为对照组(C组)。采用Giemsa染色法计数脐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FNRBC);免疫组化SP法和RT-PCR技术测定HIF-1α和VEGF蛋白和mRNA在胎盘中表达;分析GDM组FNRBC水平与HIF-1αmRNA及VEGFmRNA表达的相关性。结果:①3组胎盘中均有HIF-1α和VEGF蛋白的表达,A、B组胎盘中HIF-1α和VEGF蛋白的表达呈较强阳性和强阳性。②A、B、C组胎盘组织中HIF-1α和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③A、B、C组胎盘组织中HIF-1α及VEGFmRNA表达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④A、B、C组脐血FNRBC计数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⑤A、B组脐血FNRBC水平与胎盘组织中HIF-1α、VEGFmRNA表达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A、B组胎盘组织中HIF-1α与VEGFmRNA表达亦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GDM胎盘中HIF-1α和VEGF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GDM的发病过程,其表达水平与孕妇血糖控制效果有关,且能导致胎儿缺氧和不良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胎盘 缺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胎儿有核红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不同移植方式治疗大鼠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3
作者 万江波 蔡黔 刘毅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47-355,共9页
目的: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经创缘皮下和小腿肌肉移植对大鼠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s,DFUs)的治疗效果。方法:全骨髓贴壁法体外培养雄性Wistar大鼠BM-MSCs至第3代,经4,6... 目的: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经创缘皮下和小腿肌肉移植对大鼠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s,DFUs)的治疗效果。方法:全骨髓贴壁法体外培养雄性Wistar大鼠BM-MSCs至第3代,经4,6-联脒-2-苯基吲哚(4,6-diamino-2-phenylindole,DAPI)标记。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A组(BM-MSCs创缘皮下移植组,n=12)、B组(BM-MSCs小腿肌肉移植组,n=12)、C组(正常大鼠对照组,n=12)和D组(DFUs对照组,n=12)。大鼠糖尿病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在其双后足背切取一3 mm×7 mm矩形全层皮肤制成大鼠DFUs模型。于移植后第2,5,8,11天评估各组大鼠的创面愈合率,冰冻切片观察DAPI标记的BM-MSCs在创伤组织中的示踪,肉芽组织的厚度采用HE染色法检测,CD31和Ki-67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创伤组织中的表达采用ELISA和RT-PCR检测。结果:C组的创面愈合最快(P<0.05),第11天B组的创面愈合率大于A组(P<0.05)。第2天和第5天的冰冻切片观察发现B组的荧光强度及区域均大于A组。HE染色显示第5天B组的肉芽厚于A组。CD31的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第5天和第8天B组的小血管数目多于A组(P<0.05),而Ki-67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两组无差异(P>0.05)。ELISA和RT-PCR的结果均显示第8天和第11天B组的VEGF表达水平高于A组(分别P<0.05,P<0.01)。结论:两种移植方式均促进了大鼠DFUs的愈合,但在愈合的后期,小腿肌肉内的移植方式体现出更好的持续性及高表达的VEGF,疗效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糖尿病足 创面修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兔心肌缺血预处理后血管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7
14
作者 刘家军 吴松 +1 位作者 李龙珠 敖金波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3期618-622,共5页
目的:通过建立兔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实验动物心肌缺血预处理后血管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兔心肌酶谱的影响,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心功能潜在的影响机制。方法:取24只健康兔随机分... 目的:通过建立兔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实验动物心肌缺血预处理后血管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兔心肌酶谱的影响,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心功能潜在的影响机制。方法:取24只健康兔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缺血预处理A组、缺血预处理B组,其中其中缺血预处理A组按2.5 m L/(kg·d)、缺血预处理B组按5 m L/(kg·d)耳缘静脉注射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进行缺血前预处理,缺血/再灌注组注射1m L生理盐水,预处理1周后3组动物均采用手术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后复灌30 min,并反复缺血/再灌注3次的方法造成动物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另取8只不做任何处理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兔缺血预处理前、后血清血管内皮因子(Vsculr Endothelil Growthfctor,VEGF)及VEGF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验(ELIS)兔血清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丙二醛(MDA)。籍此评价丹参酮Ⅱ磺酸钠注射液对实验动物心肌缺血预处理后血管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兔心肌酶谱的影响。结果:4组动物在缺血预处理前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使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缺血预处理后能明显增强缺血预处理A、B 2组兔VEGF及mRNA表达,明显提高缺血预处理A组、B 2组T-SOD、LDH及CK-MB酶的活性,降低2组动物心肌酶谱的MD释放,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缺血预处理A组、B 2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兔在经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缺血预处理后,明显提高VEGF分泌及氧自由基清除酶的活性,加快缺血心肌血管内皮新生,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脂质过氧化反应而减轻心肌血管内皮炎性反应,进而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受损血管内皮功能,对兔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确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预处理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心肌酶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BMP-2体外诱导骨质疏松大鼠BMSCs成骨及VEGF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军 王云 +2 位作者 鲍小明 卫鹏斌 张民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5期446-449,共4页
目的 :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2对骨质疏松时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体外成骨及成骨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为骨质疏松证的防治提供新的方法。方法:将20只6月龄,体重(300±20)g雌性SD大鼠双侧卵巢切除,术后3个月利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大... 目的 :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2对骨质疏松时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体外成骨及成骨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为骨质疏松证的防治提供新的方法。方法:将20只6月龄,体重(300±20)g雌性SD大鼠双侧卵巢切除,术后3个月利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大鼠全身骨密度并与术前比较,确保造模成功,并运用全骨髓贴壁法培养骨质疏松大鼠BMSCs,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BMSCs形态。随机把骨质疏松大鼠BMSCs第2代(p2)细胞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加入完全培养基(含rh BMP-2)、成骨诱导液进行成骨诱导。2周后茜素红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钙结节的形成,酶标仪测定碱性磷酸酶活性及RT-PCR法检测VEGF的表达量。结果:(1)大鼠全身骨密度:手术前后大鼠全身骨密度分别为(0.179±0.007),(0.158±0.006)g/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80,P<0.05)。(2)茜素红染色:BMSCs(P2)成骨诱导2周后实验组染色效果明显强与对照组。(3)碱性磷酸酶活性:BMSCs(P2)成骨诱导2周后碱性磷酸酶活性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5.62±1.27),(8.62±0.93)μg/pro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09,P<0.01)。(4)BMSCs(P2)成骨诱导2周后VEGF表达: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723±0.143,0.950±0.0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462,P<0.01)。结论 :rh BMP-2能提高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BMSCs的体外成骨能力,可促进成骨因子VEGF的表达,调控VEGF的表达可能是骨形态发生蛋白-2参与骨代谢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 骨质疏松 血管内皮因子 骨髓基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叶因子1与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血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6
16
作者 赖铭裕 廖晓霞 +5 位作者 林瑶光 梁志海 陈晖 李素艳 蒋敦科 刘莹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31-934,共4页
目的:观察三叶因子1(TFF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正常胃黏膜组织、癌旁组织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TFF1与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2例正常组织、66例癌旁组织和66例胃癌组织中TFF1和VEG... 目的:观察三叶因子1(TFF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正常胃黏膜组织、癌旁组织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TFF1与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2例正常组织、66例癌旁组织和66例胃癌组织中TFF1和VEGF的表达,以CD34标记血管内皮,测定MVD.结果:TFF1表达在正常胃黏膜组织→癌旁组织→胃癌组织中呈逐渐减弱趋势(209.40±16.00,199.12±16.68,189.17±16.2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而VEGF的表达和MVD呈逐渐上升趋势(69.7%,40.9%,35.7%;38.90±6.74,28.68±5.08,25.13±4.46).MVD值与TFF1灰度值呈正相关(r=0.811,P<0.01),即MVD值与TFF1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TFF1作为一种胃癌特异性抑制因子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并未促进新生血管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因子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胃癌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飞云 孔令宇 +1 位作者 杨亚勤 马彦娟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0期912-915,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6年6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ACI患者98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6年6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ACI患者98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rhEPO,2组患者均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NSE水平、红细胞比容(Hct)及血红蛋白(HGB)水平,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VEGF、TNF-α、IL-10、NSE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TNF-α、IL-10、NSE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NF-α、IL-10、NS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Hct、HG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Hct、HGB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ct、HG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1.22%(30/49)、81.63%(40/49),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7.381,P<0.05)。结论 rhEPO可以显著减轻ACI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急性脑梗死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和万汶在预防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比较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佩玉 赵军招 +4 位作者 林佳 卢亦彬 郑九嘉 金聪聪 金武敏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104-109,共6页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IVF-ET)取卵日应用中药或万汶干预对预防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将74例在本中心行IVF-ET或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ICSI-ET)的患者,在促排卵注射人绒毛膜促性...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IVF-ET)取卵日应用中药或万汶干预对预防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将74例在本中心行IVF-ET或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ICSI-ET)的患者,在促排卵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发现有OHSS高风险的妇女分为3组:中药组(24例)、万汶组(24例)和中药与万汶联合组(简称联合组,26例),取卵日开始中药组予温阳健脾中药(五苓散合五皮饮加味)共7 d,万汶组予万汶针每天500 m L,共3 d,联合组二者合用。比较这3组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及临床结局,动态监测HCG注射日、取卵日、胚胎移植日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介素-6(IL-6)及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万汶组的临床妊娠率(为72.22%)高于中药组(为52.63%)和联合组(为58.8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无重度OHSS发生,轻、中度的OHSS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IL-6和NO的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取卵日运用中药和万汶,均可避免重度OHSS的发生,测定VEGF、IL-6和NO的变化趋势相同,单独用万汶针则临床妊娠率有升高趋势,联合用药并没有改善临床和实验室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万汶 中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白介素-6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糖尿病大鼠脉络膜视网膜的表达 被引量:5
19
作者 周希瑗 李琳 +1 位作者 江雪丰 乔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在糖尿病的不同病程中,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ssel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糖尿病大鼠脉络膜中表达的时间、部位,比较正常大鼠及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脉络膜组织中VEGF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健康雄性... 目的在糖尿病的不同病程中,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ssel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糖尿病大鼠脉络膜中表达的时间、部位,比较正常大鼠及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脉络膜组织中VEGF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健康雄性W istar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用链脲佐菌素(STZ)大剂量一次性腹腔注射诱导1型糖尿病模型。取不同组、不同时期大鼠视网膜脉络膜,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蛋白质的表达情况。结果①糖尿病1个月组(M1)、血糖恢复组(Mh)大鼠视网膜脉络膜VEGF蛋白质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M0)无明显区别。②糖尿病2个月组(M2)脉络膜可见VEGF蛋白质的阳性表达(33.3%),视网膜上VEGF蛋白质的阳性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区别。③糖尿病3个月组(M3)脉络膜VEGF蛋白表达阳性(55.6%),视网膜的内核层及节细胞层VEGF蛋白表达阳性与正常对照组(33.3%)比较有明显差异。④糖尿病4个月组(M4)脉络膜VEGF蛋白表达阳性(66.7%),视网膜的内界膜、内核层、外核层及节细胞层VEGF蛋白表达阳性(77.8%)。⑤糖尿病5个月组(M5)脉络膜VEGF蛋白表达阳性(88.9%),视网膜全层均有VEGF蛋白阳性表达(88.9%)。VEGF在脉络膜和视网膜的阳性染色密度随病程逐渐增加(P<0.05)。结论VEGF在大鼠脉络膜视网膜中的表达与病程有关,VEGF蛋白在脉络膜的表达先与视网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脉络膜病变 免疫组织化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癌“环/线”状CT强化征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秀丽 吕申 +2 位作者 王朝晖 王晓梅 李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55-1159,共5页
目的分析输尿管肿瘤邻近的正常输尿管壁轻度增厚及CT"环/线"状强化(简称"环/线征")征象,探讨其对于评价输尿管癌生物学行为的意义。方法对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输尿管癌患者行尿路多期CT增强扫描,应用统计方法观察&... 目的分析输尿管肿瘤邻近的正常输尿管壁轻度增厚及CT"环/线"状强化(简称"环/线征")征象,探讨其对于评价输尿管癌生物学行为的意义。方法对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输尿管癌患者行尿路多期CT增强扫描,应用统计方法观察"环/线征"与输尿管癌的MVD计数、VEGF表达和病理分期的相关性。结果具有"环/线征"的输尿管内膜镜下呈扁平状或乳头状增生,肿瘤中有炎性淋巴细胞浸润。重度与轻度"环线征"组间癌灶CT净强化峰值、纵径及横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环/线征"与癌灶的VEGF表达和病理分期呈正相关(r′s=0.471,P=0.004;r′s=0.450,P=0.006)。重度组MVD计数高于轻度组及无"环/线征"组(P=0.033、0.006)。肿瘤的淋巴细胞聚集程度与"环线征"程度及病理分期、VEGF表达呈正相关(r′s=0.638,P<0.001;r′s=0.461,P=0.005;r′s=0.347,P=0.038)。结论 "环/线征"可能是输尿管癌灶生长增殖旺盛和伴有炎症反应引起血供需求增加所致输尿管壁微血管充血的表现,提示肿瘤存在不良进展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肿瘤 输尿管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微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炎症 尿路上皮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