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典型科研场景下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的差异性分析——学科背景与人工智能素养的影响
1
作者 李艳 朱雨萌 +2 位作者 孙丹 许洁 翟雪松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2-101,112,共11页
以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为代表的智能技术推动了科研范式的转型,有助于复杂科研问题的解决。分析GenAI在科研场景中的使用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有利于高校智能化科研建设。基于对浙江大学1226位研究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在科研中使用GenAI占... 以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为代表的智能技术推动了科研范式的转型,有助于复杂科研问题的解决。分析GenAI在科研场景中的使用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有利于高校智能化科研建设。基于对浙江大学1226位研究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在科研中使用GenAI占比最多的前四个场景为文献翻译、信息检索、文献综述和润色降重;学科背景在信息检索、头脑风暴和代码生成三个场景中显著影响研究生使用GenAI;而人工智能素养在文献翻译、头脑风暴、文献综述、选择研究问题、实验设计、数据处理、代码生成和润色降重8个场景中显著影响研究生使用GenAI。此外,针对其中部分研究生的访谈分析发现:研究生认为能评估GenAI生成内容质量高低是合理使用GenAI的前提;GenAI应用技巧决定了GenAI辅助科研的效率;除学科背景和人工智能素养水平外,导师对GenAI的态度与使用水平以及高校GenAI资源开发与集成情况同样影响其在科研中使用GenAI。为促进研究生更好地利用GenAI赋能高质量科研创新,建议高校开发适配各专业教科研所需的垂直领域大模型,面向不同学科背景研究生设计融入GenAI使用的课程,全面提升高校师生人工智能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素养 科研场景 学科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要义、困境与路径
2
作者 吕慧 于连庚 汪晓赞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36,共7页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当前五育融合教育背景下体育与健康课程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抓手。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考察法,对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要义、困境和路径进行系统分析。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当前五育融合教育背景下体育与健康课程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抓手。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考察法,对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要义、困境和路径进行系统分析。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要义是以跨学科为根本属性、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价值遵循、以本学科为概念边界、以学习主题为设计起点、以问题情境驱动跨学科主题学习。然而,当前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在教师认知、体系建立、协调发展、情境创设、教学评价等方面仍存困境。基于此,提出提高教师跨学科实践能力、搭建跨学科主题学习实施体系、建立跨学科教研共同体、创设真实问题情境、拓宽教学评价体系和应用场域等实践路径,旨在提高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课程 跨学科主题学习 学科整合 课程改革 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标视域下学科核心素养数字化测评的价值意蕴、概念模型与实现机理
3
作者 范佳荣 张书琪 +1 位作者 罗光耀 钟绍春 《现代教育技术》 2025年第2期55-62,共8页
随着数字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数字化测评已成为现代教育测评发展的重要方向。文章着眼于学科核心素养评价这一现实需求,深入分析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传统测评方法之困,洞察了新时期学科核心素养数字化测评的价值意蕴。在此基础上,分析... 随着数字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数字化测评已成为现代教育测评发展的重要方向。文章着眼于学科核心素养评价这一现实需求,深入分析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传统测评方法之困,洞察了新时期学科核心素养数字化测评的价值意蕴。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并结合ECD理论构建了学科核心素养数字化测评的概念模型。最后从构建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测评指标体系、设计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数字化测评工具、研制学科核心素养水平量化计算方法三方面讨论了新课标视域下学科核心素养数字化测评的实现机理,以期为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开展精准、全面的学习评价提供指导,有效推进数字化测评方法在教育评价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测评 数字化测评 ECD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科实践研究现状、审思及展望——基于CNKI平台研究文献的分析
4
作者 耿素素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53-72,共20页
学科实践是撬动教与学方式变革的有力杠杆,承载着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使命。综合运用计量统计、知识图谱分析与内容分析法对2001年―2023年CNKI平台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发现该领域现有研究成果分布不均,学... 学科实践是撬动教与学方式变革的有力杠杆,承载着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使命。综合运用计量统计、知识图谱分析与内容分析法对2001年―2023年CNKI平台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发现该领域现有研究成果分布不均,学科学段地域差异明显;理论研究散点多发,缺乏体系;实践研究囿于经验,深度不够;保障机制鲜有探讨,活力不足。结合研究进展分析,提出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深化学科实践理论研究;细化学科实践专题研究;强化学科实践保障机制研究和优化学科实践研究机制,以期对我国学科实践的有效落地和教与学方式的深度变革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学科实践 学习方式 核心素养 教学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研究:新机遇、新趋势、新议题 被引量:6
5
作者 王一岩 吴国政 郑永和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6-54,共9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为教育创新变革注入了新动能,也为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研究带来了新契机。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发的研究场域变化、分析手段革新、服务能力升级、实践样态变革,为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在此背景下,教育信息科学... 生成式人工智能为教育创新变革注入了新动能,也为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研究带来了新契机。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发的研究场域变化、分析手段革新、服务能力升级、实践样态变革,为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在此背景下,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研究的目标和重点亟需发生转变,表现为从关注知识学习到重视创新人才培养,从重视规律挖掘到强调服务能力提升,从追求技术创新到注重解决教育问题,从聚焦通用场景到关注学科教育实践,从研究跟随实践到研究引领实践创新。为了更好地顺应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研究的新发展趋势,未来该领域研究应重点关注以下六大核心议题:一是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规律挖掘,二是学科教育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构建与应用,三是学科素养图谱的智能生成与动态优化,四是素养导向的个性化学习服务关键技术,五是人机协同教育的实践创新和机理探索,六是人机协同胜任力的智能评测理论与技术。这些研究议题能为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资助方向的改革提供理论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 生成式人工智能 人机协同教育 学科素养图谱 教育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数字化测评工具设计——以初中物理科学探究素养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范佳荣 赵雪妍 钟绍春 《中国考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5-66,共12页
随着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颁布,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成为教育教学的核心。传统测评方式难以准确反映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水平,数字化测评工具则为突破该难题提供了路径。本研究在分析国内外学科能力与素养数字化测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围... 随着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颁布,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成为教育教学的核心。传统测评方式难以准确反映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水平,数字化测评工具则为突破该难题提供了路径。本研究在分析国内外学科能力与素养数字化测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围绕测评工具的构成要素与学科核心素养水平构建了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数字化测评框架;以初中物理学科科学探究素养为例,研制了数字化测评工具;编制相应核心素养数字化测试题并进行质量分析,得到的难度、区分度、信度等各项指标良好。研究结果对于广大教育研究者转变教育测评范式具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核心素养 测评工具 数字化测评 初中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叙事学融入学科教学知识的价值与路径
7
作者 杨瑶 彭虹斌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年第3期47-53,共7页
教育领域的“叙事转向”是课程改革的趋势,认知叙事学作为认知科学和叙事学交叉产生的新学科,其研究成果对于充实学科教学知识的内涵具有重要意义。认知叙事学理论的融入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教师的移情性理解,深化教师对教学模式... 教育领域的“叙事转向”是课程改革的趋势,认知叙事学作为认知科学和叙事学交叉产生的新学科,其研究成果对于充实学科教学知识的内涵具有重要意义。认知叙事学理论的融入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教师的移情性理解,深化教师对教学模式的认知,优化教师的学科素养体系;基于认知叙事学的学科教学知识选择有如下策略:调控认知叙事情绪,构建课堂认知叙事地图,整合情节记忆与语义记忆,探索课堂中的可能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叙事学 学科教学知识 学科素养 可能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财经”背景下数字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祁红梅 宋晓刚 姚旭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1期32-36,43,共6页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已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动能。面向新时代,数字管理人才已成为产业数字化转型成功的关键。为探索财经类高校数字化管理人才培养方案,该文分析数字化管理人才...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已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动能。面向新时代,数字管理人才已成为产业数字化转型成功的关键。为探索财经类高校数字化管理人才培养方案,该文分析数字化管理人才的内涵、特点以及对知识、能力和素养的需求,研究数字化管理人才目前培养中的问题,构建“政产研学用”多方联动的人才培养体系,并以河北经贸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进行实践论证,为财经类高校管理类专业开展“新财经”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财经 数字管理人才 知识-能力-素养 多方联动 复合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人文”复合型中医药拔尖创新人才素养:内涵演进、结构特点及培养路径
9
作者 刘毅 简瑞 +2 位作者 向珍慧 杨槐 吴曦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强调“医学+人文”复合型人才培养,是推动中医药人才知识复合、学科融合、实践能力综合的重要举措。复合型中医药拔尖创新人才既要有较为宽广的学科知识面,又具有较强的人文知识和素养,形成精通本学科的“专、精...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强调“医学+人文”复合型人才培养,是推动中医药人才知识复合、学科融合、实践能力综合的重要举措。复合型中医药拔尖创新人才既要有较为宽广的学科知识面,又具有较强的人文知识和素养,形成精通本学科的“专、精、深”的医学学科素养,以更好地完成临床医疗实践专业化的工作。本文围绕复合型中医药拔尖创新人才素养的内涵、演进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了复合型中医药拔尖创新人才综合素养培养的现状和不足,并提出了可行性路径,旨在为中医药领域的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和思考,以推动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 中医药拔尖创新人才 素养 培养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学科融合推动中小学科学实践及科学素养提升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圳尧 《教育教学研究前沿》 2024年第6期78-80,共3页
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学科融合已成为推动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特别是在中小学阶段,科学实践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激发创新潜能的关键环节,其教学模式的创新与优化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跨学科的知识整合与技能融合... 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学科融合已成为推动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特别是在中小学阶段,科学实践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激发创新潜能的关键环节,其教学模式的创新与优化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跨学科的知识整合与技能融合,能够打破传统学科壁垒,构建更加立体、多元的学习生态。本文旨在探讨如何以学科融合为策略深化中小学科学教学实践,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内化与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融合 中小学 科学实践 科学素养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学科核心素养测评的课程图谱研究:价值探析、模型构建与应用
11
作者 李祎 赵雪妍 +1 位作者 张书琪 范佳荣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68,共9页
学科核心素养测评是完善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的重要方面,已成为推动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鉴于学科核心素养在具体内涵和表现机制上的综合性与复杂性,实践视域下落实素养测评的探索仍然面临着测评项目属性把握困难、测评项目针对性... 学科核心素养测评是完善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的重要方面,已成为推动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鉴于学科核心素养在具体内涵和表现机制上的综合性与复杂性,实践视域下落实素养测评的探索仍然面临着测评项目属性把握困难、测评项目针对性不强等现实困境。为全面刻画表征学生在利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反映出来的素养,研究依托课程图谱可视化测评的优势,基于理论分析法,构建了以学科核心素养点为顶层指引、以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以各种表现水平任务为核心的课程图谱结构模型;然后基于该模型,以初中物理学科为例构建了课程图谱实例,并在实际教学测评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最后,从支持计算机自适应测试开展、助力个性化学习追踪与诊断、优化习题训练智能导学过程的视角给出了课程图谱的数字化应用场景,为构建符合时代新要求的素养评价机制提供方向指引、理论框架和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测评 课程图谱 表现性任务 数字化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重表征思维引领下的初中科学大概念复习教学——以中考“酸碱盐专题复习”教学为例
12
作者 笪云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103-110,共8页
基于“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减负增质”要求,以及初中科学“促进综合性学习的科学教学模式”的倡导,以中考“酸碱盐专题复习”教学为例,尝试以学科思维为引领,创设递进式实验情境,开展递进式科学探究.通过运用大概念进行迁移应用,帮助... 基于“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减负增质”要求,以及初中科学“促进综合性学习的科学教学模式”的倡导,以中考“酸碱盐专题复习”教学为例,尝试以学科思维为引领,创设递进式实验情境,开展递进式科学探究.通过运用大概念进行迁移应用,帮助学生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科学问题,从而构建素养型的复习教学模型,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重表征思维 科学素养 学科大概念 中考复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认证背景下地方院校地理师范生的学科素养提升研究
13
作者 朱海彬 纳麦提·托合提 +2 位作者 陈艳桃 阿依尼格尔·亚力坤 古丽格娜·哈力木拉提 《喀什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111-116,共6页
学科素养培养是深化教育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基本依据.随着教育部在全国高等学校中开展三级师范专业认证,师范生的培养质量,特别是学科知识、能力和素养在认证过程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基于教育部师范认证大背景,探讨了师范专业... 学科素养培养是深化教育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基本依据.随着教育部在全国高等学校中开展三级师范专业认证,师范生的培养质量,特别是学科知识、能力和素养在认证过程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基于教育部师范认证大背景,探讨了师范专业认证与地理学科素养提升之间的内在逻辑,并分析了地理学师范生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科素养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提出师范生学科素养提升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认证 师范生 学科素养 地理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活动探索
14
作者 孙文秀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7-39,共3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活动可通过链接真实场景,举办学科竞赛,锚定德育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架起链接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桥梁,实现全过程思政。
关键词 初中 道德与法治 学科活动 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微项目教学模式研究——以“认识大数据”为例
15
作者 孔安琪 吴斓 刘铭 《数字教育》 2024年第4期53-59,共7页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版2020修订)》指出,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教学的中心任务,并强调围绕核心素养展开项目式学习。但是,项目式学习因其周期长、任务多等客观特征,难以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落地,微项目学习作为它...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版2020修订)》指出,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教学的中心任务,并强调围绕核心素养展开项目式学习。但是,项目式学习因其周期长、任务多等客观特征,难以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落地,微项目学习作为它的延伸,凭借“微、小、精”的特点,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解决思路。基于此,本文试图构建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微项目教学模式,以“认识大数据”为例,开展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微项目教学模式的实践性研究,为落实新课标要求、培养符合数字时代要求的信息技术人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信息技术 微项目学习 学科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数字化的研究进展与展望——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16
作者 张璞 马瑄蔚 苑大勇 《基础教育参考》 2024年第11期67-80,共14页
加快推进中小学教育数字化是落实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部署要求的关键一环。借助CSSCI来源期刊和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数据,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对21世纪以来中小学教育数字化相关文献进行研究进程和热点的可视化分析发现,我国中小学... 加快推进中小学教育数字化是落实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部署要求的关键一环。借助CSSCI来源期刊和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数据,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对21世纪以来中小学教育数字化相关文献进行研究进程和热点的可视化分析发现,我国中小学教育数字化领域的研究经历了聚焦基础构建、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强调本土特色与以人为本三个发展阶段;该领域已涌现中坚力量的研究者,研究机构以师范类高校为主,但密切的作者群和研究合作网络尚未形成;研究热点聚焦于“资源建设与应用”“政策”“教学实践”“数字素养”等主题。未来研究需要凝聚研究团队,加强跨界合作;拓宽研究视角,推进交叉研究;细化研究内容,拓展研究深度;丰富研究方法,强化问题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 教育数字化 数字素养 交叉研究 文献计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17
作者 张涵 《成才之路》 2024年第36期73-76,共4页
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是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放在首位,以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为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供人才支撑。以职业能力... 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是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放在首位,以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为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供人才支撑。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可采取以下策略:调整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教学评价,优化师资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能力 高职英语 教学改革 学科素养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科实践取向的“做思共生”小学科学课堂构建策略探研
18
作者 张静 《成才之路》 2024年第15期121-124,共4页
为深化课堂教学影响,提升学生课内学习效果,文章结合教学研究经验归纳基于学科实践取向的“做思共生”科学课堂构建价值,指出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热情、学习态度以及教师的观察和管理能力是影响基于学科实践取向的“做思共生”科学课... 为深化课堂教学影响,提升学生课内学习效果,文章结合教学研究经验归纳基于学科实践取向的“做思共生”科学课堂构建价值,指出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热情、学习态度以及教师的观察和管理能力是影响基于学科实践取向的“做思共生”科学课堂构建效果的因素,结合教学案例提出可以采取整合资源、提出问题、适当帮助、及时评价、组织学生参与成果展示活动和二次实践活动等策略,以构建基于学科实践取向的“做思共生”科学课堂,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实践 小学科学 “做思共生” 构建策略 科学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与实施路径 被引量:240
19
作者 史宁中 柳海民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14,57,共6页
我国素质教育中使用的"素质"一词的具体内涵应当是:人通过合适的教育和影响而获得与形成的各种优良特征,包括学识特征、能力特征和品质特征。对学生而言,这些特征的综合统一构成他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素养或基本条件。... 我国素质教育中使用的"素质"一词的具体内涵应当是:人通过合适的教育和影响而获得与形成的各种优良特征,包括学识特征、能力特征和品质特征。对学生而言,这些特征的综合统一构成他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素养或基本条件。素质教育是把教育过程中的学生培养成现实的人、人性的人、智慧的人、创新的人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和社会更好地发展,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实践是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为此,基础教育学科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路径是:变"双基"为"四基",变"双能"为"四能",尤其需要变长期因袭的单向演绎思维训练为演绎思维与归纳思维并重的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学科素养 演绎思维 归纳思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