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风光出力动态相关性的场景生成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高帆 包道日娜 +1 位作者 狄彦强 张少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6-264,共9页
针对风光出力的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一种利用混合Copula函数结合多元正态分布的风光出力场景生成方法。基于风电功率和光伏功率的历史数据建立风光出力的联合分布模型,进一步通过多元正态分布和协方差矩阵生成具有动态相关的风光出力联合... 针对风光出力的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一种利用混合Copula函数结合多元正态分布的风光出力场景生成方法。基于风电功率和光伏功率的历史数据建立风光出力的联合分布模型,进一步通过多元正态分布和协方差矩阵生成具有动态相关的风光出力联合分布序列;采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抽样法生成风光出力场景的随机分布数,通过逆变换法得到相应的风光出力场景;对不同方法生成出力场景进行对比,分析动态相关下风光出力场景的拟合效果和耦合效应。结果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生成的出力场景能够较好地刻画风光单独出力和耦合出力时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出力 混合Copula函数 多元正态分布 动态相关性 场景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时空Transformer的视频动态场景图生成模型
2
作者 王朱佳 余宙 +1 位作者 俞俊 范建平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7,共11页
为应对动态视频中物体间关系在时间维度上的动态变化,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时空Transformer的视频动态场景图生成模型,在经典的Transformer架构基础上引入了多尺度建模思想,以实现对视频动态细粒度语义的精确建模。首先,在空间维度上保留... 为应对动态视频中物体间关系在时间维度上的动态变化,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时空Transformer的视频动态场景图生成模型,在经典的Transformer架构基础上引入了多尺度建模思想,以实现对视频动态细粒度语义的精确建模。首先,在空间维度上保留了传统模型对物体在全局空间相关性的关注;同时还对物体间的相对位置进行了局部空间相关性建模,以便更好地理解人和物之间的交互动态,提供更准确的语义分析结果。其次,在时间维度上,除了保留传统模型对视频中物体短期时间相关性的关注外,还关注了同一对物体在完整视频中的长期时间相关性,通过更全面地建模物体之间的长期关系,生成更准确、连贯的场景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由遮挡、重合等引起的场景图生成问题。最后,通过空间编码器与时间编码器的共同作用,更加精准地建模视频动态细粒度语义,克服了传统的单尺度模型的局限性。实验结果显示,在Action Genome基准数据集上,与基线模型STTran相比,在谓词分类、场景图分类与场景图检测三个任务的Recall@10指标上分别提升了5.0、2.8、2.9个百分点。实验结果表明,多尺度建模思想能够更加精确地建模,并有效地提高在视频动态场景图生成任务上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场景图生成 注意力机制 多尺度建模 视频理解 语义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红外景象生成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娄树理 周晓东 董言治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7-431,共5页
综述了目前计算机红外图像生成的思路和方法,对目标、背景、大气传输及传感器效应模拟的具体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并指出了适用范围;从红外景象产生的器件角度介绍了目前先进的悬浮薄膜电阻和激光二极管产生技术,并指出红外景象产生器... 综述了目前计算机红外图像生成的思路和方法,对目标、背景、大气传输及传感器效应模拟的具体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并指出了适用范围;从红外景象产生的器件角度介绍了目前先进的悬浮薄膜电阻和激光二极管产生技术,并指出红外景象产生器件的发展方向;最后对红外景象生成技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 红外景象生成 计算机图像生成 红外投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红外场景仿真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鑫 张建奇 邵晓鹏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1-36,共6页
利用计算机模拟生成动态合成场景 ,是红外仿真系统中最适用和方便的图像提供方法。首先对动态红外场景的仿真过程、实现方法进行了论述。介绍并分析了几个典型的仿真模型 ,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并给出了红外场景仿真的部分实验结果 。
关键词 红外场景仿真 计算机生成 仿真技术 红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红外图像生成技术综述 被引量:20
5
作者 李卓 李平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283-294,共12页
利用半实物仿真系统能在实验室内对红外成像仪、导弹寻的器及各种红外探测系统的动态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估,其核心技术是动态红外图像生成.介绍了动态红外图像生成的各种方法,包括电阻阵列、二极管阵列、基于激光束扫描的图像生成技术、... 利用半实物仿真系统能在实验室内对红外成像仪、导弹寻的器及各种红外探测系统的动态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估,其核心技术是动态红外图像生成.介绍了动态红外图像生成的各种方法,包括电阻阵列、二极管阵列、基于激光束扫描的图像生成技术、薄膜转换器、基于光纤阵列的红外图像转换技术、红外 CRT、可变形反射镜阵列、液晶光阀、基于 MEMS 技术的空间光调制器和基于 LCOS 的红外空间光调制器等.对这些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包括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及发展概况,并讨论了其相对的优缺点.最后,对各种方法的性能参数进行比较和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生成 半实物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微镜阵列红外动态景象模拟器的研制 被引量:21
6
作者 康为民 李延彬 高伟志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53-756,共4页
红外动态景象模拟器为红外半实物仿真系统提供动态目标和背景,是半实物仿真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介绍了基于数字微镜阵列研制的红外动态景象模拟器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技术指标。描述了数字微镜阵列红外动态景象模拟器的4大关键技术,即... 红外动态景象模拟器为红外半实物仿真系统提供动态目标和背景,是半实物仿真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介绍了基于数字微镜阵列研制的红外动态景象模拟器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技术指标。描述了数字微镜阵列红外动态景象模拟器的4大关键技术,即红外图像转换技术,红外图像转换器的同步调制驱动技术,红外光学耦合技术和红外热像逼真度修正技术。分析了红外图像转换器同步与不同步驱动对图像采集的影响。给出了经研制的数字微镜阵列景象模拟器产生、红外热像仪获取的红外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模拟可广泛应用于红外成像探测系统的仿真、测试和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实物仿真 数字微镜阵列 红外图像产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微辐射元的研制 被引量:7
7
作者 李守荣 梁平治 屈新萍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77-280,共4页
利用表面微机械加工技术 ,研制出微桥结构红外微辐射元 .该辐射元是电阻阵列动态红外景象产生器的基本组成单元 .辐射元可以产生等效黑体辐射温度为 30 0~ 5 0 0K的红外辐射 ,能够满足中波、长波红外半实物仿真的需求 .
关键词 红外微辐射元 电阻阵列 动态红外景象产生器 等效黑体辐射温度 红外辐射 表面机械加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大系统下本体驱动的高速铁路场景建模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恒 朱军 +2 位作者 徐柱 胡亚 尹灵芝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6-35,共10页
针对高速列车耦合大系统的复杂多动态性和不确定性,本文提出一种本体驱动的高速铁路场景建模方法,构建可视化展示与仿真分析平台。根据耦合仿真的建模需求构建完备基元模型库,并用地理本体对模型的空间关系进行语义描述,制定语义约束规... 针对高速列车耦合大系统的复杂多动态性和不确定性,本文提出一种本体驱动的高速铁路场景建模方法,构建可视化展示与仿真分析平台。根据耦合仿真的建模需求构建完备基元模型库,并用地理本体对模型的空间关系进行语义描述,制定语义约束规则对建模过程加以约束和引导,生成高速铁路场景。在虚拟场景中,通过控制观察视角与列车运行速度,即可开展多视角、多运行状态的模拟仿真。案例实验表明,本文构建的基元模型库精准、完备,基于本体描述的基元模型间语义信息,能够有效支持动态耦合仿真过程中各子系统间复杂动态空间关系的分析。研究成果能够为高速列车耦合仿真提供建模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大系统 地理本体 虚拟高速铁路场景 动态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成像半实物仿真中景像投影方式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董言治 周晓东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43-246,共4页
文章根据红外投影仪在动态景像生成中产生红外图像的方式,介绍了发射型、激光型和透射型红外投影仪的应用、研究和发展趋势,并重点讨论了当前最具有发展潜力和被认为前沿的悬浮电阻阵列和激光二极管阵列。
关键词 动态 半实物仿真 红外景像生成 红外投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MS的红外动态图像生成技术 被引量:5
10
作者 施蕊 徐畅 +5 位作者 徐锐 石诺 杨扬 钱丽勋 王欣 李卓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9-63,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MEMS技术的红外动态图像生成技术。利用热传导方程,建立了可见光,红外图像转换膜的理论模型;介绍了可见光/红外图像转换膜制作的工艺流程,制作了一张像元数为512×512、像元尺寸为35μm的可见光/红外图像转换... 提出了一种基于MEMS技术的红外动态图像生成技术。利用热传导方程,建立了可见光,红外图像转换膜的理论模型;介绍了可见光/红外图像转换膜制作的工艺流程,制作了一张像元数为512×512、像元尺寸为35μm的可见光/红外图像转换膜。并利用转换膜构造了红外动态图像生成装置,通过实验对红外动态图像生成装置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利用MEMS技术制作的可见光/红外图像转换膜可以工作在红外3~5μm和8—12μm两个波段。根据实验测得红外图像生成装置的空间分辨率为14lp/mm,在3—5μm波段,所生成红外图像的温度范围为250—440K,在8~12μm波段,所生成红外图像的温度范围为250—400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动态图像生成 微机电系统 可见光/红外图像转换膜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动态图像生成技术概念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平 李卓 《光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525-527,共3页
红外动态图像生成技术的基本概念包括基本术语及其定义。为了描述红外动态图像生成技术的特性,通常采用如光源类型、光谱波段、阵列规模、空间分辨率、填充因子、时间常数、帧频、闪烁、温度范围、串扰、均匀性、发射率、辐射对比度、... 红外动态图像生成技术的基本概念包括基本术语及其定义。为了描述红外动态图像生成技术的特性,通常采用如光源类型、光谱波段、阵列规模、空间分辨率、填充因子、时间常数、帧频、闪烁、温度范围、串扰、均匀性、发射率、辐射对比度、动态范围、温度分辨率、调制传递函数、几何畸变及最大温度和最大辐射强度等概念。介绍了描述红外动态图像生成系统性能的基本概念的定义。转换器的指标定义对于转换器的设计和性能指标的测试都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动态图像生成 成像仿真 转换器
原文传递
基于增强现实的动态红外视景生成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吉辉 奚晓梁 范绍里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267-270,共4页
动态红外视景生成是红外成像制导半实物仿真的关键技术,将基于增强现实的虚拟场景技术应用于动态红外视景生成过程中,可以较有效地提高生成的场景的真实感,减少自然背景模拟的复杂程度。针对红外场景的特殊性,描述了增强现实技术在红外... 动态红外视景生成是红外成像制导半实物仿真的关键技术,将基于增强现实的虚拟场景技术应用于动态红外视景生成过程中,可以较有效地提高生成的场景的真实感,减少自然背景模拟的复杂程度。针对红外场景的特殊性,描述了增强现实技术在红外视景仿真中的运用过程,为解决虚实结合的几何和辐射一致性问题,推导了红外热像仪几何和辐射度的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 动态红外视景生成 半实物仿真 红外热像仪定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强现实的动态红外视景生成研究
13
作者 王学伟 周晓东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358-361,共4页
动态红外视景生成是红外成像制导半实物仿真的关键,将基于增强现实的虚拟场景技术应用于动态红外视景生成中,可以有效地提高生成的红外场景的真实感,减少自然背景模拟的复杂程度。
关键词 增强现实 动态红外视景生成 半实物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HP的X3D场景动态生成技术研究
14
作者 潘光洋 王雪凤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45-49,共5页
目前,X3D场景在网上一经构建只能浏览,难以修改。而PHP能够动态生成以XML编码格式编写的X3D文档。在构建X3D虚拟美术馆的项目基础上研究X3D的编码格式,通过PHP的数据库读写技术将变化的数据从数据库中读取出来与不变的数据结合,动态生成... 目前,X3D场景在网上一经构建只能浏览,难以修改。而PHP能够动态生成以XML编码格式编写的X3D文档。在构建X3D虚拟美术馆的项目基础上研究X3D的编码格式,通过PHP的数据库读写技术将变化的数据从数据库中读取出来与不变的数据结合,动态生成XML文档进而重构X3D场景,使得网站管理员能够在网站后台编辑X3D场景,最终形成基于php的X3D场景动态生成技术的应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生成 X3D场景 虚拟美术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动态红外景物模拟器的超薄氮化钛薄膜 被引量:1
15
作者 金娜 刘卫国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5-38,共4页
针对动态红外景物模拟器的应用要求,用磁过滤电弧离子镀方法制备了超薄氮化钛薄膜。制备的薄膜厚度介于7.5nm至75nm。重点研究了薄膜的微观结构、电阻温度系数、电阻温度稳定性、薄膜的微加工等性质。实验结果表明,氮化钛薄膜是一种良... 针对动态红外景物模拟器的应用要求,用磁过滤电弧离子镀方法制备了超薄氮化钛薄膜。制备的薄膜厚度介于7.5nm至75nm。重点研究了薄膜的微观结构、电阻温度系数、电阻温度稳定性、薄膜的微加工等性质。实验结果表明,氮化钛薄膜是一种良好的辐射电阻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红外景物模拟 电弧离子镀 氮化钛薄膜 电阻温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天目标电磁散射特性建模与特征认知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肖志河 任红梅 +2 位作者 董纯柱 赵涛 陈轩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3-90,共8页
空天目标的准确探测是识别面临的首要问题,目标电磁散射特性是雷达传感器目标识别的重要依据。概述了国外空天目标电磁散射特性研究发展现状,针对高动态复杂结构空天目标电磁散射精确建模、高效仿真和识别应用的普适性等难点问题,提出... 空天目标的准确探测是识别面临的首要问题,目标电磁散射特性是雷达传感器目标识别的重要依据。概述了国外空天目标电磁散射特性研究发展现状,针对高动态复杂结构空天目标电磁散射精确建模、高效仿真和识别应用的普适性等难点问题,提出了空天目标电磁散射特性建模与特征认知技术研究途径。并结合仿真算例阐述了目标群动态场景构建、目标特性高效生成,以及微动、分离和目标群等典型动态场景特征认知的实现方法;针对未来空天目标发展引起的散射机理变化,提出了未来空天目标特性深化研究的发展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天目标 目标特性 电磁散射特性 动态场景 高效生成 特征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研究策略 被引量:1
17
作者 梁宵 宋春晓 李鑫 《电工技术》 2022年第9期19-22,共4页
大规模、分散式的可再生能源接入和电动汽车等新型负荷接入比例的提高致使传统的配电网络受到巨大冲击。为应对新型源荷对电网经济性和安全性的冲击,在考虑不同时间尺度的基础上提高线路间功率调控能力,利用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来进行交直... 大规模、分散式的可再生能源接入和电动汽车等新型负荷接入比例的提高致使传统的配电网络受到巨大冲击。为应对新型源荷对电网经济性和安全性的冲击,在考虑不同时间尺度的基础上提高线路间功率调控能力,利用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来进行交直流转换从而提高电网的可控性及可靠性成为目前解决此类问题最有效的手段。鉴于此,介绍了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拓扑结构,构建了分布式电源稳态模型,接着对不同时间尺度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进行马尔可夫链-动态场景模拟,最后对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技术研究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拓扑结构 分布式电源稳态模型 马尔可夫链-动态场景模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动态场景去模糊的对偶学习生成对抗网络
18
作者 纪野 戴亚平 +1 位作者 廣田薰 邵帅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05-1314,共10页
针对动态场景下的图像去模糊问题,提出一种对偶学习生成对抗网络(dual learning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DLGAN),该网络可以在对偶学习的训练模式下使用非成对的模糊图像和清晰图像进行图像去模糊计算,不再要求训练图像集合必... 针对动态场景下的图像去模糊问题,提出一种对偶学习生成对抗网络(dual learning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DLGAN),该网络可以在对偶学习的训练模式下使用非成对的模糊图像和清晰图像进行图像去模糊计算,不再要求训练图像集合必须由模糊图像与其对应的清晰图像成对组合而成.DLGAN利用去模糊任务与重模糊任务之间的对偶性建立反馈信号,并使用这个信号约束去模糊任务和重模糊任务从两个不同的方向互相学习和更新,直到收敛.实验结果表明,在结构相似度和可视化评估方面,DLGAN与9种使用成对数据集训练的图像去模糊方法相比具有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场景去模糊 对偶学习 生成对抗网络 注意力引导 特征图损耗函数
原文传递
基于3D高斯溅射的3维重建技术综述
19
作者 曹振中 光金正 +3 位作者 张千一 胡郑希 吴仕超 刘景泰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1-622,共12页
2023年底推出的基于3D高斯溅射的3维重建技术相较于该领域主流传统算法在新视图合成质量和场景渲染速度两方面具有突出优势,本文分析了3D高斯溅射的技术精髓和巨大的应用潜力,全面梳理了基于3D高斯溅射的3维重建技术在视觉SLAM(同步定... 2023年底推出的基于3D高斯溅射的3维重建技术相较于该领域主流传统算法在新视图合成质量和场景渲染速度两方面具有突出优势,本文分析了3D高斯溅射的技术精髓和巨大的应用潜力,全面梳理了基于3D高斯溅射的3维重建技术在视觉SLAM(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动态场景重建、生成式AI(人工智能)以及自动驾驶领域的应用,最后从科研产出和实际落地两方面展望了3D高斯溅射技术的潜力和技术迭代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高斯溅射 3维重建 机器人 视觉SLAM(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 动态场景重建 生成式人工智能 自动驾驶
原文传递
电力市场中备用容量需求评估研究——基于均衡分析制定备用机组的竞价策略 被引量:3
20
作者 许丹 刘恺 +2 位作者 丁强 何珂 谢文锦 《价格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75-179,共5页
电力市场环境下,机组在备用市场的竞价策略与系统供应紧张时段的电力稀缺价值有关。当前研究中的电能量—备用联合优化模型较少考虑备用市场报价的影响,由此评估的系统备用需求将导致次优的结果。本文提出含风电电力系统日前备用市场最... 电力市场环境下,机组在备用市场的竞价策略与系统供应紧张时段的电力稀缺价值有关。当前研究中的电能量—备用联合优化模型较少考虑备用市场报价的影响,由此评估的系统备用需求将导致次优的结果。本文提出含风电电力系统日前备用市场最优需求评估模型,采用动态场景生成与场景削减技术对风电、负荷的不确定性建模,基于均衡分析反映备用机组的竞价策略,以系统综合成本最小化为目标,迭代求解最优备用需求。IEEE30节点的算例结果表明:随着失负荷价值的提高,备用机组报价抬高,与不考虑稀缺收益时相比,日前备用市场的容量需求可进一步下降。本文为电力系统日前备用需求的精细化评估提供了参考思路,随着电力市场建设的不断成熟,失负荷价值测算、报价区间设定等方面的分析将成为下一步的研究重点,进而指导电力市场的运营并提高市场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前备用市场 容量需求 竞价策略 失负荷价值 动态场景生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