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9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and synchronization controller design of dual-port gridforming voltage-source converters for different operation modes
1
作者 Shuo Zhang Wei Qiao +1 位作者 Liyan Qu Jun Wang 《iEnergy》 2024年第1期46-58,共13页
Grid-tie voltage source converters(VSCs)can operate in three distinct modes:AC-dominant,DC-dominant,and balanced,depending on the placement of the stiff voltage sources.The distinct operation modes of the VSCs traditi... Grid-tie voltage source converters(VSCs)can operate in three distinct modes:AC-dominant,DC-dominant,and balanced,depending on the placement of the stiff voltage sources.The distinct operation modes of the VSCs traditionally demand different synchronization control techniques,leading to heterogeneous VSCs.It is challenging for the power system to accommodate and coordinate heterogeneous VSCs.A promising universal synchronization control technique for VSCs is the DC-link voltage synchronization control(DVSC)based on a lead compensator(LC).The LC DVSC stabilizes both the DC and AC voltages of a VSC while achieving synchronization with the AC grid.This results in a dual-port grid-forming(DGFM)characteristic for the VSC.However,there has been very limited study on the stability and synchronization controller design of the VSCs with the LC DVSC operating in various modes.To bridge this gap,the paper presents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the stability and steady-state performance of the LC DVSC in all three operation modes of the DGFM VSC.Based on the analysis,the paper provides step-by-step design guidelines for the LC DVSC.Furthermore,the paper uncovers an instability issue related to the LC DVSC when the DGFM VSC operates in the balanced mode.To tackle the instability issue,a virtual resistance control is proposed and integrated with the LC DVSC.Simulation results validate the analysis and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DGFM VSC with the LC DVSC designed using the proposed guidelines in all three operation modes.Overall,the paper demonstrates the feasibility of employing the DGFM VSC with the LC DVSC for all three possible operation modes,which can help overcome the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accommodating and coordinating heterogeneous VSCs in the power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link voltage synchronization control(DVSC) dual-port grid-forming(DGFM)control grid forming(GFM) synchronization stability voltage-source converter(VS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Compact Dual-Port Multi-Band Rectifier Circuit for RF Energy Harvesting
2
作者 Surajo Muhammad Jun Jiat Tiang +3 位作者 Sew Kin Wong Amjad Iqbal Amor Smida Mohamed Karim Azizi 《Computers, Materials & Continua》 SCIE EI 2021年第7期167-184,共18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mpact multi-band rectifier with an improved impedance matching bandwidth.It uses a combination of–matching network(MN)at Port-1,with a parallel connection of three cell branch MN at Port-2.The...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mpact multi-band rectifier with an improved impedance matching bandwidth.It uses a combination of–matching network(MN)at Port-1,with a parallel connection of three cell branch MN at Port-2.The proposed impedance matching network(IMN)is adopted to reduce circuit complexity,to improve circuit performance,and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PCE)of the rectifier at low input power.The fabricated rectifier prototype operates at 0.92,1.82,2.1,2.46 and 2.65 GHz covering GSM/900,GSM/1800,UMTS2100,and Wi-Fi/2.45–LTE2600.The size of the compact rectifier on the PCB board is 0.13λ_(g)×0.1λ_(g).The fabricated rectifier achieved an RF-to DC(radio frequency direct current)PCE of 31.8%,24%,22.7%,and 15%,and 14.1%for−20 dBm at the five respective measured operating frequencies.The circuit attains a peak RF-to-DC PCE of 82.3%for an input power of 3 dBm at 0.92 GHz.The proposed rectifier realizes an ambient output dc voltage of 454 mV for multi-tone input signals from the two ports.The rectifier drives a bq25504-674 power management module(PMM)to achieve 1.21 V from the two-port connection.The rectifier has the ability to exploit both frequency domain through the multi-band operation with good impedance bandwidth and a spatial domain using dual-port configuration.Hence,it is a potential candidate for various applications in radio frequency energy harvesting(RFEH)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F energy harvesting impedance matching network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 multi-band rectifier dual-port power management modu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掘面抽风口集尘参数变化下粉尘场优化模型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龚晓燕 翟项华 +4 位作者 陈龙 孙海鑫 付浩然 张红兵 康哲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0-96,共7页
为了解决长压短抽通风方式下传统抽风口集尘效果不适应掘进速度快、产尘量大的工作面集尘需求等问题,提出设计抽风筒集尘口装置及系统布局,以降低快掘面高粉尘危害和污染等隐患。利用Fluent建立集尘系统的粉尘场有限元模型,分析单集尘... 为了解决长压短抽通风方式下传统抽风口集尘效果不适应掘进速度快、产尘量大的工作面集尘需求等问题,提出设计抽风筒集尘口装置及系统布局,以降低快掘面高粉尘危害和污染等隐患。利用Fluent建立集尘系统的粉尘场有限元模型,分析单集尘参数对粉尘场影响并确定参数取值范围,设计二次回归正交试验,建立司机和人行道呼吸带粉尘质量浓度双目标优化模型,采用NSGA-Ⅱ算法求解模型。以陕西某矿快掘面为研究对象,求解得到该集尘布局下最佳集尘参数方案。搭建集尘系统试验平台来测试最佳集尘参数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测试值和预测值误差小于8%,优化后的司机处粉尘质量浓度和人行道呼吸带平均粉尘质量浓度分别降低79.3%,58.7%,证明优化模型准确且有效。研究结果可为实现快掘面空气净化目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掘面 集尘口 二次回归正交 双目标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癌双孔免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术的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
4
作者 刘翔 朱巧俐 杜璐迪 《健康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328-332,共5页
目的观察双孔免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术与开放甲状腺癌根治术对患者炎症应激反应、美学效果的影响,并分析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98例甲状腺癌患者中,采用开放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者(对照组)和采用双孔免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术... 目的观察双孔免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术与开放甲状腺癌根治术对患者炎症应激反应、美学效果的影响,并分析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98例甲状腺癌患者中,采用开放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者(对照组)和采用双孔免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术治疗者(观察组)各49例,统计并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状况、炎症因子水平、美学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引流液量均高于对照组;2组治疗第3天的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美容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98例甲状腺癌患者中有14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5岁、肿瘤最长直径≥2 cm、术前PCT水平高均为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相较于开放甲状腺癌根治术,双孔免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术可降低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且美容效果更好;45岁以上、肿瘤最长直径2 cm以上和术前PCT水平高的患者易发生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孔免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术 甲状腺癌 炎症 美学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源外析原理与拟功率平衡原理及双端口网络等效原理
5
作者 朱明 朱嘉慧 《电工技术》 2024年第19期5-16,共12页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合称戴诺定理,是电路原理中最重要的定理之一,也是求解电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但戴诺定理仅适用于单端口网络。分析总结了实电路和复电路的基本原理,对端口网络进行了完整分类、对双端口网络参数表达进行了分析研究...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合称戴诺定理,是电路原理中最重要的定理之一,也是求解电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但戴诺定理仅适用于单端口网络。分析总结了实电路和复电路的基本原理,对端口网络进行了完整分类、对双端口网络参数表达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含激端口网络的反激去激原理和电源外析原理,梳理了平稳电路的拟功率平衡原理和互易性原理,并提出了平稳电路无激双端口网络与含激双端口网络的紧致等效原理,有助于完善实电路和复电路的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诺定理 反激去激原理 电源外析原理 拟功率平衡原理 紧致等效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循环视阈下花湖机场内陆自由贸易港建设研究
6
作者 范学谦 费轶豪 +1 位作者 李嘉恒 陈诗文 《对外经贸实务》 2024年第8期89-95,共7页
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内陆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对于加快释放内需潜力,畅通国内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花湖机场内陆自贸港的发展机制,分析了其当前形... 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内陆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对于加快释放内需潜力,畅通国内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花湖机场内陆自贸港的发展机制,分析了其当前形势之下进一步发展存在的挑战,并给出相关对策。结论认为,双循环发展格局下花湖机场内陆自贸港建设要考虑多重发展机制的综合作用效果,明确当前内外循环存在的主要风险挑战并有针对性的改进,以充分发挥其在双循环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展开对内陆自由贸易港研究,有利于开辟和联通湖北外贸走向全球的新通道,更好地发挥内陆自由贸易港在促进湖北省外贸高质量,提升物流效率等方面的作用。同时,借此通过分析已有的自由贸易港运营情况和不足之处并结合鄂州花湖地区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之路径,为中国内陆地区外贸经济融入全球贸易体系,推动双循环国策实施落地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 自由贸易港 外贸发展机制 高质量发展 航空产业集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端口直流换流装置及其无源控制仿真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誉繁 李建国 +1 位作者 张雅静 王久和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12,共7页
所研究的三端口换流装置包括电源、储能和负荷3个端口,其中负荷可以直接从电源或储能端口获取电能。首先,建立了欧拉-拉格朗日形式的数学模型,设计了无源控制器,并展开了无源控制PBC(passivitybased control)的仿真研究。PBC策略在非线... 所研究的三端口换流装置包括电源、储能和负荷3个端口,其中负荷可以直接从电源或储能端口获取电能。首先,建立了欧拉-拉格朗日形式的数学模型,设计了无源控制器,并展开了无源控制PBC(passivitybased control)的仿真研究。PBC策略在非线性系统中具有全局稳定性强、对系统参数偏差和外部干扰具有较强的鲁棒性等优点,以PBC理论为基础,论证了该三端口换流装置系统的无源性,通过无源控制和单移相控制的双主动全桥DAB(dual-active-bridge),实现了三端口之间的能量传递,最后给出Matlab/Simulink中的仿真结果,证明了该装置中负荷可以直接从储能端口获取电能并可以安全稳定可靠地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控制 双主动全桥 三端口换流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双端口三电平变换器
8
作者 王贵峰 袁昕 +2 位作者 姜云辉 王建飞 林志芳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7-225,共9页
针对传统背靠背三电平变换器成本高、体积大、结构复杂等问题,文中提出一种新型双端口三电平变换器拓扑,通过器件复用方式减少开关器件数量,优化系统结构。首先,详细分析所提新型拓扑的工作原理,给出单相桥臂的6种有效开关状态、电流流... 针对传统背靠背三电平变换器成本高、体积大、结构复杂等问题,文中提出一种新型双端口三电平变换器拓扑,通过器件复用方式减少开关器件数量,优化系统结构。首先,详细分析所提新型拓扑的工作原理,给出单相桥臂的6种有效开关状态、电流流通路径及对应双端口输出电平,并对各开关器件的电压应力进行分析。其次,研究并设计一种适用于该新型拓扑的载波层叠脉宽调制策略,加入直流偏移量以避免调制波重合产生的影响。然后,进一步分析该策略在同频与异频工作模式下的调制度范围、相角差约束等关键问题,给出各工作模式下直流偏移量选取原则及两端口调制度约束范围。最后,基于DSP-FPGA-Typhoon HIL 402实验平台对不同工作模式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实现所提新型拓扑双端口电压电流稳定输出的前提下,加入直流偏移量的载波层叠脉宽调制策略使得变换器输出的电能质量良好,谐波含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器 双端口 载波层叠脉宽调制 直流偏移 调制度 电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异步双端口RAM芯片原型验证研究
9
作者 巩京爽 靳旭 +2 位作者 武方达 林子明 刘光宇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2024年第9期21-25,38,共6页
为保证芯片功能符合预期,提高流片成功率,异步双端口RAM芯片设计在流片前进行充分的功能验证,其中FPGA原型验证能够重现芯片的实际工作环境,以此验证芯片设计的有效性。基于FPGA的异步双端口RAM芯片原型验证根据芯片定义,选择使用Intel... 为保证芯片功能符合预期,提高流片成功率,异步双端口RAM芯片设计在流片前进行充分的功能验证,其中FPGA原型验证能够重现芯片的实际工作环境,以此验证芯片设计的有效性。基于FPGA的异步双端口RAM芯片原型验证根据芯片定义,选择使用Intel公司的10M40DCF256FPGA为核心硬件搭建FPGA原型验证平台,在平台上通过完成从ASIC到FPGA的代码移植实现芯片原型,然后根据设计需求编写测试程序实现对该芯片的FPGA原型验证。测试结果均符合预期,表明异步双端口RAM芯片的功能符合设计需求,避免项目时间和资金成本的额外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双端口RAM芯片 FPGA 原型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轨打磨车数据传输系统改进方案
10
作者 曾海林 《铁道技术监督》 2024年第11期47-54,共8页
为了解决原钢轨打磨车数据传输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偶发控制指令传输异常问题,全面梳理原系统软硬件设计原理。通过分析现场多辆车、多次作业的记录仪数据,采用实验室模拟故障的方法,定位问题根源,提出增加硬件中断控制功能、优化双口RAM... 为了解决原钢轨打磨车数据传输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偶发控制指令传输异常问题,全面梳理原系统软硬件设计原理。通过分析现场多辆车、多次作业的记录仪数据,采用实验室模拟故障的方法,定位问题根源,提出增加硬件中断控制功能、优化双口RAM数据握手协议和CAN总线数据收发协议的改进方案。经过实验室测试及现场装车应用,充分验证了改进方案的可行性,大大提升了原数据传输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打磨车 数据传输 双口RAM CAN总线 改进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ESim的双可变节流口控先导安全阀动态特性分析
11
作者 刘丽丽 李优 廖瑶瑶 《液压气动与密封》 2024年第11期16-22,共7页
我国煤炭行业开采技术不断升级,大采高液压支架也在迅猛发展,对液压支架抗冲击地压强度特性的要求大幅增加。安全阀是液压支架抵抗冲击的关键部件,发挥着过载保护作用,因此,分析安全阀的动态特性对保障煤炭安全开采至关重要。针对现有... 我国煤炭行业开采技术不断升级,大采高液压支架也在迅猛发展,对液压支架抗冲击地压强度特性的要求大幅增加。安全阀是液压支架抵抗冲击的关键部件,发挥着过载保护作用,因此,分析安全阀的动态特性对保障煤炭安全开采至关重要。针对现有先导式安全阀存在的响应速度较慢的问题,采用A型液压半桥原理,提出一种双可变节流口控先导安全阀。根据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在AMESim软件中搭建该安全阀的液压支架卸载回路模型,仿真得到安全阀压力上升时间为2 ms,稳态溢流时压力为49 MPa,压力超调率为29.5%,流量为1172 L/min,卸荷时间为19 ms。在液压支架卸载回路模型中,通过调整液压支架立柱伸出高度和动载冲击力,进一步分析其对安全阀卸载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阀 双可变节流口 AMESIM仿真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有源桥型电力电子变压器电磁暂态实时低耗等效模型
12
作者 高晨祥 林丹颖 +3 位作者 韩林洁 冯谟可 许建中 李彬彬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5-206,共12页
电力电子变压器(PET)是柔性直流配电网中电能变换的关键设备。受仿真资源限制,现有PET电磁暂态(EMT)实时仿真规模较小,无法满足大容量系统硬件在环测试与快速仿真需求。文中提出一种双有源桥(DAB)型PET实时低耗等效建模算法。首先,深入... 电力电子变压器(PET)是柔性直流配电网中电能变换的关键设备。受仿真资源限制,现有PET电磁暂态(EMT)实时仿真规模较小,无法满足大容量系统硬件在环测试与快速仿真需求。文中提出一种双有源桥(DAB)型PET实时低耗等效建模算法。首先,深入挖掘了DAB高频链端口解耦模型的二值输入导纳特性,并从数值分析与物理意义两个层面进行了阐述。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具有N+1特性的PET高频链端口解耦模型。其次,提出了基于有限存储的低内存占用EMT解算方案、紧凑型低延时仿真框架、分组并行流水线计算硬件实现方案,降低了所提等效模型在实时仿真中对存储内存、计算时钟和硬件资源的需求。最后,在RT-LAB中完成了基于Verilog语言的250 ns实时低耗等效仿真模型开发,并进行了所建模型仿真精度和资源利用率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暂态实时仿真 电力电子变压器 双有源桥 高频链端口解耦 低资源消耗 R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集成滤波器和天线的低剖面双功能射频器
13
作者 郭庆毅 吕润聪 +2 位作者 聂士峰 郭日耀 何文龙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0-65,共6页
文中介绍了一种低剖面的双端口射频器件,它集成了一个二阶滤波器和双极化天线。文中采用选择性耦合技术来抑制谐振器的谐波,从而为滤波器提供宽阻带。同时,谐振器本身作为馈线,为一个贴片天线提供了双极化辐射,而不会占用额外的器件面... 文中介绍了一种低剖面的双端口射频器件,它集成了一个二阶滤波器和双极化天线。文中采用选择性耦合技术来抑制谐振器的谐波,从而为滤波器提供宽阻带。同时,谐振器本身作为馈线,为一个贴片天线提供了双极化辐射,而不会占用额外的器件面积。天线的工作频率位于滤波器的第二谐波频率点。由于采用选择性耦合技术,谐波模式不会影响天线的性能,这意味着天线和滤波器的工作频率比可以扩展。为了验证该设计方案,文中制作并测试了所提出的双端口射频器件。实验结果表明,该器件在1.81 GHz处作为双极化天线工作,同时在0.9 GHz处作为滤波器工作。在天线功能方面,水平和垂直极化状态下的测量峰值增益分别为5.5 dBi和5.8 dBi。两种极化状态之间的辐射性能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在滤波器功能方面,它的工作频率位于0.8 GHz,具有高选择性和宽阻带(0.9 GHz~2.0 GHz)的特性。该器件的总剖面为2.5 mm。基于以上性能,所提出的射频器件可以为未来低剖面、高集成度的通信系统设计提供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端口射频器件 双极化天线 二阶滤波器 低剖面 选择性耦合 宽带阻带 工作频率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载荷能力在线定值 被引量:19
14
作者 梁立凯 韩学山 +1 位作者 王艳玲 孔令元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9-284,共6页
为了对运行条件下的输电线路载荷能力进行在线定值,考虑系统的整体性,并体现环网中并行流对线路载荷能力的影响,建立了基于双端口诺顿等值的输电线路送受端系统双端电源等值模型,依据状态估计信息实现在线跟踪等值参数,进而实施输电线... 为了对运行条件下的输电线路载荷能力进行在线定值,考虑系统的整体性,并体现环网中并行流对线路载荷能力的影响,建立了基于双端口诺顿等值的输电线路送受端系统双端电源等值模型,依据状态估计信息实现在线跟踪等值参数,进而实施输电线路载荷能力在线定值的分析和计算。结合山东电网220kV线路,对输电线路载荷能力在线定值进行验证性分析,证明了模型和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路载荷 双端口诺顿等值 在线跟踪 在线定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口RAM的高速大容量气溶胶空气动力学粒径信息提取 被引量:10
15
作者 朱传雨 刘建国 +2 位作者 陆亦怀 黄书华 桂华侨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168-2173,共6页
在气溶胶空气动力学粒谱仪系统研制中,为了满足高速、实时采集和存储大量信息的需要,提出了利用双口RAM内存芯片CY7C028作为数据共享存储器,给出双口RAM与CPLD和单片机之间的硬件接口电路和软件流程,实现CPLD和单片机之间的高速大容量通... 在气溶胶空气动力学粒谱仪系统研制中,为了满足高速、实时采集和存储大量信息的需要,提出了利用双口RAM内存芯片CY7C028作为数据共享存储器,给出双口RAM与CPLD和单片机之间的硬件接口电路和软件流程,实现CPLD和单片机之间的高速大容量通信,有效地提取了气溶胶粒子空气动力学粒径信息。该存储器容量高达32768道,每道可计数65535个粒子,操作速度在ns量级。该存储器已成功应用于空气动力学粒谱仪,完全满足仪器连续、实时、在线监测时对存储速度和容量的要求,工作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空气动力学粒径 双口RAM CY7C0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连接WSN与Internet的多核嵌入式网关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7
16
作者 赵海 邵士亮 +1 位作者 朱剑 张宽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5-68,共4页
针对Internet与WSN这两种网络协议转换时网关的传输带宽受限问题,设计了一种多核嵌入式网关.使用双口RAM存储器CY7C026作为公共存储区域、ATmega128(L)单片机作为处理器模块、RTL8019AS网络控制器作为网卡模块、CC2420射频收发芯片作为... 针对Internet与WSN这两种网络协议转换时网关的传输带宽受限问题,设计了一种多核嵌入式网关.使用双口RAM存储器CY7C026作为公共存储区域、ATmega128(L)单片机作为处理器模块、RTL8019AS网络控制器作为网卡模块、CC2420射频收发芯片作为无线通信模块;采用具有精简网络协议栈的Nut/OS实时操作系统作为软件平台.通过多个处理器并行处理数据方式,最终实现Internet与WSN无缝连接.实验表明,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并有效地提高传输带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关 处理器 双口RAM 无线传感器网络 INTER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激光雷达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被引量:8
17
作者 辛文辉 李仕春 +3 位作者 华灯鑫 宋跃辉 狄慧鸽 周智荣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67-971,共5页
为了对激光雷达的回波信号进行采集,设计了一款基于FPGA的高速数据采集、预处理系统.该系统以FPGA内嵌DRAM作为存储器,以同步有限状态机作为控制方式,可在1kHz的外触发信号激励下,以20MHz的采集频率采集数据,并可在不丢失脉冲的情况下,... 为了对激光雷达的回波信号进行采集,设计了一款基于FPGA的高速数据采集、预处理系统.该系统以FPGA内嵌DRAM作为存储器,以同步有限状态机作为控制方式,可在1kHz的外触发信号激励下,以20MHz的采集频率采集数据,并可在不丢失脉冲的情况下,对采集到的4 096个数据点进行5 000次以上的对应点累加平均(滤除背景噪音).设计完成的数据采集系统已应用于一台米散射激光雷达系统中,达到了30km探测距离、7.5m时空分辨率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回波信号 高速数据采集 同步状态机 双端口R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放回采工艺参数实测及采放工艺优选
18
作者 赵宇星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9期187-188,257,共3页
为解决综放回采工艺所存在的顶煤损失率较高的问题,以82203综采工作面为例开展研究,在对其现场条件及顶底板条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得出综放回采工艺可适用于82203工作面,并对现场工艺参数进行实测,对两采一放双轮顺序放煤工艺... 为解决综放回采工艺所存在的顶煤损失率较高的问题,以82203综采工作面为例开展研究,在对其现场条件及顶底板条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得出综放回采工艺可适用于82203工作面,并对现场工艺参数进行实测,对两采一放双轮顺序放煤工艺中的放煤口数目和割煤速度进行优选,得出了适用于82203综采工作面的最佳开采方式和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采一放双轮顺序开采 放煤口数目 割煤速度 放煤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通讯控制单元的设计 被引量:7
19
作者 温阳东 吴丽娟 黄曼青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96-199,共4页
介绍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通讯单元的功能实现和硬软件设计思想。该通讯单元能实现与调度控制中心或就地监控系统的接口功能 ,满足远动要求 ,并对 CDT远动规约作了简要介绍。由于该通讯单元采用双 CPU结构 ,使所有的数据交换并行进行 ... 介绍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通讯单元的功能实现和硬软件设计思想。该通讯单元能实现与调度控制中心或就地监控系统的接口功能 ,满足远动要求 ,并对 CDT远动规约作了简要介绍。由于该通讯单元采用双 CPU结构 ,使所有的数据交换并行进行 ,因此系统通信速度快。整个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满足了变电站无人值班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监测控制 双端口RAM 综合自动化系统 通讯单元 设计 数据通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四足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6
20
作者 苏晓东 罗庆生 +1 位作者 李华师 孙祥溪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19,共4页
针对某仿生四足机器人的运动特点和功能要求,采用多个微控制器组建了一种结合了分层式控制系统和分布式控制系统优势的复合式控制系统。设计了以决策控制器、步态生成器和执行驱动器构成的三层式硬件系统及相应的外设接口,并采用模块化... 针对某仿生四足机器人的运动特点和功能要求,采用多个微控制器组建了一种结合了分层式控制系统和分布式控制系统优势的复合式控制系统。设计了以决策控制器、步态生成器和执行驱动器构成的三层式硬件系统及相应的外设接口,并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开发了相应的系统软件。从而构成了一套体积小、功耗低、集成度高、实时性好的硬件控制系统平台。在该控制系统中,通信模块应用双口RAM技术及CAN总线网络实现各层之间实时有效的信息传递。最后,分别进行了CAN总线通信测试实验和电机控制性能测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工作性能稳定、信息读取可靠、动态响应快捷,能够很好地满足仿生四足机器人的运动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四足机器人 控制系统 CAN总线 双口R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