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2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典和对偶共结果效应对前景集结果区间的依赖性:基于概率权重的视角
1
作者 李春好 刘荣媛 刘远豪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8-414,I0005,I0006,共19页
已有研究发现经典共结果效应在窄前景集结果区间不出现,因而认为此时个体的决策行为符合期望效用理论(EUT)。但是,经典共结果效应不出现并不意味着违背EUT的对偶共结果效应也不出现。此外,相关研究普遍采用特定概率水平,未考察概率变化... 已有研究发现经典共结果效应在窄前景集结果区间不出现,因而认为此时个体的决策行为符合期望效用理论(EUT)。但是,经典共结果效应不出现并不意味着违背EUT的对偶共结果效应也不出现。此外,相关研究普遍采用特定概率水平,未考察概率变化后经典共结果效应是否出现。鉴于此,通过逻辑递进的两项实验探究了三个问题。其一,对偶共结果效应在窄前景集结果区间是否出现以及前景集结果区间变化对其有何影响。其二,概率变化后,经典共结果效应在窄前景集结果区间是否出现。其三,前景集结果区间对两类共结果效应的影响机理。结果发现:(1)对偶共结果效应在窄前景集结果区间不仅存在,且相较于宽前景集结果区间显著增强;(2)相较于宽前景集结果区间,经典共结果效应在窄前景集结果区间显著减弱,但仍然存在;(3)前景集结果区间通过改变个体对客观概率的风险感知(即概率权重)影响两类共结果效应。上述发现不仅驳斥了EUT适用于窄前景集结果区间的观点,揭示了决策偏好对前景集结果区间的依赖性,还从概率权重依赖前景集结果区间的视角为发展累积前景理论等非期望效用理论提供了实证依据。从实践方面,实验发现也为盲盒销售的产品设计及其调整提供了管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决策 共结果效应 对偶共结果效应 前景集结果区间 概率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简支梁桥地震响应与损伤分析
2
作者 韩建平 柴文阳 +1 位作者 石岩 刘云帅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1-262,280,共13页
为探究简支梁桥在近断层脉冲地震动作用下的地震响应特征和损伤情况,采用单一函数解析模型模拟近断层地震动中的低频脉冲成分,并与实测地震动滤波后得到的高频成分相叠加,合成得到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作为输入;以一座4跨简支梁桥为原型,... 为探究简支梁桥在近断层脉冲地震动作用下的地震响应特征和损伤情况,采用单一函数解析模型模拟近断层地震动中的低频脉冲成分,并与实测地震动滤波后得到的高频成分相叠加,合成得到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作为输入;以一座4跨简支梁桥为原型,建立有限元数值模型,通过非线性地震反应时程分析,系统研究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断层距、矩震级、脉冲次数和合成地震动的高频成分等对简支梁桥桥墩的墩顶位移和损伤状态、主梁的位移和碰撞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地震动低频成分是脉冲峰值的主要影响因素,简支梁桥的地震响应强烈程度主要由地震动中的低频脉冲成分决定;(2)在地震动的矩震级较小时,由于单次脉冲的峰值大于多次反复脉冲,简支梁桥的地震响应更加明显;反之,桥梁在多次反复的脉冲作用下地震响应更大;(3)地震动中高频成分对结构的地震响应影响较小,但会影响桥梁的峰值和残余位移,其影响亦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断层地震动 脉冲效应 人工合成地震动 双柱式排架墩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icient degradation of organic pollutants by S-NaTaO_(3)/biochar under visible light and the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a permonosulfate-based dual-effect catalytic system 被引量:1
3
作者 Yuehui Tai Jinlong Sun +6 位作者 Haoran Tian Fuyue Liu Boyu Han Wei Fu Zhangpei Liu Xiuye Yang Qifeng Liu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3期388-400,共13页
Removing large concentrations of organic pollutants from water efficiently and quickly under visible light is essential to developing photocatalytic technology and improving solar energy efficiency.This study used a s... Removing large concentrations of organic pollutants from water efficiently and quickly under visible light is essential to developing photocatalytic technology and improving solar energy efficiency.This study used a simple hydrothermal method to prepare a non-metallic,S-doped NaTaO_(3)(S-NTO) photocatalyst,which was then loaded onto biochar (BC) to form a S-NTO/BC composite photocatalyst.After uniform loading onto BC,the S-NTO particles transformed from cubic to spherical.The photogenerated electron-hole pair recombination probability of the composite photocatalyst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NTO particles.The light absorption range of the catalyst was effectively widened from 310 nm UV region to visible region.In addition,a dual-effect catalytic system was constructed by introducing peroxymonosulfate (PMS) into the environment of the pollution to be degraded.The Rhodamine B,Methyl Orange,Acid Orange 7,tetracycline,and ciprofloxacin degradation efficiency at 40 mg/L reached 99.6%,99.2%,84.5%,67.1%,and 70.7%,respectively,after irradiation by a 40 W lamps for 90 min.The high-efficiency visible-light catalytic activity of the dual-effect catalytic system was attributed to doping with non-metallic sulfur and loading of catalysts onto BC.The development of this dual-effect catalytic system provides new ideas for quickly and efficiently solving the problem of high-concentration organic pollution in aqueous environments,rationally and fully utilizing solar energy,and expanding the application of photocatalytic technology to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aO_(3) S-doped BIOCHAR Photocatalytic Permonosulfate dual-effect catalytic system
原文传递
不同木霉菌对辣椒炭疽病的抑菌效果研究
4
作者 辛怿如 张锦添 +3 位作者 牟晋华 张鑫 孔维府 郭彩霞 《陕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79-83,共5页
采用平板对峙试验研究哈茨木霉菌叶部型G-41和棘孢木霉菌对辣椒炭疽病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哈茨木霉菌叶部型G-41与辣椒炭疽病菌对峙培养到第9天,抑菌率达到最高,为28.4%,棘孢木霉菌与辣椒炭疽病菌对峙培养到第8天,抑菌率达到最高,为76.... 采用平板对峙试验研究哈茨木霉菌叶部型G-41和棘孢木霉菌对辣椒炭疽病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哈茨木霉菌叶部型G-41与辣椒炭疽病菌对峙培养到第9天,抑菌率达到最高,为28.4%,棘孢木霉菌与辣椒炭疽病菌对峙培养到第8天,抑菌率达到最高,为76.9%,两种木霉菌对辣椒炭疽病菌都有抑制作用,棘孢木霉菌抑菌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霉菌 辣椒炭疽病菌 抑制作用 对峙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市场化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赋能效应和机制检验 被引量:1
5
作者 梁雁茹 徐建中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27,共5页
文章基于动态能力理论,以2015—2022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探讨了数据要素市场化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赋能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市场化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具有赋能效应,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动态... 文章基于动态能力理论,以2015—2022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探讨了数据要素市场化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赋能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市场化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具有赋能效应,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动态能力在数据要素市场化与企业新质生产力之间发挥机制作用;数据要素市场化对东部和西部地区企业新质生产力的赋能效应比中部地区更明显,对非国有企业新质生产力的赋能效应比国有企业更明显,对战略性新兴企业新质生产力的赋能效应强于非战略性新兴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市场化 新质生产力 赋能效应 动态能力 双重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消费者异质性和在线购物信任度的双渠道公益营销决策
6
作者 吴传良 田中俊 陈静 《管理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5-189,共15页
当制造商在实体和网络两个渠道销售同质产品时,实体和网络间会产生渠道竞争。相关主体在网络渠道实施公益营销可以提升消费者的在线购物信任度从而增强网络渠道产品竞争力。公益营销的成功实施离不开异质性消费者(亲社会和非亲社会消费... 当制造商在实体和网络两个渠道销售同质产品时,实体和网络间会产生渠道竞争。相关主体在网络渠道实施公益营销可以提升消费者的在线购物信任度从而增强网络渠道产品竞争力。公益营销的成功实施离不开异质性消费者(亲社会和非亲社会消费者)中亲社会消费者产生的温情效应。温情效应的产生影响了产品定价。网络渠道可通过决策单位捐赠金额的大小改变温情效应的强度。本文以一个制造商和一个实体分销商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Stackelberg动态博弈模型研究消费者异质性和在线购物信任度对双渠道供应链公益营销决策的影响问题。研究表明:制造商在网络渠道实施公益营销加剧了渠道之间的竞争。当温情效应较大时,网络渠道可以利用公益营销,采用定高价的方式仅服务于亲社会消费者,高价产生的边际收益增加足以弥补放弃非亲社会消费者转移至实体分销渠道的利润损失;当温情效应较小时,网络渠道应该兼顾两种异质性消费者,且与不实施公益营销时相比,制造商利润以及社会福利都会增加;捐赠总金额随着消费者在线购物信任度的提高先减少后增加,当温情效应较小时,单位捐赠金额与亲社会消费者比例以及公益营销偏好程度有关,而当温情效应较大时,单位捐赠金额只与公益营销偏好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营销 消费者异质性 信任度 双渠道 温情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裂隙土质隧道降雨入渗双通道渗流模型
7
作者 邱军领 贾玎 +2 位作者 赖金星 唐琨杰 强磊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8-558,共11页
通过含单一裂隙土层局部渗流性态分析中得到的现象和结果,提出双通道渗流模型理论。基于阶跃函数推导了降雨诱发渗流的边界条件及其转换公式,以既有文献中的降雨入渗模型为基础,讨论了阶跃函数过渡区长度的设定,结果发现过渡区长度为4或... 通过含单一裂隙土层局部渗流性态分析中得到的现象和结果,提出双通道渗流模型理论。基于阶跃函数推导了降雨诱发渗流的边界条件及其转换公式,以既有文献中的降雨入渗模型为基础,讨论了阶跃函数过渡区长度的设定,结果发现过渡区长度为4或8个单位时,计算结果较为准确。应用上述结果,通过COMSOLMultiphysics多物理场耦合方法模拟了双通道渗流效应,并探究降雨入渗情况下含裂隙土体的隧道围岩变形特征。同时根据可能影响隧道降雨入渗变形特征的因素包括裂隙位置、降雨强度、裂隙宽度进行多因素影响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降雨时间的增长,近裂隙一侧隧道拱顶沉降和上部水平位移值明显高于远裂隙侧;裂隙宽度越大,降雨入渗扩展越快,隧道产生的位移越大。对比2 mm裂隙宽度的拱顶沉降和上部水平位移,隧道上方存在8 mm宽度裂隙时,拱顶沉降最大值达328 mm,增幅达6.5%,上部水平位移最大值为26 mm,增幅达44%;降雨强度则对隧道围岩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裂隙土质隧道 降雨入渗 双通道渗流效应 阶跃函数 变形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阻尼模型调谐质量阻尼器在随机激励下的减震性能研究
8
作者 向越 谭平 +1 位作者 贺辉 陈倩敏 《工程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3-115,共13页
该文提出黏滞阻尼与滞变阻尼共同作用的双阻尼模型调谐质量阻尼器(Dual Damping Tuned Mass Damper,DD-TMD),并对白噪声作用下DD-TMD进行减震优化研究。讨论了DD-TMD的构成、优势和应用范围,并总结了DD-TMD的力学机理。提出适用于DD-TMD... 该文提出黏滞阻尼与滞变阻尼共同作用的双阻尼模型调谐质量阻尼器(Dual Damping Tuned Mass Damper,DD-TMD),并对白噪声作用下DD-TMD进行减震优化研究。讨论了DD-TMD的构成、优势和应用范围,并总结了DD-TMD的力学机理。提出适用于DD-TMD的H_(2)优化方法,并通过数值寻优得到了最优参数和基于稳定区域的DD-TMD参数优化方法。此外,通过DD-TMD的H_(2)优化方法进一步得到了DD-TMD的等效附加黏滞阻尼比,为工程设计奠定应用基础。以变摩擦摆式调谐质量阻尼器(Variable Friction Pendulum Tuned Mass Damper,VFP-TMD)为DD-TMD的实际应用算例,通过20条地震波检验所提出的优化方法对地震激励的减震性能影响。结果表明:H_(2)优化下的DD-TMD可以提供与常规黏滞阻尼TMD相当的控制效果。采用DD-TMD可以通过随机理论成功模拟与常摩擦阻尼等效的黏滞阻尼,并为带有初始摩擦的VFP-TMD提供有效可靠的优化设计方法。相较于前人所做的数值寻优方法,按照DD-TMD模型优化的VFP-TMD可以提供更加优异的减震控制效果且阻尼耗能能力提高了1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减震控制 调谐质量阻尼器 双阻尼模型 H2优化 等效附加黏滞阻尼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基建和创新型产业促进政策如何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和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的政策效应
9
作者 张梦雨 马晓钰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共21页
促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创新型产业发展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两大政策着力点。以“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和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为准自然实验样本,采用2011—2021年275个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多期双重差分检验,结果发现:“宽带中国”示范... 促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创新型产业发展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两大政策着力点。以“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和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为准自然实验样本,采用2011—2021年275个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多期双重差分检验,结果发现:“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双试点都显著促进了试点城市新质生产力发展,其中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的政策效应大于“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的政策效应,双试点的政策效应大于单试点的政策效应,先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后“宽带中国”示范比先“宽带中国”示范后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的政策效应更强;两种单试点和双试点都能够通过促进经济集聚和技术创新两条路径来提升新质生产力水平,且对非资源型城市、中心城市、大城市、经济增长目标软约束和未加码城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强。因此,应重视不同政策之间的协同效应,优化政策组合,合理安排政策实施顺序,推动经济高质量集聚和突破性技术创新,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双试点 政策协同效应 经济集聚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罗非班联合双抗疗法治疗急性进展性前循环脑梗死的疗效
10
作者 吴亚平 王万华 +4 位作者 张炎 梁达 刘其锋 刘媛媛 缪桂华 《临床合理用药》 2025年第2期27-30,34,共5页
目的观察急性进展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通过替罗非班联合双抗疗法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49例急性进展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替罗非班联合双抗组(n=75)... 目的观察急性进展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通过替罗非班联合双抗疗法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49例急性进展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替罗非班联合双抗组(n=75)和常规双抗组(n=74)。替罗非班联合双抗组采用替罗非班联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常规双抗组采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7 d后、治疗2周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人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治疗3个月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情况,治疗前、治疗2 d后血小板计数(PLT),治疗前、治疗2周后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治疗2周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7 d、2周后,2组NIHSS评分及Lp-PLA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替罗非班联合双抗组低于常规双抗组(P<0.05或P<0.01)。治疗3个月后,替罗非班联合双抗组mRS评分为≤2分的比例高于常规双抗组(χ^(2)=18.935,P<0.001)。治疗2 d后,2组PLT均低于治疗前,且替罗非班联合双抗组低于常规双抗组(P<0.01)。治疗2周后,2组PT均较治疗前延长,且替罗非班联合双抗组长于常规双抗组(P<0.01),2组TT及APTT与治疗前比较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联合双抗组与常规双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00%vs.54.05%,χ^(2)=0.546,P=0.460)。结论急性进展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在临床通过替罗非班联合双抗疗法治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预后,降低Lp-PLA2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进展性前循环脑梗死 替罗非班注射液 双抗疗法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农业碳排放驱动因素与脱钩效应研究
11
作者 樊祖洪 王阳 +3 位作者 吴卫 覃达 杨贵洁 张繁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64-69,81,共7页
以贵州省为例,从农资投入、作物种植、秸秆焚烧、畜禽养殖4个方面选取35种碳源,构建农业碳排放指标体系,运用碳排放因子法、LMDI模型、Tapio脱钩模型探究贵州省2006—2022年农业碳排放的时序特征、驱动因素及其与经济发展的脱钩效应。... 以贵州省为例,从农资投入、作物种植、秸秆焚烧、畜禽养殖4个方面选取35种碳源,构建农业碳排放指标体系,运用碳排放因子法、LMDI模型、Tapio脱钩模型探究贵州省2006—2022年农业碳排放的时序特征、驱动因素及其与经济发展的脱钩效应。结果表明:2006—2022年,贵州省农业碳排放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V”型变化趋势,碳排放强度呈下降态势,农业碳排放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畜禽养殖、农资投入、作物种植、秸秆焚烧;农业生产效率、农业产业结构、地区产业结构和农村人口规模为农业碳排放的负向驱动因素,其中农业生产效率和地区产业结构是农业碳排放减少的主要因素;地区经济水平和城镇化率为农业碳排放的正向驱动因素,其中地区经济水平是农业碳排放增加的主导因素;贵州省农业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总体向好,脱钩状态从弱脱钩向强脱钩转变。未来,贵州省需从农业科技投入、产业结构优化、低碳宣传教育等方面采取有力举措,推进农业低碳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碳排放 驱动因素 脱钩效应 “双碳”目标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保偏光纤的双参量单臂游标传感器
12
作者 刘东梅 王孙德 +3 位作者 陈博文 陈严 郑佳伟 王天枢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26,共8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四模光纤(FMF)和保偏光纤(PMF)的折射率、温度双参量传感器。该传感器由保偏光纤内两个马赫-曾德尔干涉腔正交级联,利用两个干涉腔自由光谱范围相近产生游标效应,显著提高折射率和温度灵敏度。单臂结构保证了参考腔和传... 提出了一种基于四模光纤(FMF)和保偏光纤(PMF)的折射率、温度双参量传感器。该传感器由保偏光纤内两个马赫-曾德尔干涉腔正交级联,利用两个干涉腔自由光谱范围相近产生游标效应,显著提高折射率和温度灵敏度。单臂结构保证了参考腔和传感腔处于相同的环境中,能够消除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干扰,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在1.335 0~1.371 0的折射率范围内,折射率灵敏度为691.194 nm/RIU,线性度为0.995;在30~90℃的温度范围内,温度灵敏度为-829 pm/℃,线性度为0.997。该传感器仅有17.54 cm,具有结构紧凑、制作简单、高灵敏度和低成本等特点,在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标效应 偏振模式 马赫-曾德尔干涉 双参量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双驴头抽油机安全风险情况分析
13
作者 杜帆 付荣 +3 位作者 胡芳芳 李皓玥 郭敏 刘洋 《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 2025年第1期49-53,I0003,共6页
加强油田双驴头抽油机的安全管理,既是当前严峻安全形势下的必然要求,也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体现。针对目前油田双驴头抽油机的运行状况,剖析抽油机结构本体风险以及在运行过程中的故障类型,运用FMECA分析法,划分双驴头抽油... 加强油田双驴头抽油机的安全管理,既是当前严峻安全形势下的必然要求,也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体现。针对目前油田双驴头抽油机的运行状况,剖析抽油机结构本体风险以及在运行过程中的故障类型,运用FMECA分析法,划分双驴头抽油机的结构功能,对双驴头抽油机风险部位可能发生的失效模式进行分析,对潜在失效原因及现有的安全保护措施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得出双驴头抽油机应逐步淘汰、更换。针对目前尚在使用的双驴头抽油机,提出了设备改造及安全防护建议,以探求降低双驴头抽油机各部件的风险等级的有效措施,为油田企业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驴头抽油机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 风险评估 失效模式 技术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源CT电子密度/有效原子序数(Rho/Z)在孤立性肺结节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梅萍 兰长青 王洁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双能量技术电子密度/有效原子序数(Rho/Z)在孤立性肺结节中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130例双能量平扫及增强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其中恶性组68例,良性组62例,利用Rho/Z应用程序对平扫及增强静脉期图像进...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双能量技术电子密度/有效原子序数(Rho/Z)在孤立性肺结节中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130例双能量平扫及增强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其中恶性组68例,良性组62例,利用Rho/Z应用程序对平扫及增强静脉期图像进行评估,记录参数Rho、Z和双能量指数(DEI)值,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对于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以评估其诊断效能。结果:平扫时,恶性组Rho (31.1±22.33)HU明显高于良性组(24.69±20.91)HU,两组之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3<0.05),Z与DEI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静脉期,恶性组Rho (35.3±20.85)HU明显高于良性组(24.73±17.93)HU,两组之间可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0.05),Z与DEI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的鉴别诊断中,平扫及增强静脉期Rho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2、0.696。结论:DSCT双能量技术Rho/Z有一定特征,有助于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电子密度 有效原子系数 双能量指数 肺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行“双碳”政策感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雪峰 王星 +1 位作者 袁贵博 玄兆辉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2-141,共10页
科技创新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支撑,如何充分调动企业科技创新的主观能动性则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文本计量方法测算上市公司的同行“双碳”政策感知,定量分析同行“双碳”政策感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对这种溢出效应... 科技创新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支撑,如何充分调动企业科技创新的主观能动性则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文本计量方法测算上市公司的同行“双碳”政策感知,定量分析同行“双碳”政策感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对这种溢出效应机制进行探索。研究发现:同行的“双碳”政策感知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研发强度、专利申请量和专利获取量;该创新促进效应的重要渠道是“双碳”政策感知在行业与企业间的传递;外部环境、企业性质和行业特征是该创新促进效应的重要调节变量。本文研究结果验证了凝聚绿色低碳转型的行业共识,可以充分调动企业科技创新的主观能动性,并指出激励政策和给予特殊行业补贴的策略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双碳”政策感知 同行效应 企业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温度和时间双重影响的混凝土蠕变模型构建
16
作者 向学敏 文祝 +2 位作者 郭莉梅 徐辉 王楠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94,共8页
为了研究温度对混凝土结构蠕变特性的影响,开展不同温度作用下混凝土三轴蠕变试验,分析了不同温度作用下混凝土结构的轴向蠕变特性。在温度作用下,混凝土的内部损伤与非均匀程度参数有关,建立非均匀程度参数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假定混凝... 为了研究温度对混凝土结构蠕变特性的影响,开展不同温度作用下混凝土三轴蠕变试验,分析了不同温度作用下混凝土结构的轴向蠕变特性。在温度作用下,混凝土的内部损伤与非均匀程度参数有关,建立非均匀程度参数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假定混凝土蠕变模型是关于温度和时间的函数,结合上述损伤变量和微元体强度分布概率模型,建立了考虑温度和时间双重影响的混凝土蠕变模型。基于最小二乘法和试验数据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并采用西原模型对其优越性作进一步验证。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作用下蠕变损伤模型与试验数据的吻合度都较好,且相关性系数在0.95以上,说明了所建立模型的正确性;同时,该模型与试验数据的吻合度要优于西原模型,并且在描述加速蠕变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该理论模型为地下工程中混凝土支护结构的长期变形预测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三轴蠕变 损伤理论 强度分布概率 双重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牌电商的直播模式选择与直播双渠道决策模型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兵 汪怡敏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2024年第4期396-408,共13页
直播带货是当前企业促销的利器。基于博弈论方法,在无粉丝效应和存在粉丝效应两种情况下,构建品牌电商分别引入自营直播和网红主播直播下的两种直播双渠道决策模型,并进行模型求解和数值仿真分析。研究发现:品牌电商引入直播渠道可提升... 直播带货是当前企业促销的利器。基于博弈论方法,在无粉丝效应和存在粉丝效应两种情况下,构建品牌电商分别引入自营直播和网红主播直播下的两种直播双渠道决策模型,并进行模型求解和数值仿真分析。研究发现:品牌电商引入直播渠道可提升总体收益,品牌电商的直播模式选择受到消费者直播渠道偏好、网红主播的佣金率、粉丝规模等因素的影响,两种直播模式下定价和直播营销努力水平受到消费者直播渠道偏好、主播影响力、粉丝规模及佣金率影响,粉丝效应将推升直播模式下的产品售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模式 粉丝效应 双渠道 STACKELBERG博弈 决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绿色金融碳减排效应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周稳海 武晓敏 赵桂玲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8,共12页
绿色金融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研究绿色金融碳减排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利用2008—2020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绿色金融碳减排效应、作用机制和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总维度还... 绿色金融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研究绿色金融碳减排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利用2008—2020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绿色金融碳减排效应、作用机制和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总维度还是分维度,绿色金融均具有显著的碳减排效应,其中绿色投资的碳减排效应最大,绿色证券次之,绿色信贷最小;绿色技术创新对绿色金融碳减排效应具有中介作用,环境规制与金融市场化均增强了绿色金融碳减排效果;东部组、科技发达组和高耗能组相对中西部组、科技欠发达组和低耗能组绿色金融碳减排效应更为明显。因此,进一步加大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实现绿色金融资源高效配置,制定差异化绿色金融政策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碳减排效应 绿色发展 双碳目标 金融市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间接蒸发冷却系统形式的数据中心余热回收利用技术
19
作者 张炳华 郭震 +2 位作者 王舜 陈健 陈建林 《暖通空调》 2025年第2期120-125,共6页
针对数据中心行业间接蒸发冷却空调系统没有可落地的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的现状,分析了间接蒸发冷却空调系统采用余热回收技术存在的难点问题,并给出了2种解决方案。分别采用磁悬浮相变冷却技术及水源热泵技术,对热回风中的余热进行充分回... 针对数据中心行业间接蒸发冷却空调系统没有可落地的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的现状,分析了间接蒸发冷却空调系统采用余热回收技术存在的难点问题,并给出了2种解决方案。分别采用磁悬浮相变冷却技术及水源热泵技术,对热回风中的余热进行充分回收,同时利用建筑结构特点,通过设置独立的余热回收场所,将余热回收与间接蒸发冷却系统实现物理隔离,互不影响,在解决了传统间接蒸发冷却系统余热回收存在的诸多问题的同时,提高了系统制冷冗余安全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 间接蒸发冷却系统 余热回收 电能利用效率(PUE) 节能降耗 “双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环芳烃双效耦合加氢催化剂制备及其加氢性能
20
作者 张君涛 杨婷婷 +3 位作者 唐瑞源 刘凯 罗建玲 张玉玉 《工业催化》 CAS 2024年第3期53-60,共8页
多环芳烃加氢饱和既有利于环境保护,还能促进煤焦油的高效率利用。以煤焦油中(210~360)℃富含2-4环多环芳烃馏分为研究对象,采用加氢饱和催化剂与分子筛催化剂作为双效耦合催化剂,对不同反应条件下煤焦油催化加氢反应性能进行研究。结... 多环芳烃加氢饱和既有利于环境保护,还能促进煤焦油的高效率利用。以煤焦油中(210~360)℃富含2-4环多环芳烃馏分为研究对象,采用加氢饱和催化剂与分子筛催化剂作为双效耦合催化剂,对不同反应条件下煤焦油催化加氢反应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双效耦合催化剂具备分子筛催化剂与加氢饱和催化剂的催化特性,同时具备两者相互作用较小的稳态结构,且其在多环芳烃催化加氢反应中的活性介于分子筛催化剂和加氢饱和催化剂之间;活性金属组分Ni和Mo在催化剂表面分布稳定均匀。各操作条件对多环芳烃加氢性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双效耦合催化剂耦合比为4∶6时,多环芳烃催化加氢性能优于其他耦合比催化剂,在反应温度380℃、氢初压8.0 MPa、反应时间60 min和剂油比5∶100条件下,具有较好的加氢性能。馏分油多次选择性加氢后,饱和分量明显增加,胶质和芳香分量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化学工程 煤焦油 多环芳烃 双效耦合催化剂 催化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