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6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菜型油菜CCDs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1
作者 王琛 刘国梅 +4 位作者 陈畅 张晋龙 姚琳 孙璇 杜春芳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1-170,共10页
【目的】鉴定白菜型油菜(Brassia rapa L.)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carotenoid cleavage dioxygenases, CCDs)基因家族成员,深入了解BrCCD家族基因功能及组织表达特性。【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白菜型油菜CCDs基因家族进行鉴定,... 【目的】鉴定白菜型油菜(Brassia rapa L.)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carotenoid cleavage dioxygenases, CCDs)基因家族成员,深入了解BrCCD家族基因功能及组织表达特性。【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白菜型油菜CCDs基因家族进行鉴定,构建系统发育树,对其染色体分布、基因结构、保守基序、种内共线性及启动子顺式元件进行分析。结合转录组数据和RT-qPCR技术,分析CCDs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在白菜型油菜中鉴定出16个BrCCD基因,划分为6个亚组,不均匀的分布在8条染色体上;共线性分析发现有7对CCDs基因之间存在共线性关系;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CCDs家族成员可能响应生长发育、激素调控、非生物胁迫等多种调控过程。转录组及定量PCR数据分析显示,BrCCD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BrCCD-L基因在花、叶和种子中表达量较高,BrCCD1b在花中表达量较高,其余多在种子和叶中具有较高的表达量。【结论】白菜型油菜基因组中共鉴定出16个CCDs基因,在不同组织中表现出不同的表达模式。BrCCD-L基因与藏红花属CCD2基因具有极高的相似性,且在不同组织中都显著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 生物信息学分析 ccds基因家族 表达分析 组织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麦草独脚金内酯合成相关基因CCD7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2
作者 艾芊 云岚 +1 位作者 任晓敏 姚娜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2-390,共9页
植物CCD7基因参与合成独脚金内酯。为研究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juncea(Fisch.)Nevski]CCD7基因的功能,本研究以多分蘖型新麦草和少分蘖型新麦草的分蘖节为材料,通过RNA-seq及荧光定量PCR分析CCD7基因在新麦草中的表达量,通过构建pcam... 植物CCD7基因参与合成独脚金内酯。为研究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juncea(Fisch.)Nevski]CCD7基因的功能,本研究以多分蘖型新麦草和少分蘖型新麦草的分蘖节为材料,通过RNA-seq及荧光定量PCR分析CCD7基因在新麦草中的表达量,通过构建pcambia1300-cYFP-CCD7过表达载体,分析新麦草CCD7基因在烟草叶片中的亚细胞定位;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CCD7基因的基本功能。结果显示,新麦草CCD7基因序列克隆全长为1638 bp,亚细胞定位新麦草CCD7基因在烟草叶片细胞的叶绿体中表达;表达量分析表明新麦草的分蘖数量与该基因的表达量呈现负相关关系。预测新麦草CCD7保守结构域的范围是第13到第544个氨基酸,该基因在9个近缘物种中功能保守,编码蛋白性质相近,新麦草CCD7蛋白的丝氨酸磷酸化位点最有可能是蛋白发挥功能的磷酸化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麦草 ccd7 过表达载体 亚细胞定位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季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基因RcCCD4在花香合成中的功能
3
作者 付琪 王丹 +7 位作者 景维坤 张颢 王慧纯 蹇洪英 邱显钦 王其刚 唐开学 晏慧君 《园艺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3-634,共12页
为揭示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carotenoid cleavage dioxygenase,CCDs)在花香合成通路中的作用,以中国古老月季‘月月粉’(Rosa chinensis‘Old Blush’)为材料,在花瓣中克隆了RcCCD4并进行功能解析。RT-qPCR结果表明,RcCCD4主要在花... 为揭示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carotenoid cleavage dioxygenase,CCDs)在花香合成通路中的作用,以中国古老月季‘月月粉’(Rosa chinensis‘Old Blush’)为材料,在花瓣中克隆了RcCCD4并进行功能解析。RT-qPCR结果表明,RcCCD4主要在花瓣中表达,花蕾期表达水平较低,盛开期表达水平最高。RcCCD4蛋白定位于细胞质体中。构建了RcCCD4的原核表达载体,通过酶活性检测发现,RcCCD4可以特异性地切割β–胡萝卜素。进一步分析发现,通过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RcCCD4可显著降低花瓣中二氢–β–紫罗兰酮含量,而瞬时过表达RcCCD4可显著提高花瓣中二氢–β–紫罗兰酮含量。以上结果说明RcCCD4可以特异性地裂解β–胡萝卜素,进而合成二氢–β–紫罗兰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季 花香 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 原核表达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
原文传递
二维全谱光谱仪面阵CCD信号采集系统的研制
4
作者 彭博浩 陈吉文 《分析仪器》 2025年第1期9-15,共7页
针对二维全谱光谱仪面阵CCD信号采集系统的研制进行了研究,旨在提升光谱仪的性能,满足高分辨率、宽谱线范围、高速上传、高灵敏度及高稳定性驱动等多方面需求。该系统的高稳定性多电压供电设计降低了电源系统噪声对CCD输出信号的影响,... 针对二维全谱光谱仪面阵CCD信号采集系统的研制进行了研究,旨在提升光谱仪的性能,满足高分辨率、宽谱线范围、高速上传、高灵敏度及高稳定性驱动等多方面需求。该系统的高稳定性多电压供电设计降低了电源系统噪声对CCD输出信号的影响,通过采用高精度低噪声LDO,极大降低了电源纹波,使电压实际输出值与设计值偏差在1.5%以内。为提高模拟信号处理的灵敏度,与常见的相关双采样A/D芯片方案不同,本设计采用了基线调整电路与可控积分放大电路组合的模式,结合16位A/D芯片使得对信号的处理更为灵活可控。结合前置光路后进行性能测试,其中的波长示值误差的最大误差为0.022nm,相关波长重复性最大误差为0.005nm,重复性检定中的RSD最大值为Ni元素的1.0757%,稳定性测试中的RSD最大值为Ba元素的1.0086%。在接入光谱仪后,整体系统达到了A级光谱仪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阶梯光栅光谱仪 采集系统 背照式面阵ccd 驱动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CD的激光熔覆熔池平滑度在线监测系统研究
5
作者 敖良忠 丁坚 +2 位作者 魏永超 贾文彬 畅浩天 《山西冶金》 CAS 2024年第3期89-92,143,共5页
由于激光熔覆过程高温高亮,无法实时准确判断熔覆效果。使用CCD相机结合平滑度监测算法,对不同功率下的熔池形貌进行监测,验证算法性能,判断熔覆效果,同时尝试叶片修复。结果表明:激光功率过大或者扫描速度过慢,均会导致熔池边缘平滑度... 由于激光熔覆过程高温高亮,无法实时准确判断熔覆效果。使用CCD相机结合平滑度监测算法,对不同功率下的熔池形貌进行监测,验证算法性能,判断熔覆效果,同时尝试叶片修复。结果表明:激光功率过大或者扫描速度过慢,均会导致熔池边缘平滑度较差,进而认为熔覆参数不合适;为防止熔坏基材,可根据监测效果及时停机;发现激光功率与熔池边缘平滑度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平滑度监测 压气机叶片 ccd相机 熔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数字化三维集成式CCD-CMOS图像传感器
6
作者 李明 黄芳 +3 位作者 刘戈扬 周后荣 王小东 任思伟 《半导体光电》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8-394,共7页
为了解决CCD与CMOS工艺兼容性低、互连集成制作难度大,以及芯片间接口匹配和高性能兼备等问题,对CCD器件拓扑结构与像元、CMOS读出电路、三维异质互连集成及高密度引脚封装等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1024×256阵列规模的集成式CCD-C... 为了解决CCD与CMOS工艺兼容性低、互连集成制作难度大,以及芯片间接口匹配和高性能兼备等问题,对CCD器件拓扑结构与像元、CMOS读出电路、三维异质互连集成及高密度引脚封装等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1024×256阵列规模的集成式CCD-CMOS图像传感器。该器件实现了CCD信号的高精度数字化处理、高速输出及多芯粒的技术融合,填补了国内CCDCMOS三维集成技术空白。测试结果表明:集成CCD-CMOS器件的光响应和成像功能正常,双边成像效果良好,图像无黑条和坏列,互连连通率(99.9%)满足三维集成要求,实现了集成式探测器件的大满阱高灵敏度成像(满阱电子数达165.28ke^(-)、峰值量子效率达86.1%)、高精度数字化(12bit)和高速输出(行频率达100.85kHz),满足集成化、数字化、小型化的多光谱探测成像系统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式ccd-CMOS探测器 三维互连集成 电荷耦合器件 CMOS读出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时代的媒介复古:社交平台中的CCD复古热潮审思
7
作者 陈莉 《新媒体研究》 2024年第15期41-44,78,共5页
作为被淘汰的数码产品CCD近年来却成为了一种“新潮物品”,风靡一时。CCD复古热潮在社交平台中兴起。基于此,探讨这种媒介复古与技术怀旧现象,从其作为怀旧载体和互动展演工具的双重功能出发,分析在数字“文艺复兴”、情绪经济推动、意... 作为被淘汰的数码产品CCD近年来却成为了一种“新潮物品”,风靡一时。CCD复古热潮在社交平台中兴起。基于此,探讨这种媒介复古与技术怀旧现象,从其作为怀旧载体和互动展演工具的双重功能出发,分析在数字“文艺复兴”、情绪经济推动、意见领袖效应和用户抵抗等多重要素下CCD盛行于社交平台的缘由。通过再思考,以揭示复古热潮背后存在的电子垃圾和高溢价问题,并探讨媒介复古的文化意义,呼吁重视技术怀旧与媒介进步之间的文化平衡。CCD复古热潮不仅是旧技术和复古美学的回归,背后更隐含着情感与文化的多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复古 技术怀旧 ccd 怀旧实践 消费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辐照诱发CCD片上放大器单管性能退化实验与仿真研究
8
作者 晏石兴 王祖军 +4 位作者 唐宁 吕玉冰 王小东 李传洲 蒋镕羽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412-2418,共7页
辐照诱发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性能退化与CCD片上放大器中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管性能退化密切相关。本文以国产CCD片上放大器中的MOS管为研究对象,开展了3种不同注量的质子辐照实验,测试了辐照前后性能参数的退化规律。采用S... 辐照诱发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性能退化与CCD片上放大器中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管性能退化密切相关。本文以国产CCD片上放大器中的MOS管为研究对象,开展了3种不同注量的质子辐照实验,测试了辐照前后性能参数的退化规律。采用SENTAURUS TCAD软件建立了CCD片上放大器中MOS管的工艺模型,在SiO2层引入固定正电荷,在Si/SiO2界面处引入界面态进行了辐射效应仿真模拟,仿真结果与辐照实验测试结果吻合较好。结合辐照实验和仿真模拟结果,对CCD片上放大器中MOS管的质子辐照损伤效应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阈值电压与饱和输出电流等辐照特性参数的变化主要由辐射感生氧化层陷阱电荷和界面态导致,辐照感生陷阱电荷量与质子辐照注量大小相关,辐照注量越大特性参数变化越大。最后开展了室温退火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阈值电压与饱和电流出现一定程度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d 质子辐照 辐照注量 辐照损伤 退火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针对大像元CCD的电荷累积方法研究
9
作者 袁世顺 杨洪 +3 位作者 周建勇 陈红兵 王玉琳 唐遵烈 《半导体光电》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8-633,共6页
提出了一种针对大像元CCD的电荷累积的方法,包括器件内垂直和水平方向像元结构细分与电荷包求和,以及驱动时序上的多相非等分驱动。其特点在于,通过时序与CCD图传感器结构的配合,实现了大电荷量在图像传感器内累积的功能,大幅提高了模... 提出了一种针对大像元CCD的电荷累积的方法,包括器件内垂直和水平方向像元结构细分与电荷包求和,以及驱动时序上的多相非等分驱动。其特点在于,通过时序与CCD图传感器结构的配合,实现了大电荷量在图像传感器内累积的功能,大幅提高了模拟信号动态。再将此方法应用到一款210μm×210μm的大像元CCD器件上,以此方法为架构搭建硬件电路并进行软件设计,通过采集成像和参数测试对方法效果进行验证。测试结果表明,在不损失转移效率的情况下,实现了CCD内信号累积和模拟输出的CDS采集成像,提高了满阱容量和动态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d图像传感器 驱动时序 大电荷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中BBD法和CCD法的丙烷回收参数优化对比
10
作者 张朋岗 杨冬磊 +3 位作者 骆兴龙 程曦 王盼 郭志强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27,共12页
为优化丙烷回收工艺运行参数,以丙烷回收率和单位综合能耗为响应值,采用响应曲面法中的Box-Behnken设计(BBD)和中心复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试验优化工艺参数,从方差分析、帕累托图分析、响应面分析和优化结果4个方面优... 为优化丙烷回收工艺运行参数,以丙烷回收率和单位综合能耗为响应值,采用响应曲面法中的Box-Behnken设计(BBD)和中心复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试验优化工艺参数,从方差分析、帕累托图分析、响应面分析和优化结果4个方面优选最佳试验方法。结果显示,CCD法建立的二次响应回归模型的显著性优于BBD法,且CCD法响应曲面分析参数交互作用的显著性结果与方差分析一致。CCD法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如下:脱乙烷塔压力为3250 kPa,低温分离器温度为-55.6℃,液相回流比为98%,丙烷回收率为98.1%,单位综合能耗为114.1 kgce/10^(4)m^(3)(1 kgce=29.3076 MJ)。在最优工艺参数条件下,丙烷回收率增加了4.36%,产品收益达到3.548万元/d,且预测误差均小于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烷回收 响应面法 Box-Behnken设计(BBD)法 中心复合设计(ccd)法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柳CCD基因家族鉴定及其对盐涝胁迫的表达分析
11
作者 张兴月 陈金鑫 +4 位作者 王欣 刘国元 余春梅 张健 魏辉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57-2168,共12页
[目的]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CCD)催化多种类胡萝卜素裂解成更小的分子,这一过程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至关重要。深入理解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和降解机制,对精确调控其在植物体内的含量至关重要。[方法]选取中... [目的]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CCD)催化多种类胡萝卜素裂解成更小的分子,这一过程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至关重要。深入理解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和降解机制,对精确调控其在植物体内的含量至关重要。[方法]选取中国本土品种旱柳(Salix matsudana)为试验材料,利用旱柳的全基因组数据库采用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顺式作用元件、探究保守基序和基因结构、分析共线性、构建蛋白互作网络、GO注释分析,以及转录组分析等方法,对旱柳CCD家族成员(SmCCD)进行鉴定分析。[结果]从旱柳基因组中成功鉴定出17个CCD基因,这些SmCCD成员被归类为两个亚家族:SmCCD和SmNCED。SmCCD亚家族进一步细分为SmCCD1、SmCCD4、SmCCD7和SmCCD8等类别。共线性分析揭示片段重复是导致SmCCD基因扩增的关键因素。对杨树、拟南芥、水稻与旱柳之间的基因共线性进行分析,发现杨树与旱柳和拟南芥之间的基因对数量多于旱柳与水稻之间的基因对,这表明旱柳与杨树等双子叶植物之间存在较近的进化关系。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SmCCD基因在旱柳遭遇盐胁迫和淹水胁迫时表达水平显著变化,这暗示该基因在旱柳适应环境压力中可能发挥关键作用。[结论]揭示SmCCD基因家族的多样性和在环境胁迫下的表达模式,为理解旱柳的适应性和进化关系提供新的分子证据。这有助于指导旱柳的育种和生态恢复工作,以应对环境变化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柳 ccd基因 共线性分析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光谱紫外辐照度仪CCD电路系统的设计及测试
12
作者 关怡然 李新 +1 位作者 张权 张艳娜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6-256,共11页
为了在地面获得高信噪比的太阳直射紫外光谱辐照度,选用紫外敏感型线阵CCD探测器,研发了高光谱紫外辐照度仪原理样机。设计了CCD电路系统,讨论了电源电路、驱动电路、模拟前端电路以及CCD驱动时序的工作原理与设计方法,并在实验室利用... 为了在地面获得高信噪比的太阳直射紫外光谱辐照度,选用紫外敏感型线阵CCD探测器,研发了高光谱紫外辐照度仪原理样机。设计了CCD电路系统,讨论了电源电路、驱动电路、模拟前端电路以及CCD驱动时序的工作原理与设计方法,并在实验室利用标准灯光源测试了CCD电路系统的非线性和信噪比。结果表明,在340 nm波段下,CCD探测器接收信号约为饱和信号的80%时,系统信噪比超过400。最终,将测试好的CCD电路系统与光机模块装调并进行了波长定标,光谱范围覆盖280~400 nm,实现了对室内光源的紫外高光谱测量,验证了CCD电路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高光谱紫外辐照度仪 光谱定标 线阵ccd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忆的双重中介化:基于CCD相机的青年怀旧文化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瑀钒 《新闻与写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109,共9页
CCD相机又称“卡片机”,是早已被电子市场淘汰的数码产品,近年来却作为一种新潮怀旧物,在Z世代青年群体中风靡。CCD相机的再流行关涉着记忆、物与平台之间的勾连,也展现出怀旧文化的当代书写。本研究通过深度访谈及参与式观察发现,青年... CCD相机又称“卡片机”,是早已被电子市场淘汰的数码产品,近年来却作为一种新潮怀旧物,在Z世代青年群体中风靡。CCD相机的再流行关涉着记忆、物与平台之间的勾连,也展现出怀旧文化的当代书写。本研究通过深度访谈及参与式观察发现,青年怀旧是记忆在双重中介(怀旧物、平台)作用下形成的文化现象——怀旧物CCD相机作为一重中介再现了Z世代青年的本真记忆,社交媒体作为二重中介将记忆塑造为平台化的图象展演。青年怀旧并非单线程的文化抵抗/收编,而是兼具物质性与数字化的双重文化实践,我们对当代青年文化的理解应保持复杂、动态的研究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d相机 媒介记忆 怀旧文化 中介化 青年文化
原文传递
基于行过扫数据降低大面阵CCD图像噪声算法研究
14
作者 马媛媛 李燕东 +4 位作者 唐遵烈 李金 张娜 凌茂真 何彬 《半导体光电》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6-210,共5页
针对全帧转移大面阵电荷耦合器件(CCD)多帧图像数据随时间漂移的现象和测试电路引入的噪声,导致无法准确评估CCD器件的参数,文章提出一种基于行过扫数据校正算法。行有效像元数据与对应行垂直过扫数据同时输出,通过有效像元数据减去垂... 针对全帧转移大面阵电荷耦合器件(CCD)多帧图像数据随时间漂移的现象和测试电路引入的噪声,导致无法准确评估CCD器件的参数,文章提出一种基于行过扫数据校正算法。行有效像元数据与对应行垂直过扫数据同时输出,通过有效像元数据减去垂直过扫数据均值,对图像数据漂移的现象进行抑制。测试电路中模拟模块与数字模块同时作用于单行有效像元数据与垂直过扫数据,通过有效像元数据减去垂直过扫数据均值,消除测试电路引入的噪声。实验结果表明,经过该算法校正后的器件读出噪声减小了20%,暗场差值图像中超过15e^(-)和25e^(-)的比例减小了25%。该算法适用于大面阵CCD器件,可校正测试系统引入的测试误差,提高全帧转移大面阵CCD器件测试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阵电荷耦合器件 图像漂移 行过扫数据 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ILE soft X-ray Imager flight model CCD370 pre-flight device characterisation 被引量:1
15
作者 S.Parsons D.J.Hall +4 位作者 O.Hetherington T.W.Buggey T.Arnold M.W.J.Hubbard A.Holland 《Earth and Planetary Physics》 EI CSCD 2024年第1期25-38,共14页
Throughout the SMILE mission the satellite will be bombarded by radiation which gradually damages the focal plane devices and degrades their performance.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hanges of the CCD370s within the sof... Throughout the SMILE mission the satellite will be bombarded by radiation which gradually damages the focal plane devices and degrades their performance.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hanges of the CCD370s within the soft X-ray Imager,an initial characterisation of the devices has been carried out to give a baseline performance level.Three CCDs have been characterised,the two flight devices and the flight spa re.This has been carried out at the Open University in a bespo ke cleanroom measure ment facilit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cluster of bright pixels in the flight spa re which increases in size with tempe rature.However at the nominal ope rating tempe rature(-120℃) it is within the procure ment specifications.Overall,the devices meet the specifications when ope rating at -120℃ in 6 × 6 binned frame transfer science mode.The se rial charge transfer inefficiency degrades with temperature in full frame mode.However any charge losses are recovered when binning/frame transfer is implem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d soft X-ray imager characterisation SMI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D/EMCCD光电参数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16
作者 沈吉 VIACHESLAV V.Zabudsky +5 位作者 常维静 那启跃 简云飞 OLEG V.Rikhalsky OLEKSANDR G.Golenkov VOLODYMYR P.Reva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3-703,共11页
本文开发了一种用于测量CCD和EMCCD(电子倍增CCD)芯片光电参数的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通过自动模式或手动模式间的切换,测量器件的暗电流、读出放大器的响应度、电荷转移效率、电荷容量和其他参数。该测试系统可以针对不同规格和结构的C... 本文开发了一种用于测量CCD和EMCCD(电子倍增CCD)芯片光电参数的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通过自动模式或手动模式间的切换,测量器件的暗电流、读出放大器的响应度、电荷转移效率、电荷容量和其他参数。该测试系统可以针对不同规格和结构的CCD/EMCCD器件,实现CCD晶圆或封装好的成品的参数测试,实现576×288、640×512、768×576、1024×1024、1280×1024 CCD/EMCCD的测试和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d EMccd 测试系统 光电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阵CCD的透明溶液浓度检测系统
17
作者 魏恒杰 张丹 +2 位作者 周广丽 张雨森 王泽浩 《物联网技术》 2024年第9期9-11,共3页
当前的溶液浓度测量仪器大多存在造价昂贵、检测技术复杂、不能实时监测等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使透明溶液浓度的测量更加方便,设计了基于线阵CCD的透明溶液浓度检测系统。利用线阵CCD检测穿过待测溶液的光线。由于溶液的浓度不同,... 当前的溶液浓度测量仪器大多存在造价昂贵、检测技术复杂、不能实时监测等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使透明溶液浓度的测量更加方便,设计了基于线阵CCD的透明溶液浓度检测系统。利用线阵CCD检测穿过待测溶液的光线。由于溶液的浓度不同,其折射率也不同,当折射率变化时线阵CCD上的光斑位置也会发生改变。基于此,采用光电检测技术实现了对透明溶液浓度的实时采集。所设计系统结构简单、测量结果精确、易操作,使得透明溶液浓度的测量变得更加简便、成本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检测技术 溶液浓度 折射率 线阵ccd 仪器精简 检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D引张线仪关键技术指标校准方法研究
18
作者 马娟娟 张鑫 戴兴谱 《科技与创新》 2024年第12期34-36,共3页
根据大坝变形监测的工程需要,对应用最广泛的CCD(光电式)引张线校准方法进行研究。采用影像测量仪作为主要标准器,对示值误差和测量光不平行误差2项关键技术指标提出准确可行的校准方法,并进行不确定度分析,验证方法的可行性,为大坝的... 根据大坝变形监测的工程需要,对应用最广泛的CCD(光电式)引张线校准方法进行研究。采用影像测量仪作为主要标准器,对示值误差和测量光不平行误差2项关键技术指标提出准确可行的校准方法,并进行不确定度分析,验证方法的可行性,为大坝的安全监测提供技术支撑。此方法也可适用于各类型引张线的校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d引张线仪 示值误差 校准 影像测量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CD-RSM联用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抗下肢静脉血栓颗粒制剂工艺的研究
19
作者 仲瑞雪 程子为 +4 位作者 杨曼宁 唐雨 万军 吴传红 段小云 《食品与药品》 CAS 2024年第4期289-294,共6页
目的 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CCD-RSM)联用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抗下肢静脉血栓颗粒的制剂工艺。方法 以溶媒用量、煎煮时间为主要考察因素,以有效成分丹酚酸B和多糖含量及干膏收率的总评归一值(OD)为评价指标,采用CCD-RSM确定最佳提取工... 目的 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CCD-RSM)联用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抗下肢静脉血栓颗粒的制剂工艺。方法 以溶媒用量、煎煮时间为主要考察因素,以有效成分丹酚酸B和多糖含量及干膏收率的总评归一值(OD)为评价指标,采用CCD-RSM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以颗粒吸湿率为评价指标,结合溶化性、成型率、休止角等,利用D-最优混料设计优选最佳成型工艺。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采用8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100 min。成型工艺为浸膏与辅料比例1:2,辅料间比例为可溶性淀粉:糊精:蔗糖=0.452:0.518:0.030。结论 优选的制剂工艺条件稳定、可行,可为抗下肢静脉血栓颗粒的生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下肢静脉血栓颗粒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D-最优混料设计 提取工艺 成型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剪切散斑3CCD传感图像特征去噪优化检测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杜朝 卫雅芬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0-316,共7页
针对CCD(Charge-Coupled Device)光学传感器采集电子剪切散斑干涉图像特征由于散斑指数高、峰值信噪比低,导致剪切散斑图质量差、检测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电子剪切散斑3CCD传感图像特征去噪优化检测方法。该方法分析了电子剪切散斑... 针对CCD(Charge-Coupled Device)光学传感器采集电子剪切散斑干涉图像特征由于散斑指数高、峰值信噪比低,导致剪切散斑图质量差、检测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电子剪切散斑3CCD传感图像特征去噪优化检测方法。该方法分析了电子剪切散斑技术在三维物体表面变形检测中产生问题的原因,采用3CCD图像传感器替代单CCD图像传感器,引入同态滤波降噪处理图像,设计一种相位干涉技术,结合Canny检测算法,实现电子剪切散斑去噪优化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应用3CCD传感器结合去噪技术的电子剪切散斑智能检测方法,图像散斑指数更低、峰值信噪比更高、检测时间更短,分别为0.0234、19.5 dB、16.2 ms,并且三维物体表面变形测量误差在0.09 mm内,该方法有效提高了图像质量,从而提高了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传感器 电子剪切散斑检测 同态滤波 相位干涉 3ccd 降低误差 去噪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