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指背血管蒂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1
作者 唐玉华 姚海静 李琳琳 《中国美容医学》 2025年第3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指背血管蒂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围术期护理体会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3年3月笔者医院收治的80例行指背血管蒂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 目的:探讨指背血管蒂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围术期护理体会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3年3月笔者医院收治的80例行指背血管蒂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手功能恢复情况[密歇根手功能评分(Michigan hand outcomes questionnaire,MHQ)]、创面修复外观、瘢痕评分[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纽卡斯尔护理满意量表(Newcastle nursing satisfaction scale,NSNS)]。结果:护理后,观察组MHQ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创面修复外观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瘢痕评分、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能更好地恢复指背血管蒂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后的手功能,改善创面外观和患者心理状态,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背血管蒂岛状皮瓣 手部软组织缺损 围术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固有动脉背侧支血管链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近期疗效分析及治疗体会
2
作者 郑江钒 谷爱奇 +1 位作者 闵祥辉 王煜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4期60-63,共4页
目的分析指固有动脉背侧支血管链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近期疗效,并总结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21指)指端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指固有动脉背侧支血管链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随访评估患者的主观满意度、皮瓣感觉恢... 目的分析指固有动脉背侧支血管链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近期疗效,并总结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21指)指端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指固有动脉背侧支血管链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随访评估患者的主观满意度、皮瓣感觉恢复情况、患指活动功能。结果术后19例患者皮瓣完全成活并顺利拆线,1例因术后私自吸烟致皮瓣严重发绀延迟愈合,1例因术后私自开空调温度过低致皮瓣部分坏死。21例患者中共1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8.9±4.6)个月。获得随访患者中,患者的主观满意度:很满意16例(84.2%)、比较满意3例(15.8%),无不满意病例。皮瓣感觉恢复情况:S415例(78.9%),S3+3例(15.8%),S31例(5.3%)。患指活动功能:优16例(84.2%),良3例(15.8%)。结论指固有动脉背侧支血管链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外形功能满意,优势明显,术后积极处理和密切护理对于术后良好疗效亦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状皮瓣 指固有动脉背侧支 指端缺损 手外伤 创面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动脉背侧支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 被引量:28
3
作者 赵民 邵新中 +3 位作者 田德虎 张继春 韩久卉 赵峰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53-454,共2页
目的介绍一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指动脉背侧支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方法2001年9月~2002年12月以近节或中节指固有动脉背侧支为蒂,切取掌骨头背侧或近节手指背侧皮瓣,逆行修复近节指间关节或以远的皮肤缺损35例42指,同时对伴... 目的介绍一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指动脉背侧支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方法2001年9月~2002年12月以近节或中节指固有动脉背侧支为蒂,切取掌骨头背侧或近节手指背侧皮瓣,逆行修复近节指间关节或以远的皮肤缺损35例42指,同时对伴有骨、关节、肌腱等损伤者进行修复。皮瓣切取范围1.0cm×2.5cm~1.5cm×3.5cm。结果术后35例42指获3个月~1年随访,皮瓣全部成活;两点辨别觉6~10mm,指外形及功能佳。结论此皮瓣具有手术操作简便、不损伤指固有动脉及神经,血管蒂长、旋转弧大和成功率高等优点,是修复手指皮肤缺损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动脉背侧支 筋膜蒂岛状皮瓣 皮肤缺损 手指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背动脉蒂逆行岛状皮瓣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35
4
作者 熊建义 王大平 肖建德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 :报道指背动脉蒂逆行岛状皮瓣设计的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 12只新鲜尸体手标本分别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及动脉铸型标本对照观察 ,对掌背动脉及指背动脉进行显微解剖 ,根据其血管分布设计成指背动脉蒂逆行岛状皮瓣。结果 :掌背动脉... 目的 :报道指背动脉蒂逆行岛状皮瓣设计的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 12只新鲜尸体手标本分别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及动脉铸型标本对照观察 ,对掌背动脉及指背动脉进行显微解剖 ,根据其血管分布设计成指背动脉蒂逆行岛状皮瓣。结果 :掌背动脉与指掌侧固有动脉在近节指骨底有交通支相连 ,掌背动脉的终末支—指背动脉 ,位于指背腱膜的两侧 ,一般不超过近节指骨中部 ,有小分支与指掌侧固有动脉的背侧分支在指背形成丰富的血管吻合网。结论 :指背动脉与指掌侧固有动脉的吻合支丰富 ,可以其为蒂 ,设计成逆行岛状皮瓣 ,该皮瓣设计合理、血供可靠、操作简便 ,是手指末端软组织缺损修复较理想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背动脉 岛状皮瓣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背动脉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伟军 李文翠 +1 位作者 王大平 张洪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470-1473,共4页
目的介绍一种修复手指末端皮肤缺损的新型逆行岛状皮瓣。方法应用指背动脉为蒂,设计成逆行岛状皮瓣,从2002年6月~2006年10月,临床应用掌背指背动脉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末端皮肤缺损30例,皮瓣面积1.2cm×1.4cm~2.4cm×3.2c... 目的介绍一种修复手指末端皮肤缺损的新型逆行岛状皮瓣。方法应用指背动脉为蒂,设计成逆行岛状皮瓣,从2002年6月~2006年10月,临床应用掌背指背动脉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末端皮肤缺损30例,皮瓣面积1.2cm×1.4cm~2.4cm×3.2cm。结果临床应用30例,皮瓣全部成活,效果满意。结论以指背动脉为蒂设计成逆行岛状皮瓣,该皮瓣设计合理、血供可靠、操作简便,适用于手指末端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背动脉 掌背动脉 岛状皮瓣 指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神经背侧分支及其伴行血管的解剖学研究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张松林 佟树文 任宁波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46-848,共3页
目的:研究指神经背侧分支及其伴行血管的走行与分布为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提供解剖学依据并临床应用。方法:观察30只新鲜手标本的指神经背侧分支及伴行动脉与动脉网的分布,并在35例指端缺损患者手术中应用。结果:拇指、示指、中指、环指... 目的:研究指神经背侧分支及其伴行血管的走行与分布为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提供解剖学依据并临床应用。方法:观察30只新鲜手标本的指神经背侧分支及伴行动脉与动脉网的分布,并在35例指端缺损患者手术中应用。结果:拇指、示指、中指、环指与小指的近节和中节指背的指神经背侧分支均起自桡神经或尺神经的手背支;而拇指的远节和示指、中指、环指、小指的中、远节指背的指神经背侧分支部起自指掌侧固有神经的指神经背侧分支,且有动脉伴行,位置较恒定,易于游离,且示指、中指和环指的中节指背有双重背侧分支分布,作为带神经血管蒂的岛状皮瓣供区最为理想。临床应用35例,皮瓣面积1.8cm×1.2cm~3.0cm×2.1cm,皮瓣全部成活。结论:皮瓣易成活,手术简单,不影响供区血供,感觉运动功能恢复良好,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神经背侧分支 指背动脉 岛状皮瓣 指端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背筋膜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缺损 被引量:2
7
作者 邢志利 孙捷 +5 位作者 谢玲丽 吴春 王相 孙晟君 金鑫 黄斌 《中医正骨》 2006年第1期10-11,共2页
为验证应用指背筋膜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缺损的临床疗效,对56例64指(示指23指,中指21指,环指12指,小指8指)指腹缺损患者应用指背筋膜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结果皮瓣全部成活。获5~30个月,平均8个月随访的43例,修复后的指腹外形良好,耐磨... 为验证应用指背筋膜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缺损的临床疗效,对56例64指(示指23指,中指21指,环指12指,小指8指)指腹缺损患者应用指背筋膜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结果皮瓣全部成活。获5~30个月,平均8个月随访的43例,修复后的指腹外形良好,耐磨,感觉恢复良好,静止两点辨觉6~8mm,患者指间关节活动度正常。表明在伤情允许的情况下,指背筋膜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指腹缺损的首选皮瓣,尤其适用于示指、小指损伤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腹损伤/移植术 外科皮瓣 筋膜 指背筋膜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节指动脉及其背侧支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 被引量:3
8
作者 陈乐锋 柯于海 +3 位作者 周望高 熊懿 张振伟 游楚红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5年第3期253-255,共3页
目的 介绍一种对手指供区损伤较小的皮瓣修复手指指端缺损的方法。方法对15例手指指端缺损患者,以指固有动脉中段及其背侧支为蒂,设计手指中节指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若需重建皮瓣感觉,则在切取皮瓣时,于皮瓣近端切取适当长度的指... 目的 介绍一种对手指供区损伤较小的皮瓣修复手指指端缺损的方法。方法对15例手指指端缺损患者,以指固有动脉中段及其背侧支为蒂,设计手指中节指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若需重建皮瓣感觉,则在切取皮瓣时,于皮瓣近端切取适当长度的指固有神经背侧支,与伤指指固有神经缝合。结果15指皮瓣及植皮全部成活,5指术后2d皮瓣远端出现水疱,未予处理,术后7d水疱开始萎缩吸收,术后2周水疱消失。术后随访3~9个月,皮瓣成活好,质地柔软,外形满意,颜色与患指周围皮肤相近,两点辨别觉6-9mm,远指间关节屈伸功能无明显障碍。手功能根据ATM法评定:优10例,良5例。结论中节指动脉及其背侧支为蒂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指端缺损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动脉 指固有动脉背侧支 岛状皮瓣 指端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掌背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指背皮肤缺损54例 被引量:1
9
作者 陈虎 余化龙 何明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8期120-122,131,共4页
目的探讨掌背动脉岛状皮瓣修复与腹部皮瓣修复指背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指背皮肤缺损患者108例,根据是皮瓣修复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4例,患指56根)和实验组(54例,患指55... 目的探讨掌背动脉岛状皮瓣修复与腹部皮瓣修复指背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指背皮肤缺损患者108例,根据是皮瓣修复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4例,患指56根)和实验组(54例,患指55根);对照组行腹部皮瓣修复,实验组行掌背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费用以及住院天数;随访6个月后,比较两组术后效果。结果手术情况:实验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效果:随访6个月后,实验组优良率达94.64%(53/56),高于对照组的72.72%(40/55),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掌背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指背皮肤缺损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操作较为简单,在临床上易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背动脉岛状皮瓣修复 腹部皮瓣修复 指背 皮肤缺损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指指背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在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宝岭 王瑞 +4 位作者 苗平 孙莹 葛华平 夏既柏 严纪辉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8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同指指背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2011年4月-2016年4月,应用同指指背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80例94指。结果 94指皮瓣均成活,61例随访3~18个月,平均10个月,皮瓣颜色、皮肤... 目的探讨同指指背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2011年4月-2016年4月,应用同指指背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80例94指。结果 94指皮瓣均成活,61例随访3~18个月,平均10个月,皮瓣颜色、皮肤质地及弹性良好,外形佳,皮瓣两点辨别觉为7~10 mm,皮瓣供区外观满意,手指运动功能良好。结论同指指背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作为经典术式之一,有手术操作简单、切取方便、不伤及指固有动脉及神经、皮瓣血管蒂较长且旋转弧度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背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 手指皮肤 软组织缺损 创面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神经背侧分支及其伴行血管为蒂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松林 张柳 +1 位作者 鲁继增 陶智潞 《河北医学》 CAS 1998年第6期13-14,共2页
自1987年以来,我们采用指神经背侧分支及其伴行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修复指端、指腹缺损16例,皮瓣全部成活,指腹感觉恢复。我们认为,此皮瓣具有易于操作、不损伤手指血管的优点,可用于修复指端缺损。
关键词 指神经背侧支 血管蒂 岛状皮瓣 指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动脉背侧支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端与指背皮肤缺损 被引量:12
12
作者 闫伟强 张敏 +1 位作者 陈元庄 马滚韶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8年第4期217-218,共2页
目的探讨以指动脉背侧支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端、指背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近节、中节指动脉背侧支为蒂逆行切取指背皮瓣17例,修复指远节指甲、指背皮肤缺损。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手指功能、外形治疗效果满意。结论指动脉背侧... 目的探讨以指动脉背侧支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端、指背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近节、中节指动脉背侧支为蒂逆行切取指背皮瓣17例,修复指远节指甲、指背皮肤缺损。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手指功能、外形治疗效果满意。结论指动脉背侧支逆行皮瓣修复手指端、指背皮肤缺损可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动脉背侧支 岛状皮瓣 皮肤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背侧岛状皮瓣在手指皮肤缺损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魏苏明 芮永军 +2 位作者 薛明宇 杨凯 张全荣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4年第3期276-278,共3页
目的 探讨以手指背侧微血管网为血管蒂的手指近、中节背侧皮瓣逆行修复手指不同平面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1月-2011年12月,以近节及中节手指桡、尺背侧的手指背侧微血管网为血管蒂,逆行修复手指近指间关节掌侧,及其以远指体掌... 目的 探讨以手指背侧微血管网为血管蒂的手指近、中节背侧皮瓣逆行修复手指不同平面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1月-2011年12月,以近节及中节手指桡、尺背侧的手指背侧微血管网为血管蒂,逆行修复手指近指间关节掌侧,及其以远指体掌背侧及侧方皮肤缺损60例78指,皮瓣大小为1.2 cm×2.0 cm~2.5 cm×3.5 cm.结果 术后随访6~36个月,73指皮瓣成活,5指中节指背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创面愈合.术后皮瓣两点辨别觉8~10 mm,指间关节活动功能好.结论 该皮瓣具有操作简单、不损伤指固有动脉及指固有神经等优点.近节指背皮瓣面积大、血管蒂长、旋转弧大、成功率高.中节指背皮瓣血管蒂短,可用于修复末节甲根及甲中段平面背侧及指侧方皮肤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背侧微血管网 岛状皮瓣 皮肤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2指蹼动脉吻合类型及其在手背逆行岛状皮瓣中的意义 被引量:5
14
作者 温广明 徐达传 +1 位作者 姚建民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31-133,共3页
目的:研究第2指蹼动脉的吻合类型,为临床以第1指掌侧血管为蒂的手背逆行岛状皮瓣转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使用22只经血管灌注乳胶的手标本和34只手动脉铸型标本,对第2指蹼动脉分支分布及与手掌侧和背侧动脉的连接形式等进... 目的:研究第2指蹼动脉的吻合类型,为临床以第1指掌侧血管为蒂的手背逆行岛状皮瓣转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使用22只经血管灌注乳胶的手标本和34只手动脉铸型标本,对第2指蹼动脉分支分布及与手掌侧和背侧动脉的连接形式等进行解剖观测。结果:第2指蹼动脉恒定存在,外径0.8±0.2mm,有1~2条伴行静脉。依其与指掌侧总动脉和掌背动脉的连接部位可分为:Ⅰ.中央型(66.1%);Ⅱ.掌侧偏型(25%);Ⅲ.背侧偏型(7.1%);Ⅳ.双侧偏型(1.8%)。结论:①第2指蹼动脉吻合恒定存在,这是形成以手掌侧血管为蒂的手背逆行岛状皮瓣的解剖基础;②Ⅰ、Ⅱ型指蹼动脉可为皮瓣提供良好的血供,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2指蹼动脉 岛状皮瓣 血管吻合 手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掌、指背侧皮瓣修复同指皮肤缺损解剖基础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民 邵新中 +4 位作者 田德虎 王利民 李延明 孙绍斌 张永林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6年第4期200-201,F0003,共3页
目的介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同指供区掌、指背侧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瓣。方法以掌骨头、近节或中节手指中点为旋转点,分别于掌、指背侧切取岛状筋膜蒂皮瓣,逆行转移修复36个同指皮肤缺损。皮瓣面积1cm×2.5cm~1.4cm×3.5cm。结果... 目的介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同指供区掌、指背侧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瓣。方法以掌骨头、近节或中节手指中点为旋转点,分别于掌、指背侧切取岛状筋膜蒂皮瓣,逆行转移修复36个同指皮肤缺损。皮瓣面积1cm×2.5cm~1.4cm×3.5cm。结果随访3个月~1年。皮瓣全部成活。结论该皮瓣操作简单、不损伤指固有动脉及神经,血供可靠,可一期修复手指不同部位皮肤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动脉背侧支 指背动脉网 岛状皮瓣 皮肤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在手指皮肤缺损皮瓣修复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琳 黄新 刘颖芝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9年第2期126-130,共5页
目的探讨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在手指皮肤缺损皮瓣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 2014 年 4 月~2017 年 4 月收治的手指皮肤缺损患者 100 例( 100 指),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50 例( 50 指)。对照组采用腹部皮... 目的探讨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在手指皮肤缺损皮瓣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 2014 年 4 月~2017 年 4 月收治的手指皮肤缺损患者 100 例( 100 指),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50 例( 50 指)。对照组采用腹部皮瓣、交臂皮瓣、胸部皮瓣等修复,观察组采用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两点辨别觉、治疗费用。在术后 6 个月患者复查时评价两组皮瓣修复效果,并分析触觉、冷觉、热觉、痛觉恢复效果,及术后患指美观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点辨别觉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 6 个月的皮瓣修复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 6 个月触觉、温度觉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患指美容效果优良率为 98%,高于对照组的 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腹部皮瓣等其他常用皮瓣相比,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的两点辨别觉更好,能进一步改善患指的皮肤质地,促进感觉功能恢复,术后美容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侧支 指掌侧固有动脉 筋膜蒂岛状皮瓣 指皮肤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筋膜皮瓣修复与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术治疗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6
17
作者 吴长兴 糜庆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年第16期2688-2690,共3页
目的 探讨指端缺损采用指背筋膜皮瓣与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2017年6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指端缺损患者90例(96指)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47指)采用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试验组45例(49指)采用指背筋膜... 目的 探讨指端缺损采用指背筋膜皮瓣与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2017年6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指端缺损患者90例(96指)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47指)采用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试验组45例(49指)采用指背筋膜皮瓣修复,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指标,感觉恢复情况、并发症。结果 试验组PIP活动度、DIP活动度、血流灌注量分别为(83.65±4.35)°、(72.36±4.11)°、(3.26±0.47)ml/s,均高于对照组,创口愈合时间(12.65±3.22)d,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屈伸功能受限、冬季患指发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皮瓣血管危象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采用指背筋膜皮瓣修复指端缺损利于术后指端感觉功能及关节活动度恢复,可提升手指耐寒性,预防屈伸功能受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端缺损 指背筋膜皮瓣修复 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建指动脉终末背侧支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对指端缺损患者感觉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艾呈斌 许鸿智 《河北医学》 CAS 2018年第8期1315-1318,共4页
目的:探讨重建指动脉终末背侧支、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对指端缺损患者感觉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指端缺损患者70例,共计78指,均行重建感觉的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将神经分支和指固有神经残... 目的:探讨重建指动脉终末背侧支、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对指端缺损患者感觉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指端缺损患者70例,共计78指,均行重建感觉的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将神经分支和指固有神经残端吻合。结果:5例7指皮瓣于术后3d出现水疱,对症处理后愈合,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术后6个月浅感觉恢复情况高于术后3个月和1个月,有统计学差异(100.00%,76.92%,0.00%,P<0.05);术后1个月全部恢复深痛觉;术后6个月两点辨别觉为(5.48±1.14)mm,明显少于术后3个月(P<0.05);术后6个月皮瓣感觉恢复明显优于术后3个月和术后1个月(P<0.05),S4级比例达到23.08%。结论:重建感觉的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使皮瓣感觉恢复,但需要一定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 皮瓣缺损 感觉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指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与背侧支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效果对比
19
作者 赖雪云 卢素文 蒋静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50-54,共5页
目的:对比同指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与指动脉背侧支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4月-2020年5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92例指端缺损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皮瓣修复术分为三组,其中行邻指皮瓣修复的56例患者为对照... 目的:对比同指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与指动脉背侧支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4月-2020年5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92例指端缺损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皮瓣修复术分为三组,其中行邻指皮瓣修复的56例患者为对照组,行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的70例患者为逆行组,行指动脉背侧支岛状皮瓣修复的66例患者为背侧支组,比较三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指关节活动度、两点辨别觉、皮瓣感觉功能、患指皮肤颜色、术后并发症及患指预后情况。结果:三组手术时间、近侧指关节活动度及远侧指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逆行组两点辨别觉优于对照组和背侧支组(P<0.05),逆行组与背侧支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三组皮瓣感觉功能优良率数值比较,逆行组>背侧支组>对照组,三组间及两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三组患指皮肤颜色优良率数值比较,逆行组>背侧支组>对照组,三组间及两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内,逆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和背侧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逆行组患指各指标(皮瓣血运、外形美观情况及感觉功能状态)均优于对照组和背侧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指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与指动脉背侧支岛状皮瓣均可修复指端缺损,但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外形美观状态更好、皮瓣颜色恢复更佳、皮瓣感觉功能更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复 指端缺损 指动脉 逆行岛状皮瓣 背侧支岛状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外科逆行指动脉背侧支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效果及对皮瓣感觉功能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平艳 区洁崧 +2 位作者 李丽娥 杨帅智 梁嘉敏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2年第5期980-982,共3页
目的:探究显微外科逆行指动脉背侧支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价值。方法:选取佛山市第五人民医院显微外科进行指端缺损修复的患者36例(36指),均行显微外科逆行指动脉背侧支岛状皮瓣修复术,并实施围术期干预措施。经随访分析患者指端缺损... 目的:探究显微外科逆行指动脉背侧支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价值。方法:选取佛山市第五人民医院显微外科进行指端缺损修复的患者36例(36指),均行显微外科逆行指动脉背侧支岛状皮瓣修复术,并实施围术期干预措施。经随访分析患者指端缺损修复优良率(成活或坏死等),并分析术后不同时间点相关指标差异。结果:修复优良率为94.44%;术后6个月感觉功能恢复优于术后1个月与3个月(P<0.05);术后1个月睡眠质量评分、心理状态评分低于术前与术后7 d(P<0.05)。结论:显微外科采用逆行指动脉背侧支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效果明显,且围术期实施必要的护理干预利于患者皮瓣感觉功能的恢复以及睡眠质量与心理状态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外科 逆行指动脉背侧支岛状皮瓣修复 指端缺损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